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4.8 区域工业图的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工业区位问题在高中地理中占有极高的位置,在高考考查中的地位相当突出。
因此,工业区位的知识是地理高考复习的重点,而工业区位问题又多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这类图在判读上并不难,关键是掌握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从统计图中读出各生产要素的比重大小,然后根据比重最大的要素确定为主导因素,由此可知该工业部门的所属类型(即五种导向型的工业类型)。
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工业生产要素投入比重的大小常通过以下形式呈现:1.柱状图(或饼状图)判断方法: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典例1 读三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图1(1)甲类工业的工资投入较高的主要原因应是A.劳动力投入数量大B.为劳动导向型产业C.技术人员工资水平高D.产品更新的速度慢(2)下列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A.包头建棉纺织厂B.上海建石油化工厂C.大亚湾建核电厂D.黑龙江建制糖厂(3)正由以丙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向以甲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化的地区是 A.美国硅谷地区 B.沪宁杭地区 C.辽中南地区 D.四川盆地【解题思路】第(1)题,甲类工业科技投入最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人员工资高。
第(2)题,乙类工业原料投入最多,必须靠近原料产地,黑龙江建制糖厂,靠近甜菜产地。
第(3)题,必须处于从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化的地区,美国“硅谷”地区早已经属于技术导向型地区;辽中南地区、四川盆地仍然以原料和劳动力导向型为主;沪宁杭地区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工业结构正在转换。
【答案】(1)C (2)D (3)B2.直角坐标图判断方法: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典例2 图2为工业区位因素投入比例示意图,丙工业所属工业部门的类型为图2A.动力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C.资源导向型D.劳动力导向型【解题思路】本题解题关键是看清坐标轴中的要素投入比例,投入比例多的即为主导因素。
2019届 一轮复习 通用版专题4.8 区域工业图的判读高中地理图表素养提升:无图不地理 解图释含义 学案 .doc

区域工业图的判读[知识点拨]1.区域工业图分析区域工业图是考查工业的主要载体,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工业地域形成、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分布、特点、评价及可持续发展。
获取信息本图为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读图可以得到如下信息:①经纬度位置,②资源分布,③能源分布,④交通线,⑤水源,⑥市场。
解读信息(1)定位置:从图中读出工业区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相关地理事物,可判读工业区的位置。
(2)找资源:结合图例,找出工业区发展的原料、能源资源、水资源等,这是发展工业的基础。
(3)看交通:交通运输便利与否对工业区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原料、产品的运输必须依赖便利的交通,要结合图例、图中信息(如图中的公路、铁路信息)找出利于发展工业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4)寻市场:依据当地经济状况或对外交通,确定工业区的市场,市场一般包括当地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2. 区域工业图判定步骤第一步:准确进行空间定位工业生产活动在特定空间区域进行,区域内及相关区域地理区位条件影响工业活动。
进行空间定位是基础。
(1)根据经纬度定位;(2)根据海陆轮廓定位;(3)根据图名及图中相关地理事物定位。
第二步:系统进行区位条件分析、对比a.工业生产区位条件分析(1)从图例、注记中提取相关信息,分析区位条件(包括优势和不足);(2)从区域特征分析区位条件(包括优势和不足)。
b.不同区域工业区位条件对比(1)比较自然环境的异同:原料、能源、土地、水源;(2)比较社会经济环境的异同:劳动力、科技、市场、交通、工农业基础、环境等。
第三步:分析区域发展问题、明确发展方向任何区域工业生产都有一定优势,也存在一定劣势,发展过程也存在一些不利工业生产的问题。
这需要分析不利工业发展的问题,找出限制因素加以解决,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优势条件,走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典题示例](2017·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标呈现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1.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2)科技进步的影响: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知识点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判断知识点3:工业联系与工业分散1.工业联系(1)生产上的联系: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①相对独立的零部件之间的联系;(2)空间利用上的关系:如开发区。
(3)信息联系:如计算机联网。
2.工业集聚原因3.工业分散的发生原因与工业类型4.工业地域(1)形成类型:①自发形成: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在地理上靠近,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
①规划建设形成:有的有投入产出联系,有的没有投入产出联系,只为共用基础设施。
(2)性质分类:①发育程度较低:一些轻工业工厂面积较小,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潜力也小。
①发育程度较高:重工业(钢铁、机械、石化)工厂,生产过程复杂,相互联系工厂多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往往由于工业地域扩展为工业城市。
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如图)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消耗,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数量,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选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优的地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1)运输环节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或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如何判读工业区位模式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工业区位模式图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读可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来判断。
工业生产要素投入比重的大小常通过以下形式呈现:(1)柱状图(或饼状图)①判断方法: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②实例分析:如上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①判断方法: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②实例分析:如上图中,乙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丙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丁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的要求不高。
(3)多维坐标图①判断方法: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②实例分析:图1中,甲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乙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图2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一的科技因素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玫瑰图①判断方法:玫瑰图中距中心点最远的因素即为该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②实例分析:甲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乙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丙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丁劳动力投入比重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5)表格待选地点运输成本(单位:元/吨)原料燃料成品甲 3.68 5.42 8.80乙 3.16 3.85 14.00丙 3.16 4.27 11.60丁 3.68 4.65 4.80①判断方法:依据表格数据进行区位分析,往往要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结论。
②实例分析:从降低运输成本角度看,该企业区位应该选择在成本最低的丁地。
【图表专题】高考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专题

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要点精讲1.方法概述地理图表的判读与应用是高考命题的常见形式和重要内容,以图表为载体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地理高考试题的特色。
2.增分策略(1)利用图像信息利用图像信息解题一般遵循“读图名→细辨图例→挖掘信息”的步骤。
以下题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2)利用表格资料表格通常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展示形式。
解读表格资料时,要能解释或说明表格中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变化原因,要能总结或类比表格中不同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差异。
解读表格资料应注意的三个问题:①抓主要线索,综合分析、认识地理规律;②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大多数试题可直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定量分析,则需要利用统计数据进行计算,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③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反、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
典例剖析1.牛肝地是发育在以红层软岩(红层软岩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碎屑沉积岩,岩性以砂岩、泥岩、页岩为主)为主的区域,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土壤一般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部分组成。
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完成(1)~(3)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B.江南丘陵C.青藏高原D.河西走廊(2)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D.过度的农业活动(3)在该地区植物群落由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B.土壤水分含量增大C.土壤肥力提高D.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解析解答本题时先读图名,图名能概要地说明图示的主要内容,该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土壤特征变化图;再细辨图例,找出图中表示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含水率等相关图例;最后挖掘信息,提取有效的地理信息是图像分析的关键,找出图中的植物群落、生物量、多样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含水率的变化趋势。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工业区位图的判读》课件 新人教必修1

以此结合有关 城市和工业布 局知识。
点越远说明
风频率越大。
下图是“某城市风向频率图”,读图 回答下题。
• 9.该城市计划新建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 电厂,最合适的厂址应布局在城市的 B A.东北方 B.西南方 C.东南方 D.西北方
提示:
在进行区位因素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 A.①
B.②
C.③ D.④
• (2).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B
•
A.山东—四川—西藏—江苏
•
B.河北—新疆—青海—广东
•
C.浙江—辽宁—湖北—北京
•
D.安徽—重庆—湖南—河南
认识结构 图的组成 要素及所 占的比例 与比例大 小关系, 归纳总结 出地理事 物的结构 特征并进 行分析。
看图例或图中 的文字说明, 了解该图反映 的是那些地理 项目,认识结 构图的组成要 素、各要素的 比例及其大小 关系,进而归 纳总结。
依据表 格数据 信息进 行区位 分析, 往往要 通过计 算、比 较得出 结论。
解释或说明表格中 地理事物的特征与 差异。抓主线要素, 综合分析认识地理 规律。
题中展示了多项
劳 动
①
力
能 源
③
②
读准不同 ①工业能源投入
坐标的含 比重70%,为动
义和坐标 力导向型工业;
值的变化 ②工业原料投入
趋势找出 比重为70%,工
工业的主 业;③工业劳动
导区位因 力投入为70%,
素
为劳动力导向型
工业。
阅读上图时需要把握以下 几个关键:
• (1)因为是构成现象,所以图中数据只表示 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 量。(2)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 100%,而不可能是大于或小于100%。
高频图表8 区域工业图的判读 演示文稿

区域工业图的判读
◎考情分析该专题高考高频图表主要有工业区位图和区域工业分布图。
其中区域工业分布图近几年出现频率更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区域工业图把工业区位因素和区域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
能力,在判读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首先要对区域图进行定位,明确图示分布地区,如图3为意大利新工业区,人口密集,有大批廉价劳动力资源。
意大利中部新工业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廉价
2.从图中获取区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侧重从资源、能源、交通、市场、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图1中有丰富的煤、铁资源煤炭
铁矿铁矿水陆运输便利
五大湖水运
和便捷的铁
路运输
邻近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市场
广阔,工业基础较好。
3.根据图中资源分析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
如图2德国鲁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便利的水陆交通,可以发展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
4.根据图示区域的风向、河流、城区等分析工业布局的合理性。
5.结合工业部门分析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如何判读区域工业图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如何判读区域工业图一、典题示例典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
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
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
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下图)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
(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
(4)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
你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做?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
[解法指导]读:数据中心的概念中关键词:“特定设备”“网上传输”“存储数据”。
提:①数据中心需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需要人才支持、设备稳定运行→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才高地;②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政策与运营成本低;③新区接近贵阳与安顺→具有基础设施优势。
调:集聚的好处:共用基础设施、降低运费和能耗、加强交流与协作。
答案:(1)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2)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低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
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
(3)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工业图的判读
[知识点拨]
1.区域工业图分析
区域工业图是考查工业的主要载体,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工业地域形成、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分布、特点、评价及可持续发展。
获取信息
本图为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读图可以得到如下信息:①经纬度位置,②资源分布,③能源分布,④交通线,⑤水源,⑥市场。
解读信息
(1)定位置:从图中读出工业区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相关地理事物,可判读工业区的位置。
(2)找资源:结合图例,找出工业区发展的原料、能源资源、水资源等,这是发展工业的基础。
(3)看交通:交通运输便利与否对工业区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原料、产品的运输必须依赖便利的交通,要结合图例、图中信息(如图中的公路、铁路信息)找出利于发展工业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4)寻市场:依据当地经济状况或对外交通,确定工业区的市场,市场一般包括当地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2. 区域工业图判定步骤
第一步:准确进行空间定位
工业生产活动在特定空间区域进行,区域内及相关区域地理区位条件影响工业活动。
进行空间定位是基础。
(1)根据经纬度定位;
(2)根据海陆轮廓定位;
(3)根据图名及图中相关地理事物定位。
第二步:系统进行区位条件分析、对比
a.工业生产区位条件分析
(1)从图例、注记中提取相关信息,分析区位条件(包括优势和不足);
(2)从区域特征分析区位条件(包括优势和不足)。
b.不同区域工业区位条件对比
(1)比较自然环境的异同:原料、能源、土地、水源;
(2)比较社会经济环境的异同:劳动力、科技、市场、交通、工农业基础、环境等。
第三步:分析区域发展问题、明确发展方向
任何区域工业生产都有一定优势,也存在一定劣势,发展过程也存在一些不利工业生产的问题。
这需要分析不利工业发展的问题,找出限制因素加以解决,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优势条件,走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典题示例]
(2017·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
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解题过程】
[对点练习]
[2017·宁夏银川模拟]韩国和朝鲜模仿我国深圳经济特区,在朝鲜开城(位于朝鲜与韩国的交界处)合建了一个工业园区。
长期以来,开城工业园区一直被视为朝韩关系的减压阀和温度计。
结合材料和下图回答1~2题。
1.开城工业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生产组织与联系属于( ) A .工业集聚 空间联系
B .工业分散 生产联系
C .工业集聚 生产联系
D .工业分散 空间联系
解析 从图中可知,工业园区中的工业集聚在一起,它们之间存在空间上的联系。
答案:A
2.开城工业园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①资源丰富 ②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③交通便利
④靠近韩国⑤优惠的政策
A.①③⑤B.①④⑤
C.②④⑤D.③④⑤
解析开城工业园区资源并不丰富,园区内韩国企业主要是利用朝鲜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故选C项。
答案:C
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值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R值随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分布曲线。
读图完成3~4题。
3.与R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
A.环境B.地租
C.交通D.技术
4.该特大城市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②整治城区河流,减少污水排放③实行垃圾分类,化废为宝,综合利用④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助动车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③
答案 3.D 4.A
(2018·兰州模拟)下图为某乡镇企业三个阶段空间扩张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基地布局在成本低廉的乙村
B.销售部门主要布局在需求旺盛的甲村
C.研发中心布局在科技发达的城市
D.企业总部始终布局在人才聚集的城市
6.按区位因素划分,该企业的类型是( )
A.技术导向型B.市场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D.动力导向型
答案:5.D 6.C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包头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全球稀土产业重心,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稀土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
包头的白云鄂博矿区,稀土储量世界第一,该地稀土的大量出口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要求该地减少稀土的出口。
下图为包头附近矿产资源、交通及降水量分布图。
(1)指出包头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国家要求该地减少稀土出口的原因。
(3)说明包头发展钢铁工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将面临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1)从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
(2)从资源的性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
(3)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经济三方面分析。
答案:(1)附近的白云鄂博铁矿石丰富,原料充足;靠近内蒙古、山西等煤炭富集区,燃料丰富;交通便利;靠近黄河,水资源充足;地广人稀,有大面积的土地可作为工业用地且地价较低;国家政策支持。
(2)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白云鄂博的稀土资源总量在减少,减少出口是为了保护该地的稀土资源;促进该地稀土工业的深加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稀土资源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减少稀土出口也有利
8.(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喜爱。
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
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
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凭祥(位置如上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近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
(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
(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
[审答流程]
[答案]
(1)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2)(地处边境)接近原料(红木)产地;(我国)市场需求旺盛;(高速公路和铁路经过)交通便捷;(作为边境地区的较大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
(3)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9.[2017·北京文综,36(4),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匈牙利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
杰尔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城市,拥有多家与汽车工业相关的研发和教育机构。
近年来,杰尔、肖普朗、埃斯泰尔戈姆和松博特海伊等城市吸引了诸多跨国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投资建厂,80%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
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
(12分)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甲国工业发达,钢铁工业是该国的骨干产业之一,其中80%以上的钢铁产品出口。
下图为甲国位置示意图。
分析甲国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