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物理选修(3-1)1.8《电容器和电容》word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1导学案 1.8电容器与电容

高中物理选修3-1导学案  1.8电容器与电容

第8节电容器与电容【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2、知道电场能的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能量转换;3、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4、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并能运用其讨论有关问题。

重点:掌握电容器的概念、定义式及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难点:电容器的电容的计算与应用【课前预习】1.两块相互靠近又的导体组成电容器,电容器能储存电荷。

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叫。

充电后电容器的两极带等量异种电荷,叫电容器的带电量。

使带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叫。

2.电容是用比值的方法定义的:跟的比值叫电容,即C=。

电容的单位是,符号是F,且1F=1C/V、1F= μF= pF。

值得注意的是:电容是描述电容器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它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因数决定,对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 。

3.从构造上看,常用的电容器分两类:和,前者的电容是固定不变的,后者一般是通过改变两极的来改变其电容的,当然也可以通过改变两极间的距离或改变电容器所充的来改变其电容。

4.加在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损坏,这个极限电压叫。

电容器外壳上标的是工作电压,也称,它是指电容器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一般比击穿电压要。

【课堂探究】:一、电容器电容器的充电、放电1、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又相隔很近的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最常见的是问题1:电容器是如何充放电荷的呢?A A▲:两过程分别有短暂的充电电流,放电电流。

问题2:充电后两板间有了电场,具有电场能,你能分析一下充电、放电过程能量如何转化?充电—带电量Q ,板间电压U ,板间场强E , 电能转化为 放电—带电量Q ,板间电压U ,板间场强E ,电场能转化为二、电容问题3:甲电容器两板各带2 C 电量,板间电压为2000 V ,乙电容器两板各带3 C 电量,板间电压为4000 V ,能否说乙电容器容纳电荷的能力大呢?(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 与 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1.8《电容器与电容》WORD教案8

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1.8《电容器与电容》WORD教案8

电容器1电容器是储存 _______ 的装置,其中两个彼此 (两极板)就构成一个电容器。

2. __________ 是最简单的电容器,它由两个彼此 _又相隔很近的 ________________ 组 成。

两板带 ___________ ,板间形成 ________ 电场。

很近,正负电荷互相吸引。

电容器以这种方式储存电荷。

、电容1、 定义:电容器所带 _______ 与电容器 ___________ 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2、 定义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单位: ___ (F )、 ___ (折)、 __ (pF ) 1F=1C/V1 pF= _______ F 1 Pf= __________________ F4、 电容的物理意义:反映了电容器容纳 ______________ 物理量。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1•当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是真空时,电容大小 C 与极板间的正对面积S 、极 板间距d 的关系是:两极板间充满同 为: 一介质时,电容变大为真空时的£ r 倍。

,表达式 其中k 为静电力常量,-为相对介电常数。

四、常用电容器1•常用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以分为 和2. ___ 击穿电压:加在电容器上的 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解质将 被 ,电容器 ,这个极限电压称为击穿电压,电容器工作时的电压低于 击穿电压。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定电压:电容器长时间工作时所承受的电压,比击穿电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容器外 壳上标的是 ________ (工作电压)。

4•电容器的两种问题《预习案》(电介质)又相隔很近的3•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① __________________ 叫充电(电键在1 充电过程中: ____ 逐渐向两极板积累, 的 _______ ,两极板间的—增大,电场 U ____ ,直到电势差等于电源电压。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3-1 第1章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3-1 第1章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选修3-1 第1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教案)【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2.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电流情况3.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视频,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特点,通过类比法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协助,大胆创新的精神。

2.渗透内因决定事物本质的哲学观点,3.展示电容器两极带等量异种电荷,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的对称美【教学过程】★重难点一、电容器和电容★一、电容器1.电容器的功能和构造(1)功能: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元件(2)构造:两个彼此绝缘又互相靠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3)平行板电容器:两块彼此隔开平行放置的金属板构成的最简单的电容器.两块金属板称为电容器的两极.(4)电容器的电荷量:电容器工作时,它的两块金属板的相对表面总是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Q和-Q,任意一块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做电容器的电荷量.2.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1)充电:电源使电容器的两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如图甲.(2)放电:用导线将充好电的电容器的两极板相连,使两极板的异种电荷中和的过程,如图乙.(3)电容器充放电时的能量转化:充电后,电容器储存了电能.放电时,储存的电能释放出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二、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 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2.定义式:C =Q U.3.物理意义: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4.单位:法拉,简称法,符号F ,还有微法(μF)和皮法(pF),关系1 F =106μF =1012 pF. 5.对电容定义式C =QU 的理解(1)电容由电容器本身的构造决定电容器的电容是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用比值C =QU 来定义,但它却与Q 、U 无关,是由电容器自身的构造决定的,即使电容器不带电,其电容仍然存在,并且是一个确定的量.(2)定义式C =QU 表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由电容器的电容和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决定,Q 与U 成正比.与C 成正比.但不能说电容C 与Q 成正比,与U 成反比. 6.通过Q -U 图象来理解C =QU电容的Q -U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其斜率等于电容器的电容.其中Q 为一个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U 为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可以看出,电容器电容也可以表示为C =ΔQΔU ,即电容器的电容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或减小)1 V 所需增加(或减小)的电荷量.三、常见的电容器1.电容器的种类(1)按电容是否可变①固定电容器:固定电容器的电容是固定不变的,如聚苯乙烯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②可变电容器:是一种可以改变电容大小的电容器,通常由两组铝片组成,其中一组固定不动的叫定片,另一组可以转动的叫动片,转动动片时,两组铝片的正对面积发生变化,电容就随着改变.可变电容器的绝缘物质通常为空气或塑料介质.(2)按照电介质不同有纸介电容器、陶瓷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等2.电容器的符号(1)固定电容器:符号为“”(2)可变电容器:符号为“”(3)电解电容器:符号为“”3.击穿电压和额定电压(1)击穿电压: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损坏,这个极限电压称为击穿电压.(2)额定电压:电容器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电容器外壳上标的就是额定电压,它比击穿电压要低.【典型例题】如右图所示连接电路,电源电动势为6V,先使开关S与1端相连,电源箱电容器充电,这个过程可以瞬间完成,然后把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电流传感器将测得的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据此图可估算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并进而估算电容器的电容为A .0.2FB .-21.310F ⨯ C .-34.510F ⨯ D .45.510F -⨯ 【答案】D★重难点二、平行板电容器★ 一、平行板电容器 1.平行板电容器(1)基本结构:由两块彼此绝缘、互相靠近的平行金属板组成,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电容器.(2)板间电场:板间(除边缘外)形成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U /d ,方向垂直极板平面. 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决定因素探究(1)方法:采取控制变量法,在电容器带电荷量Q 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S ,板间距离d ,板间电介质εr 中的一个量.(2)静电计电势差的意义:由于静电计的金属球与其中一个极板相连,两者电势相等,静电计的金属外壳与另一个极板相连(或同时接地),两者电势相等.所以静电计的电势差实质上也反映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大小.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实验结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与极板的正对面积S 及板间的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成正比,与极板间距离d 成反比,则C =εr S 4πkd .4.C =Q U 与C =εr S4π kd 的比较【特别提醒】(1)上述实验只能证明电容C 与εr 、S 和d 有关,公式C =εr S4πkd 是进一步精确实验得出的.式中的k 为静电力常量.(2)公式中,εr 是一个常数,与电介质的性质有关,称为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真空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与1十分接近.(3)公式C =εr S4πkd 为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此式表明电容器C 完全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及极板间电压U 无关. 二、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1.两类基本问题(1)电容器和一电源相连,让电容器的某一物理量发生变化,求其他物理量的变化。

人教版物理【选修3-1】学案:1.8《电容器和电容》(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选修3-1】学案:1.8《电容器和电容》(含答案)

选修3-1第一章1.8 电容器与电容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以及常用的电容器2知道公式及其含义,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预习内容1.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做___________.实际上,任何两个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 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2.电容器______________与电容器______________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表达式C=______,国际单位制中单位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 ,符号________________.常用较小单位 lμF=________F,l pF=________F.电容是表示电容器____ ____ 的物理量.3.常用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两类.常用的固定电容器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教学目标①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以及常用的电容器。

②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及其定义,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③知道公式及其含义,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会对平行板电容器问题的动态分析。

二、学习过程1、电容器(1)构造: .(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操作: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这个过程叫做。

现象:。

操作: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 .现象:。

提问: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小结:。

2、电容与水容器类比后得出。

说明:对于给定电容器,相当于给定柱形水容器,C(类比于横截面积)不变。

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1.8《电容器与电容》WORD教案1

新课标人教版3-1选修三1.8《电容器与电容》WORD教案1

第七节电容器与电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电容器概念及基本作用。

(2)了解电容器的结构,了解常用电容器种类。

(3)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跟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2.能力目标:了解类比法研究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电容器两极带等量异种电荷,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的对称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电容的概念,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2.难点:电容的概念,电容器的电量与电压的关系,电容的充、放电3.疑点:两极间电势差增加 1 伏所需电量的多少是衡量电容器电容大小的标志。

4.解决办法用充了电的电容器短路放电产生白炽的火花使学生感受到电容器有“容纳(储存)电荷的功能。

为使学生理解充、放电的抽象过程。

用自制的充放电的电路中的示教电流表显示充、放电过程,为使学生理解电容器电量与电压的抽象关系,不同电压、不同电容的电容器充电再放电时的声音与亮光形象的展示这一抽象关系。

运用演示实验讲授这一课,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若只停留在理论上和抽象的论证,学生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三、教学方法:类比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四、教具:1.25V 4700卩F”电容1只,“25V 1000卩F”电容1只,电路示教板,J0401型演示用电表,电池1.5V 3 只,不同类型的电容器若干只。

2.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仪,自制CAI 课件五、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动手拆解电容器,了解电容器结构。

2.对电容器进行充放电演示,观察思考、归纳电容器电量与电压的关系。

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法理解电容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电容器、电容”这一节内容,是后面学习 LC 振荡电路的必备知识,是进一步学习交流 电路和电子线路的基础,关于电容器的知识, 大多数学生都很陌生,而电容器的充电、放电和电容概念,既重要又非常抽象,是高中物理教学难点之一。

运用演示实验讲授这一课,使“电容”这一抽象概念变得直观、具体, 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019-2020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第一章 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 教案3

2019-2020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第一章 第8节 电容器的电容 教案3

2019-2020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第一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教案3【课题】电容器与电容【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教材】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8节【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主要内容是电容器和电容的本质,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有一定的作用。

2.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储存电荷的原理,并能简单解释电容充放电的过程。

3.教材内容安排:通过实验得出电容的定义式,然后又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的因素。

4.教材的特点:第一,注重学生活动,突出实验探究;第二,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5.对教材的处理:电容如何储存电荷这一知识点的内容较为抽象,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和适当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观察充放电过程的一些现象,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兴趣: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过平行板电场和电路的知识。

3.学生的认识特点:对与电容储电相关的现象有所了解,但并不知道由自身因素决定储电本领,对应用物理规律来解释电容充放电的过程就更加感到困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容器的定义和常用的电容器。

2、知道电场能的概念,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能量的转化。

3、理解电容的概念以及定义式,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4、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电容器的基本结构;(2)通过实验与多媒体,体验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略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感;(2)培养学生具有将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电容概念的建立、电容充放电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

【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本节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物理知识。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1.8 电容器的电容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2019-2020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1.8 电容器的电容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1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第一章1.8 电容器的电容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1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容器的基本构造,了解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认识常见的电容器。

(2)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能利用公式判断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观察、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在进一步利用实验探究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描述过程中,理解物理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2)学生在利用“控制变量法”自主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列举电容器的广泛应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兴趣。

(2)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使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感悟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策略: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电容的比值定义式,进一步运用类比法加深对电容物理意义的理解。

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策略:由实际生活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积极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法,改进完善实验,总结结论简单应用,从而完成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深刻,理解透彻。

三、设计思想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突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动高效”的教学方式。

首先,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让学生充分了解电容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将教科书上电容器的充电、放电示意图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促使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多媒体课件、传感器的应用又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有机整合。

2020高中物理1.8电容器的电容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

2020高中物理1.8电容器的电容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

1.8 电容器的电容学案5【学习目标】1、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常用电容器。

2、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3、了解电容器的电容。

4、经历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学习重点】:电容器的概念、定义式及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

【学习难点】:电容的定义和引入;对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知识梳理】1. 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靠近又相互绝缘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

使电容器带电(或电量增加)的过程叫充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或电量减少)的过程叫放电。

2. 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量跟它两极间的电势差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

(2)公式:C= Q/U,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V 所需的电量,与Q U无关,只取决于电容器本身。

( 3 )单位:法拉( F)1F 106 F 1012 pF 。

(4)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随两极板间正对面积的增大而增大,随两极板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随两极板间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增大。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式是:4 kd d【典型例题】例1.关于电容器和电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总带等量异种电荷B. 电容器的带电量是两极板带电量之和C. 电容器电容的大小与其带电量及两极板间电势差有关D. 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每增加1V,电容器的带电量即增加1C解答:电容器的带电量等于任一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所以B错误;电容器的电容仅由本身性质决定,与其他外界因素无关,所以C错误。

答案:AD点评:注意C Q,Q为一板电量且可推出C -9,电容的大小与Q U无关,U U仅由电容器本身性质决定,比如平行板电容大小 C —,由、s、d决定。

4 Kd变式1.要使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增大:A、增大电容器的带电量B增大电容器两级间的电压C增大电容器两级板的正对面积D增大电容器两级板的距离解答:平行板电容大小C —,与电量和电压无关,所以ABD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物理选修(3-1)1.8《电容器和电容》word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以及常用的电容器
2知道公式及其含义,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预习内容
1.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做___________.实际上,任何两个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 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2.电容器______________与电容器______________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表达式C=______,国际单位制中单位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 ,符号________________.
常用较小单位 lμF=________F,l pF=________F.电容是表示电容器____ ____ 的物理量.
3.常用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两类.常用的固定电容器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教学目标
①知道什么是电容器以及常用的电容器。

②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及其定义,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③知道公式及其含义,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会对平行板电容器问题的动态分析。

二、学习过程
1、电容器
(1)构造: .
(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操作: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负极相连,两个极板上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这个过程叫做。

现象:。

操作: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不带电了,这个过程叫 .
现象:。

提问:电容器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什么?
小结:。

2、电容
与水容器类比后得出。

说明:对于给定电容器,相当于给定柱形水
容器,C(类比于横截面积)不变。

这是量度式,不是关系式。

在C一
定情况下,Q=CU,
Q正比于U。

(1)定义:。

(2)公式:。

(3)单位:。

(4)电容的物理意义:。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1)[演示]感应起电机给静电计带电
说明: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来测量电势差.把它的金属球与一个导体相
连,把它的金属外壳与另一个导体相连,从指针的偏转角度可以量出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势差
U.
三、反思总结
1.
2.
3.
结论:。

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真空介质
四、当堂检测
1.关于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瞬间电流
B.充放电过程中外电路有恒定电流
C.充电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D.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逐渐减小
2.一平行板电容器始终与电池相连,现将一块均匀的电介质板插进电容器恰好充满两
极板间的空间,与未插电介质时相比( ).
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大 B.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C.两极板间各处电场强度减小 D.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3.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容越大的电容器,带电荷量也一定越多
B.电容器不带电时,其电容为零
C.由C=Q/U可知,C不变时,只要Q不断增加,则U可无限制地增大
D.电容器的电容跟它是否带电无关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 和B (A 在上,B 在下),两板间的电压U =200V ,要使一个质量为5g ,带电量为力-5×10-6C 的微粒恰能在两板间的某点静止,g 取10m/s 2

(1)试确定A 极板的带电性质;
(2)求两极板间的距离。

2.一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d ,电容为C ,接在电源电压为U 的电源上,充电完成后撤去电源,求:
(1)充电后电容器的带电量;
(2)充电后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3)若再拉开两板,使板间距离增大为2d ,则电容器的电容变为多少?电量变为多少?
电压变为多少?板间电场强度变为多大?
课内探究学案
二、学习过程
1、(1)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2)充电,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充电电流。

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联系,两个极板间有电场存在,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电能贮存在电场中,称为电场能.
放电,从灵敏电流计可以观察到短暂的放电电流.放电后,两极板间不存在电场,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小结 充电——带电量Q 增加,板间电压U 增加,板间场强E 增加, 电能转化为电场能
放电——带电量Q 减少,板间电压U 减少,板间场强E 减少,电场能转化为电能
2、(1)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2)U
Q C =
(3)法拉(F )还有微法(μF )和皮法(pF ) 1F=10-6μF=10-12pF
(4)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由导体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的,与电容器是不是带电无关
三、反思总结
1、保持Q 和d 不变, S 越小,静电计的偏转角度越大, U 越大,电容C 越小;
2、保持Q 和S 不变, d 越大,偏转角度越小,C 越小.
3、保持Q 、d 、S 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板,静电计的偏转角度并且减小,电势差U 越小电容C 增大.
结论: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与介电常数ε成正比,跟正对面积S 成正比,跟极板间的距离d 成反比.
真空 kd
S C π4= 介质 kd S C r πε4= 四、当堂检测
1.AD
2.AB
3.D
课后练习与提高
1.(1)正电 (2)0.02m
2.(1)CU ;(2)d U (3)21C ,CU ,2U ,d 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