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吸吮线虫病的诊治
一例牛眼病的诊治报告

头肉牛,近1周内观察到肉牛岀现不同程度的眼睛潮红、流眼 泪、眼睛很难全睁开等情况。笔者随后同养殖户来到牛场,认 真检查了病牛状况,观察其症状体征。发现有2头病牛水样分 泌物与泪液共同流岀, 局部聚集在眼内角, 结膜明显充血、 肿 胀。2头病牛流岀脓性分泌物,角膜岀现不同程度的糜烂与溃 疡。1头病牛角膜岀现白色或淡蓝色云雾状浑浊情况,与正常 牛只相比,其角膜厚度明显增厚,呈现岀点、斑、条样态,边 界清晰,有部分新生血管伸进而形成带有血管枝的白色不透明 瘢痕。以上患病牛只表现岀十分明显的躁动不安,把眼部向其 他物体上摩擦,晃头,食欲减退,且兽医检测后发现其眼球表
(1) 治愈: 各种症状表现均消除, 病眼视力恢复正常。 (2) 好转: 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明显减轻, 患侧眼视力有很 大改善。 (3) 无效: 治疗前后病眼症状等均无缓解, 甚至加重。 2结果 纳入本次治疗的5头病牛历经1~4d规范用药治疗后,疾 病相关症状表现均完全消除, 治愈率为 100% (5/5), 平均治愈 时间为(2.07±0.47) d遥 3讨论 结膜炎、 角膜炎、 视网膜炎等均是牛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 的眼科疾病, 其中结膜炎、 角膜炎经常发生在夏秋两季之交, 并且经常是传染性疾病,流泪、怕光、角膜混浊、结膜充血等 均是病牛常见症状表现[3]。致病因素较多,如养殖场所内空气 污浊、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卫生差及紫外线辐射等外界强烈 刺激等,一般会有大约3d的潜伏期,尽早发现及早治疗是消 除病牛症状表现的关键。 血穴位疗法是通过抽取病畜动物自身的静脉血液, 直接将 其注射到病畜患病位置周围皮下或肌肉, 用于医治一些疾病的 方法。 穴位注射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疗法, 其有效结 合了针刺与药物,较明显的延长了针刺的作用时间,利用经络 传导功能,发挥调理气血,改善血液循环,消炎止痛等作用。 当下,国内关于血疗法联合抗生素等治疗牛的结膜炎、角膜炎 等眼科疾患的报道较多。温伟等[4]选择20头患有传染性角膜 结膜炎奶牛,在西药注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柳枝穿插顺气穴 加自家血穴位注射法, 治愈率达到 75%, 有效率为 90%。 本次 治疗中穴位注射选用了睛明穴, 兽医临床经常采用该穴位治疗 肝经风热型眼病,取得的效果也十分理想。 冰片侧柏液内主要含有5%冰片与一定量的侧柏挥发油、 生物碱、树脂、Vc等,性苦,微寒,入肝、脾、大肠经,作用 以去翳明目、宣窍清肺、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等为主,经常被 用于治疗各种疮疡、咽喉肿痛与眼疾,对肉芽组织和表皮细胞 再生过程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冋。 在本次治疗中,5头病牛经规范化用药治疗后,治愈率达 到 100%。 基层兽医在治疗牛眼病时应抓住重点, 对症下药, 争取做到药到病除, 提升疾病治愈。
大家畜吸吮线虫病的诊治

2019年第09期家畜结膜吸吮线虫病是常见的马和牛的寄生虫;泪管吸吮线虫主要感染马;大口吸吮线虫、斯氏吸吮线虫和罗德西吸吮线虫主要感染牛。
本文从吸吮线虫感染马、牛的流行特点和发病机制,用实验诊断法进行确诊,采用灭蝇、手术和药物等方式进行防治。
1病原和流行结膜吸吮线虫病是常见的马和牛的寄生虫,可见于包括北美在内的许多国家。
泪管吸吮线虫主要感染马;大口吸吮线虫、斯氏吸吮线虫和罗德西吸吮线虫主要感染牛。
后者在以前是在牛最常见且可造成巨大损失的寄生虫,但根据最近的报道,北美已无这种寄生虫感染。
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伊维菌素和多拉菌素等合并使用的区域,牲畜感染吸吮线虫患病率有所下降。
吸吮线虫属还可发现于猪、绵羊、山羊、鹿、水牛、骆驼、兔、犬、猫、禽和人。
据报道,面蝇和秋家蝇是北美的泪管吸吮线虫、大口吸吮线虫和斯氏吸吮线虫传播的媒介。
这些蝇类有采食眼分泌物的习性,为该病的传播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吸吮线虫属的生命周期是:雌性蠕虫卵胎生,在眼分泌物孵出幼虫,进入眼分泌物后被蝇类采食,幼虫被蝇摄入后2~4周即可发育至具有感染能力。
感染性第3期幼虫主要出现在果蝇的唇瓣,在摄食过程中感染性幼虫通过物理接触留置于宿主眼表。
对牛,蠕虫的性成熟需要1~4周,泪管吸吮线虫在马身上需要10~11周,这取决于蠕虫的种类。
该病全年均有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暴发,特别是牛的暴发,通常与温暖的季节苍蝇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吸吮线虫属的幼虫可在蝇的体内越冬。
感染率一般随着宿主的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也有一些研究报告指出2~3岁的宿主感染率最高。
2临床诊断北美吸吮线虫的特点是,牛和马感染后不表现症状。
在手术中或尸检时,偶然会发现。
然而,吸吮线虫属感染对牛并非无害。
患牛会出现轻度的结膜炎、过度流泪、局部水肿、角膜混浊、偶尔出现结膜下囊肿。
在欧洲和亚洲,吸吮线虫病通常伴随严重的临床症状,包括结膜炎、畏光及角膜炎。
特征性症状有慢性结膜炎,淋巴组织增生和浆液黏液性的渗出物。
三种牛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治

三种牛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治【摘要】牛常见寄生虫病是农业养殖业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牛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本文从三种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治方法入手,依次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处理方式。
对于第一种寄生虫病,患牛出现的主要症状是XX,治疗方法包括XX。
第二种病情表现为XX,治疗需XX。
第三种疾病常见的症状为XX,治疗方法为XX。
本文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帮助牧场管理者更好地保护牛群免受寄生虫病的困扰。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牛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关键词】牛,寄生虫病,临床症状,诊治方法,预防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牛在日常生活中是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但由于其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的特殊性,容易受到各种寄生虫的侵害。
寄生虫病是影响牛群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给牧场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牛群中,常见的寄生虫病包括肝片、钩尾蚴病和瘤胃虫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会导致牛的生长发育受阻,免疫力下降,甚至引发严重的疾病并影响牛的生产性能。
及时了解这些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治方法,对牛群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三种常见的牛寄生虫病进行介绍和分析,帮助养殖者更好地认识和处理这些疾病,从而提高牛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
2. 正文2.1 三种牛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1. 口蹄疮病:口蹄疮病是牛群中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牛蹄出现疼痛性溃疡、角质层脱落、蹄间有脓液渗出等。
患病牛会出现跛行、食欲下降、体温升高等症状。
2. 回虫病:回虫病是由回虫寄生在牛的肠道内引起的寄生虫病,患病牛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有时候还会出现肠胀气、腹部胀满等症状。
3. 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一种由弓形体寄生引起的传染病,患病牛会出现发热、无食欲、贫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有时候还会引起脑部病变,表现为抽搐、行走困难等神经系统症状。
牛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方法

牛肝片吸虫病的医治方法牛肝片吸虫病在秋季多发,不过这个时候发病,常常牛症状不明显,在进入冬季后症状会越来越明显。
该病严重危害牛的健康生长,造成养牛场经济缺失,患肝片吸虫病的牛,医治时应根据病牛实际情形,挑选合适的医治方案。
一、牛肝片吸虫病的病原牛肝片吸虫病的病原是肝片吸虫。
肝片吸虫是复殖目片形科片形属的一种吸虫。
成虫虫体呈片状,外观如同树叶,背腹部扁平,存活时为棕红色,固定处理后呈灰白色。
虫体长度在21~41mm,宽度在9~14mm。
体表存在小的皮棘,且棘尖非常锋利。
虫体前端生有一个锥状突,呈三角形,由低部向两侧扩大形成“肩状”。
锥状崛起的前端生有口吸盘,呈圆形,直径在Imm左右。
另外,口吸盘的后方是腹吸盘,且相对较大。
肝片形吸虫通常寄生在机体的胆管内,并在此处产卵,虫卵会经过粪便排到体外。
当环境暖和湿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虫卵能够发育成为毛蚴,并在水中游动侵入到中间宿主椎实螺的体内,然后连续发育成为尾蚴,由于毛蚴需要长达50~80天的发育时间,且一个毛蚴能够发育成为100个,乃至千个以上的尾蚴。
尾蚴会从螺体内排出,并快速发育成为囊蚴,即可在水中游离,也可黏附在水草上当肉牛在饮水或者食草时食入囊蚴而产生感染。
囊蚴**终侵入到肝胆管连续发育成为成虫,该进程需要2~4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成虫能够存活3~5年,但通常1年左右就会从机体内自然排除。
二、牛肝片吸虫病的症状表现病牛体质状态、体内寄生虫体数量以及虫体分泌毒素的能力不同,使其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病牛通常呈慢性经过,表现出体质逐渐消瘦,食欲减退,消化紊乱,瘤胃蠕动缓慢,贫血,黏膜和结膜呈惨白色,周期性瘤胃胀气、前胃弛缓、腹泻交替产生,被毛干燥、粗乱,失去光泽,且容易断裂、脱落,颌下、眼睑产生水肿,有时会导致胸、腹下产生水肿。
肝脏叩诊发觉浊音区明显扩大,如果导致肺脏感染,还会引发咳嗽。
发病后期,病牛常常只能够卧地不起,**终由于病情恶化,体质严重衰竭而产生死亡。
牛常见寄生虫病介绍及防治措施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84 ·2022.060 引言养牛业发展过程中,养殖户对牛寄生虫病缺乏足够认识,同时又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导致牛寄生虫病时有发生,对牛的健康生长造成巨大影响,成为阻碍当前养牛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
为有效控制和减少牛养殖业发展中寄生虫病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在加强牛日常饲养管理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针对牛寄生虫病加强严格的防控管理,减少牛寄生虫病发生几率,进而有效推动养牛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1 泰勒虫病泰勒虫病是牛感染环形泰勒寄生虫而导致的一种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贫血、高热稽留、体表部位淋巴结肿大。
残缘璃眼蜱是引发该病的重要传播媒介,一般1~3岁的牛感病率更高,病牛康复后2~3年对该病产生一定免疫力。
泰勒虫病发病较急,且病程较短,潜伏期一般为14~20日龄,病牛精神状态不佳,并出现稽留热,通过触诊可触及体表肿大的淋巴结,而且病牛会有痛感出现。
伴随疾病不断发展,牛进食量下降,尾根、肛门等处还具有血斑,同时伴有贫血,还会导致奶牛产奶量明显降低。
剖检病死牛肌肉粘膜和皮下有很多出血点,多数淋巴结成不正常肿大,将淋巴结切开后有一定粘液。
胃粘膜、肝、肾、脾脏也出现明显肿大,胃粘膜处有很多溃疡产生,肝肾质地较脆,脾脏髓质变黑。
可选择血虫净或者黄色素进行注射,也可运用磷酸伯氨喹啉按照0.75~1.5 mg/ kg 体重进行口服,1次/d ,持续应用3 d 。
残缘璃眼蜱在春秋两季都会在牛舍土地缝隙部位产卵,运用水泥将这些缝隙封死,可大幅减少残缘璃眼蜱数量,避免牛感染泰勒虫病[1]。
2 牛球虫病导致牛球虫病发生的寄生虫达14种,尤其是邱氏艾美耳球虫危害更大,主要寄生于牛的大肠和小肠下段,该虫发育历经孢子、裂殖子、胚子、卵囊等几个阶段,卵囊会在牛排便过程中排出体外,受孢子的影响,转变作者简介:王春蕾(1973-),女,汉族,山东莱西人,本科,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生产与推广。
耕牛眼线虫病的诊治

耕牛眼线虫病的诊治笔者在乡村从事畜病治疗的过程中,收治12例牛眼线虫病,经细致诊断,精心治疗,收到良好效果。
现整理如下,与同行探讨。
1病因本病是由于吸吮线虫(俗称眼线虫)寄生在牛的结膜囊、瞬膜(第三眼睑)或泪管引起的。
虫体为乳白色线状,长10~20mm。
2症状该病的特征为结膜角膜炎。
病初出现结膜潮红,充血肿胀,怕光,羞明,流泪。
随后结膜炎症加重,从眼内有浆液性和脓性分泌物流出,眼睑肿胀。
最后角膜出现浑浊和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严重患畜失明。
此外,还可出现全身性症状,如患牛食欲减退、烦躁、摇头及母牛产乳量降低。
3诊断用手轻轻挤压眼睑,然后用食指和拇指叉开眼皮,可见白色虫体在眼镜上一闪一闪地游出。
当虫体游到眼角时,可用镊子迅速夹出放进备好的酒精瓶内,以备检查。
4治疗原则是除去虫体和对症治疗。
(1)可用机械的方法将虫体取出。
(2)用药液把虫体冲洗出来:1%敌百虫溶液3~4ml滴入眼内,药棉浸药液来回清洗,每天1~2次,待虫体死后流出;用2%~3%硼酸液滴眼,药棉浸药液来回清洗,每隔2~3天冲洗1次,共冲洗2~3次。
(3)当发生结膜炎或角膜炎时,应采取对症治疗:用青霉素、安乃近细针头眼睑注射,1~2次;角膜炎严重时有一层白膜,俗称“白云遮睛、睛生白翳”,可用人用药“白内停”兑好滴眼,每天2~3次。
5典型病例病例11982年10月,三交大元张某的1头4岁母黄牛患眼线虫病。
症状:双目闭而流泪,骚动不安,忽而吃草,忽而摇头。
用手轻轻挤压眼睑叉开,观察是否有草渣进入,约一分钟时,发现有白色虫体一闪一闪地游出。
如此重复检查两次均见有虫体游出,当虫体游到眼角时,用小摄子迅速拈出(迅速轻拈,重则虫体会被损坏),放到青霉素空瓶内。
治疗:1%敌百虫溶液,药棉吸满药液滴入眼内后,来回清洗,每日3次。
第二日用2%~3%硼酸液滴入眼内,药棉浸足药液,来回轻轻擦洗,每日2次,共洗3天,后用“白内停;’兑好点眼一周后,白翳散去,症状减轻,痊愈。
动物眼吸吮线虫病的诊治与鉴别

四 、致病作 用
致 病 作 用 主 要 表 现 为 机 械 性 地 损
伤动物结膜和角膜 ,引起结膜炎和 角膜
炎 ,并 刺 激 泪液 的分 泌 ,如 继 发 细 菌感 染 时 , 更 为严 重 。临 床上 可 见 眼潮 红 、 则
流泪和角膜混浊等症状 。当结膜因发炎
而 居 肿 时 ,可使 眼球 完 全 被 遮 闭 。 炎性 过程加 剧时 ,眼内有脓性分泌物 流出 , 常 将 上 下 眼睑 黏 合 。 角 膜 炎 继 续 发 展 , 可 引 起 糜 烂 和 溃 疡 ,严 重 时 发 生 角 膜
切 相 关 ,而 蝇 的 繁 殖 速 度 和 生 长 季 节 又 决 定 于 当地 气 温 和 湿 度 等 环 境 因素 , 故 通 常 在 温 暖 而 湿 度 较 高 的 季 节 , 常 有 大 批 动 物 发 病 ,干 燥 而 寒 冷 的 冬 季
水 牛 的 结 膜 囊 、 第 三 眼睑 和 泪管 处 ( 见
图 3。 )
熊 、狼、狐等动物和 罗氏吸吮线虫 ,
主 要 见 于 黄 牛 、水 牛 ;孟 氏尖 旋 线 虫 ,
见 于 鸡 、 火鸡 和 孔 雀 。
( )孟 氏 尖 旋 线 虫 见 于鸡 、火 四 鸡 和孔 雀 的瞬膜 下 ,也见 于鼻 窦 ( 见
图 4) 。
则少见 。各种 年龄 的动物均 可受其害。
维普资讯
成 虫。从蚊 叮咬 感染到 发育为 成 虫约 需 6~ 7 月。成 虫也 个
可 在 腔 静 脉 、肝 静 脉 、前 腔 静
脉 到 肺 动 脉 的 毗连 血 管 内 寄
生 。 在 终 末 宿 主 体 内 成 虫 可 生 存 5~ 6年 并 不 断 产 生 微 丝 蚴 。 侵 入 眼 的 阶段 :为 感 染 期 幼 虫 之 后 的 幼 虫 阶 段 , 国 外 也
牛寄生虫性眼病的防治

牛寄生虫性眼病的防治
刘万珍
【期刊名称】《北方牧业》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牛寄生虫性眼病又名牛眼虫病或牛吸吮线虫病,由吸吮线虫寄生于牛的
结膜囊、眼睑下和泪管内引起。
由于虫体刺激。
引起结膜角膜炎,病牛摇头不安,结膜潮红。
角膜浑浊,甚至溃疡,眼睑肿胀.眼分泌物增多,病牛常用后蹄蹭眼睛。
当继发细菌感染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总页数】1页(P21)
【作者】刘万珍
【作者单位】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一路市政公司家属楼185信箱,442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3
【相关文献】
1.牛寄生虫性眼病的诊治 [J], 张守明
2.防治家畜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牛养肝片吸虫病 [J], 华传仙;潘金谷
3.云南省牛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防治 [J], 黄德生
4.云南省牛寄生虫与寄生虫病的防治 [J], 黄德生
5.牛体内寄生虫病防治与增重的相关性试验 [J], 钱德兴;龙鳌;曾红;陈能桥;赵福葳;阮正祥;王才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 当地兽 医诊 断 为结 膜 炎 , 用 眼 药水 、 青霉 素 液 点
眼无 效 。
5 小结 与 体会
此病容 易 与单一 性 结 膜 炎 和 角膜 炎 混 淆 , 故 遇
2 临床 症 状
患 牛双 眼潮 红 , 流泪 , 角 膜轻 度 混 浊 , 眼角 有 脓
性分 泌物 流 出 。患 牛表 现 不安 , 常将 眼 部在 圈墙 上
4 治 疗
2 %硼 酸 溶 液 冲 洗 结 膜 况
2 0 1 1年 8月 , 我 县 白泥镇 草 坪社 区某养 牛 大 户
饲养 的黄 牛发 生眼病 , 患 眼羞 明 、 流泪, 眼 睑肿胀 、 疼
1次 , 连 用 3周 ; 按 每 千 克 体 重 皮 下 注 射 阿 维 菌 素 2 0 0 g , 同 时 用 青 霉 素 软 膏 涂 擦 患 眼 。2 0天 后 痊
虫 的蝇 吸食 牛 眼分泌 物 时 , 幼 虫 侵入 牛 的结 膜囊 内 而使 牛感染发 病 , 故蚊 蝇孳生 的夏 季发病 率 高。
3 实验 室 检 查
取 虫体体 视显 微镜 观察鉴 定 : 虫 体呈 乳 白色 , 表
近年来 , 余庆 县养 牛业快 速发 展 , 牛 吸 吮线 虫病 多有 发生 。该 病 容 易 误 诊 为单 纯 的 结 膜 炎 和 角 膜 炎, 导致久治 不愈 , 给养 牛业造 成严 重经济 损失。
收 稿 日期 : 2 0 1 2—1 1 —2 2
到类 似 眼疾 时应 仔细 检查 , 寻找 发病原 因 , 发 现虫 体 方 能确诊 。平 时应 加 强 预 防 工作 : ( 1 ) 消灭 传 染 来 源: 蝇类 大量繁殖前 , 对 牛 进 行 1次 普 遍 性 驱 虫 。
( 2 ) 切断传播途径 : 保持牛舍及周 围环境卫生 , 清理
牛 吸吮线 虫病 俗称 牛眼虫 病 , 是 由旋 尾 目、 吸 吮 科、 吸 吮属 的多种线 虫 寄生于 牛 的结 膜囊 、 第三 眼 睑 和泪管 引起 的疾 病 , 主 要 引 起 病 牛 眼结 膜 炎 、 角 膜
摩擦 、 摇头, 食 欲不 振 。眼球 检 查 : 肉眼 可见 乳 白色 线 状虫体 爬 至眼球 表面 , 提 起第 三 眼睑 , 内有多 条虫
2 0 1 1年 8月 , 我县 部分 乡镇 养牛场 ( 户) 饲 养 的 肉牛
发生 以患 眼羞 明 、 流泪, 眼睑肿胀 、 疼痛 , 角膜 周 围血
面有显 著 的横纹 , 头端 细小 , 口囊小 , 食道 短 , 雄 虫长 约1 0 mm, 尾 部卷 曲 , 交 合刺 1对 , 长短 、 大小均 不相
蝇类 孳生 地 , 必 要时 用杀虫 剂灭 蚊蝇 。
同 。雌 虫长 约 1 6 mm, 尾端 圆钝 , 两 侧各 有 1 个 小 突
起, 阴 门开 口于虫 体前 端 , 开 口处皮 肤无 横纹 。
根据流 行病 学 、 临床症状 及实 验室 检查 , 确诊 为 牛 吸吮线虫 病 。
管充 血 , 结 膜和 瞬膜 红 肿 , 形 成 角膜 糜 烂 、 溃 疡 或 角 膜 翳 为主要 症状 的眼 病 , 多 数 为一 侧 眼 患病 。笔 者 通过 病原学 检查 确诊 为 牛 吸 吮线 虫 病 , 现 将 诊 治情 况报 道如下 。
体 。用 2 % 奴夫 卡 因滴 人 眼 睑 , 数 分 钟 后 虫 体 顺 眼 泪水流 出 , 将 虫体 挑 出 放 人 生 理 盐 水 中洗 净 , 放 入 5 %甘油 酒精 中固定 保存 , 送 实验室 检查 。
炎, 甚 至角膜 糜烂 和溃 疡 , 严 重者导 致失 明 。本 虫 以 蝇 作 为 中间宿 主而传 播 , 携 有 牛 吸 吮线 虫 感 染性 幼
・
5 4・
贵州畜 牧兽 医
2 0 1 3年
第3 7卷
第 2期
呱 瞻 四 国 国 诊 6 《 》
杨 秀 兰
( 贵州省余庆县畜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贵州 余庆 5 6 4 4 0 0 )
中图 分 类 号 : ¥ 8 5 8 . 2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7—1 4 7 4 ( 2 0 1 3 ) 0 2— 0 0 5 4— 0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