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中考总复习
(沪科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24讲】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第24讲┃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解析] 由题意可知 AP=2,PB =6,AD= BC=3 理,得 PD= AD + AP = 7,PC= PB + BC = 9. ∵PB<PD, ∴点 B 在⊙P 内. ∵PC>PD, ∴点 C 在⊙P 外. 故选 C .
2 2 2 2
5 ,由勾股定
第24讲┃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A.相切 B.相离 C.相离或相切 D.相切或相交
[解析] 分 OP 垂直于直线 l, OP 不垂直于直线 l 两种情况讨论. 当 OP 垂直于直线 l 时,即圆心 O 到直线 l 的距离 d=2=r, ⊙O 与 l 相切; 当 OP 不垂直于直线 l 时,即圆心 O 到直线 l 的距离 d<2=r, ⊙O 与直线 l 相交.
【方法指导】 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是比较点到圆心的距离和 半径的大小.若其中的某个量是未知的 ,先求出这个未知量 , 再进行比较,作出判断.
第24讲┃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例2
[2012·无锡] 已知⊙O 的半径为 2, 直线 l 上有一点 P
满足 PO=2,则直线 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D )
唯一 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和圆有______ 半径 ,那么这 如果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______
线
的 判
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垂直 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 经过半径外端点并且______
定
方法二
切线
第24讲┃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经典示例
例3 [2013·桐城二模] 如图 24-2, BC 为半圆 O 的直径,
点 A,E 是半圆周上的三等分点,∠ABD= 60°,AD⊥ BC,垂足为 D,连接 BE 交 AD 于点 F,过点 A 作 AG∥BE 交 CB 的延长线于点 G. (1) 判断直线 AG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 若直径 BC=2 ,求线段 AF 的长.
(沪科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12讲】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煅烧时的函数表达式为 y=128x +32(0≤x≤6).
第12讲┃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4800 (2) 当 x=480 时,y= = 10,10-6=4(min),∴锻造的操 480 作时间有 4 min.
第12讲┃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核心考点三
相关知识
常见类型
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知识列举 1.矩形中,当面积 S 一定时,长 a 与宽 b 的关
S 系:a= .2.三角形中,当面积 S 一定时,高 h b 几何问题 2S 与相应的底 a 的关系:h= a 当路程 s 一定时,时间 t 是速度 v 的反比例函 行程问题 s 数,即 t= v
第11讲┃一次函数及其应用
核心练习
k 5. [2014·邵阳] 已知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经过点( -1, 2), x
-2 则 k= ________ .
图 12 -5
第12讲┃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k 6.[ 2014·娄底] 如图 12-5 所示,M 为反比例函数 y= 的 x 图象上的一点,MA 垂直于 y 轴,垂足为 A,△MAO 的面积为 2,则
第12讲┃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2) 求 k 的值; (3) 当 x=16 时,大棚内的温度约为多少度?
图 12 -7
第12讲┃反比例函数及其应用
解: (1)恒温系统在这天保持大棚内温度为 18 ℃的时间为 10 小时. k k (2) ∵点 B(12, 18)在双曲线 y= 上,∴18= ,∴k=216. x 12 216 (3) 当 x=16 时, y= =13.5 , 16 ∴当 x =16 时,大棚内的温度约为 13.5 ℃.
(沪科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18讲】直角三角形

7.[ 2013·湘西州] 如图 18-6,在 Rt△ABC 中,∠C =90°, AD 平分∠CAB,DE⊥AB 于点 E ,若 AC=6, BC=8,CD =3. (1) 求 DE 的长; (2) 求△ADB 的面积.
图 18 -6
第18讲┃直角三角形
解: (1)∵AD 平分∠CAB,DE ⊥AB,∠C= 90°, ∴CD =DE. ∵CD =3,∴DE= 3. (2) 在 Rt△ABC 中, 由勾股定理得: AB= AC + BC = 6 +8 =10, 1 1 ∴△ADB 的面积为 S △ADB= AB·DE= ×10×3= 15. 2 2
A.4 ,5,6 B.1.5,2,2.5 C.2 ,3,4 D.1, 2,3
5 .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5 和 12 ,则第三边的长为 ( D )
A.13 B. 119 C. 13 D.13 或 119
第18讲┃直角三角形
[解析 ] 有两种情况: 当两已知边都为直角边时,则第三边长为 5 +12 =13; 当已知边为直角边和斜边时,则第三边长为 12 - 5 = 119. 故答案为 D.
第18讲┃直角三角形
[解析] 设BN=x,则DN=AN=9-x.
∵BC=6,D是BC的中点,∴BD=3.
∵∠B=90°,∴32+x2=(9-x)2, 解得x=4.
第5讲┃分式
【知识归纳】
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
两边长求第三边长; (2) 已知一边长及其他两边之间的关系 , 根据 勾股定理建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求解; (3) 证明线段之间的
第18讲┃直角三角形
直角 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有一个角是________
(沪科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20讲】解直角三角形

tanB)2=0,则∠C 的度数是( C ) A.45° B.60° C.75° D.105°
第20讲┃解直角三角形
[ 解析]
1 2 由于 cos A - ≥ 0 , (1 - tan B) ≥0 ,根据非负数的 2
1 性质,得 cosA= ,tanB =1,依据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求得∠A= 2 60°,∠B =45°,最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C =180 °-60°-45°= 75°,故选 C .
点的安全性,决定将到达该景点的步行台阶进行改善,把倾角由 45 °减至 30°, 已知原台阶坡面 AB 的长为 5 m(BC 所在地面为水平面). (1) 改善后的台阶坡面会加长多少? (2) 改善后的台阶多占多长一段水平面? (本大题结果精确到 0.1 m,参考数据: 2 ≈1.41, 3 ≈1.73, 6 ≈2.45)
第20讲┃解直角三角形
核心练习
10. [2014·新疆 ] 如图 20- 7,在 Rt△ ABC 中,∠C =90°,
Hale Waihona Puke 24 ∠B= 37°,BC= 32,则 AC=________( 精确到整数) .
图 20 -7
第20讲┃解直角三角形
11. [2014·宜宾 ] 菱形的周长为 20 cm,两个相邻的内角的度 5 3 数之比为 1∶2,则较长的对角线长度是________cm . 12. [2013·常德] 如图 20 -8, 在△ABC 中, AD 是 BC 边上的高, 1 AE 是 BC 边上的中线,∠C=45°,sinB= ,AD=1. 3 (1) 求 BC 的长; (2) 求 tan∠DAE 的值.
时到达.已知缆车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180 m /min ,山路 AC 长为 2430 m, 且测得∠CAB=45 °,∠CBA=105°. (参考数据: 2 ≈1.4 , 3 ≈1.7) (1) 求索道 AB 的长; (2) 求乙的步行速度.
(沪科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1讲】实数的有关概念

3 , y 2 2
是抛物线上的两点,则y1>y2.其中结论正确的
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思路分析:观察各选择支,发现同一结论在不同的选择
支中出现,所以如果判断出一个结论是错误的,便可以排除
有该结论的选择支,而不必一个结论一个结论地去判断,从 而提高解题速度.解题前浏览各结论时,易发现结论②错误, 故较复杂的结论③和结论④不必再花时间去判断. 解: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交点 为(-4,0),
A.2 B.-2 C.±2 D. 2
[解析] 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所以-2 的绝对值是 它的相反数 2.即|-2|=2.
第1讲┃实数的有关概念
(2)[2013²安徽] -2的倒数是( A ) 1 A.- 2 1 B. 2
C.2 D.-2
[解析 ] 如果两个数的积为 1 , 那么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所以 直接找哪一个数与原数的乘积为 1 即可. 也可直接由 1 除以一个 1 数求得该数的倒数.所以-2 的倒数为 1÷(-2)=- . 2
倒数
1 实数a(a≠0)的倒数是 a .
1 0 没有倒数) 若a,b互为倒数,则ab=______(______
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
绝对值 绝对值.|a|=
第1讲┃实数的有关概念
经典示例
例 2 (1)[2014²淮南模拟] -2 的值等于( A )
第1讲┃实数的有关概念
7.[ 2014²威海] 若 a3=-8,则 a 的绝对值是( A )
A.2
1 1 B.-2 C . D.- 2 2
法一起应用,能提高解选择题的正确率或解题的速度.
(沪科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21讲】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

AB=CD,∠ABE=∠CDF,BE=DF,
∴△ABE≌△CDF(SAS), ∴AE=CF.
第21讲┃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
A.AE=CF B.BE=FD C.BF=DE D.∠1=∠2
图 21 -8
第21讲┃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
11. [2014·徐州 ] 已知:如图 21-9,在 在 AC 上,且 AE=CF. 求证:四边形 BEDF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中,点 E ,F
图 21 -9
第21讲┃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
7 180 °,则它的边数是________ .
[解析] 设该多边形的边数是n,根据题意,得
180×(n-2)=360×3-180, 解得n=7.
第21讲┃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
核心考点二
相关知识
定义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平行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______ 平行 .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__ 相等 . (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________ 相等 .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________ 互相平分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________ . 中心 (5)平行四边形是________ 对称图形,但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它 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的对称中心是________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不添加任何辅助线). 2.如图 21-10,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 E ,B,D,F 在 同一直线上,且 BE= DF. 求证: AE=CF.
图21-10 第21讲┃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ABD=∠CDB, ∴∠ABE=∠CDF. 在△ABE与△CDF中,
图 21-1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含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一次方程(组)和分式方程汇编(含答案)1、一次方程组 一、 选择题1. (·杭州)设x ,y ,c 是实数.( ) A. 若x =y ,则x +c =y -c B. 若x =y ,则xc =yc C. 若x =y ,则x c =ycD. 若x 2c =y3c,则2x =3y2. (·南充)如果a +3=0,那么a 的值是( ) A. 3 B. -3 C. 13 D. -133. (·永州)已知x =1是关于x 的方程2x -a =0的解,则a 的值是( )A. -2B. 2C. -1D. 1 4. (·天津)方程组⎩⎨⎧y =2x ,3x +y =15的解是( )A. ⎩⎨⎧x =2,y =3B. ⎩⎨⎧x =4,y =3C. ⎩⎨⎧x =4,y =8D. ⎩⎨⎧x =3,y =65. (·衢州)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6,x -3y =-2的解是( )A. ⎩⎨⎧x =5,y =1B. ⎩⎨⎧x =4,y =2C. ⎩⎨⎧x =-5,y =-1D. ⎩⎨⎧x =-4,y =-26. (·舟山)若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3,3x -5y =4的解为⎩⎨⎧x =a ,y =b ,则a-b 的值为( ) A. 1 B. 3 C. -14 D. 747. (·眉山)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ax +by =3,ax -by =1的解为⎩⎨⎧x =1,y =-1,则a -2b 的值是( )A. -2B. 2C. 3D. -38. (·巴中)若方程组⎩⎨⎧2x +y =1-3k ,x +2y =2的解满足x +y =0,则k的值为( )A. -1B. 1C. 0D. 无法确定 二、 填空题9. (·云南)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 +a +5=0的解是 x =1,则a 的值为________.10. (·崇左)若4a 2b 2n +1与a m b 3是同类项,则m +n 的值为________.11. (·长沙)方程组⎩⎨⎧x +y =1,3x -y =3的解是________.12. (·乐山)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2=2x -y3=x +2的解是________.13. (·南宁)已知⎩⎨⎧x =a ,y =b 是方程组⎩⎨⎧x -2y =0,2x +y =5的解,则3a -b =________.14. (·包头)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3,2x -ay =5的解是⎩⎨⎧x =b ,y =1,则a b 的值为________. 15. (·枣庄)已知⎩⎨⎧x =2,y =-3是方程组⎩⎨⎧ax +by =2,bx +ay =3的解,则a 2-b 2=________.16. (·镇江)若实数a 满足||a -12=32,则a 对应于图中数轴上的点可以是A ,B ,C 三点中的点________.第16题17. (·荆州)若单项式-5x 4y 2m +n与2 017x m -n y 2是同类项,则m -7n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三、 解答题18. (·柳州)解方程:2x -7=0.19. (·武汉)解方程:4x -3=2(x -1).20. (·湖州)对于任意实数a ,b ,定义关于“⊗”的一种运算如下:a ⊗b =2a -b.例如:5⊗2=2×5-2=8,(-3)⊗4=2×(-3)-4=-10.若3⊗x =-2 011,求x 的值.21. (·荆州)解方程组⎩⎨⎧y =2x -3,3x +2y =8.22. (·桂林)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x +y =3,5x +y =9.23. (·镇江)解方程组⎩⎨⎧x -y =4,2x +y =5.24. (·广州)解方程组⎩⎨⎧x +y =5,2x +3y =11.25. (·重庆)对任意一个三位数n ,如果n 满足各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零,那么称这个数为“相异数”.将一个“相异数”任意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对调后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新三位数,把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与111的商记为F(n).例如n =123,对调百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得到213,对调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321,对调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132,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213+321+132=666,666÷111=6,所以F(123)=6. (1) 计算:F(243),F(617).(2) 若s ,t 都是“相异数”,其中s =100x +32,t =150+y(1≤x≤9,1≤y≤9,x ,y 都是正整数),规定:k =F (s )F (t ).当F(s)+F(t)=18时,求k 的最大值.2. 分式方程一、选择题1. (·河南)解分式方程1x-1-2=31-x,去分母,得()A. 1-2(x-1)=-3B. 1-2(x-1)=3C. 1-2x-2=-3D. 1-2x+2=32. (·哈尔滨)方程2x+3=1x-1的解为()A. x=3B. x=4C. x=5D. x=-53. (·黔东南州)分式方程3x(x+1)=1-3x+1的根为()A. -1或3B. -1C. 3D. 1或-34. (·岳阳)解分式方程2x-1-2xx-1=1,可知方程的解为()A. x=1B. x=3C. x=12 D. 无解5. (·滨州)分式方程xx-1-1=3(x-1)(x+2)的解为()A. x=1B. x=-1C. 无解D. x=-26. (·成都)已知x=3是分式方程kxx-1-2k-1x=2的解,那么实数k的值为()A. -1B. 0C. 1D. 27. (·毕节)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7xx-1+5=2m-1x-1有增根,则m的值为()A. 1B. 3C. 4D. 58. (·聊城)如果解关于x的分式方程mx-2-2x2-x=1时出现增根,那么m的值为()A. -2B. 2C. 4D. -49. (·七台河)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3x-ax-3=13的解是非负数,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 a>1B. a≥1C. a≥1且a≠9D. a≤110. (·重庆)若实数a使关于x的分式方程2x-1+a1-x=4的解为正数,且使关于y的不等式组⎩⎨⎧y+23-y2>1,2(y-a)≤0的解集为y<-2,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A. 10B. 12C. 14D. 16二、填空题11. (·淮安)方程2x-1=1的解是________.12. (·宁波)分式方程2x+13-x=32的解是________.13. (·常德)分式方程2x+1=4x的解为________.14. (·襄阳)分式方程2x-3=3x的解是________.15. (·株洲)分式方程4x-1x+2=0的解为________.16. (·南京)方程2x+2-1x=0的解是________.17. (·威海)方程3-xx-4+14-x=1的解是________.18. (·黄石)分式方程xx-1=32(x-1)-2的解为________.19. (·绵阳)分式方程2x-1-1x+1=11-x的解是________.20. (·六盘水)方程2x2-1-1x-1=1的解为x=________.21. (·泰安)已知分式7x-2与x2-x的和为4,则x的值为________.22. (·宿迁)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mx-2=1-x2-x-3有增根,则实数m的值是________.23. (·荆州)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k-1x+1=2的解为负数,则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24.(·泸州)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x +m x -2+2m2-x=3的解为正实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三、 解答题25. (·无锡)解方程:52x -1=3x +2.26. (·常州)解方程:2x -5x -2=3x -3x -2-3.27. (·湖州)解方程:2x -1=1x -1+1.28. (·宁夏)解方程:x +3x -3-4x +3=1.29. (·眉山)解方程:1x -2+2=1-x 2-x .30. (·泰州)解方程:x +1x -1+41-x 2=1.31. (·随州)解分式方程:3x 2-x +1=xx -1.32. (·上海)解方程:3x 2-3x -1x -3=1.1. 一次方程(组)一、 1. B 2. B 3. B 4. D 5. B 6. D 7. B 8. B 二、 9. -7 10. 3 11.⎩⎨⎧x =1,y =0 12.⎩⎨⎧x =-5,y =-1 13. 514. 115. 1 16. B 17. 4 三、 18. x =72 19. x =1220. 根据题意,得2×3-x =-2 011,即6-x =-2 011,解得 x =2 01721.⎩⎨⎧x =2,y =1 22.⎩⎨⎧x =2,y =-1 23.⎩⎨⎧x =3,y =-1 24.⎩⎨⎧x =4,y =125. (1) F(243)=(423+342+234)÷111=9 F(617)=(167+716+671)÷111=14 (2) ∵ s ,t 都是“相异数”,∴ F(s)=(302+10x +230+x +100x +23)÷111=x +5,F(t)=(510+y +100y +51+105+10y)÷111=y +6.∵ F(s)+F(t)=18,∴ x +5+y +6=x +y +11=18.∴ x +y =7.∵ 1≤x ≤9,1≤y ≤9,x ,y 都是正整数,∴ ⎩⎨⎧x =1,y =6或⎩⎨⎧x =2,y =5或⎩⎨⎧x =3,y =4或⎩⎨⎧x =4,y =3或⎩⎨⎧x =5,y =2或⎩⎨⎧x =6,y =1.∵ s ,t 是“相异数”,∴ x ≠2,x ≠3,y ≠1,y ≠5.∴ 满足条件的有⎩⎨⎧x =1,y =6或⎩⎨⎧x =4,y =3或⎩⎨⎧x =5,y =2.∴ ⎩⎨⎧F (s )=6,F (t )=12或⎩⎨⎧F (s )=9,F (t )=9或⎩⎨⎧F (s )=10,F (t )=8.∴ k =F (s )F (t )=612=12或k=F (s )F (t )=99=1或k =F (s )F (t )=108=54.∴ k 的最大值为542. 分式方程一、 1. A 2. C 3. C 4. D 5. C 6. D 7. C8. D 9. C10. A二、11. x=3 12. x=1 13. x=2 14. x=9 15.x=-8316. x=2 17. x=3 18. x=7619. x=-2 20.-2 21. 3 22. 1 23. k<3且k≠1 24. m<6且m≠2三、25. x=1326.两边同时乘(x-2),得 2x-5=3x-3-3(x-2);去括号,得2x-5=3x-3-3x+6;移项,得2x-3x+3x =6-3+5;合并同类项,得2x=8;系数化为1,得x=4.检验:当x=4时,x-2≠0,∴ x=4是原分式方程的解27.方程两边都乘(x-1),得2=1+x-1,解得x=2.检验:当x=2时,x-1≠0,∴ x=2是原方程的解28.方程两边同乘(x-3)(x+3),得(x+3)2-4(x-3)=(x-3)(x+3),解得x=-15.检验:当x=-15时,(x -3)(x+3)≠0,∴ x=-1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29.原方程可化为1x-2+2=x-1x-2,方程两边都乘(x-2),得 1+2(x-2)=x-1,解得x=2.检验:当x=2时,x-2=0,∴ x=2是原方程的增根,因此原方程无解30.原方程可化为x+1x-1-4(x+1)(x-1)=1,方程两边同乘(x+1)(x-1),得(x+1)2-4=(x+1)(x-1),解得x=1.检验:当x=1时,(x+1)(x-1)=0,∴ x=1是原方程的增根,因此原分式方程无解31.原方程可化为3x(x-1)+1=xx-1,方程两边同乘x(x-1),得3+x(x-1)=x2,解得x=3.检验:当x=3时,x(x-1)=6≠0,∴ x=3是原方程的根32.原方程可化为3x(x-3)-1x-3=1,方程两边都乘x(x-3),得3-x=x(x-3),即x2-2x-3=0,∴ (x-3)(x +1)=0,解得x1=3,x2=-1.经检验,x=3是原方程的增根,x=-1是原方程的根,∴原方程的根为x=-1。
沪科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一、二次函数看法:1.二次函数的看法:一般地,形如y ax2 bx c,c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 a ,b里需要重申:和一元二次方程近似,二次项系数a 0 ,而b,c能够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2.二次函数 y ax2 bx c 的结构特点:⑴等号左侧是函数,右侧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 x 的最高次数是 2.⑵ a ,b ,c 是常数, a 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 c 是常数项.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y ax2的性质:a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张口越小。
a 的符号张口方向极点坐标对称轴性质a 0 0 ,0 x 0 时, y 随x的增大而增大;x 0 时, y 随向上y 轴x 的增大而减小;x 0 时, y 有最小值 0 .a 0 0 ,0 x 0 时, y 随x的增大而减小;x 0 时, y 随向下y 轴x 的增大而增大;x 0 时, y 有最大值 0 .2.y ax2 c 的性质:上加下减。
a 的符号张口方向极点坐标对称轴性质a 0 向上0 ,c y 轴x 0 时, y 随x的增大而增大; x 0 时,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0时,y有最小值 c .a 0 向下0 ,c y 轴x 0 时, y 随x的增大而减小; x 0 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0时,y有最大值 c .3. y a x2的性质:h左加右减。
a 的符号张口方向极点坐标对称轴性质a 0 向上h ,0 X=h x h 时, y 随x的增大而增大; x h 时,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h时,y有最小值0.a 0 向下h ,0 X=h x h 时, y 随x的增大而减小; x h 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h时,y有最大值0.4. y a x 2k 的性质:ha 的符号张口方向 极点坐标 对称轴性质a 0h ,kx h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x h 时, y 随向上X=hx 的增大而减小; x h 时, y 有最小值 k .a 0h ,kx h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x h 时, y 随向下X=hx 的增大而增大; x h 时, y 有最大值 k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1. 平移步骤: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剖析式转变成极点式y a x h 2h ,kk ,确定其极点坐标 ; ⑵ 保持抛物线 yax 2 的形状不变,将其极点平移到h ,k 处,详尽平移方法以下:向上 (k>0)【或向下 (k<0)】平移 |k|个单位y=ax2y=ax 2+k向右 (h>0)【或左 (h<0)】 向右 ( h>0) 【或左 ( h<0) 】 向右 (h>0)【或左 (h<0)】 平移 |k|个单位平移 |k|个单位向上 ( k>0) 【或下 ( k<0) 】 平移 |k|个单位平移 |k|个单位y=a( x-h)2向上 (k>0) 【或下 (k<0)】平移 |k|个单位y=a (x-h)2+k2.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 “h 值正右移,负左移; 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方法二:⑴ yax 2 bx c 沿 y 轴平移 :向上(下)平移 m 个单位, yax 2 bx c 变成y ax 2 bx c m (或 yax 2 bx c m )⑵ yax 2 bx c 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 m 个单位, yax 2 bx c 变成y a( x m)2 b(x m) c (或 ya( x m) 2 b( x m) c )四、二次函数 ya x2k 与 y ax 2bx c 的比较h从剖析式上看, y a x h2ax 2bx c 是两种不同样的表达形式,后者经过配方能够获得前k 与 yb 24ac b 2b,k 4ac b 2者,即 y a x,其中 h .2a 4a2a 4a五、二次函数 y ax2 bx c 图象的画法五点画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y ax2 bx c 化为极点式y a(x h) 2 k ,确定其张口方向、对称轴及极点坐标,尔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 . 一般我们采用的五点为:极点、与 y 轴的交点0,c 、以及0 ,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 x 轴的交点x1,0 , x2,0 (若与 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张口方向,对称轴,极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六、二次函数 y ax2 bx c 的性质1. 当a 0 时,抛物线张口向上,对称轴为x b ,极点坐标为 b ,4ac b2 .2a 2a 4a当 x b 时, y 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 b 时, y 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 b 时, y 有最小2a 2a 2a2值 4ac b .4a2. 当a 0 时,抛物线张口向下,对称轴为x b ,极点坐标为 b ,4ac b2 .当x b时, y 随2a 2a 4a 2 ab时, y 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 y 有最大值4ac 2x 的增大而增大;当 x b b .2a 2a 4a七、二次函数剖析式的表示方法1. 一般式: y ax2 bx c ( a ,b, c 为常数,a 0 );2. 极点式: y a(x h)2 k ( a ,h,k为常数,a 0 );3. 两根式: y a(x x1 )( x x2 ) (a 0, x1, x2是抛物线与 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剖析式都能够化成一般式或极点式,但其实不是所有的二次函数都能够写成交点式,只2有抛物线与 x 轴有交点,即 b 4ac 0 时,抛物线的剖析式才能够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剖析式的这三种形式能够互化 .八、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1.二次项系数 a二次函数y ax2 bx c 中, a 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 a 0.⑴当 a 0 时,抛物线张口向上, a 的值越大,张口越小,反之 a 的值越小,张口越大;⑵当 a 0 时,抛物线张口向下, a 的值越小,张口越小,反之 a 的值越大,张口越大.总结起来, a 决定了抛物线张口的大小和方向, a 的正负决定张口方向, a 的大小决定张口的大小.2.一次项系数 b在二次项系数 a 确定的前提下, b 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⑴在 a0 的前提下,当 b 0时,b0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2a当 b 0 时,b0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2a当 b 0 时,b0 ,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2a⑵在 a 0 的前提下,结论恰巧与上述相反,即当 b 0 时,b0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2a当 b 0 时,b0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2a当 b 0 时,b0 ,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2a总结起来,在 a 确定的前提下, b 决定了抛物线对称轴的地址.ab 的符号的判断:对称轴x b0 ,概括的说就是在 y 轴左侧则 ab 0 ,在 y 轴的右侧则 ab2a“左同右异”总结:3.常数项 c⑴当 c 0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⑵当 c 0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 0 ;⑶当 c 0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总结起来, 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地址.总之,只要 a ,b ,c 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二次函数剖析式的确定:依照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剖析式,平时利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剖析式必定依照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形式,才能使解题简略.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1.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采用一般式;2.已知抛物线极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采用极点式;3.已知抛物线与 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采用两根式;4.已知抛物线上纵坐标同样的两点,常采用极点式.九、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一般有五种情况,能够用一般式或极点式表达1.关于 x 轴对称y ax2 bx c 关于 x 轴对称后,获得的剖析式是y ax2 bx c ;y a x h 2y a x h2 k 关于 x 轴对称后,获得的剖析式是k ;2.关于 y 轴对称y ax2 bx c 关于y轴对称后,获得的剖析式是y ax2 bx c ;y a x h 2y a x h2 k 关于y轴对称后,获得的剖析式是k ;3.关于原点对称y a x h 2y a x2k ;k 关于原点对称后,获得的剖析式是h4. 关于极点对称(即:抛物线绕极点旋转180°)2 y ax2 bx c 关于极点对称后,获得的剖析式是y ax2 bx c b ;2ay a x h 2y a x2k .k 关于极点对称后,获得的剖析式是h5.关于点 m,n 对称2k 关于点22n ky a x h m,n 对称后,获得的剖析式是 y a x h 2m依照对称的性质,显然无论作何种对称变换,抛物线的形状必然不会发生变化,因此 a 永远不变.求抛物线的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时,能够依照题意或方便运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形式,习惯上是先确定原抛物线(或表达式已知的抛物线)的极点坐标及张口方向,再确定其对称抛物线的极点坐标及张口方向,尔后再写出其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十、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 是二次函数 y ax2 bx c 当函数值 y 0 时的特别情况 .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个数:① 当b2 4ac 0 时,图象与 x 轴交于两点 A x1,0 ,B x2,0 ( x1 x2 ) ,其中的 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 0 a 0 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 x2 x1 b2 4ac .a② 当0 时,图象与 x 轴只有一个交点;③ 当0 时,图象与 x 轴没有交点 .1' 当 a 0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上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y 0 ;2' 当 a 0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下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y 0 .2. 抛物线 y ax2 bx c 的图象与y 轴必然订交,交点坐标为(0 , c) ;3.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⑴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变成一元二次方程;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变成极点式;⑶依照图象的地址判断二次函数y ax2bx c 中 a ,b, 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 a ,b, 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地址,要数形结合;⑷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⑸与二次函数相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ax2bx c(a 0) 自己就是所含字母x 的二次函数;下面以 a0 时为例,揭穿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0 抛物线与x 轴有二次三项式的值可正、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根两个交点可零、可负0 抛物线与x 轴只二次三项式的值为非负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有一个交点0 抛物线与x 轴无二次三项式的值恒为正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 .交点二次函数图像参照:y=2x 2 y=3(x+4) 2y=3x2y=3(x-2)2y=x2y=2x 2 y=2(x-4) 2x2y=2y=2(x-4) 2 -3y=2 x2 +2y=2 x2y=2 x2 -4x 2y= -2y= -x 2 y=-2(x+3)2y=-2x 2 y=-2(x-3) 2y=-2x 2十一、函数的应用刹车距离二次函数应用何时获得最大利润最大面积是多少二次函数观察重点与常有题型1.观察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相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已知以 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 (m 2)x2m 2m 2 的图像经过原点,则m的值是2.综合观察正比率、反比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素来角坐标系内观察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种类为选择题,如:如图,若是函数 y kx b 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 y kx 2 bx 1的图像大体是()y y y y1 10 x o-1 x 0 x 0 -1 xA B C D3.观察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剖析式,相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种类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 , (4,6) 两点,对称轴为x 5,求这条抛物线的剖析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中考沪科版初中数学总复习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知识梳理】1. 实数的分类: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 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3. 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4. 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 的相反数是-a ,0的相反数是0.5. 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6.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0=4.07×105,0.000043=4.3×10-5. 7. 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8. 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9.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平方等于a,即x 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10.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11.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12. 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 的立方等于a,即x 3=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13. 开立方:求一个数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例题精讲】 例1.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必有( )A .0a b +>B .0a b -<C .0ab >D .0ab< 例2.(改编题)有一个运算程序,可以使:a ⊕b = n (n 为常数)时,得(a +1)⊕b = n +2, a ⊕(b +1)= n -3现在已知1⊕1 = 4,那么2009⊕2009 = .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152<<B .4153<<C .5154<<D .161514<< 4.已知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1|a -的结果为( )0 例1图A .1B .1-C .12a -D .21a -第2课时 实数的运算【知识梳理】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4.有理数除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6.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a b 、为任意有理数) 加法结合律:(a+b)+c=a+(b+c)(a, b,c 为任意有理数)【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例1.下表是5个城市的国际标准时间(单位:时)那么北京时间2006年6月17日上午9时应是( )A .伦敦时间2006年6月17日凌晨1时.B .纽约时间2006年6月17日晚上22时.C .多伦多时间2006年6月16日晚上20时 .D .汉城时间2006年6月17日上午8时. 例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523=+B .623=⨯C .13)13(2-=- D .353522-=-例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4×a 2=a 6B .22532a b a b -=C .325()a a -=D .2336(3)9ab a b =3.估计68的立方根的大小在( )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 8 9 0 -4 国际标准时间(时) -5 例2图第3课时 整式与分解因式【知识梳理】1.幂的运算性质: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n m n m a a a +=⋅(m 、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 m n m a a a -=÷(a≠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nnb a ab =)((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10=a (a≠0);⑤负整数指数:n n aa 1=-(a≠0,n 为正整数); 2.整式的乘除法:(1)几个单项式相乘除,系数与系数相乘除,同底数的幂结合起来相乘除.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个项.(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用一个多_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4)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将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这个单项式.(5)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 即22))((b a b a b a -=-+;(6)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3.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4.分解因式的方法:⑴提公团式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⑵运用公式法:公式22()()a b a b a b -=+- ; 2222()a ab b a b ±+=±5.分解因式的步骤:分解因式时,首先考虑是否有公因式,如果有公因式,一定先提取公团式,然后再考虑是否能用公式法分解.6.分解因式时常见的思维误区:⑴ 提公因式时,其公团式应找字母指数最低的,而不是以首项为准. ⑵ 提取公因式时,若有一项被全部提出,括号内的项“ 1”易漏掉. (3) 分解不彻底,如保留中括号形式,还能继续分解等【例题精讲】 例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 +2a=3a 2B. 3a -2a=aC. a 2•a 3=a 6 D.6a 2÷2a 2=3a 2例2若2320a a --=,则2526a a +-= . 例3.下列因式分解错误的是( ) A .22()()x y x y x y -=+- B .2269(3)x x x ++=+ C .2()x xy x x y +=+D .222()x y x y +=+例4.分解因式:39a a -= , _____________223=---x x x 例5..对于任意两个实数对(a ,b )和(c ,d ),规定:当且仅当a =c 且b =d 时, (a ,b )=(c ,d ).定义运算“⊗”:(a ,b )⊗(c ,d )=(ac -bd ,ad +bc ).若(1,2)⊗(p ,q )=(5,0),则p = ,q = .例6. 已知a=1.6⨯109,b=4⨯103,则a 2÷2b=( )A. 2⨯107B. 4⨯1014C.3.2⨯105D. 3.2⨯1014 .例7.先化简,再求值:22()()(2)3a b a b a b a ++-+-,其中2332a b =--=-,.第4课时 分式与分式方程【知识梳理】1. 分式概念:若A 、B 表示两个整式,且B 中含有字母,则代数式BA叫做分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1)基本性质:(2)约分:(3)通分: 3.分式运算4.分式方程的意义,会把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5.了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会判断所求得的根是否是分式方程的增根. 【例题精讲】1.化简:2222111x x x x x x-+-÷-+2.先化简,再求值: 22224242x x x x x x --⎛⎫÷-- ⎪-+⎝⎭,其中22x =+.3.解下列方程(1)013522=--+x x x x (2)41622222-=-+-+-xx x x x4.一列列车自2004年全国铁路第5次大提速后,速度提高了26千米/时,现在该列车从甲站到乙站所用的时间比原来减少了1小时,已知甲、乙两站的路程是312千米,若设列车提速前的速度是x 千米,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C. D.第5课时 二次根式【知识梳理】 1.二次根式:(1)定义:一般形如√ā(a≥0)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
叫做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化简:3.最简二次根式应满足的条件:(1)被开方数中不含有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 (2)根号内不含分母 (3)分母上没有根号4.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5.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公式:(1)a b=ab a 0b 0⋅≥≥(,)(2)a a=a 0b 0b b≥(,)6..二次根式运算注意事项:(1)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防止:①该化简的没化简;②不该合并的合并;③化简不正确;④合并出错.(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常用乘法公式或除法公式来简化计算,运算结果一定写成最简二次根式或整式. 【例1】要使式子1x x+有意义,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B .0x ≠C .10x x >-≠且D .10x x ≠≥-且【例2】估计132202⨯+的运算结果应在( ). A .6到7之间 B .7到8之间 C .8到9之间D .9到10之间【例3】 若实数x y ,满足22(3)0x y ++-=,则xy 的值是 .【例4】如图,A ,B ,C ,D 四张卡片上分别写有523π7-,,,四个实数,从中任取两张卡片. A B C D(1)请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用字母A ,B ,C ,D 表示); (2)求取到的两个数都是无理数的概率.第6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梳理】1.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的概念及解法,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等式的基本性质及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在使用时要注意使性质成立的条件 . 3.灵活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在寻找等量关系时有时可以借助图表等,在得到方程的解后,要检验它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例题精讲】例1. (1)解方程.x x+--=21152156(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7271523y x y x例2.已知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m x m -=-284的解,求m 的值.例3.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B. C. D.例4.在 中,用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______________.例5.已知a 、b 、c 满足⎩⎨⎧=+-=-+02052c b a c b a ,则a :b :c= .例6 .某电厂规定该厂家属区的每户居民如果一个月的用电量不超过 A 度,那么这个月这户只需交 10 元用电费,如果超过 A 度,则这个月除了仍要交 10 元用电费外,超过部分还要按每度 0.5 元交费. ①该厂某户居民 2 月份用电 90 度,超过了规定的 A 度,则超过部分应该交电费多少元(用 A 表示)? .②右表是这户居民 3 月、4 月的用电情况和交费情况:根据右表数据,求电厂规定A 度为 .⎪⎩⎪⎨⎧=+=+65115y x y x ⎩⎨⎧-=+=+2102y x y x ⎩⎨⎧==+158xy y x ⎩⎨⎧=+=31y x x 032=-+y x第7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梳理】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ax 2+bx +c =0 (a ≠0)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①直接开平方法②配方法③公式法④因式分解法 3.求根公式:当b 2-4ac≥0时,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 (a ≠0)的两根为 4.根的判别式: 当b 2-4ac >0时,方程有 实数根.当b 2-4ac=0时, 方程有 实数根. 当b 2-4ac <0时,方程 实数根. 【思想方法】1. 常用解题方法——换元法2. 常用思想方法——转化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 【例题精讲】 例1.选用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 (x-15)2-225=0; (2) 3x 2-4x -1=0(用公式法);例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437122=-+++-m m mx x m )(有一个根为零,求m 的值.例3.用22cm 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是30㎝2的矩形,求这个矩形的长和宽.又问:能否折成面积是32㎝2的矩形呢?为什么?例4.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k+1)x+4(k -0.5)=0 (1) 求证:不论k 取什么实数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2) 若等腰三角形ABC 的一边长为a=4,另两边的长b .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 的周长.aac b b x 242-±-=【知识梳理】1. 方程(组)的应用;2.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 实际问题中对根的检验非常重要. 【注意点】分式方程的检验,实际意义的检验.【例题精讲】例1. 足球比赛的计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队打了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队胜了( )A .4场B .5场C .6场D .13场例2. 某班共有学生49人.一天,该班某男生因事请假,当天的男生人数恰为女生人数的一半.若设该班男生人数为x ,女生人数为y ,则下列方程组中,能正确计算出x 、y 的是( )A .⎩⎨⎧x –y= 49y=2(x+1) B .⎩⎨⎧x+y= 49y=2(x+1) C .⎩⎨⎧x –y= 49y=2(x –1) D .⎩⎨⎧x+y= 49y=2(x –1)例3. 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1515115151..12121515115151..1212A B x x x x C D x x x x -=-=++-=-=--例4.学校总务处和教务处各领了同样数量的信封和信笺,总务处每发一封信都只用一张信笺,教务处每发出一封信都用3张信笺,结果,总务处用掉了所有的信封,•但余下50张信笺,而教务处用掉所有的信笺但余下50个信封,则两处各领的信笺数为x 张,•信封个数分别为y 个,则可列方程组 .【知识梳理】1.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3. 问题中方程的解要符合实际情况.【例题精讲】例1. 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和是7,把这个两位数加上45后,•结果恰好成为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 )A .16B .25C .34D .61例2. 如图,在宽为20米、长为30米的矩形地面上修 建两条同样宽的道路,余下部分作为耕地.若耕地面积 需要551米2,则修建的路宽应为( ) A .1米 B .1.5米 C .2米 D .2.5米例3. 为执行“两免一补”政策,某地区2006年投入教育经费2500万元,预计2008年投入3600万元.设这两年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百分率为x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225003600x = B.22500(1)3600x +=C.22500(1%)3600x += D.22500(1)2500(1)3600x x +++=例4. 某地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为7元,超过3千米以后,每增加1千米,•加收2.4元.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付车费19元,•设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为x 千米,那么x 的最大值是( )A .11B .8C .7D .5例5. 已知某工厂计划经过两年的时间,•把某种产品从现在的年产量100万台提高到121万台,那么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约是________.按此年平均增长率,预计第4年该工厂的年产量应为_____万台.例6. 某商场将进货价为30元的台灯以40元售出,平均每月能售出600个.调查表明:这种台灯的售价每上涨1元,其销售量就将减少10个.为了实现平均每月10000•元的销售利润,这种台灯的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台灯多少个?例7. 幼儿园有玩具若干份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3件,那么还余59件.•如果每人分5件,那么最后一个人不少于3件但不足5件,试求这个幼儿园有多少件玩具,有多少个小朋友.第10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梳理】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组)的解集和解法.【例题精讲】例1.如图所示,O 是原点,实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0b a >-B. 0ab <C. 0b a <+D. 例2. 不等式112x ->的解集是( )A.12x >- B.2x >- C.2x <-D.12x <-例3. 把不等式组21123x x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 . 例4. 不等式组221x x -⎧⎨-<⎩≤的整数解共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B A O C)c a (b >-1 0 1- 10 1- 1 0 1- 10 1-第11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及其图像【知识梳理】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 坐标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构成一一对应;2. 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符号;3. 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4. 点P (a ,b )关于⎪⎩⎪⎨⎧原点轴轴y x 对称点的坐标⎪⎩⎪⎨⎧----),(),(),(b a b a b a5.两点之间的距离6.线段AB 的中点C ,若),(),,(),,(002211y x C y x B y x A 则2,2210210y y y x x x +=+=二、函数的概念1.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使解析式有意义 (2)实际问题具有实际意义3.函数的表示方法; (1)解析法 (2)列表法 (3)图象法 【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 【例题精讲】例1.函数2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 . 例2.已知点(13)A m -,与点(21)B n +,关于x 轴对称,则m = ,n = .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10,0),点B 的坐标为 (8,0),点C 、D 在以OA 为直径的半圆M 上,且四边形OCDB 是平行四边形. 求点C 的坐标.例4.点P 在第二象限内,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 的坐标为( ) A .(-4,3) B .(-3,-4)C .(-3,4)D .(3,-4)21212211P P )0()0()2(yy y P y P -=, ,,,21212211P P )0()0()1(x x x P x P -=, , ,, 第12课时 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知识梳理】1.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是y=kx(k≠0),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y=kx+b(k≠0). 2.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是经过(kb-,0)和(0,b )两点的一条直线. 3.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性质【例题精讲】 例1. 已知一次函数物图象经过A(-2,-3),B(1,3)两点.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试判断点P(-1,1)是否在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 (3)求此函数与x 轴、y 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例2. 已知一次函数y=(3a+2)x -(4-b),求字母a 、b 为何值时: (1)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3)图象经过原点; (4)图象平行于直线y=-4x+3; (5)图象与y 轴交点在x 轴下方.例3. 如图,直线l 1 、l 2相交于点A ,l 1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l 2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2),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求出直线l 2表示的一次函数表达式;(2)当x 为何值时,l 1 、l 2表示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函数值都大于0? k 、b 的符号 k >0,b >0 k >0,b <0 k <0,b >0 k <0,b <0 图像的大致位置经过象限 第 象限 第 象限 第 象限 第 象限 性质y 随x 的增大 而y 随x 的增大而而y 随x 的增大 而y 随x 的增大 而例4.如图,反比例函数xy 2=的图像与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像交于点A(m,2),点B(-2, n ),一次函数图像与y 轴的交点为C. (1)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2)求C 点的坐标; (3)求△AOC 的面积.第13课时 一次函数的应用【例题精讲】例题1.某地区的电力资源丰富,并且得到了较好的开发.该地区一家供电公司为了鼓励居民用电,采用分段计费的方法来计算电费.月用电量x (度)与相应电费y (元)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 ⑴月用电量为100度时,应交电费 元; ⑵ 当x≥100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⑶ 月用电量为260度时,应交电费多少元?例题2. 在一次远足活动中,某班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由甲地匀速步行到乙地后原路返回,第二组由甲地匀速步行经乙地继续前行到丙地后原路返回,两组同时出发,设步行的时间为t (h ),两组离乙地的距离分别为S 1(km )和S 2(km),图中的折线分别表示S 1、S 2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km ,乙、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km ; (2)求第二组由甲地出发首次到达乙地及由乙地到达丙地所用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3)求图中线段AB 所表示的S 2与t 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 的取值范围.例题3.某加油站五月份营销一种油品的销售利润y (万元)与销售量x (万升)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中折线所示,该加油站截止到13日调价时的销售利润为4万元,截止至15日进油时的销售利润为5.5万元.(销售利润=(售价-成本价)×销售量)请你根据图象及加油站五月份该油品的所有销售记录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销售量x 为多少时,销售利润为4万元; (2)分别求出线段AB 与BC 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我们把销售每升油所获得的利润称为利润率,那么,在O A 、AB 、BC 三段所表示的销售信息中,哪一段的利润率最大?(直接写出答案)2·4·6· 8· S(km) 2 0 t(h) A B例题4.奥林玩具厂安排甲、乙两车间分别加工1000只同一型号的奥运会吉祥物,每名工人每天加工的吉祥物个数相等且保持不变,由于生产需要,其中一个车间推迟两天开始加工.开始时,甲车间有10名工人,乙车间有12名工人,图中线段OB 和折线段ACB 分别表示两车间的加工情况.依据图中提供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线段OB 反映的是________车间加工情况; (2)甲车间加工多少天后,两车间加工的吉祥物数相同?(3)根据折线段ACB 反映的加工情况, 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给出解答.第14课时 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知识梳理】1.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 = 或 (k 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k 的几何含义:反比例函数y =kx(k≠0)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y =kx(k≠0)上任意一点P 作x 轴、y 轴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 、B ,则所得矩形OAPB 的面积为 . k 的符号k >0 k <0 图像的大致位置经过象限 第 象限 第 象限 性质 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2 B x (天)A C18 20 O 960 1000 y (只) oy xy xo1日:有库存6万升,成本价4元/升,售价5元/升. 13日:售价调整为5.5元/升.15日:进油4万升,成本价4.5元/升.31日:本月共销售10万升.yxO例1 某汽车的功率P 为一定值,汽车行驶时的速度v (米/秒)与它所受的牵引力F (牛)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右图所示:(1)这辆汽车的功率是多少?请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2)当它所受牵引力为1200牛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3)如果限定汽车的速度不超过30米/秒,则F 在什么范围内?例2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交于(21)(1)A B n -,,,两点.(1)试确定上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求AOB △的面积;(3)x 为何值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第15课时 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知识梳理】1. 二次函数2()y a x h k =-+的图像和性质a >0a <0图 象 开 口 对 称 轴 顶点坐标最 值 当x = 时,y 有最 值 当x = 时,y 有最 值 增减性 在对称轴左侧 y 随x 的增大而 y 随x 的增大而 在对称轴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y 随x 的增大而OyxBAOyxBA2.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用配方法可化成()k h x a y +-=2的形式,其中h = , k = .3. 二次函数2()y a x h k =-+的图像和2ax y =图像的关系. 4. 二次函数c bx ax y ++=2中c b a ,,的符号的确定.【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例题精讲】 例1.已知二次函数24y x x =+,(1) 用配方法把该函数化为2()y a x h k =-+ (其中a 、h 、k 都是常数且a≠0)形式,并画 出这个函数的图像,根据图象指出函数的对称 轴和顶点坐标.(2) 求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例2. (2008年大连)如图,直线m x y +=和抛物线c bx x y ++=2都经过点A(1,0),B(3,2).⑴ 求m 的值和抛物线的解析式;⑵ 求不等式m x c bx x +>++2的解集.(直接写出答案)【当堂检测】1. 抛物线()22-=x y 的顶点坐标是 .2.将抛物线23y x =-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 3. 如图所示的抛物线是二次函数2231y ax x a =-+- 的图象,那么a 的值是 .4.二次函数2(1)2y x =-+的最小值是( ) A.-2 B.2 C.-1 D.1第16课时 二次函数应用【知识梳理】1.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一般式: ;(2)顶点式:2. 顶点式的几种特殊形式. 第3题图⑴ , ⑵ , ⑶ ,(4) .3.二次函数c bx ax y ++=2通过配方可得224()24b ac b y a x a a-=++,其抛物线关于直线x = 对称,顶点坐标为( , ).⑴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 ,有最 (填“高”或“低”)点, 当 x = 时,y 有最 (“大”或“小”)值是 ;⑵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 ,有最 (填“高”或“低”)点, 当 x = 时,y 有最 (“大”或“小”)值是 .【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例题精讲】 例1.随着绿城南宁近几年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花木的需求量逐年提高.某园林专业户计划投资种植花卉及树木,根据市场调查与预测,种植树木的利润1y 与投资量x 成正比例关系,如图(1)所示;种植花卉的利润2y 与投资量x 成二次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注:利润与投资量的单位:万元)⑴ 分别求出利润1y 与2y 关于投资量x 的函数关系式;⑵ 如果这位专业户以8万元资金投入种植花卉和树木,他至少获得多少利润?他能获取的最大利润是多少?(1) (2)2. 某公司的生产利润原来是a 元,经过连续两年的增长达到了y 万元,如果每年增长的百分数都是x ,那么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 )A .y =x 2+aB .y = a (x -1)2C .y =a (1-x )2D .y =a (l +x )2第17课时 数据的描述、分析(一)【知识梳理】1.掌握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四个基本概念;2.理解样本平均数、极差、方差、 标准差、中位数、众数. 【思想方法】1. 会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例题精讲】例1.某校高一新生参加军训,一学生进行五次实弹射击的成绩(单位:环)如下:8,6,10,7,9,则这五次射击的平均成绩是 环,中位数 环,极差是 环,方差是 环2.例2.已知样本x1、x2、x3、x4的平均数是2,则x1+3、x2+3、x3+3、x4+3的平均数为; .已知样本x1,x2,x3,…,x n的方差是1,那么样本2x1+3,2x2+3,2x3+3,…,2x n+3的方差是,标准差是.例3.小明上学期六门科目的期末考试成绩(单位:分)分别是:120,115,x,60,85,80.若平均分是93分,则x=_________,一组数据2,4,x,2,3,4的众数是2,则x=.例4.为了了解我市九年级学生中考数学成绩,从所有考生的试卷中抽取1000份试卷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被抽取的1000名学生,则总体是,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样本容量是.【当堂检测】1.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A.要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B.要了解淮安电视台“有事报道”栏目的收视率,采用普查方式.C.要保证“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查方式.D.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满意度,采用抽查方式.2.刘翔为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刻苦进行110米跨栏训练,为判断他的成绩是否稳定,教练对他10次训练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则教练需了解刘翔这10次成绩的()A.众数B.方差C.平均数D.频数3.人民商场对上周女装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如下表所示:颜色黄色绿色白色紫色红色数量(件)100 180 220 80 550经理决定本周进女装时多进一些红色的,来解释这一现象的统计知识是(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4.某校参加“姑苏晚报·可口可乐杯”中学生足球赛的队员的年龄如下(单位:岁):13,14,16,15,14,15,15,15,16,14,则这些队员年龄的众数是____.5.在校园歌手大赛中,七位评委对某位歌手的打分如下:9.8,9.5,9.7,9.6,9.5,9.5,9.6,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极差是.第18课时数据的描述、分析(二)【知识梳理】1. 明确扇形图、条形图、折线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例题精讲】例1.下面是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户比乙户大 B.乙户比甲户大C.甲、乙两户一样大 D.无法确定哪一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