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计算公式Version1.0
初学者: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当声波碰到室内某一界面后(如天花、墙),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主要是转化成热能),一部分穿透到另一空间。
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吸声系数:声压和声强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测点到声源的距离,就可计算出该测点之声强和声源的声功率。
1、声压级Lp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2、声功率级Lw取Wo为10-12W,基准声功率级任一声功率W的声功率级Lw为:3、声强级:3、声压级的叠加几个声源同时作用时,某点的声能是各个声源贡献的能量的代数和。
因此其声压是各声源贡献的声压平方和的开根号。
即:声压级为:声压级的叠加•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总声压级只比原来增加3dB,而不是增加一倍。
这个结论对于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同样适用。
•此外,两个声压级分别为不同的值时,其总的声压级为问题:10dB+10dB=? 0dB+0dB=? 0dB+10dB=?答案分别是:13dB,3dB,10dB.两个声强级获声功率级的叠加公式与上式相同在建筑声学中,频带划分的方式通常不是在线性标度的频率轴上等距离的划分频带,而是以各频率的频程数n都相等来划分。
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几何声学3.2.1 反射界面的平均吸声系数(1)吸声系数:用以表征材料和结构吸声能力的基本参量通常采用吸声系数,以α表示,定义式: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特性和声波入射角度有关。
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和结构表面的吸声系数,成为“垂直入射(正入射)吸声系数”。
这种入射条件可在驻波管中实现。
其吸声系数的大小可通过驻波管法来测定。
当声波斜向入射时,入射角度为θ,这时的吸声系数称为斜入射吸声系数,。
建筑声环境中,出现垂直入射和斜入射的情况较少,而普遍情况是声波从各个方向同时入射到材料和结构表面,如果入射声波在半空间中均匀分布,,则称这种入射情况为“无规则入射”或“扩散入射”。
声学计算公式范文

声学计算公式范文
1.频率:
f=1/T,其中f是频率,T是时间,单位是赫兹(Hz)。
2.波长:
λ=v/f,其中λ是波长,v是声速,f是频率,单位是米(m)。
3.声压级:
Lp= 20 log(p/pref),其中Lp是声压级,p是实际压力,pref是参考压力,单位是分贝(dB)。
4.能量强度:
I=p^2/ρv,其中I是能量强度,p是实际压力,ρ是空气密度,v 是声速,单位是瓦特/米(W/m)。
5.振幅:
A = p/pref,其中A是振幅,p是实际压力,pref是参考压力,单位是无量纲。
6.幅度裕度:
DR= 10 log(A1^2/A2^2),其中DR是幅度裕度,A1和A2分别是不同频率处的振幅,单位是分贝(dB)。
7.声谱增益:
G = 10 log(I1/I2),其中G是声谱增益,I1和I2分别是不同频率处的能量强度,单位是分贝(dB)。
8.角度稳定性:
S = 10 log((I1+I2)/(I1-I2)),其中S是角度稳定性,I1和I2分别是不同角度处的能量强度,单位是分贝(dB)。
9.声衰减系数:
alpha = 20 log(d1/d2),其中alpha是声衰减系数,d1和d2分别是不同距离处的声压级,单位是分贝/米(dB/m)。
10.声学吸收系数:。
(整理)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当声波碰到室内某一界面后(如天花、墙),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主要是转化成热能),一部分穿透到另一空间。
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吸声系数:声压和声强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测点到声源的距离,就可计算出该测点之声强和声源的声功率。
声压级Lp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1、声压级Lp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2、声功率级Lw取Wo为10-12W,基准声功率级任一声功率W的声功率级Lw为:3、声强级:3、声压级的叠加10dB+10dB=? 0dB+0dB=? 0dB+10dB=? 答案分别是:13dB,3dB,10dB.几个声源同时作用时,某点的声能是各个声源贡献的能量的代数和。
因此其声压是各声源贡献的声压平方和的开根号。
即:声压级为:声压级的叠加•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总声压级只比原来增加3dB,而不是增加一倍。
这个结论对于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同样适用。
•此外,两个声压级分别为不同的值时,其总的声压级为两个声强级获声功率级的叠加公式与上式相同在建筑声学中,频带划分的方式通常不是在线性标度的频率轴上等距离的划分频带,而是以各频率的频程数n都相等来划分。
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几何声学3.2.1 反射界面的平均吸声系数(1)吸声系数:用以表征材料和结构吸声能力的基本参量通常采用吸声系数,以α表示,定义式: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特性和声波入射角度有关。
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和结构表面的吸声系数,成为“垂直入射(正入射)吸声系数”。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1.声压级公式:声压级(Lp) = 20 * log10(p/p0)其中,p为声压,p0为参考声压(通常取20微帕)。
2.声强级公式:声强级(Lw)= 10 * log10(I/10^-12)其中,I为声强。
3.声强公式:声强(I)=p*v其中,p为声压,v为声速。
4.声能级公式:声能级(Le)= Lu - 10 * log10(S/S0)其中,Lu为声能,S为参考面积,S0为参考面积(1平方米)。
5.声能公式:声能(Lu)=P*T其中,P为声功率,T为时间。
6.声功率级公式:声功率级(Lw)= 10 * log10(W/10^-12)其中,W为声功率。
7.声功率公式:声功率(W)=p*S*v其中,p为声压,S为振动面积,v为振动速度。
8.声深度公式:声深度(Ld)= 20 * log10(d/d0)其中,d为距离,d0为参考距离。
9.声暴公式:声暴(SN)= 20 * log10(sqrt(L1/L0) * (R0/R1)^2)其中,L1和L0为两个声级的差值,R0和R1为两个距离的比值。
10.波长公式:波长(λ)=v/f其中,v为声速,f为频率。
11.反射系数公式:反射系数(R)=(Z2-Z1)/(Z2+Z1)其中,Z1和Z2为两个介质的声阻抗。
12.驻波公式:驻波(λ/2)=L/n其中,L为管道长度,n为节点数。
13.声阻抗公式:声阻抗(Z)=p/v其中,p为声压,v为声速。
14.声频公式:声频(ν)=f/N其中,f为频率,N为周期。
这些公式只是声学领域中的一部分,用于基本的声学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介质特性等,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同时,不同的声学计算问题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公式和方法,因此深入学习声学计算方法和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VIP专享]声学计算公式大全[1]
![[VIP专享]声学计算公式大全[1]](https://img.taocdn.com/s3/m/56f3a7b99e314332396893d7.png)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1]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1]](https://img.taocdn.com/s3/m/d814e83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8.png)
声学计算公式⼤全[1]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吸声系数:声压和声强有密切的关系,在⾃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测点到声源的距离,就可计算出该测点之声强和声源的声功率。
声压级Lp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声压P的Lp为: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能量提⾼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1、声压级Lp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声压P的Lp为: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能量提⾼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2、声功率级Lw取Wo为10-12W,基准声功率级任⼀声功率W的声功率级Lw为:3、声强级:3、声压级的叠加10dB+10dB=? 0dB+0dB=? 0dB+10dB=? 答案分别是:13dB,3dB,10dB.⼏个声源同时作⽤时,某点的声能是各个声源贡献的能量的代数和。
因此其声压是各声源贡献的声压平⽅和的开根号。
即:声压级为:声压级的叠加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总声压级只⽐原来增加3dB,⽽不是增加⼀倍。
这个结论对于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同样适⽤。
此外,两个声压级分别为不同的值时,其总的声压级为两个声强级获声功率级的叠加公式与上式相同在建筑声学中,频带划分的⽅式通常不是在线性标度的频率轴上等距离的划分频带,⽽是以各频率的频程数n都相等来划分。
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何声学3.2.1 反射界⾯的平均吸声系数(1)吸声系数:⽤以表征材料和结构吸声能⼒的基本参量通常采⽤吸声系数,以α表⽰,定义式: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特性和声波⼊射⾓度有关。
声波垂直⼊射到材料和结构表⾯的吸声系数,成为“垂直⼊射(正⼊射)吸声系数”。
这种⼊射条件可在驻波管中实现。
其吸声系数的⼤⼩可通过驻波管法来测定。
当声波斜向⼊射时,⼊射⾓度为θ,这是的吸声系数称为斜⼊射吸声系数,。
初学者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初学者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一、建筑声学:
1)室内空间噪声:
空间噪声率(L)=评价空间噪声源有效声压级(Lef)+室内空间噪声衰减系数(αw)
2)建筑物声学性能指标:
声隔绝指标=活动性声压级传播损失(Lw)/活动性声压级射入旁壁(L0)
3)建筑物传声指标:
空间声质量指标=室内空间噪声率(L)/空间耳响度(T20)
二、设计声学:
1)声源发射机构的定义:
声源发射效率(e)=源声压级(Lps)-放大器声压级(La)
2)噪声控制技术:
噪声抑制指标(RNI)=未经噪声控制的表面声压级(Lp1)-经噪声控制的表面声压级(Lp2)
3)建筑物电声传声:
电声传声损失指标:声源发射得到的接收点声压级(Lr)-应用点声压级(La)
三、环境声学:
1)环境噪声指标:
环境噪声总声压级(LAeq,T)=平均背景噪声等效声压级(LAeq,B)+日间噪声等效声压级(LAeq,D)+夜间噪声等效声压级(LAeq,N)
2)环境噪声和振动:
环境噪声和振动指标:环境噪声等效声压级L Aeq,T/空气振动平均加速度绝对值a b
3)噪声污染量和影响量:。
声学计算公式大全

当声波碰到室内某一界面后(如天花、墙),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主要是转化成热能),一部分穿透到另一空间。
透射系数:反射系数:吸声系数:声压和声强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测点到声源的距离,就可计算出该测点之声强和声源的声功率。
声压级Lp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1、声压级Lp取参考声压为Po=2*10-5N/m2为基准声压,任一声压P的Lp为:听觉下限: p=2*10-5N/m2 为0dB能量提高100倍的 P=2*10-3N/m2 为20dB听觉上限: P=20N/m2 为120dB2、声功率级Lw取Wo为10-12W,基准声功率级任一声功率W的声功率级Lw为:3、声强级:3、声压级的叠加10dB+10dB=? 0dB+0dB=? 0dB+10dB=? 答案分别是:13dB,3dB,10dB.几个声源同时作用时,某点的声能是各个声源贡献的能量的代数和。
因此其声压是各声源贡献的声压平方和的开根号。
即:声压级为:声压级的叠加•两个数值相等的声压级叠加后,总声压级只比原来增加3dB,而不是增加一倍。
这个结论对于声强级和声功率级同样适用。
•此外,两个声压级分别为不同的值时,其总的声压级为两个声强级获声功率级的叠加公式与上式相同在建筑声学中,频带划分的方式通常不是在线性标度的频率轴上等距离的划分频带,而是以各频率的频程数n都相等来划分。
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几何声学3.2.1 反射界面的平均吸声系数(1)吸声系数:用以表征材料和结构吸声能力的基本参量通常采用吸声系数,以α表示,定义式: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特性和声波入射角度有关。
声波垂直入射到材料和结构表面的吸声系数,成为“垂直入射(正入射)吸声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0 dB SPL 500 Watts
相对于
127.0
dB
127.0133.04
相对于
1
6.0
dB
1 米(Meters)相对于10.0dB 133.0
dB SPL
33.0
dB
C 声音空气传播损耗
96.023.096.0
45.08000.026.02
99.01 2.67
dB
声学计算器应用指南:
点击右上角的名称按钮A~M 会
跳至相应的计算器。
计算器中白色单元格 为可输入区域,输入后请使用鼠标点击附近灰色区域确认。
请注意绿色说明文字。
部分内容翻译自
DoctorProAudio 网站,希望对音响初学者有所帮助。
Freeman @ Oct 2008
Version 1.0 Acoustic Calculator
声学计算器 By Freeman Loo
扬声器1 声压级 SPL 1 扬声器灵敏度 (1W@1m)
额定功率 (AES/ANSI) 扬声器数量
到扬声器距离B 扬声器组总声压级 (SPL)
dB SPL 空气温度 A 声压级 (SPL) 计算器
扬声器4 声压级 SPL 4W 功率的SPL 增量个 扬声器的SPL 增量
米 处的SPL 衰减值 总SPL 增减量
空气相对湿度 赫兹(Hz)
扬声器3 声压级 SPL 3 计算距离理论计算总声压级
扬声器2 声压级 SPL 2 dB SPL 频 率声音空气传播损失参考图
个扬声器总声压级 (自由相位)
dB SPL
扬声器组总声压级计算公式dB SPL(峰值功率输出) 以上计算为理论值,不包含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损耗和扬声器的功率压缩(加载(受热)后的声压级下降)影响。
功率压缩:
当音箱进入工作状态(譬如等于或大于满功率20秒之后),音圈和磁体受热温升后、由于它们性能下降改变了受热前单元的原有特性,这时,实际的声压输出就会减少,常规音箱,如音圈温升60度-80度,常见额定声压级下降3dB 为容限,如音圈散热优异,耐温达100度以上,实际的声压下降可达6至8dB 。
dB SPL % 摄氏度 °C dB SPL (RMS 功率输出)
空气传播损耗 (dB @ 距离)
dB SPL 最大声压级 (@1m)
同相位
自由相位
米(Met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