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东甲骨文异体字探讨
花东甲骨文异体字论文

花东甲骨文异体字探讨作者简介:王雅琴(1983-),女,山西省阳泉市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方向:古文字学。
师从林志强教授。
【摘要】在汉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异体字应运而生并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发展,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一系列古文字阶段,异体字可谓比比皆是。
今天,我们仍有许多异体字需要整理和规范,基于此,本文对这一具有历史性的文字现象进行研究,以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的编号为91花东h3甲骨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花东甲骨中的异体字,在展现殷商人对生活、思想领域宏观认识的同时深入探讨异体字产生的时代原因和意义等问题。
【关键词】安阳;花东甲骨;异体字【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1)11-0024-021 关于异体字异体字,《说文》也称作“重文”、“或体”。
关于异体字,目前学术界有两种比较通行的观点:一是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一组字,这是广义上的分法。
二是狭义上的概念,认为异体字应属同一种字体内的一个或几个意义系列相同、读音相同而形体上不同的字。
本文采用狭义上的观点对一期花东甲骨文中出现的93组211个异体字进行分类,择其代表阐释说明。
甲骨文处于汉字发展的源头上,但确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体系。
说它成熟是因为它拥有自己的构形系统,并且经过五期的发展日臻完善。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甲骨文由于形体结构尚未完全定形,书写时随意性很大,仍处于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筛选淘汰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里,突出表现为异体字繁多,即一个字常常有许多异写。
花东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花园庄东,故而得名。
经考古发掘、文字考释以及商史研究可知这批甲骨属于武丁时期,与以往卜辞不同的是占卜主体为“子”,这在甲骨学史上也是首见。
花东甲骨文作为一期甲骨,是文字源头的源头亦不例外,包括有许多异体字。
以下对花东甲骨文异体字分类概括并择要者分析。
2 花东甲骨文异体字分析2.1 通过字素移位而形成的异体:这类字形数量最多。
从花东甲骨看殷商时期甲骨占卜中的若干问题

从花东甲骨看殷商时期甲骨占卜中的若干问题摘要:从花东甲骨所体现的情况看,殷商时期的甲骨占卜中,卜兆确系整个占卜过程中的核心与灵魂;花东占卜主体“子”对同一事件进行内容完全相同的卜问次数最多可以达到十次,十次以上者不见;花东兆序字的刻写位置有着自身的特点和普遍现象,但亦有少量特例;花东甲骨中的占卜记录,即卜辞,常有被刮削者,且被刮削之辞的卜日绝大多数是记为天干,这种现象大概与该“子”家族的占卜制度有关;花东中亦存在“犯兆”现象、界划线等,但其界划线的使用未见使人对卜辞、兆序字和卜兆之间的隶属关系产生歧义之例。
关键词:甲骨占卜;卜兆;兆序字;卜辞殷墟甲骨卜辞有王卜辞和非王卜辞两种,前者体现的是殷商王朝最高统治者商王所使用的卜法,后者体现的是商王之下的其他殷商贵族所使用的卜法。
本文要讨论的花东甲骨卜辞属非王卜辞。
这是安阳殷墟科学发掘出土的一批新材料,多为完整卜甲。
这批材料于2003年底以三位一体的科学著录法全部刊布①,为从微观上研究甲骨卜法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前学者研究殷墟甲骨卜法,大多只能依据甲骨著录书中的拓本或摹本,由于清晰度等条件的限制,一些微观层面的观察如兆序字的判断等往往会受到很大影响。
花东材料的著录则基本上克服了以往甲骨著录书中的这种局限性。
这批材料公布后,学界对它的讨论多集中在其所属时代、占卜主体的身份、甲骨文例、释文校读等问题上,本文则试图从卜法的角度,对这批甲骨所体现出来的商代甲骨占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一、卜兆是殷墟甲骨占卜中的核心与灵魂张秉权先生曾指出:“殷墟甲骨上的种种现象,似乎都是环绕着一个核心而产生的,那个核心便是纵横俯仰的卜兆。
譬如攻治钻凿是在替开兆做准备工作;序数是标记卜兆先后次序的;记兆术语是标记卜兆性质的;卜辞是一个或一组卜兆的贞卜的题目……凡此种种,都像众星拱月似的环绕在卜兆的周围,可以说都是卜兆的一些附属品……只有卜兆才是占卜中最主要而缺少不得的东西,它是一种预示吉凶的神秘符号。
补释花东卜辞中的“觞”字

[收稿日期]2020-11-11[作者简介]付强,男,陕西丹凤县人,上海三唐美术馆馆员,主要从事青铜器与古文字研究。
①李宗 :《甲骨文字编》,中华书局,2012年,第1071-1072页。
②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增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82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第六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89页。
④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释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792页。
补释花东卜辞中的“觞”字付 强(上海三唐美术馆,上海200120)摘要:花东卜辞中的“。
一。
(《花东》312)(2)……,岁祖□牝,蒸自□在。
一二三四五。
(《花东》480)(4)……贞,王ㄓ舌”。
②《花东甲骨释文》对此字释“ ”,③《甲骨文合集释文》对此字没有释。
④李春桃先生认为此字以往多误释为“ ”,其实这类形体在 上还有.(籣声),应释为觞字。
其所从的 旁带有两柱、三足,中间无流。
青铜器中三足器和 都带有两柱,三足器的象形写法,也有写作一个柱形(花东51),整理者认为其上部多一弯折笔划,当为 字异构。
其说可信,从写法上看,去掉该形上部一弯折画后剩余部分即字。
下部极为近似,应是 的象形写法。
觞字本从(《合集》3945正)形在甲骨文中有异体作,后者下部从 。
可见、那样下部是形若是觞字,相应青铜器似乎也该定名作觞。
但是,字形下面部分的右边有个/,的/在其正后方,所以从前面是看不到右边有/的,甲骨文的“ ”字写作(《合集》19791),没有一个带/的。
爵的两个柱子与侧面的/,在一条在线,正面看时,正好有两个柱子和右边的/,所以(《合集》3409)、字,当是从“爵”,从“.”。
“爵”,从“.”之字,也见于金文鲁侯爵、觞仲鼎、省声,籀文觞从爵省。
”我们看上面金文中的“觞”,从“爵”,从“籣”,“籣”是声符。
“”是两个柱子的爵,我们知道现在商周考古出土的爵,有带一个柱子的,也有带两个柱子的。
古代汉语中异体字的概念

古代汉语中异体字的概念古代汉语中的异体字是指与标准汉字在形状、结构、发音或意义上略有差异的字形。
这些字形因历史、地域、个别书法家的习惯等原因而产生,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广泛流传和使用。
异体字体现了汉字演变的多样性和变迁的历史痕迹,是了解古代书法、语言演变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
首先,异体字的产生可以归因于历史的演变。
在中国古代,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字形、发音和意义都有所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字形出现了差异和变异。
这可能是由于文字的传承和传播过程中,由不同的字书录、工匠等所根据当时的发音和用字习惯而逐渐产生的。
例如,"然"字在古代曾有多种写法,包括"忍"、"荏"等等。
而这些异体字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古代文化和社会的变革和多样性。
其次,异体字的出现还与地域因素有关。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之间存在着方言差异和文化传统的差异。
因此,相同的汉字在不同地域会出现不同的字形。
例如,北方地区有时将"內"字写成"内"、"家"字写成"傢";而南方地区则保留了"內"、"家"的原始写法。
这种地域性的异体字,使得汉字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样的面貌。
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和交流的活跃。
第三,书法家的个别习惯也会引起异体字的产生与传播。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取决于个人的风格、喜好和技法。
在古代,许多著名的书法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字体和笔法,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字形的发展。
例如,王羲之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被誉为"飞白狂草",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王羲之常常在书法作品中运用独特的笔画、结构和布局,这些个人创新的技法往往被后人效法并发展成为自己的艺术风格,从而造成了同一汉字的多种异体字形的出现。
最后,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异体字在后来的演变中逐渐被废除或淘汰。
古文字探源:东及其衍生字

古文字探源:东及其衍生字东,象形字,繁体字写作東,读作dōng。
甲骨文字形树杈上有个鸟巢,有的只有鸟巢轮廓,有的复杂到把鸟巢上纵横的枝条也画出来。
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大致相同。
篆文简化并规范化,隶变后,楷书写作東,简化字用草书楷化写作东,失去象形特征。
本义原始巢居。
远古人最初和其他动物一样居无定所,后来开始向动物学习。
南方潮湿,南方人就学鸟类,筑巢而居。
北方干燥,北方人就学兽类,挖穴而居。
人们开始学习小鸟,建造巢居。
这种巢居以树杈为基础,用细树枝和草一圈一圈地编织,最后形成一个圆形巢穴,其底部用稍粗的树枝横向撑开一个平面,可以躺卧,还遮阳避雨,开口朝太阳升起的方向,便于采光。
东字与向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向字本义北方人建造的半地穴式房屋,甲骨文字形是半地穴式房屋的样子。
考古发现,这种房屋的门道朝东开。
由于原始巢居开口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使得东字演变为方位词。
有趣的是,西字甲骨文字形则是真鸟巢。
甲骨文中,东字已是方位词,不再指原始巢居。
因此,《说文》的“东,动也”,以及官溥所说的“日在木中”属于望文生义。
《字源》的口袋说,解释不通东字的衍生字。
比如,冻字,总不能说是用口袋装水成冰吧。
由于东被方位词专用,其原始巢居之义另造形声字栋来表示。
东字指太阳升起的方位是引申义,与西相对。
当太阳的第一楼阳光射进巢居的门口时,人们就会醒来,下地采集或狩猎去了。
《诗经·国风·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
引申为东边的,东方的。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赦免郑国,让他做东路上的主人,使者的往来,供应他所缺少的一切东西,对君王也没有害处)。
东道主后泛指主人。
引申为主人。
如,东家,房东,股东,做东(请客的人)。
《字源》认为,是橐[tuó]和束的初文。
《说文解字》认为,“东,动也(太阳从树丛中冉冉升起)。
25花东疾字修改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的“疾”字*喻遂生《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以下简称《花东》,引例用“花”加片号)①出现了不少新的字形、新的词义和新的语法现象,值得认真研究②。
本文是对《花东》“疾”字的个案分析。
一、字形《花东》“疾”字共出现38次(含“疾死”合文1次),细节忽略不计,其字形作、者共31次,作、者共2次,作、者共3次,作者2次。
1、、为“疾”字最常见的字形,与其他甲骨无别。
《花东》同片左右对贞卜辞中的“疾”字,往往一作,一作,或面向中缝,或背对中缝,对称排列,如37、247、446片。
也有对贞两字方向相同的,如264片皆用字。
2、、为新出现的字形,改侧面人形为正面人形,共出现3次,后1例、并用,可见其互为异体:(1)己卜,丁终于子?(花69)(2)己卜,丁终不于子?(花69)(3)乙卯卜,其御于癸子,册豕土一,又鬯?用,又。
(花76)3、亦为新出现的字形,在常用字形上加房屋,出现2次:(4)辛卜贞,往,不死?(花3)(5)其,若?(花331)4、从女作、者共2次:(6)丁未卜,子其,用若?(花241)*本文为中国文字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2005年7月·保定),在会上台湾中研院史语所蔡哲茂先生、中山大学陈伟武先生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谨致谢忱。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花东》所附《字词索引表》给本文写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此谨向《花东》编者,特别是刘一曼先生、曹定云先生表示敬意。
②参见拙文《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的语料价值》,收入《花园庄东地甲骨论丛》,台湾圣环图书有限股份公司,2006年。
(7)勿?用。
(花241)《甲骨文编》“妆”字下收有(邺初下386)、(京津1682)两例,后者即《甲骨文合集》18063,仅残存1字,前者即《合集》5652,其辞为:“贞,巫妆不御?”《甲骨文字诂林》释为“妆”,其按曰:“‘妆’为‘巫’之名。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释文》校议-最新文档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释文》校议1991年殷墟花园庄东地H3坑出土了大批甲骨,经过一系列的繁琐工作,《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一书终于在2003年12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全书包括拓本、摹本、照片和释文(本文简称“原本”)几个部分,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005年,姚萱女士在博士论文《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的初步研究》中对花东释文进行了全面地校读,辨正了原书的不少错误和疏漏之处,并且重新做了释文(本文简称“姚本”)。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深感作者功力之深厚,敬佩之情常常油然而生。
然而,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我们不揣浅陋,在这里把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表达出来,祈请方家指正。
一. 辞序部分花东9:丙寅夕卜:[由],(虞)于子。
一 9•3(左甲)丙寅夕卜:侃,不(虞)于子。
一 9•4 (右甲)字,姚本读作“忧虞”的“虞”。
“不虞”就是倾向于好的方面。
花东的腹甲对贞一般是以右为主的,多数释文应先右后左。
“侃”、“不虞”都是问疑者的倾向性意见,所以按照花东的习惯是刻在右甲的。
蒋玉斌先生文已经指出3辞和4辞顺序应该颠倒过来。
花东3号有如下卜辞:[丙]卜:丁不(延)(虞)。
一 3•2丁(延)(虞)。
一 3•3丁不(延)(虞)。
一 3•4其中的2辞和4辞均位于右甲,3辞位于左甲。
而且4辞的兆序数作“二”,姚本释作“一”,非是。
可见,2辞与4辞当为卜同事之一卜和二卜,反映出问卜者对“丁不(延)(虞)”的期望。
这一点似乎可以看作蒋文的一个旁证。
同理,3号卜辞的3、4辞也应该颠倒过来。
同样的情况还见于花东183号。
辞作:壬卜:丁(虞)(延)。
183•8(左甲)壬卜:丁不(虞)。
一 183•9(右甲)8、9辞也应该互换位置。
花东103:丁卯卜:雨不至于夕。
一 103•1丁卯卜:雨其至于夕。
甲骨文象形字异体情况研究

[作者简介]易轩,广东湛江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史。
甲骨文象形字异体情况研究○易轩(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摘 要] 本文通过对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异体的表现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从异写和异构两个方面明确甲骨文中象形异体字在数量、形体结构和类型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异体形成原因。
[关键词] 甲骨文;象形字; 异体字[中图分类号]H 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1-0016-02一、引 言对“六书”的研究,象形是历来争议最少的,象形是摹拟事物外形的造字方法。
有关此点,众家没有大的差异。
其争议分歧主要集中象形范围大小差异和内涵差异,也即象形字的独体与合体之分。
下文我们只要依据狭义的象形对甲骨文进行分析,其归类标准为:1.象形字必须是独体字。
2.象形字不可分割或分割后不能准确表义。
异体字,无论概念还是外延的界定,学界仍有分歧。
但,大体可以概括为:凡音义相同而字形不同,并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互相替换使用的一组字为异体字。
对甲骨文字进行论述,由于语境缺失,时代久远难以对其读音进行准确定论,只能据其字形进行论述。
因此,本文中我们参照王宁(2002)和李国英(2007)的观点将甲骨象形字的异体划分为异构字和异写字两大类型。
异构字是为一个词而造的不同形体,其构形的属性有着差异。
异写字则是因写法不同而形成的异形。
对甲骨文象形字中异体字进行研究,我们重点选择辞书中那些构形明确、表词清楚、目前学界考释过的有定论字,对诸家考释意见尚存分歧较大的字,则暂不考虑。
据此,我们得出现如今已经有定论的甲骨文象形字280个,其异体字组数223组,从分布情况看,一组甲骨文象形字异体字多分布在7到9个之间。
二、甲骨文象形字的异体一)异构字异构字是指“构形方式不同或者构形方式相同但构件不同的异体字”[1]92。
甲骨文中象形异构字并不多,总数30组,在象形异体字中所占比例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学术界有两种比较通行的观点: 一是音义完全相同, 在任何情 刻 驯1 1) … 2 ()蹲: 6 9 … . 1 () : 2 6… 8( 3 3 9 F () 锖 9 2 8
况 下都 可 以互相 代替 的一 组字 , 是 广 义上 的分 法 二 是狭 义 这 上 的概 念 , 为异 体 字应 属 同一 种 字体 内的 一个 或 几 个 意义 系 认 花东 甲骨 文用倾 斜 的人影 表 示 西斜 的太 阳时 , 从“ , 或 日, 或 不从 “ 日” 于是 有 了“ ” “ ” 形 , 二者 意 义相 同 。“ ” 、 两 但 萸 为
… 一 , 。 无 区别意义 的作用 。“ 较“ ” 粕” 字增 加“ 形 , 又” 表示 以手 持刀
宰割 牲畜 , 有伤 害之 义 。“ 则 在“ ” 陋” 形上 增加 双手之 形 , 手 表 捧器皿 进行 隆 祭 。加 义素 而形成 的异 体在 花东 甲骨文 中大 量存 在 , 胜枚 举 。 不
概括 并择 要 者分 析
2 花东 甲骨 文异 体 宇分析
’ 文 中 。 ’ 。
更 为 明显 , 例如 “ ” 。有 的则 是 为 了使 字 形态 上 下对 称更 为 美
2 1 通 过字 素移位 而形 成 的异 体 : . 这类 字 形数 量最 多 。包 括上 下移 位 、 左右 移位 、 下 、 右 同时 移 位 以及 内外移 位 四种 上 左
趣 篙16()~ 一 5 1 伐: 7 4 ……寸 5 9 1 " 4()  ̄3 行25() 48
淘汰 的过 程 中 , 这一 过 程里 , 出表 现为 异 体 字繁 多 , 在 突 即一 个
而 苎 茎 文字 考 释 以及 商 史 研究 这批 甲骨 属 王盘。 卜 … ( 南鱼。)~ 。 得 有 古发 掘 、 妻 名 经考 差 . 譬知曼 可 . ; ( ~ 孟。 … 。(一售。 。 … … ) ,… … … ) 。 。 … 一 … …
2 3 通过 添加字 缀而 形成 的异 体 : .
. 口
甲骨文 处 于汉字 发展 的源 头 上 , 确 是 一 种成 熟 的 文字 体 但
系 。说 它成 熟是 因为 它拥 有 自己 的构 形 系统 , 并且 经 过 五期 的 发展 日 完 善 。然而 我们 也 应 看 到 , 臻 甲骨 文 由 于形 体结 构 尚未 完全 定形 , 写时 随 意性 很大 , 处 于 一种 不 断 发展 变 化 、 选 书 仍 筛
【 关键 词】 阳 ; 东 甲骨 ; 安 花 异体 字
【 图分 类号] 2 5 中 30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o 9 5 7 (O 1 i 一0 2 - 0 10 - 0 12 l)i 04 2
异体字 《 》 称 作“ 文” “ 体”。关 于 异 体字 , 昃 3 ( … l ( 难 艚 8 ( ) ~ . ; 52 ) … 2 1 : 2 2 ~ 羹~ 3 ) 69 3 说文 也 重 、或 目前 ~ … … … 一… 一
。
于武丁时期, 与以往 卜 辞不同的是占卜 主体为“ , 子”这在甲 示: l 一 骨学 彳o ~T4 ( t l2 6 )
・
雨 甲1 ( …… 1 1 , z 3 四 ∞( 3 ) )
字数 ’ ’ 疋 是 为 水 1 征
多 体 以 下对巴东 甲骨 量 字 宗审 ) 。, 喜芬 ~ 毒。 ) 异字 文 望 类 : (~一。 ) : 。)~ 。 。 。 。 花 异体 分 ‘ 花
观 , 如“ 字 。书手 在记 录 占 内容的 同时 , 知不 觉 中开 始 例 鸯” 不 追 求文 字形 体 上的美感 。
罄 2 ( ) 一:3 ( :了33 … 一 8( : 8 2
从: 4 9 ~ ~ 2 () : 4() … c 2 () 1 ) … 啐9 1 6( 0 盛1 7 … 一  ̄ 9 7  ̄8
州
2 年 月 旬) I15 C-1 0 1( 刊 S00 N 4I 1 1 下 S07 4 1 N9 1 16 — 1 /
花 东 甲骨 文 异体 字 探讨
王 雅 琴
( 福建 师范大学 福建 福 州 3 0 0 ) 5 0 7
作者 简 介 : 雅琴 ( 9 3 ) 女 , 王 1 8 - , 山西省 阳泉 市人 , 福建 师 范大 学 文 学院 2 0 0 9级硕 士 研 究 生。 专业 方 向 : 古文 字 学。 师从 林 【 要】 汉 字发展 的历史 长河 中 , 摘 在 异体 字 应运 而 生并随着 汉 字的发 展 而发 展 , 甲骨文 、 文、 国文 字等 一 系列古 文 字阶 段 , 金 战 异体 字 可谓 比 比皆是 。今 天 , 我们 仍 有许 多异体 字 需要 整理和 规 范, 基于 此 , 本文 对这 一具有 历史 性的 文 字现 氰进行 研 究 , 以殷墟 花 园庄东 地 出土 的编 号为 9 花 东 H 1 3甲骨为研 究对 象 , 重分 析花 东 甲骨 中的异体 字 , 展现 殷商 人对 生活 、 着 在 思想 领域 宏观 认 识 的 同 时深 入 探讨 异体 字产 生 的时代原 因和 意 义等 问题 。
,
代 变 骨 中 现 9 2个 体 进 分 , … -, 在 H 皆 … … …… 表 说 三 释 文 出的3 1 异 字 行 类 其力… ’ 组¨… 。。●~ 阐 明 组1 择 口…
。
相: 曼
I. 同字 而 。
要
璺 “”本 ,繁 口 。桂字 荑 壹“”在挂形 噗的 字后 加 形 “,从 从 , 是 “,上 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