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复习提纲
数据库复习纲要

数据库复习纲要物理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相互独立。
由DBMS管理数据库的存储,用户程序无须了解。
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可以不用改变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应用程序可以不用改变1 .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种类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正文等等。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组织、存储、管理和维护的系统软件,主要功能有: 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操纵功能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组成2. 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文件系统:1.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2.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一个数据文件对应一个程序,造成数据重复存储、不一致性,给数据的修改和维护带来困难3.数据独立性差,数据不易扩充数据库系统:1.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2.存取数据的方式灵活,可以小到数据项 3.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4.数据独立性高,数据与程序的独立,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5.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是: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3.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特征及其优缺点层次模型用一棵“有向树”的数据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数据库 数据库复习大纲

一、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
1.数据库定义?
2.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组是什么?
3.数据模型有那四种?
4.概念模型表示方法是什么?
5.目前的数据库系统分为那四种?
6.范式定义?
7.数据库设计步骤有哪些?
8.定义事务的语句主要有那三条?
9.数据库系统的英文简写是什么?
10.关系模式规范化中,各个范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1.SQL语句中的授权动词是什么?
12.删除student表的SQL语句是什么?
13.范式的表示方法是怎样的?
14.数据库系统特点有哪些?
15.数据库设计特点有哪些?
16.数据库维护工作主要有那些?
17.数据并发控制的意义有哪些,可以避免那些现象?
18.简述关系的定义?
19.简述事务的定义?
20.什么叫数据依赖?
21.笛卡尔积的计算方法?
22.结合实际绘制一张学生成绩管理E-R图。
23.SQL语言建立表。
二、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数据库应用的看法,说说我们身边那些地方用到了数据库方面的知识。
1。
数据库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1.填空(20分)2.单选(20分)3.名词解释(两个,共10分)4.简答题(4小题,共24分)5.设计题(12分)主要考察SQL6.设计题(14分)主要考察数据库设计考试范围:课堂上讲的各个章节(一、二、三、四、五、六、十、十一、七)各个章节中上课时讲过不作要求的,不在考试范围内。
主要内容:第一章: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2.数据管理技术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3.什么是数据模型,有哪几类。
它的组成要素是什么。
4.P14~P18相关概念都要掌握。
层次、网状模型的特点。
5.P28,关系模型的相关概念。
关系模型的优缺点。
6.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与二级映象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7.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第二章:1.什么是域、笛卡尔集有什么用处。
关系的目与度。
2.候选码、主码、主属性等概念。
3.什么有关系操作,有哪些关系操作。
4.什么是关系的完整性,具体有哪些?外码、参照表、被参照表是什么?5.什么是关系代数运算,有哪些传统与专门的关系运算。
6.关系演算不作要求。
7.P74第五题如果用关系代数来实现,你会吗?第三章1.熟练掌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2.什么是视图,有什么作用?第四章1.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2.计算机系统的三类安全性问题指的是什么。
3.数据库系统如何实现安全性控制。
具体如何实现。
第五章1.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2.数据库管理系统如何实现(或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3.什么是触发器,有什么作用?第六章1.什么是规范化理化,有什么用处。
2.掌握第一、第二、第三、BC范式的判定方法。
3.能区分各类的函数依赖。
第十章1.什么是事务,有哪些特点2.数据库系统的各种故障有哪些。
3.各类故障的恢复技术有哪些,如何实现第十一章1.什么是串行执行?交叉并发执行,同时并发执行2.并发执行有可能会造成什么问题,会具体分析。
3.有哪些封锁,各有什么特点4.封锁会造成哪些问题,如何预防或解决5.什么是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6.理解三级封锁协议、两段锁协议。
数据库复习提纲

一、基础知识
数据库发展历史
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三个发展阶 段。 数据库模型分关系数据库模型、层次数据库、网状数 据库模型、对象数据库模型,其中关系数据库模型是用二 维表格结构来表示实体类型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基本概念
1、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用户 (普通用户、应用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内部 体系结构(三级模式结构:内模式、模式、外模式)表、
delete from<表名> [where <条件>]
三、综合要求
要求能对一张不符合范式要求的关系(表),进行关系分
解直至符合3NF 写出生成数据表的SQL语句 能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select、insert、update、delete语 句。 对本课程的客观评价
2、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1)、信息世界—实体、属性、键、域、关系、实体集 (2)、信息世界—实体之间的联系:1:1;1:N;M: N; (3)、计算机世界—字段、记录、文件 现实世界 信息世界 计算机世界 事物总体 实体集 文件 事物个体 实体 记录 特征 属性 字段 事物间联系 实体模型 数据模型 (4)、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 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使得当数据的逻辑结构变了, 用户程序可以不变。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 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使得当数据的 物理结构变了,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变。
2、insert语句 (1)、基本用法
INSERT INTO <表名>[(<列名1>[,<列名2>…])] VALUES(<值>)
(2)、插入多行记录
数据库复习提纲

1.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是与数据库技术密切相关的4个基本概念2.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3.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4.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的系统软件5.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人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6.数据管理则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7.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8.两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模型,如要用于数据库设计;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对象关系模型等。
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低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
9.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10.从现实世界到概念模型的转换是由数据库设计人员完成的,从概念模型到逻辑模型的转换可以由数据库设计人员完成,也可以用数据库设计工具协助设计人员完成,从逻辑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转换一般是由DBMS完成的。
11.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联系。
一类是与对象的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一类是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
12.数据操作时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合集,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数据库主要有查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两大类操作。
13.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
14.客观存在并可互相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15.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16.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17.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18.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19.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20.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21.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可分为三种:1:1、1:n、m:n22.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条件这3个方面的内容完整地描述了一个数据模型23.层次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数据模型;层次数据库系统采用层次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
数据库技术复习提纲

●表文件类型,数据库文件类型,表单,报表,查询文件,视图,菜单,等各种文件类型(扩展名是什么)●表的结构定义命令、显示表结构命令,复制表结构命令,表文件类型●简单了解关系,投影,连接,ER模型组成,实体联系种类。
●数据类型,日期型、逻辑型、备注型、通用型,特点及宽度●运算符的优先级别●SUBSTR函数,AT函数,STR函数,YEAR函数,EOF(),BOF(),RECNO()●LIST / DISPLAY●记录指针定位命令●LOCATE命令CONTINUE命令●REPLACE命令●DELETE命令pack zap●SQL命令中的SELECT查询命令●查询文件类型及执行命令●SORT命令,COUNT命令,SUM,A VERAGE命令●建立项目文件的命令及文件类型●INDEX命令●索引类型及特点●设置主索引命令●程序文件建立、执行命令●EXIT LOOP●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子程序调用●局部变量,全局变量●菜单文件执行命令●表单建立、执行命令●数据环境概念●报表文件类型,报表打印及打印预览命令控件:标签、图象、线条、文本框、形状控件、命令按钮、时钟控件、列表框、组合框、微调控件、复选框、表格(Grid)、页框属性:AutoCenter Caption ControlBox MinButton Visible Alignment Value Stretch SpecialEffect Enabled RowSource ControlSource Multiselect WordWrap Increment Top Desktop RowSourceType Interval ShowWindow FontUnderLine FontBond FontItalic ActivePage Exclusive AllowAddNew LineSlant PassWordChar Image ButtonCount ColumnCount Value Increment INTERV AL方法:Hide Refresh Release SetFocus AddItem题型:1.、选择:●组合框控件设置Style属性为___________表示将组合框设置为下拉列表框。
数据库复习提纲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包括以下几部分。
●计算机硬/软件、应用程序●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数据库管理员(DBA )●数据库用户(DBUser )数据库管理员(DBA )是一个负责管理和维护数据库服务器的人,拥有对数据库系统最高的处理权限。
数据库用户(DBUser )是指管理、开发、使用数据库系统的所有人员,通常包括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程序员和终端用户。
E-R模型:常用的、对现实世界进行形式化描述的概念模型,它有一套基本的概念、符号和表示方法。
实体:是现实世界中任何可区分、识别的事物。
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
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特性被称为属性。
域:每个属性都有一个取值范围限定,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
通常将一个没有重复行、重复列的二维表看成一个关系。
关系的特点在同一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属性名;●关系中的每一列属性都是原子属性,即属性不可再分割;●关系中的每一列属性都是同质的,即每一个元组的该属性取值都表示同类信息;●关系中的元组(或属性)没有先后顺序,任意交换两个元组(或属性)的位置,不会改变关系模式。
●关系中不能有相同的元组(有些DBMS中对此不加限制,但如果关系指定了主键,则每个元组的主键值不允许重复,从而保证了关系的元组不相同)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化——方法转化方法:●每个实体型都转化为一个关系模式。
●实体间的每一种联系都转化为一个关系模式。
●对以上转化得到的关系模式结构按照联系的不同类型进行优化。
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化——优化●对于1:1联系,可以将它与联系中的任意一方实体转换成的关系模式合并。
●对于1:n联系,可以将其与联系中的n方实体转化成的关系模式合并。
●对于m:n 联系,必须单独成为一个关系模式,不能与任何一方实体合并。
关系模型中的术语元组:关系中的一行称为关系的一个元组。
数据库知识点纲要

第一章1.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即: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可以是数值数据,也可以是非数值数据,如声音、图像等。
数据库(DB):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
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2.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3.数据操纵功能(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4.DB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使用及故障恢复)5.DB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输入和转换、DB转储、恢复、DB的重组织、性能监视、分析功能等)6.其它功能数据库系统(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人员构成。
2.数据库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人工管理阶段:(1)数据不保存(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3)数据不共享(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文件系统阶段:(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2)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3)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4)数据独立性差数据库系统:(1)数据结构化(2)数据共享性好,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高(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3.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逻辑模型:(网状、层次、对象关系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建模,主要用于DBMS的实现物理模型: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4.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
5.概念模型:1) 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对象,也可以是抽象的事件。
2) 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3) 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4)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5) 实体型(Entity Type): 某一实体属性的集合6) 实体集(Entity Set):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7) 联系(Relationship):实体内部的联系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型之间联系的类型:一对一联系(1:1) 一对多联系(1:n) 多对多联系(m:n)最常用的逻辑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6.层次模型:(1)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该结点称为根结点;(2)根以外的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 有关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2.3.4. 信息世界涉及的主要概念:实体,属性,码,实体型,实体集5. 实体间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6.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实体-联系方法,即E-R方法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型连接起来。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边与有关实体型连接起来,且在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
7. 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8. DBS的体系结构:单机结构、C/S结构和B/S结构9. DBS的模式结构:采用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并提供两级映象(外模式/模式映象和模式/内模式映象)10.DBMS的主要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11.DBMS的主要组成: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数据控制语言,实用程序第2章关系数据库1.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码,候选码,主码,主属性,非主属性,外码2. 关系的数学定义:域,笛卡尔积,关系,关系性质,完整性规则3. 传统的集合运算:并,交,差,笛卡尔积4. 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运算第3章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1. 函数依赖,平凡函数依赖,非平凡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2. 函数依赖的推理规则:自反律,增广律,传递律,合并律,分解律3.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1NF,2NF,3NF第4章数据库设计1.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与维护2. E-R图设计3. 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实体—>关系模式,联系—>关系模式(独立的或消化到实体型模式中)4. 物理结构设计:选择存储结构和存取方式5. 数据库的实施与维护:定义数据库结构,组织数据入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数据库试运行第5章 SQL Server 2005系统入门1. SQL Server 2005的版本(45页)2. 运行环境3. 主要组件:(52页)SQL Server Database Services(数据库服务)SQL Server Analysis Services(分析服务)Reporting Services(报告服务)Notification Services(通知服务)Integration Services(集成服务)4. 配置管理器(Configuration Manager):用于启动SQL Server 2005服务器5.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简称SSMS,管理工作室)组合了对象资源管理器、查询编辑器的功能。
对象资源管理器用于管理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所有数据库对象;6.SSMS查询编辑器:主要用于输入、执行和保存Transact-SQL命令第6章创建和使用数据库1. 数据库文件:.mdf .ndf .ldf2. 系统数据库:Master,Model,Msdb,Tempdb,Resource3. 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database_name4. 修改数据库扩充:ALTER DATABASE database_nameMODIFY FILE(NAME=file_name,SIZE=newsize)收缩:DBCC ShrinkDatabase (database_name[,new_size])分离:EXEC sp_detach_db database_name附加:sp_attach_db [数据库名称],[数据库文件的物理名称]改名:ALTER DATABASE database_name MODIFY NAME=new_database_name5. 删除数据库:DROP DATABASE database_name[,…n]6. 数据库备份:完整备份,差异备份,事务日志备份7. 数据库还原第7章创建和使用表1. 系统提供的数据类型:表7-12. 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类型:EXEC sp_addtype {type},[,system_data_bype][,'null_type']3. 数据库关系图:保存了数据库中各表之间的永久关联要实现两表的永久关联,可以创建外键约束,也可以创建数据库关系图。
4. 数据转换服务(Data Transformation Services,简称DTS)又称为数据的导入/导出。
它是指将数据从一个数据环境传输到另一个数据环境。
第8章 SQL 语言1. SQL概念2. SQL特点3. SQL4. 定义表CREATE TABLE ALTER TABLE DROP TABLE5. 查询表select */表达式表[into 新表]from 表名或视图名[where 查询条件][group by 分组表达式][having 分组查询条件][order by排序表达式][Asc/Desc]6. 聚合函数:sum,avg,count,max,min7. 连接查询8. 嵌套查询9. 数据操纵:insert into, update , delete from第9章 Transact-SQL程序设计1. 常量:字符型,整型,实型,日期时间型,货币型2. 变量全局变量:由系统定义和维护,必须以“@@”开头局部变量:由用户定义和使用,以“@”开头3. 使用局部变量声明 DECLARE @变量名数据类型 [,@变量名数据类型…]赋值SET @变量名=表达式SELECT @变量名=表达式 [,@变量名=表达式… ][ FROM 表名]输出 PRINT 表达式SELECT 表达式 [,表达式… ][FROM 表名]4. 局部变量的作用域:只能在声明它的批处理或存储过程中使用,一旦这些批处理或存储过程结束,局部变量将自行清除。
5. 函数:SQL Server 2005支持三种用户定义函数:标量函数、内嵌表函数和多语句表值函数定义:CREATE FUNCTION 函数名([@形参名[AS] 形参数据类型[=default]][,…n])RETURNS 函数返回值类型ASBEGIN函数体RETURN 函数返回值End调用 SELECT|SET 用户名.@变量名=函数名(实参列表)PRINT用户名.函数名(实参列表)删除DROP FUNCTION 函数名6. 运算符:算术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not → and → or)7. 批处理是包含一个或多个T-SQL语句的组,以“GO”作为结束标志。
批处理是脚本的编译单位,当一个批处理中的某个语句出现编译错误(如语法错误),则该批处理中的任何语句均无法执行,但后续批处理仍能继续执行。
一个脚本由一个或多个批处理组成。
8. 流程控制语句:条件,分支,循环9. 游标概念,使用的五个步骤10.事务的概念事务以BEGIN TRANSACTIONG开始,以COMMIT或ROLLBACK结束事务属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续性11.并发问题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读“脏”数据。
12.封锁:所谓封锁就是事务T在对某个数据对象(例如表、记录等)操作之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其加锁。
13.基本封锁类型:排它锁(X锁),共享锁(S锁)。
封锁粒度封锁协议14.死锁和活锁第10章视图1. 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并不表示任何物理数据。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表导出的表,它实际上是一个查询结果。
2. 视图和表相比有独特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证数据的安全。
简化查询操作。
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3. 创建视图CREATE VIEW view_name [(column_name [,...n])][WITH ENCRYPTION]ASSELECT_statement[WITH CHECK OPTION]4. 修改视图5. 删除视图:DROP VIEW view_name[,…N]6. 使用视图第11章索引1. 索引是一种与表或视图关联的物理结构,可以用来加快从表或视图中检索数据行的速度。
2. 索引类型:聚集索引,非聚集索引3. 自动创建索引:表中创建或者添加了主键约束或唯一性约束,系统就会基于添加约束的字段自动创建唯一索引。
4. 使用SQL语句创建索引CREATE [UNIQUE][CLUSTERED|NONCLUSTERED] INDEX 索引名ON 表名|视图名(列名 [ASC|DESC],…,列名 [ASC|DESC])5. 查看索引:EXECUTE sp_helpindex student6. 删除索引:DROP INDEX table_name.index_name[,…n]第12章数据库完整性1. 数据完整性就是指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有3种类型,即域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和引用完整性。
2. 在创建表时指定约束:CREATE TABEL <表名>(<列名1> <数据类型> [列级约束定义]{,<列名2> <数据类型> [列级约束定义]…[,表级约束定义])PRIMARY KEY约束即主键约束FOREIGN KEY约束即外键约束UNIQUE约束即唯一性约束CHECK约束默认值约束3. 向表添加约束ALTER TABLE <表名>ADD CONSTRAINT <约束名> <约束定义>,……,CONSTRAINT <约束名> <约束定义>4. 删除表中约束ALTER TABLE <表名>DROP CONSTRAINT <约束名>[,…n]5. 默认对象与DEFAULT约束一样,可以为指定列提供默认值创建: CREATE DEFAULT 默认对象名 AS 默认值绑定: EXEC SP_BINDEFAULT 默认对象名, '表名.列名'解除绑定:EXEC SP_UNBINDEFAULT '表名.列名'删除: DROP DEFAULT 默认对象名6. 规则用于限制表或用户定义数据类型的值,作用与CHECK约束相同创建: CREATE RULE 规则名 AS 定义规则条件绑定: EXEC SP_BINDRULE 规则名, '表名.列名''解除绑定:EXEC SP_UNBINDRULE '表名.列名删除: DROP RULE 规则名第13章存储过程和触发器1. 存储过程的定义2. 存储过程的类型:系统存储过程、用户自定义存储过程和扩展存储过程3. 创建存储过程CREATE PROC[EDURE] procedure_name [;number][{@parameter data_type}[VARYING] [=default] [OUTPUT]] [,…n][WITH{RECOMPILE|ENCRYPTION|RECOMPIL,ENCRYPTION}][FOR REPLICATION]ASsql_statement4. 执行存储过程[EXEC[UTE]][@return_status=]procedure_name [value|@variable [OUTPUT]| DEFAULT]5. 查看存储过程:EXECUTE sp_helptext <存储过程名>6. 修改存储过程7. 删除存储过程:DROP PROCEDURE procedure_name[,…n]8. 触发器的定义9. 触发器的类型:DML触发器和DDL触发器10.创建DML触发器CREATE TRIGGER trigger_nameON {table | view}{FOR | AFTER | INSTEAD OF}{[INSERT],[UPDATE],[DELETE]}[WITH ENCRYPTION]AS[IF UPDATE(column_name)[{and|or} UPDATE(column_name)…] ]sql_statesments [ ; ] [ ...n ]11.创建DDL触发器CREATE TRIGGER trigger_nameON{ALL SERVER | DATABASE}WITH ENCRYPTION{FOR| AFTER}{event_type|event_group}AS sql_statement12. 查看触发器:EXECUTE sp_helptrigger 'table'[,'type' ]13.修改触发器14. 删除触发器:DROP TRIGGER trigger_name第14章 SQL Server 2005的安全管理1. 身份验证模式: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混合身份验证模式2. 身份验证:Windows身份验证,SQL Server身份验证3. 系统内置登录帐户Sa :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的管理权限域名\administrator:由Sa授权,权限一般与Sa相同4. 登录帐户类型:windows登录名,SQL Server登录名5. sa的作用:①sa拥有对全部数据库的所有操作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