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指南
高一地球与地图章节复习提纲

地球与地图一.索引1.对地球的认识:半径(2个),赤道长度,经线、纬线(能绘图,3种视角,特殊经纬线的意义,定位),自转公转,线速度角速度2.地球与太阳的关系:二分二至,太阳高度(各种公式)3.计算:时区,区时,地方时,精度差,时差,飞行时间二.重要知识点1.定位:熟悉世界地图,包括轮廓、所在大致经纬度、特殊定位点、特殊时区(如北京是东八区,美国东西海岸有两个时区)等(另外大致的相对关系可以通过感性认识,比如成都白天时美国是晚上,中国是夏天澳大利亚就是冬天)。
2.公式定理:(知道怎么来的,自己会推,比如地球的精度是三百六,24个时区,所以每个时区之间就差15度,也就是一小时,此时只用知道一个地方的经纬度和地方时就可以推之全球。
)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关于赤道对称,东西半球是西经20 东经160(记忆要画数轴,只记一个就可以)时区的划分:自己推,用数轴对称,记住北京和子午线,中央经线决定区时。
时差的计算:实际是精度差的计算。
15度每小时。
飞行路线:两类,第一是同半球的,原则是先飞高纬再飞低纬度,飞大圆的劣弧(比如从北京飞纽约),第二是不同半球,原则就是直飞。
飞行时间:相当于时差计算,就是两地时差加飞行时间,注意统一成起飞地时间或者降落地时间。
太阳高度角:记住基本公式,其它都可以推,△H太阳高度=90°—纬差(这是绝对值)当不能理解时可以画立体图帮助理解,也可以看科教片用三维图像帮助理解,耐心是最好的解题方法。
三.方法技巧1.常看书上的图,观察犄角旮旯的每一个细节,寻找规律。
2.各种歪门邪道,自己的口诀记忆方式都可以上。
3.常识很重要,多看科教频道。
4.空间想象力可以帮助理解概念,在看见文字时应该用动态图像反映在头脑中。
5.公式定理要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不求别人懂只求做对题。
平时钻研一两道难题就可以,主要要看中等难度的题,考试别和自己较劲做不起就相信人品相信第一感觉,不要在难题上浪费太多时间。
1-0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导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导纲【知识梳理】【基础达标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 将数字式比例尺1:20000改写成文字式比例尺是()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2千米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0米2.WTO的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要在地图上查找它,最佳的方法是()A.先查欧洲政区图,再查世界政区图,最后查瑞士政区图B.先查世界政区图,再查欧洲政区图,最后查瑞士政区图C.直接查世界政区地图D.直接查欧洲地形图3.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应采用的定向规则是()A. “上北下南,左东右西”B. “上南下北,左西右东”C. “上南下北,左东右西”D.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某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正前方是()A.西方B.北方C.东方D.南方5.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的直线距离是3厘米,图上比例尺为1:10 000 000,则两地间实际距离是()A.300千米B.3000千米C.30千米D.3千米6.若A、B两地图上距离3厘米,实际距离120千米,则比例尺正确的是()A.1:40 000 000B.1/40 000C.四百万分之一D.1/400 00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小,因而表示的内容就越详细。
B.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因而表示的内容就越简单。
C.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小,因而表示的内容就越简单。
D.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因而表示的内容就越详细。
8.有关图例说法正确是()A.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B.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C.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字D.图例是地图上地理事物的缩影9.下列四种比例尺中最大是()A.1:20 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200千米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球地球的运动地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判读地球的形状()①()②()③()④()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最大周长()表面积()纬线和纬度()为低纬度()为中纬度()为高纬度经线和经度()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利用经纬网定位台风“梅花”位于()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地理意义()()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地理意义()()学会阅读地图比例尺()()方向()()()和图例选择适用的地图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表示的内容()等高线地形图海拔-海拔=()等高线密坡度()():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基本地形()()()()()地形剖面图C.20Km D.1:200 00010.下列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②④①③B .①③④②C .②③①④D .③①④② 11.下列图例表示国界线的是( )A .B .C .D .12.关于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 ) A .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B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C .地球是一个似皮球的圆球体 D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13.关于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是地球仪B .通过地球仪可以方便地知道地球的地貌C .转动地球仪,它绕一根轴在运动,证明地球里有一根旋转轴D .在地球仪上,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 14.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越来越大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极点的纬度为180°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极点的纬度为0° 15. 符合经线特点的叙述有 ( )①与地面垂直 ②长度不等 ③与纬线垂直相交 ④连接南北两极 A . ③④ B .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二、综合题:1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指南(四本书重点知识整理)

初中地理知识要点班级:姓名:【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①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庐山起义)②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③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二、纬线和经线(一般横纬竖经)00纬线叫赤道,是最长的纬线;00经线叫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三、半球的划分及判断(判断南北半球只看纬度;判断东西半球只看经度)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口诀(北北南南)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0W和1600E(西经200,东经1600),口诀:“东东相比,西西相较,大西小东”。
00经线在东半球,1800经线在西半球)四、纬度地带与五带的划分及判断(只看纬度)1.低纬度:纬度<300;中纬度:300——600高纬度:600——9002.热带与温带分界线:回归线(23.50纬线)温带与寒带分界线:极圈(66.50纬线)3.温度带的判断:热带:纬度≤23.50;温带:23.50――66.50;寒带:纬度≥66.50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地球的自转周期为1天,公转和周期为1年2.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时差;太阳东升西落。
3.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
4、判断节气(北半球)、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纬度(南北半球季节相反)3月21日前后(春分)太阳直射赤道3、4、5月为北半球春季昼=夜6月22日前后(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6、7、8月为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9月23日前后(秋分)太阳直射赤道9、10、11月为北半球秋季昼=夜12月22日前后(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为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北半球的情况)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千岁=105厘米)点拨:单位换算:千米到厘米:增加5个0;厘米到千米:减少5个0。
地球与地图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期中复习提纲及练习题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证实地球是球体的证据:⑴麦哲伦环球航行、⑵月食、⑶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⑷地球卫星照片、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纬线经线(又名子午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圆半圆长度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等长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相互关系平行相交5.经度和纬度经度(子午线)纬度划分起点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划分方法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 数值由0°经线向东向西同时增大数值由0°纬线向南向北同时增大数值范围0°—180°(180°W和180°E重合)0°—90°(90°N(北极) 90°S(南极))表达方式度数+W或E 数值+N或S变化数轴半球划分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东半球(20°W-0°-160°E)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西半球(20°W-180°-160°E)另: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即经度差为180°的两条经线)组成的圆圈常见题解题思路:1.写出经纬网图中点的坐标①确定经线、纬线:直线型经纬网中横纬竖经;其他经纬网看线条的相互关系,相交或最终会相交的线条为经线,始终平行的是纬线②判断东、西经,南、北纬: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注:判断的起点,要依据此图的经(纬)度间距来确定』2. 判断经纬网图中点的半球位置①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
中考地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
记忆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教学反思
4.地球上位置最北的地方在()
A.温带B.寒带C.北极D.热带
5.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
6.太阳光的直射点最南到达()
A.南回归线B.南极圈C.北极圈D.北回归线
7.在公转过程中地球的地轴是()
A.直立的B.倾斜的C.朝南倾斜D.朝不同方向
8.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地球和地图》
章节(课题)名称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学时
1
总课时
8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会判断地球上某一点的经纬度,掌握半球的划分。
3、理解记忆自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4、理解记忆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5、理解记忆地图的三要素。
过程
方法
通过理解记忆及讲解的方法掌握本章的重点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认真分析并且回答相关概念.
自己分析并做出答案.和同学分析讨论改正错误.
加深记忆.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个
性
化
教
学
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
A.赤道地区B.寒带地区C.南回归线附近D.北回归线附近
13.在地球仪上经线是()
A.圆B.半圆C.直线D.四边形
14.读《五带划分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热量带名称:
中图版《地球和地图》总复习课件

各类地图简介(政区图、地形图、旅游图等)
政区图
主要表示国家和地区的行 政区划、行政中心、境界 等要素的地图。
地形图
详细表示地面高低起伏、 坡度陡缓、地貌形态等要 素的地图。
旅游图
主要表示旅游景点、旅游 设施、交通路线等要素的 地图,为旅游者提供导览 服务。
地图制作方法与过程简述
地图制作方法
包括实地测量、遥感影像获取、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等多 种方法。
人类活动对地貌改变案例分析
城市建设
城市扩张和建设会改变 原有的地貌形态,如填 海造地、削山建城等。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活动如耕作、灌溉 等也会对地貌产生影响,如 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矿产资源开发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 会破坏原有地貌,如露
天矿坑、尾矿库等。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如水库、水电站等 建设会改变河流走向和水位
中图版《地球和地图》总复习课件
目 录
• 地球基本知识概述 • 地图基本概念及种类 • 地理信息系统(GIS)简介及应用 • 地球表面形态与地貌类型 • 板块构造理论与地质作用过程 • 气候类型与特征分析 • 水资源分布与利用保护策略 •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01 地球基本知识概述
地球形状与大小
海陆分布对气候影响
要点一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同,导致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和降 水存在差异。
要点二
季风气候
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如亚洲东部的 季风气候就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
农业
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之一,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宜种植
的农作物和耕作方式不同。
地球和地图复习要点(10.26)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要点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学说—>盖天说(拱形大地)—>浑天说(宇宙像一个鸡蛋)—>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观察地球,并拍摄了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2、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3、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中间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3、经度和纬度的特点:比较内容划分界线4、半球的划分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三。
利用经纬网定位:1、定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叫经纬网。
2、作用:用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二、二分二至特征:三、五带的划分:第三节 地图一、概念: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是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文字数字而形成的平面图。
二、地图三要素: ⑴比例尺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③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④比例尺大小比较:A 对于数字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B 对于线段式和文字式,一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小;一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小,则比例尺越大。
⑤比例尺大小、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2.地图所画实际范围相同时: ⑵地图上的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N 。
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

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四川省苍溪县东溪中学向家贤蹇守德628441一、高考展望地球和地图专题内容考查的主要是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地理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填绘图能力。
它是地理学科高考最常考的内容,具体考查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1、空间定位及经纬网知识的应用。
2、根据等高线地图绘制地形剖面图。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山脉走向、阴坡、阳坡等特征 , 综合分析气候、地形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3、通过地球光照图及其变式,考查学生计算时间、判断昼夜长短等能力。
4、由单纯考查地球和地图知识转向考查这些知识的应用,由单一视角切入向多视角综合考查转变。
二、考点透析与典型例题<一>、地理空间定位及经纬网知识的应用长城站(66°13´S,58°58´W)位于乔治王岛上,中山站(69°22´S,76°22´E)位于拉兹曼丘陵,黄河站(78°55′N,11°56′E) 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4、经纬网知识的应用(1)、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③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如右图,为南半球,我们先画出A 、B 两点间的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根据上述法则,A 在西,B 在东,B 在A 的东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地球与地 图》 专题 复 习指 南
口 高 梅
一
纬 线 的纬 度 为O . / ) 经度1 。 对 应 的实 际弧长 大约 地 球 和地 图部分 是 地 理学 科 的基 础 , 也 为1 1 l c o s 千米 。 是 自然 地理 中 的重 难点 。通过 对 近几年 全 国 / 例1( 2 0 1 2 # - 福建卷) 阁 中N 为 北极 高考地理 试题 的分析 , 可以发现地球 与地 图最
。
球运 动 中的时间计算 、 昼夜 长短变化规律 和正
若 观测 到M地 日影最 短 的 时刻 是北 京 时 2 时4 O 分, 则M地 大致 位于 ( ) 午太阳高度 角 的变化 规律 及其 在 生活 中 的应 间 1
用、 日出H落时间和方位 、 等值线图、 统计图 、 经纬 网 图 、 地 形 剖面 图的判 读 ( 绘制 ) 等。
不 同。 ( 1 )地方 时和 区时的关系
组 线段 ; 在 圆柱投 影 图上 , 经 线是 与纬 线垂 直 的线段 。 不 论哪种 经 纬 网图 , 东 经度数 值 随
一
某 时 区的区 时实 际上就 是该地 区 中央经 着地球 自转方 向增 大 , 西 经度数值 随地球 自转 线 的地方 时 。如北京 时间是东八 区的 区时 , 也 方 向减 少 。 就 是采用东八 区 中央经线 ( 1 2 0 。 E) 的地方 时 。 2 . 利 用经纬 网计算距 离 ( 2 )H界线 在 经纬 网 图上可 以根据 经纬 度量算 两点 之 间 的距离 。 在 某条经 线上 , 全球 各地 纬度 1 。
( 2 )确定 经线 与经 度 在侧 视 图上 , 经线是 连接南 北 两极 的线 ;
3 .时 区与 日界 线 问题
在俯 视图上 , 经线是 由极 点 向四周呈放 射状 的
全球划分为2 4 / 寸 区, 每时区跨经度l 5 。 。相 邻 两时 区的区时相差 l z b H  ̄ 。地方 时因经度 而
A、 M、 B 位 于 地 球 表 能 体 现高 考 以 “ 能 力立 意 ” 命 题 的指 导 思 想 , 点,
一
、
高 考命题 趋 势
1 。 的弧长 就不相 等 。 在 同一条 纬线 卜( 假 设此
/
因此 是历 年 高考 命 题 者 最 钟 情 的知 识 点 之 面 , N P 为 经线 , M N 的球 / l \ 高考试 题注 重原 理性 知识 与计算 技能 的 面 最 短 距 离 为 2 5 5 3 千 / 一一 . , . . \ 米 。读 图完成 下题 。 ———卜 一 一 — 考查 , 强调学 科 内知 识 的综 合应用 , 如考 查地
自然 界 线 : 地方 a f , o 时所 在 的经 线 , 它 是
自西 向东 过0 时所在 经线 日期 要 的问 隔长度都 相 等 , 约为1 1 1 千米 。赤 道上 经 不 断变 化 的 , 度1 。 的间 隔长度 最大 , 约为I I l 千 米 。 由于 各 加 一 天 。 人 为界线 : 原 则上 以1 8 0 。 经 线 为国际 日期 纬线从 赤道 向两极递 减 , 南北 纬6 0 。 纬 线上 的 简 称 日界线 。日界线 与 1 8 0 。 经线 并不 长度为赤道 上的一半 , 所 以在各 纬线上经度 差 变更 线 ,
/
\ , / 例2( 2 0 1 2 年天津卷 ) 第3 0 届奥运
会将于 2 0 1 2年 7 月2 7日 1 9时 1 2 分 ( 零 时区
交 点起 到 昏线 与经线 的交点 之 间的弧 度就 是 昼长 , 即昼 弧+ 1 5 。 = 昼 长时数 , 2 4 d x 时一 昼 长 时
地理 ・ 考 点透视
完 全 重合 。 自西 向东过 日界线要 减 一天 , 自东 ( 2 ) 昼夜 长 短 、 日出 日落 时 间 的计 算 : 晨 向西 过 日界线 要加 一天 。 昏线 将 地 球 上 的纬 线 分 为 昼 弧 和 夜 孤 两 部
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 即当1 8 0 。 分 ,昼弧 和夜 弧 的长短 决定 昼长 和夜 长 。弧 经 线地 方 时为 0 点时, 此 时全 球 为一个 日期 。 长1 5 。 为1 小 时 。求 昼长 一般 从 晨线 与 经线 的
二 、考 点分析及 经典例题 思路点拨
1 .根 据 经 纬 网确 定 地 理 坐标
A.6 6 。 N, l1 0。 E C.6 6。 N. 1 3 0。 E
B.6 7。 N, 1 1 0。 E D.6 7 。 N. 1 3 0 。 E地球运动及其地 ( 1 )确定 纬线 与纬度 日影最短 的 时刻 为 当地 1 2 时, 结合 在侧 视 图和 圆柱 投影 图上 , 纬线 为直 线 。 方 时意 义。 北京时间是1 2 时4 盼 , 可 计 算出当地 经度为1 1 0 。 E 。 纬度数值 向北增大 的为北 纬 , 向南增大 的为南 MN的球 面最短距 离为2 5 5 3 千米, 球 面 最短距 纬; 在俯视 图上纬线 为一组 同心 圆 , 若 圆心为 离1 l 1 千米 对应的弧度 为l 。 , 可计 算 出MN的纬 北极点 , 各纬线均表示北纬 , 且数值 向北极点 度 差为2 3 。 , N为北极 点 , M的纬度 为6 7 。 N。 增大 。
数= 夜 长时数 。 以地 方 时 1 2 时为对称 点± 昼 长 区时 ) 在伦敦开幕 , 结 合 图 文 材料 , 回答 下 列 时间 的 1 / 2 或 以地 方 时2 4 时 ( 0 时) - 4 - 夜 长 时 间 问题 。 的1 / 2 , 可求 得 日出 日落时 间 。 各 国学 生若 计算 在 本地 观看 奥运 会 开幕 ( 3 ) 太 阳 高 度 角 的确 定 : 正 午 太 阳 高 度 式现场直播 的 日 期、 时刻 , 可依 据图中的 ( ) 在 直射 点 为9 0 。 , 由直 射点 向南 、 北逐 渐 降低 。 各 地 正 午太 阳高 度 等 于 9 0 。 减 去 该 地 地 理 纬 度 与 太 阳直 射 点 地 理 纬度 差 。 晨 昏线 上 太 阳 高度为零。 ( 4) 确定太 阳直射点 的位置 : 纬 度 数 与 出现 极 昼范 围 的最低 纬度 数 互余 , 或 等 于晨 昏线 与 经线 的夹 角 ; 经 度 数 为将 昼 半球 平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