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足怎样“成为”冲绳的
冲绳岛是怎么沦陷的

[键入文字]
冲绳岛是怎么沦陷的
冲绳岛
冲绳岛是琉球群岛中的最大岛屿。
它位于日本西南560 千米,形似一只大香蕉,全长94 千米。
琉球王国在中世纪时曾为日本和中国的藩属,1879 年起,成为日本帝国的一部分。
在硫磺岛战役尚未结束时,美国第58 特混舰队便开始空袭冲绳和进行空中摄影,为进攻该地做好准备。
1945 年3 月20 日,日本海军下达了以冲绳作战为当前作战的重点,应彻底地集中航空兵力,消灭前来进攻之美军主力的作战计划大纲。
日本大本营还把陆、海军的航空部队统统划归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统一指挥。
这样一来,联合舰队共拥有飞机七八千架。
冲绳岛上守军是牛岛满中将指挥的第32 军,总兵力约10 万人。
由于冲绳中部和北部的地势比较平坦,难以防守。
他把立足点放在南部陡峭的山冈和狭窄的山谷之中。
为了严守冲绳岛,牛岛命人深挖地堡、碉堡、洞穴以及壕沟和坑道,相互贯通,构
成地下防御体系,并把大炮、迫击炮以及坦克都隐蔽在山洞里。
牛岛告诉将士们说:我们必须耐心、谨慎地掌握我们的炮火,当敌军全部人马登
陆,把他们逼进内陆,一直把他们诱入得不到海军大炮和空中轰炸的后援的地方,然后,猛然行动起来,我们就能消灭敌人。
美国把攻占冲绳作战行动称呼为冰山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特纳中将指挥的登陆部队,分别从太平洋上的很多岛屿以及旧金山、西雅图出发,于4 月1 日凌晨到达冲绳附近的预定水域。
就像进攻太平洋上其他岛屿一样,美国的海空军还是打先锋。
3 月中旬,第58 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离开尤里斯基地,去支援和掩护盟军新的攻
1。
琉球群岛的主权归属

林海(教授):琉球群岛的主权归属(转)林海, 琉球群岛, 主权, 教授从地理、历史等方面看,琉球群岛的主权无疑是属于中国的。
下面,我们再从法理方面列举中国主张对于琉球群岛的主权的充足理由。
1、开罗宣言(The Cairo Declaration﹐1943.12.1)中、美、英三国1943年发布“开罗宣言”称:“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日本在1945年无条件投降时承诺遵守开罗宣言,因此日本必须把它通过侵略战争所侵占的中国领土包括琉球群岛归还中国。
但是,台湾大学海洋法律研究所教授陈荔彤却撰文提出异议,认为日本侵占琉球群岛是在1872年,是在“开罗宣言”规定的1914年之前,因此中国没有理由主张琉球群岛的主权,而日本的侵占为合法。
众所周知,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
中国的清朝政府与日本于1895年签署了“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赔银二亿两。
其后中国又以三千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而日本占据台湾和澎湖达50年直至二战结束日本战败。
按照陈荔彤教授的逻辑,难道日本侵占台湾和澎湖也是合法,中国没有理由主张台湾和澎湖的主权吗?陈荔彤教授如果不是有意为日本侵占我国领土寻找依据,起码他根本就没有读懂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的原文是:“The three great Allies are fighting this war to restrain and punish the aggression of Japan. They covet no gain for themselves and have no thought of territorial expansion. It is their purpose that Japan shall be stripped of all the islands in the Pacific which she has seized or occupi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World War in 1914, and that all the territories Japan has stolen from the Chinese, such as Manchuria, Formosa, and the Pescadores, shall be restored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Japan will also be expelled from all other territories which she has taken by violence and greed.”请注意原文的这个句式:“It is their purpose that …… 1914, and that …… ”这里,前面的“that”引导了一个主语从句,即“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而后面的“and that”引导了另一个主语从句,即“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琉球群岛历史简介

琉球群岛历史简介琉球群岛历史简介(转载)琉球群岛上过去存在着琉球国,就在一百年前这个王国还有着自己的语言。
中国明朝时曾封琉球岛统治者为琉球王。
因着水路之便,是邻近国家的贸易枢纽。
1609年遭日本侵略。
到了19世纪末年,琉球国开始被鹿儿岛的萨摩藩侵略,并进而被逐步吞并。
明治维新之后的1879年,琉球国被并入日本版图,同年设冲绳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美国占领。
1953年美国将萨南诸岛归还日本,1972年亦将琉球诸岛归还。
琉球群岛也被鹿儿岛县与冲绳县一分为二:北部数个岛屿被并入鹿儿岛县,而余下的则自行成立新的冲绳县。
琉球群岛大事年表:(年代----事件)12世纪----琉球群岛出现南山、中山、北山三国,分别在琉球群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给琉球的中山王察度下达诏谕后,琉球的北山、中山、南山三王遂开始向明政府朝贡。
从此琉球成为我国的藩属。
琉球古地图1392年----明太祖有见于琉球对于来华使节海上航行的困难,特赐闽人善于造船航海的技术者三十六姓人家移居琉球。
这一点是后来促进琉球对海外贸易的关键。
闽人三十六姓中包括『知书者,授大夫长史,以为朝贡之司;习航海者,授通事,总为指南之备』。
可知他们不仅是善于操舟者,且担任通译和其他与朝贡有关的事务。
他们在琉球定居以后,便成为代表明王朝长期协助琉球,增进中原王朝和琉球关系的一群优秀人员。
他们子孙繁衍,为琉球人尽过许多劳积。
1416年----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北山。
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南山,形成统一的琉球王国(第一尚氏王朝),每一代国王都需要由明王朝政府册封任命。
明王朝不干预琉球王国内部事务。
1470年----第一尚氏王朝灭亡,尚丹建立第二尚氏王朝。
国王依然由中央政府册封。
1400年~1550年----琉球王国的黄金时代,高度发达的商业,与内陆、朝鲜、东南亚和日本进行贸易。
15世纪~16世纪----日本狼子野心开始显露,大量倭寇海盗骚扰我国沿海(包括琉球群岛)。
冲绳的历史文化

• 这口水潭,就是以前 琉球王的饮用水源。 这不稀奇,稀奇的是 那一个龙头。这是以 前中国皇帝送的,也 是首里城唯一留存 下 来的实物,其他的都 给美军炸了。美军在 1945年进攻冲绳时, 把首里城炸的找不到 一点建筑的痕迹。
• 几乎没有游客会注意到这一潭水和这一龙 头,于是有一个老爷爷从3年前开始,就守 在这里当义务导游,见游客便介绍。他说 他要告诉大家,首里城都给美军炸没了, 唯有这一潭水和这一青石龙头,躲过了美 军炸弹的轰炸。
冲绳的历史文化
曾经的琉球王国
• 冲绳是一个古国,名为琉球王国。15世纪初,巴志王统一琉球,并于 中国明朝洪武年间向中国朝贡臣服,受明朝赐姓尚,开始筑首里城, 琉球的历代国王都以进贡的形式与中日两国开展贸易。 • 琉球国在15世纪末时最为强盛,当时的国王尚真王笃信佛教,禁止民 间私藏武器,致力于发展贸易和振兴文化,仿奈良的元觉寺建立首里 元觉寺,作为王家墓地。 • 1609年萨摩军队(鹿儿岛)进攻并控制了琉球王国,为了继续得到贸 易利益,表面上仍然把琉球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让其和中国继续进行 贸易。 • 1872年设琉球藩,1879年日本将琉球并入版图,设冲绳县,现包括10 市。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冲绳为美国占领,变为 美军的军事基地,1972年归还。 • 琉球群岛被鹿儿岛县与冲绳县一分为二:北 部数个岛屿被并入鹿儿岛县,而余下的则 成立新的冲绳县
• 首里城建在那霸市的一个山岗上, 这里以前是琉球王国的王宫。规模 虽不及北京紫禁城,但是,从下仰 望,还颇有一番气魄。
新结衣
• 主演电影《恋空》 而知名度增加
安室奈美惠
• 日本知名的冲绳原住民女 歌手,于日本最南方的离 岛冲绳县那霸市出生,拥 有四分之一意大利血统 (母亲为日意混血,父亲 为冲绳的原住民琉球族 人)。于14岁出道,是女 子组合Super Monkey's的一 分子。尽管该组合不太成 功,但在1995年时仍凭著 单曲《Try Me ~相信我~》 取得一点知名度。之后作 为独立歌手,大红大紫。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中国19个附属国是如何被弄丢的?(完美整理版)

中国19个附属国是如何被弄丢的?杂谈0704 1507:中国19个附属国是如何被弄丢的?huarm2002一个朝代到了末年,呼啦啦大厦将倾,无论皇帝如何用尽解数,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只有看着这个朝代在风雨飘摇里落花流水一样远去。
杜甫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但是一个朝代的暮年,国未破,山河在,只是让自己的国土残缺不全了。
清朝就是如此,开过之初到鼎盛时期,国土辽远,到了末年,一个一个条约的签订,丧失了近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弄丢了19个附属国。
是哪个皇帝弄丢了中国最后的19个附属国?是光绪皇帝。
是谁亲手弄丢了这19个附属国?是李鸿章。
大清王朝的19个附属国第一个是朝鲜。
光绪20年,中国在朝鲜的军事力量,在和日本的对抗中,逐渐占了下风。
到了6月,大清朝在朝鲜的最高官员袁世凯看大势已去,于6月17日离开平壤,到仁川坐轮船回国。
21日,日本军队进入朝鲜王宫,杀了卫兵,劫走国王李熙,扶起自己的傀儡主持朝鲜的国事,不亲日的王宫官员,被日本军人全部清除。
朝鲜的国内外事务,实际上被日本人全部控制了。
很多文章说,李鸿章是卖国贼,其实李鸿章还是拼命抵抗的。
就是日本在朝鲜实力很大的时候,李鸿章还是派出大清朝的海军,到朝鲜抗击日本对自己附属国的占领,同时派天津旅顺的步兵跨过鸭绿江,和日均进行地面战斗。
只是在日军强大的炮火面前,清军力不可支,以失败而告终而已。
就是在军事力量悬殊的前提下,李鸿章还以强硬的态度,继续派兵,与在朝鲜的日军决一雌雄,并公开与侵略朝鲜的日军宣战。
到了光绪20年8月,中国的军队还在固守平壤,一直战斗到8月16日,日本军队巨炮进逼,中国军队各个堡垒都失守之后,平壤全部丢失之后,中国军队才彻底撤离了朝鲜。
光绪21年3月,《马关条约》签订,第一款就是中国确认朝鲜为完全无缺独立自主的国家,朝鲜不再给中国进贡,清朝在朝鲜的一切权力悉数废除。
看似是朝鲜独立,其实落在日本手里。
从崇德2年朝鲜归附为中国的附属国,到光绪21年独立,达258年之久。
海外移民的民俗记忆:以冲绳地区石狮文化为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10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 Oct.2023 收稿日期:2023-05-06 作者简介:赵婷(1984-),女,教授,博士㊂主要从事中日民俗比较研究㊂ 基金项目: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冲绳闽人三十六姓后裔民俗文化记忆场研究(21YJA752016)□文化与艺术研究海外移民的民俗记忆:以冲绳地区石狮文化为例赵 婷(三亚学院应用语言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海南三亚572022)摘 要:中华民俗文化符号承载着大量的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历史记忆,对凝聚海外华人民族情感,唤起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价值㊂自洪武五年中琉建立封贡关系以来,移居琉球的闽人及其后裔不仅为当地移植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让福建的石狮文化在琉球生根发芽,对冲绳闽人后裔构建中华文化记忆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㊂关键词:闽南石狮文化;冲绳民俗;文化记忆中图分类号:K892;K8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23)10-0142-04Folklore Memory of Overseas Migrants :A Case Study of Shishi (Stone Lion )Culture in the Okinawa RegionZHAO Ting(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Cultural Studies,Sanya College,Sanya,Hainan,572022) Abstract :Chinese folk cultural symbols carry a great deal of the collective wisdom and historical mem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and have a long-term and fundamental value in the cohesion of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 sentiments,evoking cultural identity,and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ino-Ryukyus tributary relationship in the fifth year of the Hongwu era in the Ming Dynasty,the Min people and their descendants who migrated to the Ryukyus not only transplanted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the local community but also allowed the Shishi culture of Fujian Province to take root in the Ryu⁃kyus,which had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memory by Min people and their descendants in Oki⁃nawa. Key words :Minnan Shishi Culture;Okinawan Folklore;Cultural Memory 中华民俗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历史记忆,对凝聚海外华人民族情感,唤起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价值㊂自明洪武五年中琉建立封贡关系以来,双方开始了长达五百余年的政治㊁经济㊁文化往来㊂其间,包括 闽人三十六姓”在内的许多中国人远赴琉球,传播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也让中华民俗文化符号在琉球生根发芽㊂时至今日,冲绳本土民俗文化中依然可以窥见中华民俗文化符号的踪影㊂本文以冲绳地区的石狮文化为例,对中国海外移民民俗记忆的构建过程进行探究,以期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些许借鉴㊂一㊁从福建到琉球:石狮文化东传(一)福建石狮文化标志 风狮爷”福建地处我国东海,冬季盛行东北风,作物的收成与渔民的生活都受其影响,由此衍生了保护村落作物㊁保障渔民出海的石狮文化 风狮爷”㊂风狮爷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的厦门㊁泉州㊁晋江㊁漳州㊁潮州等地,是福建极具特色的动物崇拜,其中又以泉州最盛㊂古时泉州风水学家们认为, 甲卯风为风水之大忌”,需刻 石头风狮”以镇风㊂由于风灾肆虐,风狮爷成为福建掌管风的重要神灵㊂[1]福建的风狮爷按其庇护区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置于村落外沿区域,呈伫立状,狮口朝村外,庇护范围涵盖全村生产生活区域,称为 村落风狮”;另一类是放置于村落内的居住区域,其中又以屋脊或屋顶斜面最为常见,庇护范围仅限于居民住宅区,称为 集落风狮”㊂有学者认为,凡是放置于屋顶上的狮子应统称为屋顶风狮,福建南部地区居民屋顶放置的单只风狮与骑着狮子的 瓦将军”都属于此类㊂早期研究厦门石狮的黄绍坚先生将单立小型石狮像统称为 石狮公”,而在与厦门地区隔海相望的金门岛,又将这种单立小型石狮称为 石狮爷”㊂ 公”与 爷”都是对男神的尊称㊂这种单独站立的小型石狮,主要是放置在居民的住宅门前,也有放置于街道地面T字路口处的㊂福建省南部地区的居民住宅区至今仍将石狮视为街巷的守护神,并进行各种祭祀活动㊂一些郊区村落将石狮形象神格化,称为 石狮公”,并修建庙宇供奉㊂在福建地区,供奉有石狮像的祠堂被称为 石狮宫”(闽南方言称 Qiusaigung”)㊂今天的泉州城乡地区,也常见古代遗存下来的风狮爷,一般为单只㊁无色㊁直立㊂但也有例外,如晋江㊁金门㊁台湾等地常见上红㊁黄色的风狮爷㊂2004年,福建石狮市玉浦村出土一对风狮爷,并非雌雄狮,而是父子狮㊂泉州原延福寺遗址也出土过后腿曲坐直立风狮爷㊂与福建其他类型的石狮相比,风狮爷的造型为张口状,主要是面风而立,起到趋风辟煞的作用㊂早期风狮爷主要是为了镇风止煞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不再像以前那般畏惧风暴,风狮爷的作用也逐渐趋近于一般石狮,屹立于民宅的大门口两边,数量也由单只变为了一对,功能也逐渐变为镇邪趋恶,亦可作为艺术品点缀㊂如今,福建南部地区的风狮爷,除镇风止煞的作用外,还有招财㊁加官进爵㊁驱晦气等象征意义,由此衍生出极具福建特色的文创产品㊂由此可见,福建风狮爷信仰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一种孤立现象,而是福建当地独特的历史环境㊁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交织前进的结果㊂(二)福建石狮文化的入琉过程明洪武25年,明太祖下诏 赐琉球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本意就是为了便于琉球朝贡,巩固明朝统治,加强中琉之间的政治交往,自此官派海外的移民活动前后持续数十年之久㊂在闽人陆续赴琉的过程中,中国先进的船舶制造技术㊁航海技术㊁手工艺品制作技艺等也随之传入琉球,中国传统文化也在琉球开始生根发芽,福建的石狮文化当属其中之一㊂早期的琉球王国只有士族阶层才可使用瓦制屋顶,而平民阶层的住宅屋顶只能用茅草或木板搭建㊂因此,石狮文化从福建传入琉球之初,只在琉球重要的建筑㊁庙宇㊁贵族陵墓㊁士族宅邸等地才能见到,如首里城的 欢会门”与 瑞泉门”左右两侧摆放的一对石狮,冲绳尚元王陵墓中的栏杆处与陵墓顶部的石狮造型,还有尚宁王陵东室的石狮以及15-16世纪建造的末吉宫石狮等㊂其中,未吉宫石狮具有守护神灵的宗教寓意,首里城㊁玉陵等地放置的石狮,除有趋邪除魔的美好心愿外,同中国紫禁城太和门㊁明十三陵的总神道前方放置的狮子类似,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㊂ 趋邪除魔”与 王权象征”对琉球而言孰轻孰重很难判断,也许正是福建石狮同时拥有这两方面的象征意义,才会被置于琉球末吉宫㊁首里城㊁玉陵等重地㊂1879年以后,日本取消石狮摆放禁令,石狮开始出现于冲绳平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中㊂如冲绳八重濑町字富盛的石狮,被公认为是当地最早设置的村落狮子,此后,冲绳其他村落也纷纷效仿,村落狮子开始盛行㊂冲绳正史‘球阳“中对富盛设置石狮的原因也有相应记载:東風平郡富盛村は㊁屡々火災に遭ひ㊁房屋を焼失して民其の憂に堪へず㊂是れに由りて村人㊁蔡応瑞(唐栄の大田親雲上)に請乞して其の風水を見せしむ㊂応瑞㊁遍く地理を相し㊁之れに嘱して曰く㊁我㊁彼の八重瀬嶽を見るに㊁甚だ火山に係る㊂早く獅子の形を作り㊁八重瀬に向くれば㊁以て其の炎を防ぐべしと㊂村人皆兵の令に従ひ㊁獅子石像を勢理城に蹲坐せしめ㊁以て八重瀬に向く㊂爾よりして後㊁果して火災の憂を免るるを得たり㊂从上述史料中可知,冲绳富盛村的居民受不明火灾困扰,求助于时任琉球国政府正议大夫㊁ 闽人三十六姓”蔡氏后裔蔡应瑞,经其调查得知火灾源自八重瀬岳,因此提议仿照福建闽人传统,面向八重瀬岳设置石狮像,并命名为 富盛石雕大狮子”,以防火灾㊂时至今日,冲绳石狮的放置数量和位置出现了很大变化㊂如石狮的放置数量有1-4只不等,放置位置也有东南西北方向的差异㊂一般平民将其放置在个人住宅的屋顶㊁门柱㊁墙壁㊁门前与玄关等位置居多,而冲绳石狮的文旅产品,多以屋顶㊁门柱或门前㊁玄关前一对雌雄狮子形象呈现出来㊂[2]受等级制度影响,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除那霸㊁名护等城市外,冲绳乡村仍使用茅草或木板屋顶,所以平民在屋顶放置石狮是近代冲绳民宅使用瓦制屋顶后的产物㊂与前述末吉宫㊁首里城等设置的石狮像相比,平民住宅㊁村落㊁集落的石狮像注重其辟邪趋吉的功能,而屋顶放置石狮,则是期待其防风功效㊂这些狮子对着风口张着嘴,与福建风狮爷极为相似㊂日本强占琉球设冲绳县后,冲绳石狮风格也受到日本狛犬影响,在造型㊁摆放㊁寓意等方面出现了有别于福建石狮的特征㊂二、冲绳闽人后裔民俗记忆的构建过程中琉建立封贡关系以来,大量闽人在移居琉球后聚居在久米村,形成了一个 领地”较为封闭的群体㊂由于明朝时期中琉文化水平差异较大,这些入琉的闽人并未像其他移民群体一样,被所在地的中心文化边缘化,反而成为当时琉球移民群体中的特殊案例㊂随着时间的迁移,定居琉球的闽人开始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在不同族群㊁不同阶层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而福建的石狮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传承与发展,成为今天冲绳闽人后裔重要的文化记忆㊂(一)从冲突到融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多元一体的文化特性赋予中国传统文化适应性和包容性的特质㊂汉代时期,印度狮子传入中国,随即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经由东晋南朝发展,至唐代已是登峰造极之势㊂在中国,狮子具有灵兽的特征起源于何时不得而知,但其与宗教文化息息相关㊂正如宋周密撰‘贡狮子“一文提及的, 岂所贡者乃狮子之常,而佛所骑者341 第10期海外移民的民俗记忆:以冲绳地区石狮文化为例为狮子之异品邪?”受佛教文化中狮子瑞兽形象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因为狮子本身英勇无双的特性,传到中国后,人们赋予它神灵之气质,开始具有了特殊的象征意义㊂早期的石狮造型与构思相对简单,一般也被放置于陵墓的神道两旁和宫殿的门口,充当镇墓兽的角色,起到驱邪避凶的作用㊂明代闽人赴琉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石狮的意义也仅限于此㊂原属中国传统文化的狮子形象,由当年的闽人传入琉球,这本就是文化的自发传播,但在于异文化语境中,文化的自发传播又受到传播地文化㊁历史㊁政治等多方影响㊂此外,由于琉球当地原住民意识形态㊁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与官派赴琉球的闽人存在差异,因此,即便是同一文化符号也会因为不同的文化关联性而产生不同的意义,意义的多样性特征也由此显现㊂闽人在琉球聚居的久米村文化受日本本土文化㊁琉球当地文化的冲击发生变化㊂如,当地中国传统石狮受日本狛犬信仰的影响,在造型和寓意上也逐渐发生了改变㊂福建地区的石狮虽然作用各异,但其形态特征具有共通之处,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仍同属 向天眼”系狮子像㊂所谓 向天眼”系的石狮像,一般牙齿向前突出,嘴微张,象征着除魔驱邪的力量,部分石狮像也将舌头伸出口外㊂冲绳的村落狮子大多也具备这一外形特征㊂日本本土以佐贺为中心的九州北部地区分布的肥前狛犬虽也有同样的特征,但肥前狛犬的眼睛与福建㊁冲绳的石狮不同,呈杏仁状㊂[3]相较而言,冲绳地区的村落石狮与福建南部的石狮公相差不大㊂不同的民族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化形态上,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鲜活形式㊂而石狮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其意义载体在冲绳华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赋予石狮文化以生命,这种生命来源于对其意义的使用㊂假设闽人只是将石狮带到琉球,并未在社会生活与族群互动的过程中使用其象征意义,那么石狮的文化生命便无从谈起,更谈不上之后在冲绳文化中生根发芽㊂从符号学角度来看,石狮文化传入琉球,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都持续遭受异文化冲击,加之文化模式缺乏共通性,作为文化符号解码者的琉球本地人很难对石狮这一外来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进行准确识别,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产生 文化折射”现象㊂而琉球的闽人后裔移居琉球后,面对错综复杂的文化生态,他们主动对石狮文化符号做出相应调整,融入了日本本土狛犬的形象及意义特征,这不仅是融入移居地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石狮文化符号与异文化语境中其它符号之间有效互动的文化需求㊂(二)从符号到认同文化符号在不同文化间的流动,主要是通过跨越文化语言集合的符号活动实现异文化语境中的交换与理解㊂在冲绳,石狮被广泛放置于屋顶之上㊁村落四周㊁十字路口等处,表达了一种诉求,这种诉求在近代以前主要是满足防风辟邪的生活需要,而在近现代以后则更多倾向于精神诉求,希望它的 观众”将它的形象视为与其它形式的结合,从而去 理解”或 阐释”它的文化意蕴㊂文化符号的功能构建基于其 受众”的能力,即 受众”群体能够带着对特定文化的认知能力去看㊁去感受㊁去理解㊂虽然这些能力的元素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去用眼去看,所能看到的冲绳石狮材质㊁形态㊁神情各异,但它们真实存在的样态,及要传达的文化信息,却是所处社会或家庭中的文化经验所赋予的㊂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出现了许多如龙狮图腾㊁甲骨文等民族特征鲜明的文化符号㊂[4]皮尔士㊁列维㊃斯特劳斯㊁古德曼等著名符号学家都从研究抽象情境中的符号,转向研究自然环境中的符号,也就是人们所生活的日常世界的符号,石狮作为文化符号就具备日常世界的符号特征,已然成为福建㊁冲绳两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一部分㊂符号的传统定义是 一物代一物”㊂此定义看似简单清晰,但问题颇多㊂作为其下位概念的文化符号,就不仅是 一物代一物”这么简单,至少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含义㊂文化符号是一个事物,即事物可能是一个文化符号㊂文化符号也可以是对于作为文化载体事物的感知与这个感知携带的意义之间的关系,从这一点来看,文化符号也可以是一个非事物㊂事实上,文化符号本身就涵盖了上述两方面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对文化表象的描述,而是对其文化表象生成的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对文化符号生成的文本进行意义上的阐释㊂[5]文化记忆与石狮具体形象之间的关系不是展示性的,石狮形象在冲绳一直都不是用来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工具,而是在世界范围的族群互动与文化交融背景下,现代冲绳华人后裔自觉或不自觉地挖掘认同符号以重建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过程㊂正是基于相似的文化认同构建的需要,远离祖源地的冲绳华裔不管文化背景如何复杂,都能在共同的闽人后裔㊁华人后裔的认知下,在与其他族群互动和自我身份的界定时,依靠诸如石狮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媒介,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认同㊂因此,石狮文化又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被赋予更为复杂的含义㊂石狮成为冲绳华人的文化认同符号,是缘于其在异文化生态空间下,自我认同的一种互动与互补的关系㊂[6]它其实是外在形象㊁文化意义及华人心灵三者间的互动结果㊂三、冲绳石狮文化的当代价值自明洪武年间大批闽人赴琉后,闽人远离祖地在冲绳生活长达数百年之久,他们与日本人㊁冲绳本地人通婚,融入了当地社会生产生活之中,但在生活习惯㊁民俗信仰等方面,至今固守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并代代传承㊂福建石狮文化对冲绳闽人后裔而言,体现了如下三个方面的价值㊂(一)身份认同的价值身份在用来描述人的某种文化特性时,涉及了同一性与差异性㊁个体与社会的识别㊂现代符号学视域下的身份建构,既不是纯粹的主体现象,也不是纯粹的客体现象,而是一种主客相融的符号现象,而认同在本质上则属于一种确认行为㊂冲绳闽人后裔的身份认同就是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承认和认同,是在自我概念发展基础上的一种自我确认㊂扬㊃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认为,在群体社会中的人们想要获得关于身份的认同必须依靠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的产生则是一种社会与文化现象㊂在异文化生态语境下,冲绳闽人的身份认同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族群内部找到一个能够反映共有文化和共同历史经验的文化符号,在无意识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建构自我㊂福建石狮文化能够帮助他们将个体记忆441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整合到集体记忆之中,最终实现对自我身份的认同㊂(二)凝聚情感的价值卡尔西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都认为,文化世界是由符号构成的,人类可以进入不同的符号世界㊂从心理层面来说,符号就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起到的作用就是将自身的情感认知与客观世界相联系㊂从文化符号表征情感的角度来看,民族情感凝聚在文化符号的意义结构之中,就能形成民族共同体意识㊂苏珊?朗格认为人类的情感分为个人情感和普遍情感,人类的普遍情感是在人类共同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普遍的情感需要文化符号作为媒介,生成人们感官可以捕捉到的客观形式㊂冲绳闽人后裔对福建石狮文化具有普遍的情感认同㊂这是由福建石狮文化所蕴藏的中华民族独特的品格和精神特质所决定的㊂福建石狮文化奠定了冲绳闽人后裔的文化认同根基,使他们在几百年的异文化生态中紧紧团结在一起,而这种情感的原动力就源自于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㊂(三)弥补记忆断裂的价值相较于明代赴琉的闽人三十六姓群体,其后裔大多没有在中国生活的经验,且历经了从琉球到冲绳的历史巨变,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记忆主要依靠族群内部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形成㊂在此背景下,福建的石狮文化弥补冲绳闽人后裔记忆断裂的价值就更加凸显㊂扬㊃阿斯曼认为,文化符号记忆是对历史的集体理解和建构,它并非要对过去进行证明,而是在当下特定的文化语境下,集体对过去发表有意义的声明㊂因此,福建的石狮文化对冲绳闽人后裔而言,其现实意义大于历史意义㊂它能够以一种直观的㊁具体的㊁易感的方式,迅速唤起冲绳闽人后裔身上的情感反应,使他们加入到对中华民族共同的集体情绪中,弥补断裂的文化记忆㊂冲绳闽人后裔借助福建的石狮继承了对中华文化的集体记忆,形成稳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在非祖源地体会集体的归属感,通过对中华文化的感知,回溯过去连接现在,从而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明确回答 我是谁”这一问题㊂总之,民族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而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是人们文化观形成的基本要素㊂习近平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㊂而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就是通过构建完整的系统体系,将中华文化特征㊁中华民族精神㊁中国国家形象,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深刻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㊂福建石狮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冲绳闽人后裔群体中由王权象征到村落守护㊁再到家宅驱魔辟邪,其形象不断被赋予新定义与新价值,最终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㊂ 参考文献:[1]徐心希.略论中华传统狮文化与闽南风狮爷的由来[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112-120.[2]梁景之.冲绳的辟邪俗信与文化[J ].民俗研究,2018(02):24-30.[3]川野明正.「街巷空間を守る履門の獅子神「石獅公」 シナ海石造獅子㊃狗犬文化圏の比較研究(3)[J ].明治大学教養論集通巻541号,2008.[4]孔梓,宁继鸣.跨文化语境下文化符号的意义建构[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16-120.[5]冯月季,石刚.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J ].思想战线,2021(05):1-9.[6]李牧,邓珏.异文化语境下文化主体自我意识的建构 中华舞狮在纽芬兰[J ].民族艺术,2016(04):157-166.(责任编辑 李 维)541 第10期海外移民的民俗记忆:以冲绳地区石狮文化为例。
清政府从未承认琉球(冲绳)属于日本

清政府从未承认琉球(冲绳)属于日本本文节选自《铁血中日:千年五战》(珠海出版社,2009年版)清政府在对日事务中的被动,不仅表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后,甚至在20年年前,两者的角逐就已经开始。
琉球王国,是今天日本冲绳县的前身,它历来就是一个与朝鲜、越南性质相同的民族国家,是中国的藩属国。
清朝后期,中日两国针对琉球的长期交涉,也是一个很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由此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在大变局时代的尴尬与无奈。
但是,有一个史实需要说明,即使日本单方面强占琉球,清政府也从未对其进行过承认。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努力摆脱自身危机的同时,积极推行对外扩张,以达到“失之俄美,取偿于东亚”的目的,1868年以明治天皇名义发布的诏书中,明确提出“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
而对琉球主权的攫取,是其扩张战略的重要一环。
但由于中国与琉球有着长达500年的藩属关系,日本不可能越过中国完成这一步骤。
中国对琉球拥有宗主权的时间至晚可以追溯到明朝。
明、清两代共有二十四次册使遣往琉球。
大明洪武五年(1372年),太祖遣使杨载诏谕琉球,琉球国中山王察度派遣其弟泰期等人跟随杨载来到北京,承认了对明朝的藩国隶属关系。
清王朝建立之后,1663年和1756年,康熙、乾隆分别赐印于琉球国王,表示继续承认琉球的藩属地位。
现在冲绳琉球王宫大殿上悬挂的“中山世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册封琉球国王时所赐匾额的复制品。
琉球典籍也记录了与中国之间和谐的藩属关系和贸易活动。
汉字为琉球国官方文字。
由于中琉之间的这种亲密关系,当时的西方人甚至把琉球群岛视为中国领土,在1752年西方人绘制的中国海图中,就有琉球群岛。
琉球通过与中国的这种关系,不仅从获得大量物资供应和政治支持,还发展成为中国锁国之后进行海上贸易的“总代理”。
琉球的船只,不仅往来中、琉之间,还北上日本、朝鲜,又南下安南(越南)、吕宋(菲律宾)、暹罗(泰国)、亚齐、爪哇(印尼)、马六甲等,遍布整个南洋。
琉球[冲绳]独立运动始末:反日独立斗争已持续38年
![琉球[冲绳]独立运动始末:反日独立斗争已持续38年](https://img.taocdn.com/s3/m/80f7e947e518964bcf847c25.png)
琉球[冲绳]独立运动始末:反日独立斗争已持续38年众所周知,晚清时琉球被日本强行割占,并将其改名为“冲绳”。
1997年2月13日,在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冲绳选出的社民党众议员上原康助氏,针对桥本龙太郎首相“迫不得已要配合美军缩小基地”的答辩时,吹响了“冲绳独立”的号角。
琉球被日本吞并前琉球人与日本人合影,可以看出琉球人衣着与日本人迥异。
1878年4月,日本政府悍然决定废琉球为郡县。
虽然琉球上下并不甘心亡国,但囿于国力弱小,无力抗衡日军。
日本政府令琉球国王尚泰到东京听候处置。
当时他正身染重病,所以派王世子前往东京,亲自哀求日本政府暂缓国王赴日的行期,以为缓兵之计。
此时的琉球一心巴望清政府能够救其出水火。
8月30日,日本政府在何如璋按照清政府旨意的喋喋不休的交涉声中,正式宣布改琉球为郡县,声明琉球与中国的关系由日本外务省处理,琉球终于没有逃脱被日本吞并的命运。
图为琉球王宫。
图为琉球王宫。
二战结束时,《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已经剥夺了日本对琉球的占有权。
1943年12月1日发表的《开罗宣言》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请注意最后一句指的就是琉球。
众所周知,晚清时琉球被日本强行割占,并将其改名为“冲绳”。
日本对琉球的霸占一直没有得到任何法律的承认,所以,事实上琉球至今不是日本领土。
琉球人民对于日本人长期的血腥欺压极度反感,他们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要求琉球独立的运动。
“琉球独立”斗争无处不在资料图1、抵制八国峰会的斗争日本自民党政府把二十世纪最后一次八国峰会搬到琉球,为的是让世界各国元首亲眼来看看,有日美安保条约作保证,远东最大的美军基地和新的战争机制都掌握在日本手里,日本已经是一个恢复了战争功能的超级强国,以便提高日本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