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轴向拉伸和压缩

六、强度计算
1.极限应力和许用应力
工作应力 FN
A
极限应力
塑性材料
u
(S
)
p 0.2
脆性材料
u
( bt
)
bc
u n —安全因数 — 许用应力
n
塑性材料的许用应力 脆性材料的许用应力
s
ns
bt
nb
p0.2
ns
bc
nb
轴向拉伸和压缩
2.强度计算
max
FN A
轴向拉伸和压缩
二、杆的内力计算
1.内力的概念
构件所承受的载荷及约束反力统称为外力。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产生构
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称为内力。
2.截面法
(1)截开 (2)代替 (3)平衡
F5
F1
F2
F5
F1
F2
m F4
m
F3
F4
F3
轴向拉伸和压缩
3.轴力
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杆横截面上 F
的内力与杆轴线重合,因此 称为轴力,
F
m F
m
FN
FN
F
Fx 0
FN F 0 FN F
轴向拉伸和压缩
4.轴力图
A
为了表明横截面上的轴力
沿轴线变化的情况,可 F1
按选定的比例尺,以与
杆件轴线平行的坐标轴 表示各横截面的位置,
F1
以垂直于该坐标轴的方 向表示相应的内力值,
F1
这样做出的图形称为轴
根据强度条件,可以解决三类强度计算问题
1、强度校核: 2、设计截面: 3、确定许可载荷:
max
FN A
工程力学轴向拉伸与压缩教案

工程力学轴向拉伸与压缩教案教案标题:工程力学轴向拉伸与压缩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计算轴向拉伸和压缩应力、应变以及变形的方法;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教学内容:1.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和特点;2. 应力、应变和变形的定义和计算公式;3. 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4. 应用轴向拉伸和压缩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例子。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应力、应变和变形的定义,并提问学生对轴向拉伸和压缩的理解。
步骤二:讲解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通过图示和实例,详细介绍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特点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步骤三:讲解应力、应变和变形的计算方法(15分钟)解释应力、应变和变形的定义,并引导学生掌握计算轴向拉伸和压缩应力、应变以及变形的公式和方法。
步骤四:讲解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0分钟)介绍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与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关联。
步骤五:应用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轴向拉伸和压缩相关问题,如杆件的变形计算、应力分布分析等。
步骤六:小结与讨论(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如计算练习题、实际工程问题的解答等。
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轴向拉伸和压缩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通过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学生在实际工程案例中的应用表现,评估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实际工程案例材料;3. 计算器。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五章 - 答案

第五章拉伸和压缩一、填空题1.轴向拉伸或压缩的受力特点是作用于杆件两端的外力__大小相等___和__方向相反___,作用线与__杆件轴线重合_。
其变形特点是杆件沿_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__。
其构件特点是_等截面直杆_。
2.图5-1所示各杆件中受拉伸的杆件有_AB、BC、AD、DC_,受压缩的杆件有_BE、BD__。
图5-13.内力是外力作用引起的,不同的__外力__引起不同的内力,轴向拉、压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轴力__。
剪切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_剪力__,扭转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_扭矩__,弯曲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_剪力与弯矩__。
4.构件在外力作用下,_单位面积上_的内力称为应力。
轴向拉、压时,由于应力与横截面__垂直_,故称为__正应力__;计算公式σ=F N/A_;单位是__N/㎡__或___Pa__。
1MPa=__106_N/m2=_1__N/mm2。
5.杆件受拉、压时的应力,在截面上是__均匀__分布的。
6.正应力的正负号规定与__轴力__相同,__拉伸_时的应力为__拉应力__,符号为正。
__压缩_时的应力为__压应力_,符号位负。
7.为了消除杆件长度的影响,通常以_绝对变形_除以原长得到单位长度上的变形量,称为__相对变形_,又称为线应变,用符号ε表示,其表达式是ε=ΔL/L。
8.实验证明:在杆件轴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杆的绝对变形与_轴力__和__杆长__成正比,而与__横截面面积__成反比。
9.胡克定律的两种数学表达式为σ=Eε和ΔL=F N Lo/EA。
E称为材料的_弹性模量__。
它是衡量材料抵抗_弹性变形_能力的一个指标。
10.实验时通常用__低碳钢__代表塑性材料,用__灰铸铁__代表脆性材料。
11.应力变化不大,应变显著增大,从而产生明显的___塑性变形___的现象,称为__屈服___。
12.衡量材料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是__屈服极限___和__抗拉强度__。
13.采用___退火___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消除冷作硬化现象。
工程力学第五章

工程力学第五章
5.1 材料力学基础
5.1.1 材料力学的任务
机械及工程结构中的基本组成部分,统称为 构件。
为了保证构件正常工作,每一构件都要有足 够的承受载荷作用的能力,简称为承载能力。
工程力学第五章
构件的承载能力,通常由下列三个方面来衡 量:
(1)强度。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叫作强度。
分布的密集程度(简称集度)较大造成的。由此
可见,内力的集度是判断构件强度的一个重
要物理量。通常将截面上内力的集度称为应
力。
工程力学第五章
工程力学第五章
应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scal)(国际单位), 简称帕(Pa)。1Pa=1N/m2。由于帕斯卡这 一单位太小,工程中常用兆帕(ΜΡa)或吉帕 ( GΡa)作为应力单位。 1MPa=106Pa=106N/m2;1G Ρa=109 Ρa。
5.3.3 斜截面上的应力分析
由截面法求得斜截面上的轴力,
工程力学第五章
依照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的推理方法,可得 斜截面上应力 也是均匀分布的,其值为
工程力学第五章
式中 ——斜截面面积。 若横截面面积为A,则
工程力学第五章
5.2 轴向拉伸和压缩
5.2.1 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拉伸和压缩是指直杆在两端受到沿轴线作用 的拉力或压力而产生的变形。
杆件的受力特点是:作用在杆端各外力的合 力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
变形特点是:杆件沿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
工程力学第五章
5.2.2 拉压杆的内力
5.2.2.1 内力的概念
材料力学中所说的内力,则是指构件受到外 力作用时所引起的构件内部各质点之间相互 作用力的改变量,称为“附加内力”。材料 力学所研究的这种附加内力,以后均简称为 内力。
05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_范钦珊主编_第5章_轴向拉伸与压缩

eBook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习题详细解答(教师用书)(第5章)范钦珊 唐静静2006-12-18第5章轴向拉伸与压缩5-1试用截面法计算图示杆件各段的轴力,并画轴力图。
解:(a)题(b)题(c)题(d)题习题5-1图F NxF N(kN)x-3F Nx A5-2 图示之等截面直杆由钢杆ABC 与铜杆CD 在C 处粘接而成。
直杆各部分的直径均为d =36 mm ,受力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杆的自重,试求AC 段和AD 段杆的轴向变形量AC l Δ和AD l Δ解:()()N N 22ssππ44BCAB BC AB ACF l F l l d dE E Δ=+33321501020001001030004294720010π36.××+××=×=××mm ()3N 232c100102500429475286mm π10510π364..CDCD AD AC F l l l d E ΔΔ×××=+=+=×××5-3 长度l =1.2 m 、横截面面积为1.10×l0-3 m 2的铝制圆筒放置在固定的刚性块上;-10F N x习题5-2图刚性板固定刚性板A E mkN习题5-4解图直径d =15.0mm 的钢杆BC 悬挂在铝筒顶端的刚性板上;铝制圆筒的轴线与钢杆的轴线重合。
若在钢杆的C 端施加轴向拉力F P ,且已知钢和铝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 s =200GPa ,E a =70GPa ;轴向载荷F P =60kN ,试求钢杆C 端向下移动的距离。
解: a a P A E l F u u ABB A −=−(其中u A = 0)∴ 935.0101010.11070102.1106063333=×××××××=−B u mm钢杆C 端的位移为33P 32s s601021100935450mm π20010154...BC C B F l u u E A ×××=+=+=×××5-4 螺旋压紧装置如图所示。
第五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MB
2 2
MC
C
解:1.计算外力偶矩
M A 9549
m T 1592N· 637N· m
b) T c)
M B 9549
x
637N· m
x
2.求各段扭矩 AB段:T1= MA=1592N· m BC段:T2= MA- MB=1592-955=637N· m
30 955N m 300 20 M C 9549 637N m 300
压缩与弯曲的组合
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为保证结构安全正常工
作,要求各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解
决构件的强度和刚度问题,首先需要确定危险截
面的内力,内力计算是结构设计的基础。
5—1 轴向拉压杆
沿杆件轴线作用一对相反的外力,杆件将发生沿轴线方向
的伸长或缩短,这种变形称为轴向拉伸或压缩。
建筑力学
第5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杆件结构——由杆件组成的结构。
杆件——长度远大于其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的构件。
几何特点:横截面是与杆件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而轴线 是各横截面形心的连线。细而长,即l>>h,l>>b。
杆件结构
杆又可分为直杆和曲杆。
受外力作用后,其几何形状和尺寸一般都要发生改 变,这种改变称为变形。作用在构件上的荷载是各种 各样的,因此,杆件的变形形式就呈现出多样性,并 且有时比较复杂,但分解来看,变形的基本形式却只 有四种:
3.求截面2-2的内力
Fy 0 : FAy F FQ 2 0, 5 1 得FQ 2 FAy F F F F 4 4 M 2 0 : 2Fl M 2 0,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五章 - 答案

第五章拉伸和压缩一、填空题1.轴向拉伸或压缩的受力特点是作用于杆件两端的外力__大小相等___和__方向相反___,作用线与__杆件轴线重合_。
其变形特点是杆件沿_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__。
其构件特点是_等截面直杆_。
2.图5-1所示各杆件中受拉伸的杆件有_AB、BC、AD、DC_,受压缩的杆件有_BE、BD__。
图5-13.内力是外力作用引起的,不同的__外力__引起不同的内力,轴向拉、压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轴力__。
剪切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_剪力__,扭转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_扭矩__,弯曲变形时的内力称为__剪力与弯矩__。
4.构件在外力作用下,_单位面积上_的内力称为应力。
轴向拉、压时,由于应力与横截面__垂直_,故称为__正应力__;计算公式σ=F N/A_;单位是__N/㎡__或___Pa__。
1MPa=__106_N/m2=_1__N/mm2。
5.杆件受拉、压时的应力,在截面上是__均匀__分布的。
6.正应力的正负号规定与__轴力__相同,__拉伸_时的应力为__拉应力__,符号为正。
__压缩_时的应力为__压应力_,符号位负。
7.为了消除杆件长度的影响,通常以_绝对变形_除以原长得到单位长度上的变形量,称为__相对变形_,又称为线应变,用符号ε表示,其表达式是ε=ΔL/L。
8.实验证明:在杆件轴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杆的绝对变形与_轴力__和__杆长__成正比,而与__横截面面积__成反比。
9.胡克定律的两种数学表达式为σ=Eε和ΔL=F N Lo/EA。
E称为材料的_弹性模量__。
它是衡量材料抵抗_弹性变形_能力的一个指标。
10.实验时通常用__低碳钢__代表塑性材料,用__灰铸铁__代表脆性材料。
11.应力变化不大,应变显著增大,从而产生明显的___塑性变形___的现象,称为__屈服___。
12.衡量材料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是__屈服极限___和__抗拉强度__。
13.采用___退火___的热处理方法可以消除冷作硬化现象。
《建筑力学》第五章轴向拉伸和压缩研究报告

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材料压缩试验的试样通常采用圆截面(金属材料)或方截面(混凝土、石料等非金 属材料)的短柱体如图 5-19 所示.为避免压弯、试样的长度与直径 d 或截面边长 b 的 比值一般规定为 1—3 倍。
图 5-19
图 5-20
(1)低碳钢的压缩试验
○ 2 断面收缩率
设试样试验段的原面积为 A,断裂后断口的最小横截面的面积为 A1 ,则比值
A A1 100%
A
(5-8)
称为断面收缩率。低碳钢 Q235 的断面收缩串为 60% 。
2、其他塑性材料拉伸时的性质 如图 5-16 所示为几种塑性材料拉伸时的应力一应变因。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断裂 时均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不同的是有些金属材料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对于不存在 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工程规定其产生 0. 2%的塑性应变时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屈
N2 3P 2P 0 N2 P (压力) N2 得负号,说明原先假设为拉力是不正确的,应为压力,同时又表明轴力是负的。
同理,取截面 3-3 如图 5-6(d),由平衡方程 x 0 得:
N3 P 3P 2P 0 N3 2P
如果研究截面 3-3 右边一段 [图 5-6(e)],由平衡方程 x 0 得:
• 第一,假想用一横截面将物体截为两部分,研究其 中一部分,弃去另一部分。
• 第二,用作用于截面上的内力代替弃去部分对研究 部分的作用。
• 第三,建立研究部分的平衡条件,确定未知的内力 。
A
2、应力
现在假定在受力杆件中沿任意截面 m—m 把杆件截开,取出左边部分进行分析(图
5-2),围绕截面上任意一点 M 划取一块微面积 A,如果作用在这一微面积上的内力为 p ,那么 p 对 A的比值,称为这块微面积上的平均应力,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一、轴向拉伸与压缩
承受拉伸或压缩杆件的外力(或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杆件沿杆轴线方向伸长或缩短,这种变形形式称为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
这种杆件称为拉压杆。
二、轴力及轴力图
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变形,同时杆件内部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此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
对于轴向拉压杆,其内力作用线与轴线重合,此内力称为轴力。
轴力拉为正,压为负。
为了表现轴向拉压杆各横截面上轴力的变化情况,工程上常以轴力图表示杆件轴力沿杆长的变化。
三、横截面上的应力
根据圣文南原理,在离杆端一定距离之外,横截面上各点的变形是均匀的,各点的应力也应是均匀的,并垂直于横截面,此即为正应力。
设杆的横截面面积为A,则有
A
F N =σ 工程计算中设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四、强度条件
工程中为各种材料规定了设计构件时工作应力的最高限度,称为许用应力,用[σ]表示。
轴向拉伸(压缩)强度条件为
[]σσ≤=A
F N
用强度条件可解决工程中三个方面的强度计算问题,即:(1)强度校核;
(2)设计截面;(3)确定许可载荷。
五、斜截面上的应力
与横截面成θ角的任一斜截面上,通常有正应力和切应力存在,它们与横截面正应力σ的关系为:
⎪⎪⎩
⎪⎪⎨⎧=+=θστθσσθθ2sin 2)2cos 1(2 由上式可知,当θ=0°时,正应力最大,即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是所有截面上正应力中的最大值。
当θ=±45°时,切应力达到极值。
六、拉压变形与胡克定律
等值杆受轴向拉力F作用,杆的原长为l ,横截面积为A,变形后杆长由l 变为l +△l ,则杆的轴向伸长为
EA
Fl l =∆ 用内力表示为
EA
l F l N =∆ 上式为杆件拉伸(压缩)时的胡克定律。
式中的E称为材料的拉伸(压缩)弹性摸量,EA称为抗拉(压)刚度。
用应力与应变表示的胡克定律为
σ=Eε
在弹性范围内,杆件的横向应变ε‘和轴向应变ε有如下的关系:
μεε-='
式中的μ称为泊松比。
七、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
当结构的未知力的个数多于静力平衡方程的个数时,只用静力平衡平衡条件将不能求解全部未知力,这类问题称为超静定问题。
未知力个数和静力平衡方程个数之差称为超静定次数。
1.解决超静定问题,除列出静力平衡方程外,还需找出足够数目的补充方程,这些补充方程可由结构各部分弹性变形之间的几何关系以及变形和力之间的物理关系求得,将补充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联立求解,即可得出全部未知力。
2.解超静定问题的步骤
(1)列出静力平衡条件;
(2)观察结构可能的变形,根据变形协调关系列出结构的变形几何条件;
(3)列出物理条件;
(4)解联立方程组。
八、应力集中的概念
工程中,由于结构上和使用上的需要,构件经常带有圆孔、切槽和螺纹等。
在构件形状尺寸的突变处,发生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九、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1.低碳钢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1)低碳钢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
(2)低碳钢在拉伸时的三个现象:屈服(或流动)现象,劲缩现象和冷作硬化想象。
(3)低碳钢在拉伸时的特性
a.比例极限σP:应力应变成比例的最大应力。
b.弹性极限σe :材料只产生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c.屈服极限σs :屈服阶段相应的应力。
d.强度极限σb :材料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4)低碳钢在拉伸时的两个塑性指标
a.延伸率δ
%1001⨯-=l
l l δ
工程上通常将δ≥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将δ<5%的材料为脆性材料。
b.断面收缩率ψ
%1001⨯-=A
A A ψ 2.工程中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产生0.2%残余应变时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以σ0.2表示,称为名义屈服极限。
3.灰铸铁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其拉伸强度极限较低。
4.材料在压缩时的力学性质
(1)低碳钢压缩时弹性模量E和屈服极限σs 与拉伸时相同,不存在抗压强
度极限。
(2)灰铸铁压缩强度极限比拉伸强度极限高得多,是良好的耐压、减震材料。
5.极限应力(破坏应力)
塑性材料以屈服极限σs (或σ0.2)为其极限应力;脆性材料以强度极限σb 为其极限应力。
十、难题解析
【例1】图5-1(a )所示桁架,在节点B 处承受铅垂载荷F 作用。
杆1与杆2的材料相同,许用应力均为[]σ,二杆间的夹角为θ。
试分别根据杆1的重量最轻与整个桁架的重量最轻的要求,确定夹角θ的最佳值。
解:1. 内力分析。
设杆1受拉,杆2受压,节点B 的受力如图5-1(b )所示。
由平衡方程∑=0x F 与∑=0y F 得
θsin 1F F N =,θ
tan 2F F N =
图5-1
2.按杆1重量最轻要求确定夹角θ的最佳值。
根据强度要求,杆1所需最小横截面面积为
[][]θ
σσsin 11F F A N == 由此得杆1的体积为
[][]θ
σθθσ2sin 2cos sin 111Fl l F l A V === 显然,要使杆1的重量最轻,应使其体积最小。
由上式得夹角θ的最佳值为
︒=45opt θ
3.按桁架重量最轻要求确定夹角θ的最佳值。
根据强度要求,杆1与杆2所需最小横截面面积分别为
[][]θ
σσsin 11F F A N == []θ
σtan 2F A = 由此得桁架的体积为
[][]θ
σθθσtan cos sin 221121Fl l F l A l A V V V +=+=+= 或
[]⎪⎭
⎫ ⎝⎛+=θθσtan 12sin 2Fl V 由上式解得,使桁架的体积或重量最小的θ值,即夹角的最佳值为
'2454︒=opt θ
【例2】如图5-2所示横梁AB 为刚性梁,不计其变形。
杆1、2的材料、横截面面积、长度均相同,其2200,100][mm A MPa ==σ。
试求许用载荷][F 。
解:有平衡方程
0)2(0)(21=-+-=∑a F Fa a F F M C (1)
几何变形方程为 2
1221==∆∆a a l l (2) 将虎克定律代入几何变形方程(2)式,则
2
12121==F F EA
l F EA l
F 代入平衡方程(1)式,得
5
2;521F F F F == 解得 kN N A F F 1002001005][5][5][11=⨯⨯===σ
kN N A F F 502001005.2][2
5][25][22=⨯⨯===σ 比较可知,取][F 为kN 50。
【例3】如图5-3(a )所示,由铝镁合金钢质套管构成一组合柱,它们的抗压刚度分别为11A E 和22A E 。
若轴向压力通过刚性平板作用在该柱上,试求铝镁杆和钢套管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解:受力分析如图5.3(b )、(c )所示。
根据图5.3(b ),有平衡方程
0021=-+=∑F F F F
N N y
另有几何变形关系 21l l ∆=∆
图5-2
(a)(b)(c)
图5.3
将物理关系式代入上述几何变形方程,得
2
2
2
1
1
1
A
E
l
F
A
E
l
F
N
N=
将
2
2
2
1
1
1N
N
F
A
E
A
E
F=代入平衡方程式,得
2
2
1
1
2
2
2
2
1
1
2
2
2
2
2
1
1
1A
E
A
E
F
A
E
A
E
A
E
F
F
F
F
F
A
E
A
E
N
N
N
+
=
+
=
=
+
则
2
2
1
1
1
1
2
1A
E
A
E
F
A
E
F
F
F
N
N+
=
-
=
【例4】图5-4所示为两端固定的杆件,求两端的约束反力。
解:由
图5-4
0321=∆+∆+∆=∆l l l l
即
0)3()(321=++++=++EA
a F F EA a F F EA a F EA a F EA a F EA a F A A A N N N 得 )(34←-=F F A )
(3530
20←=+==-++=∑F F F F F F F F F A B B A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