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树皮治疗家畜眼结膜炎效果好
猪的结膜炎治疗方法

猪的结膜炎治疗方法
1.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猪圈、洗刷喂食器等生活用具,保持猪舍内外清洁卫生。
2. 用药治疗:可以对症用药,如使用氯霉素、金霉素、红霉素等广谱抗生素口服或注射治疗。
3. 增强猪体的免疫力:多喂食绿色饲料、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饲料,增强猪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4. 中药治疗: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材治疗猪的结膜炎,如黄芩、连翘、白芷等。
5. 注重预防:可以适当加强猪的日常管理,如定期消毒、预防虫害、防止猪的感染等方法,避免结膜炎的发生。
白胡椒治疗牛眼角膜混浊的方法和体会

2019年第15期Consultant:养殖顾问白胡椒治疗牛眼角膜混浊的方法和体会文I谭晓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漆爱荣(广西壮族|'1治区畜禽品种改良站)牛眼角膜混浊是牛的一种常见病,其特征是角膜混浊呈灰白色或乳白色的云雾状,呈小点至玉米粒大不等,严重时形成角膜翳覆盖整个角膜,从而导致患眼失明匚近几年来,笔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用白胡椒治疗牛眼角膜混浊病17例,均全部治愈.效果令人满意,供同行参考:一、牛角膜混浊致病原因通常由机械损伤、异物刺激或患结膜炎延误治疗而引起.如被牛绳碰触,眼部因瘙痒摩擦、受伤、芒刺、灰尘、沙子、花粉、化学药品等进入牛眼内;有时传染病、寄生虫病也会引起眼角膜混浊二、临床症状牛眼角膜受伤部位先出现点状或粒状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云雾状.病牛畏光、流泪,眼分泌物增多,随着病程的加重,混浊云雾状或形成的角膜翳可覆盖整个角膜,导致部分失明或完全失明。
三、治疗操作方法将病牛站立保定。
用注射器将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淡盐水)冲洗患眼,清除眼睛周边异物二用白胡椒10克,研磨成粉,翻开病牛上下眼睑,将白胡椒粉吹入患眼内.每天2次,连用3~7天。
角膜炎严重者可配合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涂抗生素软膏进行抗菌消炎将患畜放在光线暗淡、空气清新、干净的栏舍内,尽量减少光线和刺激性气味对患眼的刺激。
四、治疗效果和体会白胡椒是胡椒科植物胡椒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味温、辛,主要成分为胡椒碱,具有防腐抑菌、行气散翳、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等功效,对治疗牛眼角膜混浊效果很好。
采用上述治疗操作的17例病畜,7天后均痊愈:笔者认为预防牛角膜混浊的主要措施是畜主平时注意观察牛的眼睛状况.发现牛眼受伤或发生结膜炎时要及时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平时要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清除粪便和垃圾,减少蝇类滋生的场所:厦)73。
民间验方治疗牛眼虫病

2019年第9期(总第214期)民间验方治疗牛眼虫病中图分类号:S853.33线小东(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畜牧兽医站,74820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19)09-0102-01牛眼虫病是牛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因吸吮线虫寄生于牛结膜囊、第三眼睑和泪管引起的。
此病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对牛的危害很大,可引起结膜炎和角膜炎,甚至角膜糜烂和溃疡,病重者可引起失明。
对该病的防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者就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就中医治疗牛眼虫病做一论述,供大家参考。
!病原我国常见的牛眼虫是罗氏吸吮线虫。
虫体呈乳白色,表面有明显的模纹,呈线状,长约10〜20毫米。
其中间宿主是家蝇属的蝇类。
成熟雌虫在点经验牛眼分泌物中产岀能活动的幼虫%胎生),被家蝇在舔食眼分泌时咽下,在蝇体内发育成侵袭性幼虫,移行到蝇吻突中,当蝇再次吸吮牛眼分泌物时,侵袭性幼虫进入牛眼内,经20天发育为成虫寄生在牛眼内,可存活1年以上。
2症状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6月份开始发病,)〜9月份最多。
由于眼虫在眼内活动,刺激眼膜,引起眼睑肿胀,结膜潮红,怕光羞明,眵盛难睁,时久角膜混浊等症状。
当结膜有炎症时,眼内有脓性分泌物流岀,常将上下眼睑黏合。
角膜炎继续发展,可引起糜烂和溃疡,严重时可岀现角膜穿孔,最后导致失明。
病牛表现极度不安,常摇头擦眼,食欲不振,奶牛产奶量下降。
3诊断在牛眼内发现吸吮线虫时则可确诊。
虫体爬至眼球表面时,很容易被发现。
或用手指轻压眼背部,然后用镊子把第三眼睑提起,查看有无活动的虫体。
或用2%的奴佛卡因滴入第三眼睑内,数分钟后虫体即可随眼泪排岀。
4预防4.1定期驱虫,在每年冬、春两季应进行2〜3次驱虫,每次间隔1个月,重点放在春季防治上。
4.2驱蝇,在本病流行的地区,每年5〜7月间,即蝇类活动季节,用2%〜3%硼酸水冲洗牛眼,每天3次,每次50〜75毫升,4〜5天重复一次。
冬季舍饲期间,应治疗带虫病牛,同时一旦发现个例要实施全群治疗。
中西医治疗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摘 要: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类羊群中比较容易出现传染的眼部疾病,其临床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炎症变化,伴有大量流泪,角膜混浊或呈乳白色,只要及时的治疗即可控制该病。
本文分别从中西医两种角度对本病的治疗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防治0 引言养羊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羊肉消费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刺激了养养规模的不断扩大。
但目前就国内整个养羊产业来说,饲养管理水平较低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很多养殖户对于一些常见疾病了解较少,使得一些本来对羊群危害不大的疾病慢慢发展为严重影响羊场效益的严重传染病,进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即属于这类疾病。
本病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反刍动物常为急性经过,多呈地方流行性的传染病。
至今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国内养羊企业也应该注意本病的预防。
1 病原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由鹦鹉热亲衣原体引起,其次有结膜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奈氏球菌、李氏杆菌等。
鹦鹉热亲衣原体呈球形或椭圆形,革兰氏染色阴性。
在0.1%福尔马林溶液或0.5%石炭酸溶液中24h灭活。
冻干保存于零下70℃经数月或数年还具有传染性,对四环素族抗生素和青霉素敏感。
2 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绵羊、山羊均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
(2)传染来源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来源。
病羊的泪水和鼻液与分泌物污染的饲料可成为传染源。
(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眼结膜间接接触感染,蚊、蝇类可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媒介。
气候炎热、刮风、尘土等因素有利于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4)传播方式本病主要为水平传播。
(5)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性流行。
多发生于天气炎热和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
3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3~7d。
病初患眼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眼不能张开。
结膜潮红,血管舒张,并有黏液性脓性分泌物。
2~3d 后角膜混浊,有一黄白区,表面上有黄色沉着物,仅是结膜炎或轻微的角膜炎并在短期内恢复,病重者由于眼内压升高,角膜凸起,呈尖圆形,间有破裂形成溃疡,角膜周围血管成树枝状充血、舒张,有时可发生眼前方积脓或角膜破裂。
中医治疗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临床金鉴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眼部急性传染病,因炎症主要发生在角膜和结膜部位,所以也称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该种并对于牛的眼部组织有着极大的伤害,并发时伴随着流眼泪和眼部溃疡的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牛失明。
该病的发生于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
由于该病发生在眼部位置,眼部组织对药物较为敏感,西药治疗只能从表面上控制感染,而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眼部组织损伤症状,因此临床多采用中医治疗手段。
1流行病学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由牛摩勒氏杆菌引起。
该病原菌为体长约1.5~2.0微米、体宽约0.5~1.0微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呈短链双排排列,有荚膜,无芽孢,不能运动,只在强紫外线照射下显示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3-7天,传播途径较多,因此感染的原因也较多。
该病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各个月龄的牛都有可能传染,相对而言犊牛的感染率更高,发病率约为60%-90%。
由于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有着较高的感染率,可通过打喷嚏、摩擦、蚊虫等传播,其中蚊虫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蚊虫较多,感染率最高。
2临床症状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在临床上表现为明显的角膜及结膜充血、肿胀、炎症、分泌物增多,严重时发生溃疡、流脓,病牛因此发生怕光流泪的症状。
发病初期眼角膜、结膜充血不明显,后期充血肿胀严重时眼角膜发生外翻或突出症状,并发3天后眼部黄色分泌物增多,痒感痛感增加,蚊蝇在牛眼部周围萦绕,病牛摇头症状明显,并且有用墙壁摩擦眼部的行为。
受视力和疼痛影响,病牛伴随食欲不振或食量减少症状[1]。
3诊断方法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明显症状时流泪、角膜结膜发生炎症及分泌物增多,感染不分年龄。
一般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如果3-7天发生相似的临床症状,且牛角膜增厚,牛群中发病率高、传播快,即可确诊为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4中医治疗方法4.1方1:郁金6g 、荆芥8g 、硼砂8g 、防风8g 、白矾8g ,加水煎汤,过滤后晾温清洗牛眼。
每天1次,连续给药3-5天。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防治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年第09期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多病原感染眼部而引发的急性眼疾遥感染羊表现发病急袁眼角膜和结膜出现明显的炎性病变袁并伴发长期流泪袁视力严重下降袁对采食尧饮水尧行走等行为都产生影响袁严重阻碍了养羊业的发展遥1流行特点本病的病原有多种袁常见的有衣原体尧结膜支原体尧立克次氏体尧奈氏球菌尧李氏杆菌等袁其中以衣原体感染引发的病例最多遥当其中一种病原感染后袁眼部抵抗力严重下降袁泪液分泌的杀菌物质不足袁进而为其他病原的侵染提供了机会袁导致本病最终在患眼部位分离出多种病原遥眼结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是病原传播的主要途径袁病羊眼部经常流泪袁泪液中含有病原菌袁且常污染眼周围区域的皮肤和毛发袁若羊群饲养密度过大袁或刚上料扎堆抢食时袁羊与羊头部的接触频率明显加大袁病羊眼圈四周污染的病原很容易传播至健康羊遥除了直接或间接接触外袁蚊子尧苍蝇等也可作为媒介通过叮咬眼部皮肤而将病原扩散遥饲养管理水平低袁环境卫生条件差袁消毒频率低的羊场本病高发袁具有传染性强袁传播迅速袁致死率低的特点遥2临床表现各种品种尧性别和日龄的羊都能发生本病袁我国以幼龄羊和奶山羊临床报道的最多袁前者可能与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袁后者多与羊场管理不善袁饲养密度过大有关遥病羊感染后潜伏期为20耀30d袁初期表现眼部羞明袁眼睛常半眯袁眼角伴有泪痕袁之后眼睑开始肿胀袁局部疼痛袁后角膜逐渐突起袁角膜周围血管充血肿胀袁结膜和瞬膜表现红肿袁或在角膜上出现白色或灰色小点遥由于视力下降袁病羊采食量也下降袁抢料时处于下风袁饮水也受到影响袁放牧羊群病羊易掉队遥随着疾病不断发展袁病羊角膜增厚并出现溃疡袁形成瘢痕袁最终眼部组织完全变性袁病羊失明遥有些病例为单侧失明袁少部分羊会出现双侧眼睛都失明的状况遥3预防
本病的潜伏期较长袁羊群中发现本病后袁第一时间将病羊隔离袁单独在远离生产区的地方用药治疗遥同圈的其他羊逐一仔细检查袁如果有眼部不适羊依然要隔离遥羊舍用0.1%新洁尔灭溶液全舍喷雾消毒袁或用20%的草木灰水全场喷洒消毒袁地面长期撒生石灰粉袁以降低病原生存几率遥适当控制饲养密度袁舍饲羊群尽量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袁若为定时定量饲喂袁则每次喂料间隔时间不宜过长袁防止饥饿过度而造成上料时出现采食拥挤的现象遥放牧羊群若有羊经常掉队袁可对其仔细检查袁以排除本病遥4治疗广谱抗生素对眼部常见病原有较强杀灭作用袁如红霉素尧四环素尧利福平尧氧氟沙星尧林可霉素等眼药水遥对病羊局部进行滴眼袁4耀5次/d袁为了扩大抗菌谱袁建议用两种眼药水交替使用遥眼角的眼泪污染区域用碘伏溶液涂抹消毒袁防止发生二次感染遥中药治疗以清肝明目尧退翳消淤为原则袁可取柴胡尧石决明尧赤芍尧防风尧蝉蜕尧茺蔚子各18g袁青葙子尧香附尧谷精草尧菊花各12g袁用灯芯草为药引袁研碎后用文火加热袁煎煮1耀2h袁药液灌服袁药渣拌入饲料中供其采食袁1次/d袁连用5耀7d遥有些羊在疾病后期可出现眼睑肿胀的情况袁此时若只用抗生素眼药水或只服中药袁消肿速度会很慢袁可配合地塞米松滴眼液或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进行抗炎和消肿处理袁这样能快速改善症状袁从而缩短病程遥也可使用5%的硼酸溶液对眼部进行冲洗袁之后涂抹红霉素软膏袁3次/d遥若角膜出现浑浊袁涂抹2%黄降汞软膏袁3次/d袁能起到理想效果遥本病治疗期间袁可对羊饲喂柔软易消化的青绿饲料袁适当提高玉米尧豆粕尧麸皮等精料比例袁以快速补充营养遥5小结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虽然在我国未出现过大范围的流行袁但羊场一旦发生本病袁最终造成的损害也较大遥虽然本病死亡率低袁但很多病羊视力下降后袁对采食尧饮水尧行走等行为产生影响袁久之机体营养不良袁生长发育受阻袁出栏周期延长袁导致饲养价值降低遥有些羊最后出栏时还可能因为身体过瘦而赔钱销售袁因此袁本病临床上一定要以预防为主遥
这树皮儿,上可治眼疾,下可益肾气!并涩肠止泻等

这树皮儿,上可治眼疾,下可益肾气!并涩肠止泻等小时候,男孩子尿尿时,总喜欢来一句:不许看哈,看了长挑sher。
这个四川话的挑sher,在医学上被称为麦粒肿,又称针眼、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不舒服又影响美观,难怪被小孩子奉为戏谑经典。
《河北中药手册》载,治麦粒肿:秦皮三钱,大黄二钱。
水煎服。
孕妇忌服。
此方两味药皆苦寒,且均可上治眼疾,尤以秦皮治眼疾之效,更为人知。
比如治红眼及眼睛长疮:秦皮一大两。
以清水一大升于白瓷碗中浸,春夏一顿饭以上的功夫,看青绿色出,即以筷子头缠丝绵,点下汁水,仰卧点所患眼中,先从内眼角满眼点,微痛不怕,约莫三、五顿饭的功夫,即侧卧沥却热汁,每日十顿饭功夫以上的(这叙述,算下来是一日点两次),不过两日便好。
忌醋、萝卜。
(《近效方》) 但如果仅以秦皮治眼疾,就太浪费了。
《本草纲目》曰:“秦皮,治目病,惊痫,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
又能治男子少精,取其涩而补也。
此药乃惊、痫、崩、痢所宜。
这个被李时珍大加夸赞的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因陕西所产尤多,故名秦皮。
以干燥枝皮或干皮入药,皮主收涩,故收涩止痢,又枝皮升清,在春秋季采收,接收了天地之寒气,可平喘止咳、清热燥湿。
加之它既归肝、胆经,又归大肠经,甚至肾经,故上行可治肝经风热导致的目赤眼痛、隐涩难开等,下可涩肠止泻,治热毒泻痢、带下阴痒、精少等。
《本草汇言》说:秦皮,味苦性涩而坚,能收敛走散之精气。
故仲景用白头翁汤,以此治下焦虚热而利者,取苦以涩之之意也。
经典方剂:白头翁汤(《伤寒论》)治热痢下重,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开,去滓,温服一升。
不愈,更服一升。
秦皮与白头翁配伍,为传统治疗热痢里急后重的中医经方,现代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性结肠炎及急性盆腔炎等。
白腊树什么用途

白腊树什么用途白腊树,又称白蜜树、腊叶树,是中草药中的一种常见植物。
白腊树的学名是Toona sinensis,属于大戟科植物,是中国特有的树种之一。
白腊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如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
白腊树的用途非常广泛,既是木材树种,同时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首先,白腊树具有优质木材的特点。
白腊树木质坚硬,纹理清晰,耐久性强,是一种优质的木材材料。
白腊木的材质适合于制作各种家具、地板、门窗等建筑和室内装修用品。
白腊木材的供应量稳定,具有相对较低的价格,所以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同时,白腊木材还具有很好的防虫蛀性能,可以有效延长家具等产品的使用寿命。
其次,白腊树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
白腊树的根、树皮、叶子等部位都具有药用价值。
白腊树具有辛温、微毒、具有杀虫、止痒、止血、解毒等功效。
在中草药中,白腊树被视为补气、消肿、美容养颜的良药。
白腊树的叶子可以入药,能够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治疗湿热泻痢、带下等病症。
白腊树的根和树皮则可以入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外伤出血、瘰疬肿毒等。
因此,白腊树在中药材市场上有着较大的需求。
此外,白腊树还可以作为食品原料。
白腊树的树花和嫩叶可以作为食材,并且味道鲜美。
白腊树花味甜且具有特殊的香气,可以作为烹饪的调料,也可以制作成花茶或者蜂蜜。
此外,白腊树的嫩叶也可以作为时令蔬菜食用,可以炒菜或者做汤。
白腊树的树果也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植物资源,可以鲜食或制作成果酱、果脯等食品。
除此之外,白腊树还有其他一些用途。
白腊树的根还可以提取树胶,树胶可以用来制作胶水、胶带等粘合剂。
白腊树的叶子和树皮可以用作饲料,既可以直接喂给家畜,也可以用来制作饲料添加剂,提高家畜的饲料质量和营养价值。
由于白腊树的叶子具有一定的挥发性,所以还可以提取其精油,精油可以用于制作香皂、香水等化妆品。
此外,白腊树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以栽培在庭院、公园、街头绿化等地方,美化环境。
总之,白腊树是一种具有多重用途的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白蜡树皮治疗家畜眼结膜炎效果好
作者:王国林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4年第06期
结膜炎是家畜眼部常见病,马、牛多发。
分为卡他性眼结膜炎、化脓性眼结膜炎、伪膜性眼结膜炎及水泡性眼结膜炎等。
以羞明、流泪、结膜充血、结膜浮肿、渗出物及白细胞浸润等为特征。
笔者以白蜡树皮为主药,治疗马、牛结膜炎65例,治愈62例,治愈率95.4%。
1.药物
白蜡树为木犀科植物苦杨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
生于山坡、山谷、山沟、林下。
分布河北、山西、陕西、浙江、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药用部分是白蜡树的树干皮或枝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
也可生用。
性能苦、涩,寒。
归肝、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明目、退翳。
应用: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本品清热之中,能泻肝火、明目退翳,用治肝经郁火所致目赤肿痛、目生翳膜,可单用煎水洗眼;配秦艽、防风等煎水服用效果更佳。
2.用法及用量
取干皮30克、水500毫升煎,过滤的药液,滴眼,每天3~4次。
也可加秦艽、防风、煎水灌服。
(贵州省都匀市沙包堡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王国林邮编:55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