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产业生态效率
什么是生态效率

什么是生态效率?生态效率是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
其中“产出”是指企业生产或经济体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投入”是指企业生产或经济体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及它们所造成的环境负荷。
在生物学中,生态效率是指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对太阳能或其前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利用、转化效率,以能流线上不同点之间的比值来表示。
生态效率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营养级与前一级相比;另一类是同一营养级内不同阶段间相比。
生态效率是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之间实际利用的能量占可利用能量的百分率。
能量在食物链的各个营养级之间不断地流动和转化。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以有机物的形式贮存于植物体内;草食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物,摄取其中一部分能量;肉食动物以草食动物为食物,也摄取其中一部分能量。
这就是能量在食物链中不断传递的过程。
在每一步传递过程中,能量都有大量的损耗,每一级的生物都只能利用所食用的前一级生物提供的能量的一部分。
广义的生态效率一般包括:(1)能量摄取效率,即某一营养级(t)生物所摄取的能量(I t)占前一营养级(t-1)生物所摄取能量(I t-1)的百分率,以I t/I t-1表示。
初级营养级(绿色植物)能量摄取效率,是以光合作用总量(净生产量P G)占所吸收光量(L A)的百分率,以P G/L A来表示。
(2)同化效率,即某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A t)占前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A t-1)的百分率,以A t/A t-1表示。
对初级营养级(t=1)的生物来说,即等于能量摄取效率(A1/A1=I1/I1)。
(3)生产效率,即某一营养级的生物量(P t)占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P t-1)的百分率,以P t/P t-1表示。
对初级营养级的生物来说,也等于能量摄取效率(P1/P1=I1/I1)。
(4)利用效率,即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摄取的能量或同化量占前一营养级生物换算成能量的生物量的百分率,以I t/P t-1或A t/P t-1来表示。
生态效率

三、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
定义: 初级生产—植物等自养型生物固定太阳能或制 造有机物的过程,也第一性生产。 次级生产—动物和其他异养生物的生产,也第 二性生产。
㈠、初级生产
NP=GP-R
代表供给生态系统中其他营养级利用的能量。 单位为g/(㎡·年)或J/( ㎡·年),故也称为 初级生产力。
生物量:某一时刻生态系统单位面源自内所积 累的活有机质的总量。 单位为g/㎡或J/㎡。
×100%
E——饲料转化效率;
P——产品、增重;
R——同期内消耗的饲料量,包括维持和生产。
②饲料能量利用率
总产出能量
饲料能量利用率=
×100%
总投入饲料能量
土地利用率
⑷土地利用率
一定时期内系统生产的 畜产品量(或牧草量) 土地利用率= 同时期内用于该畜产品(或牧×100% 草量)生产占用的土地面积
费者或分解者)所摄取的能量。
A(同化):表示动物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能量。
R(呼吸):新陈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中所消耗
的能量。
P(生产量):呼吸消耗后所净剩的能量。
植物—净初级生产量NP 动物—P=A-R
能流的各种效率 同化率﹙AInn﹚= 固吸定收的的日日光光能能(植物)
= 同摄化取的的食食物物能能(动物)
Pn
生长效率﹙An﹚=
n营养级的净生产能量 n营养级的同化能量
消费或利用效率﹙IPn+n1﹚=
n营养级的净生产能量 n营养级的同化能量
林德曼效率
林德曼效率(IIn+n 1)=
n+1营养级摄取的能量 n营养级净生产能量
一般10%的林德曼效率是一条重要的生态学规 律。从利用效率来看,随着营养级升高略有提 高(20%~25%).
浅谈生态效率

面改善了公司的环境绩效,也扩大了公司的业务范 围,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收益,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
业机会 。
生态效率在循环经济中的应
用
从2002 年开始,循环经济的发展受到高度关注。国 内学者已就循环经济的以下四个方面达成共识: (1) 确立了“3R”即减量化 、再利用 、再循环为循环 经济的操作原则; (2) 把循环经济视为环境与发展 关系的第三阶段,它不同于以前的传统的线性经济 发展模式和末端治理模式; (3) 从可持续生产的角 度出发,对企业内部、生产之间和社会整体三个层 面的循环进行整合; (4) 从新型工业化的角度审视 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认为循环经济是经济、环境 和社会三赢的发展模式。
国际范围企业生态效率的实
践
德国大众汽车: 朝向生态效率目标设计产品。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1999 年推出了生态效率型轿 车Lupo ,该车型的设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优化, 除了车轮之外的所有部件都重新设计,整个车身都 采用循环使用的材料,汽车经废弃物和污染减量化 处理,使用到年限时,支持简易拆卸和循环使用过程 处理。Lupo 汽车不仅在使用时耗能少(每100 公里 省油3 升) 、排放尾气少,而且驾驶舒适、价格便宜, 深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
不同组织提出的定义
其中,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WBCSD) 的定义 被广泛接受,即“通过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服务和商品, 在满足人类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同时,将整个生命周期中 对环境的影响降到至少与地球的估计承载力一致的水 平上,简单说来,就是影响最小化,价值最大化”。
与其他相关概念的比较
生态效率不但要表征所研究对象的环境影响,而且评价 其经济价值。
环境负荷或资源消耗的年下降率。研究表明, 只有当t值等于下式的tk值时,环境负荷或资源 消耗才会与GDP 增长“脱钩”。这个公式是:
项目结算绩效生态效率

项目结算绩效生态效率生态效率指的是什么?生态效率是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是产出与投入的比值。
其中“产出”是指企业生产或经济体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投入”是指企业生产或经济体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及它们所造成的环境负荷。
在生物学中,生态效率是指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对太阳能或其前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利用、转化效率,以能流线上不同点之间的比值来表示。
生态效率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本营养级与前一级相比;另一类是同一营养级内不同阶段间相比。
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生态效益指标怎么填生态效益指标包括流域治理度、侵蚀模数、森林覆盖率、地表径流拦蓄量、光能利用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指标。
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依据生态平衡规律,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有益影响和有利效果,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生态效益的基础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
企业生态效率的改进与实现20世纪90年代,世界可持续与发展商业委员会(WBCSD)首次提出生态效率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生态效率是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竞争性定价商品和服务,同时使整个寿命周期的生态影响与资源强度逐渐减低到一个至少与地球的估计承载能力一致的水平来实现的。
经合发展组织(OECD)对生态效率的定义是:生态效率表示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
它可以认为是产出与输入的比率,而产出是一个公司、部门或经济整体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输入是此公司、部门或经济产生的环境压力的总和。
生态效率的概念提出以后,逐步引起学界的研究兴趣。
有学者认为生态效率可以理解为生态改进和经济发展的结合。
也就是说,生态效率就是用更少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
对于企业来讲,生态效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投资、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等朝着产品附加值最大化以及资源耗费、废物污染最小化这一方向发展。
将生态效率理念引入到企业中,一定程度上可以促成企业生态友好观念的形成,同时可以成为一种管理工具、一种催化剂,促进企业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产出效率,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发展和谐共存的目标。
产业生态效率管理

reduction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the re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the increasing value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路漫漫其悠远
6/53
一、产业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
⑴生态效率最核心的内涵是“以少产多”。即使用较 少的能源与原料,制造数量更多、品质更好的商品,而 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废弃物与污染能降至最低。生态 效率集产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目标于一身,作为一个 商业概念,它强调以较少资源投入和较低成本创造较高 质量的产品,提供具有竞争力价格的产品和服务,因此 代表了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状态。生态 效率强调产业在生产数量更多、品质更好的产品时,将 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最小化,从资源开采、 运输、制造、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到分解处理 全过程内,将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以及废弃物和污染的 排放降至最低,至少也要降至环境承载力之内。
Reduce the material intens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Reduce the energy intens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Reduce toxic dispersion; Enhance material recyclability; Maximise sustainable use of renewable resources; Enhance material durability; Increase the service intens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tensity throughout the life cycle to a level at least in line
工业生态效率指标分析.doc

工业生态效率指标分析1工业生态效率及其指标体系生态效率的概念在OECD国家应用得较多,是一种比较新的环境管理方式。
为了确切表达经济、环境与社会三者的关系,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递交到1992年里约峰会的文件《改变过程》中最早提出了“生态效率”的思想。
最近的几年中,这一概念被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一些国家研究了关于生态效率如何能够获得商业与环境双赢的经验。
研究出“成本洞穴引起的隧道效应”概念,意思是“如果一个公司向一个有益于环境的产品开发努力,那么结果并不是投资回报的减少,相反却是成本开始降低”。
同时指出:“世界上最廉价的事情莫过于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而且节约资源的收益会远远超过我们所期望的”。
不仅在环境领域,一些经济学家对生态效率也颇感兴趣,在2001年2月份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曾提出了“生态效率:绿就是金”的观点。
生态效率衡量的是单位生产和消费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一种投入产出比,投入是原材料和能源利用、环境压力等,产出是生活质量、货币价值和生产的提高,度量生态效率就在于确认投入与产出的指标。
1.1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的功能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的功能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描述和反映任何一个时点上(或时期内)各方面经济与环境的水平或状况;二是评价和监测一定时期内经济与环境变化的趋势及速度;三是综合衡量经济与环境各领域之间的协调程度。
它可以使政府确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控制污染物排放的优先顺序,同时给决策者一个了解和认识工业生态环境进程的有效工具。
加拿大环境与经济国家圆桌会议支持了一些研究,目标是探求和设计可行的生态效率指标。
目前,在加拿大环境与经济国家圆桌会议支持下,能源与原材料强度指标已经在8个公司进行了实验并取得了许多实际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能源效率指标很容易且可以广泛推广,同样,单位产出的原材料消耗———原材料强度指标也是可行的。
生态效率指标可以使社会、消费者、生产者之间相互沟通和对话。
wbcsd生态效率指标八项原则

WBSCD生态效率指标八项原则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效率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企业和组织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关注生态效率的提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在实践中,WBSCD生态效率指标八项原则是我们在追求生态效率提高过程中的重要参考。
一、清晰明确的目标生态效率的提高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通过设定能源消耗减少的目标、减少废物排放等方面的指标来推动生态效率的提高。
二、全面的考虑在进行生态效率评估时,需要全面考虑企业的生产、运营、供应链等方面,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更要考虑到整个价值链的生态效率问题。
三、资源有效利用资源是生态效率提高的基础,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尽量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持续改进和创新生态效率的提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企业需要不断地寻求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法,以实现生产方式、产品设计、供应链等方面的持续改进。
五、科学有效的监测和评估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对生产、运营、供应链等方面的生态效率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
六、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生态效率的提高需要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共同实现生态效率的提高。
七、对外交流和披露企业应该对外进行生态效率的交流和披露,通过透明的信息披露,让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生态效率提高情况,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
八、法律、道德的遵守企业在追求生态效率提高的过程中,必须合法合规,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确保生态效率提高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效率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WBSCD生态效率指标八项原则为企业在追求生态效率提高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效率的重要性,积极落实这些原则,推动企业的生态效率不断提高,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一、生态效率的重要性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生态效率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农业生态效率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生态系统能够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能力。
粮食主产区是指那些具有丰富农业资源和优势的地区,其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对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农业生态效率的途径进行综述。
一、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1.资源利用效率:包括土地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化肥利用效率和农药利用效率等。
土地利用效率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的农产品产量,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单位水资源上实现的农作物产量,化肥利用效率是指单位施肥量对农产品的增产效果,农药利用效率是指单位农药使用量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水质和空气质量等。
土壤质量是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有着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程度,水质和空气质量是农业生态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
3.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包括农产品的营养成分、食品安全和农产品的质量指标等。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农业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二、影响农业生态效率的因素1.农业技术水平:农业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先进的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土地、水、化肥和农药的利用效率,并且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生态环境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是农业生态效率的基础,对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农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包括气候条件、土壤质量、水资源等因素。
3.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并且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可以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4.农业政策支持:农业政策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补贴,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产业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
The WBCSD has identified seven success factors for eco-efficiency: Reduce the material intens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Reduce the energy intens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Reduce toxic dispersion; Enhance material recyclability; Maximise sustainable use of renewable resources; Enhance material durability; Increase the service intens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dustrial Ecology in Action session 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
Eco-Efficiency starts from issues of economic efficiency which have positiv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while cleaner production starts from issues of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which have positive economic benefits. The concept of eco-efficiency was first coined in 1992 by the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CSD) in its landmark report Changing Course. Eco-efficiency was further defined at the first Antwerp Workshop on Eco-efficiency held in November 1993 as being “reached by the delivery of competitively priced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satisfy human needs and bring quality of life while progressively reducing ecological impacts and resource intensity throughout the life cycle to a level at least in line with the earth's estimated carrying capacity”. 2/53
9/53
一、产业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
⑷生态效率是一种开放的观念,能融合在产品或服务 的生命周期内的任何有用的观点和想法。生态效率的基础 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资源生产力是 实现生态效率的基本要求,而生态效率也包括其它方面的 产业理念,例如鼓励各产业防治污染、减少使用天然资源 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以及清洁生产等,以改变生产过程 来减少污染,而不是仅以善后处理来解决污染问题,在此 基础上还主张日渐崛起的“面向环境的设计” 概念,也就 是在设计产品及选择生产技术时,尽量减少使用原料和能 源,同时经过能源的回收,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同时也 注重“生命周期”观点,即从原料采用制成产品到最后弃置 不用的整个过程都加以分析。 以清洁生产为例,“生态效 率”强调经济效益,同时能产生环境利益,而“清洁生产” 则以环境利益为出发点,希望同时能带来经济利益。 10/53
一、产业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
⑵生态效率是一种产业经营管理的哲学。 科学化 的管理,是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唯一选择。科学化管理就 是面对问题、期待挑战、持续改善并领导潮流。生态效 率制度鼓励产业寻求环境改善与经济利益同步发展,通 过不断地改进来促进各产业不断的增长和增强竞争力。 追求生态效率,不是要各产业放弃他们现在的实际和制 度。对于生态环境而言,符合生态效率的商品能降低环 境的污染负荷,更接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各产业本 身而言,使用较少的能源与原料、减少污染产生量与排 放量,直接代表了生产成本的降低,当然也是利多。因 此,生态效率代表了一种各产业获得利润与保护环境的 双赢状态。 8/53
一、产业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
⑶生态效率为工商界和企业界提供了一个将自身纳 入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去的重要机会,将可持续发展具体 化为各产业自身的目标。产业生态效率是实现整个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生态效率是产业推动可 持续发展的主要方法,是一种持续经营的新观念。“持 续改善” 让各产业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顾客对于环保 商品的需要、环境相关法规的限制等调整经营策略,从 未来的发展来考虑,持续增加商品的需求与附加价值, 开创新的商业机会,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11/53
二、生态效率的主要内容
(2)产品和服务应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提高生活品 质为目的: 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应尽量以他们实 际需要的功能为主,努力做到使消费者在享受同样的服 务时消耗最小的资源和原材料。 (3)逐渐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 境的影响及自然资源的消耗: 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资源开 采、运输、制造、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分解处 置等全部过程。 (4)环境负荷的底线是地球的资源承载力和维持 基本的生态平衡: 努力减少资源的使用,尽量利用可再 生的资源,使地球上资源的再生量能尽量满足人类基本 的生活需求。 12/53
15/53
三、生态效率的基本原则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价值的增加 生态效率= = 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的增加
其中环境影响指的是原材料、能源的使用和废弃物 的排放。 5/53
一、产业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
对于工业界而言,生态效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资源 利用、工业投资、科技发展等朝着工业附加值最大化以及 资源耗费、废物污染最小化这一方向前进。
三、生态效率的基本原则
⑵减少对自然的影响:包括减少气体的排放、水的流 出、废物的处理、有毒物质的处置和培育可持续使用的再 生资源。这个过程既包括传统的末端治理、更重要的是强 调生产过程的原料转化率的最大化,或者使副产品转化为 有用的工业原料,而不是让它们变成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综合考虑不同的工业过程,会对于减缓整体环境影响作用 可能非常显著。如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These elements clearly build upon and help further the successfull United Nations cleaner production initiatives towards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3/53
一、产业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
⑴生态效率最核心的内涵是“以少产多”。即使用较 少的能源与原料,制造数量更多、品质更好的商品,而 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废弃物与污染能降至最低。生态 效率集产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目标于一身,作为一个 商业概念,它强调以较少资源投入和较低成本创造较高 质量的产品,提供具有竞争力价格的产品和服务,因此 代表了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状态。生态 效率强调产业在生产数量更多、品质更好的产品时,将 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最小化,从资源开采、 运输、制造、销售、使用、回收、再利用、到分解处理 全过程内,将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以及废弃物和污染的 排放降至最低,至少也要降至环境承载力之内。 7/53
二、生态效率的主要内容
生态效率作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成为 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哲学,是推动企业迈向可持续发展的 管理方法。生态效率的实现,必须在提供具有竞争力价格 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需求和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在 产品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逐步将其对环境的影响及自 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到地球承载力能负荷的程度。生态效率 的主要内容包括: (1)鼓励企业努力提供具有竞争力价格的产品和服务 生态效率的企业成本应由“资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 本+管理成本”组成,将资源直接纳入生产成本当中。
一、产业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
1.生态效率的概念、内涵 “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这一概念于1992年 被首次提出, 生态效率是指“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 效率, 它可以看作是一种产出/投入的比值,可以说是 一个广义的性能比。其中产出是指一个企业、行业或整 个经济体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投入指由企业、行 业或经济体造成的环境压力。” 其概念的直观表达式可 表示为:
Eco-efficiency is defined as economic efficiency combined with environmental benefits, just adding maximum value with minimum resource use and minimum pollution. According to the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ch first launched the concept, eco-efficiency is concerned with three main goals: the reduction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the re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the increasing value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6/53
一、产业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
生态效率的目的是鼓励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更 具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能更多地负起保护环境 的责任。生态效率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哲学,是推动 企业迈向可持续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十多年来发展迅速, 相关的观点、做法、工具等正在逐步完善与推广。在联合 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理事会推 动下,遍布全球33个国家的数百家跨国企业开始采纳与实 施“生态效率”计划。生态效率是工业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 究领域与组成部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实践,“生态效率 ”的理论及相关体系逐渐成熟,已经成为国际环境管理的新 潮流。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