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PPT课件

2021/7/26
6
二、 花鸟画的发展
❖ 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 芽,发展到两汉六朝则粗具规模。
❖
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所藏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
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
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
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
❖ 寄寓或抒发相当丰富的思想感情。
❖ “托物”于有生命的、有情感的、有语言的,乃至有思维和行 动的各种鸟类,给我们寄寓或抒发思想情感以广阔天地。
2021/7/26
47
自主学习一
拉斐尔 《雅典学院》
2021/7/26
48
自主学习二
施希金油画 《黄昏·雨后》
2021/7/26
49
自主学习二
靳尚谊 《青年女歌手像》
❖ 藤蔓类植物往下垂落之 势。在植物的实际生长 过程中也不是一垂到底, 它总是克服地球引力往 上生长,有一种迂回向 上的势态。
2021/7/26
14
7、伸
❖ 此幅作品丝瓜偏于 一侧,左半边完全 是空白,用藤蔓延 伸简单乏味,有喧 宾夺主之感,题款 的运用不仅弥补了 左半边的空白,且 有藤蔓延伸之感, 起到画材无法代替 作用。
2021/7/26
17
白石(1863-1957),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原名齐璜,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濒生、阿芝、借 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十二岁学粗 木工,后做雕花木匠,兼习画。亦习诗文,书法、篆 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六十岁后定居北 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生平推崇徐渭、石涛、吴 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 不群的风貌。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其 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 之处。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 协会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 号。
花鸟画教案

花鸟画教案教案:花鸟画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八册,第16课《花鸟画》。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墨色和构图来表现花鸟的自然美。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毛笔、墨汁、水彩颜料、画纸、画板、教材、示范作品。
学具:毛笔、墨汁、水彩颜料、画纸、画板。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花鸟画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简要介绍花鸟画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墨色和构图。
2.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基本技巧来表现花鸟的自然美。
三、实践练习(10分钟)1. 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自己动手绘制花鸟画。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画面效果。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1. 花鸟画基本技巧:线条、墨色、构图。
2. 花鸟画表现方法:观察、分析、实践。
作业设计:1. 题目:绘制一幅花鸟画。
要求:运用所学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表现花鸟的自然美。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传统绘画形式,如山水画、人物画等,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基本技巧讲解1. 线条:线条是花鸟画的基础,它能够表达出物体轮廓、质感、空间感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讲解线条的种类、用法和练习方法。
美术花鸟画知识点总结

美术花鸟画知识点总结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以描绘花鸟为主题,又称花鸟画。
花鸟画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花鸟画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和民族文化的载体。
一、花鸟画的起源花鸟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上的花鸟图案。
在古代,人们用画画的方式来描绘自然界的花鸟、植物、动物等。
可以说,花鸟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之一,它在中国文化传统和艺术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花鸟画的特点1.表现自然花鸟画以描绘自然界的花鸟为主题,其特点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自然界的花鸟、植物等。
在花鸟画中,艺术家们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用画笔将自然界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和真实。
2.着重写意花鸟画不仅要求画技娴熟,更强调写意和意境,即在描绘花鸟的外形时,要求画家在构图、结构、线条和色彩等方面表达出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达到描写自然与表达艺术家内心情感的目的。
3.注重创新在传统花鸟画中,艺术家们注重继承传统,但也注重创新。
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进行艺术创新,开拓新的表现手法和风格,赋予传统的花鸟画新的生命力,使得花鸟画形式多样化,丰富多彩。
三、花鸟画的发展花鸟画一直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并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花鸟画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1.传统花鸟画传统花鸟画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工笔、写意、泼墨、水墨等风格。
在传统花鸟画中,著名的画家有齐白石、郎静山、张大千等,他们在花鸟画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影响了后人的创作。
2.现代花鸟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传统花鸟画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影响,现代花鸟画呈现出新的风貌。
现代花鸟画家积极吸收西方绘画的成果,运用新的技术和材料,不断创新表现手法和风格,使得花鸟画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一十八等”,简称十八描,摘录如下:
高古游丝描:如周举类
铁 线 描:如张叔厚
马 蝗 描:马和之 顾兴裔类 一名兰叶描
钉头鼠尾描:武洞清
混
描:多描
撅 头 描:秃笔也 马远 夏圭
曹 衣 描:魏 曹不兴
折 芦 描:如梁楷尖笔 细长撇捺也
橄 榄 描:江西颜辉
枣 核 描:尖大笔
柳 叶 描:似吴边观音笔
竹 叶 描:笔肥短撇捺
第一步,起稿:
先把你要临摹的底稿铺在宣纸的下面,底下要 衬一张白纸。然后用铅笔轻轻的拷贝到熟宣纸 上。
布地:就是打底色。为了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 多彩,可以运用各种色彩进行布地。先把颜色 调好,用排刷朝一个方向均匀地平刷在画稿上, 忌来回涂抹。布地可以一开始“布”,也可画 到中间过程时“布”,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进 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作旧”既是其中一种。
(三)·收笔——收笔要留 书法笔画线条要求收笔时要“回锋”,也就是要将笔锋回过来藏到线条之中。
在进行国画线条练习时也要注意“藏锋”,但没有必要象书法那样“回锋”。 “留”就是将笔锋留于线条之中,切不可将线条尾巴随意地拖到线条的外面。在 画线条时只要将笔适时停住,不要下意识地拖带即可。
(四)·顺、逆锋 在绘画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地运笔,这种习惯的运
战笔水纹描:
减 笔 描:马远、梁楷之类
柴 笔 描:粗人减笔
蚯 蚓 描:
执笔方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 个字。
“擫”是用大母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 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 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 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执笔一定要“指实掌虚”才能使指法灵活而有力, 手握住笔管的上下位置要视作画大小而定,大画 握上些、小画握下些。
中国花鸟画欣赏 共44页PPT资料

花鸟画的历史:
中国花鸟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唐代的《五 牛图》来看已相当成熟。 经五代直至清代,花鸟 画与山水画一样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
唐 韩混《五牛图》
此图画五头状 貌各异的黄牛,行 笔粗放凝重,设色 较为淡雅。作品以 淳朴的画风和精湛 的技艺,表现了唐 代画牛所达到的高 度水平。
花 鸟 画 的 分 类:
写生要求在真实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 表现花鸟的生命力及其不同的特性。
•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强调抓住动植物 与人们生活遭遇、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 而给以突出表现。
五 代
黄 筌 《 写 生 珍 禽 图 》
《写生珍禽图》画中描绘鹡鸰、麻雀、鸠、腊嘴、龟、蚱蜢、蝉、蜂、牵牛 等二十四只昆虫动物。在画幅左下方有“付子居宝”字款。据邓白先生研究,此 画可能是一幅近于“粉本”的写生课徒画稿,大约是黄筌给他的次子黄居宝的参 考摹习作品。
《出水芙蓉图》 宋 佚名
《芙蓉锦鸡图》是一幅以宫
中秋天花鸟为内容的作品,画
面中间有一只羽翼丰满、带有
长尾十分珍贵的锦鸡,它攀栖
在婀娜妩媚的芙蓉枝上,可能
是芙蓉枝过于纤弱,或是锦鸡
太重,芙蓉枝被压得摇曳晃动 低垂下来。锦鸡回首仰望着画 面上方两只翩翩飞舞的蝴蝶,
《 芙 蓉 锦
这两只蝴蝶尽情地层示着翅膀
鸡
上美丽的斑纹,然而锦鸡不为
图
所动,显得安逸而高雅。画面
》
下方是数枝拒寒凌霜的菊花,
宋
似乎对芙蓉的华美不屑一顾,
赵
显得孤傲不阿。
佶
明
徐 渭 《 杂 花 图 卷 》
《
《
兰
兰
竹
竹
石
图
图
》
花鸟画发展历程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门类,起源于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丰富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花鸟画的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
1. 古代绘画起步: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绘画就有了雏形,但真正的花鸟画起步较晚。
随着绘画技法的逐渐成熟,唐代(618-907)出现了一些描绘花卉的作品,标志着花鸟画的初步发展。
2. 宋代的繁荣:
-宋代(960-1279)是花鸟画发展的繁荣时期。
画家们开始注重描绘花卉、鸟类的形态特征,追求写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赵伯驹、徐渭等画家在这个时期创作了一系列杰出的花鸟画作品。
3. 元明时期的变革:
-元代(1271-1368)花鸟画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画家们开始注重用笔法表现意境,有了更多的表现手法。
明代(1368-1644)的花鸟画有了更多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画面更为生动、多样。
4. 清代的传承与创新:
-清代(1644-1912)花鸟画的传统得到了继承,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创新。
画家如石涛、郑板桥等人在花鸟画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形成了不同的画风。
5. 近现代的继承和创新:
-近现代以来,花鸟画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接受了一些西方绘画的影响,呈现出更多的创新。
中国现代花鸟画家如徐悲鸿、齐白石等人,将西方绘画技法融入花鸟画,形成独特的风格。
6. 当代花鸟画:
-在当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画家们不仅在传统纸绢上进行创作,还通过多种媒介和技法进行实验和创新,展现了花鸟画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广阔前景。
花鸟画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绘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创新,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古代花鸟画ppt完整版

中国古代花鸟的历史轨迹
• 萌芽:原始社会 • 确立:魏晋南北朝—唐代 • 重要发展时期 :五代 两宋 • 元 明 清的发展 • 小结
原始社会就已经萌芽
《人面鱼纹彩陶盆》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花鸟画的正式确立是在唐代
韩干的《牧马图》
照夜白图 韩干 唐 代
韩混的《五牛图》
韩混的《五牛图》局部
现 实 中 的 荷 花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荷 花
现 实 中 的 樱 桃 与 写 意 国 画 中 的 樱 桃
“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
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 的心情。
《 竹 石 图 》
任千立咬 尔磨根定 东万原青 西击在山 南还破不 北坚岩放 风韧中松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传统艺术特点
1)以写生为基础,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 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传统。把花 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 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中国花鸟画的分类
中国花鸟画 写意花鸟画 大写意花鸟画 小写意花鸟画
没骨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 白描花鸟画 淡彩花鸟画 重彩花鸟画
•
朱 耷 清 《 荷 花 双 禽 图 》
的向肩小为荷穿成向画 表天敛禽一塘插基左面 情”羽,巨的三本上结 以的,均石空叶的斜构 一本虽单,间两架出以 贯色没足石进花势的一 之,有独上深,,荷枝 。 但“立栖;丰其花自 冷白,一下富中交右 清眼耸对方了又搭下
近现代的发展
• 吴 昌 硕 作 品
齐 白 石 作 品
中国古代花鸟画
本节课主要内容:
•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 古代中国花鸟画的类型 •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 • 小结和思考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

40幅经典名家花鸟作品赏析春江水暖陈之佛1953年纸本设色85cmx 40cm中国美术馆藏“意境”是画家赋予作品的特殊的艺术生命,是画家将那些花鸟草虫。
经过艺术创作,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和深意。
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赋予他每一幅作品都具有蓬勃的艺术生命力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春江永暖》画中点点桃花,红白相间,前后相映,几枝摇曳的绿竹,穿插其中,更显出桃花的娇艳。
一只色彩斑斓的花鸭,悠然自得的嬉戏在流水中.追逐着飘落的花瓣,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
此幅作品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充分地表达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脍炙人口诗句的意境。
春意图王师子1959年纸本设色147cmx 77cm朵云轩藏王师子(1885—1950),原名伟,字师梅,40岁后改名师子,江苏省句容人,历任上海美专、中国艺专、新华艺专教授。
王师子的《春意图》着力于对春意盎然的表现。
画中所作皆为贞祥之物,显然是老株的白玉兰枝干遒劲,花开繁茂;红艳似火的茶花枝叶舒展,迎风怒放;几株修篁虽被遮挡,但其劲健的精神却透过夹缝透露出来;地面上的蒲公英也已开花,在淡绿的草丛中与玉兰、茶花争奇,就连无生命的太湖石也作风卷云状。
再加上立于玉兰树上的一只禽鸟,使画中花树,湖石的风姿呈现出灵动奇秀之态,画中题有“禽语贞吉,竹报平安”之句,把画家良好祝愿的心意与图中景物融为一体。
《浴雁》陈之佛1940年至1947年间陈之佛创作过大量以雁为题材的作品,如《寒汀孤雁》、《月雁》、《浴雁》、《秋江双雁》等。
这幅《浴雁》描绘了一双大雁在塘边栖憩的情景,一只浴后伫立岸边,静穆养神,一只正在水中涤羽嬉沐,一静一动相互映照,盛开的芙蓉和在微风中摇曳的芦苇与修竹处理得繁而不乱。
这种幽美的境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白鹇秋色卢振寰1953年纸本设色130cmx 66cm广州美术馆藏画卢振衰(1889—1979),笔名浮山老人。
广东省障罗人。
原任职广州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 花 图
吴昌硕,清末书画名家。( 1844——1927)擅长写意花卉, “海上画派”的杰出代表。他的画 笔力老辣,力透纸被,又纵横恣 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 特别。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 善用西洋红,色泽强烈鲜艳。
吴 昌 硕 的 花 鸟 画
本 课 小 结
花鸟画的起源约在新石器时代 花鸟画科的形成约在隋唐 五代时期花鸟画风格的形成 注重写生的宋代花鸟画 清淡自然的元代花鸟画 水墨写意花鸟画大发展的明代 一派生机的清代花鸟画
《人物龙凤图》
《戈射收获图》
独立画科的形成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擅长画花鸟的画家。
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的第一位花鸟画家。 《双鸦栖树图》是能看到的最早的独幅花鸟画。 顾景秀 画蝉雀自景始也。——《历代名画记》 顾恺之——《水鸟图》、《水鸟屏风》 陆探微——《蝉雀图》
二、唐代社会经济繁荣,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使 之成为独立的学科
开 创 新 风 崔 白 的 花 鸟 画
《双喜图》(宋) 崔白 绢本设色
崔白的花鸟画,以野逸、慌 冷、简峻之感与传统工丽富 贵的花鸟花形成鲜明对比。 他进入宫廷画院后以生动自 然的花鸟画打破皇家画派对 宫廷花鸟画的垄断,使画风 产生明显变化。
平 淡 、 自 然 的 元 代 花 鸟 画
桃竹锦鸡图 轴 (元)王渊
勇 于 创 新 的 清 代 花 鸟 画
《竹石图》(清)郑板桥 郑板桥,清代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 之一擅长画兰竹,擅诗文,诗意新奇。传 世画迹有《竹石图》、《兰石图》等。 扬州八怪,又称扬州画派。是当时活跃在扬州 一带画坛上的画家。实际不只八个,由于他们 在作画时不受墨规,奇奇怪怪,又由于他们个 性很强,孤傲清高,行为狂放,所以称之为“ 八怪”。 他们的艺术大都取材花鸟,以写意为主要表现 方式。他们在创作中重视个性,力求创新,不 同程度地突破传统美学规范,开创了画坛上新 的局面,为花鸟画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本 节 课 到 此 结 束 同 学
到 此 结 束 同 学 们 再 见
本 节 课 到 此 结 束
二 零 零 四 年 十 一 月
课 件 制 作 林 伟 立本
同 学 们 再 见
节 课 到 此 结 束
本 节 课 到 此 结 束 同 学 们 再
本 节 课 到 此 结 束 同 学
王渊能作西笔重彩的大 幅花鸟,他将黄筌一体 的工笔画鸟脱去富丽的 设色而代之以水墨白描 画法,将院体花鸟加以 雅化,迎合了当时文人 士大夫的欣赏趣味,被 誉为“当代绝艺”。他的 传世作品有《竹石集禽 图》、《桃竹春禽图》 等。
花 鸟 画 大 发 展 的 明 代
《杂花图卷》(局部)(明)徐渭
徐渭,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一生坎坷,可谓“ 落魄人间”。 徐渭绘画既有一定师传,又能突破前规抒发己性。 其书画被后人称为“笔意奔放”,“苍劲中姿媚跃出” “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
韩湟《五牛图》 韩幹 《夜照图》等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一“黄家富贵”:黄筌,五代时期西蜀、北宋时期的宫廷画家。 特 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的审美情趣与绘画风格。其 绘画设色华丽,富丽堂皇;精工细作,工巧细腻。
《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二、 “徐熙野逸” 徐熙,南唐文人。一生淡薄名利号“ 江南布衣”。 徐熙不喜画名花珍禽,多画野卉,水 鸟渊鱼。画面以笔墨为主,辅以赋彩 ,墨、色不相掩盖。徐熙“志节高迈, 放达不拘”“识度闲放,以高雅为己任” 。后人称其“徐熙野逸”。 徐熙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预示着 文人画艺术思潮在花鸟领域的兴起, 给当时花鸟画坛带来新的气息。
课 件 制 作 : 林 伟 立
中国传统绘画按照表现内容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 人 物 画
• 山 水 画
• 花 鸟 画
花鸟画表现的内容
花、鸟、动物 图
(五代)黄筌 鹌鹳图 (清)朱耷
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花鸟画的起源
在绘画、雕塑、工艺美术还没有明确分工之前 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就已经产生了萌芽。 浙江余姚河母渡遗址中,发现了鸟纹、叶纹的骨制品。 河南临汝出土的彩绘陶缸上绘有鸟衔鱼的形象。 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帛画中,龙凤飞舞生动,也 代表着当时花鸟的水平。 汉大邑画像砖《戈射收获图》中画的鸟兽,不仅造型能 力有提高,而且注意神态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