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的单元试卷【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的单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使用了拟人手法?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 下列作品中,哪一篇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作品?A. 《岳阳楼记》B. 《醉翁亭记》C. 《滕王阁序》D. 《桃花源记》3. 下列诗句中,哪一项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 下列成语中,哪一个出自《左传》?A. 一鼓作气B. 画龙点睛C. 亡羊补牢D. 背水一战5. 下列文学作品中,哪一部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水浒传》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李白。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3.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又一村。
”2. “______,白露未晞。
”3. “______,天涯若比邻。
”4. “______,鸡犬相闻。
”5. “______,但愿人长久。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解释“借景抒情”的含义。
2. 请列举出《诗经》中的三种诗歌类型。
3.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题思想。
4. 请解释“骈文”的特点。
5. 请简述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诗句。
2. 请分析《离骚》中的象征手法。
3. 请解释《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4. 请分析《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共6套附答案)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共6套附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折腰(shé)岔开慰藉(jiè)一代天娇B.分外(fèn) 骤然红硕(shuò) 原驰腊象 C.稍逊(xùn) 雾霭虹霓(ní) 顿失滔滔 D.声咽(yān) 攀缘窗棂(líng) 山舞银蛇 (解析:A.“折”应读作“zhé”,“娇”应改为“骄”;B.“腊”应改为“蜡”;D.“咽”应读作“yè”。
)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C.要在学术上推波助澜,并不是抛弃国学,国学的精粹不但不能丢,有些还应深入研究。
D.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流域地杰人灵,陶冶历代思想精英,涌现无数风流人物。
(解析:C.“推波助澜”多指促使或助长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 3.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B)(3分) A.《阿长与〈山海经〉》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时及回国后的一些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检测题一、(20分)1.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3分)A.分外(fēn)逊色(xùn)成吉思汗(hán)B.田圃(pǔ)喑哑(ān)朦朦胧胧(lón)C.颤抖(chàn)知悉(xī)披蓑戴笠(suō)D.喧嚷(rǎng)襁褓(qiáng)银波微漾(pō)2.没有错别字的是( )(3分)A.沉浸流滞润如油膏B.凝望风搔一代天骄C.闪烁妖娆顿失涛涛D.禁锢严霜惟余莽莽3.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是()(3分)(l)须.晴日,看红装素裹(2)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A.须(必须)忍冬(能够忍受冬寒)B.须(等到)忍冬(能够忍受冬寒)C.须(必须)忍冬(二十四节气之一)D.须(等到)忍冬(一种植物的名称)4. 根据要求填写最恰当的是()(3分)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
”(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A.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3分)A.毛泽东创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这首词气势恢宏,意境壮美。
B.《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这首诗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C.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将雨塑造成温柔可亲的爱的使者形象。
诗中五次以“雨说”为提示语,是“雨”的诉说内容变化和情感递进的线索。
D.江河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6. 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3分)三峡工程完工以后,()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可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汇总内容预览:第三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阴晦(huì) 脚踝(luǒ) 惘然(wǎng) 恣睢(zuī)B.鄙夷(bǐ) 晕倒(hūn) 撅断(jué) 味同嚼蜡(jiáo)C.拮据(jū) 别墅(yě) 褴褛(lán) 抽噎(yē)D.恍惚(huǎng) 道歉(qiàn) 蜷伏(quán) 簪子(zān)2.将有错别字的词语改正:(4分)媚上欺下( ) 三顾毛庐( ) 一抔黄土( )怒不可谒( ) 格物致之( ) 竭斯底里( )面面相觑( ) 妄自菲薄( ) 重蹈覆撤( )3、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1)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2)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3)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出迷人的风姿。
A.监测维护显现B.检测维护显见C.检测维持显现D.监测维持显见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A 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同学们不浪费用电。
B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5、从句式的角度看,填人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老师非常严厉地对他说:“这样糟蹋,太不像话了,”②他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太可惜了,由于最后一个球没有踢好,”A 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B.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②他们打败了我们的球队。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一、基础(25分)1.略 2.妖娆襁褓一代天骄温声细语 3.C 4.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青蛙呼朋引伴,在池塘中放声欢唱;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每个词语1分,共2分;修辞手法、描写、语意连贯2分)5.(1)家居可佐番薯饭,出门可配野菜充饥。
(2分)(2)客家人迁徙流离及经济落后,艰苦度日,制备耐吃耐留的食物。
(2分)二、阅读(35分)(一)(17分)6.动态描写。
(化静态为动态)感受北国的雪景壮丽雄奇,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神州大地生机蓬勃,中华民族前途光明。
7.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阕的写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价。
8.“惜”中含褒,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具有雄才大略。
“惜”中有贬,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才华不足,不擅“文治”。
9.“文采”“风骚”本指文学才华,这里指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
表现五位英雄缺少文采,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
10.“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表现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抱负。
作者坚信将来人民的江山定要开辟民主幸福的新时代。
(二)(9分)11.C 12.A 13.D(三)(9分)14.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15.感受到果儿成熟,它是那样的丰硕、甜蜜和美丽。
16.作者借此告诉青年人,要甘于以牺牲的精神为社会创造巨大的业绩,使人生更显辉煌。
(意思对即可)三、作文(40分)略第二单元一、基础(25分)1.略2. 亵渎陨落不二法门重蹈覆辙 3.D 4.(4分)示例:春天,公园里花儿像赶趟似地盛开,不但颜色各异,而且千姿百态,置身其中,恍若仙境。
(答题要点:语句通顺,中心统一,用词恰当。
)5. 示例:(1)人生应当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2)对生活有热情的人,他能创造更大的成功。
九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三套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 济慈.cíB.喑.哑ān 丝缕.1ǚ襁褓..qiánɡ bǎo 折.腰zhéC.闪烁.shuò颤.抖chàn凝.望nínɡ留滞.zhìD.静谧.mì遐.想xiá栖.息qī角.落jiǎo2.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义正确的一项 2分A.妖娆.ráo:娇艳美好; 折腰:鞠躬,倾倒;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襁褓..qiǎnɡ bǎoB.田圃.fǔ:田地;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丝缕.lǚ:丝线;凝望..nínɡ wànɡC.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喧.嚷xuán:大声喊;冻僵.jián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D.颤抖..chán dóu;枯黄:干枯焦黄;微漾.yànɡ:微波荡漾;唯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3.下列诗句与原作完全一致的是 2分A.需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B.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C.小燕子见了我就笑斜了翅膀啊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盛装;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5.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B.郑愁予——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C.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D.济慈——夜——世界流派诗选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这一主题思想;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着追求;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7.填空;4分1雨说这首诗借_______ 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________ ,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2<蝈蝈与蛐蛐>这首诗仅仅勾勒了________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________,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①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子:_ , ;②雨说中表明“雨”的来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唐代诗人杜甫描写春雨的名句是 , ;④请你再写出两句描写春雨的诗句 ;9. 从连贯的角度看,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2分我快乐,是因为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 ,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A.荒芜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二、阅读理解;33分一沁园春·雪 20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0.“沁园春”是这首词的,“雪”是;2分11. “风骚”原指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下阕则主要是 ;4分12.沁园春·雪是一首之作;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抒发了诗人,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5分1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节奏是 2分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4.“望”和“惜”各贯穿到词中的哪一句2分A、长城内外秦皇汉武B、原驰蜡象成吉思汗C、大河上下唐宗宋祖D、欲与天公誓比高只识弯弓射大雕15.表现全词主旨的一项是 2分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江山如此多娇C、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6.你怎样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3分答:;二雨说节选13分①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②第二样事,我还是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的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③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17.第②段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答:18.“笑”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3分答:;19.第②、③节寄予了作者对儿童怎样的希望3分答:;20.联系整首诗来看,其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雨”给人一个怎样的形象4分答: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二一、积累运用14分1.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B.郑愁予——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C.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D.济慈——夜——世界流派诗选,2.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人的一生难免要遭受挫折,所以遭受了挫折就灰心丧气,那他就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B.因为非典型肺炎来势凶猛,极易传染,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忘我地工作在“抗非典”的第一线;C.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适合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D.我们学习,不仅要接受前人创造出来的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B.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你;C.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4.根据情境限制,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今年4、5月份,SARS病毒突然袭来;为最终战胜病魔,我国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在积极谋求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废寝忘食,曰夜攻关,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 A.成果 B.结果 C.后果 D.结局5.阅读下面唐代李益的诗汴河曲,对这首诗有四种不同的理解,正确的是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煞人;A.这是一首别离诗,古人临别折柳相送,因此写杨柳暗寓离别,诗中以春光无限美反衬别离之情难堪;B.这是一首怀古诗,以春光无限、隋堤柳色依旧与隋宫成土、豪华不再形成对比,抒写兴亡之感,暗寓殷鉴不远之意;C.这是一首写景诗,写春光中的隋堤柳色,但美景无法消去诗人内心的哀愁,相反却使它格外强烈起来;D.这是一首宦游诗,“行人”即在外做官谋生的作者;诗歌写眼前大好春光,抒发思念故乡的感情;6.对艾青煤的对话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请给我以火A.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曰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 “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前景的到来;二、理解运用46分一沁园春雪24分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曰,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诗人说“望”,写的却远超出视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诗人选择的观察点很高,存在于想像之中;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说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一个“望”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惜”字又含有什么意味5.如何理解“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6.诗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联系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体会此主旨句的含义;二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4分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①,/层林尽染②;/漫江碧透③/百舸争流④;/鹰击长空⑤,/鱼翔浅底⑥,/万类霜天竞自由⑦;/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感情,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名句、曲子词、乐府等;它始于唐,盛于宋;C.“沁园春”是词的词牌,这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D.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可定为中调; 2.词中“看”字可称“领字”,这领起了下文的哪些句子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两句 B.①~④四句 C.①~⑥六句 D.①一⑦七句3.运用了“词语移用”修辞方法的是A.击 B.翔 C.击、翔 D.染4.诗词讲究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春意盎然之景表现了出来;这节中,这样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判断全正确的一项是A.独、寒、击、翔 B.染、透、争、击 C.层、透、翔、问 D.万、遍、争、碧5.对下面诗句中词语分析品味正确的一项是①“极目楚天舒”,“舒”字既是诗人所见的开阔,又是诗人的心情舒畅,情景交融;②“独立寒秋”,“寒秋”寓指当时的政治气候;③“一桥飞架南北”,“飞架”比“横跨”好,在于能形象地写出大桥的动态、结构的宏伟建筑的飞速;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意思是孔子感叹岁月的流逝,而词中引用则反其意而用之,强调要“只争朝夕”;⑤“截断巫山云雨”,化用典故,说明人民的魄,为下文神女的“惊”作铺垫;A.①③④ B.②④⑧ C.①③⑤ D.②③⑤6.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想到了杜牧山行中的两句诗是;7.“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三句词语的次序同一般语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如果变成一般语序,该是怎样的三8分村庄离我很远,城市离我很远,金钱离我很远,地位离我很远.荣誉离我很远,我并不孤独,我拥有一片海,一个始终生动、深刻、丰富的爱之海;我孤独吗 1.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A.一个回国探亲的远离祖国的侨胞 B.一个生活在海边但长期出海的渔民 C.一个保卫祖国海防的解放军战士 D.一个初到海边的孤独的行者 2.选出对“始终”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A.表达了对祖国的无比忠城 B.表达了对信仰的无比坚定 C.表达了对事业的元比热爱 D.表达了对工作的无比热忱 3.选出给本诗所起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 3分A.孤独 B.远近之间 C.我并不孤独 D.爱之海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三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一代天娇.jiāo 陈.吉思汗chén 绿茵.yīn 留滞.zhìB.还.看今朝huán 弥.足珍贵mí蒙.胧méng 丝缕.lǚC.淅淅..沥沥xī润如油膏.hāo 颤.动zhàn 蓑.笠suōD.银波微漾.yàng 引吭.高歌háng 嗒.然tà昏晕.yūn2.下列词语解释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A.惟余:只剩下秦皇:指秦始皇嬴政射雕:比喻善射B.留滞:停留不流通风流人物: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C.妖娆:娇艳美好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弯弓:拉弓D.风骚:原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须:等到俱:都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雨说,我来了,我来四月的大地;②刚接到作品时我开始有一些 ,因为作者是男性,字里行间都透着阳刚气;③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了;A.探访犹疑解除 B.探询疑惑解除C.探询犹疑解决 D.探访疑惑解决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B.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D.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的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5.下面的诗句朗诵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当我临近你们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D.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6.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中华对联这一艺术瑰宝,萌芽于先秦,问世于唐代,繁荣于明清;而中国古典小说,历经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几个阶段;宋元话本中就有对联出现,;三国演义中的对联约有373副之多;A.而明清的章回小说,正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B.明清的章回小说里也有对联出现C.更有胜者—明清的章回小说,可谓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D.可是明清时期的章回小说里却不能见到中华对联这一艺术瑰宝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含20字;4分据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13日在北京宣布,大陆有关方面将进一步为台湾居民入出境提供便利;对在高等院校就读的台湾学生按照大陆学生标准同等收费;并逐步放宽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的条件;8题;4分陈思艺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平时与同学也在谈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内容;期末考试,成绩大大下降;这时,她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发脾气;面对这种情况,陈思艺的妈妈和同学都准备开导她;他们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妈妈写几句开导的话;妈妈说:二、阅读理解50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30题;一沁园春雪1936年2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A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B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C ,还看今朝;9.填写出文中所缺少词句;3分A. 1分B. 1分C. 1分10.下列各句中不是对偶修辞的一句是 2分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C.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D.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11.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2分答:上阕写 ,用了的表达方式;下阕写 ,用了的表达方式;12.下阕第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在上文的写景与下文的抒情之间有什么作用2分答:13.上阕写景中,所选的景物有哪些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景物3分答:14.文中画线的句子“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写的是虚景,有人评价说这与毛泽东追求真理的人生观不符;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分答:15.词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态度是否相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答: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1、B 2.A 3.B 4.比喻、拟人;比喻、对偶 5.D 6.A 7.1这首诗借春雨的拟人化;充满爱心的倾诉;2夏、冬;蝈蝈、蛐蛐;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8.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②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④略9.D10.词牌名,题目11. 诗经离骚;描写,议论;12. 写景书怀;北国雪景;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5分13.A 14.D 15.D 16.略17.答:抒发作者对勇敢、乐观和自信的赞美;18.答:“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19.答:寄予了要勇敢面对生活,乐观对待人生;20.答:拟人化的手法,雨是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形象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二一、1.D2.D3.C4.A5.B6.A 二、一1.这样写,词的意境大气磅礴,气象雄伟,令人心胸开阔,心气豪爽,精神奋发;更能令人产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2.动态描写;化静态为动态感受北国的雪景壮丽雄奇,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神州大地生机蓬勃,中华民族前途光明;3.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阕的写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价;4.“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惜”中含褒,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具有雄才大略;“惜”中有贬,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才华不足,不擅“文治”;5.“文采”“风骚”本指文学才华,这里指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表现五位英雄缺少文采,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6.“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现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抱负;作者坚信将来人民的江山定要开辟民主幸福的新时代;二1.D 2.D 3.B 4.B 5.C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7.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三一、积累与运用20分1、D 2.D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3、A 4.D 应该为“事半功倍” 5.C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6、A7、方便台胞大陆再开三道门8、妈妈说参考:孩子,这次考得不好,你的心情我理解,你的基础好,不应灰心,关键是要找准原因,集中精力学习,妈妈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二、阅读理解50分一9.填写出文中所缺少词句;A.欲与天公试比高1分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分 C.数风流人物1分10.下列各句中不是对偶修辞的一句是 B 2分11.2分答:上阕写祖国壮丽的山河之景,抒发壮志豪情,用了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下阕写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12.2分答:承上启下的作用13.3分答:黄河、长城等;因为这些景物是北国的代表、是祖国的代表,并且景物有雄伟的气魄,与全词开阔的意境相符;14.2分答:不正确;这样写是为了直抒胸臆地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15.2分答:不同;评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用的是“稍”“略”,而对成吉思汗,则是:“只识弯弓射大雕”,表现了作者对只懂得武治而不懂得文治的人的批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单元检测题(一)第一单元(一)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使用(60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5分)gāo()莽莽..()妖ráo()田圃.()喑.()哑润如油禁.()锢颤.()抖分.()外qiáng ( ) bǎo()弹奏.()丝缕.() suā()衣弥.漫()略.输()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 )(3分)A.喧嚷成吉思汗温声细语安慰 B. 浸水洗礼红装素裹劫难C. 朦胧原弛蜡象覆盖射大雕 D.疲倦天娇憧憬荡漾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3分)A.大河..上下(黄河)风骚.(离骚)俱.往矣(都)B.蜡.象(蜡烛)风流..(不能出声)..人物(建功立业的)喑哑C.稍逊.(谦逊)忍冬..(忍受冬寒)惜.秦皇汉武(爱惜)D.须.晴日(必须)莽莽..(无边无际)惟.余(只)4.请将下面语段中空缺的词语补充完整。
(3分)一棵树,如果花朵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出众,也许它的位置会很好,在蓝天的映衬下()约多姿。
5.请将话题与诗句用斜线连接起来。
( 4分 )亲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哲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气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送别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读过《西游记》,一定会知道“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0分)(1)孙悟空为什么要借芭蕉扇?他是向谁借得?(2)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三调芭蕉扇”的结果写出来。
一调:二调:三调:7.根据所给的语言材料,使用对偶知识,写出上联。
(2分)他们来自四面八方,相貌语言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讲究忠义诚信,对待朋友都能肝胆相照。
上联:下联:心情肝胆,忠义诚信并无差。
8.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 5分)A.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目光就象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目录第一单元测试卷 (1)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7)第二单元测试卷 (9)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16)第三单元测试卷 (18)第三单元测试卷答案 (25)期中综合测试卷 (28)期中综合测试卷答案 (34)第四单元测试卷 (36)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 (42)第五单元测试卷 (44)第五单元测试卷答案 (50)第六单元测试卷 (52)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58)期末综合测试卷 (60)期末综合测试卷答案 (67)第一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娉婷.(tín)丰润.(rùn)红装素裹.(guǒ)B.鲜妍.(yán) 摇曳.(yè) 呢喃.(lán) 新颖.别至(yǐnɡ)C.汹.涌(xiōng) 飘逸.(yì) 冠冕.(miǎn) 不屈不挠.(náo)D.凝.望(níng) 忧戚.(qī) 滔.滔(tāo) 成吉思汗.(h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战狼2》,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B.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因此长得惟妙惟肖....。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D.村干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3.(广元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所有学校都要关爱留守儿童,利用一切契机激励他们,锻炼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
B.10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各地读者纷纷来到图书馆、书店等地,阅读图书,品味书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检测内容:第一单元得分________卷后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嘶.哑(sī)分.外(fèn)娉.婷(pìng)浮.动(fú)B.摇曳.(yè) 折.腰(zhé) 鲜妍.(yán) 可.汗(kě)C.妖娆.(náo) 海峡.(xiá)红晕.(yùn) 凝.望(níng)ng)D.冠.冕(guān) 枉.然(wǎng) 飘逸.(yì)轻灵.(l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3分)A.漫游优戚生机勃发呢喃软语B.黎明流盼屏气凝神心驰神往C.汹涌丰润通宵达旦尽态极颜D.坟墓喉咙涛涛不绝稍逊风骚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B.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A.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获得冠军,朱婷被评为MVP和最佳主攻手,人们因此称她为排坛的“一.代天骄...”。
B.他从头到脚都换上了新装,给人一种冠冕堂皇....的感觉。
C.早晨雪停了,推开门,好一派红装素裹....的景象出现在眼前。
D.马化腾、马云等人都是当今中国互联网界的风流人物....。
5.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理的非议。
(这个句子的宾语是“非议”) 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整个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
(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否定不当)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________。
①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②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④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A.①④②③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④②③①7.名句默写。
(6分)(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毛泽东《沁园春·雪》)(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4)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用《沁园春·雪》中的句子填写)8.综合性学习。
(6分)2018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
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部分中小学也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某中学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对全校同学做了中学生了解英雄人物情况的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材料二《现代汉语词典》中“英雄”的解释如下: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材料三川航机长刘传健,在万米高空客机驾驶舱玻璃脱落的危急情况下,驾驶飞机奇迹返航。
中国民航局表彰他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能够在生死一线之际成为英雄,源于他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和出类拔萃的专业能力。
(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中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
(3分)当前,中学生对古代英雄、革命英雄、动漫电影英雄了解较多,对当代英雄了解较少。
(2)主题班会“论英雄”环节,同学们展开了自由讨论。
请你结合所给材料,对同学们的讨论作总结发言。
(3分)小辉:古代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戚继光等,勇武过人,谋略超群,实在值得钦佩。
小丹:那些动漫电影里的英雄,超人、钢铁侠才叫厉害,每次都能拯救地球。
小薇: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流血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才是真英雄。
小波:现在是和平时期,基本不打仗,也没有外星人入侵,这些英雄再厉害都没用啦。
小梅:那我们今天还要不要英雄?总结发言:示例:同学们,英雄不光是勇武过人、谋略超群、拥有超能力、流血牺性的人,只要他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英勇斗争,他就是英雄;当今虽然是和平时期,基本不需要打仗,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英雄,需要拥有不怕困难、不顾自己这种精神的平凡英雄。
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2题。
(12分)露田晓菲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松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紧阳光妩媚的清早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9.说说诗中的“露”具有什么特点。
(3分)默默无闻、乐观向上、心灵纯洁。
10.全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2分)拟人。
妙处:化抽象为具体,使“露”的默默无闻、乐观、心灵纯洁、舍己为人的形象展现得格外生动真实、亲切可感。
11.读了这首诗,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3分)示例:在生活中,即使我们很普通很平凡,我们也要乐观向上,不要抱怨,应该永远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心。
12.仿写。
(4分)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示例:我不是巍峨的高山/也不是连绵的峻岭/我就是我/一座平凡的山丘(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7题。
(17分)给燕子留个门干亚群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一直响到村西。
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热闹,门前的枣树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
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我们感到不解。
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主人不欢迎它们。
敞开门,有春风灌进来。
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中温暖的路,燕子顺着赶过来。
春风把沿途的树都弄绿了。
于是,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闪电。
老屋横梁上的那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
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年筑的,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子。
去年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
村里的房屋多是平房,有些还是茅草房。
燕子似乎并不嫌弃,只要人们开着门,有一处可容它们筑巢的地方,它们就会把巢安在那儿。
老人们说,家有燕子窝,那是一家人的福气,说明这家风水好。
所以家里有老人的,每到春天总是盼望着门前呢喃的声音。
我们那儿并不重视喜鹊,而把燕子看成喜鹊的化身。
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身体不适,他们就把能不能熬过冬天作为给自己的一个命数。
二月初燕子准时飞回来,那些躺了一冬的老人不管可不可以下床,都要起来在门口坐一坐,听听燕子的呢喃,看看燕子忙碌地衔草加固巢,心里觉得有一种踏实感。
我们不知道鸳鸯是怎么一回事,却知道家里的燕子是双飞双宿的。
大清早,等门一开燕子马上飞出去了,当它回来的时候嘴里肯定衔着草什么的,有时独自回来,有时两只一块儿。
你一口草我一口泥,共筑着它们的窝。
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
村里小夫妻哪天吵架了,做妻子的就会责备自己的男人,怎么连燕子都不如,它们还懂得温情。
刚才还气呼呼的男人,此时默不作声,一个人提了只筐出去了。
等他回来的时候筐里准有妻子爱吃的水果。
燕子等窝筑好后开始产卵,大约一个月后窝里便会伸出几张黄黄的小嘴。
此时是燕子最最忙碌的时候,两只燕子飞进飞出,喂养着它们的小宝宝。
老人说,燕子一袋烟的工夫要飞出三次,一天下来将近要飞一百多次,直到小燕子能独立觅食为止。
而小燕子长大的那阵子,家里是颇为热闹的。
一会儿叽叽喳喳,一会儿唧唧啾啾,尤其当燕子爸爸与燕子妈妈从外面觅食回来的时候,横梁上是一片喧闹。
只只张大着黄口,争先恐后地要食吃。
等老燕子飞走了,它们才个个缩回窝里安静下来。
再过一段时间,小燕子开始学飞,扑棱棱地从窝里飞到窝外,再由屋檐下飞到树枝上,这样一路地飞远。
如果还不到迁徙的时候,小燕子们绝不会飞走,到了晚上还是会飞到自己的窝里。
我们家约定俗成,最晚进门的人,总会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齐了,然后关门——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
就像大人牵挂贪玩的孩子迟归那样,我也会提醒家里人:给燕子留着门。
村里开始有人建房,原来居住的老房子得拆掉。
上了年纪的人遵循一个原则,五黄六月是不可以动土木的,所以村里很多人建房子多选择在秋天,这时候燕子已准备南飞了。
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来的燕子窝整个地端下来,然后放在树杈上,希望明年燕子归来的时候还能发现这个标记。
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会有燕子进出。
整天锁着的大门和平整的天花板,让燕子越飞越远了。
当村里最后一栋楼立起来的时候,村子变得寂寞起来。
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
以至回忆燕子确确实实的叫声,却模糊了。
村民习惯了关门。
13.村里人的哪些行为表现了对燕子的重视和喜爱?请简要概述。
(4分)①春天,开门欢迎燕子归来。
②村里的老人看燕子,听燕子的呢喃。
③晚上给燕子留着门。
④把拆下来的燕子窝放在树杈上。
14.请结合语境,分析“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中“仪式”一词的妙处。
(3分)“仪式”一词一般用在比较神圣的典礼上,在文中大词小用,写出晚上做最后一件事的庄重和认真,体现了燕子在“我们”心中的位置(体现“我们”对燕子的喜爱)。
15.“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岁月流走,当村里迎来一座座新楼后,燕子却在慢慢离去,人和燕子和谐共处,如一家人一般生活的热闹场景如今只能成为美好的回忆。
16.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分)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
通过对燕子的神态、声音、动作等细节的描写,写出了燕子双飞双宿的生活习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燕子间的温情,也表达了“我”对燕子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与下文写人类夫妻相处的情景相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