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测系统建立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图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图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流程临床生化检验室全面质量控制(TQC)是利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一、分析前质量保证(一) 人员的素质和稳定性凡进入生化专业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培训,了解本专业的实验室工作流程,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熟练应用实验室LIS系统,掌握各项目检测原理及影响因素,熟练应用比对方法。

(二) 实验室的设置和工作环境实验室布局合理,环境整洁,仪器间应进行防尘处理,温度15~30°C,相对湿度<65%。

(三) 实验仪器的质量保证1. 分析仪器的性能检查1.1 波长校正在更换光源灯、重新安装、搬运或检修后,以及仪器工作不正常时,都要进行波长校正。

就是正常工作的仪器,每隔一个月也要检查一次,这样才能保证读数与通过样品的波长符合,保证仪器的最大灵敏度。

1.2 线性检查包括仪器线性及测定方法线性两个方面的检查。

线性误差表现为溶液的浓度与吸光度不成线性关系,出现正偏离或负偏离的现象。

这种偏离,一是溶液本身不符合比耳定律,此现象叫做化学偏离;二是仪器本身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吸光度测定值与浓度之间不成线性关系,这种现象叫做仪器偏离。

仪器偏离的因素很多,如杂光、有限宽带、检测器噪声、环境条件的变化、波长的变动、比色杯的误差、辐射光的非平行性、检测器本身的非线性等。

1.3 稳定性检查当电源电压在220~230V围变化时,仪器读数漂移不应超过透光度标尺上限值的±1.5%。

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条件下,在3分钟其读数漂移不应超过标尺上限值的±0.5%。

1.4 重复性检查在波长、工作状态、电源电压、比色杯等合格的前提下,可进行重复性检查。

用重铬酸钾溶液(30、60、90、190mg/L)在波长440nm,将各浓度管连续测3~5次,各浓度管中最大差值误差小于1%T为合格。

1.5 灵敏度检查将重铬酸钾液配制成30和32.5mg/L及120和122.5mg/L的4种应用液(浓度差两组各为2.5mg/L)。

临床生化检验常见问题解答

临床生化检验常见问题解答

临床生化检验常见问题解答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给医务人员和患者带来困惑和不确定性。

下面将就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生化检验的结果和意义。

1. 为什么需要进行生化检验?生化检验是通过检测人体内血液、尿液等生物体液中的生化参数,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

通过检测血糖、血脂、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可以及早发现疾病的存在、发展及变化,有助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2. 为什么有时候需要多次进行生化检验?有时候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多次生化检验,这是因为某些指标在疾病的早期可能并不会有明显异常,需要连续监测才能发现问题。

另外,有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生化指标会出现波动,需要通过多次检验来确认稳定的诊断结果。

3. 为什么有时候生化检验结果会出现偏差?生化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可能有多种原因,如采血不当、样本保存不恰当、食物、药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甚至是实验仪器本身的误差。

因此,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保证标本采集和保存的规范性,同时要注意排除可能影响结果的干扰因素。

4. 什么是参考值范围?为什么不同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会有所差异?参考值范围是指在一定健康人群中,某项生化指标的正常范围。

不同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可能会有所差异,这是由于实验室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仪器、标本采集方式等技术因素的不同,以及采用的对比群体不同所致。

因此,在进行生化检验时,应当参考具体实验室提供的参考值范围进行分析和判断。

5. 一些常见生化指标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血糖:用于评估糖尿病、胰岛功能及代谢情况。

- 血脂: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肝功能及血脂代谢状况。

- 肝功能:评估肝脏功能的健康状况,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 肾功能:评估肾脏功能的健康状况,如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 电解质:如钠、钾、氯等,用于评估电解质平衡的情况。

通过以上问题的解答,相信大家对临床生化检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化检验结果的意义及临床应用。

临床生化检验常见问题与分析处理

临床生化检验常见问题与分析处理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1.92 5.64 1.81 3.48
0.52-1.56mmol/L 2.80-5.60mmol/L 0.88-1.76mmol/L 1.55-3.19 mmol/L
案例六
XXX中医医院生化报告单
检测项目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
采集对检测的影响(三)
体力活动对结果的影响 轻度活动:可使BS升高,胰岛素上升;与肌肉有 关的酶如CK、LDH、AST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CK最明显。 激烈运动或长时间持续运动:可使CREA、乳酸 增高,碳酸氢根减少。
安静状态或正常活动状态下收集标本
采集对检测的影响(四)
采血体位:当人从卧位到站立或坐位时会导致液 体从血管内向组织间隙扩散12%,使得血液中大 分子物质浓度增加。因此站立时TP、ALB、TG、 CHO、ALP、ALT、铁蛋白等可上升5%.
参考区间 0-40U/L 0-40U/L 60-82g/L 35-52g/L 1.2-2.3 2-20.4umol/L 0-6.8umol/L 0-17umol/L 3.5-5.5mmol/L 135-145mmol/L 98-108mmol/L 2-2.5mmol/L 20-29mmol/L
案例二
血气分析:严密封闭防止接触空气。 血氨测定:冷藏以抑制细胞代谢。 血糖测定:加氟化钠并及时分离血清。
有些酶活性在室温下不稳定,必须保存在4℃冰箱如 ALT、AST、CK、ALP等,但是LDH存放冰箱可 使其活性明显下降,相反在室温下24h稳定。
如何规范分析前
编写采集手册:标本采集方法,程序,容器等要 求,让采集环节都要有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和监 督。
案例五

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

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

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有哪些临床生化检验,这对于稍微有点医学知识的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我们不管是住院看病,还是体检身体,或者康复治疗等,都会用上它。

其实早在3000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关注到了体液成分在疾病时的变化。

从最初的细胞内外环境的确立、比色方法的发明、自动化仪器试剂的发展、到各种方法学的建立,临床生化检验在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化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临床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巨大的帮组。

虽然各种技术都得到了不错的完善和发展,但是生化检验结果除了疾病之外,还有许多因素也同样会影响生化检测的结果。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影响生化检测的常见因素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1.分析前因素在实验室分析样品之前,只要能在分析前影响血清中成份组成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最后的检测结果。

这些因素也是临床生化实验室检验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误差来源,由于此类因素主要存在于分析前,检验科对于其的控制有限,因此通常容易被忽略掉。

因此了解这些因素,尽量去控制它们,从而减少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最有意义的帮助。

那分析前因素又有哪些呢?让我们来看看。

分析前因素包括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因素。

(一)生理性因素生理性因素主要是人固有的,可以因为人的年龄,性别及生理状态时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因此在解读检验结果时需要参照其实际情况进行解读,以免造成误诊。

1、年龄新生儿在出生时由于短暂的缺氧,导致部分红细胞发生破坏,可以导致部分生化结果偏高,如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钾(K)、胆红素(DIL)等,同样由于肝脏缺乏葡萄糖酸转移酶,不能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因此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比正常成人高。

另外由于新生儿血细胞压积明显高于成人,在血液离体后,细胞耗能酵解葡萄糖,导致血清中葡萄糖略有下降。

另外,正常生长期儿童由于骨骼生长使得成骨母细胞分泌较多的碱性磷酸酶,导致生长期儿童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

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生化标本临床检验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影像学及诊断检验·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4月第19卷第8期医学检验在疾病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涌现、设备性能的提升和新设备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检验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临床检验医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但是,在检验过程中,受多种外界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仍会出现检验异常,结果错误的情况,对疾病的诊断造成不利影响。

临床上将生化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分为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三个不同部分,其中,检验前的质量管理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出现检验异常最多的阶段[1]。

为了提高生化标本实验室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做好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本文选择2021年1~3月间来我院接受生化标本临床检验的362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检测标本在临床检验中的异常发生情况,并对造成检验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制定针对性检验前质量控制办法。

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3月间来我院接受生化标本临床检验的362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受检者199例,女性受检者163例,受检者的年龄18~64(41.1±6.3)岁。

纳入指标:自愿参与生活指标临床检验,并能配合配合研究人员对相关问题的调查问询;中途无退出的受检者。

排除指标:合并精神障碍或者表达功能障碍的受检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血液系统功能障碍的受检者;合并多器官器质性病变的受检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液标本进行检验,以日本东芝生产的120FR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对受检者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水平等进行测定。

其中,肾功能检测指标包括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肝功能检测指标包括血清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脂检测指标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糖检测指标主要是空腹血糖值(GLU)。

质量保证中容易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一些重要因素分析

质量保证中容易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一些重要因素分析
测 及 药 敏 分 析 [ ] 中 华 医 院 感 染 学 杂 志 ,0 3 1 ( ) J. 2 0 ,3 5 :
4 — 5. 84 48
伯 菌 产 E B s 出率 (6 8 、2 3 )近 似 。 提 示 肠 杆 菌 科 SL 检 5 . 4 .
产 E B s 的构 成 比例 存 在 地 区差 异 。 SL 菌 本 组 药 敏 结 果 显 示 , E B s大 肠 埃 希 菌 和 肺 炎 克 雷 伯 产 SL 菌对亚胺培南 、 罗培南 、 拉 西林/ 唑 巴坦敏感 性较 高 , 美 哌 他 对 其 他 B内酰 胺 类 抗 菌 药 几 乎 全部 耐 药 。 由于 细 菌 E B s 同 一 SL 可 时 携 带 对 喹 诺 酮 类 、 基 糖 苷 类 和 磺 胺 类 等 多 种 抗 菌 药 物 的 耐 氨
素进行分析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
111 仪器 ..
B cma- o l r y crnL 2 ek nC ut nh o X 0全 自动 生 化 分 es
准 品 、 控 品组 成 检 测 系统 B; 上 海 申能 一 赛 诊 断 技 术 有 限 质 以 德
公 司 的 试 剂 及 校 准 品 、 控 品组 成 检 测 系 统 C; 质 以北 京 豪 迈 生
系 。 法 通 过 近 几 年 来 的 实验 、 习、 索 , 先 后 在 B c ma X 0和 Hi c i 6 0 0 0 自动 生化 分 析 仪 上 实 方 学 探 并 ek nL 2 t h 7 0—2 全 a 践、 分析 、 总结 。结 果 在 生 化 质 量 控 制 中 , 剂 及 其 校 准 物 的 选 择 ; 源 性 的 分 析 ; 验 结 果 一 致 性 、 比 性 及 线 性 试 溯 检 可

生化分析影响因素与质量监督探讨

生化分析影响因素与质量监督探讨

生化分析影响因素与质量监督探讨【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69—02近年来,随着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普遍应用,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各个实验室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质量保证的程序和制度,用其来监测和评价实验全过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使检测质量有了制度的保障,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对此笔者结合平时工作体会就如何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及质量监督作以下探讨。

1 生化分析影响因素生化质量控制(qc)是临床生化检测结果质量的保证,生化质控有两个内容,即室内质控(iqc)和室间质控(eqa)。

生化质控重点在iqc,它是实验室通过iqc系统,使用质控品与样本在常规条件下进行检测,监测质控品的分析结果,及时发现因技术操作、试剂和仪器性能改变等原因引起的误差,使各项分析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一般在±2sd之间。

1.1 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前质量是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

一份合格检测样本的获得需要医生有效的选择检测项目、患者准备、标本正确采集、传送、处理和保存、接受等一套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常见影响因素有:①抽血前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使检测结果失真,如血脂检测未告之患者近3 天内禁高脂食物致血脂结果偏高、高蛋白饮食致尿素结果偏高;②门诊和住院病人抽血时体位不同而使同一病人门诊和住院结果不同,如从仰位到直立时ast、tp、alb、tg、cho等由于有效滤过压上升、血浆容量减少都有不同程度升高;③压脉带压迫时间太长,如压迫40s ,tp增加4%,ast 增加16%,压迫200s,tp、ast可上升25%,血钾上升更明显[1];④输液抽血使血清钾增高可达17mmol/l,血糖增高可达102 m mol/ l,总蛋白、白蛋白降低,输脂肪乳抽血,造成标本重乳糜;输注葡萄糖时抽血测血糖可使血糖大幅上升、输液补钾时抽血测血钾也可使血钾大幅上升;⑤样本不及时送检,使电解质增高,血糖降低,在血糖测定中,标本的久置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红细胞对葡萄糖的酵解时间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是绝对值的降低,而非百分比的降低,并且第1小时下降的值高于第2 小时[2];⑥不了解样本采集要求,使用不当容器抽血,如检测电解质使用抗凝管,造成血清钾增高,血钙降低。

临床生化检测中的影响因素

临床生化检测中的影响因素
致PCO2下降
特别说明
• 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 钾、钠、氯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小时以后 采集(输液异侧)静脉血标本进行这些项目的 检验。
• 禁止从中心静脉插管、肝素帽等保留的治疗通 道中采集血液标本。
•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抽取血气分析 血标本时禁止使用止血带!
• 血标本应防止溶血和脂血。 • 空腹时间不宜过长(建议8-12h)。
二是血细胞成分进入血清中后因化学反应而引起其他物质的浓度改变 ,如溶血后红细胞的磷脂进入血清被血清中的磷酸酯酶水解,其结果 造成血清无机磷浓度显著增高。 三是血红蛋白本身颜色对检测的光学干扰,血红蛋白的颜色在431nm 和555nm波长附近能使比色、比浊法的吸光度增高,如溶血引起重氮 单试剂法胆红素测定结果明显升高。实际上,以上三类干扰在溶血标 本中同时存在并可相互作用,因而使受影响的检项更为复杂,这在超 微量、高精度和多指标的检测分析中显然不可忽视,因此,严控标本 溶血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方面。
• 结果公开:护士第一次抽血后时把标本抽入到 血常规管内,发现后又立即将血液倒入生化管 。血常规管是EDTA-K2抗凝,虽然时间很短 也会螯合部分Ca离子,同时抗凝剂中的K离子 会混入血液中,造成K离子的假性升高和Ca离 子的假性减低。这样的标本送到检验科,我们 肉眼根本无法判断。
• 第二次复查,直接将标本抽入生化管里面,就 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 实践证明标本在一定温度下存放一定的时间对检验结果 有明显的影响。
• 据报道,测定总蛋白的标本在 30 ℃ 以上室温放置 8h 后 ,对结果就有影响, 24h 后更显著。 AST 及 ALT 在低 温( 4 ℃)下存放 48h ,分别减低 87% 与 83% ,在 30 ℃ 以上放置 6h ,分别增高 116% 与 129% 。 4 ℃ 放置 8h 以内测钠无明显影响, 48h 后则减至 97% ,室温( 23 ℃)及高温( 30 ℃) 时存放均有增高倾向,室温下 放置 6h 增高显著。室温、低温及高温放置均可使血糖减 低,低温下每小时减低 0.04mmol/L ,室温时减低 0.1mmol/L ,高温时减低 0.2mmol/L 。磷在低温时无变 化,在室温下 8h 显示增高倾向, 24h 轻度增高, 48h 增高到 190% ,高温下 8h 增高到 126% , 24h 及 48h 分别为 237% 和 328% ,显示了显著性增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不准确度(方法学比较结果);

) 病人结果可报告范围;

) 分析灵敏度(检测限);

) 分析特异性;

) 参考范围;

) 其他须说明的性能。
9
’ 要求说明如下:
)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核实,认可该检验科开展的一 些项目在性能上符合要求,行政同意该检验科可对认 可的项目开展收费检验。
)在开展检验期间,实验室不可对上报内容所属范围 作任意变动或修改。

如若:调换试剂厂商产品,或者不同型号产品;
变换校准品;操作程序作调整。如:样品用量减小,
试剂用量变化,或迟缓时间缩短,或计算方式变动等。
凡出现任一变动的,将视为新的系统。检验科必须变
动后,进行详细实验,再次提供上述方面经核实后,方可
正式启用。否则将被行政取消开展该项目的资格。
14
年美国的“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的最终法规” (’ )明确要求:
.自建检测系统的要求
修改了认可或批准的检测系统、或
引入的检测系统未经认可或批准的(包
括自行发展的方法和标准方法,如:教
科书方法,或使用不是由厂商提供性能
指标的检测系统)的每个实验室,在报
告患者检测结果前,必须确定每个检测
系统的准确度、精密度、可报告范围、
4
二、检测系统的完善和基本要求
一)检测系统的形式 、厂商提供的完整检测系统 、实验室自建检测系统 二)国外对检测系统的管理要求 三)我国对检测系统的管理要求
5
一)检测系统的形式
、厂商提供的完整检测系统 生产厂商提供检测仪器及配
套试剂和校准品,也规定了相应的操 作注:程在向序美国。联邦对药这品和系食品列管理服局务()具申报有产品的许性可时能, 作 了并不完是一整台仪的器的评被价认可,,而所是对建整立个系的统的检认可测。系统。
13
年美国的“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的最终法规” (’ )明确要求:
)每个实验室在引入未作修改的、认可或批准 的检测系统,在报告患者检测结果前,必须作 性能指标的确认。经核实,实验室得到的准确 度、精密度、可报告范围、和证实厂商的参考 区间(正常值)适合于实验室患者的群体等性 能指标,和厂商确定的性能具有可比性。
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包括干扰物)
等性能特性的指标。还必须确定检测系
统校准和控制方法。
15
欧共体体外诊断医疗器材指令 (指令)
明确要求:
在今后的推广和服务中,厂商必须做到: 告诉用户,只有使用公司提供的系列
产品,方能保证得到审批认可的可靠结果。
16
二)我国对检测系统的管理要求
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保证检测系统的完 整性和有效性,对需要校准的检验仪器、检验项目和 对临床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定期进行校准。
10
“免检”的检测系统
在美国,当前按’ 规定,实验室使用的检测系统若得 到认可,用户完全按照厂商要求,使用相应配套试剂、 校准品,按操作程序作检验,开展质量控制,定期保 养,则该系统各项目的操作分析性能完全由厂商提供, 承担责任。行政部门对这些项目在检验科中的使用属 “免检”。
但若用户换用其他型号、牌号的试剂和或校准 品,更换操作程序等,原被认可性能无效。行政部 门要求实验室必须重作评估,上报材料。
8
’ 要求说明如下:
)开展该项目检验使用什么牌号、型号的仪器,使用 什么公司的试剂(包括产品号);什么校准品(来源, 产品号);具体操作程序(另有详细规定);质量控 制(另有详细规定);仪器保养计划等。
)项目的操作分析性能。
在上述检测系统下,经具体实验说明它的

) 不精密度(总不精密度);
、实验室自建检测系统 由实验室按照自己的意愿,选
择需要的仪器、试剂(一般没有校准 品,有标准液) 、操作程序等组合的
注:目前,国内的监督机构对仪器或试剂的审批,开始重视检测
检系测统的系概念统。 ,以此完成患者标本的检验 6
二) 国外对检测系统的管理要求
.完整检测系统产品使用的要求 在向美国联邦药品和食品管理局()
12
年美国的“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的最终法规” (’ )明确要求:
()实验室必须为试剂和标本的完整保存、准确 和可靠的检测系统的操作、和检测结果报告等 确定质量指标。指标必须和厂商的说明一致。 水质、温度、湿度和预防因电流的故障或中断, 使设备和仪器影响患者检测结果和检测报告等 条件必须被监视、和文件记录。
申报产品许可时,并不是一台仪器的被认 可,而是对整个系统的认可。生产厂商从 提供仪器,配套试剂和校准品,也规定了 操作程序。对厂商提供完整的检测系统这 系列服务具有的性能作了完整的评价。
7
二) 国外对检测系统的管理要求
.完整检测系统产品使用的要求 实验室在使用这样的系统时,欧美国
家还有检验的管理法规如美国临床实验室 改进法案(’)明确指出:实验室收取病人 标本,进行检验、发出报告的项目必须要 有具体数据和资料。欧共体体外诊断医疗 器材指令 (指令)均有明确要求。
11
年美国的“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的最终法规”(’ ) 明确要求:
)每个进行非简易项目检测的实验室,必须符 合检测系统的要求。实验室必须监视和评价检 测系统的所有质量。 ()检测系统由实验室选择。但必须按照厂商 的说明进行操作。保证每个检测系统提供的患 者标本检测结果符合厂商建立和确认性能指标 内。
为了保证达到质量要求,提高检测效率, 如果从更广义上来看也可以包括真空标本 采集管、检测用水、配套离心机等也纳入 检测系统。
3
临床生化检测系统示意图
仪器 试剂 校准品 消耗品 操作程序 保养计划
手工操作人员
质量控制



检测结果



配套离心机
检测用水 真空标本采集管
须注意的, 这里的检测系 统指的是每个 检验项目的。 因此,仪器上 能同时做多少 检验项目,就 有每个项目的 检测系统。
临床生化检测系统建立 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
临床生化检测系统的建立
一、检测系统定义 二、检测系统的完善和基本要求 三、检测系统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四、基质效应、检测结果溯源性及标准化 五、临床生化检测系统的建立 六、检测系统性能证实或评价
2
一、检测系统的定义
完成一个项目检测涉及的仪器、试剂、校 准品、操作程序、质量控制、保养计划等 的组合为检测系统。若是手工操作,则还 必须包括具体操作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