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设计教案范本

语文教学设计教案范本

语文教学设计教案范本在教学活动上,有时候教案的编写常常让人觉得崩溃,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费尽心思。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语文教学设计教案范本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语文教学设计教案范本篇1教学目的:1、会认13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知道小作者的转变。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准备:小黑板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我们在读了一些书,认识一些字,就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就想把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下来,这就是日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领读课文,读准字音2、自由读课文。

自己读准字音。

3、认记生字。

(1)学生挑选自己爱好的生字认记,并为它组词。

(2)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4、齐读生字、开火车读,同桌相互检查,作上记号三、再读课文。

1、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看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齐读课文。

3想想日记和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师根据学生回答规纳总结。

并在日记本上写出日记的格式。

四、细读课文,知道内容。

第一则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看看这篇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2、小作者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做了一个精妙的梦,她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3、她的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4、妈妈回来了!她的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呢!里边有些什么呢?小女孩是怎样打开包的?(知道迫不及待)5、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份,你知道为何吗?(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6、小作者没有得到心爱的裙子,她心里高兴吗?如果你是她,你心里会怎样想?(抽生说说)(板书:要妈妈买裙子——妈妈没买——关心帮助别人)7、试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动气的语气。

8、齐读第一则日记。

第二则1、请女生齐读第二则日记,男生仔细听,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写了些什么?(7月20日写的,写阿英妹妹来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个梦)2、阿英是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贫困的苗家小姑娘,很勤劳也很好学)3、阿英妹妹告知我些什么?(她说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上学)4、读到这里,你觉得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你还生妈妈的气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生说说)5、小作者又做了一个梦,这次她又梦见些什么呢?(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她又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带她去买裙子,可是她没有买,她用钱买了许多书带到苗家山寨,把书送给苗族小朋友,还和他们一起高兴地玩。

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2、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

一起看大屏幕。

视频中的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齐读课题,注意“颐”字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出示“我会读”指名领读。

去拼音再读。

“我会填”指名回答。

图片出示理解“横槛”“画舫”。

三、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2)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

用“~~”画出。

2、学生按要求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问题(1)。

提问: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4、完成自学提示(2)提问:哪些句子能够体会作者的游览的顺序?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句子。

从句子中找出写游览过程的动词,指名上台画一画。

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5、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些颐和园的景色的?给课文分段,明确(总分总)的结构。

三、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出示自学指导:(1)、请大家读一读长廊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2)、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

(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3、说说作者描写的景物。

4、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么什么顺序观察的。

5、指名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6、学习3~~5自然段自学指导1、自读3~5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2、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书。

3、汇报: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第三自然段佛香阁排云殿第四自然段昆明湖第五自然段十七孔桥4、我们先来到万寿山上的佛香阁,谁喜欢“佛香阁”,读读句子出示句子。

语文教学设计案例7篇

语文教学设计案例7篇

语文教学设计案例7篇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1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枫、松”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导自学1、今天,我们一起去游植物园。

老师,是个“小好奇”,会提出很多的问题。

你们呢,都是知识丰富的“小博士”,来解答“小好奇”的问题。

2、学生自学。

二、认识树木,读准字音投影出示八种树木的图片,“小好奇”与“小博士”互问互答。

小好奇:×(学生姓名)博士,这是什么树?小博士:这是杨树。

小好奇:×博士,这是huá(桦)树吧?小博士:不对,是huà(桦)树。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并能读准字音,初步认识八种树木的形状与名称。

三、写出树名,识记字形小好奇:各位小博士,你们能告诉我,这些树木的名称怎样写吗?(请八位“小博士”上台写出树木的名称,并说出识记字形的方法。

)小好奇:小博士,这些字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呢?(引导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小好奇:小博士,请你告诉我,哪些字容易写错呢?怎样才能记得牢呢?(提示“桦”“榕”等字易写错的地方)小好奇:小博士,写这些“木”字旁的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左窄右宽:“木”作偏旁时,“捺”要变成“点”。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

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给了方法,提示了规律。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

四、读议韵文,随文识字“小好奇”看到植物园里有一块大木牌,上面写了好多字。

小好奇:各位小博士,这上面写了些什么?你们能教我读一读吗?语文教学设计案例篇2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以及两个多音字“都”“撒”,会写8个生字。

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于连的英雄行为,学习他那种勇敢机智热爱祖国热爱人们的美好品质。

3、熟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1、会认14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会本课10个生字,重点指导“瀑”字的书写;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继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喜欢这篇课文,愿意朗读课文,通过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对学习有着积极的态度,高度的热情。

教学重点:在读文中掌握要学习的生字,能够朗读课文,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对这首诗歌内容的理解。

如: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一道白银;诗中人物位置的变换。

教具准备:录音机、音乐、图片、挂图教学过程:一、导入:你喜欢旅游吗?贴图(丁丁、冬冬)老师和丁丁冬冬也很喜欢旅游,他们今天邀请我们和叶圣陶爷爷一起去看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项自然景观“瀑布”,你们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让我们和丁丁冬冬一起去看看“瀑布”。

(学生发言老师板书“瀑布”)[导入的语言亲切又简单,巧妙的告诉了学生*的作者是叶圣陶。

]二、指导书写:老师板书时让学生跟着书写“瀑”字,并认真看老师写。

1.指着“瀑”字问:想一想,这个字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学生观察并指名发言。

)2.看黑板上的“瀑”字书写,心里提醒自己这个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3.打开书73页,在生字表“瀑”字下面写一个。

写字要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要想把字写好还要做到1、2、3,想知道是什么吗?(1)要认真看书上的字;(2)想它是怎样组成的;(3)一次性写好。

你有信心写好吗?4.学生写字。

如果你觉得自己写的还不错,就奖励自己一个小笑脸。

[写字的指导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在安排写字环节时,没有墨守成规把写字教学放在教学的最后,而是在出示课题时巧妙地解决了本课生字的难点“瀑”。

同时,生字教学的环节扎实,在教学过程中给出学生写好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随文识字1.过渡:你们写得真认真,丁丁冬冬都快等着急了。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1篇)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1篇)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1篇)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学设计篇1课文内容分析:本文选自《列子·汤问》是一则既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又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

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通过“智叟”与“愚公”的对话,展现出了“智叟”之愚与“愚公”之智,告诉人们做事既要胸怀大志,敢于实践,才有可能成功。

同时,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学情分析:经过两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

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学目标:1.能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2.能结合诵读加深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3.能结合文本内容多元化理解寓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判断力。

教学重点:1.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

教学创意: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利用独立思考、合作讨论等形式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调动学生积累,感受寓言魅力。

(一)学生回顾之前学过或学生课外可能读过的其他寓言故事。

(二)结合这些寓言故事,同学们觉得寓言有哪些特点呢?(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寓言是同学们十分熟悉的一种文学体裁,从小到大同学们积累了许多寓言故事。

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精选7篇)

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精选7篇)

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精选7篇)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精选篇1教学理念:读书是语文学习和根本,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内容,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到了乌鸦的聪明能干。

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能用“渐渐”一词说话。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乌鸦的聪明能干,明白遇到问题时,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逐步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重点难点: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认识到乌鸦的聪明能干,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具准备:1、放大的文意图或投影片2、生字卡片、小水瓶、小石子等有关材料。

3、一些小动物的头饰。

如:大象、鹤、袋鼠、啄木鸟等。

自主预习:朗读课文提练主线: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教学过程:个案部分一、素养训练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诵,并懂得在别人有困难时要热心帮助,明白遇到困难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二、合作探究情境表演:谁愿意把刚才读的内容表演一下?先四人小组集体创作,一人朗读,一人表演,另外两个人出主意。

再请一两个小组在班上边读边演。

大家既当观众又当小导演,评价补充。

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完成小实验。

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三、拓展延伸1.读一读:读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举行读书汇报会。

2.试一试:当瓶子中的水很浅很浅时,乌鸦用这种办法能喝到水吗?1、谈话:出示乌鸦图。

同学们,你们认识乌鸦吗?知道它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乌鸦,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2、活动:出示乌鸦喝水图,引导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

比一比谁说的最简洁,最准确。

(板书课题)【对话平台】一、导入(感知课文内容,识记生字,培养读书习惯。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生字生词,解决字音的问题。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思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投身语文实践,并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读书。

语文教案8篇

语文教案8篇

语文教案8篇小学语文教案篇一《孔子拜师》是关于孔子虚心求学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描写了孔子去拜见老子,让老子成为他的教师的故事。

在孔子去拜师的时候,孔子已经是远近著名的学者了,但是他还孜孜不倦地努力求上进。

在设计上这节课时要留意引导学生从孔子的言行中学习其虚心的精神。

一.教学目的:1、观赏文章中的简练句子。

2、能够用自己的话句复述孔子拜师的故事。

3、归纳总结孔子和老子的为人处世及求学上进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精要简练地把事情进展表达。

2、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典型事例在表达文章时候的重要性及形象性。

三.教学过程:1、引入:多媒体引用老子的名言警句。

2、快速阅读:叫学生把文章读一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1)孔子为什么要拜师?(2)孔子与老子的一番话说明了孔子当时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练习的设计可以采纳合作学习的争论方式,争论的主要内容是:(1)把文章中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语表述出来。

(2)争论为什么要拜师。

最终后叫学生起来把孔子为什么要拜师的缘由及孔子的性格特征在同学面前说出来。

为了让学生对孔子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可以布置学生回家上网搜寻有关孔子的资料。

反思方面,就是觉得学生对当时的情景难以想象。

语文教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熟悉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傲岸、严肃、局促担心、如果、沉着不迫、侍候、脾气、供给不周、架子十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对白鹅的宠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对白鹅的宠爱之情。

培育学生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从“鹅”字入手,激发兴趣1、谈话沟通,出示丰子恺先生画的“白鹅”图。

2、指导写“鹅”字。

3、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词预习状况1、自读生字、读准字音;读给同位听。

2、检查难读的词语,如:“净角”一词,借助图片理解词语,提示“角”一字的不同读音。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优秀6篇】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优秀6篇】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优秀6篇】语文优秀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重点难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1、自由读。

2、谈谈读后明白了些什么?(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

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四、再读课文,质疑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

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

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五、作业: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导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活动
过程
活动方式
设计
意图
教师
学生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2、同学们,刚才的歌你们听过吗?今天呀,老师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歌曲,还带来了好听的音乐和童话故事。
7、指导积累。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句画下来。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今天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5、拓展:春雨到底是什么色的?请同学们在下春雨时好好看看,并听听春雨说些什么,把看到的说出来,把听到的写出来。
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并自己喜欢的一段精读。
2、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调整方案:
方案一: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较开放,如果学生已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即可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回答只停留在零散的词句上,就按方案二教学。)
方案二:小燕子、麻雀和黄莺它们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色的?他们为什么这么认为?(板贴写有字的小写图片和对应的颜色)
6、同学们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把你的想法说一说,画一画(自选粉笔板画春雨)
激趣
了解课文大意
培养朗读能力
感悟课文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2、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活动
过程
活动方式
设计
意图,理解积累
三、指导写字,扩展思维
1、同学们的字记的很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
3、小组内讨论:a.如果分角色朗读的话,该怎样读争论的语法,朗读好“不对”“不对,不对”“你们瞧”b.怎样表现春雨小鸟和大自然。
4、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小组内分角色读、表演读。
5、请一组同学配乐表演读,学生评价
2、范写临摹
3、重点指导绿的笔画
4、对照
巩固上节课的内容
自主学习
积累词汇
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思考: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课题
2春雨的色彩
课型
精读课文
几课时
2
教者
吴玉兰韩彩霞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3、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
难: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教具准备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4、课外延伸: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春雨的色彩》。
3、放音乐:雨声、小鸟的叫声。你们听到了什么?你想知道它们在说什么吗?
1、请学生自读课文,把拼拼音才会读的字圈起来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教教他,还可以问其他同学,每人读一遍。
5、愿意给哪个生字组词就给哪个组词。
7、出词给学生读。
分小组帮读,老师指定每组一名学生过一会代表小组读,小组成员帮他读流利。
4、配乐朗读《春雨的色彩》
2、这些圈起来的字都是我们的新朋友,看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4、课件出示这些字,请会读的同学展示读。
6、看老师课件演示的情景,用一个字抢答A、一群人在雨中(淋)B、洒水车(洒)C、小水珠落下(滴)
1、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课文肯定也读得更好。
2、朗读比赛,师生评价。
3、感知内容,相互交流:你知道春雨的样子了吗?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你知道田野里来了哪些小客人?




2、春雨的色彩
红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