含戈的成语19个,带解释例句
带有戈的成语,四年级

带有戈的成语,四年级
(原创版)
目录
1.成语的定义和作用
2.带有"戈"的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学习带有"戈"的成语对四年级学生的意义
正文
一、成语的定义和作用
成语,是汉语中常用的固定短语,它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通常是由多个汉字组成,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韵味。
成语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简洁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二、带有"戈"的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戈"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它在许多成语中出现,代表着战争、武器等含义。
以下是一些带有"戈"的成语及其含义和用法:
1.枕戈待旦:形容时刻警惕,准备作战。
2.戈壁沙漠:指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片广阔沙漠地带。
3.戈矛之利:形容兵器精良,战斗力强。
4.朝戈壁,夕死可矣:形容英勇决心,不畏艰险。
三、学习带有"戈"的成语对四年级学生的意义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带有"戈"的成语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学生们还可以领悟到勇敢、坚韧、敬业等品质,对他们的品格培养也大有裨益。
总的来说,带有"戈"的成语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充满了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带戈字的成语

带戈字的成语金戈铁马[jīn gētiěmǎ] 比喻战争。
也形容战士武将持枪驰马的雄姿。
大动干戈[dàdòng gān gē] 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
原指进行战争。
现比喻大张声势地做某件事情。
化干戈为玉帛[huàgān gēwéi yùbó] 比喻变战争为和平或使争斗变为友好。
枕戈待旦[zhěn gēdài dàn] 枕着兵器躺着等待天亮。
形容随时准备杀敌,一刻也不松懈。
[近]厉兵秣马。
止戈为武[zhǐgēwéi wǔ]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
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如:乱世军人就该用自己的热血和英勇从而止戈为武,争来国家的稳定,百姓的安宁。
反戈一击[fǎn gēyījī]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反戈:掉转矛头。
比喻回过头来,向原来所属的阵营发起进攻。
同室操戈[tóng shìcāo gē] 一家人动起刀枪来,比喻内部相斗。
铁马金戈[tiěmǎjīn gē] 见“金戈铁马”,比喻战争。
也形容战士武将持枪驰马的雄姿。
横戈跃马[héng gēyuèmǎ] 手持武器,纵马奔腾。
指在沙场作战。
入室操戈[rùshìcāo gē] 操:持,拿。
戈:古代一种兵器。
原指进入我的屋子,拿起我的武器攻击我。
现比喻就对方的论点来反驳对方。
也作“操戈入室”。
枕戈达旦[zhěn gēdádàn] 意思是枕着兵器,等待天亮。
形容杀敌报国心切。
倒戢干戈[dǎo jígān gē] 亦作'倒载干戈',亦作'倒置干戈'。
亦作'倒戢干戈'。
金戈铁甲[jīn gētiějiǎ] 同'金戈铁马',比喻战争。
也形容战士武将持枪驰马的雄姿。
倒戈卸甲[dǎo gēxièjiǎ]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金戈铁马成语解释

金戈铁马成语解释
金戈铁马成语解释1
【成语】:金戈铁马
【拼音】:jīn gē tiě mǎ
【简拼】:jgtm
【解释】: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
比喻战争。
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出处】:《新五代史·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
【示例】: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近义词】:雄姿英才、大动干戈
【反义词】:轻歌曼舞、天下太平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描写战争
【顺接】:马七马八马上功成马上墙头马上得之马上房子马上看花马不停蹄马不解鞍
【顺接】:北叟失马弊车羸马弊车驽马敝车羸马避世金马伯乐相马才高倚马持戈试马
【逆接】:摆袖却金百忍成金背紫腰金弊帚千金敝帚千金谗口铄金成城断金寸土尺金
【逆接】:金丸使者金丹换骨金乌玉兔金书铁券金人三缄金人之箴金人之缄金人缄口
金戈铁马成语解释2
成语名称:金戈铁马(jingetiema)
结构形式:ABCD式成语
成语繁体:金戈鐵馬
组成汉字:金、戈、铁、马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描写战争
读音正音:戈,不能读作“ɡě”。
成语易错:戈,不能写作“弋”。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shining spears and armored horses; war 近义词:大动干戈
反义词:天下太平轻歌曼舞。
包含 戈 字的成语

同室操戈,汉语成语,拼音是tóng shì cāo gē,意思是指兄弟 争吵。泛指内部斗争。亦为上官平的同名作品。出自《左传·昭公元年》。
同室:一家,指自己人;操:拿起;戈:古代的兵器。自家人动刀枪。 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 周恩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相煎何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 乎?” 为宋学者,不第攻汉儒而已也,仰且~矣。 ◎清·江藩《宋学渊源 记序》卷上 近义词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在战场上打了败仗。 示例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三回:“部下听得,一齐抛戈弃甲跪 倒。” 《西游记》第6回: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抛枪;跑的跑,喊的喊; 上山的上山,归洞的归洞;好似夜猫惊宿鸟,飞洒满天星。众兄弟得胜不 题。
鲁戈回日,汉语成语,拼音是lǔ gē huí rì,意思是指力挽危局, 同“鲁阳挥戈”。出自《和平里行》。
《江南余载》卷下:“东上坡流西上船,桃源未必有真仙。干戈满目 家何在?寂寞空山闻杜鹃。”
抛戈弃甲,汉语成语,拼音是pāo gē qì jiǎ,意思是丢掉武器, 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出自明·熊大木《杨家将演 义》第12回。
明·熊大木《杨家将演义》第12回:“杨延昭、刘廷翰等合兵进击, 辽兵大败,各抛戈弃甲逃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入室操戈”。
东汉时期,有一位文学家、教育家名叫郑玄。郑玄从小勤奋好学,太 守杜密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于是推荐他进入太学读书。
郑玄小时候就已熟读《左传》《韩诗》《公羊》《礼记》等典籍,
鲁戈挥日,汉语成语,拼音是lǔ gē huí rì,意思是指力挽危局。 同“鲁阳挥戈”。出自明·李东阳《登五显庙瑞芝亭》诗。
戈的四字成语造句字词解析

戈的四字成语|造句|字词解析戈的四字成语:金戈铁马、大动干戈、轻动干戈、止戈为武、枕戈剚刃、投袂荷戈、杯酒戈矛、挥日阳戈、朽戈钝甲、止戈兴仁、前徒倒戈、枕戈尝胆金戈铁马的词语解释、造句如下:解释: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
比喻战争。
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造句:1、想我当年率领金戈铁马,纵横沙场,是何等的威风啊!2、这骤雨如幕,金戈铁马般铺天盖地的气势为我们拉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3、想当年将军金戈铁马,纵横大江南北,势不可当。
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5、我军金戈铁马,十分威武,让敌人闻之丧胆。
6、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有过金戈铁马的经历。
7、李将军金戈铁马、戎马一生,到头来连个王侯也没封了。
8、当年那位率领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大将军,如今也已经垂垂老矣,真是岁月不饶人!9、自古乱世出英雄,越是烽火连年、兵荒马乱之际,越是英雄豪杰辈出的年代,借一身豪气,执金戈铁马,闯中原腹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百战而不殆,成乱世枭雄。
大动干戈的词语解释、造句如下:解释: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
大规模地进行战争。
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造句:(1)男人与老婆吵架时往往大动干戈,女人与老公吵架时往往哭骂无常。
(2)这样的小事情,不必大动干戈吧!(3)最近积不相能的两邻居又为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
(4)为一点小事,他们竟然大动干戈。
(5)邻里之间有争端要协商解决,万万不可大动干戈[造句网]。
(6)就这么一点小事不必大动干戈,派几个人去就可以了。
(7)这两兄弟一直很要好,今天不知为什么突然大动干戈。
(8)真要大动干戈的话,想来你也讨不到好。
(9)原来如此,就是不知此次佛门为何要这般大动干戈呢?要知伏魔大阵不是在守护在灵山么?(10)这么点儿小事,三位仙女犯得着大动干戈吗?其实我觉得,露娜仙女做的不对。
戈字成语大全四字成语大全

戈字成语大全四字成语大全倒戈卸甲杯酒戈矛被甲枕戈兵戈扰攘操戈入室操戈同室持戈试马大动干戈倒载干戈倒置干戈倒持干戈倒持戈矛倒戈卸甲倒戢干戈反戈相向反戈一击干戈载戢櫜弓戢戈横戈盘马横戈跃马化干戈为玉帛擐甲挥戈挥戈反日挥戈返日挥戈回日挥戈退日挥日阳戈金戈铁甲金戈铁马金戈铁骑解甲倒戈解甲投戈卷甲韬戈砺戈秣马鲁戈挥日鲁戈回日鲁阳挥戈鲁阳麾戈买牛息戈抛戈弃甲弃甲倒戈弃甲投戈泣血枕戈前徒倒戈寝苫枕戈衽革枕戈入室操戈束戈卷甲韬戈卷甲韬戈偃武铁马金戈同室操戈投戈讲艺投袂荷戈投袂援戈朽戈钝甲偃革倒戈偃武息戈以戈舂黍枕戈尝胆枕戈达旦枕戈待旦枕戈待敌枕戈待命枕戈汗马枕戈击楫枕戈披甲枕戈泣血枕戈寝甲枕戈以待枕戈饮胆枕戈饮血枕戈剚刃枕戈坐甲止戈散马。
没有戈开头的成语投袂荷戈、解甲倒戈、挥日阳戈、轻动干戈、横戈盘马、倒持戈矛、卷甲韬戈、枕戈剚刃、铁马金戈、朽戈钝甲、挥戈回日、解甲投戈、金戈铁甲、止戈为武、枕戈尝胆、鲁阳挥戈、止戈散马、杯酒戈矛、止戈兴仁、买牛息戈、衽革枕戈、鲁戈挥日、枕戈待命、枕戈饮血、投袂援戈、枕戈泣血、枕戈寝甲、枕戈饮胆、同室操戈韬戈卷甲、偃武息戈、干戈满目、枕戈以待、倒戢干戈、倒置干戈、弃甲倒戈、金戈铁骑、枕戈达旦、铸甲销戈、枕戈待旦、操戈入室、枕戈披甲、以戈舂黍、前徒倒戈、入室操戈、挥戈反日、寝苫枕戈、干戈征战、鲁戈回日、金戈铁马、倒载干戈、枕戈待敌、反戈相向、櫜弓戢戈、偃革倒戈、大动干戈、反戈一击、操戈同室干戈载戢、投诚反戈、抛戈卸甲、泣血枕戈、韬戈偃武、被甲枕戈、砺戈秣马、载戢干戈、倒戈弃甲、干戈满地、枕戈汗马、投戈讲艺、倒持干戈、枕戈坐甲、束戈卷甲、挥戈退日、擐甲挥戈、抛戈弃甲、枕戈击楫、横戈跃马、持戈试马、弃甲投戈、总戈成林、投戈讲蓺、鲁阳麾戈、化干戈为玉帛兵戈抢攘兵戈扰攘操戈入室操戈同室持戈试马倒戈弃甲倒戈卸甲反戈相向反戈一击干戈满地干戈满目干戈满眼干戈载戢干戈征战横戈盘马横戈跃马挥戈反日挥戈返日挥戈回日挥戈退日金戈铁甲金戈铁马金戈铁骑砺戈秣马鲁戈挥日鲁戈回日抛戈弃甲抛戈卸甲束戈卷甲韬戈卷甲韬戈偃武投戈讲艺朽戈钝甲以戈舂米以戈舂黍枕戈尝胆枕戈达旦枕戈待旦枕戈待敌枕戈待命枕戈汗马枕戈击楫枕戈披甲枕戈泣血枕戈寝甲枕戈以待枕戈饮胆枕戈饮血枕戈剚刃枕戈坐甲止戈散马止戈为武止戈兴仁止戈之武杯酒戈矛倒持戈矛化干戈为玉帛倒持干戈大动干戈。
关于戈的词语

关于戈的词语
1. “金戈铁马”,哇塞,想象一下古代战场上,英雄们手持金戈,骑着骏马奔腾而来,那场面得多壮观啊!就好像电影里那种热血激战的场景,让人激动不已!
2. “大动干戈”,嘿,你看有时候人们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吵得不可开交,何必呢?这多伤感情呀!
3. “化干戈为玉帛”,当两个人有矛盾的时候,如果能化干戈为玉帛,那该多好呀!就像本来要打架的两个人,突然一笑泯恩仇,多棒啊!比如朋友之间闹别扭后又和好如初。
4. “反戈一击”,这可真够厉害的呀,本来是自己人,却突然反戈一击,这得让对方多惊讶呀!就好比原本跟你一起的伙伴,突然在关键时刻倒向另一边。
5. “枕戈待旦”,战士们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战斗,这种精神是不是超级让人敬佩?就像那些随时准备冲上战场的英雄们。
6. “干戈满眼”,这世界上有时候真的是干戈满眼,各种冲突和矛盾,但我们还是要相信美好呀!就好像即使周围一片混乱,但还是有阳光能照进来。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关于戈的词语都好有意思呀,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各种场景和情绪,让我们对生活中的种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呢!。
杯酒戈矛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

杯酒戈矛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成语名称:杯酒戈矛成语读音:bēi jiǔ gē máo成语解释: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成语出处:《负曝闲谈》第25回:“(华尚书)愣了一会,又想周楷这个名字好熟。
想了半天,恍然大悟道:‘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
’”成语造句: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请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负曝闲谈》第二十五回)成语用法:紧缩式;作补语;指酒桌上的纠纷成语繁体:桮酒戈矛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杯酒戈矛成语接龙:矛盾重重重重:层层。
彼此间的冲突、意见很多矛盾相向向:对着。
形容针锋相对毛发倒竖倒竖:尾端朝上直立。
汗毛、头发都竖起来。
①比喻怒不可遏。
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
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茅庐三顾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
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
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同“草茅室蓬户茅:茅草;蓬:飞蓬,草名。
茅草房子。
形容住房极其简陋。
毛发耸然毛发竖起。
极言惊骇、恐惧。
同“毛发悚然”。
茅屋采椽指住宿简陋。
毛骨耸然形容极度恐惧与惊慌。
毛骨竦然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毛举缕析毛举:琐碎列举。
缕:一条一条,详详细细。
缕析:详细地分析。
琐细列举,详细地剖析。
毛举细故毛:琐碎;细故:小事。
指烦琐地列举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毛森骨立森:阴森;立:竖立。
阴森可怖,汗毛都竖了起来。
毛发不爽犹毫发不爽。
形容一点不差。
毛遂堕井用为传闻不实之典。
毛羽未丰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毛发丝粟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毛发之功形容极微小的功劳。
毛骨悚然悚然:害怕的样子。
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
形容十分恐惧。
毛举细务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毛手毛脚做事粗心,不细致。
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
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毛羽零落比喻失去了帮手或亲近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戈的成语19个,带解释例句
倒载干戈dào zài gān gē
成语解释: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
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礼记·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得用兵也。
”倒戈卸甲dǎo gē xiè jiǎ成语解释: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成语出处:《续传灯录》:“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为什么倒戈卸甲?”杯酒戈矛bēi jiǔ gē máo
成语解释: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
例句: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请教我我没有理他那个人,这真是杯酒戈矛了!(《负曝闲谈》第二十五回)大动干戈dà dòng gān gē
成语解释:大规模地进行战争。
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例句:同学们应友好相处,不能为一些小事情而大动干戈。
抛戈弃甲pāo gē qì jiǎ
成语解释:丢掉武器,扔掉铠甲。
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同室操戈tóng shì sāo gē
成语解释:同室:一家,指自己人;操:拿起;戈:古代的兵器。
自家人动刀枪。
指兄弟争吵。
泛指内部斗争。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元年》
例句:为宋学者,不第攻汉儒而已也,仰且同室操戈矣。
(清·江藩《宋学渊源记序》卷上)横戈跃马héng gē yuè mǎ
成语解释:横持戈矛,策马腾跃。
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成语出处: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
例句: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
马今何时。
(清·成德《送荪友》)挥戈反日huī gē fǎn rì
成语解释:挥舞兵器,赶回太阳。
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成语出处:《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伪(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
例句:不过说到开国会,定宪法,都是些扶墙摸壁的政治,没有一个挥戈反日的奇才。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九回)解甲投戈jiě jiǎ tóu gē成语解释:卸下盔甲,放下武器。
比喻不再战斗。
成语出处:汉·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金戈铁马jīn gē tiě mǎ成语解释: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
比喻战争。
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
例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反戈相向fǎn gē xiāng xiàng
成语解释:戈:古代的兵器;向:对着。
掉转兵器,相与对立。
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入室操戈rù shǐ cāo gē
成语解释:操:拿;戈:古代象矛的武器。
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
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成语出处:《后汉书·郑玄传》:“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
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
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例句:他口若悬河,入室操戈,一下就把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反戈一击fǎn gē yī jī
成语解释: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
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成语出处:《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吾与杨将军反戈击之。
但看火起为号,温侯以兵相应可也。
”
例句:又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
(鲁迅《坟·写在〈坟〉后面》)枕戈待旦zhěn gē dài dàn
成语解释: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
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
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
例句:我先前只知道武将大抵通文,当“枕戈待旦”的时候,就会做骈体电报,这回才明白虽是文官,也有深谙韬略的了。
(鲁迅《准风月谈·冲》)枕戈寝甲zhěn gē qǐn jiǎ
成语解释:枕着戈、穿着铠甲睡。
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成语出处:《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
遗寇尚炽。
”止戈为武zhǐ gē wéi wǔ
成语解释: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
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
夫文,止戈为武。
”化干戈为玉帛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成语解释: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成语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
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
例句: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老舍《茶馆》第一幕)倒置干戈dào zhì gān gē成语解释:把武器收藏起来,不再
打仗。
成语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