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19春学期《法理学Ⅱ》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东大19春学期《法理学Ⅱ》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

东大19春学期《法理学Ⅱ》在线作业3【标准答案】

(单选题)1: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A: 人B: 法人C: 人格D: 精神财富正确答案:(单选题)2: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 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B: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 法是公共意志的体现D: 法是神的意志的体现正确答案:(单选题)3: 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A: 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B: 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C: 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D: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正确答案:(单选题)4: 法的最基本细胞是()A: 法律概念B: 法律原则C: 法律技术规定D: 法律规范正确答案:(单选题)5: 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 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B: 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C: 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D: 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正确答案:(单选题)6: 划分部门法的首要标准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A: 种类B: 机制C: 目的D: 原则正确答案:(单选题)7: 根据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可将法的指引作用分为()A: 直接指引和间接指引B: 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C: 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D: 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正确答案:(单选题)8: 我国法律在对人的效力方面采取的是()A: 属地主义B: 属人主义C: 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D: 以属人主义为主,与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正确答案:(单选题)9: 下列关于法律条文与法律规范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载体B: 一个法律规范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C: 一个法律规范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D: 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正确答案:(单选题)10: “法律”作为独立合成词使用,最早出现于()A: 明末清初B: 清末民初C: 建国以后D: 秦汉以后正确答案:(单选题)11: 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能力称为( )A: 法律关系的内容B: 法律事实C: 权利能力D: 行为能力正确答案:(单选题)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 )A: 法律B: 行政法C: 行政法规D: 部门规章正确答案:(单选题)13: 宣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的基本特征A: 奴隶制法B: 封建制法C: 资本主义法D: 社会主义法正确答案:(单选题)14: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就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适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属于( ) A: 立法解释B: 行政解释C: 非正式解释D: 正式解释正确答案:(单选题)15: 下列各种法律解释中,其效力与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是( ) A: 立法解释B: 司法解释C: 学理解释D: 任意解释正确答案:(单选题)16: 关于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理解和表述,下列哪一选项不能成立?() A: 法律规则并不都由法律条文来表述,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B: 法律原则最大程度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C: 法律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法律概念不能单独适用D: 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正确答案:(单选题)17: 黄某是某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法理学Ⅱ》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法理学Ⅱ》网课测试题答案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法理学Ⅱ》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A.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B.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C.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D.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2.黄某是某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

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张某的行为。

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 )。

A、法的遵守B、法的适用C、法的解释D、法的执行正确答案:D3.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A.唯一标准B.次要原则C.主要标准D.主观标准4.法的要素包括()。

A.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C.法律概念D.法律体系5.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人应当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

”该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命令性规范D.确定性规范6.以责任的内容为标准,法律责任可分为( )。

A、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B、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C、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D、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正确答案:B7.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该条款属于( )。

A、禁止性规范B、授权性规范C、命令性规范D、义务性规范正确答案:B8.法的最基本细胞是()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技术规定D.法律规范9.根据主体选择行为模式的自觉性可将法的指引作用分为( )。

A、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B、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C、直接指引和间接指引D、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正确答案:C10.动用法律手段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叫做( )。

东大法学《法理学II》考核作业

东大法学《法理学II》考核作业

东⼤法学《法理学II》考核作业东北⼤学继续教育学院法理学II 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共 3 页)⼀、名词解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法的规范作⽤法的规范作⽤,法的作⽤的⼀个⽅⾯,“法的社会作⽤”的对称。

法是⼀种制度化的构成物,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特殊的社会⾏为规范,法本⾝的这种规范性的特征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调整形式的特点之⼀。

2.准⽤性规则准⽤性规则指内容本⾝没有规定⼈们具体的⾏为模式,⽽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

例如,我国商业银⾏法第17条:“商业银⾏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适⽤《中华⼈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

”此规定即属准⽤性规则。

3.客体概念法律关系的客体,⼜称权利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

在现实⽣活中,由于⼈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是多⽅的,因⽽法律关系的客体也是多种多样的。

4.调整性法律关系调整性法律关系,基于⼈们的合法⾏为⽽产⽣,是指按照法律关系产⽣的依据、执⾏的职能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5.⽆过错责任⽆过错责任⼜称“⽆过失责任”。

法律责任的⼀种。

⾏为⼈对⾃⼰的⾏为及其所造成的损害在主观上没有过错(故意或过失)的情况下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法律”作为独⽴合成词使⽤,最早出现于(A)A 明末清初B 清末民初C 建国以后D 秦汉以后2、国家创制法的两种主要⽅式是(C)A 制定新法和沿⽤旧法B 制定国内法和参加国际条约C 制定和认可D 制定和解释3、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B)A 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B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 法是公共意志的体现D 法是神的意志的体现4、从最终决定意义上来说,法的内容是由(B)决定的。

A 政治条件B 经济条件C ⽂化条件D 道德条件5、法的主要内容是(C)A 权利B 义务C 权利和义务D 责任6、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项是正确的(B)A 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 法既执⾏政治职能,也执⾏社会公共职能C 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 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7、根据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法可以分为(B)A 根本法和普通法B 成⽂法和不成⽂法C ⼀般法和特别法D 实体法和程序法8、最终决定法的因素是(A)A 物质⽣活条件B 政治⼒量对⽐C 国家权⼒性质D 阶级⼒量对⽐9、⼤陆法系国家通常把法律划分为(A)A 公法和私法B 普通法和衡平法C 普通法和成⽂法D 成⽂法和衡平法10、认为法代表着正义和理性,并⾼于实证法的法学流派是(A)A 分析法学派B 社会法学派C ⾃然法学派D 历史法学派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村民姚某育有⼀⼦⼀⼥,其妻早逝。

法理学19春在线作业2-0005

法理学19春在线作业2-0005

法理学19春在线作业2-0005
法律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决定了法律继承的必要性。

A:代表性
B:融合性
C:现象
D:共同性
答案:D
()是从宏观的、整体的角度来研究法律现象。

A:法理学
B:社会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答案:A
改善党的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切实有效地贯彻()。

A: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B:公平原则
C: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D
从()来看,推动中国法制变革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中国社会内部存在着的现代化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所形成的强大合力。

A:内发型
B:外发型
C:混合型
D:统一型
答案:A
司法机关的监督是以审判机关和()为主体所进行的监督。

A:公安机关
B:行政机关
C:检察机关
D:立法机关
答案:C
()是最高类型的民主政治。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C:共产主义
D:消灭剥削
答案:A
()指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

A:法典
B:法的形式
C:法的效力
D:执法
答案:B
()是承袭古罗马法的传统,仿照《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样式而建立起来的各国法律制度的总称。

A:大陆法系。

东大20秋学期《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2【标准答案】

东大20秋学期《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2【标准答案】

20秋学期《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夫妻间有相互抚养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A.行为B.非物质财富C.物质财富D.无形财产答案:A2.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是()A.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B.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是公共意志的体现D.法是神的意志的体现答案:B3.关于法律语言、法律适用、法律条文和法律渊源,下列哪一选项不成立?()A.法律语言具有开放性,因此法律没有确定性B.法律适用并不是适用法律条文自身的语词,而是适用法律条文所表达的意义C.法律适用的过程并不是纯粹的逻辑推理过程,而有法律适用者的价值判断D.社会风俗习惯作为非正式的法律渊源,可以支持对法律所作的解释答案:A4.我国《合同法》规定:“个体经营户、农村社员同法人之间签订合同,应参照本法执行。

”该规定属于()A.委任性规范B.准用性规范C.选择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答案:B5.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A.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B.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C.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D.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答案:C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权利属于()A.对人权利B.绝对权利C.相对权利D.道德权利答案:B7.孙某的狗曾咬伤过邻居钱某的小孙子,钱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一天,钱某趁孙某不备,将孙某的狗毒死。

孙某掌握了钱某投毒的证据之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钱某赔偿孙某600元钱。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B.由于孙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C.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D.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孙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答案:B8.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A.人B.法人C.人格D.精神财富答案:D9.市民张某在城市街道上无照销售食品,在被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查处过程中暴力抗法,导致一名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受伤。

东大20春学期《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3【标准答案】

东大20春学期《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3【标准答案】

20春学期《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司机王某贪污货物价值2万元,后因交通肇事将美国留学生彼得撞死,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对王某的这一制裁体现的是()A.法的经济职能B.法的政治职能C.法的对外职能D.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职能答案:D2.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

”这里的“人”应作()A.限制解释B.系统解释C.扩充解释D.字面解释答案:A3.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将法律规则分为()A.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B.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C.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D.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答案:C4.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B.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C.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D.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答案:B5.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的哪一行为不能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A.甲在与三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B.甲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十年后被查出C.家住偏僻山区的甲把入室抢劫的乙捆绑起来,关押了六小时后,才将乙押送到四十里外的乡派出所D.医生甲征得患者乙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答案:A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A.部门规章B.行政法规。

[东大]21秋《法理学Ⅱ》在线作业2--答案

[东大]21秋《法理学Ⅱ》在线作业2--答案

《法理学Ⅱ》在线平时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1.立法程序中最重要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A.->法律案的提出<-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通过<-D.->法律的公布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C2.“法律”作为独立合成词使用,最早出现于()<-A.->明末清初<-B.->清末民初<-C.->建国以后<-D.->秦汉以后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A3.关于权利和义务内容的规定属于法律规范的( )<-A.->假定部分<-B.->制裁部分<-C.->处理部分<-D.->后果部分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C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A.->法律<-B.->行政法<-C.->行政法规<-D.->部门规章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A5.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A.->人<-B.->法人<-C.->人格<-D.->精神财富提示:本题为课程辅导试题,请参考课本完成!!<-正确答案->:D。

东北大学《法理学》试题与答案

东北大学《法理学》试题与答案

《法理学》一、单选题1犯罪未得逞是指()A未发生任何结果B未达到犯罪目的C未具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D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我的答案:C2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

甲负责望风,乙入室盗窃,丙负责接应转运销赃,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B复杂的共同犯罪C必要的共同犯罪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我的答案:B3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强制其参加劳动改造,使其养成自食其力的习惯。

这表明刑罚具有() A教育功能B矫正功能C惩罚功能D威慑功能我的答案:B4甲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乙,甲即唆使其狗扑咬乙。

乙警告甲,甲继续唆使狗扑咬乙。

乙边抵挡边冲到甲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伤。

甲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

乙的行为属于()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D对象错误我的答案:B5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应当按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B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的,应当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C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同时又发现漏罪的,应当先将漏罪与原判决的罪实行"先并后减";再对新罪与前一并罚后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实行"先减后并"D"先减后并"在一般情况下使犯罪人受到的实际处罚比"先并后减"轻我的答案:D6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防卫过当要负刑事责任,但()A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我的答案:B7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这属于()A法定量刑情节B酌定量刑情节C加重情节D弹性量刑情节我的答案:A8甲被同时判处死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和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5年,在执行中应当采取()A吸收原则B限制加重原则C折衷原则D相加原则我的答案:A9甲参加了一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未来得及实施其他犯罪活动前就被公安机关抓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1: 依据功能,可将法律规则分为()A: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B: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C: 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D: 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正确答案:(单选题)2: 调整原始社会关系的规范主要是()A: 法律规范B: 习惯规范C: 宗教规范D: 道德规范正确答案:(单选题)3: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就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适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属于( ) A: 立法解释B: 行政解释C: 非正式解释D: 正式解释正确答案:(单选题)4: 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

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凡是人能够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B: 对人所不知晓的事项,法律不得规定为义务C: 根据法律规定,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D: 天灾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也不是法律加以调整的事项正确答案:(单选题)5: 权利和义务价值的一致性表现在()A: 二者相互对应B: 二者相互依存C: 二者相互转化D: 权利直接体现法律的价值目标,义务保障价值目标和权利的实现正确答案:(单选题)6: 法律格言说:“不知自己之权利,即不知法律。

”关于这句法律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不知道法律的人不享有权利B: 任何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就等于知道整个法律体系C: 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既是事实问题也是法律问题D: 权利构成法律上所规定的一切内容,在此意义上,权利即法律,法律亦权利正确答案:(单选题)7: 根据法的作用是否与立法者的主观期待一致,可将法的作用分为()A: 一般作用和具体作用B: 预期作用和实际作用C: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D: 整体作用和局部作用正确答案:(单选题)8: 法律调整过程中的机动性要素是( )A: 法律规范B: 法律关系C: 实现权利和义务的行为D: 法的适用正确答案:(单选题)9: 市民张某在城市街道上无照销售食品,在被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查处过程中暴力抗法,导致一名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受伤。

经媒体报道,人们议论纷纷。

关于此事,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 王某指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的活动属于执法行为,具有权威性B: 刘某认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仅要合法,还要强调公平合理,其执法方式应让一般社会公众能够接受C: 赵某认为,如果老百姓认为执法不公,就有奋起反抗的权利D: 陈某说,守法是公民的义务,如果认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当,可以采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暴力抗法显然是不对的正确答案:(单选题)10: 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渊源()A: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B: 自由大宪章C: 教会法D: 罗马法正确答案:(单选题)11: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A: 国家意志只能通过法来体现B: 法是不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影响的C: 法仅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D: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正确答案:(单选题)12: 关于权利和义务内容的规定属于法律规范的( )A: 假定部分B: 制裁部分C: 处理部分D: 后果部分正确答案:(单选题)13: 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A: 唯一标准B: 次要原则C: 主要标准D: 主观标准正确答案:(单选题)14: 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 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C: 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 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和资格正确答案:(单选题)15: 我国《合同法》规定:“个体经营户、农村社员同法人之间签订合同,应参照本法执行。

”该规定属于( )A: 委任性规范B: 准用性规范C: 选择性规范D: 授权性规范正确答案:(单选题)16: 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A: 物B: 不可抗力C: 客观条件D: 行为正确答案:(单选题)17: 孙某的狗曾咬伤过邻居钱某的小孙子,钱某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一天,钱某趁孙某不备,将孙某的狗毒死。

孙某掌握了钱某投毒的证据之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钱某赔偿孙某600元钱。

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孙某因对其狗享有所有权而形成的法律关系属于保护性法律关系B: 由于孙某起诉而形成的诉讼法律关系属于第二性的法律关系C: 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属于纵向的法律关系D: 因钱某毒死孙某的狗而形成的损害赔偿关系中,孙某不得放弃自己的权利正确答案:(单选题)18: 根据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可将法的指引作用分为()A: 直接指引和间接指引B: 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C: 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D: 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正确答案:(单选题)19: 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法是专管老百姓的B: 法只是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C: 法只是管官员的D: 法是万能的正确答案:(单选题)20: 下列哪个选项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含义()A: 司法权不得由一般的行政机关来行使B: 司法机关既要独立行使职权,又不得无限度地使用自由裁量权C: 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司法活动D: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得违反程序规定正确答案:(多选题)21: 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 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B: 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C: 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以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D: 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正确答案:(多选题)22: 法律原则的功能在于()A: 是法律规则和法律概念的基础或出发点B: 对法的制定和法律规则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 可直接作为审判的依据D: 可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正确答案:(多选题)23: 在法的效力范围上,各国法所实行的原则大体有()A: 属地原则B: 属人原则C: 保护原则D: 折衷原则正确答案:(多选题)24: 下列哪些内容不属于制定法?()A: 家法族规B: 衡平法C: 法院判例D: 习惯法汇编(多选题)25: 法具有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A: 从根本上看,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B: 法相当于客观规律C: 法反映客观规律D: 法是一种客观存在正确答案:(多选题)26: 法律规则提供的行为模式包括()A: 可以做什么的模式B: 必须做什么的模式C: 禁止做什么的模式D: 既可以又必须做什么的模式正确答案:(多选题)27: 法律体系的特点在于()A: 内国性B: 现行性C: 整体性D: 协调性正确答案:(多选题)28: 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之所以不能称为“法”,原因在于( )A: 它与宗教规范、道德规范浑然一体B: 它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 它不是用语言或文字表述的D: 它不是依靠法院、警察、监狱等机关来保证实施的正确答案:(多选题)29: 法律不是万能的,其作用是有限的,其理由在于:a 法律重视程序,不讲效率;b 法律调整外在行为,不干预人的思想观念;c 法律强调稳定型,避免灵活性;d 法律反映客观规律,不体现人的意志。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 acdB: abdC: bD: c正确答案:(多选题)30: 权利运行时的界限表现在()A: 权利具有时间性B: 权利具有空间性C: 权利具有对人性D: 权利具有绝对性(单选题)1: 依据功能,可将法律规则分为()A: 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B: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C: 调整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D: 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正确答案:(单选题)2: 调整原始社会关系的规范主要是()A: 法律规范B: 习惯规范C: 宗教规范D: 道德规范正确答案:(单选题)3: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就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适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属于( ) A: 立法解释B: 行政解释C: 非正式解释D: 正式解释正确答案:(单选题)4: 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

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凡是人能够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B: 对人所不知晓的事项,法律不得规定为义务C: 根据法律规定,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D: 天灾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也不是法律加以调整的事项正确答案:(单选题)5: 权利和义务价值的一致性表现在()A: 二者相互对应B: 二者相互依存C: 二者相互转化D: 权利直接体现法律的价值目标,义务保障价值目标和权利的实现正确答案:(单选题)6: 法律格言说:“不知自己之权利,即不知法律。

”关于这句法律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不知道法律的人不享有权利B: 任何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权利,就等于知道整个法律体系C: 权利人所拥有的权利,既是事实问题也是法律问题D: 权利构成法律上所规定的一切内容,在此意义上,权利即法律,法律亦权利正确答案:(单选题)7: 根据法的作用是否与立法者的主观期待一致,可将法的作用分为()A: 一般作用和具体作用B: 预期作用和实际作用C: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D: 整体作用和局部作用正确答案:(单选题)8: 法律调整过程中的机动性要素是( )A: 法律规范B: 法律关系C: 实现权利和义务的行为D: 法的适用正确答案:(单选题)9: 市民张某在城市街道上无照销售食品,在被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查处过程中暴力抗法,导致一名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受伤。

经媒体报道,人们议论纷纷。

关于此事,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 王某指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人员的活动属于执法行为,具有权威性B: 刘某认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仅要合法,还要强调公平合理,其执法方式应让一般社会公众能够接受C: 赵某认为,如果老百姓认为执法不公,就有奋起反抗的权利D: 陈某说,守法是公民的义务,如果认为城市综合管理机构执法不当,可以采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暴力抗法显然是不对的正确答案:(单选题)10: 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渊源()A: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B: 自由大宪章C: 教会法D: 罗马法正确答案:(单选题)11: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的表述正确的是()A: 国家意志只能通过法来体现B: 法是不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影响的C: 法仅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D: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正确答案:(单选题)12: 关于权利和义务内容的规定属于法律规范的( )A: 假定部分B: 制裁部分C: 处理部分D: 后果部分正确答案:(单选题)13: 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A: 唯一标准B: 次要原则C: 主要标准D: 主观标准正确答案:(单选题)14: 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 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C: 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 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和资格正确答案:(单选题)15: 我国《合同法》规定:“个体经营户、农村社员同法人之间签订合同,应参照本法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