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检验科消防安全培训

检验科消防安全培训

检验科消防安全培训为加强检验科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确保实验室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检验科全体员工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熟悉消防设施设备的使用,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

二、培训对象检验科全体员工,包括在岗人员、实习生、进修生等。

三、培训内容1. 消防安全基础知识•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消防安全职责•火灾报警及应急处理2. 实验室消防安全•实验室火灾风险评估•实验室火灾预防措施•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3. 消防设施设备使用•灭火器、灭火毯的使用方法•消防栓系统的操作•疏散指示系统的理解及使用4. 疏散逃生•疏散逃生的原则和方法•疏散逃生路线及集合点•疏散逃生演练四、培训方式结合线上和线下培训,以理论讲解、实操演示、互动问答、疏散逃生演练等形式进行。

1. 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在线学习,员工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并参加在线测试。

2. 线下培训组织集中授课,邀请消防安全专家进行讲解,结合实操演示,使员工更加直观地掌握消防安全技能。

3. 疏散逃生演练定期组织疏散逃生演练,使员工熟悉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实战操作能力。

五、培训时间及安排培训分为三个阶段,每阶段培训时间为2小时,其中包括1小时的理论讲解和1小时的实操演示。

•第一阶段: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培训(第1周)•第二阶段: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第2周)•第三阶段:消防设施设备使用及疏散逃生培训(第3周)六、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组织在线测试和实操考核,测试成绩合格者视为培训合格。

对培训合格员工发放消防安全培训证书。

七、培训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培训负责人:张华•联系方式:138xxxx5678八、其他事项•培训所需教材、设备由科室统一购置和准备。

•员工需按时参加培训,如有特殊情况,请提前向培训负责人请假。

•培训期间,请遵守培训纪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希望检验科全体员工能够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共同维护实验室的安全与稳定。

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

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

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一、实验室消防安全意识的培养1.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实验室作为科研人员进行实验研究的场所,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实验室中存在着各种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培养实验室消防安全意识对于保障实验室及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2.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需要普及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

例如,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进行安全疏散等。

这些知识非常实用,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在实验室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有效地控制火势,减少损失。

3.随时保持警惕实验室中常常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例如易燃易爆物品、高温设备等。

实验人员在实验操作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格按照实验室消防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实验室负责人,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二、实验室消防设施1.灭火器和消防栓实验室中必备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和消防栓。

灭火器根据不同的灭火介质可以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消防栓一般设置在实验室楼道或者教学楼外面,一旦发生火灾时可迅速接入水源进行灭火。

2.报警系统实验室中应配置火灾报警系统,一旦发生火灾,系统能够发出警报以及自动报警给消防部门,以便及时采取灭火措施。

3.逃生通道实验室内应设立明确的逃生通道,通道畅通且标识清晰,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实验人员能够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

4.防火门和防火墙实验室内部应设置防火门,以阻隔和隔离火灾蔓延的空间,减少火势扩散的可能性。

实验室之间或者实验室与走廊之间应设置防火墙,减少火势的跨越。

5.防火材料的储存和使用实验室中存放的易燃易爆物品应妥善储存,并且要设有专门的通风设施。

在实验操作中应严格控制火源的使用,避免产生大量的火花和高温。

三、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1.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常见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使用灭火器时,首先要拉开保险销,按下灭火器喷嘴,对准火源喷射。

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为了保障实验室的消防安全,预防和控制实验室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以下是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内容。

一、实验室火灾的危害1. 人身伤害:火灾会造成烟气、高温等对人体的伤害,导致呼吸困难、面部灼伤、烧伤等。

2. 实验室装备损失:火灾会破坏实验室的设备和实验材料,给实验室的日常工作造成巨大影响。

3. 实验室环境污染:火灾产生的烟尘、有毒气体等对实验室的环境造成污染,对实验室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4. 经济损失:火灾造成的设备和材料损失需要耗费大量资金进行修复和补充。

以上是实验室火灾的主要危害,为了避免这些危害的发生,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

二、火灾的原因与分类1. 火灾的原因:(1)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电线老化、电器短路、电源过载等。

(2)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化学品不当储存、操作不慎等。

(3)明火引起的火灾:实验过程中的明火未能及时控制或扑灭。

(4)人为原因引起的火灾:吸烟、乱扔烟蒂、使用明火等不当行为。

2. 火灾的分类:(1)A类火灾:可燃物质引起的火灾,如木材、纸张、布料等。

(2)B类火灾:可燃液体引起的火灾,如汽油、酒精、柴油等。

(3)C类火灾:可燃气体引起的火灾,如天然气、液化气等。

(4)D类火灾:金属引起的火灾,如镁、钠、钾等。

根据火灾的原因和分类,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处置。

三、实验室消防设施与装备1. 灭火器:选用合适的灭火器,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配置ABC多功能灭火器和CO2灭火器。

2. 灭火栓:了解灭火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确保正常运转。

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在实验室的重要区域,能够自动检测火灾并喷水进行灭火。

4. 火灾报警系统:安装火灾探测器和报警器,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发出警报。

以上是实验室常见的消防设施与装备,我们在实验室工作时要熟悉并灵活运用。

四、实验室消防安全操作规范1. 实验室布局和通道要畅通,不能堆放杂物,必要时设置标识。

实验室消防培训

实验室消防培训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一、消防名词解释1.火灾: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时间。

2.闪电: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3.燃点: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

4.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受火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二、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火灾燃烧阶段:1.初期阶段:起火后十几分钟里,燃烧面积不大,烟气流动速度较慢,火焰辐射出的能量还不多,周围物品和结构开始受热,温度上升不快。

初起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也是人员安全疏散的最有利时段。

因此,应设法把火灾及时控制、消灭在初起阶段。

2.发展阶段:燃烧强度增大、温度升高、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扩大,为控制火势发展和扑灭火灾,需一定灭火力量才能有效扑灭。

3.猛烈阶段:燃烧发展达到高潮,燃烧温度最高,辐射热最强,燃烧物质分解出大量的燃烧产物,温度和气体对流达到最高限度,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强度受到破坏,使其发生变形或倒塌。

4.下降阶段及熄灭阶段:逐渐减弱直至熄灭。

四、防火的基本方法: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灭着火源五、灭火的基本方法:1.隔离法:将可燃/易燃/助燃物质与火源分开2.冷却法:用水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体上,使温度降至燃点以下。

3.窒息法:用湿棉毯、温麻袋、温棉被、干沙等不不燃物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隔绝空气,使燃烧停止。

4.化学抑制法:用含氮的化学灭火器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中,发生化学作用,覆盖火焰使燃烧的化学连锁反应中断,使火熄灭。

六、扑救火灾的一半原则1.报警早、损失少:报警应沉着冷静,及时准确,简明扼要的报出起火部门和部位、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

如果拨打119火警电话,还必须讲清楚起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报警人电话号码,同时派人到消防车可能来到的路口接应,并主动及时的介绍燃烧的性质和火场内部情况,以便迅速组织扑救。

2.边报警,边扑救:在报警同时,要及时扑救初起起火,在初起阶段由于燃烧面积小,燃烧强度弱,放出的辐射热量少是扑救的有利时机,只要不错过试剂,可以用很少的灭火器材就可以扑灭。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

配备消防设施
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配置 灭火器材和消防报警系统,确保在火 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扑救。
加强监督检查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 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安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应急通讯
在火灾发生时,应保持冷静,迅 速通知实验室其他人员,并按照 预先制定的紧急通讯方案,通知 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紧急疏散与逃生方法
紧急疏散
在火灾发生时,应遵循紧急疏散程序 ,迅速撤离实验室,到达安全区域。
逃生方法
根据火势情况选择合适的逃生路线, 避免在逃生过程中受到火势威胁,同 时保持低姿、用湿布捂住口鼻,以减 少吸入有害烟雾。
火灾的特点
快速蔓延、高温、高压、产生有毒烟雾和强烈辐射热。
灭火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
适用于扑灭固体物质火灾、液体或气体火灾以及电气设备 火灾。使用时,拔掉安全别针,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 另一手拉起提环,将干粉喷向火源。
泡沫灭火器
适用于扑灭固体物质火灾和液体火灾。使用时,拔出插销, 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另一手压下压把,将泡沫喷向 火源。
员工应了解实验室的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设施,掌握 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和维护要求。
员工应了解实验室重要设备和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 验室内财产的安全。
05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的实 践与案例分析
培训实践:模拟演练与实战演习
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火灾场景,让实验室人员熟 悉应急疏散流程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 法,提高应对火灾的快速反应能力。
烟雾探测器
定期清洁探测器表面,确保没有灰 尘和杂物遮挡。每年应进行一次全 面检测或维修。
02
实验室火灾预防措施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教材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教材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教材
培训内容
实验室危险源的介绍 如何预防危险 危险发生的处理方法 消防器材的使用讲解
一、实验室的危险源介绍
化学品 电梯
铬铁
危险 源
各种机器
二、如何预防危险
1、化学品 注意事项
➢有刺激性气味:小心晕倒人,注意通风 和戴活性碳口罩。
➢易燃:不能有火星碰到、禁止吸烟或使 用明火。
➢易挥发:注意容器加盖,浓度达到一种 密度时会有爆炸的危险。
➢双手接触化学品之后要洗干净。
二、如何预防危险
2、电梯 注意事项
➢2.1 有“停梯检修”等维修维护的标志时 不要坐电梯。
➢2.2 当电梯门快关上时,不顶阻电梯门, 不要强行冲进电梯,切忌一只脚在内一只 脚在外停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使 用电梯搬运物品时,严禁利用纸箱、椅子 等物品挡在电梯大门等候。
下风方向灭火的后果
干粉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干粉灭火器的粉剂会污染贵重 高精密仪器设备,难以清洗, 导致设备报废;
• ②粉剂对人体伤口(污染伤口, 影响伤口的清洗消毒和愈合) 和眼睛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这样能灭火吗?
1、在喷射过程中应保持直立状态 不可平放或颠倒使用(干粉)
2020/8/12
31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除掉铅 封,拔出保 险销
2020/8/12
32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用手掌使 劲按下供气 阀门
2020/8/12
33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用左手持喷粉
枪管托,右手
把持枪把,用
手指扣动喷粉
开关,对准火
焰喷射,不断
靠前左右摆动

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第一章:实验室火灾危害及防范措施1.1 实验室火灾的危害实验室火灾是实验室安全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它会造成以下危害:1) 人员伤亡:火灾会产生有毒气体和浓烟,直接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

2) 财产损失:火灾会对实验室的设备、仪器和样品等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 研究成果丧失:实验室火灾会导致研究成果的丧失,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科研工作。

1.2 实验室火灾防范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实验室火灾,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保持实验室整洁:保持实验室内的通道畅通,避免物品堆放过多,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2) 加强火源管控:严禁在实验室内使用明火,确保实验仪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3) 建立消防设备:安装适当的灭火器材和报警设备,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报警和扑灭火源。

4) 进行火灾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实验室人员灭火、疏散和逃生的能力。

第二章:实验室火灾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2.1 实验室火灾的主要原因实验室火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过火实验:实验操作不慎、实验装置出现问题或实验条件不合适,导致火灾发生。

2) 电气设备故障:电线老化、短路或电路负荷过重等原因引发火灾。

3) 化学品不当使用:使用化学品时没有注意防火措施,或使用不当引发火灾。

4) 不当用火:在实验室中使用明火,或在禁烟区域吸烟等引发火灾。

2.2 实验室火灾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实验室火灾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设计中要考虑火源和火灾的风险,尽量减少实验可能带来的火灾风险。

2) 必要的安全设施:安装适当的排气系统、消防器材和灭火系统,确保实验室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扑灭。

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防火措施: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火,禁止使用明火、避免化学品溅洒等。

4) 加强员工培训:对实验室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火意识。

第三章:实验室火灾的应急处理3.1 发现火灾时的应急处理当发现实验室火灾时,要迅速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 立即报警:用电话或消防报警器报警,尽快通知周围的人员和相关部门。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是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下面是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的内容:
1. 火灾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包括火灾的成因、分类和火灾预防措施等基本知识。

2. 火灾应急措施:包括火灾报警、逃生和灭火等应急措施,以及应急设备和器材的使用方法,如灭火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等。

3. 实验室安全设施的使用与维护:包括消防设施、紧急照明设备、安全出口等重要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存放位置等。

4. 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火灾应急预案等。

5. 实验室消防安全案例:通过案例,让实验室工作人员深入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和教训,增强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的意识和能力。

实验室消防安全培训应每年定期开展,以确保实验室内的消防安全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一、防火
着火是化学实验室,特别是有机实验室里最容易发生的事故。

多数着火事故是由于加热或处理低沸点有机溶剂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常见有机液体的易燃性:
二硫化碳,乙醚、石油醚、苯和丙酮等的闪点都比较低,即
使存放在普通电冰箱内(冰箱最低温-18 C,无电火花消除器)也能形成可以着火的气氛,故这类液体不得贮于普通冰箱内。

另外,低闪点液体的蒸气只需接触红热物体的表面便会着火。

其中,二硫化碳尤其危险,即使与暖气散热器或热灯泡接触,其蒸气也会着火,应该特别小心。

1、火灾的预防
有效的防范才是对待事故最积极的态度。

为预防火灾,应切
实遵守以下各点:
①严禁在开口容器或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当用
明火加热易燃有机溶剂时,必须要有蒸气冷凝装置或合适的尾气排放装置。

②废溶剂严禁倒入污物缸,量少时可用水冲入下水道,量大时应倒入回收瓶内再集中处理。

燃着的或阴燃的火柴梗不得乱丢,应放在表面皿中,实验结束后一并投入废物缸。

③金属钠严禁与水接触,废钠通常用乙醇销毁。

④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有机物。

⑤使用氧气钢瓶时,不得让氧气大量溢入室内。

在含氧量约
25% 的大气中,物质燃烧所需的温度要比在空气中低得多,且燃烧剧烈,不易扑灭。

2、消防灭火万一不慎失火,切莫慌惊失措,应冷静,沉着处理。

只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一般可以迅速灭火。

(1)常用消防器材
化学实验室一般不用水灭火!这是因为水能和一些药品(如钠)发生剧烈反应,用水灭火时会引起更大的火灾甚至爆炸,并且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用水灭火时有机溶剂会浮在水上面,反而扩大火场。

下面介绍化学实验室必备的几种灭火器材。

(a)沙箱将干燥沙子贮于容器中备用,灭火时,将沙子撒在着火
处。

干沙对扑火金属起火特别安全有效。

平时经常保持沙箱干燥,切勿将火柴梗、玻璃管、纸屑等杂物随手丢入其中。

(b)灭火毯通常用大块石棉布作为灭火毯,灭火时包盖住火焰即成。

近年来已确证石棉有致癌性,故应改用玻璃纤维布。

沙子和灭火毯经常用来扑灭局部小火,必须妥善安放在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作他用,使用后必须归
还原处。

(c)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化学实验室最常使用、也是最安全的一种灭火器。

其钢瓶内贮有CO2 气体。

使用时,一手提灭火器,一手握在喷CO 2 的喇
叭筒的把手上,打开开关,即有CO2 喷出。

应注意,喇叭筒上的
温度会随着喷出的CO2 气压的骤降而骤降,故手不能握在喇叭筒上,否则
手会严重冻伤。

CO 2 无毒害,使用后干净无污染。

特别适用于油脂和电器起火,但不能用于扑灭金属着火。

(d)泡沫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灭火时泡沫把燃烧物质包住,与空气隔绝而灭火。

因泡沫能导电,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着火。

且灭火后的污染严重,使火场清理工作麻烦,故一般非大火时不用它。

过去常用的四氯化碳灭火器,因其毒性大,灭火时还会产生毒性更大
的光气,目前已被淘汰。

(e)溴氧二氟甲烷(简称BCF)
这种灭火器材装在天花板上,灭火器有一低融点合金封口 (有各种规格,常用的是155 C),当室内着火,温度超过了规格,封口熔融便自动喷出BCF 灭火。

BCF 气体有毒,而且与金属反应,故不宜扑灭金属着火引起的火灾。

(f)干粉:桶内装干粉,内有压缩二氧化碳管,使用时用力
打击,管破,二氧化碳将干粉喷出,扑救金属着火。

但大量钾钠着火则不宜用。

(2 )灭火方法一旦失火,首先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应立即熄灭附
近所有火源(如煤气灯),切断电源,移开易燃易爆物品。

并视火势大
小,采取不同的扑灭方法。

(a) 对在容器中(如烧杯、烧瓶,热水漏斗等)发生的局部小火,可用石棉网、表面皿或木块等盖灭。

(b) 有机溶剂在桌面或地面上蔓延燃烧时,不得用水冲,可撒上细沙或用灭火毯扑灭。

(c) 对钠、钾等金属着火,通常用干燥的细沙覆盖。

严禁用水
和CCl4 灭火器,否则会导致猛烈的爆炸,也不能用CO2 灭火器。

(d) 若衣服着火,切勿慌张奔跑,以免风助火势。

化纤织物最好立即脱除。

一般小火可用湿抹布,灭火毯等包裹使火熄灭。

若火势较大,可就近用水龙头浇灭。

必要时可就地卧倒打滚,一方面防止火焰烧向头部,另外在地上压住着火处,使其熄火。

(e) 在反应过程中,若因冲料、渗漏、油浴着火等引起反应体系着火时,情况比较危险,处理不当会加重火势。

扑救时必须谨防冷水溅在着火处的玻璃仪器上,必须谨防灭火器材击破玻璃仪器,造成严重的泄漏而扩大火势。

有效的扑灭方法是用几层灭火毯包住着火部位,隔绝空气使其熄灭,必要时在灭火毯上撒些细沙。

若仍不奏效,必须使用灭火器,由火场的周围逐渐向中心处扑灭。

二、防爆
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
(1) 随便
混合化学药品。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
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

图表中列出的混合物都发生过意外的爆炸事故。

加热时发生
爆炸的混合示例
在密闭体系中进行蒸馏、回流等加热操作。

(3)在加压或减压实验中使用不耐压的玻璃仪器,气体钢瓶减
压阀失灵。

(4)反应过于激烈而失去控制。

(5)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气体烃类、煤气和有机蒸气等大量逸入空气,引起爆燃。

(6)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盐类,硝酸酯类,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属盐、重氮盐、叠
氮化物、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乙醚和过氧酸)等,受热或被敲击时会爆炸。

强氧化剂与一些有机化合物接触,如乙醇和浓硝酸混合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反应。

(7)搬运钢瓶时不使用钢瓶车,而让气体钢瓶在地上滚动,或撞击钢瓶表头,随意调换表头,或气体钢瓶减压阀失灵等。

(8)在使用和制备易燃、易爆气体时,如氢气、乙炔等,不在通风橱内进行,或在其附近点火。

(9 )煤气灯用完后或中途煤气供应中断时,未立即关闭煤气龙头。

或煤气泄漏,未停止实验,即时检修。

(10 )氧气钢瓶和氢气钢瓶放在一起。

实验室常见的爆炸事故:由
于实验操作不规范,粗心大意或违反操作规程都能酿成爆炸事故。

例如:
(1)配制溶液时,错将水往浓硫酸里倒,或者配制浓的氢氧化钠时未等冷却就将瓶塞塞住摇动都会发生爆炸。

(2)减压蒸馏时,若使用平底烧瓶或锥瓶做蒸馏瓶或接收瓶,因其平底处不能承受较大的负压而发生爆炸。

(3)对使用的四氢呋喃,乙醚等蒸馏时,由于这类试剂放久后会产生一定的过氧化物,在对这些物质进行蒸馏前,未检验有无过氧化物并除掉过氧化物,过氧化物被浓缩达到一定程度或蒸干易发生爆炸。

(4)制备易燃气体时,一定要注意附近不要有明火,在制备和检验氧气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混有其它易燃气体。

例如氧气制备、氢气制备,实验中若操作不慎易发生爆炸。

(5)金属钾、钠、白磷遇火都易发生爆炸。

爆炸事故的预防与急救:爆炸的毁坏力极大,危害十分严重,瞬间殃及人身安全。

必须引起思想上足
够的重视,为预防爆炸事故发生,必须遵守以下
几点:
(1)凡是有爆炸危险的实验,应安排在专门防爆设施(或通风框)中进行。

(2)高压实验必须在远离人群的实验室中进行。

(3)在做高压、减压实验时,应使用防护屏或防爆面罩。

(4)绝不允许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例如:高锰酸钾和甘油。

(5 )在点燃氢气、CO 等易燃气体之前,必须先检查并确保纯度。

银氨溶液不能留存。

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都会发生爆炸。

(6)钾、钠应保存在煤油中,而磷可保存在水中,取用时用镊子。


些易燃的有机溶剂,要远离明火,用后立即盖好瓶塞。

如果发生爆炸事故,首先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送往医院急救,同时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煤气和水龙头,并迅速清理现场以防引发其它着火中毒等事故。

2016 年8 月15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