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兆瓦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及发电机控制研究
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及其控制

图 1 双馈型发电机风电系统 在双馈型发电机中,有一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部分内容为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其中前者会和电网连接到一起, 因此发电机通过齿轮箱与风机相联系;而区别于定子绕组,转子绕 组则是通过双向变流器来实现与电网的联系,这样一方面能够控制 交流励磁,完成变速,另一方面还能顺利完对功率的控制,起到无 功补偿的目的。 在双馈型发电系统中,由于变流器的作用只是对转差功率进行 调整,所以发电机对转子侧电源没有太大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侧 电源容量为机组额定容量的 40%即可,有效的减少了双馈型风力发 电系统所需的成本。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在发 电机体积小、重量轻上,而且完成了电网与发电机之间的柔性连接,
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及控制研究_1

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及控制研究发布时间:2023-02-03T02:45:19.615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第18期作者:骈志强[导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骈志强内蒙古华电锡林浩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锡林郭勒 011300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电能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为保证电网稳定性,电力企业必须在日常电能生产中引入各种发电技术。
其中,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大幅提高了风力发电效率,能节省发电资源的消耗,还能减少发电对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控制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以其能量转换效率高、良好的电能质量等特点,成为风电市场的主流机型。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双馈风电系统运行控制的核心是变流器的控制。
为充分发挥双馈系统两侧变流器的灵活性,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避免传统矢量控制过分依赖电机参数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及其控制。
一、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风力发电技术能取代传统的发电技术,节约不可再生资源。
为保证电力输送的稳定性,风力发电的转速不能随着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它需保持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
因此,风力发电机包含变速恒频系统,变速恒频系统有许多类型,双馈感应变速恒频系统应用最广泛,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双馈型发电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绕组、转子绕组,绕组需与电网连接,发电机使用齿轮系统与风力机连接,转子绕组需使用双向变流器与电网连接,二者的结合能控制交流励磁及功率,达到变速及无功补偿的目的。
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需要的电量较少,变流器发电机对转子测电源无太大要求,测电源容量为机组额定容量的40%即可正常运行。
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体积小、材质轻、柔韧性好,能来回双向转化直流电及交流电,由主电流系统、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组成。
变流器可减少并网冲击电流对电机及电网的不利影响,变流器是一种具有过流过压保护功能器件,所以可在高山上建造风力发电设备,以获得更多风源。
大兆瓦级双馈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20120315)

风电机组技术发展趋势
(3)海上风电技术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201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比2009年翻了一翻;
2011~2015年,全球海上风电将加速发展,预测到2015年,海上风电
将占全球风电9.6%;欧洲风电场建设已从陆上向海上发展,海上风电 将占欧洲风电23.7%;
我国海上风电规划:2015年——5000MW,2020年——30000MW,目标
Hale Waihona Puke R&D - but not turbine specific R&D - turbine specific Commercial launch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风电机组技术发展趋势
(4) 双馈风电与直驱风电技术并存,但双馈风电技术仍占 市场主导地位
从风轮到发电机的驱动方式分为三种:双馈式(通过多级增速箱 驱动双馈异步发电机),直驱式(风轮直接驱动多极同步发电机), 混合式(单级增速装置加多极同步发电机)。
MW级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控制系统研究及优化

MW级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控制系统研究及优化摘要:在典型偏航控制系统中,基于单片机语言设计的偏航控制器负责偏航控制系统的中运算和控制,本文介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中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基于PLC控制的偏航控制系统,研究其系统特点及计算原理和控制原理,并针对该系统选用的偏航控制器在实际运用中调整角度困难及过零位检测存在的软件缺陷提出了新的角度调整方法和新的过零位检测控制逻辑。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偏航控制系统;优化Abstract:In a typical yaw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ingle chip computer language design, the yaw controller is responsible for yaw control system operation and contro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oubly-fed wind power generation units in the domestic application of the most based on PLC control yaw control system, studies its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calculation principle and control principle, and the system selects the yaw controller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ngle adjustment difficulties and zero cross dete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oftware defect presents new angle adjustment method and a new zero cross detection control logic.Keywords: Double-fed Induction Generator; yaw system; yaw controller system; Optimization0引言在我国,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在风能的开发中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和应用。
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及其控制

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及其控制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风力发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作为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在提高风能利用率和电能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的工作原理、特点优势及其控制方式。
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是一种交直流变换设备,可将风力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再供给电力系统使用。
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双馈(交流和直流)线路,通过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SGCT等)的开关动作,控制交流和直流电流的双向流动,实现能量的交直流转换。
高效性: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可实现风能的最大化利用。
灵活性: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可通过控制开关器件的占空比,调节输出电流的幅值、频率和相位,满足不同风速和负荷条件下的运行需求。
稳定性: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可有效平抑风速波动带来的影响,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维护性: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检修,降低了运维成本。
矢量控制:通过控制交流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直接功率控制:采用瞬时功率采样,通过控制逆变侧电流的幅值和相位,直接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
神经网络控制: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风力发电变流器数学模型,实现自适应控制和优化运行。
模糊控制:基于模糊逻辑理论,通过模糊控制器对变流器进行非线性控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作为风力发电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具有高效、灵活、稳定和维护简便等特点及优势。
其控制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矢量控制、直接功率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模糊控制等,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以实现最优运行。
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双馈型风力发电变流器在未来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绿色能源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伴随社会各界对可再生能源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风电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风电机组的并网运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以其独有的的优越性成为了新时期发电领域研究的热点,虽然在技术上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是具有较大优势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故障问题,易造成双馈型风电机组短路。
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分析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再对双馈型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的特性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术,以有效推动风力发电产业发展。
关键词:双馈发电机;风力发电;控制技术在能源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严峻的双重压力下,使人类认识到开发可再生新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人们认识到的除水电以外的可再生新能源中,风力发电技术是当前新能源发电中最具潜力、技术最成熟和最具备开发规模的发电方式之一,风力发电技术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作为风力发电系统的翘楚,具有灵活的的有功和无功功率调节能力,此文章主要针对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1.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的特点常规的同步发电机一般采用直流励磁方式,二异步发电机无励磁绕组,其激磁一般是通过定子取自电网,普通异步风电机组的转子绕组主要通过外接电阻闭合或直接短接,一般为三相对称绕组。
与同步发电机相比,没有单独的励磁绕组,当机端三相短路后机端电压降低至接近于零,电机由于无外加励磁,定子电流将逐渐衰弱,稳态路电流最终将衰竭至零。
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不断找新途径解决电力系统稳定的方法的时候,提出了采用交流励磁发电代替常规同步发电机的设想,并且很快将该设想付诸实践,也就是后来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机。
双馈型发电机是在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机,该发电机从定子侧角度看,交流励磁发电与同步发电机的直流励磁在电机气隙中形成的同步磁场的旋转方式是一致的;但是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交流励磁发电机与直流励磁发电机相比,其可调量有三个:(1)励磁电流幅值(2)频率(3)相位。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摘要:风力发电技术是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中的一种,随着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它在世界各地得到了的广泛关注。
在实际运行中,风力发电基于自身的特点包括恒速恒频系统和变速恒频两大类。
文章中所提及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采用的是双PWM背靠背交流器,可以对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加以调节。
但是,由于该项技术的运行关系到很多系统,运行复杂且难以控制。
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必须考量发电系统的多样性、时变性和强耦合性的特点,做好电压的调节与控制。
本文就基于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将其系统参与电网调节的能力作为参考目标,做好全面分析与研究,从而更好地发电。
关键词: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有效策略随着环境保护思想的日趋成熟,以及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对清洁能源的高效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风力发电作为其中的有效方法,能够改善能源结构、解决电力在偏远地区的使用问题,是新环境下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的风力发电技术开始深入推广,世界上的很多地区都在纷纷投产使用大规模、大容量的风电场,可是由于气压、风力、温度、风速等方面的影响,输出的功率数值常常处于波动之中,如果达到一定的数值比例,甚至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造成电压闪变和频率不稳定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相关单位必须要做好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的研究工作,强化控制策略,从而防止出现风力发电问题,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转。
一、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概述随着技术的更新和设备的推广使用,双馈风力发电技术也发生了更改,传统的发电系统结构与新型的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从发电机运行方式上进行考量,风力发电系统分为恒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与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两大类。
目前,在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主流机型是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它的变频器容量小、造价低,可以实现变速恒频运行,优势非常明显。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主要的构成部分则是风机系统和双馈发电系统,前者具有风能捕获和控制功率的功能,后者则能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电控系统设计

主控制器设计--硬件结构
控制器硬件选用 EPC8980系列工 控主板,该主板 具有必要的外围 电路,其硬件结 构如图。
SDRAM
(64MB)
NandFlash
(256MB)
CAN 收发器
以太网 接口
USB 接口
EPCS-8980
DataFlash
(4MB)
触摸屏接口
LCD显示器 接口 RS232 RS485
机组故障报警及安全保护系统
控制系统具有故障处理功能。 对于可自恢复故障(如发电机温度过高等),待这
些故障自动消除后,可重新自动启动机组。 对于不可自恢复故障,则应人工排除故障并复
位后才可以重新启动机组。 控制系统扫描传感器信号以检测故障,并进行
分类,根据不同类型故障进行报警、停机或紧 急停机处理,故障处理并复位后重新启动机组。
是
机组在准备状态下 并且不在维护模式
下
是
偏航向右解缆
如果小于-580
是
机组在准备状态下 并且不在维护模式
下
是
偏航向左解缆
结束
安全链
安全系统也叫做安全链,它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软 硬件保护措施。采用反逻辑设计,将可能对风力机组造成 严重损害的故障节点串联成一个回路:紧急停机按钮(塔 底主控制柜)、发电机过速模块1和2、扭缆开关、来自变 桨系统安全链的信号、紧急停机按钮(机舱控制柜)、振 动开关、过速信号、到变桨系统的安全链信号、总线OK信 号。一旦其中一个节点动作,将引起整条回路断电,机组 进入紧急停机过程,并使主控系统和变流系统处于闭锁状 态。如果故障节点得不到恢复,整个机组的正常的运行操 作都不能实现。同时,安全链也是整个机组的最后一道保 护,它处于机组的软件保护之后。安全系统由符合国际标 准的逻辑控制模块和硬件开关节点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介绍大兆瓦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工作原理,分析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并以双PWM 变流器为基础对发电机的运行控制进行研究。
关键词: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控制中图分类号:TM6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3355(2011)05-0002-04Research on Multi-Megawatt Double-Feed Wind Power System and Generator ControlHong Weixue ,Fang TaoAbstract:The paper presents the operational theory of multi-megawatt double-feed wind power system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its generator and studies the control to the operation of generators with a double PWM converter.Key words:double feed ;wind power system ;operation control发电机是风力发电机组中核心部件,其运行特性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到机组的发电量。
提高发电机的运行性能对风力发电的商业化发展、改善人类能源结构和生存环境,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1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原理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绕组直接接入电网,转子绕组通过变流器与电网相连,由电网经变流器提供励磁电源,其励磁系统可调节励磁电流幅值、频率和相位(见图1)。
为了达到调速并按最佳运行方式调整发电机运行效率的目的,励磁系统采用改变励磁电流频率的方式来改变发电机的转速。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在稳态运行时,发电机的定子旋转磁场和转子旋转磁场在空间上保持相对静止。
即:ω1=ωr +ω2!!!!!!!!!!!!!(1)以频率的形式表示为:f 1=pf r +f 2!!!!!!!!!!!!!(2)式中,ω1—定子磁链旋转角度(rad/s);ωr —转子机械旋转角度(rad/s);ω2—转子磁链旋转角度,即转差角速度(rad/s);f 1—定子绕组电流频率(Hz);f r —转子机械旋转频率(Hz);f 2—转子绕组励磁电流频率(Hz)。
当发电机转子转速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调整转子励磁电流频率f 2改变转子磁势的旋转速度,使气隙合成磁场相对于定子转速不变,即定子绕组电流频率f 1不变,从而保证定子感应电势频率基本不变,进而保证电机的变速恒频运行。
如忽略电机损耗和系统效率,定子输出功率P g ,转子机械功率P m 和转差功率P s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P m =P g +P s !!!!!!!!!!!!!(3)由于发电机可在较大速度范围内运行,转子侧1.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辽宁大连1166002.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辽宁大连116600大兆瓦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及发电机控制研究黄维学1,方涛210.3969/j.issn.1673-3355.2011.05.002图1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图3双馈发电机超同步运行能量流向图2双馈发电机亚同步运行能量流向功率流是双向的,所以发电机与电网之间可实现能量双向传输[1],其运行模式分以下三种情况:(1)当f 2>0时,转子绕组相序与定子相同,发电机处于亚同步运行状态,变频器向转子绕组输入有功功率(见图2)。
(2)当f 2<0时,转子绕组相序与定子相反,发电机处于超同步运行状态,转子绕组向变频器送入有功功率(见图3)。
(3)当f 2=0时,发电机同步发电运行,P m =P g ,转子转速为同步转速,转子仅提供无功功率。
可以看出,当双馈风电机组仅发电机的转子通过变流器与电网相连时,由于所需变流器的容量仅为机组额定容量的1/3左右,使变流器的成本相对较低;由于该变流器既可调节励磁电流的相位,改变功率角从而使发电机稳定运行,又可吸收无功功率并参与电网的无功功率调节,因而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电能质量与稳定性。
该方式的缺点是发电机交流励磁系统需要配备滑环和电刷,而电刷和滑环之间的机械磨损会影响电机的寿命,且需要经常维护。
目前这种风电机组是运行中最成熟的机组。
2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电机的控制2.1交-直-交变换电路的拓扑结构目前,风力发电系统中的交-直-交变换电路的不同拓扑结构主要有:不控制整流后接晶闸管逆变器和无功补偿,不控制整流后接PWM 电压源型逆变器或电流源型逆变器以及PWM 整流后接电压源型PWM 逆变器(双PWM 变换电路)。
其中采用最多的是双PWM 变换器的拓扑结构(见图4)。
双PWM 变流器的拓扑结构由PWM 整流器、直流电路环节和PWM 逆变器组成。
整流器采用三相IGBT 桥通过控制将发电机发出的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逆变器也采用三相IGBT 桥通过控制实现逆变,DC-link 环节提供直流。
该拓扑结构能够避免因具有非线性特性的二极管而导致的电流波形畸变。
2.2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电机的控制(1)双馈发电机数学模型包括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发电机的dq 动态模型等效电路图(见图5)及方程。
双馈发电机在dq 旋转坐标系中的动态模型由如下方程来描述[2]:①电压方程定子电压方程:u sd =R s i sd +P Ψsd -ω1Ψsqu sq=R s i sq+P Ψsq-ω1Ψsd!!!!!!!!!(4)转子电压方程:u rd =R r i rd +P Ψrd -ωs Ψrq u rq=R r i rq+P Ψrq-ωsΨrd!!!!!!!!!(5)②磁链方程定子磁链方程:图4双PWM 变流器原理图(a)d 轴电路(b)q 轴电路图5双馈发电机dq 轴等效电路Ψsd =L sl i sd +L m i sd -i rd !"=L s i sd -L m i rd Ψsq =L sl i sq +L m i sq -i rq !"=L s i sq -L m i rq#!!!!(6)转子磁链方程:Ψrd =L rl i rd +L m i rd -i sd !"=L r i rd -L m i sdΨrq=L rl i rq+L mi rq-isq!"=L r i rq -L m i sq#!!!(7)将磁链方程代入电流方程,得到dq 坐标系下的电压-电流方程:u sd u sq u rd u rq=R s +L s P -ω1L s -L m Pω1L mω1L s R s +L s P -ω1L m -L m P-L m P ωs L m R r +L r P -ωs L r -ωs L m-L m Pωs L r R r +L r Pi sd i sq i rd i rq!!!!!!!!!!!!!!!!(8)③转矩方程和运动方程通过变换到d 轴和q 轴的旋转坐标系下,电磁转矩方程可写成:T e =32n p L m i sd i rq -i sq i rd !"=32n p Ψrq i rd -Ψrd i rq !"!!!!!!!(9)原动机产生的机械转矩在拖动发电机时,其负载转矩是随转速而变化的,如果机械转矩T m 和电磁转矩之间不匹配,转矩之差会使转子加速,从而有:T m -T e =Jd ωm=J d 2θ!!!!!!!!(10)式中,u sd 、u sq 、u rd 、u rq —定、转子d 、q 轴电压(V );i sd 、i sq 、i rd 、i rq —定、转子d 、q 轴电流(A);Ψsd 、Ψsq 、Ψrd 、Ψrq —定、转子d 、q 轴磁链(Wb);Ψmd 、Ψmq —定、转子d 、q 轴下的互感磁链(Wb);L s 、L r 、L m —定、转子自感和互感(H);n p —电机的极对数;ωm —d 、q 坐标系相对于转子的电角速度,即转差电角速度(rad/s),ωs =ω1-ωr 。
式(8)~(10)为双馈发电机在两相同步旋转dqo 参考坐标系下的动态模型。
(2)机侧控制策略对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功率进行控制就是要对发电机转速进行控制,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机侧PWM 变换器来达到控制电机转速的目的。
采用基于坐标变换理论的矢量控制技术,可以达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解耦控制的目的,通过对机侧PWM 变换器各分量电压、电流的调节来实现对双馈机组发电机的控制[3]。
为便于分析,通常不计电枢电阻,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机组发电机的瞬时有功、无功功率可写为:P =-32u m i sqQ =-32u m i sd $&&&&&%&&&&&’!!!!!!!!!!(11)由于只有转子通过变流器与电网相连,从而只能调整发电机转子上的励磁电流,所以需采用转子上电流的分量来替代定子上电流的分量。
由式(6)可得:i sd =l m l s i rd +Ψsdl si sq =l m si rq $&&&&&%&&&&&’!!!!!!!!!!(12)将式(12)代入式(11)可得:P =-32U m l m l si rqQ =-32U m l m l s i rd +Ψsdl s!"$&&&&&%&&&&&’!!!!!!(13)再由转子磁链方程得:Ψsd =l m l s Ψs +l r 1-l 2m l s l r!"i rdΨsq=l r1-l 2ml s lr!"i rq$&&&&&&%&&&&&&’!!!!!!(14)将上式代入转子电压方程式(5)得:u rd =R r +l s l r -l 2m s ·d !"i rd +△u rd =u ′rd +△u rd u rq=R r+l s l r-l 2ml s·d dt!"i rq+△u rq=u ′rq+△u rq$&&&&&&%&&&&&&’!!!!!!!!!!!!!!!!(15)其中,u ′rd 、u ′rq 为转子电流解耦控制的电压解耦项。
△u rd 、△u rq 为转子电压、电流交叉耦合项,从而实现了d 、q 轴电流的解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