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42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

合集下载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首先,当发现有人出现心跳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时,救援者需要迅速判断现场的安全情况,确保自己和患者不会受到额外的伤害。

然后,救援者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医护人员的支援。

接着,救援者需要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确保患者的背部是平整的。

然后,救援者需要跪在患者的一侧,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额头上,另一只手放在患者的下巴下方,轻轻地向上提起患者的下巴,以确保患者的气道是通畅的。

在确认患者的气道通畅后,救援者需要迅速进行人工呼吸。

首先,救援者应该用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然后用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下巴,将患者的嘴张开。

接着,救援者需要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嘴对准患者的嘴,将空气吹入患者的肺部,使其胸部抬起。

每次呼吸应该持续1秒钟,确保患者的胸部能够完全抬起。

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救援者需要进行胸外按压。

救援者应该将一只手的掌心放在患者的胸骨下方,另一只手叠在上面,然后用身体重量向下施加压力,使胸部下陷至少5厘米。

每次按压后应该让胸部完全回弹,以确保心脏能够得到充分的血液流动。

在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时,救援者应该保持一定的节奏和深度,以确保心肺复苏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比例为30:2,即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

救援者应该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患者的救治。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救援者应该尽量避免中断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确保患者能够持续得到有效的救治。

此外,救援者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操作,以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总之,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救援者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并在实际救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并掌握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为身边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

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

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
判断意识、呼吸:呼唤患者同时轻拍肩部(左右两次)
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记时间
呼救援助,安排旁人通知抢救,准备除颤器、简易呼吸囊
判断:触摸颈动脉无搏动、观察肢体有无活动(判断
意识、呼吸和脉搏的时间在10S内)
去枕仰卧位,置于硬板或平地上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段1/3交界处
按压方式:双手掌跟重叠,十指相紧扣,双臂绷直,垂直
按压胸骨
按压深度:5cm以上
按压频率:100次/min以上(大于30次/18秒)
打开气道,清理呼吸道
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每次吹气时间不少于1秒。

吹气是否有效以胸廓有起伏为标准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
每5个循环(约2Min)判断呼吸,循环体征1次
持续半小时无效,宣布死亡
复苏有效,进行下一步高级生命支持
协助患者取复苏体位
实施进一步救治
整理用物记录
1、CPR有效指征:自主呼吸恢复,颈动脉有搏动,瞳孔由大缩小,
口唇及甲床转红润
2、在病房口对口人工呼吸用吸囊。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
什么是心肺复苏(CPR) ?
紧-急-救-护-应-急-急-救
什么是心肺复苏(CPR) ?
什么是心肺复苏?
使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尽 快恢复机体有效的血液循环和 气体交换,以使机体的生命活 动得以维持而采取的急救措施。
PART 02
心脏骤停的原因
紧-急-救-护-应-急-急-救
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畅通气道
检查颈部有无损伤, 头偏向一侧,清除 患者口鼻咽污物, 取出义齿
开放气道
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左手掌根部置于患者的前额,向后 方施加压力,右手中指、食指向上向前托起下颌,使患者 口张开。 压额抬颏法 仰头举颏法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建立人工呼吸
操作者站在患者右侧肩部或头部,将连接好的简易呼 吸器面罩完全覆盖患者口鼻,一手用EC手法固定面罩 于患者口鼻部,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将气体送入 (每次送气量400-600ml),吹气两次,每次送气时 间1秒以上,吹气量以见到胸部起伏为宜。 气囊送气同时眼观胸廓起伏情况
紧-急-救-护-应-急-急-救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
使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尽快恢复机体有效的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 以使机体的生命活动得以维持而采取的急救措施。
目 录
CONTENTS
01:什么是心肺复苏(CPR) ? 02:心脏骤停的原因 03:心跳骤停后的严重后果 04: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PART 01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按压胸部30次,人工呼吸2次 (按压)30:2(送气) 5个循环
• 判断复苏效果 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每次按压中断 时间必须控制在10秒以内)5个循环后,以送气2次结 束。判断患者自主呼吸、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 瞳孔有无缩小、光反射是否恢复、肤色有无转红润、 收缩压≥60mmHg。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方法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急救技术,用于恢复心跳和呼吸,以维持机体的生命功能。

这项技术的早期实施可以大大提高生还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单人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步骤一:评估情况在实施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

确保自己和患者不会受到危险。

接着,观察患者是否有任何反应。

可以轻轻拍打患者的肩膀,说话或问话,看是否有任何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需要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呼吸。

步骤二:求救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并且停止呼吸,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请他人帮忙。

告诉对方患者的情况,并尽快请求急救救助。

步骤三:开启气道在发起呼救后,单人心肺复苏操作可以开始。

首先,可以将患者平放在硬而平坦的地面上。

然后轻轻抬起患者的下颚,以使头倾斜向后,开启气道,便于呼吸。

步骤四:检查呼吸在开启气道之后,开始检查患者的呼吸状况。

在10秒钟内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升起,听是否有呼吸声音。

如果没有呼吸,或者只有喘息声,需要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步骤五: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步骤之一。

在单人心肺复苏中,正确的技巧是使用双手掌根或单手掌根,在距离患者肩膀底部的地方找到胸骨。

然后,将手臂伸直,肩膀垂直于胸骨,压下胸骨的1.5-2英寸(约4-5厘米)。

按下后,让胸骨迅速恢复原状,但手仍然接触着胸骨。

按压频率应该是至少100-120次/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胸外按压的深度和频率都是非常重要的。

过深的按压可能会导致肋骨骨折,而过浅的按压则不会达到恢复心跳的效果。

步骤六:人工呼吸在每次按压之后,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为此,可以使用面罩或呼吸傻瓜。

首先,在患者鼻子或鼻孔上方放置您的手,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患者的下颌,使口部尽量闭合。

然后,通过口对口的方式,将嘴对准患者的嘴,并呼气,使患者的胸部升起。

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应该约为1秒钟,嘴唇要紧贴着患者的嘴,避免漏气。

步骤七:持续操作在单人心肺复苏中,可以按照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操作。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项目
操作标准
准备
1.发现情况,迅速到位
2.利用地形,快速使患者脱离险处






1.判断意识:晃动患者双肩,呼唤“咳!怎么啦!”观察有无反应
2.判断呼吸:看胸廓起伏,听呼吸声,用颊部感受气流
3.判断动脉搏动:右手示、中指在甲状软骨一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轻轻触诊,检查颈动脉搏动
2.连续5次循环,判断复苏效果(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恢复;收缩压≥60mmHg;肤色转红润;瞳孔缩小,光反应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成功(完成)后举手示意,停止操作
后续
处理
1.整理衣被保暖
2.移去硬板或将患者移至床上,为患者取舒适卧位
3.检查有无复苏并发症(骨折、气胸、肝破裂等)
2.方法:一手掌根部紧贴按压部位,另一手重叠其上,手指向上翘起,两臂伸直并与患者胸部成垂直方向,用上半身重量及肩臂肌力量向下用力按压,力量均匀,使胸骨下陷4-5cm,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复,但掌根部不离开定位点,按压与放松时间相等,节律规整,频率100次/分,连续按压30次
复苏结果
1.按压:呼吸=30:2
人工呼吸
连续吹两大口气:一手捏紧患者鼻孔,患者口上垫纱布,操作者深吸气后,将患者的口完全包在操作者的口中,用力将气吹入,看到患者胸部上抬。一次吹气完毕后,松开捏鼻的手,离开患者的口,见到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接着做第二次吹气。要求:每次吹气时间大于1秒,潮气量500-600ml或7ml/1/3交界处);方法:用手指沿肋弓向中间滑移,找到剑突后,再向上移动两横指
呼救
诊断明确,举手高喊“快来救人啊”
体位
1.患者:将患者平放地上或去枕仰卧于硬板床/垫硬板;双手放于身体两侧;立即解开腰带、衣领、上衣

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

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

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1、(语言: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准备,发现有人倒地)2、双手平举,眼睛观察左到右,上到下扫视,(语言:环境安全,无危险因素,时间:XX:XX)3马上启动应急反应系统,请这位先生帮忙拨打120,这位女士帮忙维持现场秩序)4、以食指和中指探查颈动脉有无搏动(判断颈动脉至少5秒但不超10秒)(语言:1001、1002、1003、1004、1005、1006,没有呼吸、颈动脉消失,开始CPR)5、摆正体位,检查地面是否平整。

(如不平整加板或转移至平整位置)6、解开病人衣扣,定位(两乳头连线胸骨下半部),按压30次(频率:如01,0是压下、1是上升),每次按压后主胸部完全回弹,但手仍贴着患者胸部,(语言:01、02、03、04、05、………26、27、28、29、30)7、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语言:口腔无异物,开放气道)8、开放气道(仰头提颏法),姿势保持不变,9、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每次1秒,同时观察胸廓有无起伏(判断气道是否开放成功),10、5个循环后判断呼吸、循环体征,探查颈动脉,(语言:1001、1002、1003、1004、1005、1006,患者恢复颈动脉搏动,恢复自主呼吸,嘴唇、甲床恢复红润,瞳孔由大缩小,抢救成功,转入ICU治疗。

)11、摆好体位,穿好衣服、侧摆头部;12、操作完毕。

CPR要点:Ⅰ.快速按压,Ⅱ.用力按压,Ⅲ.使胸廓充分回弹,Ⅳ.尽量减少中断按压时间,Ⅴ.避免过度通气。

知识点:①颈动脉位置:男性喉结/女性甲状腺软骨,旁开1-2cm;②按压部位:男性可用两乳头连线中点定位,女性以右手中指食指并拢,沿肋缘滑至剑突切迹上两横指,(胸骨中下1/3处);③按压动作:左手掌根放胸骨上,右手掌根放左手背上,右手五指扣住左手,左手五指上翘,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单人徒手模拟人心肺复苏术)选手按规定着装(体能训练服短袖上衣、07式丛林迷彩长裤、制式内腰带、制式作战靴、迷彩帽、黑(灰)色袜子),准备完操作用品后向主裁判报告:“裁判员同志,×号选手准备完毕,请指示”,主裁判下达“开始”,选手回答“是”,各裁判开始计时并逐步判分。

(一)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选手回答“是”后,迅速跑到患者身边,观察环境情况,口述“病人已处于安全环境”。

(二)判断病人意识:双膝跪地在病人右侧,一侧腿与病人肩平齐,两腿之间相距一拳,膝部与病人一拳距离;轻拍病人双肩(复苏时间计时开始),术者嘴距患者外耳道约5cm,“喂!你怎么啦?”(左右侧各一次),确认病人意识丧失。

(三)判断病人颈动脉搏动:选手左手手指并拢、轻度屈曲,小鱼际肌置于患者额部,右手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病人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触及同侧颈动脉判断有无搏动,判断时间为5-10s。

如无颈动脉搏动,确认病人心跳停止,立即呼救:“快来人呀!准备抢救!”(四)体位摆放:检查身下有无硬物,摆好体位(平卧位),解衣露出胸廓,松开腰带。

(五)胸外心脏按压:选手将一手掌根部(以最小接触面)按在病人胸骨中下1/3处(双乳头连线中点),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叉,手指不触及胸壁。

呈跪姿,双肘关节伸直,借臂、肩和上半身体重的力量垂直向下有节奏的按压。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为1:1,按压幅度(成人胸骨下陷)至少5cm,而后迅速放松,放松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廓,反复进行,连续按压30次。

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回弹恢复原状,尽量避免按压中断。

整个按压(深度、频率)由复苏电脑模拟人判断,并打分(心肺复苏计时从拍打患者双肩开始第5个循环最后一次吹气完成为止)(六)开放气道:将病人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内异物,复位后采用压额抬颌法开放呼吸道(用左手小鱼际处按前额向下压,用右手食指、中指托起下颌,用暗力开放气道,避免动作粗鲁,防止医源性损伤)。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打分标准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打分标准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打分标准(满分60分)1、将患者放于硬板床或平地上。

摆正病人体位。

(口述1分)2、站或跪于患者右侧,两膝与肩同宽。

(动作准确1分)3、判断意识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叫病人,观察有无反应。

呼救帮助立即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并携带除颤仪。

判断心跳、呼吸掀开棉被,解开外衣,触摸颈动脉,同时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心跳、呼吸情况。

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并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立即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

(同时进行判断,时间不超过6秒钟。

计数方法为:1001、1002、1003--1006。

)(口述+动作2分)。

用右手食指及中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的喉结,然后向旁滑移2~ 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触摸颈动脉搏动。

4、患者无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立即给与人工胸外按压。

解开上衣,边按压,边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口述2分)。

按压的位置:剑突上2.5-5cm(两横指),即胸骨柄中下1/3交界处。

(口述与部位正确2分)按压的要点:一手掌根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重叠其上,两手手指交叉,翘起离开胸壁。

双上肢伸直,以上身的重量垂直按压胸骨,按压后迅速抬起,使胸廓复原,但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连续、有节律的按压30次(计数方法:01、02、03--30)。

(口述同时操作正确3分)按压深度:胸骨下陷至少5cm。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7分) (30次内有效次数≥20次得7分,有效次数10-19次得4分,< 10次得0分)5、尽快开放病人呼吸道。

按压30次后立即检查口腔内无分泌物及异物(如果有异物则采用头偏向一侧体位,用食指将异物取出),采用仰(压)头提颏法进行人工呼吸。

(口述3分)人工呼吸方法:左手掌侧压住病人额头,右手置于颈后部,使头后仰。

然后右手食指、中指指端放在病人下颌中点旁开1-2cm处提起下颌,同时左手食指与拇指捏闭鼻腔,深吸气后,以口腔将患者口部包严,向患者吹气,以患者胸廓明显抬起为有效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者数
6 7~9 10~14 15~26 27~50 50~
采样对象 5 6 7 8 9 11
(三)化学物质检测
1.实验室检测 2.现场检测
1.实验室检测
将现场采集的样品送至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 是目前最常用的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
测方法。
1.实验室检测
常用方法: (1)分光光度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分
②频率继电器。曾经得到采用。反应所在点电力网频率的变化,其 中低频率继电器为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中的主要测频元件。
③电流平衡继电器。曾经得到采用。为平行双回线路的主要保护装 置元件。
④功率继电器。曾经得到采用。利用电压、电流两组电气量实现故 障的方向判别,用于带方向性的各种继电保护装置中。
3.1.2科目二:安全操作技术(K2) 3.1.2.1 10kV高压开关柜的停(送)电操作(K21) 3.1.2.2 10kV高压成套配电装置的巡视检查(K22) 3.1.2.3 10kV柱上变压器的停(送)电操作(K23) 3.1.2.4 10kV高压开关柜故障判断及处理(K24) 3.1.2.5 10kV线路挂设保护接地线(K25) 3.1.2.6 变压器绝缘测量(K26) 3.1.2.7 电力电缆绝缘测试(K27) 3.1.2.8 变压器分接开关调整(K28) 3.1.2.9 导线在绝缘子上绑扎(K29)
需要测试的档位,把红、黑两棒相碰,调整表盘右下角的Ω调 整器,使指针指在0Ω处,如图3-5所示。每换一次倍率档位, 都要再次进行欧姆调零。
步骤四
测量。测量电阻,尤其是测量较大的电阻时两手不要接触 表笔导电部分和被测电阻的两端,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安全防护应到位,二是两根表笔应分开,三是特表笔的部 位应正确,四是指针偏接近Ω刻度线的中部。 步骤五
步骤七
判断。完成5次循环后判断有无 自主呼吸、心跳、观察双侧瞳孔。 用“视、听、感觉”的方法判断呼 吸存在,就是救护者靠近跪于触电 者一侧,将脸、耳朵,侧向贴近触 电者的嘴巴,鼻孔,眼睛注视其胸、 腹部;”视“就是看触电者的胸、 腹部有否随着呼吸同步的上下起伏; “听”就是用耳朵听触电者是否呼 吸时,气体流动的声音;“感觉‘’ 就是脸部有否触电者的呼气时,气 体流动的吹拂感。
1.实验室检测
优点: 适用范围广,可测定各种毒物和各类样品; 测定灵敏度高和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1.实验室检测
使用注意事项: 与职业卫生标准配套的国家标准方法多是实
验室检测方法,可实验室检测方法并非都是 标准方法; 要严格执行实验室质量控制。
2. 现场检测
用于需要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作出迅速的判 断评价,例如,发生事故后的工作场所的检测,有 剧毒物质存在的工作场所的常规检测等。
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 10米设置1个采样点。
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



(2)个体采样
②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续):
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 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 样对象的数量。
每种工作岗位不足 6 名劳动者时,全部选为采样 对象。
2、撞击器操作与转移电流: 熔断器通过的电流与熔断时间呈反时限特性,简称安-秒特性,
当出现过电流时,熔断器依其安-秒特性熔断。所谓转移电流,是指三 相熔断器中有一相首先开断,三相熔断器的熔断时间差为Dt。当首相动 作后,撞击器击出,此时可能出现另外两相熔断器尚未灭弧开断,而撞 击器击出形成负荷开关切断故障电流,原本应由熔断器承担的开断任务, 现转移至负荷开关承担。熔断器与负荷开关转移开断时,对称电流就叫 "转移电流"。显然,转移电流的数值与熔断器安-秒特性、负荷开关固 定分断时间有关。转移电流值可以通过引用IEC-420标准确定。在熔断 器安-秒特性时间轴,取0.9倍负荷开关固分时间,作一平行线,所对应 的电流值就是转移电流。例如某真空负荷开关,其固有分断时间为28ms, 配用100A熔断器,依法求出转移电流为1880A,负荷开关应能开断此电 流。故障电流超过转移电流时,由熔断器开断。其实转移电流是一个电 流区域,由于三相熔断器之间存在熔断时间差,相对有电流差,因此是 一个很小的电流区域,该区域就是转移电流区域。由此可见,负荷开关 与熔断器的良好配合是可以开断任何电流。显然,熔断器不同的额定电 流有不同的安-秒特性,那么不同的额定电流配合同一个负荷开关,就 有不同的转移电流,额定转移电流是指所能配用最大熔断器的转移电流, 选择负荷开关应注重。
(五)物理因素的检测
物理性有害因素的测量,不同于化学性 有害因素,必须使用特别的仪器,根据其有 害因素的特点进行测量。
1.噪声 2.高温 3.射频辐射 4.振动 5.照明
1.噪声
(1)测量参数。稳态及其他非脉冲噪声:A计 权声级、等效声级、频谱。
(2)测量仪器。作业场所噪声测量:精密声级 计或0、Ⅰ型(IEC)声级计;作业场所频谱 分析;倍频程滤波器。
常用方法:检气管(气体检测管)法、气体测定仪 法
2. 现场检测
优点: 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 操作比较容易。
2. 现场检测
使用注意事项: 检测方法是否成为我国的标准方法,能否
用于职业卫生状况的评价。 主要用于事故检测和日常检测。
(四)粉尘检测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测定包括:粉尘浓度 测定、粉尘分散度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 硅含量测定、石棉纤维的测定。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K42) 1.考试方式 实际操作。
2.考试时间 3分钟。
步骤四
畅通气道,摘掉假牙, 清理口腔。清除口中异物 时,轻轻将头侧转,用食 指挖出口中的呕吐物等。 清除完毕,将头扶正
步骤五
打开气道。常用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标准为下颌角与耳垂的 连线与地面垂直
步骤六
吹气。 吹气时看 到胸廓起 伏,吹气 毕,立即 离开口部, 松开鼻腔, 视患者胸 廓下降后, 再吹气 (每个循 环吹气2次)
高压电工作业安全技术实际 操作考试
K42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
3.1实操科目及内容 3.1.1科目一:安全用具使用(K1) 3.1.1.1 电工仪器仪表安全使用(K11) 3.1.1.2 电工安全用具使用(K12) 3.1.1.3 电工安全标示的辨识(K13) 3.1.3科目三: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K3) 3.1.3.1 判断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职业病危害(K31) 3.1.3.2 结合实际工作任务,排除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 职业病危害(K32) 3.1.4科目四:作业现场应急处置(K4) 3.1.4.1 触电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K41) 3.1.4.2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K42) 3.1.4.3 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K43)
⑤距离继电器。根据外加电压、电流量的不同接线方式可以构成多 种不同的动作特性,具有明确的保护区,可用作故障测量元件。其 中尤以方向距离继电器构成的多段式距离保护装置在高压线路上一 度得到普遍使用。
(1)定点采样
②采样点数目的确定(续): 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
置1个采样点。
(3)测量方法及要求。详见WS/T69-1996《作 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当噪声强度超标时, 应对噪声声源进行频谱分析。
声级计
正视表针,读出数值。观测表针指示数值时,两眼要垂直 正视,避免斜视。测量的电阻值是表针指示的数值乘以倍率, 然后从被测电阻上撤开两表笔。
步骤六
恢复档位。测量完成后,应注意把拨盘开关,拨在交流电 压的最大量程挡位置上或off挡,千万不要放在欧姆档。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应在选好档后,先调好Ω零点在测量(如调不到零,应更换 表内电池)。
使动触点与其静触点间正常相对位置(如正常与静触点断开变为闭合) 开始改变时加入继电器的电量值称为该继电器的动作值;而动触点由 动作位置返回至正常位置时外加的电量值称为返回值。返回值与动 作值之比为返回系数。对反应过量型的感应型继电器,一般要求返 回系数不小于0.8~0.85。
用途
①反时限电流继电器。它是在许多国家中迄今应用仍极为广泛的一 种继电器。主要用于中、低压电力网与电动机保护。
遵循GBZ/T 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 定》。
(四)粉尘检测
1.总粉尘浓度的测定:滤膜称量法。 2.呼吸性粉尘浓度的测定:预分离-滤膜称量法。 3.粉尘分散度的测定:滤膜溶解涂片法,自然沉降法。 4.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焦磷酸法,红外
分光光度法,X线衍射法。 5.石棉纤维粉尘计数浓度的测定:滤膜/相差显微镜法。
低压负荷开关
感应型过电流继电器
利用输入激励量产生的 交变(移动或旋转)磁场 与该磁场中可动导体 (圆盘、鼓或环)所感应 的电流之间相互作用 力而工作的一种电气 继电组定向 交变磁场的作用力使该可动系统运动,因而使固定于可动系统的动 触点与静触点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其工作原理与感应型测量仪 表(如电能表)相同。
4、救护人个人着装应整齐,戴好帽子,不穿深色袜 子。
步骤四、测量读数,在相应量程档位的刻度盘上的读取数据, 如图1-7所示。
步骤五、关闭量程开关。测量完毕,将两表笔从被测电源上移 开,量程开关放空档或者调至最高档。如图1-8所示。
注意事项:
步骤三 测量电阻前首先要进行欧姆调零。把万用表拨盘开关拨到
2、选档的原则是: (1)已知被测电阻范围时,选用可使表针指在Ω刻度线中段的 一档。
(2)不知被测电阻范围时,应先置于中等的倍率档试测,然 后确定是否换挡再测(总之,应使指针尽可能指再指在刻度线 中间段)。
3、被测的电阻应从电路中脱开。 4、每换一次挡应进行一次欧姆调零。
1
应该指出,使用中的熔断器多作为后备保护熔断器,这种熔断器有 一个最小开断电流,其值为熔断器额定电流的2.5~3倍,当小于开断电流时, 后备熔断器不能开断此电流,这就是它与全范围熔断器的区别。全范围熔断 器在引起熔体熔化至额定开断电流(40kA)之间,任何电流均能可靠断开, 但其价格贵。当故障电流小于后备熔断器的最小开断电流时,熔断器虽然 不能保证其开断,但熔件会熔断,其内存的撞击器会击出,撞击负荷开关 开断。例如额定电流为100A的熔断器,其最小开断电流约为250~300A,在 此电流区,熔断器不能开断,但熔件熔断撞针击出,撞击负荷开关跳闸, 开断此电流,如选用600A的负荷开关,则可可靠开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