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纪念抗战--写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

合集下载

抗战胜利日的重要纪念意义

抗战胜利日的重要纪念意义

抗战胜利日的重要纪念意义抗战胜利日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胜利的纪念日,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我们铭记着无数英勇牺牲的战士,缅怀着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尊严而奋斗的先辈们。

抗战胜利日的重要纪念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抗战胜利日是对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和牺牲精神的庄重纪念。

抗战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和压力,但他们没有屈服,没有放弃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种奋斗和牺牲精神不仅仅是一代人的事业,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后代子孙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财富。

其次,抗战胜利日是对历史真相的铭记和警示。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无数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

这段历史的铭记,不仅是为了告诫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是为了让我们牢记历史,保持警惕,防止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深刻反思,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和维护和平,避免战争的悲剧再次发生。

再次,抗战胜利日是对国家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彰显。

抗战时期,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入侵。

不分民族、地域、阶级,人们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国家的独立和尊严而奋斗。

这种团结和凝聚力,不仅使中国人民战胜了日本侵略者,更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以团结为基础,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抗战胜利日是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抗战时期,中国人民为了维护和平而奋斗,为了国家的安宁而牺牲。

他们深知战争的痛苦和伤害,因此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抗战胜利日的纪念,提醒我们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以和平为目标,以合作为手段,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世界。

只有和平的环境,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宁,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抗战胜利日的重要纪念意义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英勇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抗日胜利纪念日为何被设立

抗日胜利纪念日为何被设立

抗日胜利纪念日为何被设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让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觉醒和奋起。

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国设立了抗日胜利纪念日。

首先,抗日胜利纪念日的设立是为了铭记历史。

抗日战争是一段充满血泪与抗争的历史,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从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中国的大好河山,无数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设立抗日胜利纪念日,就是要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记住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通过铭记历史,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其次,它是对先烈的缅怀和敬意。

在抗日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

他们有的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有的在敌后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有的为了保护人民群众而英勇牺牲。

杨靖宇、赵尚志、左权、狼牙山五壮士……这些英雄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设立抗日胜利纪念日,就是要让我们永远缅怀这些先烈,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的爱国精神。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先烈们的牺牲和奉献,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再者,抗日胜利纪念日的设立是为了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这种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设立抗日胜利纪念日,就是要让我们传承和弘扬这种伟大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保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此外,它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什么我们要纪念抗日胜利纪念日

为什么我们要纪念抗日胜利纪念日

为什么我们要纪念抗日胜利纪念日每年的 9 月 3 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是一个庄重而神圣的日子,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不屈精神。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纪念这个日子呢?首先,纪念抗日胜利纪念日是为了铭记历史。

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伟大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同胞失去了生命,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我们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中那三十万无辜的冤魂,不能忘记“731 部队”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犯下的种种罪行。

只有铭记这段历史,我们才能深刻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才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其次,纪念抗日胜利纪念日是为了缅怀先烈。

在抗日战争中,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中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将士,有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游击队员,有在敌占区从事地下工作的情报人员,还有无数默默支持抗战的普通民众。

杨靖宇、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这些英烈的名字,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在心。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再者,纪念抗日胜利纪念日是为了传承民族精神。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场战争中,中华民族展现出了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没有退缩,没有屈服,而是团结一心,共御外侮。

这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在今天,我们依然需要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同时,纪念抗日胜利纪念日也是为了警示未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虽然抗日战争已经胜利,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

我们要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努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建设,确保我们的国家不再受到外敌的侵略。

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有尊严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抗战胜利纪念日缅怀先烈传承抗战精神

抗战胜利纪念日缅怀先烈传承抗战精神

抗战胜利纪念日缅怀先烈传承抗战精神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举国上下怀念抗战胜利纪念日。

回首过去,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更不能忘记为保卫家园、争取民族独立作出巨大贡献的先烈们。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到来,不仅是对英勇抗战的纪念,更是对先烈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中国人民表达对那些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先烈们敬意的一天。

这一天,我们缅怀那些英勇的战士们,他们无畏无惧地投身于战斗,为了自由和尊严,为了人类和平,付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抗战胜利纪念日同时也是激励我们传承抗战精神的重要时刻。

抗战期间,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倾尽全力抵抗外敌入侵。

无论是在前线的将士,还是在后方的百姓,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宁可血流成河,不愿做亡国奴"的誓言。

他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毅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缅怀先烈,不仅是对过去的礼赞,更是为了将抗战精神发扬光大。

抗战精神代表了勇往直前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我们不能忽视世界依然存在着许多战乱和危机。

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困难和艰险时,我们可以从抗战先烈身上获得力量,坚持信念、勇往直前。

传承抗战精神,就是要铭记历史、学习历史。

我们要深入了解抗战的历史背景、原因和进程,通过学习和研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抗战精神。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传承抗战精神,就是要弘扬团结与合作的精神。

抗战时期,各族人民和各界民众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外敌入侵。

纵观历史,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关键。

我们要始终保持团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传承抗战精神,就是要发扬奉献和担当的精神。

抗战中,无数烈士和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

我们要敬仰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发扬担当精神,努力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什么抗日胜利纪念日值得被永远铭记

为什么抗日胜利纪念日值得被永远铭记

为什么抗日胜利纪念日值得被永远铭记每年的 9 月 3 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一天,承载着中华民族沉重而伟大的历史,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日子。

为什么抗日胜利纪念日值得被永远铭记?答案其实深深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为了捍卫自身尊严、保卫领土完整、争取自由独立而进行的伟大抗争。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

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无数的同胞失去了生命。

那是一段充满血与泪的历史,是我们民族永远的伤痛。

抗日胜利纪念日值得被永远铭记,因为它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面对强大而残暴的日本侵略者时,我们的先辈们没有退缩,没有屈服。

他们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

无论是在前线奋勇杀敌的战士,还是在后方默默支持的百姓,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了抗战的胜利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这种众志成城、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能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

它值得被铭记,是因为抗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日本侵略者妄图通过武力征服中国,掠夺我们的资源,奴役我们的人民。

但英勇的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了我们的家园。

这场胜利让我们保住了自己的土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为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胜利纪念日也是对先烈们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在抗战中,无数的英雄烈士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

我们铭记这个日子,就是要让他们的奉献和牺牲不被遗忘,让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同时,抗日胜利纪念日还能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

尽管战争已经远去,但世界并不太平。

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只有保持强大的国防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才能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此外,铭记抗日胜利纪念日有助于凝聚民族精神。

在当今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

抗战纪念日的意义及其历史价值

抗战纪念日的意义及其历史价值

抗战纪念日的意义及其历史价值每年的9月3日,中国人民都会纪念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一天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历史价值。

抗战纪念日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在抗击侵略者的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也是为了警示后人珍惜和平、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日子。

抗战纪念日的意义在于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境,但他们没有屈服,而是选择了英勇抵抗。

无数的烈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英勇献身。

纪念抗战胜利的日子,是为了向这些英雄致敬,让他们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心。

抗战纪念日的意义还在于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

抗战是一次全民抗战,每个普通人都参与其中。

当时的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抗侵略者,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家的尊严。

这种爱国情怀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纪念抗战胜利的日子,是为了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让每个人都明白,只有爱国才能使国家强大,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实现民族复兴。

抗战纪念日的意义还在于警示后人。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巨大的苦难和牺牲,这是历史的警示。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重蹈覆辙。

纪念抗战胜利的日子,是为了让后人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只有通过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抗战纪念日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对于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一起抵御法西斯侵略,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牺牲精神,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纪念抗战胜利的日子,是为了提醒世界人民,和平是多么宝贵,战争是多么可怕。

只有通过和平发展,我们才能实现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繁荣。

抗战纪念日的意义和历史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通过纪念抗战胜利的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警示后人,以及弘扬世界和平的理念。

这一天应该成为我们珍视的节日,让我们永远怀念那段艰苦卓越的抗战岁月,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一切的英雄们。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及其重要意义1945年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天被定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纪念日,以纪念中国人民在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后,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这个纪念日的由来和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中国人民勇敢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侵略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苦难。

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抵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抗战。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为争取世界和平和正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45年9月2日,当时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天,中国政府宣布9月3日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一天的确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战的胜利和中国的独立解放。

同时,这一纪念日也是对抗战期间牺牲的无数烈士和英雄的崇高致敬。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对中国人民勇敢抗战精神的回顾和传承。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顽强不屈的斗志和坚定的意志,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勇敢。

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使他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地奋斗。

其次,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对历史的警示和反思。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无数的烈士和英雄为国家的独立和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个纪念日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平,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不忘历史,不忘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牺牲的英雄。

最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国际和平与合作的重要象征。

抗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抵抗了日本侵略者。

这场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中国人民的胜利,为世界和平和正义树立了典范,也为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起源和意义是什么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起源和意义是什么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起源和意义是什么每年的 9 月 3 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日子,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伟大的胜利成果。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时刻。

1945 年8 月 15 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但在中国,战争状态并没有立即结束。

盘踞在中国领土上的部分日军仍在负隅顽抗。

直到 9 月 2 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政府代表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9 月 3 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 1 天,悬旗 3 天。

1949 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将 8 月 15 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 年 8 月 13 日,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 9 月 3 日。

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它是对历史的铭记和尊重。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牺牲。

无数的同胞失去了生命,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

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就是要让我们铭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铭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为我们赢得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功绩,更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只有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今天的和平,避免重蹈覆辙。

其次,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面对强大而残暴的敌人,中国人民没有退缩,没有屈服,而是奋起抵抗,浴血奋战。

无论是在前线奋勇杀敌的将士,还是在后方默默支持的民众,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祖国的领土和尊严。

这种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通过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我们可以让这种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和弘扬,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为什么纪念抗战--写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一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时刻! 1945年9月2日,日本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在美、中、英、苏等9个盟国代表的注视下,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至此,三个法西斯轴心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签字结束后,飞机轰鸣着飞掠“密苏里”号上空,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

9月3日,四万万中国人举国同庆,用喜极而泣的泪水和胜利的自豪,享受国难终结的喜悦与幸福。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一刻! 1945年8月21日,中国战区中国接受日军洽降会议,在湖南芷江举行。

“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

胜利,有赖亿万同胞的流血漂橹;“落日”,皆因山河岁月中难以想象的坚韧卓绝。

14年抗战,我国军民前仆后继、万众一心、和衷共济,以血肉之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进攻。

中华民族从未像此刻一样,在抗日的旗帜下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14年抗战,不再是朝廷与列强的战争,而是一个历经苦难的民族,为了自己的民族尊严、种族存续而进行的全民族抗战。

二 时光荏苒,70年弹指即过。

今天,当我们沿着历史之河上溯,缅怀先烈、慎终追远,凝望70年前那裹挟了亿万人的战争硝烟,我们必当深思,那场全民族的抗战究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什么? 一寸山河一寸血。

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抗战,凸显了一个不畏强暴、众志成城、血战到底的民族身影。

没有什么比中国军民的巨大牺牲更让人震撼、感佩。

14年艰苦抗战,中国以贫弱之力浴血奋战,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太行山上、长沙城前,中国军民义无反顾,用血肉之躯捍卫着每一寸国土,宣示着民族的尊严。

抗战期间,中国战场进行了大规模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牵制、抗击了日本陆军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

整个抗战,中国付出了包括军人在内伤亡3500万同胞的巨大牺牲,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

按1937年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百年耻辱,一战洗雪。

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以14年的艰苦抗战和巨大牺牲,终获全胜。

抗战胜利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遗产,给我们的现实生活留下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抗战胜利使我们彻底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命运。

由于抗战胜利,中国能够以孱弱的国力跻身大国俱乐部,获得联合国创始国以及常任理事国席位,让我们能享有大国国民的地位与荣光。

这些皆赖中国军民14年的前仆后继,皆赖亿万同胞14年的坚持坚韧、共赴国难。

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后人的无法用金钱估量的巨大财富,我们须臾不能忘记。

70年前的那场战争仍然活在今天。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诞生在抗战烽火中,鲜明地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觉醒,70多年来,一直回荡在神州大地上。

我们走在张自忠路上,读着王二小的故事,看着抗战电视剧,我们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愤怒,为是否抵制日货争论。

虽然已经过去70年,但我们仍然强烈感到抗战影响无处不在。

然而,抗战给我们留下的最大遗产究竟是什么?根据本报进行的“中国青年看抗战”大型民调,83.8%的受访者认为最大的抗战遗产是伟大的抗战精神! 这种抗战精神,传达了一个积贫积弱的民族在民族存亡关头所爆发出的无比的坚韧与抗争。

它是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一种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一种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一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三 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是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

14年艰苦抗战,开启了中国作为现代国家的民族意识,它赢得了100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标志着民族命运的转折,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真正迎来了走向复兴的新起点。

一个国力孱弱、技术落后的民族,究竟凭借何种力量,战胜了全面强于自己的日本侵略者?如许疑问,只有从对历史的清醒认知中才能找到答案。

1840年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更标志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自那以后,中国历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战争,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诸多不平等条约。

这些战争和条约,使得中国国土丧失、主权受损、国民受辱。

抗战之前的历次对外战争,中国可谓每战必败、每约必损! 原因何在?就在于,那些战争虽然是外国列强与中国之间的战争,但本质上不过是列强与满清朝廷之间的战争。

普普通通的中国军民尽管也奋起反抗、英勇杀敌,但他们的牺牲与抗争,最终却成为腐朽的满清朝廷一己私利的祭品。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还有什么文字,能够如此尖锐揭示这些战争的本质? 原因还在于,彼时大多数中国人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家国观念、民族意识,民族凝聚力无从谈起。

每逢战端,局部、个体的反抗虽不乏激烈悲壮,却并未形成清醒认知下的全国、全民族意义上的抗战。

120年前,甲午战争的惨败,终使中国有识之士认识到,仅靠船坚炮利未必能够卫国御侮,没有现代国家民族意识,没有全民族的凝聚力,整个国家依然是一盘散沙,依然会任人宰割。

但是这种局面,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彻底改观。

1938年,荷兰纪录片导演伊文思来到中国,他说:“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

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伊文思以著名纪录片《四万万人民》,预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也以《论持久战》更为理性地预言了胜利。

他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正是四万万人民的觉醒,使得古老中国脱胎换骨;正是四万万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为爱国主义注入了崭新的现代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统一战线使民族凝聚得到了有效实现。

在团结抗战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均参加了这场全民族抗战。

抗日战争因此而具有中国民族斗争历史上空前广大的规模和无比深厚的力量,经受住了长期异常艰难的战争考验,最终拖垮了凶恶的日本侵略者。

四 抗战胜利告诉我们,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民族改变自己命运,走向民族复兴最坚实的依托。

然而,历史的硝烟散去,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声调渐起,他们倡导所谓的“重写历史,还原真相”,改写甚至颠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解构建立其上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使千万人以鲜血换来的这一宝贵遗产大为消解。

历史虚无主义者不乏“大V、大咖”,颇为时尚时髦。

他们或以相对主义史观,抽离具体的客观环境和历史背景,以主观意志去描述历史事实;或以个别零碎随意挑出来的实例脱离整体和相互联系去评判历史人物。

在他们的视域下,任何历史都可以颠覆,任何崇高都可以解构,任何英雄都可以矮化。

于是,中国二战东方主战场的地位被否定,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被抹煞,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被污名。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称颂帝国主义侵略,希望日本殖民统治再多100年。

好一个“史事如烟”了得! 诚然,历史发展是曲折的,历史人物是多面的,如果任凭主观臆断,胡乱抽出一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任何实例都有可能被找出来,任何历史也就都可以被改写。

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和英雄叙事,西方国家亦不例外。

美国历史上塑造出华盛顿、杰斐逊、杰克逊、林肯等历史英雄的光辉形象。

在其国家历史叙事中,这些形象无一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他们身上蕴含了美国人民的历史情感,在美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心中,已被树立为美国精神的代表。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14年卓绝抗战,中华民族演出了一幕幕豪迈雄壮的活剧,涌现出一批批感天动地的英雄。

这场伟大胜利使中华民族增强了整体认同感,培育了荣辱与共、患难与共的情怀,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精神。

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来之不易,岂容虚无了之!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抱着怎样的期望,历史虚无主义都是在抽离民族的魂魄,抽离人民的精气神,这无异于毒害民族精神的迷药。

一个没有自尊自信的民族,一代不信仰崇高不敬仰英雄的青年,哪有立国之基,强国之梦? 抵抗遗忘,守护遗产,这是我们为什么要隆重纪念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

五 今天,我们回望70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当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告慰英灵。

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当年满目疮痍、任人欺凌之中国;今日之国民,也不是当年贫弱、闭塞之伶仃小民。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今非昔比,国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也空前高涨。

爱国主义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今天,这仍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但进入21世纪,爱国主义增加了新的时代内涵。

国家间应有新型国家关系,国民也应有新型大国心态。

新时代的爱国者应该具有更为宽广、理性、包容的胸怀,以及更加高远的视野。

我们不能虚无,但也不能狭隘,尤须警惕将自我膨胀和盲目自大视为爱国主义、民族自豪以及民族凝聚力。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权都曾经历过从屈辱到强盛再到覆灭的过程,国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凝聚力,对于各自国家的复兴,都起过巨大的作用。

但是,非理性、扭曲的民族主义的盲目膨胀,不仅异化了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自尊的正常内涵,使得民族主义蜕变为极端民粹主义乃至种族主义,更使得国家走上了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道路,为国家和民族造成巨大灾难。

今天反思,70年前那场战争灾难告诉我们,建立在对外扩张和掠夺基础上的发展模式绝不能重演,战后各国的高速发展也充分说明,完全可以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

在新时期,建立在这种国际观和发展观基础上的爱国主义,应该更理性、平和、包容,把爱国情感更多地内敛为自身的奋发努力,以和平的方式崛起,以自身的强大赢得尊重和地位。

理性的爱国主义和健康的民族主义,需要高素质的国民予以承载。

大国崛起、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价值观重构期的纷乱以及利益的诱惑,容易让人进退失据,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心态。

而中国经济力量的强大以及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勃发,客观上又使得,假如不能以正确、平稳的心态指引自己的观念行为,任凭情绪发泄式爆发,很可能导致在对外态度上亢奋和激进,使我们的许多努力功败垂成。

六 一个民族的心态走向,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说到底,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青年,如何定位自己、剖析自己、认识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