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及其组织、细胞和分子层面上的
生物学现象和机制的学科。

它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过程背后的分子机制。

在分子生物学中,研究者关注的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分子。

他们研究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
们在细胞内的相互关系。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它包括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以及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过程。

此外,分子生物学也涉及
到进化、遗传学、生物工程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多样且不断发展。

常用的方法包括
DNA测序、PCR、蛋白质电泳和基因工程技术等。

这些方法使得
研究者能够深入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它们对生物体的
影响。

总体而言,分子生物学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解决疾病和推动生物技术和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生物分子的组成和相互作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进化和机制,为人类的健康和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从广义来讲,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主要对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进行研究。

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是将DNA片段或基因在体外经人工剪接后,按照人们的设计与克隆用载体定向连接起来,转入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信号转导:是指外部信号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传到细胞内部,并激发诸如离子通透性、细胞形状或其它细胞功能方面的应答过程。

转录因子:是指一群能与基因5′端上游特定序列专一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强度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表达的蛋白质分子。

功能基因组:又称后基因组,是在基因组计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主要研究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指导人们充分准确地利用这些基因的产物。

结构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科学和信息科学重大交叉的前沿学科,它依靠计算机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快速高效计算、统计分类以及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的预测。

染色体:是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棒状可染色结构,由染色质构成。

染色质是由DNA、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染色体是一种动态结构,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明显不同。

C-值(C-value):一种生物单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矛盾(C-value paradox):基因组大小与机体的遗传复杂性缺乏相关性。

核心DNA(core DNA):结合在核心颗粒而不被降解的DNA。

连接DNA(linker DNA):重复单位中除核心DNA以外的其它DNA。

DNA多态性: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主要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和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两类。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4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组成。

又由于4种核苷酸的差异仅仅是碱基的不同,因此又是指碱基的排列顺序。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1.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指基因组DNA上单个碱基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

SNP是人类基因组DNA多态性最多的,是人群个体差异最具代表性的DNA 多态性,相当一部分直接或间接地与个体的表型差异、对疾病的易感性或抵抗能力、对药物的反应性等相关。

由于没一个个体基因组的每一个核苷酸突变的频率非常低及突变的随机性,使得大多数SNP位点十分稳定。

2.ORF 开放阅读框架在DNA链上,由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开始,到终止密码为止的一个连续编码列,包括3个区域:编码区,有外显子和内含子;前导区,位于编码区上游;调节区,有启动子和沉默子等。

3.调节基因指某些可调节、控制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其突变可影响一个或多个结构基因的功能,或导致一个或多个蛋白质量的改变。

4.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最常用的技术流程是基于凝胶的工作流程。

通过样品制备、样品标记、双向电泳分离、图像获取、图像分析,到抠点、酶切、点靶和MALDI—TOF蛋白质鉴定的一整套技术手段。

用于分离的双向电泳原理第一等电聚焦,蛋白质沿PH梯度分离,第二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分离。

5.细胞起始基因转录需要反式转录激活因子的参与.酵母转录因子GAL4在结构上是组件式的,往往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上可以分开、功能上相互独立的结构域构成,其中有DNA结合功能域和转录激活结构域。

将这两个结构域分开时仍分别具有功能,但不能激活转录,只有当被分开的两者通过适当的途径在空间上较为接近时,才能重新呈现完整的GAL4转录活性,并可激活上游激活序列的下游的启动子,使启动子下游的基因得到转录。

6.(1)分----分离目的基因;切-----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接-----拼接重组体;转-----转入受体菌;筛----筛选重组体。

(2)黏性末端DNA分子的连接;平末端的连接,其中包括质粒和目的基因上没有相同的酶切位点和人工接头连接;通过同聚尾连接。

7.限制性核算内切酶:分子克隆中切割DNA获取目的基因和切割载体形成切口,使目的基因插入载体;DNA聚合酶和klenow片段:具有5’—3’聚合酶和3’----5’核酸外切酶活性;taqDNA聚合酶:一种耐热的DNA聚合酶聚5’—3’聚合酶和依赖于聚合作用的5’----3’外切酶活性;反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功能;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酰转移酶:在载体或目的基因3’末端加上互补的同质多聚尾,形成人工黏性末端;DNA连接酶:催化两个互补的黏性末端或平端双链DNA 分子端口的连接;碱性磷酸酶:除去DNA片段上的5’磷酸,以防自身连接;核酸酶S1:水解双链DNA、RNA或DNA---RNA杂交中的单链部分,其作用是除去双链DNA的黏性末端产生平末端。

分子生物学概述

分子生物学概述

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最终确
定了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5’
2、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1956年,Kornber在大肠杆菌的无细胞提取液中实
现了DNA的合成,并从E.col中分离出DNA聚合酶;
1958年,Meselson与Stahl的实验证明,DNA复制 时 DNA分子的两条链先行分开。他们用15N重同位 素及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证明了DNA的复制是一种半 保 留复制。
三、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重组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2、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3、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4、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研究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基因组:指某种生物单倍体染色体中所含有基因的总数, 也就是包含个体生长、发育等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 遗传信息的整套核酸。
功能基因组:又称后基因组,是在基因组计划的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它主要研究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 和功能,指导人们充分准确地利用这些基因的产物。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Dulbecco R于1986年在美国 《 Science 》杂志上发表的短文中率先提出,并认为这是加快 癌症研究进程的一条有效途径。
主要的目标是绘制遗传连锁图、物理图、转录图,并完成人类 基因组全部核苷酸序列测定。测出人体细胞中24条染色体上全 部30亿对核苷酸的序列,把所有人类基因都明确定位在染色体 上,破译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
里程碑的发现
Watson 和 Crick 在前人的基础 上,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 模型。
1962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Watson JD和Crick FHC的“双
5’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崭新的科学,由于它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在未来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并阐述它的重要性:一、什么是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分子水平生命现象和自然关系的新科学。

它使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利用化学、物理和生物技术,探讨以分子和最小细胞为基础的生物学过程。

分子生物学以DNA、RNA、蛋白质和其他分子结构为框架,结合生物信息学,解析各种生物过程及其分子机制。

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子生物学有许多研究方法和工具,主要包括基因测序、分子标记、克隆技术、蛋白质分析、遗传学和定量PCR的技术。

(1)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是分子生物学研究最常用的技术,它是一种可以分析DNA片段顺序和检测DNA表达状态的技术。

(2)分子标记:分子标记是将一种活性体与另一种它可能与之具有共同性质的生物活性体混合,以产生一种可检测的化学反应的技术。

(3)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指利用可重组DNA技术在一个宿主上复制目标DNA片段、克隆它们作为载体的技术。

(4)蛋白质分析:蛋白质分析是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流式细胞仪等分析仪器,研究蛋白质结构、凝胶电泳分析、质谱分析以及免疫学方法等技术来检测蛋白质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5)遗传学:遗传学是指研究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基因间相互作用及其在不同生物间的进化变异,以及它们在适应性演化中的作用的学科。

(6)定量PCR:定量PCR是指使用定量PCR技术研究DNA序列,利用荧光基因特异性引物和特异序列来检测、建库和定量分析DNA。

三、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性(1)分子生物学能够探究生命的奥秘;(2)通过分子生物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遗传基因是如何影响人类生理和心理行为;(3)分子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展机制,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分子生物学也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微生物培养;(5)分子生物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实现转基因动物生物学研究和创新生物材料研究。

分子生物学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完整版
分散在基因组中,许多中度重复序列与单拷贝序列和低度重复序列相间排列。
非编码的中度重复序列,在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SINE--Alu家族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最广泛的中度重复序列,平均长度约300bp,拷贝数30~50万,均匀地散布在整个基因组中。
低度重复序列(2-10次)每一种在基因组中的重复次数为2~10,多为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存在复杂的RNA加工反应,包括切割,顺式-,反式-剪接,RNA的编辑和降解。
某些重复序列的核苷酸顺序不完全相同
单拷贝序列(single copy sequence)
在基因组中只存在一个拷贝,复性最慢。
编码真核生物绝大部分蛋白,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
基因家族(gene family):一组功能类似、结构具有同源性的基因。
细胞器基因组
1950s,为了解释某些表型特殊的遗传方式,提出了extra-chromosomal genes。1960s早期(1962年〕,Ris and Plant通过电镜首次证明叶绿体中含有DNA,用DNA酶处理,超薄切片的2.5~3.0m的纤丝消失,进一步在电镜下观察到环状DNA分子。几乎所有的真核生物有线粒体基因组;所有的光合真核生物含有叶绿体基因组;一般来讲,细胞器基因组DNA呈环状,也有线状(一些真核微生物酵母等的线粒体基因组都呈线状;有的环状和线状并存,叶绿体中还有小环DNA分子存在.
分子生物学
The Coming of Wisdom With Time
Though leaves are many, the root is one
Through all the lying days of my youth
I swayed my leaves and flowers in the sun;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对于基因和蛋白质的研究,为我们对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以及人类疾病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分子层面探究生物体的组成和功能。

在分子生物学的视角下,生物体被看作是由各种复杂的分子组成的。

这些分子包括核酸(DNA和RNA)、蛋白质、细胞膜和其他生物分子。

通过研究这些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内的一系列生物过程,如DNA复制、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等。

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DNA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DNA是三个硝基酸组成的核酸分子,它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会通过复制过程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子。

这种DNA的复制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

通过研究DNA的结构和复制机制,分子生物学家可以理解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维持。

分子生物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物体最重要的功能分子之一,它在细胞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分子生物学研究了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机制,以及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定位和降解过程。

通过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分子生物学家可以揭示蛋白质如何参与细胞和组织的功能调节,进而理解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除了DNA和蛋白质,分子生物学还研究其他类型的分子。

例如,分子生物学研究了细胞膜的组成和运输机制,了解了细胞如何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交流和物质交换。

此外,分子生物学还研究了一些小分子信号物质,如激素和信号分子,它们在细胞间的通讯和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

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例如,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以快速复制DNA,并且已经成为了基因工程和基因诊断的关键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则使得我们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DNA的序列信息,进一步推动了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发展。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举足轻重,它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而有力的支持。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更好地应对社会的发展挑战。

1.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基于分子机理的一门研究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

它针对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开展着关于生命体系的基本性理论研究,从而推动了现代生物学研究与新技术的广泛发展。

2.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分子生物学重点研究的方向主要有生物分子,比如:DNA、RNA、蛋白质、各类酶等,还有一些生物信号分子,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有关生物的调控机制。

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技术包括:实验室基本手段、测序技术、分子结构定位技术、细胞和分子影像技术、计算生物学等,这种独特的技术使分子生物学成为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

4.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优势
分子生物学由于研究内容与视野狭窄,研究领域较为集中,可以更加深入地把握各种生物分子的功能、结构、变化过程,从而更加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科研工作中。

5. 分子生物学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为各类疾病的治疗、疫苗的开发和药物研发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它能够揭示病原体的分子机制,并根据改变这种机制而设计出新药物;它还为科学家研究一些病毒性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进而开发出抗病毒疫苗。

此外,分子生物学为植物育种和动物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来源,可以帮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近十年来会有哪些重要突破?原定2005年完成人类基因组DNA测序的计划,已提前5年完成。

当前,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点正在由“结构”向功能转移,一个以基因组功能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后基因组”(post-genomics)时代已经到来。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图式,或者说“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

于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似乎又将回到蛋白质上来,生物信息学也应运而生。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生命科学又将进入这样一个新时代。

一、功能基因组学遗传学最近的定义是,对生物遗传的研究和对基因的研究。

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genomics)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

以酿酒酵母(S.cervisiae)为例,它的16条染色体的全部序列已于1996年完成,基因组全长12086 kb,含有5885个可能编码蛋白质的基因,140个编码rRNA基因,40个编码snRNA基因和275个tRNA基因,共计6340个基因。

功能基因组学是进一步研究这6000多个基因,在一定条件下,譬如酵母孢子形成期,同时有多少基因协同表达才能完成这一发育过程,这就需要适应这一时期的全套基因表达谱(gene expression pattern)。

要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就必须在方法学上有重大的突破,创造出高效快速地同时测定基因组成千上万个基因活动的方法。

目前用于检测分化细胞基因表达谱的方法,有基因表达连续分析法(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微阵列法(microarray)、有序差异显示(ordered differential display,ODD)和DNA芯片(DNA chips)技术等。

今后,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深入发展,将会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和技术出现。

功能基因组亦包括了在测序后对基因功能的研究。

酵母有许多功能重复的基因,常分布在染色体的两端,当酵母处于丰富培养基条件时,这些基因似乎是多余的,但环境改变时就显示出其功能。

基因丰余现象实际上是对环境的适应,丰余基因的存在为进化适应提供了可选择的余地。

基因组全序列还保留了基因组进化的遗迹,提示基因重复常发生在近中心粒区和染色体臂中段。

当前,研究者已把酵母基因组作为研究真核生物基因组功能的模式,计划建立酵母基因组6000多个基因的单突变体文库(single mutant library),并可用于其它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之“基因功能作图”。

总之,功能基因组学的任务,是对成千上万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和比较,从基因组整体水平上阐述基因活动的规律。

核心问题是基因组的多样性和进化规律,基因组的表达及其调控,模式生物体基因组研究等。

这门新学科的形成,是在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学家的研究重点从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整体水平上对生物功能研究的重要标志。

二、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proteome)对不少人来说,目前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术语;它是在1994年由澳大利亚Macguarie大学的Wilkins等首先提出的,随后,得到国际生物学界的广泛承认。

他们对蛋白质组的定义为:“蛋白质组指的是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proteome indicates the proteins expressed by a genome);“proteome”是由蛋白质一词的前几个字母"prote”和基因组一词的后几个字母"ome”拼接而成。

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蛋白质组与基因组不同,基因组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即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基因组基本上是一样的,人类的基因总数约是6~10万个。

单从DNA序列尚不能回答某基因的表达时间、表达量、蛋白质翻译后加工和修饰的情况,以及它们的亚细胞分布等。

这些问题可望在蛋白质组研究中找到答案,因为蛋白质组是动态的,有它的时空性、可调节性,进而能够在细胞和生命有机体的整体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和活动规律。

蛋白质组研究的数据与基因组数据的整合,亦会对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发挥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组由原定义一个基因组所表达的蛋白质,改为细胞内的全部蛋白质,比较更为全面而准确。

但是,要获得如此完整的蛋白质组,在实践中是难以办到的。

因为蛋白质的种类和形态总是处在一个新陈代谢的动态过程中,随时发生着变化,难以测准。

所以,1997年,Cordwell和Humphery-Smith提出了功能蛋白质组(functional proteome)的概念,它指的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基因组活跃表达的蛋白质。

与此同时,中国生物科学家提出了功能蛋白质组学(functional protemics)新概念,把研究定位在细胞内与某种功能有关或在某种条件下的一群蛋白质。

功能蛋白质组只是总蛋白质组的一部分,通过对功能蛋白质组的研究,既能阐明某一群体蛋白质的功能,亦能丰富总蛋白质数据库,是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基因)水平到细胞水平研究的重要桥梁环节。

无论是蛋白质组学还是功能蛋白质组学,首先都要求分离亚细胞结构、细胞或组织等不同生命结构层次的蛋白质,获得蛋白质谱。

为了尽可能分辨细胞或组织内所有蛋白质,目前一般采用高分辨率的双向凝胶电泳。

一种正常细胞的双向电泳图谱通过扫描仪扫描并数字化,运用二维分析软件可对数字化的图谱进行各种图像分析,包括分离蛋白在图谱上的定位,分离蛋白的计数、图谱间蛋白质差异表达的检测等。

一种细胞或组织的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可得到几千甚至上万种蛋白质,为了适应这种大规模的蛋白质分析,质谱已成为蛋白质鉴定的核心技术。

从质谱技术测得完整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肽质谱(或称肽质量指纹,pepetide massfingerprint)以及部分肽序列等数据,通过相应数据库的搜寻来鉴定蛋白质。

此外,尚需对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类型和程度进行分析。

在蛋白质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蛋白质组数据库。

从提出蛋白质组的概念到现在短短几年中,已于1997年构建成第一个完整的蛋白质组数据库-酵母蛋白质数据库(yeast protein database,YPD),进展速度极快,新的思路和技术不断涌现,蛋白质组学这门新兴学科,在今后的实践中将会不断完善,充实壮大,发展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带头学科。

三、生物信息学HGP大量序列信息的积累,导致了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这门全新的学科的产生,对DNA 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

它常由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和应用软件三大部分组成。

国际上现有4个大的生物信息中心,即美国生物工程信息中心(GenBank)和基因组序列数据库(GSDB),欧洲分子生物学研究所(EMBL)和日本DNA数据库(DDBJ)。

这些中心和全球的基因组研究实验室通过网站、电子邮件或者直接与服务器和数据库联系而获得的搜寻系统,使得研究者可以在多种不同的分析系统中对序列数据进行查询,利用和共享巨大的生物信息资源。

随着DNA大规模自动测序的迅猛发展,序列数据爆炸性地积累,HGP正式启动之时,就与信息科学和数据库技术同步发展,收集、存储、处理了庞大的数据,生物信息学逐步走向成熟,在基因组计划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建立的核苷酸数据库,已存有数百种生物的cDNA和基因组DNA 序列的信息。

在已应用的软件中,有DNA分析、基因图谱构建、RNA分析、多序列比较、同源序列检索、三维结构观察与演示、进化树生成与分析等。

在蛋白质组计划中,由于蛋白质组随发育阶段和所处环境而变化,mRNA丰度与蛋白质的丰度不是显著相关,以及需要经受翻译后的修饰,因而对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在内容上有许多特殊之处。

现在建立的数据库,有蛋白质序列、蛋白质域、二维电泳、三维结构、翻译后修饰、代谢及相互作用等。

而通用的软件,主要包括蛋白质质量+蛋白质序列标记、模拟酶解、翻译后修饰等。

当今的潮流是利用生物信息学研究基因产物-蛋白质的性质并估计基因的功能。

传统的基因组分析是利用一系列方法来得到连续的DNA序列的信息,而蛋白质组连续系(proteomic cortigs)则源于多重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范围,由此来构建活细胞内全部蛋白质表达的图像。

氨基酸序列与其基因的DNA序列将被联系在一起,最终与蛋白质组联系在一起,从而允许人们研究不同条件下的细胞和组织08. 2 21世纪初生命科学的重大分支学科和发展趋势80年代有远见的生物学家把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与生态学列为当前生物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无疑是正确地反映了现代生命科学的总趋势。

遗传学(主要是分子遗传学)不仅当前是生物科学的带头学科,在今后多年还将保持其在生命科学中的核心作用。

有些科学家早就预测到,由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结合,必然促进发育生物学的蓬勃发展,从而提出发育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新主人”,这种预测已逐渐变为现实。

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主流地位,以及它在推动整个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可争辩的。

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细胞生物学作为生物科学的基础学科地位必须给予重视。

很多生物科学家认为神经科学或脑科学的崛起将代表着生命科学发展的下一个高峰,然后将促进认知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兴起。

生态学可能是最直接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井对国民经济持续与协调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学科。

A.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本质与规律的学科。

核酸与蛋白质(有人认为还有糖)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质,因此核酸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今后仍然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几乎一切生命活动都要依靠蛋白质(包括酶)来进行。

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除了要阐明由氨基酸形成的并有一定顺序的肽链结构外,今后将特别重视肽链拆叠成的特定的三维空间结构,因为蛋白质生物功能与它的空间构型关系极为密切,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与传递者,遗传信息由DNA~RNA一蛋白质的传递过程,称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核心。

其基本问题己比较清楚,当前研究的重点是:①约经10一15年,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全序列(遗传密码)可以测出,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②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在各层次上调节的研究仍然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任务。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方法与技术和各学科的渗透,正在形成很多新的学科,诸如分子遗传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神经分子生物学、分子分类学、分子药理学与分子病理学等等。

因此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主导作用还将要持续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