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9.2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八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课件1(新版)商务星球版

青藏地区的位置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的范围
横 断 山 脉
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的景观差异
A
B
高寒气候
• 冬寒夏凉 • 太阳辐射强 • 降水少
高原冰川
生态环境
• 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 布,土层贫瘠,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 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 使高原牧区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 加剧,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2、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可能 造成哪些环境问题?修建的意义是什么?
小结
煤、石油:鱼卡的煤,冷湖的石油(柴达木盆地);
铅锌矿、盐(等):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有最大的 钾肥厂。
交通运输变化
公路:川藏、滇藏、新藏、青藏等 公路。
航空:1956年试航拉萨成功,现有 拉萨至北京、成 都、西安、广州 的定期航班。
铁路:青藏铁路
1、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为什 么青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为什么 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为什么青藏地区水能丰 富?
自然保护区
可可 西里 自然 保护 区
羌 塘 自 然 保 护 区
格尔木●
● 西宁
● 拉萨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1.你认为国家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原因是什么? (三江指黄河、长江和澜沧江)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1)干旱气候增加, 过渡放牧,滥挖药材,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剧烈 发展;(2)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减少; (3)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严重影响了三 江源地区和中下游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这些矿产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所以该 盆地被称为“聚宝盆”。目前,已在察尔 汗盐湖附近建起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厂。
八年级地理下册 9.2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知道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
2.了解青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视频及相关的阅读材料了解青藏地区丰富的资源,掌握主要的资源的特点。
结合身边实例说出如何依托丰富的资源发展经济。
4.培养热爱青藏地区,关心生态环境意识。
通过图片及资料说出在青藏地区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对应的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青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青藏地区复杂的自然环境对于发展旅游经济的利与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自学为主讲解为辅教学过程教师课件视频导入:教师:近年来,随着登山者和游客逐渐增加,喜马拉雅山上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为了让珠峰永葆圣洁,人们提出“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别带走”的口号,许多环保志愿者纷纷加入到保护珠峰的行动中来。
你还知道青藏地区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吗?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教师: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土层瘠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使高原牧区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显。
活动:当前,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结合下面的对话,说说个人看法。
学生:科学家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里的冰川消退很快。
环保志愿者:随着游客和登山爱好者的增多,丢弃的垃圾越来越多。
教师:在青藏地区的一些地方,生长着冬虫夏草、雪莲、藏红花等药用植物,生活着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动物。
近些年来,由于过度采挖、盗猎等行为屡禁不止,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教师:冬虫夏草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 500~5 000米的高山草甸上,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目前市场价格是黄金的2倍以上。
教师:每年夏季,高山草甸上都要迎来十几万的采挖大军,几乎会翻遍那里的每一片草皮。
学生:“掠夺式”采挖导致虫草数量骤减,资源日渐枯竭,草甸破坏严重,而恢复过程却极为漫长。
地理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9.2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课是传授新知识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的青藏地区的环境保护,本课时的主要介绍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和生态环境问题以及青藏地区丰富的资源。
本课在地理学科课程中的难度水平属于一般。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查阅地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特点;结合景观图,描述三江源的自然特征。
2、了解三江源面临的生态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的重要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列举实例,说明三江源面临的生态危机,通过讨论了解其对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1、青藏地区的资源。
2、“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式教学法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完成导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故乡的三江源》,展示三江源地区的景观图片。
直观感受三江源地区的环境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吉祥的山沟里/吉祥的山沟里/神鸟布谷在歌唱/雄伟的山顶上/金色的太阳升起/故乡三江源头/故乡三江源头/生活幸福美满……。
二、新课学习1.位置范围展示图片“高寒地貌、高原湿地、高原生态”,学生观察,推测这些图片来源于哪个地区。
教师提问:(1)结合地图,你能猜出为什么叫这个名称吗?有哪“三江”?“源”说明什么问题?(2)结合地图确定三江源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描述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
师生总结:对积极读图、析图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
承转:通过刚才的图片,我们发现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冰川耸立、湖泊星罗、沼泽密布,给人一种水乡泽国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品味雪国水,透视三江源。
2.“中华水塔”阶梯位置:展示地形图,描述三江源地区所在的阶梯,猜测这种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学案(无答案)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学习目标】1.学习青藏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了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3.通过图9-2-2,学习青藏地区矿产资源的分布。
【学习重难点】1.学习青藏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了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生态环境保护。
1.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土层贫瘠,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2.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使高原牧区草场严重退化,,生态环境问题突显。
3.近些年来,由于过度采挖、等,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4.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防止青藏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许多自然保护区。
(二)资源开发。
1.青藏地区蕴藏着丰富、、以及、、等矿产资源。
当前,大规模的矿产开发主要集中在。
2.青藏地区拥有开发、和等清洁能源。
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总结分析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2.讨论太阳能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3.青藏铁路开通后与开通前相比,西藏自治区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有什么变化?4.如何保护青藏高原的生物和环境,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达标检测】1.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A.玉米B.小麦C.水稻D.青稞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藏地区丰富的新能源是太阳能和地热B.青藏铁路沿线的居民以藏族为主C.青藏高原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气温高、雨量充沛D.青藏高原的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3.目前,青藏地区对外联系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A.内河航运B.公路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4.青藏铁路穿越的自然保护区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C.梵净山自然保护区D.青海湖自然保护区5.材料: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的建设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原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铁路建设难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复习学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2)生态环境问题:①青藏地区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高原牧区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②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在青藏地区的一些地方,生长着冬虫夏草、雪莲、藏红花等药用植物,生活着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动物。
近些年来,由于过度采挖、盗猎等行为屡禁不止,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1)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防止青藏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
(2)青藏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在工程建设中需要特别注意生态保护。
例如,青藏铁路部分路段通过以桥代路的方式,为野生动物的迁徙提供了安全通道。
再如,通过草皮移植,沿线绿化率接近100%,基本看不到裸露的泥土。
【思考】(判一判)1.青藏地区出现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是过度放牧、乱采滥挖。
()2.藏红花是一种名贵药材,为了人类健康,要大规模采挖。
()3.青藏高原的藏羚羊、野牦牛可以为我们提供珍贵的毛皮,狩猎有助于脱贫致富。
()4.青藏铁路部分路段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主要目的之一是为野生动物迁徙提供安全通道。
()拓展归纳青藏铁路上的“以桥代路”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从青海格尔木到西藏拉萨全长1142千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达960千米。
青藏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千米,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为克服多年冻土对路基的破坏,青藏铁路有许多路段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
此外,有的路段的“以桥代路”也是为了给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徙提供安全通道。
“中华水塔”三江源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总面积36.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其中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目前优质牧草逐渐被毒、杂草所取代,一些草地危害动物如鼠类乘虚而入,导致草地载畜量减少,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减退,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学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一、学习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2.了解保护“三江源”的重要意义,以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3.了解青藏地区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及现状。
二、自主学习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广布,土层,生态系统十分。
2.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
3.青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等矿产资源。
当前,大规模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
4.青藏地区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和等清洁能源。
5.藏族传统舞蹈是。
三、合作探究(一)生态环境保护★活动1 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1.为什么青藏地区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2.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①问题:;原因:。
②问题:;原因:。
★活动2 举例说说,国家对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了哪些措施?(二、)资源开发★活动31.对矿产资源的开发2.对能源资源的开发3.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四、当堂检测1.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是()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B.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土层贫瘠C.太阳辐射强烈,野生动植物难以生存D.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震频发2.导致青藏高原牧区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的人为原因是()A.乱砍滥伐、毁林开荒B.陡坡耕种,过度樵采C.过度放牧、乱采滥挖D.修建铁路,滥采矿产3.青藏铁路经过的自然保护区是()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B.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C.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D.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4.柴达木盆地储量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A.石油B.天然气 C钾盐 D.煤炭5.青藏地区开发潜能巨大的清洁能源是()①石油②天然气③煤炭④水能⑤太阳能⑥地热能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五、我的收获(一句话谈谈你的最大收获)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参考答案二、自主学习1.寒冷冻土瘠薄脆弱2.三江源3.煤铁钾盐柴达木4.水能太阳能地热5.锅庄舞三、合作探究★活动1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土层瘠薄。
2020-2021学年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第2节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教案

第二节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1.知识与技能:认识青藏地区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出青藏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主要治理措施与成效:了解青藏地区藏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开发现状:举例说明青藏地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并说明青藏铁路开通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2.过程与方法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培养从个性到共性的研究:运用数据说明变化,培养分析能力3.情态度和价值料通过学习青藏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树立人地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1.认识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以保护态环境的重要性2.说明青藏地区开发用清古能源的优势凝开发刊用的意义3.了青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说青藏铁路的开通当地旅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学难点】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引性,存在的生,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课前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青藏地区配乐图片新课讲解:提问: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看到了哪些事物?(布达拉宫、格桑花┉┉)提问:这些美丽的景色在我国的哪个地区能够看到?(省青藏地区)提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九章青藏地区的第二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资源开发。
板书: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提问:青藏地区有哪些可以开发的资源呢?(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洁净的能源等等)多媒体展示:布达拉宫、大昭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世界最高的大湖纳木错。
多媒体展示西藏自治区2005-201的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变化图,并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1、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青藏铁路开通后又开通前相比,西藏自治区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有什么变化?(大幅度的增加)2、由此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青藏铁路的开通,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过渡:青藏地区原生态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风情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探险。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说课稿1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是一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掌握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负起责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青藏地区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说出青藏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主要治理措施与成效;了解青藏地区蕴藏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开发现状;举例说明青藏地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对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并说明青藏铁路开通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举例说明的方法,培养从个性到共性的研究;运用数据说明变化,培养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青藏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树立人地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认识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说明青藏地区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优势及开发利用的意义;
3.了解青藏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说明青藏铁路的开通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难点】
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相关图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志愿者在珠峰登山大本营附近捡拾垃圾”的照片。
提问:你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垃圾在哪里吗?
学生:青藏地区的珠峰垃圾。
教师:是的,近年来,随着登山者和游客逐渐增加,珠峰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因此,我们攀登珠峰要环保登山。
同学们,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青藏地区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吗?
这节课,我们就去青藏地区看看那里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的开发情况。
环节二:新知学习
学习任务一:生态环境保护
活动1:查找问题原因
教师:阅读课本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找出青藏地区生态问题突显的原因?
学生:从自然方面来看,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土层瘠薄;从人为原因来看,长期以来,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使高原牧区草场严重退化,水土流失加剧。
教师:你知道为什么青藏地区有这么严重的乱采滥挖现象吗?
教师:在青藏地区的一些地方,生长着冬虫夏草、雪莲、藏红花等药用植物,生活着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动物。
近些年来,由于过度采挖、盗猎等行为屡禁不止,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教师:当前,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不同人士从不同的角度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学生:科学家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里的冰川消退很快;环保志愿者说,随着游客和登山爱好者的增多,丢弃的垃圾越来越多。
活动2:制定相关措施
教师: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防止青藏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哪些措施呢?
学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
➢拓展延伸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历史上,三江源区曾是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生态环境变得脆弱。
教师: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哪三条江的发源地?
学生:长江、黄河、澜沧江。
学习任务二:资源开发利用
教师:展示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1.说一说柴达木盆地的位置;2.找出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地。
学生甲: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被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所环抱。
学生乙:柴达木盆地盐类资源丰富,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
此外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
教师点拨: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
活动2:清洁能源
教师: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
说一说青藏地区的人们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
学生: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烧水煮饭、路灯照明、取暖等。
教师:说一说青藏地区还有哪些能源。
学生:青藏地区拥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水能、和地热等。
教师点拨:这些都是清洁能源。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些清洁能源逐步得到有效利用,不仅改善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也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小组合作探究:青藏地区地热能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展示探究结果:
青藏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此地热资源丰富。
➢拓展延伸
羊八井地热电站
1975年9月23日,我国最大的地热试验电站——羊八井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成功。
西藏地热资源丰富,素有地热博物馆之称。
70年代初,当地质勘探队伍的足迹踏进拉萨以北90公里处的羊八井地区时,发现这里温泉散发着一股股蒸腾的热气。
于是,羊八井地热试验电站建设的序幕拉开了。
西藏利用地热资源发电居我国第一位。
活动3:旅游资源
教师:人生需要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为跋涉千里的向往,只为漫无目的的闲逛;不为人山人海的名胜,只为怡然自乐的街景。
或走,或停,原则就是看心情。
从一个地方到另
一个地方,弄明白生活的意义。
同学们此刻最想去哪里?
学生:青藏地区。
教师:好,那我们就去青藏地区走一走。
那出发前,我们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呢?说出原因。
学生甲:那里太阳辐射强,应该准备防晒霜、太阳镜、太阳帽等。
学生乙:空气稀薄,氧气较少,应该准备氧气袋。
学生丙:昼夜温差大,还应该准备羽绒服。
教师:在青藏地区,我们会看到什么景象呢?
学生:原生态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风情文化。
➢拓展延伸
锅庄舞
锅庄舞,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由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
2006年5月20日,锅庄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巍峨,气势雄伟,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
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教师:展示西藏自治区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变化图(2005~2011年),2006年后,西藏自治区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学生:迅速增加。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拓展延伸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南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被誉为“天路”。
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
路程最长、克服了世界级困难的高原铁路。
这条神奇的天路犹如吉祥哈达,载着雪域儿女驶向发展和幸福之园。
环节三:课堂检测
冬虫夏草生长在3800米以上的高原草甸地区,每采集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
每年5月~6月到藏区挖虫草的人数都超过了20万,并且不断增加。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材料信息,人们这种做法哪些不是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问题( B )
A.植被破坏 B.水污染
C.草场沙化 D.动物栖息地破坏
2.青藏地区主要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有( B )
①太阳能②地热③水能④潮汐能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
环节四:总结升华
用板图小结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大纲要求设计教学过程,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时给出探讨内容,并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为避免在探讨时个别学生不积极参与活动,我给每个小组安排不同的任务,由小组组长组织进行,并在小组间展开竞争。
这样不仅避免课堂讨论冷场,也极大调动学生地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也都能积极配合老师,整个课堂显得比较有生气,基本达到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