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九年级历史上册_第23课《文学和艺术》课件_2

合集下载

历史九年级人教版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共20张PPT)

历史九年级人教版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共20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二、“俄国革命的镜子”-列夫·托尔斯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俄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他出生 于贵族家庭,一生积极探索人生 的意义,寻找改造社会的良方。 当时的俄国充满了贫困和不幸, 国家动荡不安。面对种种不平等 的社会现实,他完成了《战争与 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等不朽名作。1910年,他经过长 期的思想斗争,决定拜托贵族生 活,将财产交给妻子,弃家出走, 以实现自己“平民化”的夙愿。 结果在途中身染肺炎,逝世在一 个火车站。
——梵高
这句话说明梵高的成 功之路是怎么走出来 的?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 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 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 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 病的困扰,曾割掉右耳,后在 法国瓦兹河开枪自杀,时年37 岁。在梵高去世之后,梵高的 作品,《向日葵》、《有乌鸦 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 著名、广为人知与珍贵的艺术 作品的行列。
姓名
门德尔松
近代著名音乐家
代表作
《第一钢琴协奏曲》
流派
浪漫主义
称号
抒情风景画大师
舒曼 肖邦
《幻想曲》 《夜曲》系列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音乐诗人 钢琴诗人
柴科夫斯基 ……
《冬日梦幻》 ……
浪漫主义 ……
悲剧诗人 ……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 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他是怎样扼住命运的喉咙?

2016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上第23课《文学和艺术》精品课件下载

2016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上第23课《文学和艺术》精品课件下载

A.发展和创造了奏鸣—交响曲的结构形式 B.为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奠基C.Fra bibliotek情讴歌法国大革命
D.揭露俄国社会的黑暗
谢谢大家
知识点 1 “天才的艺术家”
1.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天才的艺术家”的作
家是( C )
A.莎士比亚 C.托尔斯泰
B.但丁 D.伏尔泰
2.下列不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的是( D )
A.《战争与和平》 C.《复活》
B.《安娜·卡列尼娜》 D.《神曲》
知识点 2 用生命作画的人
3.名画《向日葵》的作者是( D )
《太阳和云彩下的麦田》
《桃花盛开》
《塞纳河上的渡船》
向 日 葵
美术名家
生命的写照 《向日葵》
这幅画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 来的? 具有什么艺术价值呢?
该画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 产生了艳丽、和谐、优雅的画面 效果、令人激动、振奋,观者无 不心灵震颤。说明了他勤于观察, 善于思考,表达了梵高对生活的 无比热爱。在梵高的笔下,向日 葵不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是一 个带有热情的生命。
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却耳闻目睹着社会中的 贫困和不幸、国家的动荡不安,优越的生活环境与他 创作的社会现实产生了矛盾。
为了更好地创作,继续探索人生的 意义,寻找改造社会良方,要摆脱贵族 托尔斯泰的墓地 化的生活。他选择了走“平民化”的道路。
返回首页
2、文学成就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发展和创造 了奏鸣—交响 曲的音乐结构 形式
• 3.作品特点:
• 线条严整粗狂, 旋律简洁质朴、 含蓄深情,极富 心灵的震撼力
• 4.主要作品:
共有9部交 响曲,其中《命 运交响曲》(即 《第五交响曲》) 最杰出。还有许 多其他体裁的作 品,如:《悲怆 奏鸣曲》和《月 光奏鸣曲》等。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8单元 近代科学文化 第23课 文学和艺术教学课件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8单元 近代科学文化 第23课 文学和艺术教学课件
3
一、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1)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英国伟大的戏剧 家和诗人。一生共撰写了37 个剧本和100多首诗。代表作 《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 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4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5
喜剧《仲夏夜之梦》书影
喜剧《威尼斯商人》书影
6
四大喜剧
《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无事生非》
他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九部交响曲,
32部钢琴奏鸣曲,五部钢琴协奏曲,十部
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一系列弦乐四重奏曲,
声乐曲,剧乐曲,以及许多其他乐曲。
24
贝多芬用过的助听器 25
音乐小常识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c小调 第五号交响曲 《命运》 此曲完成于1807年
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本曲声望 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
15
(1)达·芬奇和他的绘画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人体比例图习作》
16
(1)达·芬奇和他的绘画
由达·芬奇 设计的围弩素描
达·芬奇绘制的“鸟翼飞行服” 草图。
17
(2)凡·高
“相信我吧,在艺术问题上, 下面这句话是真实的:老老实 实是最好的办法,宁肯不厌其 烦地严肃钻研,而不要投机取 巧、哗众取宠。”
30
2.荷兰著名画家凡·高运用有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
表达他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代表作品是( C )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向日葵》
D.《战争与和平》
31
3.下列各项组合正确的是( C )
①但丁与《英雄交响曲》 ②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课件(16张) (共16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八单元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课件(16张) (共16张PPT)

名人眼里的贝多芬
罗曼罗兰曾说: “一个不幸的人,残 疾,孤独,由痛苦造 成的人,世界不给他 欢乐,但他却创造欢 乐给予世界! 他用他 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 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 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 芬不曾死! 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 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 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 这样一种超生死和创造的力,只 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 力可以相比。 ——傅雷
托尔斯泰的照片, 摄于1908年他80岁 寿辰之日。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 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腊烛的灯笼。
带深色毛毡帽的自画像 巴黎 1886年春
戴草帽的自画像 巴黎:1887年夏 叼烟斗带草帽的自画像 阿尔:1888年8月 凡高一生很少拍照,然而在1885到1889四 年间他却以惊人的耐力画了四十多张自画像, 完成这些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没有哪位 艺术家能象他这样在观众面前将自己暴露无遗。 透过这些记录,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痛 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 尔的快乐。
世界的文化杰作
人物 所属 国家 艺术特色 文学艺术 主要作品 领域 《战争与和平》 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家 《安娜· 卡列尼 娜》《复活》
托尔斯 俄国 泰
梵高
荷兰
画家
《向日葵》
用色彩来揭示精 神,达到交响曲》 用音乐来表达顽 《命运交响曲 强的意志和同命 》 运抗争的精神
贝多芬著名的樂曲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 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 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 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
《战争与和平》书影
苏联电影《战争与和平》剧照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课件 (共1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课件 (共13张PPT)

(3)这是谁的呐喊?你知道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吗? 材料四: (4)这是谁的不朽名作?列宁曾经对他有何高度 评价?
(5)通过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向Biblioteka 些文学艺术大师学习哪些精神?
答案:(1)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达尔文。“进化论”(答到“进化”两
字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4)列夫·托尔斯泰(可以答成“托尔斯 泰”)。“俄国革命的镜子”。
(4)掌握“贝多芬”“《向日葵》”等重要图片。
2.重·难点: (1)重点: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列
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
日葵》。
(2)难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
治、经济的反映。
一、著名音乐家——贝多芬 1.贝多芬
简介 名言 代表作
德国人,伟大的作曲家,一位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的热情歌颂者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 我完全屈服
1、比较近代欧洲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名称
开始时间 主要国家 核心思想
代表人物 实质/性质 斗争矛头
2、近代科技成就
科学家 国籍 牛顿 主要成就 天文: 数学: 力学: 评价
达尔文 爱因斯 坦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1)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及其创作背景和影 响。 (2)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及列宁对他的评 价。 (3)梵高的《向日葵》创作过程及意义。
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美术名家——梵高 1.简介 荷兰 _____画家。 2.代表作
向日葵 》(右图)。此画表达了 《_______
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 梵高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课件新人教版210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课件新人教版210
列宁为什么称赞托尔 斯泰是“俄国革命的 镜子”?
梵高(1853—1890) 又译凡高,19世纪荷兰著名画家,后期印象主义画派
的代表人物。出生于荷兰的津德尔特。他的画主要以下 层人民的生活为内容,如他以贫苦农民的生活为题材, 创作了《食土豆者》。他决定自由地运用色彩,用夸张 的手法,更有力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这一时期,他 创作了大量后来的传世名作,如《向日葵》、《椅子和 烟斗》、《咖啡馆夜市》等。《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 作之一。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5
谢谢欣赏!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精品历史课件】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上第23课《文学和艺术》ppt课件

【精品历史课件】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上第23课《文学和艺术》ppt课件
发展和创造 了奏鸣—交响 曲的音乐结构 形式
• 3.作品特点:
• 线条严整粗狂, 旋律简洁质朴、 含蓄深情,极富 心灵的震撼力
• 4.主要作品:
共有9部交 响曲,其中《命 运交响曲》(即 《第五交响曲》) 最杰出。还有许 多其他体裁的作 品,如:《悲怆 奏鸣曲》和《月 光奏鸣曲》等。
• 《英雄交响曲》贝多芬创作的降E大 调,第三交响曲,作于1804年。它的标题 是 “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简称《英雄交响曲》。原稿上的标题是 《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 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作 品以拿破仑的业绩为主题。
知识点 1 “天才的艺术家”
1.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天才的艺术家”的作
家是( C )
A.莎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亚 C.托尔斯泰
B.但丁 D.伏尔泰
2.下列不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的是( D )
A.《战争与和平》 C.《复活》
B.《安娜·卡列尼娜》 D.《神曲》
知识点 2 用生命作画的人
3.名画《向日葵》的作者是( D )
《复活》
• 1889―1899年,他创作的长篇 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 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 最全面深刻、有力的著作。《复活》 描写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遗弃了农 奴少女卡秋莎•玛丝洛娃,使她备 受凌辱,沦为娼妓,最后又被诬告 犯杀人罪而下狱,并判处流放西伯 利亚。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在法 庭上与她重新见面,受到良心谴责, 决定赎罪,为她奔走伸冤,上诉失 败后又陪她去流放。他的行为感动 了她,使她重又爱上了他。但玛丝 洛娃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终 于同一个“革命者”结婚。他在书 中揭露了专制政府对人民的暴行是 直接得到教会支持的,教会不过是 沙皇的另一种统治工具。他也因此 被开除了教籍。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课件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课件新人教版
第十六页,共35页。
托尔斯泰用七年时间写成了长 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 程碑。这部作品以四大家族的 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描绘 (miáohuì)了当时俄国从城市 到乡村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 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斗争精神 。说明了两个中心:“战争” 与“和平”。
英国资产阶级(zīchǎnjiējí法)革国命(fǎ ɡuó)
欧美资本主义产生大和革发命展
俄国1861年改革(gǎ
剧烈的社会变革
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第一页,共35页。
为文艺创作提 供了丰富素材
文学(wénxué)巨匠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 美术名家
世界(shìjiè)历史九年级上册
著名音乐家
第二页,共35页。
文 学
列夫.托 尔斯泰
俄国 《 活响战 》曲争 、》与 《和安平娜》卡、列《尼n家复娜g)音文 巨乐学 匠
美 术
(tuō ěr s梵ī t.à高i)

荷兰 《向日葵》
美术名家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温故而知新”
中国(zhōnɡ ɡuó)近代文化的代表人物:
鲁迅(lǔ xùn聂)耳
冼星海 徐悲鸿
《狂人日记(k《uá义nɡ勇ré军n进rì行jì)曲》》《黄河大合唱》 《愚公移山》
第二十九页,共35页。
1、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又称为(chēnAɡ wéi)(

A《英雄交响曲》 B《命运交响曲》
C《田园交响曲》 D《合唱交响曲》
2乐、作贝品多(芬第C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交响
A、第一交响曲 B、《蓝色多瑙河》
C、第三交响曲 D、《春之声》 3、第三交响曲反映了哪个重大社会题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7下列思想家不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是
A.莎士比亚 C.卢 梭
B.孟德斯鸠 D.伏尔泰
A
拓展延伸
文艺复兴 时间 范围 核心 批判 代表 作用 性质 14—16世纪(萌芽期) 意大利—欧洲 人文主义 天主教神学 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 欧洲(法国)—世界 理性主义 封建专制,天主教会 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哈姆雷特简介
• 哈姆雷特王子是最近突然驾崩的丹麦王哈姆雷特与皇后葛 楚德的儿子。葛楚德在丈夫死后不久就与小叔、继承王位 的克洛帝阿斯结婚,而这对哈姆雷特来说比父亲去世更难 以忍受。就在这 时,他的父亲的灵魂出现了,道出了克 洛帝阿斯谋害了他的事,并命令他的儿子哈姆雷特向叔父 报仇,对母亲的处置则交给天来惩罚。感性敏锐的哈姆雷 特用他那强而聪慧的思考力揣测——这个奇遇可能是魔鬼 意图蛊惑他,所以,一直犹豫不决到底是要报仇还是不要。 他为了避免他的叔父对他的心思产生怀疑,开始装疯卖傻, 连心爱的欧菲丽亚也不认识了,正好这时有一个剧团进城 来表演,他便着手写了揭露他叔父罪状的剧本,让他们上 演。当克洛帝阿斯看了这出戏后,脸色大变,从大厅跑了 出去。这 时,哈姆雷特看到他心虚跪地祷告的叔父时, 心中的的疑惑一扫而空,确信了父亲的灵魂所言属实。
3.
历史学家怀特在为《纽约时报杂志》撰写纪念美国建国日的文 章中说,“到杰斐逊起草宣言时,人们已在战场上为那些新学到的自 由而战”。美国人新学到的“自由”来自 A.杰斐
B.马克思 C.华盛顿 D.伏尔泰
D
4.
请你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完成“姓名”一栏的赶写
姓名
国籍
称谓
名言
法国
启蒙思想 教皇是“两啼脚的禽兽”; 家 教士是“文明的恶棍”
• 后来,王后奉国王旨意叫他进宫,他很伤 心地责备他的母亲,误杀了布帘后偷听的 欧菲丽亚的父亲——勒罗地阿斯。克洛帝 阿斯把哈姆雷特送到了英国,暗中拜托英 皇杀了他。欧菲丽亚遭失恋之苦加上父亲 无辜失去,终于精神崩溃,坠入湖中溺死 了,而她的哥哥——雷阿地斯想为父报仇, 从法国奔了回来,不料被克洛帝阿斯利用, 与哈姆雷特誓不两立。而哈姆雷特并没有 中计,从往英国的航行途中折回,回到丹 麦正好遇见欧菲丽亚的葬礼,心中大感悲 伤。这时,克洛帝阿斯抓住了这个千载难 逢的机会,安排了一个剑术比赛。

1889―1899年,他创作的长篇 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 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 最全面深刻、有力的著作。《复活》 描写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遗弃了农 奴少女卡秋莎•玛丝洛娃,使她备 受凌辱,沦为娼妓,最后又被诬告 犯杀人罪而下狱,并判处流放西伯 利亚。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在法 庭上与她重新见面,受到良心谴责, 决定赎罪,为她奔走伸冤,上诉失 败后又陪她去流放。他的行为感动 了她,使她重又爱上了他。但玛丝 洛娃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终 于同一个“革命者”结婚。他在书 中揭露了专制政府对人民的暴行是 直接得到教会支持的,教会不过是 沙皇的另一种统治工具。他也因此 被开除了教籍。
A、但丁 C、伏尔泰
B、达·芬奇 D、达尔文
C
5.2011年3月,日本9.0级地震导致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引发了世界对如何安全利用核能的思考。为人类利用核能 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法拉第 D.爱因斯坦

D
6.“他(伏尔泰)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 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他主张 A.三权公立 B.开明君主执政 C.君主专制 D.神权凌驾一切
1、东西方不同国家、民族都对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 2、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
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 乐家,古典乐派的终结 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 也是世界史上最伟大的 音乐家之一。
• 1.地位:
《安娜· 卡列尼娜》
• 1873―1877年,他完成其第二部里 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 是由两条平行而又互相联系的线索构 成的。一条是贵族妇女安娜,由于对 她的丈夫、大官僚卡列宁不满,爱上 了渥伦斯基,她的行为遭到贵族社会 的鄙弃,终于在痛苦和绝望中卧轨自 杀。围绕着安娜对爱情的追求,作者 对上流社会、官僚贵族做了暴露性的 勾画。另一条线索是外省地主列文和 贵族小姐吉提的恋爱、波折、终成眷 属的故事。作者通过列文对事业和生 活道路的探索,广泛描写了农奴制改 革后的地主、农民、新兴资产者、商 人阶层。
• 雷阿地斯用一把尖端没有皮套的毒剑伤了 哈姆雷特;后者剑术超他一等,终于击败 了他,在临死前,他道出了克洛帝阿斯的 阴谋。事实揭穿后,皇后慌乱中饮鸩—— 克洛帝阿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 亡。哈姆雷特杀了克洛帝阿斯,并要他喝 下毒 酒,阻止了哈姆雷特的好友赫雷休手 中正要仰头饮下的鸩毒,在这时,他却因 中了雷阿地斯的剑毒,发作身死。
《桃花盛开》
《塞纳河上的渡船》
向 日 葵
美术名家
这幅画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 来的? 具有什么艺术价值呢?
该画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 产生了艳丽、和谐、优雅的画面 效果、令人激动、振奋,观者无 不心灵震颤。说明了他勤于观察, 善于思考,表达了梵高对生活的 无比热爱。在梵高的笔下,向日 葵不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是一 个带有热情的生命。
• 《英雄交响曲》贝多芬创作的降E大 调,第三交响曲,作于1804年。它的标题 是 “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简称《英雄交响曲》。原稿上的标题是 《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 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作 品以拿破仑的业绩为主题。
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1828~1910)
19世纪俄国著名 作家和教育家,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 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
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1、托尔斯泰
列宁称其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代表作品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文学巨匠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 家庭,但是他晚年为什么 选择走“平民化”道路? 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却耳闻目睹着社会中的 贫困和不幸、国家的动荡不安,优越的生活环境与他 创作的社会现实产生了矛盾。 为了更好地创作,继续探索人生的 意义,寻找改造社会良方,要摆脱贵族 托尔斯泰的墓地 化的生活。他选择了走“平民化”的道路。
考试直通车
1.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公民的忘我献身精神,推动了法国大革命
的顺利发展。法国公民的优秀表现,主要源于 A.克伦威尔的杰出领导 B.反法同盟的大力支持 C.启蒙思想的积极影响 D.拿破仑的军事胜利
C A
2.
他的著述“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 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此著 述的作者是 A.达.芬奇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复活》
5.小说特点: 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俄国的重要社会 现象,充分表现了农民与地主,贫与 富,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尖锐矛盾。
• “俄国革命的镜子”
• “一个天才的艺术家”
------ 列宁
托尔斯泰的名言
• • • •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 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安 娜· 卡列尼娜》 • 了解一切,就会原谅一切。 • • • • • • 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财富并非永久的朋友,朋友却是永久的财富。 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 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它就越坏。 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惜地追求完美。 一个人就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是分子,他的自我评价是分母 ──分母越大,分数的价值就越小。
• 2.最重要的贡献:
德国历史上 最伟大的音乐 家,古典乐派 的终结者和浪 漫乐派的开拓 者。
发展和创造 了奏鸣—交响 曲的音乐结构 形式
• 3.作品特点
• 4.主要作品:
• 线条严整粗狂, 旋律简洁质朴、 含蓄深情,极富 心灵的震撼力
共有9部交 响曲,其中《命 运交响曲》(即 《第五交响曲》) 最杰出。还有许 多其他体裁的作 品,如:《悲怆 奏鸣曲》和《月 光奏鸣曲》等。
《哈姆莱特》剧照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 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 把它扫一个干净。去死,去睡就结束了,如果睡眠能结束 我们心灵的创伤和肉体所承受的千百种痛苦,那真是生存 求之不得的天大的好事。去死,去睡,去睡,也许会做梦! 唉,这就麻烦了,即使摆脱了这尘世可在这死的睡眠里又 会做些什么梦呢?真得想一想,就这点顾虑使人受着终身 的折磨,谁甘心忍受那鞭打和嘲弄,受人压迫,受尽侮蔑 和轻视,忍受那失恋的痛苦,法庭的拖延,衙门的横征暴 敛,默默无闻的劳碌却只换来多少凌辱。但他自己只要用 把尖刀就能解脱了。谁也不甘心,呻吟、流汗拖着这残生, 可是对死后又感觉到恐惧,又从来没有任何人从死亡的国 土里回来,因此动摇了,宁愿忍受着目前的苦难而不愿投 奔向另一种苦难。顾虑就使我们都变成了懦夫,使得那果 断的本色蒙上了一层思虑的惨白的容颜,本来可以做出伟 大的事业,由于思虑就化为乌有了,丧失了行动的能力。
返回首页
2、文学成就
《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
《 安 娜 卡 列 尼 娜 》
·
《战争与和平》
1863―1869年,他创作了长篇历史 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他创作历 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 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 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 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 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 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 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 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了 俄国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 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 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 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