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五单元 第二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合集下载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5单元 第2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9A_B_)∶(3A_bb+3aaB_)∶(1aabb)
1∶2∶1
只要具有显性基因其表现型就一致,其余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
15∶1
3∶1
型(9A_B_+3A_bb+3aaB_)∶(1aabb)
具有单显基因为一种表现型,其余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
10∶6
2∶2
(9A_B_+1aabb)∶(3A_bb+3aaB_)
2. 对 F2 的统计分析(以亲本 YYRR 和 yyrr 为例)
双显性状 Y_R_ 占9/16 单显性状 Y_rr、yyR_ 占6/16 (1) 表现型双隐性状 yyrr 占1/16 亲本类型 Y_R_、yyrr 占10/16 重组类型 Y_rr、yyR_ 占6/16
纯合子 YYRR、YYrr、yyRR、yyrr占4/16 (2) 基因型双杂合子 YyRr 占4/16
1. 重组类型是指 F2 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还是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 体?
[答案] 重组类型是指 F2 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而不是与亲本基因型不 同的个体。
2. 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一定是 6/16 吗? [答案] ① 当亲本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 时,F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 3/16 +3/16=6/16。② 当亲本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 时,F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 1/16 +9/16=10/16。
3. 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1) 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 现代解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 减 数 分 裂 过 程 中 , 同 源 染 色 体 上 的 __等___位___基__因__ 彼 此 分 离 的 同 时 , __非__同___源___染__色___体___上__的___非___等___位_自基由因组合。
1∶2∶1
只要具有显性基因其表现型就一致,其余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
15∶1
3∶1
型(9A_B_+3A_bb+3aaB_)∶(1aabb)
具有单显基因为一种表现型,其余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
10∶6
2∶2
(9A_B_+1aabb)∶(3A_bb+3aaB_)
2. 对 F2 的统计分析(以亲本 YYRR 和 yyrr 为例)
双显性状 Y_R_ 占9/16 单显性状 Y_rr、yyR_ 占6/16 (1) 表现型双隐性状 yyrr 占1/16 亲本类型 Y_R_、yyrr 占10/16 重组类型 Y_rr、yyR_ 占6/16
纯合子 YYRR、YYrr、yyRR、yyrr占4/16 (2) 基因型双杂合子 YyRr 占4/16
1. 重组类型是指 F2 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还是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 体?
[答案] 重组类型是指 F2 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而不是与亲本基因型不 同的个体。
2. 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一定是 6/16 吗? [答案] ① 当亲本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 时,F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 3/16 +3/16=6/16。② 当亲本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 时,F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 1/16 +9/16=10/16。
3. 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1) 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 现代解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 减 数 分 裂 过 程 中 , 同 源 染 色 体 上 的 __等___位___基__因__ 彼 此 分 离 的 同 时 , __非__同___源___染__色___体___上__的___非___等___位_自基由因组合。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自由组合定律解题规律

(2)4, ,9, ,6,
4 8 8
答案: (1)8, ,27,
一、基本方法-拆分法
4.基因型种类:
已知亲代双亲的基因型,求双亲杂交后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类。
例:AaBbCc与AaBbCC杂交,子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分
①Aa×Aa →
1AA:2Aa:1aa
②Bb×Bb →
1BB:2Bb:1bb
③Cc×CC →
47只为灰身大脉翅,49支为灰身小脉翅,17只为黑身大脉翅,15只为黑身小脉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B.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4种
C.子代中表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
D.子代中灰身小脉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的子代中会出现黑身小脉翅个体
Aa
↓
2
×
Bb
↓
2
×
Cc
↓
2
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等于2n种(n为等位基因对数)。
一、基本方法-拆分法
2.配子的概率:
已知亲代某个体的基因型,求其产生配子的概率。
例:请写出AaBbCc产生ABC配子的概率。
AaBbCc产生ABC配子的概率
分
1
1
1
1
— × — × — = — (ABC)
分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Bb);1种表型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2种表型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2×1×2=4种表型
规律:两种基因型双亲杂交,子代基因型与表型种类数分别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
4 8 8
答案: (1)8, ,27,
一、基本方法-拆分法
4.基因型种类:
已知亲代双亲的基因型,求双亲杂交后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类。
例:AaBbCc与AaBbCC杂交,子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分
①Aa×Aa →
1AA:2Aa:1aa
②Bb×Bb →
1BB:2Bb:1bb
③Cc×CC →
47只为灰身大脉翅,49支为灰身小脉翅,17只为黑身大脉翅,15只为黑身小脉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B.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4种
C.子代中表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
D.子代中灰身小脉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的子代中会出现黑身小脉翅个体
Aa
↓
2
×
Bb
↓
2
×
Cc
↓
2
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等于2n种(n为等位基因对数)。
一、基本方法-拆分法
2.配子的概率:
已知亲代某个体的基因型,求其产生配子的概率。
例:请写出AaBbCc产生ABC配子的概率。
AaBbCc产生ABC配子的概率
分
1
1
1
1
— × — × — = — (ABC)
分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Bb);1种表型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2种表型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2×1×2=4种表型
规律:两种基因型双亲杂交,子代基因型与表型种类数分别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Cc ,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产生 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什么?
1C= ABC
1A
1B 1c = ABc
1b
1C = AbC 1c = Abc
1C= aBC
1a
1B 1c= aBc 1b 1C= abC
1c= cbc
1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Cc ,三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产生 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什么?
表现型
PpRr × PpRr
毛抗 × 毛抗
PpRR × pprr
毛抗× 光感
Pprr × ppRr
毛感 × 光抗
ppRr × ppRr
光抗 × 光抗
ppRr × PpRr
光抗 × 毛抗
F1表现型及植株数目比 毛抗 毛感 光抗 光感
9: 3 : 3:1 1: 0 : 1:0 1 : 1 : 1:1 0 : 0 : 3:1 3: 1 : 3:1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减数 分裂
减数 分裂
配子
YR
yr
受精
F1
Yy Rr
减数分 裂
×
粒色
黄色:Y 绿色:y
粒形 圆粒:R 皱粒:r
成对的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不同
对的遗传因子自 由组合
R YR Y r Yr
R yR y r yr
F1配子
YR
yR
Yr
YY
Yy
YY
YR RR
RR
Rr
Yy
yy
Yy
yR RR
RR
Rr
YY
Yr Rr
Yy
YY
Rr
rr
Yy
yr
Rr
201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___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名师P90举一反三T1、T2、T3
按自由组合定律,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
杂交,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类型个体占总数
的( A 或B ),能稳定遗传的占总数的( C ),与亲
B或A ),与F1性状相同 本相同的性状占总数的(
占总数的( A.3/8
E
). C.1/4 D.1/16 E.9/16
B.5/8
比较棋盘法、配子交叉法、分支法
⑴ 假定某一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EEFf,
(1)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或非细胞结构生物无染色体结构,也不 进行减数分裂。
(2)有性生殖:只有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时进行减数分裂特 有的行为。 (3)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染色体上,随染色体 的规律性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
(4)相对性状的独立遗传:控制多对相对性状的非等位基因必须位 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互不干扰。
A B
a
A
A
a
a
A B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A
A
B
B A A
b
b a a
B B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A
a b
B
a
B
b
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个体基因型、表现型的判断 2、遗传规律的实验验证 3、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4、自由组合定律的特殊情况
小结:分离定律应用解题的一般思路
(08重庆)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与淡赤色(b)是有关蚁蚕 (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 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 如下表: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组合一 组合二 9 0 3 1 3 0 1 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06 总结与展望
本章重点与难点总结
重点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遗传 图谱的解读、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计算。
VS
难点
如何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如何 运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何通过遗传 图谱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
学习方法建议
01
02
03
理论学习
深入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 律的原理,通过阅读教材 和相关资料,掌握基本概 念和理论。
02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减数分裂时 会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分 别为A和a。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 分裂时可以自由组合,不受彼此的影 响。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减数分裂时会 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分别为AB 、Ab、aB和ab。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解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揭示了生物遗传的规律和机制,是解决遗传问题的重要依据。
答案及解析
答案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解决遗传问题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分析杂交实验的结果、预测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 型、推断亲本的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等。
解析
通过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解决遗传问题中的应用,可以深入理解生物遗传的规律和机制,提高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杂交实验的设计和 数据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终形成四个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随后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发生交叉互换。
03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判断亲本和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第2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备考课件)

3 :1
3 :1
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 定律。
分离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提出假说
(一)假说——演绎法
假设:黄色—Y 绿色—y 圆粒—R 皱粒—r
①两对性状分别由 控制。
两对遗传因子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1﹕1﹕1
3.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①测交法:双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②自交法: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③花粉鉴定法:若双杂合子的花粉有 种,比例为 。(直接证据)④单倍体育种法:取双杂合子进行 培养后, 用 。处理能获得 种植株, 比例为 。
(一)假说——演绎法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 种,)假说——演绎法
规律梳理
Y_R_
Y_rr
yyR_
yyrr
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9 : 3 : 3 : 1
重组类型
亲本类型
表现型
同源
等位
非同源
非等位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减Ⅰ后期, 染色体上的 基因自由组合。 ——实质
非等位
非同源
配子类型及数目比 :AB﹕Ab﹕aB﹕ab = 。 ——直接证据
(一)假说——演绎法
规律梳理
基因型
双纯合:一纯一杂:双杂合:
YYRR、YYrr、yyRR、yyrr
(各占F2中的1/16)
YYRr、yyRr、 YyRR、 Yyrr
(各占F2中的1/8)
YyRr
(占F2中的1/4)
(一)假说——演绎法
规律梳理
Y_R_
Y_rr
yyR_
yyrr
3 :1
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 定律。
分离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提出假说
(一)假说——演绎法
假设:黄色—Y 绿色—y 圆粒—R 皱粒—r
①两对性状分别由 控制。
两对遗传因子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1﹕1﹕1
3.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①测交法:双杂合子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②自交法: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③花粉鉴定法:若双杂合子的花粉有 种,比例为 。(直接证据)④单倍体育种法:取双杂合子进行 培养后, 用 。处理能获得 种植株, 比例为 。
(一)假说——演绎法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 种,)假说——演绎法
规律梳理
Y_R_
Y_rr
yyR_
yyrr
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9 : 3 : 3 : 1
重组类型
亲本类型
表现型
同源
等位
非同源
非等位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减Ⅰ后期, 染色体上的 基因自由组合。 ——实质
非等位
非同源
配子类型及数目比 :AB﹕Ab﹕aB﹕ab = 。 ——直接证据
(一)假说——演绎法
规律梳理
基因型
双纯合:一纯一杂:双杂合:
YYRR、YYrr、yyRR、yyrr
(各占F2中的1/16)
YYRr、yyRr、 YyRR、 Yyrr
(各占F2中的1/8)
YyRr
(占F2中的1/4)
(一)假说——演绎法
规律梳理
Y_R_
Y_rr
yyR_
yyrr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讲课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4=32 ③基因型类型的问题 示例 AaBbCc与AaBBCc杂交,求其后代的基因型数 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
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 (五)孟德尔遗传 定律的现代解释 ; 同源染色体 的分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的 分离和组合 .
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 彼此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 上
.
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④ 示例 型数 AaBbCc×AabbCc,求其杂交后代可能的表现
Aa×Aa→后代有2 Bb×bb→后代有2 Cc×Cc→后代有2 所以AaBbCc×AabbCc,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
示例 求ddEeFF与DdEeff 分析:将ddEeFF×DdEeff dd×Dd后代:基因型比1∶1,表现型比1∶1
示例 AaBbCc Aa ↓ ↓ Bb ↓ Cc
2 × 2 × 2= 8
② 示例 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
先求AaBbCc、AaBbCC
AaBbCc→8种配子、AaBbCC→4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的
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之间有8×
【答案】 A
解题技巧:关键要理解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跟踪训练1】(2010· 福建卷)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 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 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
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 (五)孟德尔遗传 定律的现代解释 ; 同源染色体 的分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的 分离和组合 .
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 彼此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 上
.
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④ 示例 型数 AaBbCc×AabbCc,求其杂交后代可能的表现
Aa×Aa→后代有2 Bb×bb→后代有2 Cc×Cc→后代有2 所以AaBbCc×AabbCc,后代中有2×2×2=8种表现
示例 求ddEeFF与DdEeff 分析:将ddEeFF×DdEeff dd×Dd后代:基因型比1∶1,表现型比1∶1
示例 AaBbCc Aa ↓ ↓ Bb ↓ Cc
2 × 2 × 2= 8
② 示例 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
先求AaBbCc、AaBbCC
AaBbCc→8种配子、AaBbCC→4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的
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之间有8×
【答案】 A
解题技巧:关键要理解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及结果。
【跟踪训练1】(2010· 福建卷)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 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 蟠挑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2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 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答案 解析
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 状的遗传实验中,F1会 产生4种多个配子起作用,其实质是减数 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自由组合随配子 遗传给后代。
4.(2015·江苏苏北四市模拟)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 答案 解析
对长源糯形染性(色D(体)a对)上为圆,显形非性(d糯,)为性抗显花病性粉(T,遇采必)对三碘用须染对液花是病等变粉可(位t蓝)鉴以为基,显定在因糯性位法显性,于验微花花三证镜粉粉对遗下遇粒同传 观的 察基 到本 花规 粉律 相, 应 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特子征基,因即型非分糯别性为(:A)①和糯性(a),花粉粒长 A列AA.说T若法Td采正d用确花②的粉A是A鉴tt定DD法验③证形花A基A粉(D因tt只)d和的d有分圆抗④离形a病定(adt(律t)Td。,)d和。①应( 染则和该C病下③)(杂t)不交同所,得显F1微代镜的
第五单元 遗传的传递规律
第2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纲原生态
考点突破 题型透析
考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析 考点二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题型突破
备选素材
返回总目录
考纲原生态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Ⅱ)
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
考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析
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
题组一 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分析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 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D )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 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 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答案 解析
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 状的遗传实验中,F1会 产生4种多个配子起作用,其实质是减数 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自由组合随配子 遗传给后代。
4.(2015·江苏苏北四市模拟)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 答案 解析
对长源糯形染性(色D(体)a对)上为圆,显形非性(d糯,)为性抗显花病性粉(T,遇采必)对三碘用须染对液花是病等变粉可(位t蓝)鉴以为基,显定在因糯性位法显性,于验微花花三证镜粉粉对遗下遇粒同传 观的 察基 到本 花规 粉律 相, 应 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特子征基,因即型非分糯别性为(:A)①和糯性(a),花粉粒长 A列AA.说T若法Td采正d用确花②的粉A是A鉴tt定DD法验③证形花A基A粉(D因tt只)d和的d有分圆抗④离形a病定(adt(律t)Td。,)d和。①应( 染则和该C病下③)(杂t)不交同所,得显F1微代镜的
第五单元 遗传的传递规律
第2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纲原生态
考点突破 题型透析
考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析 考点二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题型突破
备选素材
返回总目录
考纲原生态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Ⅱ)
知识梳理 考能诊断
考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分析
题组设计 解题技法
题组一 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分析
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 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 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D )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 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 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自由组合定律 项目 考点二 相对性状对数 考点三 一对 一对 分离定律 2对相对性 状 两对 两对 n(n>2) 对相对性 状 n对 n对
控制性状的等 位基因
考点四
细胞学基础
减数第一次分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 裂后期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 色体分开
考点一
考点一 项目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种数
比例
31
1∶2∶1
32
(1∶2∶1)2
3n
(1∶2∶1)n
F2
表现 型
种数
2
22
(3∶1)2即 9∶3∶3∶1
2n
考点四
比例
3∶1
(3∶1)n
考点一
考点一
自由组合定律
项目 分离定律 2对相对性状 n(n>2) 对
种数
基 因
2
22
(1∶1)2即 1∶1∶1∶1 22
考点一
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一
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分析 (1)F1 的配子分析
考点二
F1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 遗传因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F1 产生的雌、
考点三
雄配子各 4 种:YR∶Yr∶yR∶yr=1∶1∶1∶1。 (2)F2 基因型与表现型分析
②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一
考点一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与减数分裂的关系(如下图)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若干个基因型为 AaBb 的精(卵)原细 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 ( 卵细胞 ) 类型为 4 种,比例为 1∶1∶1∶1。
考点一
(2)杂合子(YyRr)产生配子的情况(不考虑基因突变、 交叉互换等)
2n
型
比例
1∶1
(1∶1)n
种数 表 现 型 比例
2
2n
代
考点四
1∶1
(1∶1)2即
1∶1∶1∶1
(1∶1)n
考点一
考点一 项目 考点二 实践应用 考点三 分离定律 2对相对 性状
自由组合定律
n(n>2) 对相对性状
纯种鉴定及杂种自
交纯合
将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在遗传时,遗传定律同时起作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考点四 联系 时,既有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又有非同源染 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遗传因子 自由组合。
3.演绎与验证:测交实验
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1.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2.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指导 杂交育种 ,把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
连续自交 杂交 自交 不同优良性状亲本――→F1――→F2(选育符合―――→纯合子要求个体)
(2)为遗传病的 预测和诊断 提供理论依据。 3.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
考点四
F2 共有 16 种组合,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
考点一
考点一
①
考点二
考点三
通 过 分 析 , 可 知 基 因 型 的 比 例 是 :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考点四
=1∶2∶2∶4∶1∶2∶1∶2∶1。
考点一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产生配子 数目 一个精 原细胞 一个雄 性个体 一个卵 原细胞 一个雌 性个体 产生配子种 类 类型
考点二 雄性 个体 考点三
4个
2种
YR、yr或Yr、yR
若干
4种
YR、yr、Yr、yR
1个
1种
YR或yr或Yr或yR
考点四
雌性 个体
若干
4种
YR、yr、Yr、yR
考点一
3.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考点一
考点一
(1)F2 中亲本类型是指表现型与亲本 P 表现型相同的类型,F2 中 重组类型是指出现的新性状组合类型,表现型与亲本 P 不同。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如图 A 中基因 a、b),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 B 中基因 A、C)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n(n>2) 对相对性 状
2对相对性状 考点二 遗传实质 考点三
等 位 基 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 分离 由组合
基因对数
配子类型及 比例 配子组合数
1
2
22,(1∶1)2即 1∶1∶1∶1 42
n
F1 考点四
2,1∶1
2n,(1∶1)n
4
4n
考点一
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一 项目 分离定律 2对相对性状 考点二 基因 型 考点三 n(n>2) 对相对性 状
第二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观考情 考纲考频]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
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 1.发现问题
(1)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黄色、圆粒 。 (2)F2 出现的新类型为 黄皱 和绿圆。 (3)F2 不同性状之间出现了 自由组合 。 2.假说:F1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 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不同对的
三、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 1.科学选择了 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 2.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应用了 统计学 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科学设计了实验程序。即在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 提出 假设 ,并且设计了新的 测交 实验来验证假说。
[网络构建]
[易混易错]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 2 个易混易错点 (1)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 ①配子的随机结合不是基因的自由组合,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 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时;②自由组 合强调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一条染色体上的 多个基因也称为非等位基因,但它们是不能自由组合的。 (2)自由组合定律应用分析 ①F2 的 4 种 表 现 型 中 , 把 握 住 相 关 基 因 组 合 A_B_∶A_bb∶aaB_∶aabb=9∶3∶3∶1。 ②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 例并不都是(3+3)/16。 A.当亲本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时,F2 中重组性状所占 比例是(3+3)/16。 B.当亲本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时,F2 中重组性状所占 比例是 1/16+9/16=10/16。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一
试题
解析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的哪 个过程( A ) ① ② AaBb ――→ 1AB∶1Ab∶1aB∶1ab ――→ 配子间 16 种结合方式 ↓② ③ 4 种表现型(9∶3∶3∶1)――→子代中有 9 种基因型 A.① B.② C.③ D.②③
控制性状的等 位基因
考点四
细胞学基础
减数第一次分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 裂后期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 色体分开
考点一
考点一 项目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种数
比例
31
1∶2∶1
32
(1∶2∶1)2
3n
(1∶2∶1)n
F2
表现 型
种数
2
22
(3∶1)2即 9∶3∶3∶1
2n
考点四
比例
3∶1
(3∶1)n
考点一
考点一
自由组合定律
项目 分离定律 2对相对性状 n(n>2) 对
种数
基 因
2
22
(1∶1)2即 1∶1∶1∶1 22
考点一
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一
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分析 (1)F1 的配子分析
考点二
F1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彼此分离,不同对的 遗传因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F1 产生的雌、
考点三
雄配子各 4 种:YR∶Yr∶yR∶yr=1∶1∶1∶1。 (2)F2 基因型与表现型分析
②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一
考点一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与减数分裂的关系(如下图)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若干个基因型为 AaBb 的精(卵)原细 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 ( 卵细胞 ) 类型为 4 种,比例为 1∶1∶1∶1。
考点一
(2)杂合子(YyRr)产生配子的情况(不考虑基因突变、 交叉互换等)
2n
型
比例
1∶1
(1∶1)n
种数 表 现 型 比例
2
2n
代
考点四
1∶1
(1∶1)2即
1∶1∶1∶1
(1∶1)n
考点一
考点一 项目 考点二 实践应用 考点三 分离定律 2对相对 性状
自由组合定律
n(n>2) 对相对性状
纯种鉴定及杂种自
交纯合
将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在遗传时,遗传定律同时起作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考点四 联系 时,既有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又有非同源染 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遗传因子 自由组合。
3.演绎与验证:测交实验
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1.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2.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指导 杂交育种 ,把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
连续自交 杂交 自交 不同优良性状亲本――→F1――→F2(选育符合―――→纯合子要求个体)
(2)为遗传病的 预测和诊断 提供理论依据。 3.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
考点四
F2 共有 16 种组合,9 种基因型,4 种表现型。
考点一
考点一
①
考点二
考点三
通 过 分 析 , 可 知 基 因 型 的 比 例 是 :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考点四
=1∶2∶2∶4∶1∶2∶1∶2∶1。
考点一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产生配子 数目 一个精 原细胞 一个雄 性个体 一个卵 原细胞 一个雌 性个体 产生配子种 类 类型
考点二 雄性 个体 考点三
4个
2种
YR、yr或Yr、yR
若干
4种
YR、yr、Yr、yR
1个
1种
YR或yr或Yr或yR
考点四
雌性 个体
若干
4种
YR、yr、Yr、yR
考点一
3.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考点一
考点一
(1)F2 中亲本类型是指表现型与亲本 P 表现型相同的类型,F2 中 重组类型是指出现的新性状组合类型,表现型与亲本 P 不同。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如图 A 中基因 a、b),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 B 中基因 A、C)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n(n>2) 对相对性 状
2对相对性状 考点二 遗传实质 考点三
等 位 基 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 分离 由组合
基因对数
配子类型及 比例 配子组合数
1
2
22,(1∶1)2即 1∶1∶1∶1 42
n
F1 考点四
2,1∶1
2n,(1∶1)n
4
4n
考点一
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一 项目 分离定律 2对相对性状 考点二 基因 型 考点三 n(n>2) 对相对性 状
第二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观考情 考纲考频]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
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 1.发现问题
(1)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黄色、圆粒 。 (2)F2 出现的新类型为 黄皱 和绿圆。 (3)F2 不同性状之间出现了 自由组合 。 2.假说:F1 在产生配子时,每对 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不同对的
三、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 1.科学选择了 豌豆 作为实验材料。 2.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应用了 统计学 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科学设计了实验程序。即在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 提出 假设 ,并且设计了新的 测交 实验来验证假说。
[网络构建]
[易混易错]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 2 个易混易错点 (1)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 ①配子的随机结合不是基因的自由组合,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 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时;②自由组 合强调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一条染色体上的 多个基因也称为非等位基因,但它们是不能自由组合的。 (2)自由组合定律应用分析 ①F2 的 4 种 表 现 型 中 , 把 握 住 相 关 基 因 组 合 A_B_∶A_bb∶aaB_∶aabb=9∶3∶3∶1。 ②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 例并不都是(3+3)/16。 A.当亲本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时,F2 中重组性状所占 比例是(3+3)/16。 B.当亲本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 时,F2 中重组性状所占 比例是 1/16+9/16=10/16。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一
试题
解析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的哪 个过程( A ) ① ② AaBb ――→ 1AB∶1Ab∶1aB∶1ab ――→ 配子间 16 种结合方式 ↓② ③ 4 种表现型(9∶3∶3∶1)――→子代中有 9 种基因型 A.① B.② C.③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