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用书(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2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概括内容要点 含答案-

单元考点链接概括内容要点在学习本单元的三篇文章——《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和《短文三篇》时,需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要观点并深入领会其内涵,感悟文章表达的深刻道理。
概括内容要点,这一考点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
它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根据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它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而设的常见题型。
一、概括内容要点题常用的三种方法:1.摘取法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或句子。
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或段的首或尾或中间。
归纳时需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
2.合并法把每层的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3.舍取法①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故需要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
②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答某一方面,故需要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二、概括内容要点题的两个要点——准、全“答准答全”,不仅是对文本信息题的要求,也是对整张试卷的要求,反映了一种答题的境界。
要达到这一点很困难也很复杂,它对答题者的思维品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这里,我们只能从微观的角度,从做题实践当中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以便考生逐渐达到“答准答全”这一要求。
1.注意筛选的范围有的题目筛选的范围很明确,但多数考题没有明确的筛选范围,只提供了题干原句,这时,确定筛选范围对于答全要点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确定筛选范围首先是遵循“就近”原则。
凡是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要点密集的地点。
确定了这一范围,就掌握了主要答题点。
其次是适当扩大筛选范围。
这个较大范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的关键词语出现的其他地方,剩下的答题要点有可能在这些地方。
2.注意内容的层次当筛选范围确定后再出现答题要点不全的问题,恐怕就与未把握好内容层次有关了。
一般而言,要对信息集中的段落仔细阅读,划分层次,分层提取要点,这样才可以保证要点不遗漏。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2单元6辛弃疾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全面版

6辛弃疾词两首本课话题——执着、坚持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千古江山,英豪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夕阳草树,平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博得仓促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年轻的辛弃疾率义兵南下归宋,力争光复中原,不想朝廷昏庸软弱,没有给他发挥志向的舞台。
报国无门,他叹息“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只好“红巾翠袖,揾英豪泪”;壮志难酬,他的愤懑喷薄而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尽管一世怀才不遇,他却向来没有停止过追求梦想的脚步,一直执着地跋涉在抗金复国的道路上。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陈凯歌:就是喜爱较量儿陈凯歌的骨子里透着一股倔劲,争强好胜,从不服输。
拍摄《梅兰芳》时,陈凯歌事无巨细,要求梅宅的道具、布景,都一定具备必定的光彩和质感。
深夜复景时,他拿着手电筒一看院中的柱子,气合适场心脏病发生。
美术组只得连夜拿砂纸打磨,直到柱子光彩令他满意为止。
在拍摄《搜寻》中陈红和王学圻在家的一场对手戏时,陈红被导演折腾了二十多次;而在拍摄王学圻吃带鱼的镜头时,王学圻吃了整整一盘带鱼。
“我们每个演员几乎都经历过这个。
”高圆圆回忆说,“在拍摄和老板在办公室相拥被莫小渝撞见的那场戏时,导演对我的窘态感很不满意。
为了让我出情绪,硬是不让我看回放,一口气演了 33 次。
”正是因为陈凯歌的较量儿精神,一部部出色的电影才表此刻我们眼前,为我们奉上了视觉和心灵的两重要餐。
较量儿表现了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执着和坚持。
陈凯歌与自己较量儿,靠的就是明知山有虎,倾向虎山行的勇气,是坚强拼搏、不言放弃的执着,更是对电影理想信念的坚守。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鸿鹄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3.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行功的。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2单元 7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

7 李清照词两首本课话题——刚与柔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漂泊之苦,构成了她凄苦的人生。
她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本应相夫教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舴艋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腹愁苦。
她的词一如她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她的词才耐得住人们千百年地读下去。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董明珠走过的路不长草”,这是坊间形容格力首席执行官董明珠强势作风的一句评价。
在董明珠的世界里,一切都要清澈见底,她不接受任何一点点的“灰色地带”。
她在管理格力公司时,就采用刚柔相济的手段。
一方面用“刚”性的原则来管理人,管理企业;另一方面,用“柔”性的情怀来关心员工,关注社会。
在她看来,“刚”只是手腕,“柔”是情怀,刚柔相济才能兼济天下。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1.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
——老子2.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诸葛亮3.不患不能柔,惟患不能刚;惟刚斯不惧,惟刚始有为。
——罗学瓒4.柔软的雨水可以滴穿坚硬的大理石。
——黎里[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玉枕.( ) 戚戚.( ) 憔悴..( )( )乍.暖还寒( ) 堆.积( ) 梧桐..( )( )【答案】 zhěn qī qiáo cuì zhà duī wú tónɡ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将⎩⎪⎨⎪⎧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自⎩⎪⎨⎪⎧ 独自.怎生得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却⎩⎪⎨⎪⎧ 却.是旧时相识 相如因持璧却.立(4)过⎩⎪⎨⎪⎧ 雁过.也,正伤心 愿枉车骑过.之 是谁之过.与 裘马过.世家焉【答案】 (1)动词,保养 动词,带领 名词,将领,带兵的人 (2)代词,自己 介词,从 (3)副词,表转折 动词,退 (4)动词,经过 动词,拜访 名词,错误 动词,超过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次序;一个挨一个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4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文言文的分析概括题 Word版含答案

单元考点链接文言文的分析概括题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古代传记名篇。
在学习时,要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内容要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将相交好等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顾全大局和廉颇勇于改错的精神。
《苏武传》记叙了苏武被匈奴扣留后长期坚持坚苦卓绝的斗争的动人事迹,赞颂了他坚贞不屈的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张衡传》记叙了张衡在文学、科技方面的成就和在政治上的作为,赞扬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文言文分析和概括题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一般来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着眼于对整个选文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概括。
这就要求在整体把握的指导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
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
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
分析概括解题“四步骤”第一步:“读”要有“序”解答分析综合类阅读题,要运用三步阅读法:第一步,概览全文,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第二步,抓住主线(一般以时间、人物),分析关系,以求理解;第三步,扫清障碍、筛选概括,准确答题。
以上“三步法”说明,阅读不只是读文,还要会读题。
第二步:“解”要有“据”文言语段、题目和已有知识,是解答问题的三大依据。
不管是考查实词、虚词的选择题,还是语句的翻译题、语段分析概括题、文言断句题,都要以对句中某些关键字词理解为依据。
第三步:“析”要讲“理”文言文阅读试题所选的文言语段中所含的“理”既有情境事理,也有逻辑事理。
在解答过程中,特别是对分析概括题、观点判断题,应分析文中语境本身形成的关系之理和较为普遍的人之常情、事之常理。
第四步:“选”要讲“法”文言文阅读的压轴题基本上都是对文意的概括分析。
命题人设置这类试题的错误选项时,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项。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师用书:第2单元 5 苏轼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推荐

5 苏轼词两首本课话题——认识自我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认识自我的苏轼,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惑,只愿“沧海寄余生”。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帕瓦罗蒂:正视卑微成就歌唱家男孩出身卑微,不可能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
好在校长看中了他的天赋,破格让他入校学习。
男孩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比谁都刻苦。
年末考查,全班只有男孩通过了校长近似苛刻的考试。
校长表扬了男孩,可教室里的学生们发出一阵嘲笑:“校长,你有没有弄错,他可是面包匠的孩子啊!”男孩的脸羞得通红,低下头一言不发。
“孩子,把正视卑微当成你人生的第一堂课。
卑微并不可怕,不思进取才是最不能容忍的。
我相信你将来会是最优秀的。
”校长认真地说。
男孩果然没有让校长失望,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歌唱家。
这位男孩就是当代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
帕瓦罗蒂正是认识自我,正视自身地位,在远大目标的感召下,奋力拼搏,刻苦磨炼,最终实现了伟大的梦想。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2.一个真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法不谦虚。
谦虚使人的心缩小,你像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
结实才能诚实。
——老舍3.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
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得多么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巴甫洛夫4.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
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卢梭[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浪淘.尽( ) 纶.巾( ) 樯橹..( )() 公瑾.( ) 酹.( ) 吟啸..( )( )料峭.( ) 蓑.衣( ) 萧瑟..( )( )故垒.( )【答案】 táo ɡuān qiánɡ lǔ jǐn lèiyín xiào qiào suō xiāo sè lěi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一尊还酹江月( )【答案】 “尊”同“樽”,酒杯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发⎩⎪⎨⎪⎧ 雄姿英发早生华发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发闾左谪戍渔阳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涂有饿而不知发(2)独⎩⎪⎨⎪⎧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鳏寡孤独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3)故⎩⎪⎨⎪⎧ 故垒西边已而遂晴,故作此大人故嫌迟故作不良计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4)却⎩⎪⎨⎪⎧ 山头斜照却相迎 却与小姑别却话巴山夜雨时【答案】 (1)动词,勃发 名词,头发 动词,出发 动词,征发,征调 动词,发射 动词,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2)副词,单独,独自 名词,老而无子的人 副词,只,仅仅(3)形容词,旧的,以往的 连词,所以 副词,仍旧 副词,故意 名词,缘故 (4)连词,表转折 动词,退出来 副词,还,再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大江东.去( )________ (2)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__ (3)竹杖芒鞋轻胜马.( )________ (4)已而遂晴.( )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状语 向东 (2)名词作状语 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3)名词作动词 骑马 (4)形容词作动词 (天)放晴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大江..东去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师用书

语文必修4教师用书第一单元单元说明这个单元学习剧本。
读剧本,戏剧场面和人物形象都是通过想象产生的,具有间接性而非直观性,这一点和欣赏戏剧演出不同,而和欣赏小说、诗歌、散文相近。
不过,读剧本时,读者凭经验想象出来的首先是一些生动的戏剧场面,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就是说阅读剧本要有“场面感”,这是剧本欣赏和小说、散文欣赏的基本区别。
由于戏剧演出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剧本里的情节往往是对生活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发展迅速。
剧本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情节的发展和推进,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人物性格的塑造,都主要靠剧中人物的语言来实现,剧作者则隐身于背后。
教学这个单元时,要适当介绍一些关于话剧的、元杂剧的知识,以及关于欣赏剧本的一般知识。
此外,要让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概括情节。
情节即故事,在概括剧情时,要把剧本里的显在情节(在舞台上表演出来让观众直接看到的情节)和潜在情节(通过一些别的方式交代给观众而不直接表演出来的情节)都包括进去,这样才能见出情节发展的全貌。
如概括《雷雨》和《窦娥冤》的情节时都要注意这一点。
2.了解主要矛盾冲突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剧作中往往有多种矛盾冲突,要看看哪个是最主要的,矛盾对立双方分别是谁,还要弄清围绕在他们周围的人和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对于理解剧情、把握人物、欣赏具体的场面,以及推断剧情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如《哈姆莱特》一剧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是不共戴天的对手,乔特鲁德和雷欧提斯则是会对局面产生影响的两个变数:乔特鲁德处于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之间,左右为难;雷欧提斯被克劳狄斯利用,不过他既仇恨哈姆莱特,又对他怀有不忍之心。
3.把握剧本的结构。
结构也叫布局,是戏剧情节构成与展开的方式,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划分的依据是主要矛盾冲突发展变化的阶段。
如高潮是戏剧矛盾冲突最集中、最激烈的部分,事情的结局即将见分晓,读者处于紧张和期待的情绪中。
课文里的剧本都是节选的,学生难以判断它们在整部剧作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可加以说明。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必修4教师用书:第3单元 离骚节

离骚(节选)本课话题——珍惜时间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屈原深感自己努力向前,害怕追赶不上,于是就抓紧时间,勤奋不懈,修养自己。
人生是有限的,追求是无限的,让我们珍惜易逝的时光,追求无限的美好吧。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巴尔扎克在二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多部作品,塑造了两千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许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
他的创作时间表是从半夜到中午工作,就是说,在圆椅里坐十二个小时,努力修改和创作,然后从中午到四点校对校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
一次,巴尔扎克太累了,对一个朋友说:“我睡一会儿,你一小时后叫醒我。
”一个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巴尔扎克醒来,发觉超过了一个小时,几乎是暴跳如雷地对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叫醒我,耽误了我多少时间啊!”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2.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3.你热爱生命吗?那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4.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
——席勒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6.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而昨天,不过是行云流水。
——约翰·洛克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苗裔.( ) 揆.( ) 朝搴.( ) 肇.锡( ) 骐骥..( )( ) 辟芷.( ) 孟陬.( ) 扈.江离( ) 阰.( ) 【答案】 yì kuí qiān zhào qí jì zhǐ zōu hùp í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肇锡余以嘉名 ( )(2)扈江离与辟芷兮 ( )(3)来吾道夫先路 ( )【答案】 (1)“锡”同“赐” (2)“辟”同“僻”(3)“道”同“导”,引导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度⎩⎪⎨⎪⎧皇览揆余初度.兮( )何不改此度.( )关山度.若飞( )众里寻他千百度.( )予自度.不得脱( )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2)修⎩⎪⎨⎪⎧又重之以修.能( )乃重修.岳阳楼( )邹忌修.八尺有余( )(3)名⎩⎪⎨⎪⎧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4)与⎩⎪⎨⎪⎧扈江离与.辟芷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当与.秦相较( )(5)为⎩⎪⎨⎪⎧纫秋兰以为.佩(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为.巡船所物色(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6)之⎩⎪⎨⎪⎧帝高阳之.苗裔兮( )又重之.以修能( )惟草木之.零落兮( )吾欲之.南海,何如( )何陋之.有( ) 【答案】 (1)名词,时节/名词,法度/动词,过,越过/量词,回,次/duó,动词,揣度,估量/名词,考虑,心意 (2)形容词,美好的/动词,修建/形容词,长,这里指身高 (3)名词,名字/动词,命名/形容词,有名的,著名的/动词,说出 (4)连词,和/动词,等待/动词,结交,亲附/介词,和,跟 (5)动词,作为/动词,是/介词,表被动/动词,治理 (6)助词,的/代词,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动词,到/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名.余曰正则兮 ( )__________ (2)字.余曰灵均 ( )__________ (3)朝.搴阰之木兰兮 ( )__________ (4)夕.揽洲之宿莽 ( )__________ (5)纫秋兰以为佩.( )__________ (6)不抚壮.而弃秽.兮 ( )__________ (7)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作动词 给……起名 (2)名词作动词 给……表字 (3)名词作状语 在早上 (4)名词作状语 在晚上 (5)动词作名词 佩戴在身上的饰物 (6)形容词作名词 壮盛之年 秽恶之行 (7)形容词作名词 美质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纫秋兰以为..佩 古义:今义:认为。
(共26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册)精品教案全集汇总 A4打印版

(共26套)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全册)精品教案全集汇总A4打印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 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4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5日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主备人:使用人:时间:2018年5月1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窦娥冤本课话题——与命运抗争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窦娥敢于怒目青天,指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谴责。
我们可以看到窦娥最初而又朴素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丁磊:开除自己,勇辟新路大学毕业后,丁磊回到家乡,在宁波市电信局工作。
待遇很不错,但丁磊感到一种难尽其才的苦闷。
1995年,他从电信局辞职,此举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但他去意已定,一心想出去闯一闯。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行为:“这是我第一次开除自己。
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
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就成为人生的分水岭。
”初到广州,日子是艰难的。
后来,一位熟知丁磊的女性朋友说,他精湛的“厨艺”和“古筝”弹奏,就是那段日子“苦中作乐”的明证。
也可以说正是这种乐观勤奋和敢于同自己命运抗争的性格,成就了这位网易创始人。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1.强者能同命运的风暴抗争。
——爱迪生2.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李白3.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
——歌德4.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张海迪5.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楔.子( ) 嫡.亲( ) 看觑.( ) 湛.湛( ) 蓦.然( ) 孛.老( ) 绣闼.( ) 刬.的( ) 捱.( ) 鞍鞴.( ) 祗.( ) 桃杌.( ) 亲眷.( ) 嗟.怨( ) 盗跖.( ) 杳.无音信( ) 尸骸.( ) 错勘.( ) 负屈衔.冤( ) 罪愆.( ) 苌.弘( ) 亢.旱( ) 古陌.荒阡( ) 刽.子手( ) 嘱咐..( ) 前合后偃.( ) 【答案】 xiē dí qù zhàn mî bï tà chǎn ái bâi zhī wù juàn jiē zhí yǎo hái kān xián qiān cháng kàng mî guì zhǔ fù yǎ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缥⎩⎪⎨⎪⎧ 缥缃 缥缈 (2)撇⎩⎪⎨⎪⎧ 撇下 撇嘴(3)遂⎩⎪⎨⎪⎧ 未遂 半身不遂 (4)勒⎩⎪⎨⎪⎧ 勒索 勒住(5)叨⎩⎪⎨⎪⎧ 叨叨令 叨扰叨咕 (6)解⎩⎪⎨⎪⎧ 押解 解放 解数【答案】 (1)piǎo piāo (2)piē piě (3)suì suí (4)lâ lēi (5)dāo tāo dáo (6)jiâ jiě xiâ2.语境辨析法(7)要提.( )防他提.( )案中的一些问题。
(8)应.( )届毕业生应.( )当得心应.( )手了,因为他们的应.( )变能力应.( )有尽有。
【答案】 (7)dī tí (8)yīng yīng yìng yìng yīng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mî 然日mù⎩⎪⎨⎪⎧ jiū 住chǒu 见 ⎩⎪⎨⎪⎧ chǎn 平计huà ⎩⎪⎨⎪⎧ 田chïu chïu 划⎩⎪⎨⎪⎧ 被rù rù 热⎩⎪⎨⎪⎧ qǐng 刻qīng 斜⎩⎪⎨⎪⎧ 跌dànɡ 盗zhí潭zhâ 寺⎩⎪⎨⎪⎧ yà 苗助长前合后yǎn yàn 塘⎩⎪⎨⎪⎧ ǒu 吐ōu 歌ōu 打 ⎩⎪⎨⎪⎧ huì 气huì 人不倦后huǐ ⎩⎪⎨⎪⎧ 家juàn tãng 写名yù ⎩⎪⎨⎪⎧ 暑气xuān xuān 闹xuān 赫【答案】 蓦/暮 揪/瞅 刬/划 畴/筹 褥/溽 顷/倾 宕/跖/柘 揠/偃/堰 呕/讴/殴 晦/诲/悔眷/誊/誉 暄/喧/煊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提防·防备两者都是动词,都有“防备”的意思。
“提防”指小心防备。
多用于口语中。
如:“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
” “防备”指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灾祸。
如:“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当踏入社会时,我们需要一定的戒备心来保护自己,但是过度的对他人________(防备/提防),还不信任他人,这就会导致自己活在猜忌的痛苦之中。
②很多看不见的油要____________(提防/防备),如炒货中的瓜子、花生、核桃等,切忌边看电视边吃太多这类“油”。
【答案】 ①防备 ②提防(2)分辨·分辩分辨:指区分辨别,是对两个相类似物体的区别与筛选,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分辩:指用语言辩白,是指对于别人的误解和诬陷,在言语上的争论和驳斥。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针对网络上的谣言,浙江大学谭实丰教授__①__(分辨/分辩)道,西班牙科学家的确研发出了一种“电子舌”,能够__②__(分辨/分辩)出西班牙卡瓦泡酒的不同类型,并能像侍酒师那样自动辨别葡萄酒的等级。
【答案】①分辩②分辨(3)嘱咐·嘱托嘱咐:指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侧重于劝勉、告诫、叮嘱,希望被叮嘱的人避恶趋善,避害趋利;语义较轻,适用于晚辈、平辈、友人。
嘱托:指委托 人办事 ,托付。
侧重于委托别人帮自己做某事,或实现某一心愿;语义较重,对象可以是晚辈、平辈、长辈。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昨日,两位往届党代表与这次参加全国党代会的代表进行了沟通与交流,老代表们__①__(嘱咐/嘱托)新代表们“不要辜负群众的__②__”(嘱咐/嘱托);新代表们则表示,要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回来后将党的政策传达、落实好,让广大群众从中受惠。
【答案】①嘱咐②嘱托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这家饭店本着顾客至上的宗旨,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服务员上菜彬彬有礼,举案齐眉....。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好莱坞金牌编剧尼尔·盖曼的第一篇小说是他在22岁时写的,当时寄出后也没有被退回,杳无音信....,但他并没有就此灰心。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国力损耗巨大,在中东也不再是“指哪打哪”的全能霸主,因此面对来自伊朗主动的“媚眼”相投,美国也顺水推船....做个人情。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2)√杳无音信:远得看不见踪影,也没有音信。
此处使用正确。
(3)√顺水推船: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
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常识·速览][识作者]中国的莎士比亚——关汉卿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
元代戏曲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曾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他曾把自己比作“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表明了他敢于斗争、不畏权贵的性格。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种,现存18种。
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其代表作品:《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探背景]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
元代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进行残酷的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巩固统治地位。
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和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巧识文]元杂剧元杂剧是在金代剧本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既有自身的特点,又遵循严格的体制,形式上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杂剧具有以下特点:(1)戏剧结构的基本形式是“四折一楔子”。
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
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两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
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
(2)在音乐上,杂剧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
宫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
曲子分许多宫调。
曲牌,是曲调的名称。
如课文中的“正宫端正好”,“正宫”是宫调名,“端正好”是曲牌名。
(3)在角色分工上,杂剧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在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4)杂剧剧本由曲词、宾白、科介组成。
曲词是有严格韵律的新诗体。
宾白是剧中人物的说白,有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
“科介”即“科范”,规定主要动作、表情、舞台效果等。
[整体·感知]《窦娥冤》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暴露了封建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败和民众的倒悬,歌颂了窦娥善良的心灵和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