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内饰扶手规范化设计
地铁设计规范中的扶梯规定

8.7.2 车站出入口的提升高度超过6m时,应设上行自动扶梯;超过12m时应考虑上、下均设自动扶梯。
站厅与站台间应设上行自动扶梯,高差超过6m时,上、下行均应设自动扶梯。
分期建设的自动扶梯应预留位置。
8.7.3自动扶梯应采用30度倾角,有效净度为1m,运输速度宜采用0.65m/s,设计通过能力应不大于9600人/h。
上下两端水平运行梯级数不得小于三块平级梯。
作为
400mm
8.7.5
17.1.30.5m/s;
17.1.5
17.1.63块
为0.75m/s时,上、下两端不应少4块平梯级。
17.1.7地铁车站自动扶梯应采用公共交通型重载扶梯,其传输设备(主要包括梯级、梳齿板、扶手带、传动链、梯级链、内外装饰板、传动机构等)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17.1.8露天地铁车站出入口设置自动扶梯时,应采用室外型扶梯。
——仅供参考
17.3自动扶梯布置
17.3.1在自动扶梯两台之间和靠桁架外部周围有连续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时,宜设宽度不小于500mm的检修通道。
当顶部不可开启时,其净空高度不小于1800mm。
17.3.2当自动扶梯在桁架外部设机房时,机房内设备周围应留足够的检修空间,同时,机房内应有通风和消防设施。
室外自动扶梯,宜在桁架外设机房。
17.3.3
17.3.7
——仅供参考。
地铁车辆内部设计方案

地铁车辆内部设计方案一、前言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交通工具,其内部设计对于乘客的出行体验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全新的地铁车辆内部设计方案,以提高乘客的出行舒适度和便捷性。
二、座椅设计1.材质选择:座椅采用高强度塑料和舒适的柔软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力和舒适感。
2.自动调节功能:座椅设置自动调节功能,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座椅的高度和角度,以适应不同身材的乘客。
3.折叠设计:座椅设计成可折叠的形式,当车辆较为拥挤时,乘客可以将座椅折叠起来,以增加乘客的站立空间。
4.电子显示屏:座椅的靠背部分设计有电子显示屏,能够提供各种实时信息,包括地铁线路、车速等,方便乘客了解当前的乘车情况。
三、扶手设计1.材质选择:扶手采用柔软的抗菌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力和舒适感。
2.可收缩设计:扶手设计成可收缩的形式,当乘客需要站立时,扶手可以收起来,以增加乘客的站立空间。
3.整体式设计:扶手与座椅连接成整体,以提供更好的稳定度和舒适度。
四、储物空间设计1.个人储物柜:座椅下方设计有个人储物柜,乘客可以将个人物品放入其中,以提高乘车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超大行李架:车厢的一侧设计有超大行李架,乘客可以将较大的行李放入其中,以减少车厢内的拥挤感。
五、照明设计1.自然光采集系统:车厢顶部设计有自然光采集系统,能够将外界的自然光通过光管引入车厢内,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
2.LED照明灯:车厢内设置LED照明灯,能够提供柔和的光线,以提高乘客的视觉舒适度。
六、空调系统设计1.换气系统:车厢内设置换气系统,能够定时将车厢内的空气排出,以保持车厢内的空气清新。
2.温度控制系统:车厢内设置温度控制系统,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车厢的温度,以提供更舒适的乘车环境。
七、多媒体系统设计1.Wi-Fi服务:车厢内设置Wi-Fi服务,乘客可以在车厢内无线上网,以满足乘客的网络需求。
2.多媒体娱乐系统:车厢内设置多媒体娱乐系统,乘客可以观看电影、听音乐等,以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
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车辆内饰扶手的规范化设计

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车辆内饰扶手的规范化设计卢艳玲;刘厚林;孟令峰
【期刊名称】《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年(卷),期】2010()3
【摘要】基于国内外扶手杆的现状,文章概述了武汉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车辆内饰扶手的结构特性及关键技术特点,展望高端地铁车辆内饰扶手发展前景。
【总页数】3页(P25-26)
【关键词】地铁车辆;内饰扶手;规范化设计
【作者】卢艳玲;刘厚林;孟令峰
【作者单位】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70.2
【相关文献】
1.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高架车站设计研究 [J], 赵志军
2.轨道交通车辆内饰扶手的设计及安装工艺 [J], 贾振岗
3.轨道交通车辆内饰扶手的设计及安装工艺 [J], 薄凯文
4.地铁车辆内饰扶手规范化设计 [J], 褚娜
5.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车辆转向架构架优化设计 [J], 卜旦霞;李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铁设计规范中的扶梯规定

地铁设计规范中的扶梯规定1.扶梯尺寸:扶梯的宽度必须足够宽以容纳多人同时使用。
一般而言,标准宽度应为1米或1.2米。
然而,在高流量区域(如换乘站和进出口)扶梯宽度可能需要更大,以便更多的乘客能够使用。
2.扶梯负载:扶梯的设计必须能够承受预期的最大负载。
例如,通常地铁扶梯应该能够同时容纳两个乘客和其背上背的行李。
负载能力的计算通常基于相关标准和指南,以确保扶梯的安全运行。
3.扶梯高度:扶梯的高度涉及到的主要考虑是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过于陡峭的扶梯可能会使乘客感到不适并增加跌倒的风险。
因此,在设计扶梯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确保扶梯的坡度适当。
4.扶梯速度和加速度:扶梯的运行速度和加速度也是需要规范的。
这些参数必须在合理范围内,既不能太慢以致于影响运输效率,也不能太快以致于增加乘客的安全风险。
速度和加速度的规定通常会考虑人体工程学、舒适性和运输需求等因素。
5.扶梯安全设备:地铁扶梯必须设有一系列的安全设备,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常见的安全设备包括紧急停止按钮、防夹手装置、标志和警示标语、扶手、踏板的防滑设计等。
这些设备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并经过必要的测试和验证。
6.扶梯维修和保养:扶梯的维修和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地铁公司必须定期检查扶梯的运行状态、机械部件的磨损程度和电气系统的工作情况,并及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保养。
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会提供必要的指导,以确保扶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地铁设计规范中的扶梯规定是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以及高效的地铁运输。
这些规定涉及到扶梯的尺寸、负载、高度、速度、安全设备以及维修保养等各个方面。
通过遵守这些规定,地铁公司能够提供更安全、便捷和可靠的地铁服务。
地铁扶手产品设计方案模板

地铁扶手产品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地铁扶手是地铁列车中的常见设施,其设计既需要满足乘客的实际需求,也需要考虑到使用安全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地铁扶手的产品设计方案,以满足地铁运营方和乘客的需求。
二、设计目标1. 提供牢固的支撑:地铁扶手需要能够承受乘客的重量,并能够提供稳固的支撑,确保乘客在车厢内行走时有所依靠。
2. 舒适度与人体工学:扶手的设计要考虑到人的身体结构和手的自然状态,以确保使用者在抓住扶手时能够保持舒适和自然的姿势。
3. 安全性:扶手的设计应该确保乘客在乘坐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避免突出的棱角和尖锐的边缘设计。
4. 耐用性:地铁扶手需要经受日益增长的使用压力和频繁的抓握操作,应采用耐用材料和结构设计,确保长时间使用不会出现破损或失效。
三、设计要素与原则1. 材料选择:地铁扶手应选用耐磨、防滑且易于清洁的材料,例如橡胶、塑料或不锈钢。
2. 结构设计:扶手的结构应牢固稳定,支撑能力强,可通过合理的连接方式固定在车厢墙壁上,以确保使用安全。
3. 填充材料:为了提供更舒适的使用体验,可在扶手表面添加柔软的填充材料,比如泡沫胶或橡胶套。
4. 扶手形状:扶手的形状应符合人体工学原则,便于人们抓握,减少对手部的疲劳和不适。
5. 颜色和标示:通过使用明亮的颜色或标示,可以方便乘客找到和抓握扶手,增加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
四、设计方案推荐基于以上设计要素与原则,推荐以下地铁扶手产品设计方案:1. 材料选择:采用橡胶作为扶手的表面材料,具有耐磨性、防滑性和易于清洁的特点。
2. 结构设计:采用铝合金作为扶手的支撑结构材料,通过螺丝和膨胀螺栓固定在车厢墙壁上,确保稳固牢固。
3. 填充材料:在橡胶表面覆盖一层泡沫胶填充材料,增加柔软感,提供更舒适的抓握体验。
4. 扶手形状:扶手采用圆柱形状设计,符合人体工学原则,方便手部抓握,减少手部的疲劳和不适感。
5. 颜色和标示:扶手表面使用明亮的颜色,如黄色或橙色,并加上显眼的标示,例如箭头或文字,方便乘客寻找和抓握。
轨道车辆内装扶手技术要求解析

轨道车辆内装扶手技术要求解析摘要: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国民对轨道车辆的要求也越发严格,轨道车辆不仅要保证使用的安全性,还要保证其舒适性。
而轨道车辆的内装扶手不仅能够保持乘客身体的平衡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而且能适当的缓解乘客的身体疲劳以保证使用的舒适性。
因此,轨道车辆运营商和制造商便需要对车辆内装扶手的相关技术提出相应的要求,以此来满足乘客使用轨道车辆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关键词:轨道交通;内装扶手;安装与技术要求引言:在传统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情况下,轨道交通的建设越发显得必要,轨道交通作为一种新的交通运输方式,以它特有的方便、准时、快捷等优势,逐渐的变成了大中型城市交通运力的主要承载方式。
在轨道交通车辆的内装组成部分中,扶手处于一个相当关键的位置,它是保证车辆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配件。
相关资料研究表明,内装扶手的技术要求需要满足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知识,这就通过对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解析,找到轨道车辆内装扶手的最优处理方法。
一、轨道车辆内装扶手简介1.扶手分类与作用根据人机工程学和轨道交通车辆相关设计要求,可以将轨道车辆内装扶手分为六类:立柱、侧顶板扶手(包括吊环)、门区扶手、贯通通道扶手、座椅区扶手、多功能区扶手。
座椅区扶手的作用是减少乘客在车辆加速和减速时的晃动,以免乘客发生磕碰;立柱、侧顶板、贯通通道以及多功能区的扶手是为了保证站立乘客的安全;而门区扶手主要是为了避免下车乘客在车辆减速行驶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
2.扶手材质及其特点扶手材质的选择一般是强度优先,并且需要保证材质的舒适性。
常用扶手材质有:铝管、不锈钢管、碳钢管、复合不锈钢管等。
铝管的特点是重量轻、手感好、抗腐蚀能力强,一般需要进行喷砂氧化的表面处理;不锈钢管的表面处理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拉丝处理,能够保证结构牢固可靠且具有美观效果,另一种是喷砂钝化处理,除了能使结构牢固可靠,还能保证扶手的抗腐蚀能力;碳钢管一般是国外轨道车辆所采用的材质,表面处理方式有油漆、喷塑、喷砂喷塑等三种,它的特点主要是表面容易控制;复合不锈钢管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材质,它的表面处理方式通常拉丝处理[1]。
汽车座椅扶手舒适性设计规范

汽车座椅扶手舒适性设计规范
1范围
木标旌规定了汽年座椅扶手舒适性的设计要求。
木标准适用于木公司山和山类汽平座椅扶手(以下简称“扶手”)舒适性设计"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许和立义适用于木标准'
2.1
座椅seat
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冇完整装饰并与巾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它包桔故独的座椅或K 条座椅的一个座位.
2.2
扶手armrest
供一个或两个乘员手扶的装垃,它包折同定式的扶手或可折叠式的扶手.
3设计要求
3.1扶手的水平位百
扶手的肘部休息位置,应该在离R点垂直向上的165 mni〜185 nun的也国内,如I也所示。
图1扶手水平位畫
3.2扶手距离乘客中心线的位舌
扶手的内邹边緣(朝向乘客)尙乘客中心线的距离应该不小于220 nun,如图2所示。
3.3扶手的宽度
在扶手顶瑞内部切线之闻测坦:,幷只有一个乘客使用扶手时,扶手丝有效宽度启小为50皿.幷有 两个乘客使用扶手时,扶手的冇效宽度最小为130 mm.如啊3所示.
3.4扶手的长度
門扶手处于向下的使用位迓时,扶手的最后端的部分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M 前排座椅靠背的厉帀i ・ 扶手的前端距人体躯干线耳扶手I :表而交点E 的距爲最小为200则・扶手的后端距人休躯下絞打扶手I : 表面交点的护离規小为50 m,如图4所示
=
扶手宽度
扶手的水平位置应该为扶手瓷使用位且时扶手上表而与水平面的几度范鬧b〜萨,如图5所示。
图5扶手的水平角度。
地铁车辆内饰扶手规范化设计

地铁车辆内饰扶手规范化设计作者:禇娜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07期[摘要]地铁车辆内饰扶手能够起到维持乘客站立平衡和缓解乘客疲劳的作用。
基于国内外扶手现状,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铁车辆内饰扶手的结构特性及关键技术特点,展望高端地铁车辆内饰扶手发展前景。
[关键词]地铁车辆扶手规范化设计中图分类号:U2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005-021.概况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迅速,地铁车辆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载客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节能环保等优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乘坐的地铁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有了新的要求。
内饰扶手作为地铁车辆重要配件,它要求基于人机工程学基础设计,保证列车在任何操作状态下均能承受住乘客的冲击力,为乘客的安全舒适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2.国内外地铁内饰扶手设计现状目前国内地铁内装扶手设计几乎是借鉴大型客运汽车、国外地铁客运车辆的设计。
地铁生产厂商生产不同车型时内饰扶手设计各式各样,不但增加生产成本,更给用户后期车辆维护带来诸多不便。
法国阿尔斯通、德国西门子、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等公司在车辆内饰设计中,对合理的内饰扶手布置、直径、安装高度及方式等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而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就制定了有关扶手结构的标准,各车辆生产厂商使用的扶手配件的生产和装配方式也已规格化,并有专门厂商定点生产,有效缩减生产成本,提高整车售价的竞争优势。
3.扶手设计3.1 扶手设计原则3.1.1 安全性保障乘客安全是车辆扶手设计的首要原则,地铁车辆扶手设计必须满足在任何极端条件下,扶手不能发生折断、脱落、塑性变形等。
3.1.2 舒适性扶手的合理布置除了能够保障乘客安全外,还能有效缓解疲劳,提高乘车舒适性。
因此,在扶手设计中,需要基于人机工程学基础设计,选择最适合人体生理机能的扶手布置方式。
3.1.3 普遍适用性扶手设计时选用人体数据百分位的第5百分位数和第95百分位数作为设计基础,设计产品需要具有普遍适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 b s t r a c t ] I n me t r o v e h i c l e s , t h e a r mr e s t s a r e u s e d t o k e e p t h e ̄ a n d - u p p a s s e n g e r s b a l a n c e a n d r e l a x . B a s e d o n t h e s t a t u s o f a r mr e s t h o me a n d
St a n d a r d i z a t i 0 n d e s i g n o f i n t e r i o r d e c o r a t i o n a r mr e s t
O t f . m et ■ r 0 Ve 1 1● 1 1 1 C l e
pr o s e c p t o f nt i e r i o r d e c o r a t i o n a r mr e s t o f me t r o v e h i c l e.
[ K e y w o r d s ] me t r o v e h i c l e ; a mr r e s t ;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d e s i g n
CHU Na
( C SR Qi n g d a o S i f a n g Lo c o mo t i v e & Ro l l i n g S t o c k c 0 . , L t d. S h a n d o n g Q i n g d a o 2 6 6 1 1 1 ,C h i n a )
扶手 设计 时选用人 体数据 百分位 的第5 百分位数 和第9 5 百分位 数作为设 计 基础, 设 计产 品需要 具有普遍 适用 性。 在不影 响产 品安 全性 时 , 可 以考虑 选用 人 体数据 百分 位 的第 1 百分 位数 和第 9 9 百分 位数 作为 设计基 础 , 保证 几乎 所有 人
外扶 手使用 2 个M6 螺钉 固定 。
3 . 2 . 5扶 手材料 及 表面 处理
、
实 际调 查 中发现扶 手材料使 用 的几乎 全是不 锈钢管 或合金钢 管 。 经过拉 丝 处理 的不锈钢 管和合金 钢管 具有舒适 的光泽 度和 清洁感 , 因此 把不锈钢 管或 合
{
雷
种类 A 种类 B 种类c 种 类D 种粪 £
a b r o a d, t h i s p a pe r p r e s e nt s t h e ma i n s t r u c t u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Uc s a n d ke y t e c h no l o g i e s o f t h e nt i e r i o r d e c o r a Uo n a r mr e s t o f me t r o ve h i c l e .I t v i e ws t h e
都能 安全 、 方 便使 用 产品 。
3 . 2 扶手 结构
3 . 2. 1扶 手种 类
常 用扶 手种 类示 意 图详见 图l 所示 。 3 . 2 . 2扶 手 外径 扶手 外径尺 寸需要 根据乘客 手握住扶 手 的难 易程度 来决定 , 由试 验得知扶 手外 径为 巾2 5 mm时最 容易 握住 。 而实 际调 查 中发现 使用 外径 为 由2 0 am扶手 r 的实例 也有 很多 。 因此将扶 手外径 标准 值定为 2 0 mm和 2 5 mm( 实 际调查 中 存在 极少 数扶 手外 径为 巾1 6 am和 巾3 r 2 am' r 隋况 ) 。 3 . 2 . 3扶手 中心 到 安装 面距 离 扶手 中心 到安 装面 距离示 意 图详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 由实验得 知扶 手到 安装面 的净 尺 寸在 3 0 am以上时 , r 可 以确 保乘 客戴着 手套 时能够 很容 易握住 扶手 且不 会被 夹 住。 结合 扶手外 径尺 寸 , 图2 中扶 手 中心 到 安装面 距离a 为3 8 am( r 扶 手外径 为 牵 1 6 a r m) ~4 6 mm( 扶 手外 径为 巾3 2 m m) 为宜 。 故 将扶 手 中心到安装 面距 离a 标 准
工 业 技术
●l
地 铁 车辆 内饰 扶 手 规 范 化 设 计
褚 娜
山东 青 岛 2 6 6 1 1 1 ) ( 南车 青 岛 四方机 车 车辆 股份 有 限公 司 [ 摘 要] 地 铁车 辆 内饰 扶手 能够 起到 维持 乘客 站 立平衡 和 缓解 乘客 疲 劳的作 用 。 基 于 国 内外扶 手现状 , 本 文主要 介 绍 了地铁 车辆 内饰 扶手 的结 构特 性及 关 键技 术特 点 , 展 望高 端地 铁车 辆 内饰扶 手 发展 前景 。 [ 关键 词] 地 铁 车辆 扶 手 规范 化 设计 中图分 类号 : U2 7 0 . 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4 ) 0 7 —0 0 0 5 —0 2
值 定 为5 0 am。 r 3 . 2 . 4扶 手安 装 螺钉
实际调查中发现扶手安装螺钉从M4 到M8 都有使用 , 考虑扶手安装的标准 化设计 一般 不 推荐 使用 M6 和M8 安装 螺钉 , 除非使 用M4 安装螺 钉 不能 达到 强 度要求 。 结 合扶手 的安 装位置 强度要 求 , 室 内扶 手安装 使用2 - J  ̄ M4 螺钉 固定 , 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