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投运后华北电网AGC策略的改进_尚学伟

合集下载

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技术应用探讨

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技术应用探讨
p ito iw o o rgi ip th n ,s mmig—u n n lsso on f e f we rd d s a c i g u v p n p a d a ay i n AGC e au t n o ah C i aP we i . AGC a pi ain v l ai fNo h n o rGr o d p l t c o o h r go a e n CC一2 0 MS DMS S se ,c l u ai g o fmu i i n b s d o e 0 0E / y tm ac l t f n AGC p roma c n e e r n e i d x,p r r a c n lsso p rt g o f eo f m n e a ay i f e ai f o n
从 电网调度角度 出发 ,实现 区域 联网后华北 电网 自动发 电控制 ( G )及 其考核 。实现 电网 A C性 能指标计算 及补偿 A C G
考 核 度 量 办法 。通 过华 北 C C一20 MS系 统 A C机 组 调 节 性 能 在 线 测 定 软 件 ,2 0 0 0E G 0 9年 期 间 京 津 唐 电 网 A C机 组 运 行 G
( o hC iaEetcP w rU i rt,B in 0 2 6 hn ) N A hn lc i o e nv sy eig12 0 ,C ia r ei j
Ab ta t Asa l r e s ae co e o p c n r ls s m ,t e a p i ain o t ma i Ge e ain C nr l if e c h u o t n sr c : a g c l l s d l o o t y t o e h p l t fAu o t n r t o to n u n e t e a t mai c o c o l o lv lo o e r ip t h n ,p we ln s a d g n rt g s t. I c r o ai g t e r ai fNo h Ch n o rGr e e f w rg i d s ac i g p d o r p a t n e ea i es n op r t h e t o a i a P we i n n l y d,f m h r o te

CPS标准下AGC机组动态优化调度的改进模型

CPS标准下AGC机组动态优化调度的改进模型
化调度模型,改进了文 15] 献[ 模型中描述机组调节特性的约束条件,引入了 互联系统频率与联络线功率的约束关系,同时明确提 出了以该模型作为发电计划( ACE = 0 ) 和常规 AGC 控 制( ACE≠0 ) 之间的衔接环节 。 16 , 17] 然而,文献[ 所提 AGC 动态优化调度模型 ( 以下称为 “原模型 ” ) 仍存在以下不足: ① 未考虑网 络安全约束 。如前所述,风电等新能源并网引入大量 分钟级功率 波 动, AGC 机 组 的 出 力 变 动 幅 度 相 应 增 大,可导 致 潮 流 大 幅 波 动 而 影 响 电 网 的 安 全 运 行; ②原模型的功率平衡关系中未考虑有功损耗,而实际 系统有功损耗的绝对量并不容忽略,不计损耗所做的 AGC 决策在实际执行时很可能影响 AGC 的控制性能; ③由于风电的大量接入,AGC 机组出力的变动幅度增 大,各发电单位合同电量的完成情况也成为 AGC 决策 中需要考虑的一个新问题
2016 年 3 月 第 31 卷 第 5 期
电 工 技 术 学 报
TRANSACTIONS OF CH INA ELECTROTECH NICAL SOCIETY
Vol. 31 Mar.
No. 5 2016
CPS 标准下 AGC 机组动态优化调度的 改进模型
赵 霞
1
张荣荣
1
赵瑞锋
2


1


重庆
1
( 1.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 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摘要 广州
400030
510600 )
为克服常规自动发电控制( AGC ) 滞后控制的问题,提升互联电网对控制性能标准( CPS ) 的

华北电网两个细则实施后机组AGC运行的总结和建议

华北电网两个细则实施后机组AGC运行的总结和建议
两个细则是压力更是机遇
• 为了保证发电机组的供电质量,华北电网制定了《发电厂并网运行管 理实施细则》和《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简称“两个细 则”。对AGC和一次调频的投入率、AVC的考核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规 定。由于考核采用了竞争的方式导致网内电厂的压力巨大但在压力的 背后也给电厂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带来了机遇。但随后山东电网出台
利用凝水节流技术提升调节速度
• 所谓采用凝结水节流技术是指在机组变负荷时,在凝汽器 和除氧器允许的水位变化内,改变凝泵变频或调门开度, 改变凝结水流量,从而改变抽汽量,暂时获得或释放一部 分机组的负荷,如加负荷时,关凝汽器出口调门,减小凝 结水流量,从而减小低加的抽汽量,增加蒸汽做功的量, 使机组负荷增加,减负荷时反之亦然。在大容量机组上凝 结水节流的特性试验证明了凝结水节流对负荷变化的有效 性。但目前300MW机组均未采用此种方法,应该与机组 容量小有很大关系。
凝结水 节流技术
锅炉 蓄热能力
负荷速率
风/煤 交叉限制
燃煤性质
火电机组通常有定压和滑压两种运行方式。滑压运行时,锅炉参数 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方向与负荷需求方向相同。当需要增加 负荷时,锅炉同时需要吸收一部分热量来提高参数,使其蓄热能力 增加;反之需要降低负荷时,参数要降低,要释放蓄热。这正好阻 碍了机组对外界负荷需求的响应,降低了负荷调节速率。定压方式
施进行相应的改进,为公司争取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两个细则对AGC指标的要求
调节速率
机组响应 设点指令 的速率, 可分为上 升速率和 下降速率 。在涨出 力阶段计 算其调节 速率时考 虑消除启 磨的影响
调节精度
调节精度 是指机组
响应 稳定以 后 实际 出力和设 点出力之 间的差值

通过分析电网两个细则优化AGC调节品质 减少电网考核

通过分析电网两个细则优化AGC调节品质 减少电网考核

通过分析电网两个细则优化AGC调节品质减少电网考核摘要:随着电网两个细则的制定和实施,电网公司开始对各电厂依据两个细则进行考核和奖励,机组调节性能好的电厂就会受到电网公司的奖励,同时机组调节性能好的电厂可以在抢发电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相反就会受到考核。

通过对电网公司两个细则的学习和分析,优化AGC调节品质,减少电网考核,增加电网奖励。

关键词:两个细则;机组调节性能;优化;AGC;电网考核奖励一、引言近年来随着蒙西电网峰谷差逐渐增大,为满足电网负荷快速响应需要及频率质量要求,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电网对于各发电厂AGC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公司机组由于来煤煤种复杂、机组负荷变化频繁等因素制约,AGC考核电量一直偏大,该项指标处于蒙西区域内落后水平,给该公司造成电量损失。

如何提高AGC调节品质,减少AGC考核的工作迫在眉睫。

二、AGC的定义和主要功能1.AGC的定义:自动发电控制(AGC)就是控制机组的出力使系统频率和区域间净交换功率维持在计划值,并且在此前提下使系统运行最经济。

2.AGC的主要功能(1)维持系统频率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2)维持本系统对外系统的净交换功率在计划值,由净交换功率偏移引起的交换电量偏差累积可以按峰、谷时段分别计算和偿还。

(3)在满足频率和对外净交换功率计划的情况下,按经济原则安排受控机组出力,使整个系统运行最经济。

三、AGC的考核与补偿1.调峰考核1)当机组不能满足基本调峰要求时,按基本调峰考核(风电等清洁能源、供热火电机组在供热期间按能力提供基本调峰),月最大考核电量不超过机组当月上网电量的1%。

2)当机组按调度指令执行有偿调峰任务,但未达到指定调整出力时将受到有偿调峰考核。

3)启停调峰机组未按计划时间并网或解列,应按非计划停运接受考核。

2.AGC考核原则1)对AGC机组的考核包括AGC可用率考核和AGC性能考核两部分;2)AGC考核指标包括可用率指标KA、调节性能指标K1(调节速率)K2(调节精度),K3(响应时间)。

燃煤机组AGC控制优化方案探讨

燃煤机组AGC控制优化方案探讨

作者: 陈慧丽
作者机构: 北京京西燃气热电有限公司,北京100041
出版物刊名: 科技资讯
页码: 116-11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3期
主题词: AGC 控制优化 协调
摘要: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华北电监局"关于印发实施华北区域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及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华北电监市场[2008]112号)要求,提高在整个华北电网的竞争力,为尽快适应新的区域误差控制标准的要求,满足电网调频的要求,提高电网供电品质,北京京能热电公司四台机组在近几年增容改造中机组完成协调试验以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AGC功能经过不断修改已趋于完善,在2008年网调进行的试验中取得合格。

2008年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四台220MW机组全部实现AGC控制方式并实现由华北电网调度进行控
制,2010年北京京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四台机组AGC控制改为北京市调控制。

在AGC投入的几年过程中,总结了部分控制优化的方案。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下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联络线控制策略研究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下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联络线控制策略研究

199中国设备工程Engineer ing hina C P l ant中国设备工程 2019.09 (下)随着全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用电负荷也随之快速增加。

同时,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东部负荷中心与西部能源中心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都驱使着大容量、长距离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广泛使用,从超高压到特高压,从交流互联到直流互联,从少量风电到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华北电网的整体架构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步步成长为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下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

本文随着历年华北电网联络线控制策略的发展和变化,探究新形势下特高压电网运行中的难点和不足,并结合具体问题找出电网运行控制上的优化方法,提高驾驭大电网的能力。

1 华北电网联络线控制策略的发展历程2011年以前,华北电网由京津唐电网、河北南网、山西电网及蒙西电网组成,电网独立运行。

运行中,华北电网以京津唐电网为核心进行联络线交换和频率控制,其联络线控制策略采用定频率控制(FFC ),由京津唐电网机组负责整个华北电网的频率控制;河北南网、山西电网、蒙西电网采用定联络线功率控制策略(FTC ),负责控制与京津唐电网间的联络线电力交换。

在当时的电网自动化水平下,该控制策略具有实现简单、目标明确、技术门槛低等显著优势。

但不足的是,在事故情况下,各省网机组可能会出现反调或多次重复调整的情况,不利于事故下电网频率的快速恢复,同时也加大了机组磨损。

2001年,华北电网与东北电网实现交流联网,原有控制策略已经不满足两大区域电网互联下的控制要求,华北电网也随之采用了新的联络线控制策略。

新的控制策略下,华北电网及山西、蒙西、河北南网均采用联络线功率及频率偏差控制策略(TBC),其中京津唐电网机组负责华北电网频率以及区域电网间联络线功率的调整。

这种新的控制策略有以下显著的优点:山西、蒙西、河北南网某一控制区发生功率缺额后,不会对另外两方的区域控制偏差(ACE )造成影响,即功率缺额完全由自身以及负责整个华北电网ACE 控制的京津唐电网承担。

AGC投运后各控制系统的完善

AGC投运后各控制系统的完善

DO D O
J.
r 机组 r 协调 系统
系统 1 一
什么 原 因引起 的调节 阀开度变 化 ,该值都 能作 出灵敏 的反
映 ,所 以无论 在静态或动态 ,P P1 P S× / T可 以表征 定压 运 行或滑压 运行 等不 同运行 工况 下汽机 的能量 输入 ( 即汽机 对 锅炉的能量需求 ) 。输入能量必须 同能量需求相 匹配 ,输
1 将 A C的间接 能量平衡控 制模 式改为直接能量平衡 和动态 工况 下都 适用 的燃料量 工程 测量方法 。协调控 制系 . G
直 接 能 量 平 衡 控 制 策 略 是 基 于 火 力 发 电厂 而 提 出 的机 口 ,进 入 燃 料 调 节 器 人 口 的 能 量 偏 差 信 号 用 来 改 变 燃 料 的
关键词 : 个细则 ; 两 AGC ; 节统简介 G
量供求 关系得到快 速平衡 , 而简洁 且有效地 实现机炉一 进
1 该厂与华北 网的 A C连接信号 . G
体化协调控 制 。而间接能量 平衡只是 主汽压力 和主汽压力
华北 网调对 AGC机组的负荷控制采用了直接 到单机 的 设定值 的平衡 ,调节 比较滞后 。所 以我们将 AGC的间接能 控制方 式。根据华北 网 的要 求 ,机组协调 控制 系统与 网调 量 平衡控 制模式 改为直接 能量平衡控 制模 式。直接 能量平 E MS系统 间共设计有如下的三个接 口信号 ( 图 1 见 ):
() 网 调 下 发 给 机 组 的 “ 1 AGC负 荷 指 令 信 号 ” 来 的,这个 能量要求称为 “ 能量平衡信号 ” ,它代表 了在任 2 )机组 协调 系统送 给 网调 的 “ GC可投入 ” ( 信 调节 阀的开度 变化 而变化 ,即使 在故 障或手动调节 时 ,计 A 遥 信号

深化我国电网企业改革的策略选择

深化我国电网企业改革的策略选择

深化我国电网企业改革的策略选择
尚锦山;郑晓齐
【期刊名称】《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如何进一步推进电力改革的深化,促进具有自然垄断企业特征的电网企业实现组织转型,是当前深化电力改革的紧迫问题.本文针对当前电网企业输配售一体化的格局,提出积极推进售电侧市场放开,应是当前电网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选择.【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尚锦山;郑晓齐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6;F406.71
【相关文献】
1.论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个突破点--国企改革与所有制关系及其法治化的深化问题 [J], 李敏华;仲伟良
2.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选择 [J], 张艳
3.念好"融"字诀奏响改革进行曲——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荔浦供电局融入南方电网深化企业改革纪实 [J], 鲁毅;缪龙华
4.深化我国电网企业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 [J], 祝捷
5.中国经济运行的结构性障碍与出路选择(2)——市场化障碍与进一步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 [J], 丁焰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9期电网技术V ol. 34 No. 9 2010年9月Power System Technology Sep. 2010 文章编号:1000-3673(2010)09-0031-04 中图分类号:TM 76 文献标志码:A 学科代码:470·4054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投运后华北电网AGC策略的改进尚学伟1,李立新1,卓峻峰1,杨小煜1,罗亚洲2,刘国旗2(1.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 100192;2.华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北京市宣武区 100053)Improvement of Strategies of AGC in North China Power GridAfter UHV AC Pilot Project OperationSHANG Xuewei1, LI Lixin1, ZHUO Junfeng1, YANG Xiaoyu1, LUO Yazhou2, LIU Guoqi2(1.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2, China;2.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Bureau, Xuanwu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China)ABSTRACT: In view of th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 of the UHV AC interconnection pilot project, the strategies of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AGC) in North China Power Grid is improved. Operational tests prove that the presented control strategies of AGC ar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for UHV tie-line power control, and the putting into operation of the presented control strategies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ing for stable and secure operation of UHV tie-line.KEY WORDS: UHV; tie-line power control;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AGC); control strategies摘要:针对特高压联网示范工程运行的要求,对华北电网AGC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

运行试验证明了该控制策略对于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该控制策略的投入为特高压联络线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控制;自动发电控制;控制策略0 引言特高压交流联网初期,在系统运行方面除可能出现一般交流联网存在的静态稳定、暂态稳定问题外,还会出现由于联络线潮流大幅波动引起的电压跟随波动等新问题[1-2]。

理论上,交流线路潮流取决于线路两端的节点电压幅值和角度,通过调整节点电压幅值和角度可以实现对交流线路潮流的控制。

目前实际运行的电力系统中调整交流线路功率的手段有限。

但调整交流线路功率的手段有限,交流联络线功率控制通常依靠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实现,即通过调度中心的AGC控制命令,调整可调发电机功率以消除或减少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来实现。

针对特高压联网示范工程运行的要求,本文对华北电网AGC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后的AGC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1 华北电网AGC策略1.1 原控制策略对于大区联络线功率控制,各控制区一般采用联络线频率偏差(tie-line frequency bias control,TBC)方式,利用经典的比例积分或比例算法进行控制[3-9]。

华北电网原有的频率、联络线功率控制模式与标准的TBC运行模式有一定的区别[10],该模式是在2001年、2003年与东北、华中联网时确定下来的,即华北电网内的京津唐机组负责调整全网的频率和大区联络线交换(与东北、华中)功率,各省(区)负责华北电网内部联络线和频率的调整。

华北电网的AGC分为京津唐、河北南网、山西、山东、蒙西电网5个控制区。

京津唐控制区设在网调,其它控制区设在相应省调。

京津唐控制区E ACE的计算公式为ACE ncpg ex exE k f P P=Δ+−(1) 式中:E ACE为区域控制偏差的值;k ncpg为整个华北电网的频率特性系数;Δf为电网频率与标准频率之间的偏差;P ex为华北电网与东北、华中电网交换功率的总和(按华北送出为正向);0exP为计划的交换功率。

1.2 适应特高压运行的控制策略在原有的控制模式下,京津唐控制区的机组承担了网调机组的全部功能,华北电网内任何一点有32 尚学伟等: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投运后华北电网AGC 策略的改进 V ol. 34 No. 9扰动,京津唐区域内的机组就要参加调整,这样一方面京津唐机组调整任务重,另一方面也经常会干扰其它控制区域的正常调整,使AGC 调整过程潮流转移变得复杂化,不利于特高压示范工程投运后的联络线功率控制。

为保证特高压示范工程投产后华北、华中交流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华北电网的频率和联络线功率控制策略作如下改动:网调采用多区域控制模式[11],即除京津唐控制区外,增加特高压控制区,从华北所辖各省网控制区的机组中抽出部分机组组成特高压控制区,专门控制华北、华中特高压联络线功率,京津唐控制区机组则只负责本控制区功率平衡,不再承担大区联络线的功率调整。

各省网控制区的划分和功能不变。

各控制区E ACE 计算与控制策略为:1)特高压控制区。

采用定交换功率(constant net interchange control ,CNIC)控制方式ACE E P =Δ (2) 式中ΔP 为特高压联络线交换功率与计划功率之间的偏差。

通过设定AGC 软件控制参数,在一般情况下该控制区的机组不动作调整,只有当功率偏差ΔP>L f 时(L f 为联络线功率波动限值)机组才动作。

2)津唐和各省网控制区采用TBC 控制。

当E ACE 与特高压联络线ΔP 反向为无责任,则E ACE 不修正;E ACE 与特高压联络线ΔP 同向为有责任,如果|ΔP |−K 2L f <0,则E ACE 不修正,否则对E ACE 做如下修正ACEACE 12f ()/i i E E K P K L k k ′=±Δ−∑ (3) 式中:当原始E ACE 为正时,取“+”,反之,取“−”;E ′ACE 为修正后的区域控制偏差;K 1、K 2为控制参数,可预先设定;k i 是满足E ACE 与ΔP 的方向一致(即调整联络线功率有责任)的控制区频率特性系数。

对于京津唐和省网控制区的AGC 机组,当特高压联络线偏差量接近正L f 时,对正向调节的机组暂停控制;当联络线偏差量接近负L f 时,对负向调节的机组暂停控制。

1.3 试验验证利用AGC 实现潮流控制,AGC 调整过程可能涉及大范围的潮流转移和重新分配,在一些情况下(如控制系统参数设置不合理、数据采集时刻不同步等),AGC 有时会起负作用,延长电网功率恢复平衡的过程。

如果考虑电网中机组一次调频与AGC 相互作用,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单纯靠人的经验分析很难得出有效结论。

对复杂电网AGC 控制效果进行全面分析,一般有2种办法:1)采用数字仿真手段对复杂电网AGC 控制进行仿真[12-13];2)采用实际电网进行AGC 控制的物理试验。

数字仿真依赖于数学模型建立,且需要比较准确的电网参数,从建模到计算分析直至得出结论需要较长时间。

在目前情况下采用实际电网进行试验是比较现实的办法。

2008年10月15日和11月20日,由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组织并联合相关网、省调,对华北和华中两大电网进行了2次以500 kV 辛洹线联网的联络线潮流控制试验,目的是通过辛洹线联网运行以及有关扰动试验,诊断华北、华中联络线的功率波动情况,验证联络线功率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为特高压示范工程联络线调试和投运奠定基础。

在第2次试验中,华北网调从京津唐、河北南网、山西、山东、蒙西电网抽调一定容量的火电机组形成单独控制区控制大区交换功率,京津唐电网只负责本区域功率平衡。

华北电网总频率特性系数由第1次联网试验时根据电网扰动实测确定,各省网(含京津唐)控制区根据总频率特性系数对各自系数相应进行调整。

京津唐电网正常运行的潮流曲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京津唐电网的最大偏差为150 MW ,其受电功率的控制要比原来仅由各省网控制效果要好的多。

京津唐电网内发电负荷的平衡也利于减少大区网间功率波动,从另一方面说明京津唐区域负责本区发电负荷平衡的控制策略是合理的。

−3 700−3 750−3 800−3 850−3 900−3 95010:02:0510:03:4510:05:5510:07:3510:09:1510:11:2510:13:0510:14:45时刻功率/M W图1 京津唐电网正常时受电潮流Fig. 1 Receiving power flow of Jing-jin-tang powersystem under normal condition托克托7号机切机600 MW(15:33:20)前后,京津唐电网发生扰动后受电潮流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托克托7号机直接介入京津唐电网,对京津唐控制区来说是内部扰动,经过约10 min 扰动平息。

扰动过程分析采用扰动控制标准(disturbance control standard ,DCS)[14-15]来评价,考虑失去电源,第34卷 第9期 电 网 技 术 33−−−−时刻功率/M W15:32:45 15:34:50 15:37:40 15:39:45 15:41:50 15:43:55 15:46:05 15:50:2015:48:10图2 京津唐电网扰动时受电潮流Fig. 2 Receiving power flow of Jing-jin-tang powersystem after disturbance若故障前区域的区域控制偏差E A <0,则故障恢复系数为loss A M loss {[max(0,)]/}100%R P E E P =−−× (4) 式中:P loss 为故障损失功率,E A 为扰动前电网的ACE 水平,E M 为故障恢复过程ACE 最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