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南大 2002年伦理学原理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南京大学2002年社会学理论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南京大学2002年社会学理论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一、名词解释
1、社会
2、差序格局
3、社会控制
4、社会事实
5、突生性质
6、敏度化概念
二、简答题
1、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简述当代我国家庭的功能及变化趋势
3、简述韦伯的理想类型概念及基本特征
4、简述帕森斯与迪尔克姆在论述“社会秩序”问题上的思想联系。
三、论述题
1、试从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解释当前我国社会的阶层分化现象。
2、试用已有的社会冲突理论,建立一个有关冲突的起因,形成与后果的综合理论模型。
南京大学2002年哲学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南京大学2002年哲学综合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考试科目一:311哲学综合A卷(限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考生做)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如何理解时间的相对性与绝对性?2、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3、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辨证关系的论述?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思想关系只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关系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活动形式(结果)“(《列宁选集》,第一卷,第18页),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试论述客观真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之间的辨证关系。
3、试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根据。
B卷(限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专业考生做)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如何理解时间的相对性与绝对性?2、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3、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辨证关系的论述?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思想关系只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关系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活动形式(结果)“(《列宁选集》,第一卷,第18页),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试论述客观真理、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之间的辨证关系。
3、试论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之间的辨证关系。
C卷(限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考生做)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如何理解时间的相对性与绝对性?2、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什么?4、现代思维方式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论述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试论述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之间的辨证关系。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自然科学的重要发展,出现了物理学唯心主义等哲学思潮,你是如何理解这一现象的?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课一:507科学思想史论述题,每题20分1、什么是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它在哪些方面发展了哥白尼学说?2、什么是热寂说?你对它有何评价?3、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
南京大学西方经济学流派(复)2002答案

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西方经济学流派适用专业:西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30分)1. 货币主义2. 理性主义的不变性命题3. 中性货币4. 弗莱堡学派5. 新制度经济学派6. 新古典综合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 供应学派主要理论主张是什么?2. 简述赫克歇尔—奥林—萨缪尔森定理。
3. 简述循环积累因果联系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1. 试述新剑桥学派对新古典综合派的批评。
2. 试述哈耶克经济自由主义。
参考答案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西方经济学流派适用专业:西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30分)1.货币主义:又称为货币学派,是5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学派,弗里德曼是该学派的公认代表,此外还有英国的沃尔特斯、帕金和弗里希等。
货币主义的基本命题是,货币最要紧,货币的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价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货币推动力的最可靠的度量标准;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货币量的变动,从而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惟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来加以调节。
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新货币数量论或自然率假说。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是解释价格水平涨落的基本因素。
货币主义否定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反对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单一货币规则。
2.理性主义的不变性命题:指货币供给中可预期的部分对就业、产量或其他实际变量均无影响,其中不能被预期的部分或货币供应量意外的不规则变动,虽然能够对上述变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只会加剧经济的不稳定与波动。
因此,政府货币当局的经济政策,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是无效的,其结果都是将引起通货膨胀。
这是因为,理性预期学派断言,菲利浦斯曲线交替关系即时在短期也不存在。
在理性预期条件下,人们估计到货币供应量增长后可能发生的实际后果,从而采取了预防性措施(如预先要求提高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利息率),因此一旦货币供应量增加后,它只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变化,并不能使工资和利息率下降,于是连暂时的产量增加和失业率下降的情形也不会发生。
南京大学2000-2009年考研真题(社会学)

南京大学2000年-200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真题答案一、社会学理论部分:(一)名词解释(数字代表出题的次数)1、社会(2):2、“白领阶层”3、社会结构4、模式变项5、功能替代6、后工业社会7、社会资本8、社会吸引(3):是指与别人交往的倾向性,如果一个人期望与别人的交往带来报酬,那么不论这些报酬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他们都会受到能提供这些报酬的人吸引。
9、有机团结(2)10、区隔分化:是当代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提出的一种社会分化类型,卢曼认为,区隔分化将整体社会系统切割为结构相似的次系统。
简单的原始社会是区隔分化的典型。
11、结构限制12、失范(3):迪尔凯姆引进“失范”概念是描述社会规范不得力、不存在或互相矛盾时,在个人和社会中都会出现的混乱状态。
默顿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认为失范是社会系统不平衡的产物,失范状态的出现是由于在被社会认可的目标与人们通过被社会认可的手段来达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这间存在的不一致性,因此基本上可以认为,失范就是指个体或群体因为自身或群体的原因实质上或被定义为违反了社会规范的行为。
13、差序格局(2):这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用以描述中国人群体行为人人际关系模式的概念。
在这种独特的格局中,“已”是中心,就像一枚投入水中的石子;而“已”与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就像石子泛出的水的波纹一样,依亲疏程度一圈一圈往外推,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差序格局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而不是个体主义。
14、社会控制15、社会事实: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一个概念。
涂尔干认为,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是社会事实。
(3分)其显著性特征是:客观性、强制性和普遍性。
(2分)16、突生性质17、敏感化概念18、参照群体(2):人们对自己本身的价值、目标、理想、行为进行评价时能够提供规范性指导的比较框架的群体,参照群体既可以是个体所在的群体,也可以是外群体。
伦理学考研考试题及答案

伦理学考研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社会制度B. 个人行为C. 道德规范D. 法律体系答案:C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 孔子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庄子答案:A3. 伦理学中的“功利主义”主张:A. 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其结果B. 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其动机C. 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其过程D. 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其目的答案:A4. 康德的道德哲学强调:A. 道德行为的自由意志B. 道德行为的功利性C. 道德行为的情感基础D. 道德行为的实用性答案:A5. 伦理学中的“德性伦理学”主要关注:A. 行为结果B. 行为动机C. 行为过程D. 行为目的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伦理学的主要分支?A. 规范伦理学B. 应用伦理学C. 描述伦理学D. 元伦理学答案:A、B、C、D2. 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 个人道德B. 社会伦理C. 法律规范D. 文化传统答案:A、B、D3. 以下哪些是伦理学研究的方法?A. 逻辑分析B. 历史比较C. 实证研究D. 案例分析答案:A、B、C、D4. 伦理学中的“道德相对主义”主张:A. 道德标准是绝对的B. 道德标准是相对的C. 道德标准是普遍的D. 道德标准是主观的答案:B、D5. 以下哪些是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A. 正义B. 善C. 美D. 义务答案:A、B、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伦理学与道德的关系。
答案: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理论基础的学科,道德是伦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伦理学不仅关注道德规范本身,还探讨道德规范的来源、发展和应用。
2. 描述一下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
答案: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是情感和行为的中庸状态,即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
例如,在勇敢和懦弱之间,勇敢是美德,懦弱和鲁莽都是极端。
南京大学研究生考试外国哲学专业哲学综合历年试题

2000年考试科目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B卷(限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专业考生做)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要说明你对哲学党性原则的理解。
2、你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范畴有几种含义?这些含义之间有何联系?3、简析“社会意识”和“精神文明”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
4、剖析“真理是人类经验的自制形式”这一命题的错误实质。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有人说,与毛泽东晚年实行的政策相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的政策是“后退”了。
你认为这一说法对吗?请运用有关哲学原理说明理由。
2、辨证法、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之间有何异同?请举例说明。
3、为什么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请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001年考试科目一: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 A卷(限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考生做)B卷(限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专业考生做)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试述相对与绝对的辨证关系。
2、简要说明唯物辩证法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本质内容。
3、如何理解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4、如何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即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什么?举例说明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与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的本质区别。
3、有人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人自然就没市场了。
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这一观点。
2002年考试科目一:311哲学综合 A卷(限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考生做)B卷(限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专业考生做)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如何理解时间的相对性与绝对性?2、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3、如何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辨证关系的论述?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思想关系只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关系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活动形式(结果)“(《列宁选集》,第一卷,第18页),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伦理学考研题库及答案解析

伦理学考研题库及答案解析伦理学是一门研究道德行为、道德判断和道德原则的学科。
考研题库及答案解析对于准备伦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模拟题目及答案解析,供参考:# 模拟题目一:简答题题目:请简述伦理学中的“德性伦理学”与“后果主义”的主要区别。
答案解析:德性伦理学强调个人品德和性格的培养,认为道德行为的根源在于个体的德性。
它关注的是“成为一个好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行为本身。
德性伦理学认为,具有良好德性的人会自然地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后果主义,特别是功利主义,关注的是行为的后果。
它主张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能够带来最大幸福(通常是以效用或快乐来衡量)的行为。
后果主义不关注行为者的动机或性格,而是关注行为产生的实际结果。
# 模拟题目二:论述题题目:论述康德的道德哲学中“道德律”的概念及其对现代伦理学的影响。
答案解析:康德的道德哲学核心是“道德律”,即“实践理性的法则”。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应该基于普遍的道德法则,而不是个人的情感或欲望。
他提出了著名的“实践理性的公式”,即“行动的准则应当能够成为普遍法则”,这意味着一个行为如果能够被普遍化而不自相矛盾,那么它就是道德的。
康德的道德哲学对现代伦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道德判断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普遍的方法,强调了道德行为的自主性和义务性。
康德的思想在当代伦理学中仍然是讨论道德原则和道德责任的重要参考。
# 模拟题目三:案例分析题题目:假设你是一名医生,面对一个患有绝症的病人,病人请求你提供安乐死。
请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你应该如何做出决策。
答案解析:面对这样的案例,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病人的自主权,即病人有权决定自己的生命。
然而,医生的职业道德也要求他们尽力救治病人,不放弃任何可能的治疗方法。
从德性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医生应该展现出同情和关怀的德性,同时考虑自己的专业判断和病人的意愿。
从后果主义的角度来看,需要评估提供安乐死的后果,包括对病人、家属以及社会的影响。
南京大学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7 2009年考研 伦理学试题 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997年伦理学一、名词解释(共30分)1.道德现象2.道德评价3.道德品质4.道德人格5.道德教育6.社会公德二、简答题(共30分)1.职业道德的基本社会职能2.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3.职业道德基本要素三、论述(共40分)1.试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对职业道德的影响2.试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1998年伦理学一、名词解释(共30分)1.道德主体2.道德客体3.道德心理4.道德选择5.道德行为二、简答(共30分)1.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共同原则三、论述(共40分)1.试论道德人格在人格形成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方向1999年伦理学一、名词解释(共20分)1.道德主体2.道德标准3.道德原则4.道德责任二、简答(共40分)1.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2.职业道德的结构模式3.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4.道德修养的基本矛盾三、论述(共40分)1.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向2.试论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确立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必要性。
2000年伦理学一、概念界定(共30分)1.道德活动的主体2.道德标准的客观性3.道德选择的客观可能性4.道德行为的价值选择5.职业良心二、简答题(共30分)1.一般道德教育过程所具有的特点2.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职业道德的特点三、论述题(共40分)1.论述良好职业道德的社会效益2.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必要性2001年伦理学一、名词解释(共30分)1.道德现象2.道德品质3.道德人格4.道德主体5.道德活动6.道德境界二、简答题(共30分)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2.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三、论述题(共40分)1.试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效益原则2.试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相对独立性2002年伦理学一、简答题(共60分)1.什么是道德?(10分)2.伦理学的学科任务是什么?(8分)3.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什么?(10分)4.道德的相对独立性有哪些表现?(6分)5.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有哪些?(6分)6.人与自然关系道德的基本特征有哪些?(6分)7.什么是伦理行为和非伦理行为?(6分)8.道德教育的一般方法有哪些?(8分)二、论述题(共40分)1.社会主义道德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基本原则的客观依据在哪里?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包含那几个基本点?2.道德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在现实道德建设中,应当如何正确的认识和发挥好道德的社会功能?2007年伦理学一、名词解释(共40分)1.伦理学基本问题2.道德标准3.社会主义公正原则4.社会公德5.道德评价6.道德人格7.道德修养8.社会主义荣辱观二、简答题(共60分)1.简析道德的概念及其主要内涵2.为什么说劳动是理解到的本质的锁钥?3.简析道德的主要社会功能4.间隙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联系与区别5.简析人与自然关系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6.试析到的选择中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三、论述题(共50分)1.集体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谈谈你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理解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