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集下载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切实际。任何高水平的城市规划模式,都不可能 普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国情国土辽阔, 人口众多,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也不尽相同, 城市发展模式应因地制宜,并形成城市特色。 2、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强 调城市个性,建设特色城市,塑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合理
1、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像溶蚀严重, 有些雕像溶蚀程度已超过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 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D)
1998年,美国西雅图机场的50多名居民不堪 忍受机场100分贝以上的噪音,致使精神错乱。 上万名工人开始罢工,甚至还冲进波音公司总部, 居民手持木棍,铁秋与警察对峙,扬言要砸掉机 场,如在一周内问题不能解决就一天烧掉一架飞 机。当地居民在体检中,大多发现心血管病、神 经系统疾病。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上海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 D)
A.在原市区扩大规模和经济再生产
B.向高层建筑方向发展
C.向黄浦江西岸的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发展
D.建设新城区
8、上海建立卫星城,开发浦东新区的目的
是 (C)
A.扩大城市用地面积 B.将市中心区的污染企业外迁 C.控制市中心区的人口规模 D.建立新的工业和金融中心
大城市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 地理环境:比如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 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 改造,使之趋向平坦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 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强 质烈,改使变城了市下产垫生面“的热原岛有效性应” 形 气 郊成 污 区城 染 大市带气风到污,郊染将区带城,到市也城大将区
1、城市化过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农业用地逐步演 化为建设用地,如居住、商业、工业、交通和仓储用地等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然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1、热岛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等大量的人工表面吸收和储存了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同时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等活动也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使得城市的气温明显高于周边郊区,形成了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不仅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还可能导致局部的气象灾害,如暴雨、雷电等的发生频率增加。

2、雨岛效应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的地面硬化率高,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导致地表径流迅速增加。

同时,城市中的建筑物和空气污染物会使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核增多,从而增加了城市的降雨量。

这种现象被称为雨岛效应。

雨岛效应可能会引发城市内涝等问题,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3、大气污染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活动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会导致城市的空气质量下降,引发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气候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酸雨的形成。

二、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1、地表径流变化城市的建设使得大量的土地被硬化,如铺设道路、建设建筑物等,这减少了雨水的下渗,导致地表径流迅速增加。

同时,城市的排水系统通常是为了尽快排除雨水而设计的,这使得雨水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入河流,造成河流水位的急剧上升,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风险。

2、水污染城市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径流中携带的污染物会进入水体,导致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污染。

水污染不仅会影响城市的供水安全,还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

3、水资源短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城市化过程中的水污染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然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给地理环境带来了诸多影响,这些影响涉及到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一、对气候的影响城市化使得城市的下垫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中大量的建筑物、道路等人工表面取代了自然的植被和土壤,导致地表的粗糙度增加,风速减小,空气流通不畅。

同时,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使得城市的气温高于周边的郊区,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

此外,城市化还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强度。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和污染物会干扰气流的运动,使得降水在城市内部的分布不均匀。

一些城市可能会出现局部暴雨增多的情况,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降水减少。

二、对水文的影响城市化改变了地表径流的特征。

城市中的道路、建筑物等不透水表面增加,使得雨水无法像在自然环境中那样迅速渗透到地下,而是形成地表径流快速汇集。

这不仅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风险,还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

城市污水的排放也对水文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就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使得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三、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田、林地和草地被征用用于城市建设,导致土地资源的紧张和生态功能的丧失。

城市的扩张往往是无序的,缺乏合理的规划,造成土地的浪费和利用效率低下。

同时,城市化还会引发土地的沉降问题。

过度开采地下水用于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导致地下含水层的压力减小,地面出现下沉现象,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城市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城市中的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许多野生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受到削弱。

城市中的污染物排放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生态问题,如病虫害的爆发、水土流失等。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白色烟雾
B.化肥和农药
C.塑料袋、塑料饭盒等
D.废旧书保护
6.以城市的交通拥挤会导致的严重浪费是( )D
A.城市交通设施的浪费
B.人才、资金的浪费
C.城市空间和人力的浪费
D.时间和能源的浪费
7.现在许多城市都实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
的是 ( D)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
B.提高公共汽车公司的经济效益 C.抑制私人出租车 D.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② 、影响水循环: 每逢暴雨,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
形成城市内涝。
如何缓解城市内涝?
1、完善城市内部的排水系统。 2、增加植被覆盖率。 3、铺设渗水砖,建设海绵城市。 4、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湖泊、 河道。
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所 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
小知识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污染类别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生物、腐蚀建 筑物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噪声污染
破坏生活环境
固体废弃物污染
影响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
光污染
刺激人的视觉,诱发交通事故
电磁波污染
影响人体健康
请观察以下图片,说出其反映的城市环境问题。
2、交通拥挤
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人口向外 迁移
社会治安问题 其它问题:贫困问题,城市中心区衰落等。
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病)
促使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 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
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
这是城市化进程从聚集发展 到扩散的一个阶段 (又称逆城市化阶段)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 大型中谐的人居环境 ☆ 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 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 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直击会考
1.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居民就业方式
景观特征 人口 经济开放程度 信息、交通
文化、观念
传统、落后
现代、先进
温州版蓝色多瑙河
火爆的招聘会现场 伸手不见五指 pm2.5
神一样的汤家桥转盘 火爆的招聘会现场 胶囊公寓
扒你没商量
火爆的招聘会现场 现代版愚公移山
交通拥挤
居住困难
环境恶化
“城市病”
就业困难
社会秩序混乱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如发展公共交通等)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城市化过程 对地理环境 2.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的影响
b c b
3. 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1992年
2010年
阅读P41-42材料,概括、评价城市化过程对自
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地形
趋向平坦
热岛效应 水系紊乱 生产生活污染
气候
河流 生态
人文环境 土地利用方式
影响
乡村 农业用地 第一产业 乡村景观 分散,农业人口 低 欠发达 城市 城市建设用地 第二、三产业 城市景观 密集,非农业人口 高 发达

2.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形地貌、气候、河流、生态)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负面影响)
(1)地形地貌 (2)气候 (3)河流
(4)生态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正面影响)
人文环境 乡村
土地利用方式 居民就业方式 景观特征 人口 经济开放程度 信息、交通 文化、观念 农业用地 第一产业 乡村景观
强调以人为本, 注重构建和谐的 人居环境
我国城市发展
有更多的农业人 口进入城市或当 地的小城镇 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运用信息化手 段提升城市现 代化水平
未来展望
——生态城市
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 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
生态化
欧陆风情
城堡
美国现代化城市
课堂小结:
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生物,水,土地,气候等。
1.不利影响: 过快城市化的环境问题:大气,水,噪声等污染。
其它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交通,住房,就业等
2.有利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降低人类对环境的压力。
二、未来展望
——生态城市
我们的双流
目前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 作为西部重要空港的双流也乘势而上,提出了建设“现代空港田园大 城市”的总体战略。站在时代的潮头,双流肩负更重要的责任,探索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路径,双流义不容辞。经过数年来 高速发展,双流在成都乃至中国的众郊县中,已经拥有独一无二的 竞争力。现在的双流之美已经被众多的成都人及全川人所认同,踏 入2010年,双流将向公众发出新的信号:“静观时尚双流,动享健康 生活”,让时尚、健康的居住特色与新生的创业激情共同构成这个城 市新的主题曲。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Ⅱ》第二章
第三节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二、城市环境问题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高楼鳞次栉比,交通运输现代化,信息 技术广泛普及,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
(一)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C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5.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 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 Ⅰ Ⅱ Ⅲ BⅡ Ⅰ Ⅲ CⅢ Ⅱ Ⅰ D Ⅰ Ⅲ Ⅱ C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6-7 题。 D 6.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7.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3)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关系最为密 切,并据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6分) 答案: 环节:下渗(2分) 措施: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增加透水砖; ③改善城市排水系统 (答到任意两点给4分)
(2011江苏地理)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 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 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 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第2~3题。
(3)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现象】
时间: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发生空间: 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含义: 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
表现: 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 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原因: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对周围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地理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改变,本文将从土地利用、水资源、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探讨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土地利用城市化对土地利用产生了重大冲击。

大量建设用地的需求导致了城市扩张,农田和自然生态遭受到侵蚀。

土地被大规模开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住宅区、商业区和道路网络的建设。

这不仅导致了农田面积的减少,还破坏了森林和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

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和水泥覆盖使得自然的渗透能力下降,增加了洪水和地质灾害的风险,同时也破坏了土壤质量。

二、水资源城市化对水资源的需求快速增长,但水资源的供给却无法满足需求。

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河流和湖泊的水位下降,渗透水也减少。

此外,城市化还增加了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污染的风险,给水质造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政府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并加强监测和治理水污染问题。

三、大气环境城市化对大气环境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交通运输和工业活动不断增加,大量尾气和废气的排放直接导致空气污染加剧。

城市中密集的建筑和道路布局还加剧了热岛效应,使城市温度显著比郊区和乡村高。

这种热岛效应不仅对城市居民的健康产生影响,还加速了全球气候变化。

因此,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优化交通工具和工业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加强城市绿化,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四、生物多样性城市化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城市扩张,天然森林、湿地和草原等自然栖息地不断被破坏和剥夺。

越来越多的鸟类、哺乳动物和昆虫失去了栖息地,导致物种数量和多样性的减少。

同时,城市化还引入了许多外来植物和动物物种,扰乱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划定自然保护区和城市绿地,提供安全的栖息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姓名:
高二地理学案
使用时间:2015-11-06
编辑:091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阐述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3)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4)阐述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和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重点、难点】
重点:(1)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带来的环境问题
(2)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难点: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情分析】
1.考纲要求:
(1)结合相关的案例资料,联系实际阐述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利用图文资料分析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
2.题型:选择题与综合题并重。

3.分值:4—8分
【课前预习案】阅读教材41—47页内容,勾画出关键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2分钟)
1. 什么是城市化?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3. 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4.你身边的环境问题?
【课上学习案】
预习检查:小组合作讨论规范答案并展示结果(4分钟)
知识讲解: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探究一】参阅教材41—43页,完成下列问题(自主完成3分钟,合作讨论2分钟,结果展示3分钟)
(1)如果你是城市或农村的同学,谈谈城市化对你或你的家乡带来了什么影响?
(2)读P43“扩容与提质并重”,思考:城市化过程中过度扩张的表现以及城市建设盲目开发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城市环境问题
【探究二】参阅教材43—45页,完成下列问题(自主完成3分钟,合作讨论2分钟,结果展示3分钟)
1.我们身边的“城市病”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44页图文资料思考:城市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治理这些污染的措施?
知识应用: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关于甲、乙两条曲
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甲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曲线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知识拓展:
结合上述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并举例说明(独立完成2分钟)
【课堂小结】
①.构建知识体系
②强调重、难点
重点:(1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带来的环境问题
(2)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难点: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环境问题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产生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口密集、环境质量下降 交通拥挤、地价房租昂贵 就业困难、社会不太安定 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
【达标检测】:
材料一道路拥挤导致的交通事故是许多大城市存在的日益严重的问题。

下表列出的
材料二
部分组织缺氧,特别是人脑组织和心脏缺氧后会很快进入昏迷状态,严重者会死亡。

氮氧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影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人们患呼吸系统疾病。

长期吸入含铅空气,还可引起慢性铅中毒。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噪音会对人的听力、生理功能等造成不良影响。

(1)上述材料表明: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
(2)造成第(1)题中所述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2分)
A.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B.城市车辆太多
C.城市道路狭窄
D.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和过分集中
(3)除第(1)题中所述环境问题外,还有哪些常见的城市环境问题?(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