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合集下载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惯对孩子的成长和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不仅能帮助孩子扩展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阅读惯的详细建议:一、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1. 设置书房或阅读角落:在家里为孩子设置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使孩子更容易沉浸在书籍的世界中。

2. 丰富的图书资源: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书籍,包括故事书、科普书、历史书等,以满足孩子不同的阅读兴趣。

3. 定期购书或借书:定期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购买或借阅新书,让孩子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1. 讲述有趣的故事:通过给孩子讲述有趣的故事,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2. 与孩子一起阅读:家长可与孩子一起阅读,共同讨论书中的内容,引导孩子思考。

3. 推荐适合孩子的书籍: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三、培养孩子的阅读惯1. 设定固定的阅读时间:为孩子设定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如睡前阅读,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 鼓励孩子自主阅读: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籍,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3. 引导孩子做阅读笔记:教孩子做阅读笔记,让孩子学会从书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果。

四、家长的支持和陪伴1. 树立榜样:家长应以身作则,展示出热爱阅读的惯,为孩子树立榜样。

2. 关注孩子的阅读进展:关注孩子的阅读进展,了解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3. 鼓励孩子分享阅读心得:鼓励孩子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五、总结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惯需要时间和耐心。

通过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惯以及家长的支持和陪伴,孩子们将逐渐养成热爱阅读的好惯,从而受益终身。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课业压力的增加,很多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逐渐变得淡漠起来。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课外辅导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自己要成为读书的榜样,给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阅读榜样。

在家庭中,可以设立一个读书角、阅读时间,鼓励孩子在家里阅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和兴趣的书籍,并定期地和他们一起交流阅读的内容,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家长还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他们选择适合的图书资源,包括童话故事、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等。

家长还可以带领孩子参加一些阅读活动,比如家庭阅读分享会、图书馆读书活动等,让孩子接触更多的阅读资源,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除了以上方法,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有关阅读的游戏和竞赛,比如朗读比赛、阅读写作比赛等,让孩子从中获得乐趣并增强对阅读的兴趣。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小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如何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阅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加强对文学名著、经典童话、科普读物等书籍的阅读教育,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到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正确认知和正确的阅读方法。

学校还可以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比如可以在校园内设立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推出校园读书节等活动,鼓励学生在校园中积极参与阅读,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阅读朗诵比赛、读书讲座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激发他们主动阅读的动力。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种宝贵的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还能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那么,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首先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家庭和学校都可以提供这样的环境。

在家庭中,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摆放书架、书桌、图书和杂志等,并保持室内的安静。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阅读,读给他们听,与他们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

同时,家长还可以向孩子介绍各种阅读资源,例如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在学校中,可以建立一个丰富多样的图书馆,配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读书分享会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

二、培养持续的阅读习惯培养持续的阅读习惯对于小学生的阅读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1. 每天定时阅读:鼓励小学生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

可以在早晨、晚上、放学后等固定时间段,让他们坚持阅读。

2.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除了课本,还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如绘本、故事书、科普读物等,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

同时,也要鼓励他们阅读报纸、杂志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开拓视野。

3. 鼓励互动与分享:鼓励小学生在阅读后与父母、同学或老师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

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写作、绘画等方式,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

4. 建立阅读目标:帮助孩子设定阅读目标,例如每周阅读一本书、阅读一个系列故事等,让他们有清晰的目标和动力。

5. 培养阅读习惯的游戏化:通过小奖励、挑战等方式将阅读变得有趣,例如设立一个阅读排行榜,鼓励孩子努力阅读。

三、引导正确的阅读态度除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态度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鼓励孩子主动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书籍。

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之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家长和老师们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我们首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儿童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故事书、漫画书等。

保证这些材料内容的多样性能够吸引不同兴趣和阅读水平的学生。

二、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需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首先,在家里或者学校的图书馆中,我们可以布置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放置舒适的椅子、柔和的灯光和小学生喜欢的软玩具,让他们在阅读时感到舒适和愉快。

其次,我们还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等,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三、以身作则、成为榜样父母和老师是孩子们学习和行为的榜样,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成为他们培养阅读习惯的榜样。

为了让孩子们喜欢阅读,我们首先要自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看到我们时常阅读的场景和快乐。

其次,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让他们感受到阅读对我们的重要性。

四、培养阅读时间和习惯在现代社会,孩子们受到各种干扰,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需要规划他们的阅读时间。

建议家长每天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让孩子们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并且家长可以制定一些阅读目标,如每天阅读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激励孩子对阅读保持兴趣。

五、引导深度阅读和思考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培养思考能力。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需要引导他们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

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价值观念,并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这样的讨论,培养孩子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

六、鼓励分享和倡导鉴赏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需要鼓励他们和他人分享阅读的心得和感受。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阅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阅读习惯的养成却往往被忽视。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内阅读发展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成就。

因此,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

一、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家中和学校中,应该营造一个安静、舒适、干净、整洁的读书环境。

在家中,可以布置一张舒适的阅读椅和一个书桌,摆放一些有趣的书籍,让孩子有兴趣接触和阅读。

在学校中,可以设置一个安静的读书角落,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的书籍。

这些环境可以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并鼓励他们学会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二、培养阅读兴趣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阅读习惯的关键。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图书、故事书、卡通书、漫画书等,让学生有兴趣阅读。

可以邀请文艺工作者、作家、诗人等来学校讲故事,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全体学生集中听故事。

同时,在孩子看好的动漫片或电影的基础上,引导孩子选择同名的图书阅读。

这些方法可以将阅读与学生平时的爱好和兴趣相结合,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书小学阶段的孩子因为自身的阅读水平和心理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容易一味地追求图书的好看、好玩,而忽略了不同类型、风格的作品对于阅读素养的提高。

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书,并尝试不同类型书的阅读,例如科普读物、文学作品、历史传记等等,从而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分享阅读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更是可以让家庭、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因此,家长和老师需要创造良好的交流分享氛围,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体验的交流和分享。

家长可以每天抽出一至两个小时,与孩子一起阅读,通过与孩子交流分享读书的体验和心得,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

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阅读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长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

一、提供适合的阅读材料小学生的阅读材料选择应当根据他们的年龄和阅读水平来确定。

可以选择一些故事书、儿童杂志或经典童话故事,确保内容生动有趣,并且与孩子的生活经验有关。

此外,绘本是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好选择,因为图文并茂的绘本能够吸引他们的眼球。

二、树立榜样家长和老师是小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他们的阅读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

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示范阅读的重要性,比如在孩子面前阅读书籍或者定期与孩子一起阅读。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好书,鼓励他们多读书,并给予积极评价和奖励。

三、创设阅读环境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样重要。

学校可以设置图书角,里面摆放丰富的图书,并定期组织阅读活动。

家长可以在家中设立一个安静的读书角落,摆放一些书籍和舒适的坐垫,让孩子乐于在那里阅读。

四、制定阅读计划制定阅读计划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家长可以与孩子商讨每天的阅读时间,并建议他们每天读一定的页数或章节。

同时,鼓励孩子在每次阅读之后进行简单的复述或写读书笔记,以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五、多样化的阅读活动除了独立阅读外,小学生还可以参与一些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以丰富他们的阅读经验。

例如,搞一个“书香节”,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朗读、交流阅读心得;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展阅读比赛,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紧迫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提供适合的阅读材料、树立榜样、创设阅读环境、制定阅读计划以及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都是帮助小学生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方法。

通过这些方式,小学生将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并从中获得知识、启迪思维。

希望每个小学生都能成为乐于阅读的“小书虫”。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媒体的多元化,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阅读的时间,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并举办阅读比赛、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在家庭中,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丰富多彩的读物,例如故事书、科普读物等,养成孩子每天都有一定时间阅读的习惯。

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亲自示范阅读的过程,让孩子从亲身经历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价值。

引导小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环节。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非常重要。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多尝试不同类型的书籍,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还可以引导他们逐步提高阅读的难度,扩大阅读的范围,从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和欲望。

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包括阅读速度、流畅性等方面,还包括阅读理解的能力和阅读思维的培养。

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阅读课程设置、阅读训练等,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可以鼓励孩子进行阅读笔记,思维导图等阅读思维训练,引导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注重持之以恒的培养和引导。

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不断引导和督促。

家长和老师要有耐心,不断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慢慢培养出对阅读的热爱和执着。

还可以给予一些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2、建立阅读意识。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读绘本等方式,引导孩子进入阅读的世界中。

此外,还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阅读计划,让孩子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3、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孩子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水平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个体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增加阅读的积极性。

4、深度阅读。

快速阅读加倍得时间,有时不能完全理解书中的内容。

因此,我们需要鼓励孩子慢慢阅读,逐字逐句理解文章。

在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可以进行思考、总结,并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5、多元化阅读。

阅读不仅仅是读书,还包括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形式的阅读。

孩子需要从多个角度了解事物,掌握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

6、创造阅读氛围。

在家庭和学校中创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让孩子更加愿意参与阅读活动。

例如家庭可以摆放书架,鼓励孩子阅读,学校可以建立社区图书馆,提供阅读场所。

7、阅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良好的阅读习惯,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增长知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受益无穷。

8、总结。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出长期的良好阅读习惯。

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水平和扩大知识面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作者:李学金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7年第03期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语文素养,关键是从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学生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们对语文学习就有了兴趣,作为教师就不用为学生的学习而担忧了。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兴趣培养
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个爱读书的人,一定要做一个沉静质朴纯真的人,一定要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我也希望我的男女学生通过读书读好书都成为这样的高尚的人、博学的人。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从学生与书结缘开始,我在班级里建立图书角,我还倡导学生在家里建立一个小图书柜或图书橱,引导他们每天阅读课外书籍的生活习惯,不管是人物传记、励志小说、唯美童话,激励学生每天在睡前不美美地读上几篇好文章就会辗转反侧,就会难以入眠。

良好的阅书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书读得多了,学生的写作会更加流畅,更显自己的风格,时而生动、时而幽默,那优美的词句和段落总在学生们的指尖掠过,思绪天马行空,热情而奔放。

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汤姆斯老师》《我的朋友》《我最敬佩的人》等书后,书中那一个个人物形象顿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

在阅读了《难忘的课堂》《欧洲奇幻之旅》《藏在我心中的秘密》《心儿砰砰跳》,孩子们会不由自主地跟着书中人物一起愉悦、一起心跳,一起成长。

然后,我引导孩子写了系列作文,像《中国梦,我的梦》《写给二十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在书的海洋里畅游》等,大多数的孩子文章写的都非常出彩,作为老师,我为这些我的孩子们感到自豪与骄傲。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乐趣时,自然乐意读书、主动读书,特别是经过小学阶段之后,便会成为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一、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好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爱好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平时的言行,很多情况下都会折射出教师的影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读书,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首先做到。

在学生的专门阅读课上,在学生自习课时,在图书阅览室里,教师在看书,学生在看书,师生聚在一起,没有互联网的干扰,没有电视机的狂躁,有时是大家相互讨论,你一言我一句,争论不休;有时是静悄悄的,偶尔能听见翻书的沙沙声,看得入神,可能偶尔会突然之间发出“哈哈”“嘿嘿”声,然后“哈哈”声又会突然停止,因为他或她因为自己不由自主的发声感到不好意思。

教师用自己的爱好读书,培养学生的读书爱好,是激发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最有效的方法。

二、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诱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我们大多数都对环境有适应性,而周围的环境对习惯的培养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物质再丰富,如果缺少文化氛围的养成、缺少精神食粮的供给,这个学校、这个班级是不健全的。

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书香班级”,要建立班级图书角、图书窗等等。

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家庭也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还要引导家长在家里要以以书柜代替酒柜、书桌代替牌桌,看电视的时间来读书,让孩子生活的空间尽可能多地接触到书籍,把书放在桌子茶几上、沙发上、床头……让孩子拥有自己书柜等,让书的芬芳像花香一样弥散在家的各个角落,让读书的氛围对孩子来说像汲取阳光和水份一样成为最自然的事。

三、教师要将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
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书的爱好也是如此,有的人喜欢大江东去的豪迈,也有的人喜欢小桥流水的细腻。

我通过多年唯美悦读和谆谆诱导,在书的选择上,作为教师的我从不一味地逼着学生读她不喜欢的书,我们更要相信学生择书的眼光,尊重学生的兴趣,提倡快乐阅读,将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沉醉于此并乐在其中。

教师的关键在引导,重要的工作还是引导。

我记得有一次全班上阅读课,我把学生带到学校阅读教室,然后引导他们自选书读。

这下他们可高兴了,在读书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会发自内心的来一句,“太好看了!”下了课,不少学生会围着我,向我绘声绘色地讲述书中的情景,你真的会惊叹孩子们超群的记忆力和概括能力,并且在学生以后写作中,你也会看到那书中的文字在他们的文章中缓缓流过。

阅读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每天有书为伴,终生以书为友,就像一条永不断流的潺潺小溪,满载着思想的河流。

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已然养成,就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我们感到特别欣慰。

大家知道,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坚强、最勇敢、最有创造力、最善于积累财富的人种,书能开启心智,这与犹太人爱读书的好习惯密不可分。

据调查结果显示,犹太人每人每年平均要读60多本书,而中国人有半数是不读书的,人均读书量仅不足6本书,并且随着网络的充斥,读书人并不见的增多。

唯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是最强大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愿每个教师把阅读作为一种习惯后,愿我们学生个个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