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迁移湘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必修二 第一单元 1.3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湘教版) 必修二 第一单元 1.3人口迁移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力因素 拉力因素
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 积极因素,吸引移民迁入
农村
城市
活动一 : 阅读资料分析
资料1: 在1995年,广东省有关部门出台了《石灰岩地 区特困人口实行异地迁移》的政策,主要是解决生活在 自然条件恶劣的石灰岩地区群众生活生产的困难。根据 这一政策,乳源必背镇对住在山上的部分瑶胞实行迁移。 经过几年的努力,必背镇总共迁移了2千7百多人近三百 户的瑶族家庭,把他们安置在本镇及其他乡镇,象一六 镇,还有的安置到曲江县。 资料2:20世纪30年代,一块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马州 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灾难 的土地。 资料3:课本P18“阅读” 以上三则资料中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资料1:美国攻打伊拉克期间,有200多万伊拉克难民逃 离家园,纷纷涌向临近的伊朗、约旦、土耳其等国。 2003年7月,据联合国难民事务署估计,目前在 世界各地有大约100万名从萨达姆政权统治下逃出来的 伊拉克难民。在萨达姆垮台之后,其中的大约一半人 正在寻求帮助,希望返回家园。 资料2 :课本P20“阅读” 以上两则资料中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政治因素)
活动五: 阅读资料分析
资料1:课本P21“阅读”(印巴分治与人口迁移) 资料2 :美国是中国人向海外留学的首选地,在美国 就读的中国移民数量非常可观。
以上两则资料中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社会文化因素)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三)政治因素
政策
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
(一)自然环境生态因素
战争 (二)经济因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地域间经济差异 (四)社会文化因素 城市化推进 大型建设项目布局 区域大规模开发 交通运输业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迁移》人口与地理环境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人口迁移》人口与地理环境PPT

12345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人口规模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12345
解析 据图可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 工人口,A错; 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B错; 由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口迁出回落,当地劳动 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 C对; 图中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D错。
1.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一是从东部和中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二是流向东北地区。人口向西部地区 迁移主要是国家为改变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而进行的移民;人口向 东北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开发东北地区森林、矿产及荒地资源而进行的移民。
2.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流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这些地区吸 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随堂演练 知识落实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
01
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1.人口迁移
(1)概念:指人们变更 定居地 的空间流动行为。 (2)属性:
①时间属性: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
定居
2.影响因素
(1)是推力(或排斥力)与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主要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和

1.3人口迁移

1.3人口迁移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矿产资源
(5)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及其附 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灾难的土地。
自然灾害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5)深圳原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1980年5月,中共中 央和国务院正式将深圳定为“经济特区”。经过30年的高 速发展,2010年末,深圳常住人口达到1035.79万。
政治因素

(10)中国历史上迁都引起的人口迁移。
政治中心的改变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1)高中毕业考入异地一所名牌大学。
文化教育
(12)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引起的人口迁移。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和婚姻
(13)印巴分治与人口迁移(阅读P21材料)。
宗教信仰
气候
矿产 自然 水源 资源 资源
三、人口迁移的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①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内人口迁移 类型 概 念 迁移范围 主要方式 是一个国家的居民 永久性移民、外籍 国际 进入另一个国家定 超越国界 工人流动、国际难 迁移 民定居 居的现象。
指一个国家内部的 国内 居民从一个行政区 超越行政 库区移民、招生、 迁移 进入另一个行政区 区边界 分配等 定居的现象。
课堂练习1
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 BCD )(非单选题) 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2、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C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长沙人到上海出差 C、南京市某同学随父母移居澳大利亚 D、省委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3、由青岛开往西安的火车上下列四位旅客的谈话 如下: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B A、甲说:“我此次去西安旅游观光” B、乙说:“我被西安交大录取,现在去学校报到” C、丙说:“我到西安为公司洽谈业务” D、丁说:“我去西安走亲戚”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3人口迁移 (共19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1.3人口迁移 (共19张PPT)

依据材料显示河北人口迁移的拉 力因素有哪些?
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 河北人口迁移在 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 拉力大于推力 推拉理论中哪一 资源在中国都占有比较优越的地位。河北是中 作用力比较大? 国人口迁移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一个重 要人口迁入区。1954~1990年的37年中,人口 迁移总量达5900万人,迁入率为31‰。
案 例 知识 整理 提供
(四)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美国老人迁往阳光地带
体验成家庄
美国老人迁往阳光地带
在美国的迁移人口 中,老年人占有很 大的比例,其中不 少人退休后会选择 迁往“阳光地带” 如:弗罗里达州& 加利福尼亚州。
60年前,石家庄刚刚解放时, 市区人口仅有12万,而到2005年底, 市区人口跃升到了224万,60年间, 市区人口增加了将近20倍。据不完 全统计,市区半数以上为外迁人口。
直接促使几十万官兵迁移原因 是什么? (国家政策)
案例 提供
(四)
美国老人迁往阳光地带
在美国的迁移人口 中,老年人占有很 大的比例,其中不 少人退休后会选择 迁往“阳光地带” 如:弗罗里达州& 加利福尼亚州。
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人才库
据中科协2008年的数据,自1985年以 来,我国最好的人才培养基地清华大学高 科技专业的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大这 一比例为76%,他们出国继续深造。
婚姻、家庭对人口迁移有影响 吗?用身边事例分别说明。
家庭因素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迁移 中起重要作用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婚姻、家庭 战争 自然灾害 在美国的迁移人口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中,老年人占有很 政治中心变化 大的比例,其中不 少人退休后会选择 宗教 政治因素 迁往“阳光地带” 政策 如:弗罗里达州& 经济因素 生态环境 加利福尼亚州。 文化教育 社会文化因素 区域间经济差异 不同时期人口迁移主 自然资源 要因素不同: 大型建设项目布局 人类社会早期: 自然生态环境和战争 当今社会: 经济因素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 人口迁移 课件(共30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  人口迁移 课件(共30张PPT)
利弊:民工的流动有效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 济的发展;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 服务业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 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起了重 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但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也带来了一 些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对社 会治安和当地居民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其他社会问题还有:违反 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了城市 就业压力,破坏环境等等。
特点 国家有组织移民
东北部流向西部、南部 东部流向东北、西北
五大湖区工业呈现“饱和”,
人口拥挤,地价昂贵 西部、南部资源丰富,阳光 充足,环境洁净优美,有利
城市化、开发内地建设 边疆,地区经济差异
新兴工业和与旅游业发展
自发迁移
有组织与自发迁移相结合
作用
促进国内 经济发展
促进西部、南部经济发展
调整人口分布、 开发资源,加 强边疆、内地 建设
(1)向内地移民:解放后为了使生产力布局向合理方向发展,在内地新 建了一大批工矿业基地、农业基地,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运输建设 。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从东部沿海人口密集地区抽调了大批工人 、干部、科技人员及其家属,支援重点开发地区和重点建设地区,人 数达几百万。迁入地区主要是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读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迁移图,完成以下要求:
(1)在图中地区间联线(虚线和实线)的一端,用箭头表 示出当时人口移动方向。
(2)当时人口迁出的大洲和国家主要是




洲。
洲 等国家和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引起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一章 本章整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一章 本章整合

是( )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专题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思路导引(1)投夫(妻)者受 婚姻
因素的影响,投父母者和投子
女者是为了 家庭 团聚,投夫(妻)者、投父母者、投子女者所引
起的人口迁移,都属于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人口迁移。(2)目前我
关注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问题
人口迁移
(2)人口迁入为主的地区,劳动力数量增加,应加强基础设 施的建设、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预防犯罪
率的上升等
(3)春运期间加大人口主要迁入地及迁出地之间的运力
学科素养实践拓展
人口与环境 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规模不能超出当地的人口容
国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迁移的人口主要
是 青壮年劳动力 ,主要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
有助于缓解人口迁入地人口老龄化现象,缩小地区间 经济差异,调 节地区间 人才 余缺,但可能造成人口迁入地交通运输等基础设
施压力增大。
题目答案(1)C (2)C
学科素养实践拓展
人口与环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A.资源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
B.城镇化水平开始提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学科素养实践拓展
思路导引(1)结合材料并读图可知,上海市人口倒挂区工业区广布, 且以制造业为主,因而该地区的 第二 产业发展迅速,A项正确。 上海市人口倒挂区工业区广布,环境相对较差,高档住宅多分布在 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B项错误。由图可知,人口倒挂区的交通运输 以高速公路和铁路 为主,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出现人口倒挂的地 区外来人口较多,这些外来人口为上海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劳动力成本比城区低 ,D项错误。(2)分析材料可知,当地人口自然 增长率 低 、人口老龄化 问题突出造成了劳动力不足,进而吸引 大量外来劳动力流入,导致了人口倒挂现象,C项错误、D项正确。 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导致资源环境承载力 减小,A项错误。上海 市城镇化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并在继续升高,不能说出现人口倒 挂是上海市城镇化水平开始提高的标志,B项错误。 题目答案(1)A (2)D

高中地理 新湘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共27张PPT)

高中地理 新湘教版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共27张PPT)

④明清时期,我国出现“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三次大的移民潮。
⑤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 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干涸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西 迁往加利福尼亚州。

11
2.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19 世纪,德国北部农业地区与南部农业地区相比 ,人口迁出率较高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15
二战期间的人口迁移
•两次世界大战期 间,战争造成了 大量难民,导致 大规模的人口迁 移,主要由战乱 国家迁往非战乱 国家。

16
二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一.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
1. 东欧重新划定国界导致人口迁移。 2. 印巴分治,亚洲最大的一次国际人口迁移 3. 大量非洲国家独立,将原处的殖民者大量遣返回宗主国

6
牛刀小试
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 移?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国内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国内 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国。内
④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大城市和沿
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并定居。添 国外
7
• ①没有改变定居地
• ②短期流动

3
按空间范围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 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 人另一个国家定居的 现象,它包括永久性 移民、在本国就业的 外国人、国际定居难 民等
•国内人口迁移
• 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 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 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
象。

4
国内迁移的主要类型
城市
农村

1.2 人口迁移 课件 湘教版(2019)必修二 高一地理

1.2 人口迁移 课件 湘教版(2019)必修二 高一地理

技术移民
原因:高素质人才寻求更好的学习、 生活、工作条件。 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 国家。 影响:发展中国家在人才、经济上 蒙受双重损失。
国际难民
• 欧洲移民危机,指自从2010年底爆发 阿拉伯之春后
• 数量激增的难民或经济移民,从中东、 非洲和亚洲等地经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 进入欧盟国家寻求居留而产生的移民潮
生态环境 良好的 城镇
沙漠中的 绿洲
1.自然环境因素(或生态环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如:美国本土老 年人口向西部和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决定着人口迁移 的方向和规模。如:①“逐水草而居”是 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②现代干旱 地区的人口迁移。
东北部地区:冬季寒冷, 污染严重,空气质量差, 居住拥挤。
西部和南部地区:纬 度低,光热充足,环 境优美。
荒漠化与 移民
1.自然环境因素(或生态环境因素)
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 件,因而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 因素。直到今天,在很多发展中国家, 仍有许多农村人口因为土地的不足和土 地生产力衰竭而迁移。
① 外出度假、旅游。 ② 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外省读书。 ③ 王艳从甲县 A 中学转到乙县 B 中学读书。 ④ 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⑤ 2020年湖南有计划的抽调医护人员支援武汉对抗新冠病毒。 ⑥ 2015 年在德国难民营生活的叙利亚难民。
(二)人口迁移的类型 1.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变化专题
人口迁移
Population migration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 通过不同时期国际和国内的人口迁移示意图,了解国际和国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