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试验中电磁兼容性试验
emc实验标准

emc实验标准EMC实验标准是指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实验的测试标准,它是一组用于评估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性能和可靠性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以下是关于EMC实验标准的详细介绍:一、概述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的能力,同时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
EMC实验标准是为了确保电子设备在各种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组织制定,并被广泛接受和采用。
二、EMC实验标准的分类EMC实验标准可以分为两大类:发射(Radiated Emis鄄sions)和抗扰度(Susceptibility)。
1.发射发射是指电子设备向空中辐射电磁能量,可能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发射测试包括传导发射(CE)测试和辐射发射(RE)测试。
传导发射测试主要测试电子设备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传导途径对外发射的电磁能量。
辐射发射测试主要测试电子设备向空中辐射的电磁能量,包括空间辐射和磁场辐射等。
2.抗扰度抗扰度是指电子设备在受到外部电磁干扰时仍能正常工作的能力。
抗扰度测试包括静电放电(ESD)测试、射频电磁场(RF EMF)测试、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B)测试、浪涌(Surge)测试、工频磁场(Power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测试等。
这些测试旨在模拟各种电磁干扰情况,以评估电子设备的抗干扰性能。
三、EMC实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EMC实验标准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制定和修订,各个国家和地区也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EMC实验标准。
为了满足EMC实验标准的要求,电子设备制造商需要对其产品进行相应的设计和测试,以确保其产品的电磁兼容性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也会对电子产品进行强制性的EMC实验检测,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EMC实验标准的意义和作用EMC实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电子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电磁兼容性标准

电磁兼容性标准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不对周围的其他设备和系统造成干扰,同时也不受到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
为了确保电子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制定了一系列的电磁兼容性标准。
电磁兼容性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和电磁干扰限值标准。
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用于评估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和辐射能力,以及设备对外部电磁环境的影响程度。
而电磁干扰限值标准则规定了设备在工作时所能产生的电磁干扰的上限,以保证设备在电磁环境中不会对其他设备和系统造成干扰。
在国际上,电磁兼容性标准主要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化组织(CISPR)制定和发布。
这些标准涵盖了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电磁干扰限值、电磁兼容性管理和评估等方面,为电子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技术指导和依据。
在国内,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和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电磁兼容性标准,用于规范国内电子设备的设计和生产。
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同时也结合了国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国内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
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和辐射能力,保证设备在电磁环境中不会受到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其次,它有助于减少电子设备对外部电磁环境的干扰,保证设备在工作时不会对其他设备和系统造成干扰。
最后,它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电子设备贸易和合作,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子设备能够在相同的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电磁兼容性标准是保障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和促进国际间的电子设备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电磁兼容性标准,为电子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高温环境下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

高温环境下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在现代社会中,电力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环境条件的多变性,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电磁干扰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为了确保电力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准确评估电力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电磁兼容性,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试验方法。
1. 温度试验:该试验用于确定电力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试验中,将设备置于高温环境中,如用恒温器控制的温度室内。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观察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变化,可以评估设备在实际高温环境中的表现。
2. 电磁辐射试验:该试验用于评估电力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电磁辐射水平。
在试验中,使用专门设计的辐射室,将设备放置于其中,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源产生各种类型和频率的电磁辐射。
使用频谱分析仪或电磁辐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设备在高温环境中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
3. 电磁抗扰试验:该试验用于评估电力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抗扰能力。
在试验中,通过在设备周围引入电磁辐射源或电源干扰源,模拟设备在实际高温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干扰源。
通过观察设备的反应和性能变化,可以评估设备在高温环境中的抗扰能力。
4. 传导干扰试验:该试验用于评估电力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传导干扰水平。
在试验中,将模拟干扰源与设备进行物理接触,并在高温环境下模拟干扰信号。
通过测量设备上出现的传导干扰信号水平,可以评估设备在高温环境中的传导干扰水平。
5. 地雷冲击试验:该试验用于评估电力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地雷冲击抗扰能力。
在试验中,使用特定的冲击源产生地雷冲击波,并将其施加在设备上。
通过观察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变化,可以评估设备在高温环境中的地雷冲击抗扰能力。
6. 电感耦合试验:该试验用于评估电力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电感耦合干扰水平。
在试验中,通过将模拟干扰信号耦合到电力设备的电源或信号线上,模拟实际高温环境中的电感耦合干扰。
通过测量设备上出现的干扰信号水平,可以评估设备在高温环境中的电感耦合干扰水平。
电磁兼容性测试与设计原则

电磁兼容性测试与设计原则电磁兼容性(EMC)测试与设计原则是一种确保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和共存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被电子设备所环绕,因此需要保证这些设备能够相互兼容,并且不会产生电磁干扰。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兼容性测试与设计的步骤和原则。
一、电磁兼容性测试步骤:1. 确定测试需求:首先,确定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的设备或系统类型,并明确测试的目的和标准。
根据不同类型的设备,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2. 测试计划制定: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时间、地点、测试范围和测试方法等内容。
确保测试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3. 测试设备准备:准备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如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和电磁泄漏仪等。
同时,确保测试设备能够准确地测量和分析设备的电磁辐射和敏感度。
4. 确定测试环境:在电磁兼容性测试之前,需要确定测试环境中的干扰源和敏感设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布置。
保证测试环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5. 测试执行:按照测试计划,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
根据测试设备的不同,可以进行辐射测试、传导测试和抗干扰测试等。
确保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准确可靠。
6. 测试结果分析:根据测试数据,对电磁兼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判断设备是否符合相关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和要求。
如果不符合,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7. 结果报告编制:根据测试结果,编制详细的测试报告。
报告应包括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和建议措施等内容,以便后续的设计和改进工作。
二、电磁兼容性设计原则:1. 屏蔽设计:采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和屏蔽结构,减少电磁辐射和敏感度。
例如,在 PCB 设计中,可以采用地域划分和屏蔽墙等方法,提高电路板的抗干扰能力。
2. 地线设计:合理规划地线的布局和走向,减少地线的回流路径和互连电感。
地线的设计应从整体考虑,保证设备的地电位稳定和低阻抗。
3. 滤波设计:在输入和输出接口处添加滤波器,减少电源线上的高频噪声和互联线上的干扰信号。
滤波器的选型和布局应根据具体设备的特点来确定。
emc测试项目和要求

emc测试项目和要求EMC测试,即电磁兼容性测试,是检验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产生不能接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这种测试对于确保产品安全、保护用户健康以及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至关重要。
EMC测试项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辐射发射测试:检测设备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是否会产生超过规定限值的电磁辐射。
2.抗辐射测试:检测设备或系统是否能承受来自外部的电磁辐射而不产生性能降低或故障。
3.静电放电(ESD)测试:检测设备或系统对静电放电的抗扰度。
4.快速瞬变脉冲(EFT)和浪涌(SURGE)测试:检测设备或系统对电源线上的瞬时电压变化和浪涌电压的抗扰度。
5.传导发射测试:检测设备或系统是否会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等途径向外部环境发射超过规定限值的电磁干扰。
6.抗传导测试:检测设备或系统是否能承受来自外部的电磁干扰而不产生性能降低或故障。
EMC测试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频率范围:EMC测试需要在指定的频率范围内进行,通常包括9kHz至400GHz的频率范围。
2.场强等级:根据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可能受到的干扰源,确定测试的场强等级。
3.测试方法:需要按照国际标准或行业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如CISPR、IEC、IEEE等。
4.测试设备:需要使用专业的EMC测试设备,如电磁兼容测试系统、天线、功率放大器等。
5.测试环境:需要在具有屏蔽效果的测试室内进行,以减少外界电磁环境的干扰。
6.结果判定:根据测试结果和相关的标准或规范,判断设备或系统的EMC性能是否合格。
EMC测试是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通过严格的EMC测试,才能确保设备或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也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电磁兼容测试报告

电磁兼容测试报告报告编号:XXX测试单位:XXX有限公司测试时间: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一、测试目的本次测试旨在检测被测试设备在强电磁环境下是否具有稳定的工作性能,在不影响其他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确保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二、测试标准本次测试遵循以下标准:1. GB/T 17626.2-XXXX, 电磁兼容性试验.2. GB/T 17626.3-XXXX, 电磁兼容性试验.3. GB/T 17626.4-XXXX, 电磁兼容性试验.三、测试设备1. 被测试设备:XX型号(具体型号)。
2. 接收设备:(1)XX型号频谱分析仪(具体型号)。
(2)XX型号示波器(具体型号)。
(3)XX型号信号分析仪(具体型号)。
四、测试过程1. 设置测试环境:将被测试设备和接收设备放入电磁屏蔽室内,环境温度保持在25℃,相对湿度为50%,大气压力为86kPa,确保测试环境稳定。
2. 开始测试:(1)对电压变化、电流变化、及频率进行测试。
(2)对电磁辐射和电磁场强度进行测试。
(3)对被测试设备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4)对接收设备进行数据分析,并记录测试结果。
五、测试结果经过多次测试,被测试设备均表现出稳定的工作性能,且在测试环境内,未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六、结论根据测试结果,被测试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具备稳定的工作性能,可以投入使用。
七、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被测试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建议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加强对电磁环境的控制和管理,避免电磁干扰对设备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八、参考文献1. 《GB/T 17626.2-XXXX, 电磁兼容性试验》。
2. 《GB/T 17626.3-XXXX, 电磁兼容性试验》。
3. 《GB/T 17626.4-XXXX, 电磁兼容性试验》。
电气试验基础知识

电气试验基础知识目录一、电气试验概述 (3)1.1 电气试验的定义 (4)1.2 电气试验的目的 (4)1.3 电气试验的分类 (5)二、电气试验基本原理 (7)2.1 基本电路原理 (8)2.2 电磁感应原理 (10)2.3 频率响应原理 (11)三、电气试验仪器与设备 (12)3.1 测试仪器概述 (14)3.2 常用电气测试仪器 (15)3.2.1 电流表 (16)3.2.2 电压表 (17)3.2.4 频率计 (20)3.2.5 谐振频率计 (21)3.3 试验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23)四、电气试验基本操作 (23)4.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24)4.2 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25)4.3 试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26)五、电气绝缘试验 (26)5.1 绝缘试验的目的 (27)5.2 绝缘试验的方法 (28)5.2.1 预防性绝缘试验 (29)5.2.2 故障诊断性绝缘试验 (30)5.3 常见绝缘试验项目 (32)5.3.1 绝缘电阻测试 (33)5.3.3 绝缘强度测试 (34)六、电气安全试验 (35)6.1 电气安全试验的目的 (37)6.2 电气安全试验的方法 (38)6.2.1 安全接地测试 (39)6.2.2 安全隔离测试 (40)6.3 常见电气安全试验项目 (40)6.3.1 接地电阻测试 (42)6.3.2 防雷装置测试 (42)七、电气特性试验 (44)7.1 电气特性试验的目的 (45)7.2 电气特性试验的方法 (46)7.2.1 温升试验 (48)7.2.2 绝缘介损试验 (48)7.3 常见电气特性试验项目 (50)7.3.1 温升测试 (51)7.3.2 介损测试 (52)八、电气试验结果分析与应用 (53)8.1 试验结果分析 (54)8.2 试验结果的应用 (56)8.3 试验报告的撰写 (57)九、电气试验发展趋势 (58)9.1 新型测试技术 (59)9.2 自动化测试 (61)9.3 信息化管理 (62)一、电气试验概述绝缘试验:通过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其绝缘材料的耐压、耐热、耐潮等性能,以确定其能否满足使用要求。
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和要求

GJB3405-98
20-1000MHZ屏蔽室场分布测试方法
GJB2926-97
电磁兼容性测试实验室认可要求
GJB2080-94
接收点场强的一般测量方法
GJB5313-2004
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
GJB870-90
军用电子设备方舱通用规范
GJB786-89
预防电磁场对军械危害的一般方法
RTCA/DO-160
Environmental Testing环境实验
RTCA/DO-160-Section16
Power Input电源输入
RTCA/DO-160-Section17
Voltage Spike电压尖峰
RTCA/DO-160-Section18
AF Conducted Susceptibility AF传导敏感度
频率变化测试
IEC 61000-4-29
直流电压跌落和暂降测试
GB/T17799.1-99
IEC61000-6-1:1997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GB/T17799.2-2003
IEC61000-6-2:1999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
GB/T17799.3-2001
GB/T 17626.7-98
IEC61000-4-7:199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GB/T 17626.8-98
IEC61000-4-8:199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98
IEC61000-4-9:199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例行检验中电磁兼容性试验的申请
报告
根据GB 18240.1-2003的要求,技术质量部计划在5月安排三款产品:WSK3112、WSK3003、WSK5120做电磁兼容性试验,每款产品数量为2台,委托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检验项目见备注,检验费用预计人民币3万元。
但电磁兼容性试验费用没有列入2010年财务预算计划中。
特请领导批示。
技术质量部
2010-05-17
备注:电磁兼容项目
1、无线电骚扰限值的测量方法
按GB 9254-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等级为B级。
2、抗扰度限值测量方法
2.1、静电放电抗扰度
2.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2.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2.4、传导骚扰抗扰度
2.5、工频磁场抗扰度
2.6、浪涌(冲击)抗扰度
2.7、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
借条
2010年度例行检验需要成品机器:
WSK3112 2台
WSK3003 2台
WSK5120 2台
请领导批示。
借用人:
技术质量部
201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