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经典诵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诵读经典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名著导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诵读经典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名著导读

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下这本书,并写上几句推荐语吧。 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天文、
地理、生物、人体、健康、医药等好多好多方面的内容, 是一本让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科普读物。书中新奇 的知识,有问有答的形式,会让你体会到大千世界的五 彩缤纷和自然界中的千变万化,令你手不释卷。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 5.1921. 5.1913: 48:4713 :48:47 May 19,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5 月19日 星期三 下午1 时48分4 7秒13: 48:4721 .5.19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5月 下午1 时48分2 1.5.191 3:48M ay 19, 2021
……
动物篇
动物界所有成员的身体都是由细胞组 成的异养有机体。动物与植物最大的不同 在于动物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 运动,能够自主运动。
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 苍蝇为什么会搓手?
动物的血液都是红的吗?
生存在地球上的植物估计有50万种以上,
我们无法一一将它们的特点记在脑海里。因此,
我们可以记住植物可分为几大类,比如按植物
4.为什么琥珀可以告诉我们远古生物的秘密? 琥珀的实质是生物化石。它们是远古树木上滴落的树脂,
经过快速掩埋、挤压与地热变化后逐渐形成的。琥珀中最常 包裹的就是小昆虫,有些琥珀中还能够看到小虫挣扎的痕迹, 甚至连它们当时生活环境中的一些碎屑、小叶片也一同被包 裹起来,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场景。琥珀就像时间胶囊 一样封印了远古的故事,让我们能够以此一窥过去。
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新课标小学生必读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与经典为友为人生奠基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封面导读看看这本书的封面你知道了什么

四年级下册诵读ppt

四年级下册诵读ppt

【译文】 琵琶上的大弦在琵琶女的弹奏下发出嘈杂低沉的声音,如 同急风骤雨,密密麻麻;小弦发出细碎轻盈的声音,如同有人 在不远处窃窃私语,那么轻柔,时隐时现。嘈杂的声音和细碎
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时高时低,时急时缓,就如同千万颗大小
不同的珠子散落在玉盘中;发出清脆悦耳、和谐动听的声音。
第九周
凉州词
——(唐)王翰
【译文】明亮的月光惊动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 夜风吹来了蝉的鸣叫声。(在)一片稻花香气里(乡亲们) 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听到的是蛙鸣声(响成)一片。远 处的天上挂着七八颗星星,山前落下两三滴雨。记得以前的
乡村小客店就在社林旁边,沿着小路转过溪边石桥,它就忽
然出现在眼前。
第七周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产,本来是百姓赖以生活的资本,如果反成为百姓的祸害,就莫
不如让我只带两袖清风去了。我不能增加百姓的负担,让百姓在 背后对我说三道四。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写出了因官吏贪婪搜刮本地特产,而使 百姓遭到祸殃。后两句风趣幽默,“清风两袖”是对那些阿谀奉
承的贪官的嘲弄。
第十一周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第3周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译文】 一弯峨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 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 极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 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第4周
桃花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第十七周
墨梅
——(元)王冕

推荐精品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ppt优质课课件

推荐精品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经典诵读ppt优质课课件
沙 诵 读 经典 迳 五 (1)中 心 音 有感情 有韵味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唐)刘禹锡 同到/牵牛/织女家。
谢谢大家, 沙 迳 五 (1)中再见! 心
班 小 学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从 军 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经典诵读晨读ppt-四年级

经典诵读晨读ppt-四年级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二十四桥
(清) 谈迁 斜阳古道接轮蹄,
明月扶疏属柳西。桥上行人桥源自水, 落花尚自怨香泥。春日(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知者减半,省者全无。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课人教部编版ppt课件13

四年级下册语文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课人教部编版ppt课件13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文白对读。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 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 矣。”
译文: 于是邹忌上朝进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不 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畏惧我,我的客人有
译文:
齐王说:“有道理。”于是下达命令:“所有大臣、官
数月之后吏,时和时而百间进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可受到上等奖赏;能
(一)请大家静听吟诵,尽可能地在脑海中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金几吾个不 月禁之上夜后,,奏玉时漏不章莫时相偶规催尔。还谏有人我来进的谏;,可受到中等奖赏;能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①这星就如 是雨所时:谓指在不焰朝火廷时纷上纷战偶,胜乱别尔落国如。还雨。有人来进谏;一年之后,就算有人想进谏,也
②邹忌拿他的妻、妾、客人比齐王身边的人,运用的是譬喻说理的手法。
((六二) )学请没生脑说海有读中后出什感现受了么。画面可的同进学举谏手,的说说了你脑。海中燕的画、面有赵些什、么。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
(四)学生读一句,老师跟读一句。
男落子日千 熔年金的志,,暮过吾云生合失未璧有,,涯人。在使何处我。听到的,可受到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时,
这里的“地方”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它是两个单音节的文言词,前者是“土地”“地方”的意思,后者是“方圆”的意思,因
此如,今在 憔“悴群地,”风臣和鬟“霜都方鬓”,来中怕间见进必夜须间谏停出顿去,。。门前院里,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
事想求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国土方圆千里,城 池一百二十座,宫里的妃子和您身边的侍从,没有谁不偏爱 君王,朝廷的大臣,没有谁不畏惧君王,全国的人,没有谁 不有求于君王:由此可见,君王您受的蒙蔽就很严重了。” 2.素解文意。 点拨:①“今”是时间状语,必须停顿;这里的“地方”不 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它是两个单音节的文言词,前者是 “土地”“地方”的意思,后者是“方圆”的意思,因此, 在“地”和“方”中间必须停顿。 ②邹忌拿他的妻、妾、客人比齐王身边的人,运用的是譬喻 说理的手法。这种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

小学生古诗词经典诵读篇目ppt

小学生古诗词经典诵读篇目ppt
7.山居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古诗词
8.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诗词
9.劝学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诗词
10.登鹳雀楼
古代经典
(二)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古代经典
(六)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古诗词
13.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古诗词
14.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诵读经典《穿过地平线·看看我们的地球》名著导读-(共19张PPT)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诵读经典《穿过地平线·看看我们的地球》名著导读-(共19张PPT)部编版

读书与读自然书 中国地势浅说 侏罗纪与中国地势 风水之另一解释 地球之形状
地球的年龄有 多大?
地球年龄的问题,现在成了天文、
地理、地质三家共同的问题。
加尔底亚人
怎么认为的?
波斯的琐罗亚斯德
中国的俗传
地球产生的时代,可是比 我们人类祖先诞生的时代, 还要早上千千万万年。
为了得出地球的真实年龄,科学家们从天文学、地 理学、地质学等方面,作了许许多多的探索。读一读 《穿过地平线·看看我们的地球》,我们不仅能知道科 学家们是用什么方法对地球年龄进行探索的,还可以了 解关于地壳、地热、地震等方面的知识。
Hale Waihona Puke 请你简要地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这本书采用文学随笔的形式综合反映了李四光治学、
做人的品质及高雅的文化艺术素养,将他不同时期写作 的极具学术性、趣味性、可读性的论著、随笔小品、谈 艺录精选成集,希望能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地质 力学的发展,感受中国科学家的治学精神。
这本书是地质学家李四光 给青少年的地质科学普及读本, 通过采用文学随笔的形式来综 合描述地球的概貌,希望我们 从中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地质力 学的发展,学习中国科学家的 治学精神。我们一起看看吧。
地球年龄的“官司” 天文学地球年龄的说法 天文理论说地球年龄 地质事实说地球年龄 地球热的历史说地球年龄
1.什么是潮汐?( C )
小朋友,故事 读完了吗?老 师来考考你!
A、潮汐就是河水的流动。
B、潮汐就是海浪。
C、我们的祖先为了表示生潮的时刻,把早晨的潮叫
潮,把晚上的潮叫汐,这就是潮汐。
D、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汐。
2.什么是地轴?
地球顺着一定的方向,从 西到东,每日自转一次,它这 样旋转所依的轴,名曰地轴。

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44张ppt)公开课课件

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44张ppt)公开课课件

人 士诗集》《吴湖录》等。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
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一贯的忧国恤民的
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
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来自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
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古 诗
听古诗朗读,然后自己试
着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将


同学们,你积累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呢?


春竹
草天
水千
江外
色街
村里
水桃
遥小
山莺
暖花
看雨
郭啼
鸭三
近润
酒绿
先两
却如
旗映
知枝
无酥
风红
。,
。,
。,
根据部编版教材整理 四年级语文下

习 目
会认“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

等1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宿新市
徐公店》。
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对田园 生活的热爱,感受春夏时节的美丽景色。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看图,你感受到了什么?
乡间生活简朴,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 人想起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朝气与活力。
(名师示范课)四年级【下】册语文- 1古诗 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 (44张ppt)公开课课件
(名师示范课)四年级【下】册语文- 1古诗 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 (44张ppt)公开课课件
走 近 诗 人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号 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 渴望恢复中原。著有词集《稼轩长短 句》。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并称“济南二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迳中心小学
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 悟诗意. 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 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解决 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方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中国是诗的国度,是诗的故乡,无数的优美诗篇 给人以美的享用受,情感的熏陶. • 祖国的经典文化,不但包括古诗词还有名人名言 和谚语。下面我们来诵读名人名言 和谚语。 名人名言 • • • • •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出示谚语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总结:
同学们,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经历历 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它 存在的原因。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中, 多接触一些古诗文,并且做到学以致用、 古为今用。那样,不仅会获得无穷的乐趣, 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