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初中物理电学计算方法全攻略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方法全攻略[优质ppt]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方法全攻略[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e3375b1ed9ad51f11df216.png)
1.8 W (0.3 A)2=20 Ω; 将 R1、RA 阻值代入上式,可计算出电源电压为 U 电源=12 V,电阻 RB=40 Ω;所以当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 P 位于 B 处时,RB 消耗的功率 P3=I22RB=(0.2 A)2×40 Ω=1.6 W, 故正确选项为 D。
A.1.6 W
B.4.0 W
C.0.4 W
D.3.4 W
方法一:
因 U1=I1R ①,U2=I2R ②,
②-①得 U2-U1=I2R-I1R,
所以 R=UI22- -UI11=100.V-1 6A
V
=40
Ω,
U2 然后根据 P= R 求得变化前后的功率分别为
P1=UR12=(460
V)2 Ω =0.9
W、P2=UR22=(4100
V)2 Ω =2.5
W,
得电功率变化了 1.6 W。
方法二:
因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所以I2=U2=10 V=5, I1 U1 6 V 3
则 I2-I1=53I1-I1=0.1 A, 解得 I1=0.15 A、I2=0.25 A。
根据 P=UI 求得变化前后的功率分别为
专题七 电学计算方法全攻略 ┃类型聚焦┃
类型一 分析法
【方法点睛】 分析法即对电路进行综合分析, 分析时可从已知入手,分析电路的组成、仪表测量 的物理量,把物理问题的各个方面结合成一个整体; 也可从未知入手,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和理论找出 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层层推理,直到找到所需的已 知量。
中考电学计算专题复习课件 38张PPT

U实=U额 P实=P额
R1与R2两灯一样亮
例:标着“12V、9W” 的灯泡R1与标着“6V、9W” 的灯泡R2
R1 = UP112=
12V2 9W
>
R2
=
U22 P2
=
6V2 9W
R1> R2
(2)R1都与R2串联接入12V的电路中使用, R1
分析:
串联电路要优先考虑 I1 = I2
电功、电功率的题要优先考虑电阻 R1>R2
解:
30imp
W= 600imp/kw.h
= 0.05kw.h = 0.05x3.6x106J = 1.8x105J
w
P= t
=
1.8x105J 100s
=1800W
W= n(转数)
N(转速)
例2:张红家装有一个标着“220V、880W”的电炉,在一 次单独使用它时,他家标有“1200revs/kw.h”的电能表 在2min的时间内铝盘转了30转,则这一段时间内电炉的 实际功率是多少?
3、并联电路,一般先求出电压:遇到并联电路,一般先求出电压,通过 相同的电压,代入变 化的电流,求出其他值.
4、涉及电功,电功率的计算先求电阻: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一旦变化,
就会引起电流、功率发生变化,但定值电阻的阻值不会变。所以涉及电功、 电功率的计算应先通过额定的电压、功率求出定值电阻,再代入变化的电压, 求出其他值。
例2:如图所示,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两电流表
的示数为I甲:I乙=2:3,则电阻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2:1 ;
若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则电压表的示数为U甲:U乙
=
。
甲
R1
R2
初中物理课件,中考电学计算专题

初中物理课件,中考电学计算专题初中物理课件,中考电学计算专题初中物理课件, , 中考电学计算专题- - 换表问题: : 初中物理电学课件下载中考电学计算专题换表问题模块一例题精讲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测得U 甲:U 乙=4:3;断开开关S,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此时I 甲:I 乙是()A.3:1B.1:3C.1:1D.4:3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甲、乙同时为电压表,开关闭合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甲测R1 两端电压,电压表乙测R2 两端电压;∵I=,并且通过两电阻的电流I 相等,there4;两电阻阻值之比:==;两电表都是电流表,开关断开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甲测R2 的电流,乙测R1 的电流,两电阻并联,它们两端的电压U 相等,通过两电表的电流之比:=:==.答案:D测试题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当K1 闭合,K2 断开时,测得I 甲:I 乙=2:3;拆去电流表并在甲、乙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K1、K2,此时U 甲:U 乙是()A.3:2B.1:1C.2:3D.4:3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的应用.解析:⑴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当K1 闭合,K2 断开时,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甲表测的是通过R2 的电流,乙表测的是通过R1 的电流,∵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there4;根据欧姆定律可得:====;⑵拆去电流表并在甲、乙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K1、K2,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甲表测的是R1 两端的电压,乙表测的是R2 两端的电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there4;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答案:A例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V1、V2 示数之比为3:5;断开开关S,把电压表V1 换成电流表A1,把电压表V2 换成电流表A2,闭合开关S,电流表A1、A2 示数之比为5:9.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R1:R2=5:3B.R3:R1=1:3C.R2:R3=5:3D.R1:R2:R3=1:2:3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正电荷与负电荷;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的串联.解析:电路接入两个电压表时,等效电路如图1 所示;电路接入两个电流表时,等效电路如图2 所示.图1 中,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为3:5∵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there4;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图2 中:电流表A1、A2 示数之比为5:9∵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there4;=====,解得:R1=3R3,故B 正确;==,解得:R2=2R3,故C不正确;R1=3R3=1.5R2,即2R1=3R2,故A 不正确;R1:R2:R3=2:3;6,故D 不正确.答案:B测试题如图所示,若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当开关S 闭合时两表示数之比U 甲:U 乙=5:3;若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当开关S 时断开,则()A.两表的示数之比I 甲:I 乙=5:3B.两表的示数之比I 甲:I 乙=2:5C.R1 消耗的功率与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P1:P 总=2:3D.R1 消耗的功率与R2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9:4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解析:⑴若甲、乙两表都是电压表,R1 与R2 串联,===,则:=;⑵若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当开关S 断开时,R1 与R2 并联,==;I1+I2=I,则,=;电流表甲测R2 电流,乙测干路电流,==;故A 错误,B 正确.⑵R1 消耗的功率:P1=UI1,R2 消耗的功率:P2=UI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UI,==;==.故CD 错误.答案:B例3★★★图中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 与R3 的阻值均为10Omega;.闭合开关S,电流表A1 和A2 的示数之比为2:3.若把电流表A1 和A2 分别换成电压表V1 和V2 后,电压表V1 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 的示数为U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R1=30Omega;B.R1=20Omega;C.U1:U2=3:4D.U1:U2=4:3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解析:⑴当两表为电流表时,电路图如右图所示,电流表A1 的示数为:I1+I2,电流表A2 的示数为:I2+I3,∵(I1+I2):(I2+I3)=2:3there4;2I3=3I1+I2,即:2=3+,2=3+,there4;R1=30Omega;,故A 正确,B 不正确;⑵当两表为电压表时,电路图如图所示,∵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there4;根据U=IR 可知,电流表V1 和电流表V2 的示数之比:U1:U2=(R2+R3):(R1+R2)=(10Omega;+10Omega;):(10Omega;+30Omega;)=1:2,故CD 不正确.答案:A测试题如图所示电路中,a、b 都是电压表,当S 闭合时,两表的示数比是Ua:Ub=2:3,当S 断开时,a、b 都换成电流表则两表示数比Ia:Ib 是()A.2:5B.5:3C.2:3D.3:2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解析:读图可知,当a、b 都是电压表,当S 闭合时,两电阻串联,两电压表分别测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如图所示,设两电阻分别为R1 和R2,则b 测R1 两端的电压,a 测R2 两端的电压,根据I=,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则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即串联分压,∵Ua:Ub=2:3there4;R1:R2=3:2 当S 断开时,a、b 都换成电流表,两电阻并联,根据I=,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即并联分流,两支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R1:R2=3:2there4;Ia:Ib=2:3 答案:C 模块二电源接入端口变换问题例题精讲例4★★★如图所示电路,当把电压恒定的电源接在A、C 两点时,电流表A1、A2 示数分别为I1、I2,且I1:I2=7:9;若把此电源接在B、D 两点时,电流表A1 的示数为I1prime;,且I1:I1prime;=7:6.则电阻R1:R2:R3=__________.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流表的使用;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电路的简化与计算.解析:当把电压恒定的电源接在A、C 两点时,如左图,电流表A1 测量通过R2、R3 的电流之和,即I1=IR2+IR3,电流表A2 测量通过R1、R2 的电流之和,即I2=IR1+IR2,==﹣﹣﹣﹣﹣﹣①当把电压恒定的电源接在B、D 两点时,如右图,电流表A1 测量通过R1 的电流I1prime;,即I1prime;=IR1,==﹣﹣﹣﹣﹣﹣②由①②得出:IR1:IR2=2:1,所以:R1:R2=1:2﹣﹣﹣﹣﹣﹣③再代入②得:IR2:IR3=3:4,所以:R2:R3=4:3﹣﹣﹣﹣﹣﹣④所以由③④得:R1:R2:R3=2:4:3 答案:2:4:3测试题如图所示电路,当把电压恒定的电源接在A、C 两点时,电流表A1、A2 示数分别为I1 和I2,且I1:I2=9:5;若把此电源接在B、D 两点时,电流表A1 示数为I1prime;,电流表A2 示数为I2prime;,且I1:I1prime;=9:2;R1、R2 消耗的功率分别为P1 和P2,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电阻R1 与电阻R2 的阻值之比为2:3B.电阻R1 与电阻R2的阻值之比为3:2C.I2 与I2prime;之比为5:6D.R1、R2 消耗的功率P1:P2=2:3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解析:当把电压恒定的电源接在A、C 两点时,电流表A1 测量:IR2+IR3,电流表A2 测量:IR1+IR2;=﹣﹣﹣﹣﹣﹣①当把电压恒定的电源接在B、D 两点时,电流表A1 测量I1,电流表A2 测量I3,=﹣﹣﹣﹣﹣﹣②由①②得出:IR1:IR2=2:3,所以:R1:R2=3:2,根据P=可知,R1、R2 消耗的功率P1:P2=R2:R1=2:3;再代入②得:IR2:IR3=1:2,所以==+=+=答案:A 模块三动态电路电压电流变化量的定量分析例题精讲例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C 点滑至B 时,电压表V1 的示数从U1 变为U1prime;,电压表V2 的示数从U2 变为U2prime;,电流表A 的示数从I 变为Iprime;,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U1prime;﹣U1|<|U2prime;﹣U2|C.U1prime;>U1,U2prime;>U2,Iprime;<ID.U1prime;<U1,U2prime;>U2,Iprime;<I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解析:A、电压表V2 测量两个定值电阻的总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由于定值电阻阻值不变,所以=.此选项错误;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C 点滑至B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增大,因为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增大,定值电阻R1、R2两端电压都减小,电压表V2 示数由U2 变为U2prime;,变化幅度较大;而电压表V1 示数由于R1 两端电压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增大,示数从U1 变为U1prime;,所以变化幅度较小.此选项正确;C、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C 点滑至B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增大,因为串联电路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增大,定值电阻R1、R2 两端电压都减小,所以U2prime;<U2,U1prime;>U1;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整个电路电阻增大,所以Iprime;<I.此两选项均错误.答案:B测试题如图所示,R1=20 欧,R2=25 欧,当电键K1 闭合、K2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8 伏,当电键K1 断开、K2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可能的数值是()A.4.0 伏B.3.5 伏C.3.3伏D.2.5 伏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解析:当电键K1 闭合、K2 断开时,R1、R0 串联,R1 两端的电压为U1=R1=2.8V,即U=0.14(20+R0)当电键K1 断开、K2 闭合时,R2、R0 串联,R2 两端的电压为U2=R2=25Omega;=,当R0rarr;infin;时,U2=3.5V,当R0rarr;0 时,U2=2.8V.答案:C 模块四超复杂动态电路分析例题精讲例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1,将滑片P 移至滑动变阻器R2 的中点时,电压表V1 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 的示数为U2,电流表A 的示数为I1.闭合开关S1、S2,将滑片P 移至滑动变阻器R2 的 A 端时,电压表V1 的示数为U1prime;,电压表V2 的示数为U2prime;,电流表A 的示数为I2.只闭合开关S1,将滑片P 移至滑动变阻器R2 的B 端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I3.已知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为10Omega;,U1=U1prime;,U2=U2prime;,I3=0.4A.求:⑴电阻R1、R3;⑵电流I2.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解析:只闭合开关S1,将滑片P 移至滑动变阻器R2 的中点时,等效电路图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1、S2,将滑片P 移至滑动变阻器R2 的A 端时,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只闭合开关S1,将滑片P 移至滑动变阻器R2 的B 端时,等效电路图如图(丙)所示.由图(甲)、图(乙)可知:∵I=,且电阻R3 一定,there4;===,∵电源两端电压不变,there4;==,整理可得:R1=R2+R3,∵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there4;U1+U2=U1prime;+U2prime;=U1prime;+U2prime;,整理可得:U1prime;=U2prime;;⑴在图(乙)中,R3=R2=R2=10Omega;,R1=R2+R3=10Omega;+10Omega;=15Omega;;⑵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由图(乙)、图(丙)可知:I2=I3=0.5A.答案:⑴电阻R1的阻值为15Omega;,电阻R3 的阻值为10Omega;;⑵电流I2 为0.5A.测试题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U 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开关S1 闭合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电压表V1、V2 的示数分别为U1和U2;开关S1 断开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P',电压表V1、V2 的示数分别为U'1 和U'2,电阻R3 消耗的电功率为6W.已知电阻R1=2Omega;,U1:U'1=3:2,U2:U'2=15:16.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3=6Omega;,R1:R2=1:5B.R2=10Omega;,R2:R3=3:5C.U=18V,P'=24WD.P=27W,P:P'=3:1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等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解析:闭合开关S,当开关S1 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1 所示;开关S1 断开时,等效电路图如图2 所示;由图1 和图2 可得,===﹣﹣﹣﹣﹣﹣①==﹣﹣﹣﹣﹣﹣﹣﹣﹣﹣﹣﹣﹣﹣﹣②由①②可得:=﹣﹣﹣﹣﹣﹣﹣﹣﹣﹣﹣﹣﹣﹣﹣﹣③因电源的电压不变,则U=I1(R1+R2)=I2(R1+R2+R3)把R1=2Omega; 和①③式代入得:R2=10Omega;,R3=6Omega;;所以R1:R2=1:5,R2:R3=5:3;由图2 可知,I22R3=6W,所以I2=1A,代入①得I1=1.5A,电源的电压为U=I2(R1+R2+R3)=1A(2Omega;+10Omega;+6Omega;)=18V;P=UI1=18V1.5A=27W,P'=UI2=18V1A=18W,P:P'=3:2.答案:A。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十一电学综合计算教学课件

(3)从水箱顶部给空水箱注满水的过程中,水的重力所做的功 是多少?
水的体积为V水=V箱-V=0.8 m3-0.02 m3=0.78 m3, 水 的 重 力 G = mg = ρV 水 g = 1×103kg/m3×0.78 m3×10 N/kg=7.8× 103 N,重心高度变化为0.5 m,水的重力所 做的功是W=Gh水=7.8× 103 N× 0.5 m=3 900 J。
(1)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解:(1)根据 P=UR2可得,小灯泡正常 发光时的电阻:RL=UPLL2=(66 VW)2=6 Ω。
(2)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 由题图可知,灯泡 L 与滑动变阻器 R 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
器两端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接
专题突破篇
专题十一 电学综合计算
1 分类突破 2 福建6年中考聚焦
1 分类突破
· 类型1 简单电路计算 · 类型2 多挡位电学计算 · 类型3 极值、范围相关的电学计算 · 类型4 综合分析计算
类型1 简单电路计算 【例1】【2022福建7分】如图1是某晾衣机的工作电路图,电
源电压U=220 V,其中R是发热电阻。当开关S1闭合、S2 断开时,晾衣机开启风干功能,其额定功率P1=44 W; 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晾衣机开启烘干功能,通过R的 电流I2=1 A。求:
(2)电磁泵的额定功率。
电磁泵正常工作时,分压电阻R2两端的电压 U2=U-U泵=220 V-12 V=208 V, 电磁泵的额定电流I泵=I2= UR22=123008 ΩV=1.6 A, 电磁泵的额定功率 P泵=U泵I泵=12 V×1.6 A=19.2 W。
【例6】【2022泉州质检8分】如图6甲是小华设计的一款“智 能保温杯”的自动控温工作原理图。控制电路中,U1=4 V, 保护电阻R0=100 Ω,Rt为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变 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电磁铁线圈的阻值不计。工作电路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学综合计算》精品PPT课件

思路: 解:
22
在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滑动变阻器R2 的最大阻值为6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 表的量程为0~15V。求 (注:求解时画出相应的等效电路图):
(3)开关S1、S2、S3都闭合时, 为保证各电路元件安全使用, 则滑动变阻器R2的可调范围和 电流表示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 比分别是多少?
I = I1+I2
U=U1=U2 1= 1 + 1 R R1 R2
电功率公式: P=UI
焦耳定律: Q=I2Rt
3
欧姆定律公式: I = U R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式:
电 学 公 式
串联
I = I1 = I2 U=U1+U2 并联 R=R1+R2
I = I1+I2
U=U1=U2 1= 1 + 1 R R1 R2
(3)只闭合开关S3时,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 变阻器R2的取值范围和相应的小灯泡功率的变化范围?
9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电流表的量 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 3V,灯泡R1标有 “6V 3W”字样,R3=4Ω。求(画出相应的等效电路图)
(1)灯泡R1正常发光时通过 的电流I1额?
(3)开关S1、S2、S3都闭合时,为保证各电路元件安
全使用,则滑动变阻器R2的可调范围和电流表示数最
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分别是多少?
17
欧姆定律公式: I= U R
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式:
电
I=I1=I2
I=I1+I2
学 公 式
串联 U=U1+U2 并联 R=R1+R2
初三物理下学期电学计算专题复习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R1 R2
R1
R2
R
2
R1
R2
变化一:如右图所示,电阻R1与最大阻值为50Ω旳滑动变 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当滑片P移到a端时,电流表旳示数为 0.5A,电压表旳示数为6V,当滑片P移到b端时,电流表旳 示数为0.2A,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1旳阻值 (3)电阻R1旳实际功率 (4)当滑片P移到b端时,电压表旳示数;
(1)小明应串联还是并联一种电阻?
(2)该电阻旳阻值是多少?
(3)该电阻消耗旳功率多大?
R2
变化三:家用电饭煲旳铭牌如图1所示,电路图如图2所示。 R1是电饭煲煮饭时旳发烧板,R2是为了饭熟“跳制”后使电 饭煲处于保温状态而串联入电路中旳电阻(其电阻值为 1029Ω)
(1)煮饭时,开关S应,
(“闭合”或“断开”)
电压表达数:U2=IR1=02A×12Ω=2.4V R1旳实际功率:P2=U2I=2.4V×0.2A=0.48W Rab两端旳电压:Uab=U-U2=6V-2.4V=3.6V Rab旳实际功率: Pab= UabI=3.6V×0.2A=0.72
变化二:小明旳爸爸为小明买回了一台“220V,22W”旳 节能灯,但小明家旳电压经常在220V以上,经过统计 (一种月)每天旳平均电压约为240V。假如要使用台灯 正常发光,
R1旳实际功率,R2旳实际功率 R1
R2
解:(1)因为当滑片在a端时,电压表达数U1=6V, 即为电源电压;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电学计算+课件

随堂练习2
解:(1)当U2=2V,I=0.5A时,R2接入电路电阻为 R2’=U2/I=2V/0.5A=4Ω (2)U1=U-U2=6V2V=4V,R1=U1/I=4V/0.5A=8Ω (3)电流表最大为0.6A,则电路最小电阻为R小 =U/I大=6V/0.6A=10Ω R2小=R小一R1=10Ω-8Ω=2Ω 最压表最大测量为3V,则R1两端电压为UU2=6V-3V=3V R1\R2两端电压相等,则它们电阻相等也为8V, 所以R2接入电路阻值范围为2Ω-8Ω.
P A R1 b R2 a
S
不致损坏, 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
随堂练习2
2.如下面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为6伏,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1A”。闭合S后,电流表显示的示数为0.5A,电压表上的电压为2V。 求:(1)这个时候滑阻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2)电阻R1的阻值。 (3)若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 电压表选用0~3V量程。在电路安 全的条件下,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 路中电阻变化的范围。
典型题讲解
例2.如右图,电源电压保持恒定。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Ω,
允许最大电流1A,电流表使用量程是0~0.6A,电压表接入的
量程为0~3V,电阻R1=5Ω。当滑片P在最右端a点时,闭合开
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求:
V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为了保证电路能正常工作及各电表
典型题讲解
例1. 如下面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上标有“12V 6W”, R2=12Ω,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8A, 这时侯小灯泡恰好可以正常发光,(忽略灯丝电阻变化)。
求:(1)电源电压U
(2)电阻R1的阻值 (3)当S1、S2都断开时, 小灯泡L消耗的功率。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9 电学综合计算》课件

(1)当开关 S1 置于 b 端、S2 断开时,电烤箱处于什么挡位?简 述理由。
(2)电烤箱在中挡位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 (3)电烤箱在高挡位工作时,对食物加热 6 min,消耗的电能为 多少?
[答案] (1)低挡位,理由是:当开关 S1 置于 b 端、S2 断开时,电 阻 R1 与 R2 串联,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由 P=UI=UR2可知,此时电 功率最小,是低挡位。 (2)103 W (3)5.4×105 J
[答案] (1)1000 W (2)5 A (3)400 m
类型三 多挡功率问题
1.解释多挡: 电热器工作 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根据实际 需要往往要设计不同挡位。电热 器的高低挡指的是“功率”不同, 电功率大的为高挡位,电功率小 的为低挡位。在电源电压不变的 情况下,通过改变电路的总电阻 从而改变用电器的总功率,实现 高、中、低挡之间的转换。
电烤箱消耗的电能: W=P 总 t=1.5×103 W×6×60 s=5.4×105 J。
[针对训练]
3.下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 Z9-7 所示,R1 和 R2 均为电热丝。求:
××牌电烤箱
额定电压
220 V
额定 高温挡 1100 W 功率 低温挡 440 W
电源频率
50 Hz
[答案] (1)44 Ω (2)0.75 A
2.如图 Z9-9 所示,电源电压为 3 V 保持不变,灯泡 L 标有 “3 V 1.2 W”字样,R 为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 (1)求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和电阻。 (2)开关 S 闭合、S1 断开,电流表示数为 0.3 A,求 1 min 内 电路消耗的电能。 (3)开关 S、S1 均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滑至最右端, 电流表的示数为 1 A,求 R 的阻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4 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 要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 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 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
由题意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位于 A 处时,R1 消耗的功率 P1 与 RA 消耗的功率 P2 相等, 根据串联电路中功率比例分配关系知,R1=RA,再利用 P2=1.8 W 可计算得出 R1=RA=PI221=
1.8 W (0.3 A)2=20 Ω; 将 R1、RA 阻值代入上式,可计算出电源电压为 U 电源=12 V,电阻 RB=40 Ω;所以当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 P 位于 B 处时,RB 消耗的功率 P3=I22RB=(0.2 A)2×40 Ω=1.6 W, 故正确选项为 D。
AB两端,电压表并联接在R1两端。已知R1=10 Ω, R2=20 Ω,电压表示数为2.5 V,则AB两端的电压U =___7_._5___V。
类型二 比例法 【方法点睛】 比例法就是利用比例式来解物理题的方法。在
解题中,依据物理定律、公式或某些量相等、成多少比例等,用 比例式建立起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比例性质来计 算未知量。利用比例法解题在许多情况下是很简便的,只要相比 量的单位相同就可求解,不必换算为国际单位制。
W、P2=UR22=(4100
V)2 Ω =2.5
W,
得电功率变化了 1.6 W。
方法二:
因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所以I2=U2=10 V=5, I1 U1 6 V 3
则 I2-I1=53I1-I1=0.1 A, 解得 I1=0.15 A、I2=0.25 A。
根据 P=UI 求得变化前后的功率分别为
故甲、乙两灯泡的实际功率之比等于甲、乙两灯泡的电阻之比,
(220 V)2
即PP甲 乙=RR甲 乙=(24200
W 60 V)2=40
WW=32。
60 W
类型三 方程法
【方法点睛】 方程法就是根据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列方程时,可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和 定值电阻不变列方程,也可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列方 程,还可以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及电学综合知识列方程。 方程法解综合题,可使思路清晰,步骤一目了然。
解答动态求值问题,首先要审清题意,画出滑片位于不同位置 或开关处于不同状态时的电路,并标出相应已知量,然后根据 电源电压恒定和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巧列方程。具体如下:
①据欧姆定律列等式:U 电源=I 总 R 总=I′总 R′总。
②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列等式:
U 电源=U 已知+IR0=U′已知+I′R0
在电学中存在以下比例关系: (1)对于定值电阻而言:II12=UU12; (2)串联电路:PP12=UU21=RR21; (3)并联电路:PP21=II12=RR12。
专题七 电学计算方法全攻略
例2 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从6 V升高到10 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
了0.1 A,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 )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方法全 攻略
电路计算题的一般思路
1.“四个弄清”: ①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②各电表的测量对象; ③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部分; ④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提供的物理过程。 2.画电路图: 在图中标出已知量的符号、数据和未知量的符号。 3.电路分析: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抓住电路中的不 变量,例如,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阻值不变。 4.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列 方程求解。
两灯的实际功率之比为________(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 阻的影响)。
[解析] 由 P=UR2得:R=UP额2额,
依据该公式可分别计算甲、乙两灯泡的电阻为:
(220 V)2
(220 V)2
R 甲= 40 W 和 R 乙= 60 W 。
若将它们串联在 220 V 的电路中,流经两灯泡的电流相同,
由 P=I2R 可知,在电流一定时,用电器的实际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A.1.6 W
B.4.0 W
C.0.4 W
D.3.4 W
方法一:
因 U1=I1R ①,U2=I2R ②,
②-①得 U2-U1=I2R-I1R,
所以 R=UI22- -UI11=100.V-1 6A
V
=40
Ω,
U2 然后根据 P= R 求得变化前后的功率分别为
P1=UR12=(461 所示,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的滑
片 P 位于 A 处时,电流为 0.3 A,R1 消耗的功率为 P1,RA 消耗 的功率 P2 为 1.8 W;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 B 处时,电 流为 0.2 A,RB 消耗的功率为 P3。已知 P1∶P2=1∶1,则下列
结果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 9 V
B.R1 的电阻为 30 Ω C.P3 的值为 0.8 W D.RA 的阻值为 20 Ω
图ZT9-1
[解析] 画出两种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并标明已知条件,如图所示:
利用两图中电源电压相等列平衡等式: 即 U 电源=0.3 A×(R1+RA)=0.2 A×(R1+RB), 式中有三个变量,故从题意中找突破口。
专题七 电学计算方法全攻略 ┃类型聚焦┃
类型一 分析法
【方法点睛】 分析法即对电路进行综合分析, 分析时可从已知入手,分析电路的组成、仪表测量 的物理量,把物理问题的各个方面结合成一个整体; 也可从未知入手,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和理论找出 物理量之间的联系,层层推理,直到找到所需的已 知量。
例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串联接在
P1=0.9 W、P2=2.5 W,得电功率变化了 1.6 W。
专题七 电学计算方法全攻略
变式题 为了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某学校走廊里 的照明灯采用两只灯泡串联的接法。现有甲、乙两只白
炽灯,甲标有“220 V 40 W”字样,乙标有“220 V 60 W”字样,将它们串联在220 V的电路中,则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