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见工业区位图表的判读

(完整版)常见工业区位图表的判读
(完整版)常见工业区位图表的判读

常见工业区位图表的判读

一、柱状统计图

【问题设置】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什么指向型的工业?

【判读技巧】各类工业投入构成比例最大的因素为主导区位因素,由此可推出甲为技术指向型,乙为原料指向型,丙为劳动力指向型,丁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二、曲线(折线)统计图

【问题设置】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中的哪项?

【判读技巧】根据上图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的比较,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判定①表示原料;②表示科技;③表示交通。

三、直角坐标图

【问题设置】判断②③分别为什么指向型的工业?

【判读技巧】通过分析纵、横坐标轴的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读取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可判断②为技术指向型工业;③为动力指向型工业。

四、三角坐标图

【问题设置】图中①②③分别为什么指向型的工业?

【判读技巧】读准三个不同坐标轴的含义和坐标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图中可读出,①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②为原料指向型工业;③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五、雷达图

【问题设置】模式一、二、三、四分别为什么指向型的工业?

【判读技巧】雷达图表示四种不同要素所占的比重,其中心原点为0,数值向四个方向递增,四个数值之和为100﹪。四个数值中最大为主导区位因素。据此推断模式一为技术指向型工业;模式二为市场指向型工业;模式三为原料指向型工业;模式四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六、分布模式图

【问题设置】思考:(1)我国造纸工业有何分布特点?(2)为什么北京、上海、广东等造纸工业发达?

【判读技巧】依据图上分布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的广东等省区,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可以用来做造纸的原料,所以造纸工业也发达。

七、发展模式图

【问题设置】思考:(1)图中工业的布局从阶段Ⅰ到阶段Ⅱ有何变化?(2)推测该工业可能为哪个工业部门?(3)图中也反映怎样的一个事实?

【判读技巧】这种图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获取关键信息。(1)从图中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2)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乳制品厂,是市场指向型工业。(3)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八、玫瑰图

【问题设置】判断左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什么指向型的工业?

【判读技巧】读玫瑰图时,要找出每种模式折线上距离中心最远的点,就可以确定相应的主导区位因素。①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②为技术指向型工业;③为市场指向型工业;④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九、等值线图

【问题设置】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M1、M2,N是该企业的惟一市场。以M1、M2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N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左图中甲、乙、丙、丁、戊五个地点建厂最合适的是哪一个?

【判读技巧】分别计算出五地从M1、M2运输原料和运输产品到市场N的运费,算出总和进行比较,即可得出建厂最合适的为丙地。

待选地点

运输成本(单位:元/吨)

原料燃料成品

甲 3.68 5.42 8.80 乙 3.16 3.85 14.00 丙 3.16 4.27 11.60

丁 3.68 4.65 4.80

【判读技巧】依据表格数据信息进行区位分析,往往要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结论。如表中从降低运输成本角度看,该企业区位应该选择在成本最低的丁地。

【同步练习】

生产成本

市场平均价格

技术原料劳动力其他

深圳1990年 1 5 8 4 28 2008年 1.2 6 18 6 32

长沙1990年 1 5 6 2 28 2008年 1.2 6 10 3 32

1..生产该产品的工厂属于()

A.技术导向型企业

B.劳动力导向型企业

C.原料导向型企业

D.市场导向型企业

2.该类工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A.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

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

C.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方,降低生产成本

D.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校,获得技术支持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3—5题:

3.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4.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5.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读三角坐标统计图,回答6—7题:

6.若图中数据代表某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a表示原料,b表示能源,c表示劳动力,则适合建炼铝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若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a表示第三产业,b表示第二产业,c 表示第一产业,则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某企业集团计划建设有色金属冶炼厂。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分析图(单位相同)。读图回答8—9题:

8.从企业的经济成本考虑,最适宜建厂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9.该企业集团最终选择在乙地建厂,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接近原料产地和市场B.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好

C.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D.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0.读下图,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和啤酒厂根据影响工业部门分布的因素,判断下面关于四类工业部门工业指向的表述,你认为哪组较为合理()

A.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制糖厂④电子装配厂

B.①制糖厂②啤酒厂③电子装配厂④炼铝厂C.①啤酒厂②电子装配厂③炼铝厂④制糖厂D.①制糖厂②炼铝厂③电子装配厂④啤酒厂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与技巧

专题三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与技巧 重点难点剖析 一、统计图的类型 统计图包括面积图、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累计百分比图等。 1. 面积图: 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部分构成。 以全部面积表示地理事物的整体,各个部 分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表示该部分占地理 事物整体的比例。这种图表示两方面的内 容,一是表示地理事物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是表示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有圆形 和方形两种,圆形图又叫扇形图。如右图: 2. 饼状图: 是在面积图基础上的三维图表,它除了反映 面积图的两方面内容外,还可以反映某一地理事 物的量,从而可以从数量变化和比例关系变化方 面来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如右图: 3. 柱状图(直线图): 适用于表示相对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一般是横坐标表示相对独立的各个地理事物,纵坐标表示数量。这种图把事物数量上的差异转化为柱(线)的长短高低,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数量上的差异。如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对比图。 4. 折线图和曲线图: 一般是横轴表示时间或位置,纵轴表示数量,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数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或随空间位置的数量变化,在坐标系中根据资料描绘出若干个点,相邻的两点连以直线(平滑曲线)。这种图能表示地理事物数量变化的总趋势,又能表示各时段、各地区的数量的变化特征。如人口增长、气温曲线图。 5. 累计百分比图: 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某地理事物的整体,这样可以看出各部分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如能源构成图: 思考:读右图回答: (1)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①人均能源消费量少。 ②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原因: 管理不善,浪费严重) ③煤炭比重太大,容易污染环境,对环境 污染少的天然气、水电、核电比重太小。 (2)1950~1980年我国石油、煤铁的消费构 成的一圆滑的曲线,说明我国煤炭、石油的消 费构成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煤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 ②原因:60年代,我国开发了石油油田(大 21 300 15 290 13 200 水能资源较丰富的国家 单位:(万千瓦) ① 哥伦比亚 ② 阿根廷 ③ 日本

地理图表的判读

专题复习之“地理图表的判读” 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 王 龙 276300 高考的“四大能力要求”之中,明确提出高考的主要考核目标之一——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而信息的获取来源地主要包括文字、图表、分值等等方面,其中从图表当中获取解读信息是整个信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一直是高考的命题的重要理念。那么图表的类型主要有哪些?怎样利用你的慧眼恰当的获取并解读其中的信息呢?下面与笔者一起进入探究天地。 地理图表的主要类型见下图。 一、景观图类 景观图能较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突出特征。地理景观图多为地图事物的素描图或照片,包括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如地形、矿物、植物、动物等自然景观图和人种、名胜古迹、工农业生产等人文景观图。 判读地理景观图的基本方法:(1)准确判读图中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何种地理现象。(2)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3)根据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相关知识作答。 (一)人文景观图 例题:(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山东半岛 D .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 .提升地表温度 B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 .误伤途经飞鸟 D .提高作物产量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 ,则 电站远景反光板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 D.冬至日P>1 简析:该题辅以景观图,利于学生理解光热电站的含义。该电站为太阳能光热电站,反光板的主要目的是聚焦太阳能,使高塔锅炉加热。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从青藏地区继续向东北经过甘肃中部直到内蒙古中西部,单从资源条件来看,第1题选项中只有柴达木盆地符合光照条件。第2题,由于高塔的特殊性(高度大、温度高),容易吸引鸟类栖息,而误伤鸟类。第3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与影长的关系,冬至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度,故影长与塔高之比大于1。 答案:1.A 2.C 3.D (二)自然景观图 例题:(2014年重庆文综)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4~6题。 4. 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 5. 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2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6. 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 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2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简析:该题提供了一副自然景观图,为河滩砾石分布图。根据图中提示参照某一块砾石的直径为9厘米,可以看出该图中大部分砾石粒径都很大。由于粒径大,重量大,一般显现出的沉积作用明显。根据流水中沉积作用的特点(河口处粒径小,多为砂石;河流的凸岸多发生沉积;凹岸多为侵蚀),不难选出答案。图中砾石圆滑,是流水在携带过程中砾石的相互磨蚀,加上流水的侵蚀而形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练习: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九——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和工业区位模式图

课时达标(三十) 一、选择题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为1990~2011年我国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移动轨迹图(图中数字表示年份)。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的移动轨迹是() A一直向东南移动 B.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C.总体向东南移动 D.总体向南方移动 2.下列时间段与引起我国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移动的动力,推测正确的是() A.1990~1994年劳动力 B.1994~1997年原料 C.2004~2007年市场 D.2007~2011年产业转移 1.C 2.D解析第1题,据图分析,我国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的移动呈现出东南→西南→东南→西北的变化,总体上向东南方向移动。第2题,1990~1994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促使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1994~1997年,由于政策的调整,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向西南移动;2004年以后,由于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成本的上升,产业结构调整,部分纺织企业向西转移,并且中西部纺织业的重新崛起,有利于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向西移动。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某行业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企业所占市场的份额总和,一般用这几家企业的销售额占该行业总额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全球部分行业(汽

车、家电、服装、家具和鞋子)的集中度比较,下表示意我国与美国家具行业集中度(%)比较。据此完成3~4题。 A.甲B.乙 C.丙D.丁 4.目前,美国家具企业积极在中国投资设厂,实行“地产地销”。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产业集中度B.靠近原料产地 C.开辟市场空间D.增强集群效应 3.D 4.C解析第3题,由表可知,中国前10家最大的家具企业的行业集中度不足5%,美国也仅为44.3%,说明家具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只有丁最符合,故选D。第4题,产业集中度高有利于增大生产规模,提高利润,因此,美国家具企业到我国投资设厂并不是为了降低产业集中度,A错误;家具企业属于市场导向型企业,美国家具企业到我国投资设厂主要是为了开辟我国广阔的市场,B错误,C正确;美国家具企业到我国投资设厂不会增强集群效应,D错误。 下图表示在M、N两地间建设的某类工厂的运费变化图,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M地是该类工厂的原料地②E地是该类工厂的最佳厂址区位③F地是该类工厂的

常见的图表制作方法

常见的图表制作方法 导语: 在日常工作中,有时候会需要绘制各种图表,将数据用一些可视化的图表来展示,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很多时候你的图表没有让领导满意,并非是由于数据处理不当产生的,而是在展示数据方面忽略了某些细节,可能是选错了图表。本文为你献上最酷的图表制作法。 免费获取商务图表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3b5569779.html,/businessform/ 常见的图表制作软件有哪些? 图表制作通常我们会使用Excel、Word制作,但一些稍复杂的图表使用这些软件制作便有些吃力,或者说又要借助其他软件才能绘制。亿图图示,一款专业绘制各类图表的软件。软件可以绘制柱状图、饼图、条形图、雷达图、气泡图等一系列图表,操作使用简单,无需特意学习便可绘制,图种齐全,是绘制图表的不二选择。

常见的图表有哪些? 1、柱状图:是网站分析中常见的一种图表。主要是用来展示在某一段时间内,各数据间的变化或者各数据间的比较情况。但是仅限于数据较少的情况,因为数据过多会导致柱间空隙很小,会影响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2、条形图:常用于对比两类事物在不同特征项目的数据情况,显示各个项目之间的比较情况,能够清晰、直观的表示数据。 3、饼图(环图):是分体整体指标值中的成分比例时常用的一种图表。适用于离散型数据和持续性数据,所展示的数据是比例,不是精细的数据,饼图中会把重要的内容放在时钟12点位置附近。

4、环形图:环形图和饼图类似,但是不同之处在于,环形图中间有一个“空洞”,总体或样本中的每一个数据则由环中的每一段来表示。 5、面积图:面积图能够表示数据的时间序列关系,是一种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表。适用于简单的占比比例图,如果要求数据精细的情况则不适用。 6、蜘蛛(雷达)图:是一个典型的用来显示对象在各种指标上的强弱。在每个维度单位、范围相同的情况下,雷达图比传统的条形图更具视觉冲击力,能给单调的数据增色不少。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第十二章数据的描述 12.1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2.过程与方法: 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会各个统计图的优点和缺点,感受统计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的能力以及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利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描述数据,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2.教学难点:读图、识图、获取信息.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认识条形图和扇形图 问题 1:展示空气质量图(课本 54 页),2002 年 1 月 1 日,这 31 个城市中,空气质量为一级,二级,…,五级的城市各有多少个?各占百分之几?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按空气质量级别对这 31 个数据分组,数出每一组的城市个数,再计算它们所占的百分比,列出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质量为各级的城市个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如空气质量为二级的有8 个城市,占 25.8%. 教师活动设计: 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作以下归纳: 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在此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 问题 2:对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怎样描述呢?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想到可以利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为了清楚地描述空气质量为各个级别的城市的个数,可以用条形图[如图(1)]来描述;为了清楚地看出各个空气质量级别的城市个数占总城市数(31 个)的百分比,可以用扇形图[如图(2)]来描 述. 图(1) 图(2)

世界地图常用地图投影知识大全

世界地图常用地图投影知识大全 2009-09-30 13:20 在不同的场合和用途下使用不同的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方法及分类名目众多,象:墨卡托投影,空间斜轴墨卡托投影,桑逊投影,摩尔维特投影,古德投影,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横轴等积方位投影,横轴等角方位投影,正轴等距方位投影,斜轴等积方位投影,正轴等 角圆锥投影,彭纳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圆锥投影等等。 一、世界地图常用投影 1、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Polyconic Projection With Meridional Interval o nSame Parallel Decrease AwayFrom Central Meridian by E qual Difference) 普通多圆锥投影的经纬线网具有很强的球形感,但由于同一纬线上的经线间隔相等,在编制世界地图时,会导致图形边缘具有较大面积变形。196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在普通多圆锥投影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赤道和中央经线是相互垂直的直线,中央经线长度比等于1;其它纬线为凸向对称于赤道的同轴圆弧,其圆心位于中央经线的延长线上,中央经线上的纬线间隔从赤道向高纬略有放大;其它经线为凹向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其经线间隔随离中央经线距离的增加而按等差级数递减;极点投影成圆弧(一般被图廓截掉),其长度等于赤道的一半(图2-30)。 通过对大陆的合理配置,该投影能完整地表现太平洋及其沿岸国家,突出显示我国与邻近国家的水陆关系。从变形性质上看,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属于面积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面积变形在10%以内。中央经线和±44o纬线的交点处没有角度变形,随远离该点变形愈大。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最大角度变形在10o以内。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是我国编制各种世界政区图和其它类型世界地图的最主要的投影之一。

(完整版)工业区位因素(含答案)

第22讲工业区位因素(一) 考纲解读 (一)工业 1.概念: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类型: (1)按生产对象:采掘工业(采煤工业、水电工业)、加工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2)按产品性质:重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服装工业) (3)按投入多少: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4)按主导区位: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动力导向型(二)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低投入、高利润)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结合课件图片和上述案例,思考下列问题: 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 了什么作用? 4.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 (1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自来水厂、啤酒厂 (2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3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钢铁厂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钢铁厂、火电厂 (一)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 如图a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因素是技术。图b 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则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图c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市场,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1)运输环节: 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在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②产品运输要求高(如食品厂),则布局在消费地,主导因素为 原料(铁矿) 燃料(煤) 市场 优势区位条件 鞍钢 鞍山铁矿 山西、黑龙江等 辽中南重工业基 地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 宝钢 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地 安徽淮南、山西等 沪宁杭工业基地 接近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运输。

高考地理专题4.7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解图释含义含解析.docx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 [ 知识点拨 ]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相关图形也较多,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 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 1.柱状图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上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 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上面左图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 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 ,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上面右图中,棉纺 织工业布局在 A 处比较合理。 3.多维坐标图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上面左图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 70%,即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即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 约为 70%,即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上面右图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 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 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曲线图 下图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

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 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 此曲线②表示科技,其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 ③表示交通。 5.分布模式图 依据上图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虽然也有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 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 的广东等省区,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都可以用来做造纸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6.工业发展模式图 这种图大多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从而获取关键信息。从上图中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 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阶段I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阶段Ⅱ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 的影响增强。 7.玫瑰图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教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数据的频数、频率及频率分布的意义,会就一组数据列出频数分布表和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 2、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征,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清晰地描述数据。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条形、折线、扇形、直方统计图的特点,并会制作统计图。 难点: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1 频数和频率的概念 在调查中每个对象所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 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频率反映了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分量,频率 100%就是百分比。 知识点2 数据的表示方法(1)条形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再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字,即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直接看被统计对象的准确数据。 例如:某校八年级学生共300人,到学校上学的方式有骑自行车的,有步行的,有坐车的,还有其它方式的,这四种方式的人数可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知识点3 数据的表示方法(2)扇形图 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即根据统计图

可看出被统计对象所占比例。 例如:上面用条形图表示的某校八年级学生到校上学方式的情况,可用扇形统计图形表示。 知识点4 数据的表示方法(3)折线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所得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即根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事物变化的趋势。 年龄(岁) 5 10 15 20 25 身高(cm)92 140 178 183 185 该同学的生长情况,可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来,如图所示。 知识点5 直方图 我们知道,一组数据如果从总体去看,有时很难把握其实质,如果将一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然后根据每一小组出现的频数的多少去研究数据的分布情况,对分析问题大有帮助,这样就产生了频数分布表,其中,把分成的组的个数叫做组数,每一组两端点的差称为组距。 例如:为了研究800m赛跑后学生心率的分布情况,体育老师统计了全班同学1分钟时 脉搏次数x(次/分) 频数(学生人数) 130≤x<135 1 135≤x<140 2 140≤x<145 4 145≤x<150 6 150≤x<1559 155≤x<16014 160≤x<16511 165≤x<170 2 体育老师把全班学生的脉搏次数按范围分成8组,每一个组的组距为5,上表为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直方图就是一种条形统计图,一般长方形的宽表示每个对象的考察内容,长

最新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 1 工业区位问题在高中地理中占有极高的位置,在高考考查中的地位相当突出。2 因此,工业区位的知识是地理高考复习的重点,而工业区位问题又多以统计图3 的形式呈现,这类图在判读上并不难,关键是掌握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从统计4 图中读出各生产要素的比重大小,然后根据比重最大的要素确定为主导因素,5 由此可知该工业部门的所属类型(即五种导向型的工业类型)。对其主导区位因6 素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7 一、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 8 工业生产要素投入比重的大小常通过以下形式呈现: 9 1.柱状图(或饼状图) 10 判断方法: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即影响该工11 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12 典例1读三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13 14 图1 15 (1)甲类工业的工资投入较高的主要原因应是 16 A.劳动力投入数量大 B.为劳动导向型产业 17

C.技术人员工资水平高 D.产品更新的速度慢 18 (2)下列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 19 A.包头建棉纺织厂 B.上海建石油化工厂 20 C.大亚湾建核电厂 D.黑龙江建制糖厂 21 (3)正由以丙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向以甲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化的地22 区是 23 A.美国硅谷地区 B.沪宁杭地区 C.辽中南地区 D.四川盆地 24 【解题思路】第(1)题,甲类工业科技投入最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25 人员工资高。第(2)题,乙类工业原料投入最多,必须靠近原料产地,黑龙江建26 制糖厂,靠近甜菜产地。第(3)题,必须处于从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化27 的地区,美国“硅谷”地区早已经属于技术导向型地区;辽中南地区、四川盆28 地仍然以原料和劳动力导向型为主;沪宁杭地区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工业29 结构正在转换。 30 【答案】(1)C (2)D (3)B 31 2.直角坐标图 32 判断方法: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33 典例2 图2为工业区位因素投入比例示意图,丙工业所属工业部门的类型为34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教案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新课指南 1.知识与技能:(1)理解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2)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及频数、频率的含义,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和预测、判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和预测的过程,充分理解并掌握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类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常见四种统计图表的学习与分析,体会统计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利用不同的统计图获得相关的信息.难点是频率、频数的意义及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画法. 教材解读精华要义 数学与生活 如图12-1所示的是某粮店的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面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观察图形,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如果你是这家粮店的老板,你会怎么做? 思考讨论这个问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个统计图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其中的有些信息可以帮助老板了解民众的需求量大小,如:(1)大米的销售量最大,需多进货;(2)小米的销售量最小,需少进货;(3)面粉的需求量仅次于大米的需求量,也应多进货,等等,你还能找到哪些信息? 知识详解 知识点1 扇形统计图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关于数据的统计的表示方法,它们多是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即用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主要是反映具体问题中的部分与整体的数量关系.扇形统计图的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为100%或1,如图12-2所示. 知识点2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知识点3 条形统计图及其特点 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条

工业区位因素含复习资料图文精

第22讲工业区位因素(一 考纲解读 (一工业 1.概念: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类型: (1按生产对象:采掘工业(采煤工业、水电工业、加工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2按产品性质:重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服装工业 (3按投入多少: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4按主导区位: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动力导向型 (二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低投入、高利润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结合课件图片和上述案例,思考下列问题: 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 了什么作用? 4.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 (1

(2 (3 (一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

如图a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因素是技术。图b 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则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图c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市场,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1运输环节: 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在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②产品运输要求高(如食品厂,则布局在消费地,主导因素为市场。 (2产品研发环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 (3工业布局转移中优越性增强的环节,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后,海洋运输的优势增强,主导因素则是交通。 3.根据分布地区判断 (1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 (2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市场指向型。 (3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指向型,而其在北京、大庆的液态奶基地则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确定后,在工业布局时优先考虑,并对其他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二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方法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掌握其一般规律,有助于提升我们对各种图的判读能力。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有以下几种: 1.柱状图

世界地图常用地图投影知识大全

世界地图常用地图投影知识大全 2009-09-30 13:20 在不同的场合和用途下使用不同的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方法及分类名目众多,象:墨卡托投影,空间斜轴墨卡托投影,桑逊投影,摩尔维特投影,古德投影,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横轴等积方位投影,横轴等角方位投影,正轴等距方位投影,斜轴等积方位投影,正轴等 角圆锥投影,彭纳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圆锥投影等等。 一、世界地图常用投影 1、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Polyconic Projection With Meridional Interval on Same Parallel Decrease Away From Central Meridian by Equal Difference) 普通多圆锥投影的经纬线网具有很强的球形感,但由于同一纬线上的经线间隔相等,在编制世界地图时,会导致图形边缘具有较大面积变形。196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在普通多圆锥投影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赤道和中央经线是相互垂直的直线,中央经线长度比等于1;其它纬线为凸向对称于赤道的同轴圆弧,其圆心位于中央经线的延长线上,中央经线上的纬线间隔从赤道向高纬略有放大;其它经线为凹向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其经线间隔随离中央经线距离的增加而按等差级数递减;极点投影成圆弧(一般被图廓截掉),其长度等于赤道的一半(图2-30)。 通过对大陆的合理配置,该投影能完整地表现太平洋及其沿岸国家,突出显示我国与邻近国家的水陆关系。从变形性质上看,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属于面积变形不大的任意投影。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面积变形在10%以内。中央经线和±44o纬线的交点处没有角度变形,随远离该点变形愈大。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最大角度变形在10o以内。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是我国编制各种世界政区图和其它类型世界地图的最主要的投影之一。 类似投影还有正切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Polyconic Projection with Meridional Intervals on Decrease Away From Central Meridian by Tangent),该投影是1976

(完整版)常见工业区位图表的判读

常见工业区位图表的判读 一、柱状统计图 【问题设置】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什么指向型的工业? 【判读技巧】各类工业投入构成比例最大的因素为主导区位因素,由此可推出甲为技术指向型,乙为原料指向型,丙为劳动力指向型,丁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二、曲线(折线)统计图 【问题设置】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中的哪项? 【判读技巧】根据上图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的比较,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判定①表示原料;②表示科技;③表示交通。 三、直角坐标图

【问题设置】判断②③分别为什么指向型的工业? 【判读技巧】通过分析纵、横坐标轴的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读取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可判断②为技术指向型工业;③为动力指向型工业。 四、三角坐标图 【问题设置】图中①②③分别为什么指向型的工业? 【判读技巧】读准三个不同坐标轴的含义和坐标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图中可读出,①为动力指向型工业;②为原料指向型工业;③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五、雷达图 【问题设置】模式一、二、三、四分别为什么指向型的工业? 【判读技巧】雷达图表示四种不同要素所占的比重,其中心原点为0,数值向四个方向递增,四个数值之和为100﹪。四个数值中最大为主导区位因素。据此推断模式一为技术指向型工业;模式二为市场指向型工业;模式三为原料指向型工业;模式四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六、分布模式图 【问题设置】思考:(1)我国造纸工业有何分布特点?(2)为什么北京、上海、广东等造纸工业发达? 【判读技巧】依据图上分布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的广东等省区,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可以用来做造纸的原料,所以造纸工业也发达。 七、发展模式图 【问题设置】思考:(1)图中工业的布局从阶段Ⅰ到阶段Ⅱ有何变化?(2)推测该工业可能为哪个工业部门?(3)图中也反映怎样的一个事实? 【判读技巧】这种图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获取关键信息。(1)从图中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2)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乳制品厂,是市场指向型工业。(3)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八、玫瑰图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常见地理图表判读技能提升训练2含解析人教版.doc

技能提升训练(二) (2020·广东惠州)横断山区是川藏铁路康定至林芝段必经之地,其中三江并流区发育有三级夷平面,是横断山区抬升过程中,由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起伏平缓的陆地平面。下图为三江并流区夷平面横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 1.每一级夷平面主要由( D ) A.地壳运动形成B.火山喷发形成 C.风化作用形成D.侵蚀、堆积作用形成 2.最早形成的是( A ) A.高原面夷平面B.高原盆地夷平面 C.高原谷地夷平面D.高原深切河谷区 3.通过该区的川藏铁路最适宜布局在( B ) ①高原面夷平面②高原盆地夷平面③高原谷地夷平面④高原深切河谷区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第1题,地壳运动是横断山区形成的主要原因,却不是夷平面形成的原因,故A不选。该地位于欧亚(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有些山体地形地貌的确是由火山喷发形成,但却不是每一级夷平面形成的原因,故B项不选。风化作用,分为三种,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风化主要是指岩石发生破坏和改变,并不是这种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故C项不选。该系列小题的解答,首先要读懂“夷平面”三个字的具体内涵。所谓的“夷平面”,即指在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陆地平面。“夷”,在现代汉语语境中有“平坦,使平坦”之意,所以“夷平面”,即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所以该地的每一级夷平面主要由侵蚀、堆积(夷平)作用形成的。故选D。第2题,地面经过长期剥蚀、堆积(夷平)作用,形成准平原;在这之后,地壳抬升,准平原受切割破坏,残留在山顶或山坡上的准平原,称为夷平面。所以最早形成的应该是位置最高的,最早形成的高原夷平面,故选A项。其他的高原盆地、高原谷地夷平面、高原深切河谷区,原则上都晚于高原夷平面,它们依次形成的顺序是:高原夷平面、高原谷地夷平面、高原深切河谷区,故B、C、D三项错误。故选A。第3题,川藏铁路沿线地区多处于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地形崎岖,居民点(城市)分布主要在山间谷地和盆地,为了照顾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多经过其间的居民点。其次,穿过谷地、盆地,海拔适中,线路只需要适当起伏(坡度),就可以尽量

2017八年级数学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doc

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新课指南 1.知识与技能:(1)理解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2)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及频数、频率的含义,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和预测、判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和预测的过程,充分理解并掌握归纳与演绎的方法、类比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常见四种统计图表的学习与分析,体会统计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利用不同的统计图获得相关的信息.难点是频率、频数的意义及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画法. 教材解读精华要义 数学与生活 如图12-1所示的是某粮店的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面的销售情况统计图,观察图形,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如果你是这家粮店的老板,你会怎么做? 思考讨论这个问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其目的是想通过这个统计图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其中的有些信息可以帮助老板了解民众的需求量大小,如:(1)大米的销售量最大,需多进货;(2)小米的销售量最小,需少进货;(3)面粉的需求量仅次于大米的需求量,也应多进货,等等,你还能找到哪些信息? 知识详解 知识点1 扇形统计图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关于数据的统计的表示方法,它们多是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即用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主要是反映具体问题中的部分与整体的数量关系.扇形统计图的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为100%或1,如图12-2所示.

高三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统计图表的判读专题复习 一、统计图表在广东高考中的重要性 二、统计图表的类变化型统计图—直线图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一般以时间为横坐标)结构型统计图表——扇形图、累加百分比图、正三角坐标图、雷达图、金字塔图(一般以百分比为纵坐标)相关型统计图表——点状图属性型统计图表——气泡图同一坐标,多组相同图形同一坐标,多组不同图形组合型统计图表多个坐标,多组相同图形多个坐标,多组不同图形多幅统计图表的组合 三、统计图表考查的目标和能力要求(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阅读和分析各种地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 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四、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 (一)统计图表题的解题步骤 1.看图名 2.读题目,画关键词 3.根据关键词找出对应的图例和坐标 4.解题:读数、计算、描述、判断、分析等 (二)各种类型统计图表的主要判读方法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教学提纲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 断

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断 工业区位问题在高中地理中占有极高的位置,在高考考查中的地位相当突出。因此,工业区位的知识是地理高考复习的重点,而工业区位问题又多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这类图在判读上并不难,关键是掌握统计图的判读方法,从统计图中读出各生产要素的比重大小,然后根据比重最大的要素确定为主导因素,由此可知该工业部门的所属类型(即五种导向型的工业类型)。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 工业生产要素投入比重的大小常通过以下形式呈现: 1.柱状图(或饼状图) 判断方法: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该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典例1读三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图1 (1)甲类工业的工资投入较高的主要原因应是 A.劳动力投入数量大 B.为劳动导向型产业 C.技术人员工资水平高 D.产品更新的速度慢 (2)下列布局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合的是 A.包头建棉纺织厂 B.上海建石油化工厂 C.大亚湾建核电厂 D.黑龙江建制糖厂 (3)正由以丙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向以甲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转化的地区是 A.美国硅谷地区 B.沪宁杭地区 C.辽中南地区 D.四川盆地 【解题思路】第(1)题,甲类工业科技投入最高,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人员工资高。第(2)题,乙类工业原料投入最多,必须靠近原料产地,黑龙江建制糖厂,靠近甜菜产地。第(3)题,必须处于从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化的地区,美国“硅谷”地区早已经属于技术导向型地区;辽中南地区、四川盆地仍然以原料和劳动力导向型为主;沪宁杭地区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工业结构正在转换。 【答案】(1)C (2)D (3)B 2.直角坐标图 判断方法: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典例2 图2为工业区位因素投入比例示意图,丙工业所属工业部门的类型为

高中高三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doc

精品文档 统计图表的判读专题复习 一、统计图表在广东高考中的重要性 选择题非选择题分值比重 2006 年 X 科 3 幅图表 /8 分 6 幅图表 /45 分35.3 % 2007 年 X 科8 幅图 /24 分13 幅图表 /64 分58.7 % 2006 年大综合 4 幅图 /9 分 1 幅图 /2 分44% 2007 年文基 5 幅图 /10 分——27.8 % 2007 年理基 3 幅图表 /6 分——42.9 % 二、统计图表的类型 变化型统计图表——直线图、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 (一般以时间为横坐标) 结构型统计图表——扇形图、累加百分比图、正三角坐标图、雷达图、金字塔图 (一般以百分比为纵坐标) 相关型统计图表——点状图 属性型统计图表——气泡图 同一坐标,多组相同图形 同一坐标,多组不同图形 组合型统计图表多个坐标,多组相同图形 多个坐标,多组不同图形 多幅统计图表的组合 三、统计图表考查的目标和能力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 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阅读和分析各种地图表所承载的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 对题目要求作答。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学科的基本技能 解决地理问题。●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 换,不同类型地理 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 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 四、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 (一)统计图表题的解题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