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3.4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练习 新人教版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人教版七下第18课的内容,介绍的是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本课有两个内容: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斗争,在我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雅克萨之战是在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进行疯狂的领土扩张的形势下,中国军民为维护领土主权而进行的一场正义的自卫战争。
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沙俄妄图继续鲸吞我国领土的阴谋,迫使其通过谈判的方式,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同中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年龄小,对历史的想象能力有限,这就限制了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因此,应该依靠网络,搜集大量的图片与资料,通过历史场景的再现,增加历史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的简况。
掌握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
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有关台湾、黑龙江流域方面的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培养学生纵向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政府抗击沙俄侵略斗争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斗争都是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斗争;中华民族各族人民有着坚决反抗外敌侵略的光荣传统;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从而激发学生继承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民族利益英勇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以及《尼布楚条约》的签订难点:《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教学方法自学、讨论与讲述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诗朗诵余光中的《乡愁》提问学生:这首诗里说的是谁的乡愁?学生都能答出台湾。
在历史上,台湾不止一次的被外国侵占,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明末清初时期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领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 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三、教学难点:1.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航海路线和战略部署。
2. 雅克萨之战的战术运用和战斗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
2. 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郑成功收复台湾一、导入新课1. 提问:上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
3.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荷兰殖民者的抵抗、郑成功的战略部署、收复台湾的航海路线等。
2. 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台湾地区的发展等。
四、课堂讨论1. 提问:郑成功收复台湾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2. 学生讨论,分享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和意义。
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反馈。
第二课时: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一、导入新课1. 提问: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后,他们是否满足于此?2. 学生回答:不满足,还想侵占我国东北地区。
3.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历史。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雅克萨之战的原因。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雅克萨之战的经过:沙俄侵略者的入侵、康熙帝的组织指挥、战斗过程等。
2. 分析雅克萨之战的结果:沙俄侵略者的失败、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宁等。
四、课堂讨论1. 提问:雅克萨之战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2. 学生讨论,分享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目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过程五、课后作业与拓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背景、过程及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敢抗击侵略者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和意义;康熙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背景和结果。
2. 教学难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策略和战术;康熙组织抗击沙俄的策略和战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郑成功和康熙帝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和意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策略和战术,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分析康熙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背景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其意义。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郑成功和康熙帝,模拟历史场景,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意义。
五、课后作业与拓展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相关历史文物和资料,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3.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相关历史书籍和文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04

学生展示:略
师:有人说:“《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用武力强加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学生展示:在讨论的基础上回答
师生总结:双方是在经过平等协商的基础之上,我们中国还做出了某些让步的情况最后才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条约,它的签订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现在,请同学为我们简单讲述荷兰殖民者侵占宝岛台湾的故事,进入我们本课的第一个故事会——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历史故事会(一)】——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学生活动——“侵略者来了!”
学生展示:略
师:台湾是我国的领土,绝不允许外国强盗横行霸道,面对来犯的荷兰殖民者,必须坚决进行反击,此间出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哪位同学知道郑成功这个人呢,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侵占台湾的荷兰殖民者,郑成功。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本课的第一环节:“开辟荆榛逐荷夷”。
1、用举办历史故事会的方式学习历史知识,还原历史场景,摆脱了历史知识的枯燥和乏味,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制作人物卡片,学生在课堂上能进行小练笔,让学生轻松的了解本课需学习的人物及事件,达成知识目标。同时培养了学生整理感知课本及快速组织材料的能力。
学情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历史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历史问题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面较窄,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也有限。而《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这一课共讲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两个事件,应通过本课重在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认识到台湾和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鉴于此,本课教学采用了历史故事会的方式,借助网络及图片等材料,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自己讲述历史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把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以其达到更好的效果。
七年级历史下册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同步练习1新人教版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同步练习(一)
(一)选择题
1.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哪些地区的领土属于中国
A.尼布楚B.黑龙江C.乌苏里江D.库页岛
2.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是
①郑成功包围赤嵌楼②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④③②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D.③①④②
(二)连线搭配
时间事件有关人或国家
1662年签订《尼布楚条约》郑成功
1684年侵占我国台湾荷兰殖民者
1689年设置台湾府中俄
明朝后期收复台湾清朝
(三)举例说明,清朝前期在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上做出了哪些努力?
(四)为什么说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CD
2.D
(二)连线搭配题
(三)1.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
2.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四)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的宝岛台湾。
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抵达台湾,与荷兰殖民者展开激烈斗争。
荷兰军队接连受挫后,对郑成功进行贿赂,遭到郑成功严词拒绝。
在郑成功的指挥下,将士们英勇杀敌。
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荷兰侵略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及清政府对台湾管辖的情况、意义,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的罪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情况、意义;《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精心设计与严密组织下,以多幅幻灯片配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问题等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沙俄与荷兰都是欧洲国家,当时它们在中国的活动都是侵略行为;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康熙皇帝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俄边界争端问题方面的决策和举措是正义的、正确的、英明的,他为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完整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学重点1.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本课的重点。
2.雅克萨之战和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教学难点中俄《尼布楚条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学生对中俄东段边界的具体界线难于掌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中国地图》。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把中国地图比作一种动物,你们会把它比作什么?(生)公鸡。
(师)是的,我们习惯把它比作一只公鸡,一只超有战斗力的公鸡。
那么台湾、黑龙江流域各是这只公鸡的什么部位?(生)台湾是鸡爪,黑龙江流域是鸡头。
(师)非常好,那它们在明清的时候又面临着怎样的威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二、讲授新课(一)、“开辟荆榛逐荷夷”“荆榛”的含义是什么?台湾当时荒蛮的景象“荷夷”的含义是什么?“夷”当时指外国人,“荷夷”指荷兰侵略者如何理解“开辟荆榛逐荷夷”1.郑成功收复并开发台湾出示《郑成功像》,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学生):郑成功、收复台湾……(师)很好!下面请大家自主学习103--104页的内容,梳理知识。
然后提问。
自主学习103- 104页,梳理知识。
1.明朝后期()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年()率领将士从()出发,横渡(),抵达(),包围了(),荷军惨败,投降。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docx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掌握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的原因和结果。
(3)理解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2)运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展示雅克萨之战的场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及历史意义。
(2)雅克萨之战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 教学难点:(1)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策略和方法。
(2)雅克萨之战中我国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主题。
(2)展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景和过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突出其英勇和智慧。
(2)分析雅克萨之战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强调其历史意义。
4.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对我国的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巩固练习:(1)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答题,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的历史意义。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 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六、教学内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景和过程1. 教学目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教案.docx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掌握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分析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和意义。
通过地图和战争描述,了解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过程和结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惜和平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和意义。
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教学难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航海技术和战略部署。
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军事策略和战争结果。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和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历史地图、史料资料、分组讨论指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台湾地图和沙俄扩张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台湾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和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郑成功收复台湾: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明末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领的情况。
展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航海技术和战略部署,引导学生分析郑成功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b. 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讲述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17世纪末沙俄对中国的侵略行为。
展示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战争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了解康熙皇帝的军事才能和治国理念。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意义和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3. 课堂小结:总结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皇帝组织抗击沙俄的历史意义,强调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4. 作业布置: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岳飞②文天祥③戚继光④郑成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中俄两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D.《瑷珲条约》
5.按时间先后,正确的顺序是()
①清政府设置台湾府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④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D.④③①②
二、连线题
6.
时间事件有关人或国家
1662年《尼布楚条约》签订郑成功
1689年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
1684年侵占我国台湾康熙帝
明朝后期设置台湾府中俄
三、论从史出
7.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台湾一向属于中国?”
(2)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多长时间?在什么时间回归中国的?
(3)你如何评价郑成功?
四、学习与探究
8.郑成功早年一直从事抗清斗争,郑成功在收复台湾的同年去世。
他的子孙继续经营台湾。
1683年,清政府进驻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了清政府。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
有人说,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政府是一种耻辱,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一说理由。
9.通过明清(前期)对外关系的学习,你能说一下这时期对外关系有什么新特点?面对这种新特点,你觉得当时的政府与人民应当怎样做才能应对这种变化的新形势?
10.(1)《尼布楚条约》签订的背景是什么?
(2)这个条约的签订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1.C 2.B 3.C 4.A 5.B
二、6.
三、7.(1)三国时,吴国派将军到达夷洲(即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元朝时,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2)38年;1662年回归祖国。
(3)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主权完整,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四、8.不同意,因为1683年,清政府进驻台湾时,大陆已统一,统一台湾是大势所趋;而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政府,是顺应了祖国的统一的大势。
如果不统一,台湾就会成为一种割据势力,时间长了,也必然成为西方侵略的对象,不利于祖国的统一和台湾的发展。
统一台湾后,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我们应给予充分肯定。
9.(1)这时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同时我们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2)提示:如加强海防建设,努力发展科学技术,继续加强交流,学习西方比我们先进的科技等,言之有理即可。
四、10.(1)沙俄在17世纪进入我国黑龙江流域;清政府组织了两次抗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迫使俄军投降,后经谈判和平等协商,最后签订了这个边界条约。
(2)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