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周年——缅怀抗日英雄先进事迹
抗战胜利70周年抗日小英雄主题

抗战胜利70周年抗日小英雄主题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小兵张嘎,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
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王朴,也作王璞。
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
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
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
“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
”“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改色得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历史伟人为国家牺牲生命的事迹700字1秘书

历史伟人为国家牺牲生命的事迹700字写历史伟人事迹的作文篇一去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
我们都想生活在安全的环境当中,虽然我们现在还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之中。
但在80年前的抗战时期,安全只是人民心中的一个梦,他们为了实现这个梦花了多少心血,在反法西斯战斗中,在日本猛烈的炮火中,踩着尸体,踏着血河为国家战斗。
我看了《小兵张嘎》这部电视剧,感受很深,《小兵张嘎》讲了张嘎在被鬼子入侵的时代英勇地与敌人发生周旋,他有好几次都被小鬼子抓住了。
但他勇敢机智,靠自己的智慧逃了出来。
看了这部电视剧,让我受益匪浅,又想想自己,感到十分惭愧,我虽然有点小聪明,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即使有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但我无法完成。
如果敌人拷问我,那我一定坚持不住,出卖组织。
我还看过《亮剑》这部电视剧。
主角李云龙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消灭侵略者,保卫自己的家园。
不被敌人侵略。
哪怕只有最后一发子弹,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保卫家园。
这个信念永远保存在他的心里,也保存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中国之所以能在异国的猛烈的进攻中进步。
是因为我们中国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就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他们以超人的胆识,建起了富国强民之路。
他们主张全面建小康,为了让老百姓过得更加舒适,宁可自己省吃俭用。
他们使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我们要铭记历史,圆梦中华。
我也要成为为祖国出一份力的人,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也要读好书,以后长大了为中国研究新产品,研究新武器,让中国不再落后,让别的国家的人知道我们中国是沉睡的雄狮!写历史伟人事迹的作文篇二2023年9月3日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是抗日战争结束70周年庆典。
我查了一下电脑,了解到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开始,1945年8月结束的。
在这8年时间里,中国人死伤无数,血流成河;有多少老百姓惨死在日本人的刀下。
战士们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他们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现在的新中国,才换来现在的胜利。
抗战胜利70周年表彰-抗日英雄事迹材料

抗战胜利70周年表彰-抗日英雄事迹材料民族英雄八女投江8月30日,市委召开“XX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1周年座谈会”。
市委主要领导出席并讲话,有关市领导参加。
同时邀请参加过抗日斗争的姚籍老领导、老同志(遗孀、家属)参加座谈会。
此外,纪念日期间,全市各地各部门可以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座谈会,缅怀历史、展望未来。
(责任单位:市委办、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干部局)形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
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
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
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
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
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
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
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
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
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DD“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
抗战胜利70周年励志小故事5篇

抗战胜利70周年励志小故事5篇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十万特务,装扮成参谋、学者、职工、游客、僧人、商贩等等各种身份,刺探中国工业、农业、交通、军事、气象、习俗等等各方面的情报,最的特务是后来担任侵华日军总司令的冈村宁次和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
冈村宁次担任过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文书,和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的军事参谋;土肥原贤二担任过张作霖的军事顾问。
孙传芳有一份五万分之一的华中地图,视为至宝。
一次,孙传芳军队与北伐军在南昌交战,急需地图,派军事参谋冈村宁次去大本营取地图。
冈村宁次拿到大本营所有地图,其中包括这种华中地图,雇了一条小船,逃向日本军舰,直接导致孙传芳退出军阀争霸舞台。
后来,抗战时期的武汉会战爆发,中国军队失败,冈村宁次在回忆录中洋洋得意写道:“武汉会战中所用的地图,绝大部分来自我当年拿取的。
”广西十万大山,交通不便,日常用品都需商贩肩扛担挑。
有一年,一户人家从一名商贩手中买了一口铁锅。
十年后,日军侵入广西,一名日军军曹走进这户人家,看到那户人家还在使用这口铁锅,就笑着问道:“我卖给你的这口铁锅好用吗?”这户人家大吃一惊,原来当年卖给自己铁锅的,是一名日本特务,也就是面前这名日军军曹。
这是我在广西采访抗战老兵的时候,听到的故事。
1904年,为了争夺中国富饶的辽东半岛和东北铁路权,日俄战争爆发,日本打败了老牌帝国俄罗斯,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并在中国东北驻军,名为关东军。
这支军队,后来成为九一八事变的急先锋。
日本人叫嚣:“欲征服世界,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先征服满蒙。
”支那是日本人对中国的蔑称;满蒙指的是东北,当时东北有四省: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大致相当于东北地区和蒙古高原一部分。
1931年六月,东北军一团一营三连连长宁文龙在执勤中,查获日本间谍中村震太郎,搜查出地图、日记、指南针、测绘仪等用品,日记中记载,日本帝国派遣他来满洲搜集情报,他的身份为日本陆军大尉。
在审讯中,中村拒不配合,殴打中国军人。
最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文抗日英雄王小二 精品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作文:抗日英雄王小二“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这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王二小是中国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
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带路,为保护转移躲藏的乡亲,他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里,突然四周响起了枪声,敌人发现上了当气急败坏的将二小杀害,牺牲时,年仅13岁。
最后八路军从山上冲了下来,消灭了全部的敌人,乡亲们将二小放在担架上,呼喊着二小的名字,但是王二小再也听不到了。
虽然王二小牺牲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作出的贡献,永远不会忘记他这个抗日小英雄!她,年轻,漂亮,善良又勇敢,一本名叫《刘胡兰》书,让我认识了这个美丽山西的女英雄——刘胡兰。
书的作者杏绵实在让我佩服,一个人竟能将一部描写战争英雄的红色书籍改写的如此生动,看了仿佛主人公就在自己眼前,令人赞叹。
刘胡兰生在一户普普通通的农家,家里人勤俭过日子,但这个平凡的家庭却铸造出了刘胡兰不平凡的一生。
胡兰想上学,但她那重男轻女的奶奶却是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赞成,好在后来村公所下了通知,所有适龄儿童都要上学,胡兰总算如了愿。
可好景不长,1940年以后,阎锡山暗中与日寇勾结,这样一来,日寇就抽出大批兵力向抗日根据地蚕食,同时实行“强化治安”。
云周西村的环境一下子就变坏了,日军、伪军、汉奸、狗腿子,经常到村里清查户口,危害百姓,胡兰不能上学了只好在家里和奶奶学纺线,学做针线活儿。
刘胡兰以为抗日政权没有了,只能当亡国奴了,后来她才知道,抗日组织名义上没有了,实际上都转入了地下,她的好友金香、玉莲的家就是他们的落脚点,胡兰常到金香、玉莲家,日子久了,就和干部们熟悉了,经常听到他们说一些抗日的道理,于是她对抗战胜利也充满了信心,对共产党闹革命也有了一些认识。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主要内容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主要内容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缅怀那些曾经为祖国浴血奋战的烈士,让人民记住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仪式。
我们的抗日英雄永垂不朽!站在先烈的纪念碑前,每个人都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七十年过去了,但是这七十年来中华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却给予我们新的启示。
在举行仪式之后,我们举行了少先队员向抗战英雄献词的活动。
我们学校一共有31名队员代表我们上台献词,当然也包括我。
我代表我们组为这些抗日英雄致词:我代表全体少先队员向在抗日战争中死难的同胞致以沉痛哀悼。
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我想在此向抗日英雄表达深深地敬意!今天是他们英勇杀敌的日子,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缅怀他们不仅是要记住他们做过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记住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顽强精神。
无数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还有像小兵张嘎,雨来,刘胡兰等等抗日英雄的故事在我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可是,这些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是真的吗?一直以来我对这个问题都产生了疑惑,看着电视上那些战争片,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经过再三思考,我终于明白了原因。
有些事情看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只不过你没有留意罢了。
这些抗日英雄都是我们自己的亲人,这是真的。
说到他们,其中我特别喜欢的是雨来。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八岁那年的情景。
那时候鬼子们经常来扫荡,他的爸爸妈妈都被鬼子残忍的杀害了,就剩下他一个人。
为了掩护乡亲们,他英勇的牺牲了,这让我特别敬佩。
我在课文中读到过他八岁那年与鬼子作斗争的事,我也知道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正是这种品质使他在敌人面前面不改色,非常镇静。
是啊!一个8岁的小男孩竟然能和敌人斗争,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他的勇敢令我佩服。
而且我觉得雨来还非常有同情心,他在和鬼子对峙的时候不肯交出金表,并理直气壮地拒绝了鬼子要求带路的请求,表现了雨来的勇敢和有胆量。
抗战胜利70周年手抄报:抗日英雄事迹材料

抗战胜利70周年⼿抄报:抗⽇英雄事迹材料抗⽇英雄:⾰命英烈⾼培之 抗⽇英雄:⾰命英烈⾼培之 ⾼培之(1915~1939年),原名⾼朗豁,192019年⽣于唐⼭西常各庄。
幼年启蒙于本村⼩学,1931年考⼊邻村龙泉寺⾼等⼩学,1933年考⼊河北滦师。
⾼培之进⼊河北滦师后,学校地下党组织发现他思想进步,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青年,经过⼀段时间的培养、考察,于1935年7⽉吸收他为中共党员。
这年,全国抗⽇救亡运动进⼊⾼潮。
⾼培之、吴绍⾈等共产党员,发动和组织滦师的进步学⽣,创办校刊,⼤⼒宣传党的抗⽇救亡主张,发动学⽣参加抗⽇救亡活动。
1936年初,在党的领导下,北平⼀些学校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在青年学⽣中开展抗⽇救亡运动。
⾼培之等⽴即响应,积极筹建XX县“民先”组织,滦师的张⽂杰、江东(曹中汉)等,都是⾼培之发展的“民先”第⼀批队员。
滦师“民先”组织,在⾼培之的领导下,开展“募捐赈济黄河灾民”、“罢⽇语课”等活动,宣传了党的抗⽇救亡主张,激发了学⽣的爱国热情。
XX县各校的“民先”组织,⼜称“学联”,⾼培之是总负责⼈。
七七事变后,中共XX县县委决定,从河北滦师抽调⾼培之参加中共XX县县委。
并决定让他在马城开办“⼤⽣全”书店,作为XX县县委的秘密联络站,通过该店加强与乐亭和XX县南部及XX县地下党组织的联系。
“⼤⽣全”书店对发动滦乐地区的抗⽇武装⼤暴动起了很⼤作⽤。
这⾥除作为暴动⾻⼲的秘密集会点和联络站之外,还承担了⼤暴动时的⼤量袖标、旗帜、关防印信的秘密制作。
1937年冬季,中共京东特委决定在迁XX县沿长城⼀带,组建冀东抗⽇联军第⼀游击⽀队,中共XX县县委决定动员⼀批党员参加。
⾼培之亲⾃动员了14名同志,参加第⼀⽀队,并千⽅百计为队员筹措到⼀⽀美造撸⼦和⼀⽀2号德制⼿枪。
1938年初夏,冀东抗⽇⼤暴动进⼊紧张准备阶段,⾼培之配合红军⼲部李润民,积极从事游击⾻⼲训练⼯作。
抗日战争胜利的英勇烈士与英雄事迹

抗日战争胜利的英勇烈士与英雄事迹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迎来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无数的英勇烈士和英雄们涌现出来,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尊严。
一位英勇的抗日烈士,叫做杨靖宇。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他的爱国情怀和正义感使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浪潮中。
杨靖宇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他在抗日战争中担任过多个重要的职务,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员。
他带领着他的部队,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激烈的战斗,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战斗精神。
在一次战斗中,他的部队被敌人包围,面临着被消灭的危险。
然而,他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带领着他的战士们进行了一场英勇的反击。
最终,他和他的战士们壮烈地牺牲了,但他们的英勇事迹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除了杨靖宇,还有许多其他的英勇烈士和英雄们,他们的事迹同样令人敬佩。
比如,刘胡兰是一位年仅17岁的女烈士,她在日军的追捕下,因为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而被残忍地杀害。
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人,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一个传奇。
还有一个英雄,叫做邓小平。
他在抗日战争中担任过重要的职务,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领导才能和智慧使得中国人民能够在战争中保持团结和坚定,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的背后,是无数英勇烈士和英雄们的付出和牺牲。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守护了祖国的安宁和民族的尊严。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后人,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正是因为他们的英勇事迹,我们才能够享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抗日战争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往事。
现在,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发扬英勇烈士和英雄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的英勇烈士和英雄们是我们永远的楷模和榜样。
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让我们怀着对他们的敬意,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胜利70周年——缅怀抗日英雄先进事迹
民族英雄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民族英雄赵一曼事迹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矗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刘胡兰
1946年秋天,国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没必要要的牺牲,中共XX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
但经过锻炼逐步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恳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恳求。
在艰辛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搜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
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
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不容诛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黄继光
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
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
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
19日凌晨,连长万福来把剩余的战士编成三个爆破小组,对零号阵地的几个地堡施行爆破。
结果,三个爆破组轮番上阵,全部伤亡殆尽。
正在这时,黄继光、吴三羊和肖登良冲了上去。
他们三个人交替掩护爆破,很快炸掉了三个小地堡,只剩下最后一个大地堡了。
这时,吴三羊牺牲了,肖登良也重伤后奄奄一息。
指导员在敌照明弹的光亮上看见只剩黄继光一个人带着伤在运动时,连忙爬过来用机枪掩护黄继光。
黄继光拖着受伤的腿,渐渐爬到地堡前,然后奋力投出一颗手雷。
不料这个大地堡很巩固,手雷爆炸后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
敌人的机枪仍然疯狂喷吐着火舌。
这时,黄继光的身体向机枪射孔果断移动,用身体堵住了那条炽烈的火舌
王二小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