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 副本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第十二章数据的描述12.1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2.过程与方法: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会各个统计图的优点和缺点,感受统计图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的能力以及用数据说话的习惯.[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利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描述数据,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2.教学难点:读图、识图、获取信息.[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认识条形图和扇形图问题 1:展示空气质量图(课本 54 页),2002 年 1 月 1 日,这 31 个城市中,空气质量为一级,二级,…,五级的城市各有多少个?各占百分之几?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按空气质量级别对这 31 个数据分组,数出每一组的城市个数,再计算它们所占的百分比,列出下表:级别划记频数(城市个数)频率(频数/31)百分比一级一 1 0.032 3.2% 二级正8 0.258 25.8% 三级正正正19 0.613 61.3%四级 2 0.065 6.5%五级一 1 0.032 3.2%合计31 31 1 100% 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质量为各级的城市个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如空气质量为二级的有8 个城市,占 25.8%.教师活动设计: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作以下归纳: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在此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问题 2:对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怎样描述呢?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想到可以利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为了清楚地描述空气质量为各个级别的城市的个数,可以用条形图[如图(1)]来描述;为了清楚地看出各个空气质量级别的城市个数占总城市数(31 个)的百分比,可以用扇形图[如图(2)]来描述.图(1)图(2)学生独立完成上述统计图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上述两种图形的制作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对两种图形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条形图:(1)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扇形图:(1)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2)易于清楚地看出各个项目占总数的百分比,但不能看出各个项目的频数以及数据总数.二、小组合作,认识折线图问题 3:出示图片(课本第 58 页:两会漫笔)分析上面报纸中的数据(文中提到 1993 年,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34 561 亿元),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可以很好地描述我国 GDP (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你能制作相应的统计图吗?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可以用折线图来描述数据的变化趋势,然后小组合作,制作折线图,如图(3).年份1986 1991 1993 1997 1999 2001 GDP/万亿元 1.02 2.17 3.46 7.31 8.04 9.59图(3)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归纳折线图的特点: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三、主体探究,认识直方图问题 4:为了研究 800 米赛跑后学生心率的分布情况,体育老师统计了全班同学一分时间脉搏的次数,并整理成下面的表格. 根据下列表格,你能用统计图描述表中的数据吗?脉搏次数x(次/分)频数(学生人数)130≤x<135 1135≤x<140 2140≤x<145 4145≤x<150 6150≤x<155 9155≤x<160 14160≤x<165 11165≤x<170 2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小组讨论,发现可以用类似条形图的方法进行描述,如图(4).图(4)通过上述统计图可以发现:(1)脉搏次数x在 155≤x<160 范围的学生最多,有 14 个;(2)脉搏次数x在 135≤x<140 范围的学生有 2 个;(3)脉搏次数x在 150≤x<155 范围的学生比在 160≤x<165 范围的学生少 2 个;(4)全班一共有 49 个学生.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作以下归纳:体育老师把全班学生的脉搏次数按范围分成成 8 组,每一组的两个端点的差都是 5. 我们把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称为组距,上述这样的表格称为频数分布表,利用频数分布表画出的统计图叫做直方图.归纳直方图的特点:(1)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2)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四、应用提高、拓展创新问题 5: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下表是我国近几年的进出口额数据.你能用统计图来描述这两组数据,从而对它们进行比较吗?年份1985 1990 1995 1998 2000 2002 出口额(亿美元)274 621 1 488 1 837 2 492 3 256进口额(亿美元)423 534 1 321 1 402 2 251 2 952 师生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折线图和复合条形图来描述这两组数据,如图(5)(6).图(5)图(6)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小结:描述数据的方法——几种常见的统计图.作业:习题 12.1.。
十种统计图

4种
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网状统计图
一、条形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如1厘米)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相应成比例的直条,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明各种数量的多少.条形图是统计图资料分析中最常用的图形.按照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纵式条形图和横式条形图;按照分析作用的不同,可分为条形比较图和条形结构图.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二、扇形统计图
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事物的总体,以扇形面积表示占总体的百分数的统计图,叫作扇形统计图.也叫作百分数比较图.扇形统计图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三、折线统计图
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里的发展变化的情况.折线图在生活中运用的非常普遍,虽然它不直接给出精确的数据,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熟练运用“坐标法”也可以很快地确定某个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四、网状统计图
网状统计图的特点是这类统计图中只有一些字母,字母所代表的意义都在题外,在答题前必弄清这些字母代表的意义,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就可以脱离字母,较简便地得出答案.。
数据分析中常用的10种图表及制作过程

数据分析中常用的10种图表1折线图折线图可以显示随时间(根据常用比例设置)而变化的连续数据,因此非常适用于显示在相等时间间隔下数据的趋势。
表1家用电器前半年销售量图1 数点折线图图2堆积折线图图3百分比堆积折线图2柱型图柱状图主要用来表示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别。
主要有二维柱形图、三维柱形图、圆柱图、圆锥图和棱锥图。
图4二维圆柱图3堆积柱形图堆积柱形图不仅可以显示同类别中每种数据的大小还可以显示总量的大小。
图5堆积柱形图图6百分比堆积柱形图百分比堆积柱形图主要用于比较类别柱上每个数值占总数的百分比,该图的目的是强调每个数据系列的比例。
4线-柱图图7线-柱图这种类型的图不仅可以显示出同类别的比较,更可以显示出平均销售量的趋势情况。
5两轴线-柱图图8两轴线-柱图操作步骤:01绘制成一样的柱形图,如下表所示:图1操作步骤02:左键单击要更改的数据,划红线部分所示,单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打开盖对话框,将【系列选项】中的【系统绘制在】更改为“次坐标轴”,得到图4的展示结果。
图2图3图4操作步骤03:选中上图4中的绿色柱子,更改图表类型,选择折线图即可,得到图5的展示结果。
图5主次坐标柱分别表示了收入情况和占比情况,对比更加明显,同时在一个图表中反映,易于分析。
6条形图图9条形图条形图类似于横向的柱状图,和柱状图的展示效果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主要用于各项类的比较,例如,各省的GDP 的比较或者就针对我们的客户来说:主要是各个地级市的各种资源储量的比较或者各物料类型的客户数量的比较 7三维饼图以1月份3种家用电器的销售量占比为例,具体饼图如下所示:图10 三维饼图主要用于显示三种电器销售量的占比情况。
有分离和组合两种形式。
8复合饼图27%18%55%冰箱 电视 电脑根据电话拜访结果展示出的信息状态。
可以使有效信息得到充分展示,展示效果更佳,利于下一步分析的进行。
9母子饼图母子饼图可直观地分析项目的组成结构与比重。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R
W
扇形图(sector diagram)
概念:以一个圆面积为100%,用圆内 各扇形面积所占的百分比来表示各 部分所占的构成比例 适用资料:构成比资料 绘制要点: ①每3.6o为1%,用3.6乘以百分数即为 请问:如何表示 所占扇形的度数。用量角器画出. 扇形内各部分所 ②从相当于时钟12点或9点的位置开始 顺时针方向绘图. ③每部分用不同线条或颜色表示,并在 图上标出百分比,下附图例说明. ④当比较不同资料的百分构成时,可以 画两个相等大小的圆,在每个圆的 下面写明标题,并用相同的图例表 示同一个构成部分. 应用:描述各部分的百分构成.
展变化或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变迁的情况 2、适用资料:连续性资料。 3、绘制要点: ①坐标轴:横轴表示时间或组段,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 纵轴坐标可以不从0开始,因此在看图时要注意纵轴的 起点坐标。 ②数据点画在组段中间位置。相邻的点用直线连接,不要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无数据的组段用虚线连接。直线 不能任意外延。 ③同一张折线图上不要画太多条曲线,否则不易分清。当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曲线在同一张折线图上时,须用不 同颜色或不同的图形形式加以区分,并附图例加以说 明。 4、应用:反映事物的连续的动态变化规律。
190 180 170 160 150 40 45 50 ©Û ¤ 55 Ç ª± (cm)
ì ß É µ (cm)
Í 10.Ä ³ 20Ë Ä Ç Ä É µ · Ç Û ± Ä ¶ Ï ¼ ± Ø ê Ð ê ì ß Í ©ª¤³ Ø ³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5 10 15 20 25 30
9% 18% 43%
ô · « ² È Ï ä Æ
ü ³ ° ¡ Î Ï ¼ ° ¾ ¡ È ° ë Ô ° ¡ Ì Ð ¼ ° ü Ë
第54讲:几种常见的统计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学案(学生版)(教育机构专用)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教学目标1、理解数据的频数、频率及频率分布的意义,会就一组数据列出频数分布表和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2、理解条形、折线、扇形、直方统计图的特点,并会制作统计图;3、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征,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清晰地描述数据.知识梳理1.频数和频率的概念在调查中____________称为频数.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____________为该组的频数.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比为频率.频率反映了____________的大小在____________中所占的分量,频率 100%就是百分比.2.数据的表示方法(1)条形图用____________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____________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再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____________.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____________,即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直接看被统计对象的____________.例如:某校八年级学生共300人,到学校上学的方式有骑自行车的,有步行的,有坐车的,还有其它方式的,这四种方式的人数可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3. 数据的表示方法(2)扇形图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关系,圆代表____________,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____________.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____________,即根据统计图可看出被统计对象____________.例如:上面用条形图表示的某校八年级学生到校上学方式的情况,可用扇形统计图形表示.4.数据的表示方法(3)折线图用____________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____________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____________顺次连接起来,所得的统计图叫做____________.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____________,即根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事物的____________.例如,某同学出生时的身高为47cm,以下表示他的成长记录:年龄(岁)510152025身高(cm)92140178183185该同学的生长情况,可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来,如图所示.5.频数分布直方图我们知道,一组数据如果从总体去看,有时很难把握其实质,如果将一组数据进行____________,然后根据每一小组出现的____________的多少去研究数据的分布情况,对分析问题大有帮助,这样就产生了频数分布表,其中,把____________叫做组数,____________称为组距.例如:为了研究800m赛跑后学生心率的分布情况,体育老师统计了全班同学1分钟时间脉搏的次数,并整理成下面的表格:脉搏次数x(次/分)频数(学生人数)130≤x<1351135≤x<1402140≤x<1454145≤x<1506150≤x<1559155≤x<16014160≤x<16511165≤x<1702体育老师把全班学生的脉搏次数按范围分成_________组,每一个组的组距为__________,上表为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就是一种____________,一般长方形的宽表示____________,长方形的长表示____________,在宽相等的条件下, ____________就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每个对象的频数分布情况.直方图实际上是用长方形的____________表示频数,长方形的____________是组距,当长方形的宽相等时,可用长方行的____________表示频数.例如:对于上面的问题,体育老师画出如下图,横轴表示脉搏次数,标出了每一组的两个端点,纵轴表示频数(学生人数)每个矩形的高代表对应组的频数,这样的统计图为频数分布直方图.说明:1. 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首先要列出频数分布表,在分组时要注意:(1)组数适当;(2)组距相等.2. 分组要遵循三个原则:(1)不空,即该组必须有数据;(2)不重,即一个数据只能在一个组中;(3)不漏,即不能漏掉某一个数据.典例讲练1、分别利用频数和频率的定义【例1】某地举行了一次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竞赛,下表是某校的竞赛成绩:运用所学的知识,将表格填充完整.练1.某校有400名学生参加考试,其中数学成绩在85~100分的共有120人,则这个分数段的频率是( ).A.0.3B.0.12C.120D.400练2.已知一组数据有40个,把它分成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10,5,7,6,第五组的频率为0.20,则第六组的频率是( ).A.0.10B.0.12C.0.15D.0.182.根据条形图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即可得出结论【例2】某城镇邮政局对甲、乙两个支局的报刊发行部2012年度报纸的发行量进行了统计,并绘成统计图,如图所示:甲乙请根据图所示的统计图反映的信息,回答问题:(1)哪个支局发行《齐鲁晚报》的份数多?多多少?(2)已知甲、乙两个支局所服务的居民区住户分别是11280户、8600户,那么,哪个居民区平均每户订阅报纸的份数多?试说明理由?练3.某个体户以每件80元的价格进了一种服装100件,在销售过程中,发现每天销售的件数与销售价格有关,每天的销售价格和每天的支出情况如图所示和如下表所示:支出项目房租税收员工工资其他支出进额(元)100609030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销售价是110元的这一天,净赚了元;(2)卖完100件这种服装后,他共净赚了元;(3)如果下次再卖这种服装,应定价元,可使卖完100件这种服装时赚钱最多,此时他可净赚元.3.先读懂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然后根据扇形统计图的性质解答【例3】小明统计了光明中学七年级(2)班同学最喜欢的各种球类活动的人数,并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哪种球类运动最受欢迎?(2)哪两种球类运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3)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4)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怎样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5)如果你是这个班的体育委员,准备组织全班同学去观看球类比赛,为了吸引可能多的同学参与,你会组织观看什么比赛?练4.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成绩达到80分的有36人,没达到80分的有14人,如果把达到80分称为“优”,则“优”的频数为_______,频率为_______.10.如图,根据所给的已知数据,若要画成条形图,甲、乙、丙三条形对应的三个长方形的高度比是_______,若表示甲的条形高6厘米,则表示丙的条形高是_______.4.先读懂折线图,再然后根据折线图的性质解答【例4】美化城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某市城区这几年来,通过拆迁旧房、植草、栽树、修建公园等措施,使城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2003年年底的绿地面积为多少公顷?比2002年年底增加了多少公顷?(2)在2001年、2002年、2003年年这三年中,增加绿地面积最多的是哪一年?(3)为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计划在2004年年底使城市绿地面积达到70.2公顷,试求今年绿地面积的年增长率?练5.如图是甲、乙两地上半年各月降雨量的变化折线图,其中_______月两地降雨量相同,然后_______地的降雨量逐渐增多,甲地月降雨量不足150毫米的有_______个月,乙地月降雨量超过150毫米的有_______个月.练6:如图所示的是护士统计一位病人的体温变化图,这位病人中午12时的体温约为().A.39.0℃B.38.5℃C.38.1℃D.37.8℃5.直方图是由频数分布表绘制出来的,观察直方图从而得到信息【例5】国家卫生部信息统计中心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授权发布的2003年全国内地5月21日至5月25日非典型性肺炎发病情况,按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中,各年龄段发病的总人数如图所示(发病的病人年龄在0~80岁之间),请你观察图形回答下面的问题:(1)直方图的组数是,组距是;(2)年龄在29.5岁~39.5岁这一组的频数是;频率是;(3)根据统计图,年龄在范围内的人发病最多.练7.初中生的视力状况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有关部门对全市3万名初中生视力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如图是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长方形的高表示该组人数),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共抽测了名学生,占该市初中生总数的百分是;(2)从左到右五个小组的频率之比是;(3)如果视力在4.9~5.1(含4.9,5.1)均属正常,则全市有名初中生的视力正常,视力正常的合格率是;(4)此统计图说明了什么?练8:如图是某班40名学生一分钟跳绳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从左起第一、二、三、四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是1:4:3:2,那么一分钟跳绳次数在100次以上的学生有( ).A.6人B.8人C.16人D.20人练9: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间情况, 对学校若干名九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间进行了抽查,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了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5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0.04,0.08,0.24,0.28,0.24,第二小组的频数为4,请回答:(1)这次被抽查的学生人数是多少?(2)被调查的学生中,睡眠时间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这一范围的人数是多少?(3)如果该学校有900名九年级学生,若合理的睡眠时间为7≤t<9,那么请你估计一下这个学校九年级学生中睡眠时间在此范围的人数是多少?6.先掌握几种统计图的性质,然后逐一解答【例6】在2000年第27届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下表1为闭幕式时,组委会公布的金牌榜.表2为中国奥运奖牌榜.表1 奥运奖牌榜(第27届)表2 中国奥运奖牌榜(1)中国体育健儿在第27届奥运会上共夺得多少枚奖牌?其获得的金牌数在奥运会金牌总数中占多大的比例?你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这个结果吗?(2)从所获奖牌总数情况看,和最近几届奥运会相比,中国体育健儿在本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如何?你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这个结果吗?第27届奥运会金牌扇形统计图练10.选择题:(1)(2014•洛阳市月测)要清楚地反映某地某月每天的气温变化情况,应绘制()统计图.A. 条形B. 折线C. 扇形(2)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班考试平均分数的是()统计图.A. 条形B. 折线C. 扇形当堂检测1.已知一组数据中含有20个数据:68,69,70,66,68,65,64,65,69,62,67,66,65,67,63,65,64,61,65,66.如果分成5组,64.5~66.5这一组的频数为,频率为.2. 某市气象台统计过去一周的气温变化情况应选择统计图;统计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应选择统计图;某校统计七年级每个年龄段的具体数目应选择统计图.3.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小汽车的价格基本处于逐年下降趋势,为了表示某一款轿车的价格变化情况,采用统计图更适宜.4. 如图是某肯德基店在2003年12月~2004年3月营业额情况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004年1月营业额开始,2月营业额比1月下降了%,3月营业额开始,比2月增长%,和2003年12月营业额相比,只占它的%.5. 某班13位同学参加每周一次的卫生大扫除,按学校的卫生要求需要完成总面积为802cm的三个项目的任务,三个项目的面积比例和每人每分钟完成各项目的工作量如下图所示:(1)从上述统计图中可知:每人每分钟能擦课桌椅2m;擦玻璃、擦课桌椅、扫地拖地的面积是2m.m、2m、2(2)如果x人每分钟擦玻璃的面积是y2m,那么y关于x的函数关系为.6. (2014•淄博市质检)某班同学进行数学测验,将所得成绩(得分数取整数)进行整理分成五组,并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请结合直方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共有名学生参加这次测验;(2)60.5~70.5这一分数段的频数为,频率为.(3)根据统计图,请你再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7.江涛同学统计了他家10月份的长途电话明细,并按通话时间画出直方图如图所示:(1)他家这个月一共打了多少次长途电话?(2)通话时间不足10分的有多少次?(3)哪个时间范围的通话最多?哪个时间范围的通话最少?当堂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作业1.四种统计图:①条形图;②扇形图;③折线图;④直方图.四个特点:()a 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异;()b 易于显示各组之间的频数的差别;()c 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d 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统计图与特点选配方案分别是:①与()a ;②与()c ;③与()d ;④与()b . 其中选配方案正确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右图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支出费用的扇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下面对全年食品支出费用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户比乙户多B. 乙户比甲户多C.甲、乙两户一样多D. 无法确定哪一户多 3.我国体育健儿在最近六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情况如图所示.(1)最近六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共获得多少枚奖牌? (2)用条形图表示折线图中的信息.4. 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男生的体能情况,从该校七年级抽取50名男生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把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小组的频数的比为1:3:4:2.其他衣着食品教育其他教育食品衣着乙甲24%19%23%34%21%23%25%31%(1)求第二小组的频数和频率;(2)求所抽取的50名男生中,1分钟跳绳次数在100次以上(含100次)的人数占所抽取的男生人数的百分比.5.图①、②是李晓同学根据所在学校三个年级男女生人数画出的两幅条形图.⑴两个图中哪个能更好地反映学校每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哪个图能更好地比较每个年级男女生的人数?⑵请按该校各年级学生人数在图③中画出扇形统计图.6.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百岁寿星日益增多.某市是中国的长寿之乡,截至2008年2月底,该市五个地区的100周岁以上的老人分布如下表(单位:人):频数(学生人数)次数149.5124.599.574.549.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到条形图如下:解答下列问题:(1)请把统计图中地区二和地区四中缺失的数据、图形补充完整;(2)填空:该市五个地区100周岁以上老人中,男性人数的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人,女性人数的最多的是地区______;(3)预计2015年该市100周岁以上的老人将比2008年2月的统计数增加100人,请你估算2015年地区一增加100周岁以上的男性老人多少人?7.为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体育测试成绩情况,现从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如下,其中右侧扇形统计图中的圆心角α为36°.26分27分28分29分30分地区一 地区二地区三 10 20 30 40 60 50 70 80 地区四 地区五 地区人数女性(第19题)体育成绩统计图体育成绩统计表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m的值;(2)已知该校九年级共有500名学生,如果体育成绩达28分以上(含28分)为优秀,请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体育成绩达到优秀的总人数.。
第32讲 常见的统计图

【点拨】(1)由 C 类的人数及其百分比可得总人数,总人数乘 B 类的百分比即可得 B 类的人数;(2)根据百分比之和为 1,求得 A 类的百分比,再乘 360° 和总人数可分别求得; (3)总人数乘样本 中 A, B, C 三类的百分比之和可得答案. 解:(1)本次调查的市民有 200÷ 25%= 800(人 ), ∴B 类的人数为 800× 30%= 240(人 ). 故答案为 800, 240;
4.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 (3)确定分点,常使分点比数据多一位小数,并且把第一组的 起点稍微减小一点; (4)列频数分布表; (5)用横轴表示各分段数据,纵轴表示各分段数据的频数,小 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5. 条形图和直方图的区别 (1)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高度表示频数的大小,而直方图实际上 是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 (2)条形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孤立的,是一个具体的数据, 而直方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连续的,是一个范围; (3)条形图中,各长方形之间有空隙,而直方图中,各长方形 是靠在一起的.
第32讲
常见的统计图
考点一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 用长方形的高来表示数据的图形. 它的特点:(1)能够显示每组中的 具体数据 ;(2)易于比较各 组数据之间的差别. 2.折线统计图 用几条线段连成的折线来表示数据的图形. 它的特点:易于显示数据的 变化趋势 .
3.扇形统计图 (1)用一个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 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在总体中所占 百分比 的大小,这 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2)百分比的意义: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等于该部分所对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与 360° 的比; (3)扇形的圆心角= 360° × 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
常见的数据图表有哪些

常见的数据图表有哪些常见的数据图表有: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散点图,雷达图,数据分析图表。
1、柱状图:用于做比较。
柱状图是最基础的一种图表,通过柱子来表现数据的高度,进而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一眼可以看到数据量的大小对比,一般来说,柱状图的横轴是时间轴,纵轴是数据轴。
但柱状图并不是万能的,需要基于某一个主题比较数据量的变化,比如不同月份的新增用户,不同渠道的新增用户,但如果将活跃用户、留存用户、新增用户这三个维度放在一张柱状图里比较,就没有太大意义。
2、折线图:看数据变化的趋势。
折线图一般基于时间维度看数据量的变化趋势,发现整体走向和单体突出数据,比如通过折线图可以看出全年的新增用户变化情况,找出数据变化的高点和低点,而柱状图则用来对比不同高点之间的变化,进而找原因。
折线图可以将不同纬度的数据放在一起比较,比如新增用户、活跃用户、流失用户三条用户变化曲线放在一起,就可以观察三者之间的彼此影响,例如新增用户量大时有没有对活跃用户带来提升,流失情况是否严重,进而得出活动效果的综合评价。
3、饼状图:用来看各部分的占比。
饼状图和柱状图在应用上有一定的重合,例如不同渠道带来的新增用户量,饼状图和柱状图都可以表现,但饼状图看的是单一渠道转化用户的占比,柱状图更容易发现不同渠道转化用户的差距。
饼状图的应用重点在于发现单体因素在整体因素中的占比,例如活跃用户在整体用户中的占比,但如果用多个单体因素做饼状图,可能导致数据特征不明显。
4、散点图:用于2维数据的比较。
散点图可以用于3维数据的表现,同时可以进行2维数据的比较。
例如将不同活动带来的新增用户和留存用户进行比较时,横轴为留存用户,纵轴为新增用户,而点则表示不同的活动主题。
从而可以看出不同活动主题的用户转化和留存情况,一般我们将数据大的维度作为纵轴,更有利于屏幕的展示。
5、气泡图:用户3维数据的比较。
气泡图是对散点图的升级,通过散点图中点的大小来表现第三维数据,例如将上文案例中,横轴为留存用户,纵轴为新增用户,点为活动主题,而点的大小为活跃用户数量,活跃用户越高的活动点越大,可以看出不同活动在新增、留存和活跃3个维度的数据差异。
常见的统计图

第33讲常见的统计图考纲要求命题趋势熟悉几种常见统计图表的应扇形、条形、折线统计图以及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借助这些统计图获取信息,然后再应用到具体问题中是中考常考查的热点.试题由仅考查知识变为整理、分析和处理数据,由单一填空题、选择题变为综合性的应用题.知识梳理一、几种常见的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用长方形的高来表示数据的图形.(2)易于比较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别.它的特点:(1)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2.折线统计图用几条线段连成的折线来表示数据的图形.它的特点: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3.扇形统计图(1)用一个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2)百分比的意义: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3)扇形的圆心角=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二、频数分布直方图1.数据中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叫做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或百分比)叫做频率,即频率=频数数据总数.2.与频数、频率相关的公式(1)频数=频率×总数;(2)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3)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考点一统计图表的简单应用例1 (2016·泰安)某学校将为初一学生开设ABCDEF共6门选修课,现选取若干学生进行了“我最喜欢的一门选修课”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表(不完整).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这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00人B.扇形统计图中E部分扇形的圆心角为72°C.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选修课E,F的人数分别为80,70D.喜欢选修课C的人数最少【点拨】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内容.考点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应用例2 (2016·泰州)某校为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了解他们最喜爱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分为书法、围棋、戏剧、国画共4类),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图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最喜爱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频数分布表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频数分布表中a 的值;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全校共有学生1 500名,估计该校最喜爱围棋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点拨】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和概率计算的有关知识考点三 统计的综合应用例3 (2016·济南)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日益增多,教师为了指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对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如图所示),并用调查结果绘制了图1、图2两幅统计图(均不完整),请根据统计图解答以下问题: (1)本次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共有 人,在扇形统计图中“D”选项所占的百分比为 ;(2)扇形统计图中,“B ”选项所对应扇形圆心角为 度; (3)请补全条形统计图;(4)若该校共有1 200名学生,请您估计该校学生课外利用网络学习的时间在“A”选项的有多少人?【点拨】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图1图2一、选择题1.(2016·安徽)自来水公司调查了若干用户的月用水量x(单位:吨),按月用水量将用户分成A 、B 、C 、D 、E 五组进行统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除B 组以外,参与调查的用户共64户,则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用水量在6吨以下的共有( ) A .18户 B .20户 C .22户 D .24户【解析】根据题意,参与调查的户数为6410%+35%+30%+5%=80(户),其中B 组用户数占被调查户数的百分比为1-10%-35%-30%-5%=20%,则所有参与调查的用户中月用水量在6吨以下的共有80×(10%+20%)=24(户).故选D . 【答案】D2.(2016·滨州)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图所示,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是( )A.15.5,15.5 B.15.5,15C.15,15.5 D.15,15【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这些队员年龄的平均数为13×2+14×6+15×8+16×3+17×2+18×12+6+8+3+2+1=15(岁),该足球队共有队员2+6+8+3+2+1=22(人),则第11名和第12名的平均年龄即为年龄的中位数,故中位数为15岁.故选D.【答案】D3.(2016·北京)在1~7月份,某种水果的每斤进价与出售价的信息如图所示,则出售该种水果每斤利润最大的月份是()A.3月份B.4月份C.5月份D.6月份【解析】各月每斤利润为3月:7.5-4.5=3(元),4月:6-2.5=3.5(元),5月:4.5-2= 2.5(元),6月:3-1.5=1.5(元),所以4月利润最大.故选B .【答案】B4.某学校教研组对八年级360名学生就“分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支持程度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制作统计图,据此统计图估计该校八年级支持“分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学生为(含非常喜欢和喜欢两种情况)( B )A .216人B .252人C .288人D .324人5.小明统计了他家今年5月份打电话的次数及通话时间,并列出了频数分布表:则通话时间不超过15 min 的频率为( ) A .0.1 B .0.4 C .0.5 D .0.9【解析】样本容量为20+16+9+5=50,而通话时间不超过15 min 的频数和为45,所以通话时间不超过15 min 的频率为0.9.故选D.【答案】D6.如图是某学校全体教职工年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统计中采用“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如年龄为36岁统计在36≤x<38小组,而不在34≤x<36小组),根据图形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学校教职工总人数是50人B.年龄在40≤x<42小组的教职工人数占该学校总人数的20% C.教职工年龄的中位数一定落在40≤x<42这一组D.教职工年龄的众数一定在38≤x<40这一组【解析】由直方图可知,各个小组的人数分别是4,6,11,10,9,6,4,共有50人,故A正确;年龄在40≤x<42小组的教职工人数为1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1050×100%=20%,故B正确;总人数为50人,则第25和第26个数据的平均数为中位数,观察直方图可知应落在40≤x<42这一组,故C正确;虽然38≤x<40这一组人数最多,但具体岁数不知道,故众数不一定在这一组,故D错误.故选D.【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数据的描述
12.1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2.过程与方法:
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会各个统计图的优点和缺点,感受统计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的能力以及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利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描述数据,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
2.教学难点:读图、识图、获取信息.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认识条形图和扇形图
问题 1:展示空气质量图(课本 54 页),2002 年 1 月 1 日,这 31 个城市中,空气质量为一级,二级,…,五级的城市各有多少个?各占百分之几?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按空气质量级别对这 31 个数据分组,数出每一组的城市个数,再计算它们所占的百分比,列出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质量为各级的城市个数及其所占百分比.如空气质量为二级的有8 个城市,占 25.8%.
教师活动设计:
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作以下归纳:
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在此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
问题 2:对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怎样描述呢?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想到可以利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为了清楚地描述空气质量为各个级别的城市的个数,可以用条形图[如图(1)]来描述;为了清楚地看出各个空气质量级别的城市个数占总城市数(31 个)的百分比,可以用扇形图[如图(2)]来描
述.
图(1)
图(2)
学生独立完成上述统计图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上述两种图形的制作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对两种图形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条形图:
(1)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扇形图:
(1)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清楚地看出各个项目占总数的百分比,但不能看出各个项目的频数以及数据总数.
二、小组合作,认识折线图
问题 3:出示图片(课本第 58 页:两会漫笔)分析上面报纸中的数据(文中提到 1993 年,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 34 561 亿元),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可以很好地描述我国 GDP (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你能制作相应的统计图吗?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可以用折线图来描述数据的变化趋势,然后小组合作,制作折线图,如图(3).
图(3)
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归纳折线图的特点:
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三、主体探究,认识直方图
问题 4:为了研究 800 米赛跑后学生心率的分布情况,体育老师统计了全班同学一分时间脉搏的次数,并整理成下面的表格. 根据下列表格,你能用统计图描述表中的数据吗?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小组讨论,发现可以用类似条形图的方法进行描述,如图(4).
图(4)
通过上述统计图可以发现:
(1)脉搏次数x在 155≤x<160 范围的学生最多,有 14 个;
(2)脉搏次数x在 135≤x<140 范围的学生有 2 个;
(3)脉搏次数x在 150≤x<155 范围的学生比在 160≤x<165 范围的学生少 2 个;
(4)全班一共有 49 个学生.
教师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作以下归纳:
体育老师把全班学生的脉搏次数按范围分成成 8 组,每一组的两个端点的差都是 5. 我们把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称为组距,上述这样的表格称为频数分布表,利用频数分布表画出的统计图叫做直方图.
归纳直方图的特点:
(1)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
(2)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四、应用提高、拓展创新
问题 5: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下表是我国近几年的进出口额数据.你能用统计图来描述这两组数据,从而对它们进行比较吗?
师生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折线图和复合条形图来描述这两组数据,如图(5)(6).
图(5)
图(6)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
描述数据的方法——几种常见的统计图.
作业:
习题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