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21生科院应用微生物授课计划(丁志丽)

合集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业特色 。
2 课 堂教 学方 法的运 用
传统 的单一注入式教学方法 , 是教师讲授 和板书 , 学生
听讲和记笔记 ,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 无法激发学生 的积极 性,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结合 , 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积极性 , 同时提高学生 的能力 和素质 。( ) 1针对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 如微生物 的形态 、 繁
的定位诱变 、C P R技术 、 N D A重组技术等微生物学的高新技
术, 但在实际生产 中应用较少 , 主要集 中于实验室 的研究 和
应用 。另外 , 该部分 内容在后续的分子生物学课程将详细学
习。因此在教学 的安排 中 , 作次重点处理 , 主要介绍基本概 念 和理论 , 鼓励学生通过 自学深入理解和掌握。
让学生 自学 。 2 启发式教学 。 () 在讲 课中 , 通过提 出问题启发
高学生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激发 学生的学 习兴趣 , 同时在活 跃 的课 堂氛围中 , 学生的综合 能力和素质得 到了提高 。( ) 2
增 设 期 中考 试 , 过 期 中 考 试 , 查 学 生 的 掌 握 情 况 , 测 通 考 检 教 学 质 量 , 进 教 学 方 法 。通 过 反 馈 考 试 成 绩 , 学 生 理 解 改 让
微生物的生态 、 传染 与免疫等i 6 1 。课程涉及面广 、 内容多 , 要 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课程 的学 习,并 同时兼顾 学生的
应用性 和高素质培养。讲不全 、 讲不透的满堂灌做法是不合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相关 知识 、 能力 、 综合素质
即德 、 、 、 智 体 美全 面发展 , 向生产 、 面 建设 、 管理 、 服务第一 线 的高级应用 型专 门人才 。其特点有 : 1应用型本科教 () 育重视专业 复合人才 的培养 , 当加宽专业 口径 , 适 旨在培养 出基础 知识扎实 , 具有多方面能力 的人才 。( ) 2 应用型本科 理的 , 易挫伤学生学 习的兴趣 和积极性 , 不仅不利 于学生对

生命科学学院学院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计划2007学年第一学期

生命科学学院学院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计划2007学年第一学期
生命科学学院学院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计划2007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污水处理新技术
授课班级
04环工
学生人数
38
主讲教师
蒋茹
职称
讲师
辅导教师(职称)
蒋茹(讲师)
教材、参考书及使用意见
教材:苑宝玲,王洪杰.水处理新技术原理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第1版
参考书:汪大翚,雷乐成.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第1版
1.6光电催化氧化
4

2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2.1氧化沟工艺
5

国庆放假
6

2.2SBR工艺
7

2.3深井曝气
8

2.4生物滤池
9

2.5厌氧处理反应器
10

2.6膜生物反应器
11

3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3.1废水生物脱氮技术
12

3.2废水生物除磷技术
13

4污水资源化(混凝、过滤、消毒等)
14

课程设计(整周停课)
课程考核(考试或考查)及成绩评定办法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考勤占10%+作业占20%+课程论文占70%
期中计划变动意见
期中进度检查
期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检查
主讲教师签字:▁蒋茹▁▁主讲教师所在系系主任(教研组组长)签字:▁▁▁▁
教师所在学院负责人签字:▁▁▁▁2007年9月13日
注:1、“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办法”一栏要填上考试还是考查,考试次数,平时成绩和各次考试成绩所占比例等有关事项。

应用型本科建设背景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建设背景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建设背景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柏晓辉;董丽丽;胡长玉;胡晓倩;毕淑峰
【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19)003
【摘要】《微生物学》是生物学和食品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从教学实践出发,采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实现“行知合一”,以期对微生物学课程的应用型建设有所启发和借鉴.
【总页数】3页(P135-137)
【作者】柏晓辉;董丽丽;胡长玉;胡晓倩;毕淑峰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安徽黄山245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应用型本科建设背景下《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黄山学院为例 [J], Zhai Dacai;He Zhilan;Pan Jian;Wan Zhibing
2.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为例 [J], 谭娟;索宁;王嘉斌
3.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 张海宁;李自永;郭文博;陈叶
4.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粉体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 莫伟;封金鹏;杨金林;苏秀娟;王桂芳;潘以朗
5."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 彭秋艳;张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微生物学》微课教学设计初探

《医学微生物学》微课教学设计初探

《医学微生物学》微课教学设计初探----76b59678-6ea5-11ec-a3e3-7cb59b590d7d作者:牛莉娜饶朗毓陈锦龙王英范志刚李丽花伍丽娴崔秀吉赵威尹飞飞吕刚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1期摘要:随着网络教育资源的广泛应用,“微课程”以其时间短、内容准确、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高校热门的新型教学方式。

教学设计是微型课堂制作的核心。

如何选择合适的微课主题,如何设计合理的微课,如何使学习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笔者对自己设计的微格课堂案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微格课堂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微课教学;教学设计图纸分类号:g712文件识别码:a近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渗入到高校的教学课堂中[1-3]。

传统的课堂教授法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其中,“微课”以时间短、内容精、传播广而成为如今高校普遍受欢迎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然而,由于多数高校教师对“微课”这种新生事物的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微课教学设计和专业制作方面的经验不足,导致目前很多微课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真正实现实际教学效果[4-7]。

那么,如何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本学科发展特点,设计和制作出一门合理的,适合本校学生特征的微课,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病原生物学不仅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和免疫机制、特异性诊断和预防措施。

由于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知识容量大,内容枯燥分散,近年来各种新发和复发性传染病不断报道,高通量测序等新的检测和诊断技术不断更新,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时感到困惑。

针对医学微生物课程的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重难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查缺补漏,进一步拓展知识面[8-10]。

应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应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应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申彤
【期刊名称】《微生物学通报》
【年(卷),期】2006(33)4
【摘要】对应用微生物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实践环节的安排、多媒体教学形式的采用及考核方式作了总结和探讨,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课,为新世纪的发展培养出众多的有用之才.【总页数】3页(P172-174)
【作者】申彤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
【相关文献】
1.应用型本科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J], 乔新荣;王锐丽;汪金萍;陈颐辉
2.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J], 张业尼;付荣霞;张军;范志华;孔庆学
3."以学生为中心"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J], 张帅兵;胡元森;屈建航
4.基于线上线下的《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J], 孟建宇;冯福应;玛丽娜;武春燕;李蘅
5.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J], 梁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生物学》教学日历

《微生物学》教学日历
牛淑敏
2
4
9月13日
细菌的染色及形态观察(互动室)
牛淑敏陈容容
3
4
9月19日
细菌的特殊结构染色及观察(互动室)
牛淑敏陈容容
4
4
9月26日
微生物测微技术和计数
牛淑敏陈容容
5
4
10月10日
放线菌和真菌形态观察及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噬菌体6
4
10月17日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微生物多糖——黄原胶的发酵和提取)
牛淑敏陈容容
7
4
10月24日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培养
(微生物多糖——黄原胶的发酵和提取)
牛淑敏陈容容
8
4
10月31日
微生物多糖——黄原胶的发酵和提取
开放实验+课外时间
牛淑敏陈容容
9
4
11月7日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
牛淑敏陈容容
刘方
16
11月27日
微生物的遗传II
刘方
17
11月28日
微生物的遗传III
刘方
18
12月4日
微生物的遗传IV
刘方
19
12月11日
微生物的生态
刘方
20
12月12日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
刘方
21
12月18日
感染与免疫I
刘方
22
12月25日
感染与免疫II
刘方
23
12月26日
特邀讲座
李明春
24
1月
李明春
7
10月9日
微生物的营养
李明春
8
10月16日
微生物的代谢I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精)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精)

2001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内招34人、外招14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表经济学院楼
2002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内招30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
2002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外招28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
2002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春季生9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表经济学院楼
2003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内招15人、外招16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表经济学院楼
2003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春季生5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表经济学院楼
2003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内招13人、外招10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表经济学院楼
2003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春季生3人
注:教室号码“6”字头代表附中楼、“7”字头代表成教楼、“8”字头代表科学馆、“3”字头代表经济学院楼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科学类
2004级本科生课程表(校本部)
学生人数:内招54人、外招43人。

生命科学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生命科学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生命科学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观摩课和公开课听课安排
根据《生命科学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检查工作的安排》,由教学科研办公室组织,各系安排,学院将对本学期我院开设的两门观摩课和六门公开课进行听课检查(表1),届时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参加。
表1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检查观摩课和公开课听课安排
药用植物资源学
杨 涓
10月14日(星期二)第2节
L楼304
11生技
生物工艺学
岳思君
11月21日(星期五)第3节
C区1教221
12生技
动物生物学
教221
14生技
经济动物学
辛国省
12月11日(星期四)第3节
C区1教222
12生科(师范)
生命科学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2014年9月23日
类型
课程
任课
时间
地点
班级
教师
观摩课
植物生理学
梁新华
11月6日(星期四)第2节
C区1教411
12生科(师范)
生物技术制药
周学章
11月6日(星期四)第3节
C区1教122
12生技
公开课
专业英语
罗惠霞
9月25日(星期四)第3节
C区1教221
11生技
分子生物学
高蔚丰
10月17日(星期五)第2节
C区1教122
12生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州师院授课计划
2008——2009学年第2学期
生命科学学院系部名称:__生物系_________任课教师:丁志丽
课程名称
应用微生物学
共同承担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班级
060921
周学时数
大课
小课
重复课
承担任务
主讲
辅导
批改
实验
人数
38
3




所用教材名称
现代微生物生物技术
作者
周世宁
教材处理意见
有所增减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学生已经掌握普通微生物学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了解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环保及高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意见及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及时给学生介绍本学科最新的研究动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性思维。在讲授本课程知识的同时,适当给学生教授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微生物菌体医药
2
2
3
微生物产生的多糖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2
3
4
微生物转化药物
现代微生物药物筛选模型
2
3
5
现代筛选模型和方法
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体系
2
2题
4
6
第三章环境微生物技术
废水处理的微生物技术1
2
5
7
废水处理的微生物技术2
2
5
8
生物修复技术的微生物应用
2
6
9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2
7
10
大气污染物的微生物净化
有毒有害污染物治理的现代方法
2
7
11
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处理
煤炭的微生物脱硫
2
8
12
微生物制浆与漂白技术
废气资源的微生物综合利用原理
2
2题
9
13
第四章农业微生物技术
附生微生物
植物内生菌
菌根
2
9
14
微生物农药1
2
10
15
微生物农药2
2
11
16
微生物肥料
2
11
17
微生物饲料
水产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技术在农业废弃物再利用中的作用
2
12
18
第五章微生物与能源
微生物采油
2
13
19
微生物生产乙醇
微生物产甲烷
2
2题
13
20
第五章微生物与生物催化
2
14
21
第六章微生物检测新技术
2

应用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学教育各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初步掌握运用微生物资源生产发酵产品以及防治有害微生物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微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菌种选育的原理与方法、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学和环境中的应用等,为全面学习生命科学和技术奠定基础。











1.参照校历制订授课进度。进度表中的“课次”指第几次课。
2.课外作业(填习题号或作业量),实验、教学参观、社会调查、复习考试等教学活动,列入进度计划。
3.计划实施情况记载在备注栏内。
授 课 进 度 表
周次
课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课外作业
备注
1
1
第一章绪论
2
1
2
第二章医药微生物技术
人体正常菌群与致病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