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试卷(四)_5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学校开展“颜色中的文化”综合性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8分)梅红、鞠衣、麹尘、缃叶、菡.萏、伽罗、月白、天缥、青骊、岱赭、凝夜紫、远山黛……以舞为语,以曲为韵,一众中国传统颜色优雅演yì了独特的东方意趣。
亮相兔年央视春晚的创意类节目《满庭芳·国色》凭借A 之美,一时之间霸榜热搜,刷屏网络。
“中华颜色一眼万年,惊艳岁月”“老祖宗的配色,绝了”“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大众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钟爱,从网友们的真情留言中可窥.一二。
气韵雅zhì的中国古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语汇。
它们远不止于色彩,更B 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审美基因和经典智慧。
也因而,随《满庭芳·国色》而“出圈”的大美中国色,点燃的不仅仅是由悠远、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有力支撑的文化自信,更有时下的“色彩新潮流”。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菡.( )萏演yì( )可窥.( )一二雅zhì( )(2)从下面四个词语中,为文中A、B处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1分)美轮美奂耐人寻味承载承担A. B.(3)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1分)(4)仿照示例,给下面的颜色取一个三字短语形式的雅称。
(2分)示例:从“欲把西湖比西子”中取得“西子色”,像西湖水一样的绿色,这抹天然的清新,用来修饰过酒色,也用以修饰服饰色彩。
①诗人站在夕阳落下的山前,因为烟雾笼罩,山透出薄紫色的光,因此这种颜色可叫作“”。
②据说有一回,宫女的丝帛还没染完,不小心在外边晾着过了一夜。
第二天却发现,被露水打湿的丝帛,泛出了一种非常好看的碧绿色。
李煜觉得,既然是天上的水染的,就叫“”。
2.古诗文中每种色彩都是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虫鱼以及在文化征途中记录下的风雅。
色彩的背后是审美,审美的背后是文化。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1.2022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大家阅读《人民日报》中“人民论坛”的文章,请完成以下任务。
(共5分)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也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潜.藏着无限的可能。
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迷wǎnɡ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时,给你力量。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深蕴着灼热的理想信仰、chì烈的家国情怀。
……走进《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的文学情境,点燃拼搏奉献的生命烈火……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
含英咀.华,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洋yì着文化的气息,闪耀不一样的气质。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23日,有删改)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qián jùB.qiǎn jùC.qián jǔD.qiǎn jǔ(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3分)迷wǎnɡ()chì()烈洋yì()2.请将下表中的古诗文句子补充完整。
(8分)(续表)3.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 (1)根据表格内容填空。
(2)讽刺作品有一个重要特点:作者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时,不仅讽刺单个人物或事件,还讽刺其背后的社会现象及根源。
请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却“总不进学”,一考中却“欢喜得疯了”为例进行说明。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虽然人们有时可以从作品中获得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生活经验和信息,但提供实用信息并不是文学作品的主旨。
②人们不应该把小说当作生活的“实用指南”来阅读。
③所以,任何将文学“功利化”“实用化”的行为,都是曲解、误导了文学本应具有的审美功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嘶哑.(yǎ)蹂躏.(lì)锦幛.(zhàng)B.水藻.(zǎo)蓬蒿.(gāo)蝼.蚁(lòu)C.干瘪.(biě)淤滩.(tān)胚.芽(pī)D.簇.新(cù)虔.信(qián)瞰.望(k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迷罔呻吟疲惫长夜漫漫B.隧洞海鸥仓茫取义成人C.绯红旌旗熄灭血雨腥风D.驳船妆饰谎言伤痕累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燕》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主要作品有《童年》《母亲》《安娜·卡列尼娜》。
B.《萧红墓畔口占》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戴望舒。
他是我国现代诗派的代表人物,曾因创作了代表作《雨巷》而被称为“雨巷诗人”。
C.《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我国女诗人舒婷,原名龚佩瑜。
代表作品有《双桅船》《致橡树》等。
D.《梅岭三章》的作者是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是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
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阴影。
(2)2015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A.蒙受弘扬妄自菲薄B.蒙受宣扬妄自尊大C.承受弘扬妄自尊大D.承受宣扬妄自菲薄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word版 有答案)

单元检测卷(五)[测试范围:第五单元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积累·运用(36分)1.阅读下面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戏剧表演家常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选择并扮演着或壮丽或暗淡,或伟大或平凡,或轰轰烈烈或平静如水,或波lán()壮阔或平淡无奇的角.()色。
人生中有许多角色是约定俗成的,充当角色者不能太死板、循规蹈jǔ(),也不能太灵活、违背规则,这样才能演得好,使戏剧熠.()熠生辉。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4分)()A.鬼谲国殇伫立小提大做B.忌讳捣蛋凄惨雕梁画栋C.踌躇蓦然掸子囫囵吞枣D.眼馋侍候冤枉翘首远望3.下面是张云同学搜集的一则材料,请按要求进行修改。
(6分)(A)黄梅戏形成于湖北黄梅,广济一带。
清道光年间,(B)黄梅采茶戏流入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成为今天黄梅戏的前身。
早期黄梅戏以演出小戏为主。
由于安庆从清康熙元年到1937年,一直是安徽省省府所在地,(C)黄梅采茶戏在该地区演出并流入安庆,对黄梅戏在安徽的发展直至成为安徽省第一大戏曲剧种起到了重要作用。
(1)A句中的逗号应改为。
(2分)(2)请适当添改字词,把B句改成一个长句。
(2分)(3)C句语序不当,请进行修改。
(2分)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4分)()A.我不知道“想要生活过得去,必须自己加点戏”这句话是谁说的?你知道吗?B.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就能够生还。
若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C.每到春节,有副传统对联是很多人家的选择:“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风吹日晒,字迹或许会模糊,但好家风却会如化雨春风,护着家,护着国。
D.“我留任!”三年期满,颜亮亮再次主动申请,“再干三年,继续为群众排忧解难,帮助村里发展再上新台阶。
”5.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4分)()晚上,妈妈辅导弟弟做作业,弟弟总是做错,妈妈很生气,弟弟也委屈地哭了。
(2024版)2024-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深邃.(suì)呻.吟(shēn)皲.裂(jūn)一蹴.而就(cù)B.疲惫.(bèi)纤.绳(xiān)淤.滩(yū)免冠徒跣.(xiǎn)C.蜿.蜒(wǎn)干瘪.(biě)胚.芽(pēi)不折不挠.(náo)D.绯.红(fěi)舵.手(duò)旌.旗(jīng)负箧曳屣.(xǐ)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怅惘女娲取义成仁繁花似锦B.篷勃蕴含变幻莫测汹涌澎湃C.隧洞疲惫咄咄逼人苍海桑田D.簇新胚牙血雨腥风开疆拓土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日本要想发展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关键在于它能否正确认识历史、重信践诺。
B.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
C.漫步于美丽的会龙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D.通过持续不断的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大幅度提高。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梅岭三章》是陈毅在梅山被围时创作的一组现代诗。
B.戴望舒是现代诗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望舒”一般借指月亮。
C.高尔基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D.舒婷是中国当代女诗人,同时也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5.在下面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诗言志”,诗是“心灵的火焰”,从屈原到李白到杜甫,从郭沫若到闻一多到舒婷……他们的诗无不蕴藏着的抱负和的情操,无不流淌着的思想和的情感。
现代诗歌以特有的情感价值取向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广为传诵。
A.高尚伟大真挚深刻B.伟大深刻真挚高尚C.伟大高尚深刻真挚D.真挚高尚伟大深刻6.名句默写。
(6分)(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8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诘.难(jié)效颦.(pín)拘泥.(ní)惟妙惟肖.(xiào)B.狡黠.(xié)契.合(qì)笼.统(lǒng)铢两悉称.(chèn)C.惆.怅(chóu)意蕴.(yùn)苟.安(gǒu)心旷神怡.(yí)D.渲.染(xuàn)桥堍.(tù)谚.语(yàn)文采藻.饰(zǎ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歌谣凝望不求甚解狂妄自大B.鉴赏飘缈胸有成竹浮光掠影C.海潇寂寥身临其境轻描淡写D.萌生拘泥目不忍堵高谈阔论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面对着太湖美丽的风景,清风吹来,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C.我的班主任是一个待人亲切、和蔼、慈善的好教师,对我们总是悉心照顾、吹毛求疵....。
D.李可染是中国著名的画家,其山水画成就最高,每一幅画作都栩栩如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学习《谈创造性思维》,使我认识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B.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为者。
C.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同学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A.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
B.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
C.阶梯教室里好像是班主任在开会。
D.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锦幛.(zhàng)荇.藻(xìng)喷薄.(bé)驱.逐(qū)B.迷惘.(wǎng) 簇.新(cù) 熏.黑(xūn) 胚.芽(péi)C.干瘪.(biě) 勒.进(lēi) 蜗.行(wō) 隧.洞(suí)D.嘶.哑(sī) 黝.黑(yǒu) 颤.抖(chàn) 虔.信(q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疲惫装饰搏大绯红B.干瘪寂莫海鸥簇新C.淤滩谎言隽永喷薄D.烽烟飞窜悲哀笑蜗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4分) (1)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许多国家都在努力把握机遇,力求掌握科技竞争的主动权,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日趋________(猛烈激烈热烈)。
(2)传承的青春精神与当下的青春年华____________(交相辉映一唱一和相映成趣),这意味着青春的延续,意味着由不同时代、不同个体的“青春之我”组成“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4.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2)__________________,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3)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4)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5)二十余年如一梦,__________________。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测试卷第四单元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推敲(qiāo)藻饰(zǎo)诘难(jié)咬文嚼字(jué)B.矫揉造作(jiāo)睾肾(gāo)阐证(chǎn)狂妄自大(wàng)C.统筹(chóu)狡黠(xiá)提倡(chàng)吹毛求疵(zī)D.滞碍(zhì)要诀(jué)伦理(lún)豁然贯通(huò)2.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一首歌谣,_____口头唱,_____要刻呀,漆呀,把它保留在什么东西上。
(2)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_____了。
(3)我们_____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A.虽然还拓展鉴赏B.不但还扩大鉴赏C.虽然但是扩大欣赏D.不但而且拓展欣赏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张振芳一、积累与运用(22分)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8分)⑴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⑶吊影分为千里雁,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铁骑绕龙城。
⑸我们诵读诗文,是在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流。
周敦颐的“ 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告诉我们要坚守高尚的节操;曾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有充分的自信;而毛泽东的一句“俱往矣,____________”,则给我们道出了万丈豪情!2、下面字形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A 峥嵘(zhēng)饶恕(shù)顶礼莫拜鸡犬不宁B山麓(lù)豁免(huò)怡然自得遍稽群籍C阴霾(mái)庖代(báo)睡眼惺忪相得益彰D涟漪(lián)恻隐(cè)通霄达旦万恶不赦3、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A.汹猛洪涝,罕见冰雪,特大地震……当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不由生出多难兴邦....的历史感慨。
B.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这款新型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C.现代社会信息量与时俱进,上网已成为追求时尚的当代中学生经常挂在路边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D.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从而增加酒店收入。
4、语文综合实践某校九年级学生拟开展二个“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活动,请按老师要求,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0 分)①撰写此次活动的开场白。
(3 分)要求:必须引用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能够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
②请你为大家推荐一本你最近读过的一本课外书,写出推荐理由。
(50 字以内)( 3 分)③简要介绍你的读书经验。
(2 分)④假设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来到活动现场接受师生的采访,允许每人根据此次活动的主题提一个问题。
请你将要说的话写下来。
(2 分)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一)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分)(08南通)(二)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
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
”军中不解其故。
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
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遂破贼巢。
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倾即寂。
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
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
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
有删改)【注释】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
②塌子沟:淤泥深坑。
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
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1)军中不解其故.(2)一霎而绝.(3)此去.西南十里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9、下面对年羹尧事迹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
B、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
C、闻风而起,苦练夜战本领。
D、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
10、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分)三、现代文阅读(一)菊有黄花①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②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
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
一大丛一大丛的。
③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
()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
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
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
菊不朽,他不朽。
④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
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
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
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
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
⑤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
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
与乡人各不相扰。
蓝天白云,天地绵亘。
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
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⑥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
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
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
看,这丫头,这丫头,他们手指我的头,笑着,啧啧叹着。
⑦现在思想,那样放纵地挥霍美,也只在那样的年纪,最有资格。
⑧人家的屋檐下,也长菊。
盛开时,一丛鹅黄.另一丛还是鹅黄。
老人们心细,摘了它们晒干,做菊花枕。
我家里曾有过一只这样的枕头,父亲枕着。
父亲有偏头痛,枕了它能安睡。
我在暗地里羡慕过,曾决心给自己也做一只那样的枕头。
然而来年菊花开时,却贪玩,忘掉了这事。
⑨年少时,总是少有耐性的。
于不知不觉中,遗失掉许多好光阴。
⑩周日逛衔,秋风已凉,街道上落满梧桐叶,路边却一片绚烂。
是菊花,摆在那里卖。
泥盆子装着,一只盆子里只开—两朵花,花开得肥肥的,一副丰衣足食的模样;颜色也多,姹紫嫣红,千娇百媚。
我还是喜欢黄色的。
《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花”的记载,可见,菊花最地道的颜色还是黄色。
11我买了一盆,黄的花瓣,黄的蕊,极尽温暖,会焐暖一个秋天的记忆和寒冷。
○(选自《读者》2009第5期,有删改)11.整体感知全文,概述作者围绕“菊”写了“我”的哪些活动?(3分)12.文章第③段的括号里应填()代的陶渊明,他是()诗派的代表人物,“采菊东篱下”后面应接的诗句是“”。
(3分)13.文中第④段划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进行具体赏析。
(2分)14.文章的结尾含义深刻,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全文简答。
(3分)(二)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秦牧①爱美是人类的天性。
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钢是全没道理的。
劳动人民最有权利追求美。
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②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饰仪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着的材料、款式,有何不可?或者,他爱染掉白发,他希望除去雀斑,她爱在鬓上插一朵花,在胸前别一个小饰物,有何不可?这些人完全可以不顾多嘴多舌的人的无聊议论,勇敢地追求这种正当的美。
③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
面貌、衣裳。
”正当地追求这一切美都是合理的。
④自然,我们也应该告诉人们,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他的一切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
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
”灵魂美,即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
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不知道读者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没有?一个外表很美的人,当你发现他的灵魂十分龌龊的时候,那人给人的美感就渐渐消失了。
相反的,一个外表丑陋的人,如果我们一旦发现他具有崇高的心灵,并且行为又很高尚可敬的话,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他的丑陋,甚至觉得他变得好看起来。
在中国,晏婴、包拯这些人,在外国,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些人,他们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灵美,却连带使人感到他们整个人漂亮起来。
⑤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的美、智慧的美。
行为的美所激发起的人们的美感,总是会比前者强烈得多。
⑥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不仅要追求仪表美,更要追求内心的美!19.阅读全文,将表明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写在下面。
(1分)20.文段(4)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作用:。
(2分)21.阅读全文,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阐述观点的。
B.文段(2)使用的是事实论据,文段(3)使用的是道理论据。
C.文段(5)中“前者”指的是“仪表、衣着和装饰的美好”。
D.议论文题目可分为“论点型”、“论题型”和“问题型”,本文的题目属于“论题型”。
22.在生活中,哪位明星以其真正的内心美打动了你,请简要地介绍一下。
(2分)四、写作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不可用话题作题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⑥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一、1、略2、B、3、B 4、略。
二、(一)5、作者发现春天到来的惊喜之情。
6、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诗歌生动传神,如白雪嫌春来迟等。
(二)7.(1)原因;缘故 (2)断绝;消失 (3)距;距离(或:相距)8.番人正是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很快到来了。
9.C10.答案要点:①善于了解和利用战地环境②善于正确判断敌情③善于指挥部队作战三、(一)11.(3分)①我在姐姐帮助下,梳着仕女发型,顶着满头菊花跑出家,惹得村人围观。
②我羡慕菊花枕,决心做一只却没做成。
③我周日逛街买回一盆黄色的菊花。
(少一个活动扣1分)12.(3分)晋田园悠然见南山13.(2分)作者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野菊花开放的姿态,表现它“随意又随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和赞美。
14.(3分)最后—句点明并升华了文章的主旨,黄色的菊花勾起了作者对孩提时的美好回忆和对荚的追求,驱散了秋天的寒意,让心灵一片温暖,而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已不言而喻了。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有欠缺酌情扣分)(二)19.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不仅要追求仪表美,更要追求内心的美!评分标准:(1分)20.对比论证论证了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的美。
或:论证了心灵美的重要性。
评分标准:(2分)论证方法1分,作用1分。
21.D 评分标准:(2分)22.示例:著名影星成龙不管工作多么危险,都不用替身,还热心慈善事业。
他的敬业精神和博大的爱心是我眼中真正的英雄。
评分标准:(2分)内容符合要求1分,语言表达流畅清楚1分。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