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电学计算题专题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电学(二)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电学(二)

⎪⎩⎪⎨⎧==⋅=R U P R I P I U P 22,中考专题复习——电学(二)一、电学计算要点透析:(一)电功(W )1.概念:电流通过导体时可以做功。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公式:电功的基本公式是:tI U W ⋅⋅=根据欧姆定律,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Rt I W t RU W 22由电功率的定义又推导出:t P W ⋅=3.单位:焦耳:J千瓦时(度):Js W h kW 6106.33600100011⨯=⨯==⋅度4.电能表:(俗称电度表)——电能表是测量电功(电能)的仪表,它表盘上的单位是度。

⑴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额定电压220V;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5A;每消耗一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⑵读数:A、①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②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如:电能表月初读数月底读数是这个月用电度,合JB、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J。

(二)电功率(P )1.概念: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它是反映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由电功率的定义得tW P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3.单位:瓦特:W 千瓦:W kW 10001=4.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⑴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3246832654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P 额=U 额I 额=U 2额/R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25W的灯泡。

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U 2,有时会损坏用电器)(三)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1)伏安法测灯泡的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2)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秒表原理:P=W/t(四)焦耳定律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中考物理电学计算专题复习-

中考物理电学计算专题复习-

图14电流表A 2的示数为2.0 安。

求: (1)R 1的电阻值;(2)请判断电表使用的量程:其中电流表A 1的量程_______安(选填“0~0.6安”或“0~3安”),电压表V 的量程_______伏(选填“0~3伏”或“0~15伏”);(3)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使两电流表的示数同时能达到各自的最大值,则应选用电阻值为_________欧代替电阻R 1;(4)电阻R 1替换后,在电路正常工作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1)I 1=I -I 2=2安-0.5安=1.5安 R 1=U 1/I 1 =6伏/1.5安=4欧 (2)0~0.6安 0~15伏(3)2.5欧(4)R 1小′=U ′/ I 1大′ =6伏/0.6安= 10欧 R 1大=50欧 ∴ R 1的取值范围:10欧~50欧 2.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5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100Ω 1A”字样。

闭合电键S ,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

求:(1)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2)此时滑动变阻器R 2消耗的电功率P 2。

(3)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要求电路及电表均能正常工作,分别计算滑动变阻器R 2在不同情况下允许连入电路的可能阻值范围。

(1)U 1=I R 1 =0.5安×20欧 =10伏(2)P 2=U 2 I =(U -U 1)I =(15伏-10伏)×0.5安= 2.5瓦 (3)①当电压表量程为0—3V :I '最大=U 1'/ R 1=3伏/20欧=0.15安 R 2最小=(U -U 1')/ I '最大 =(15伏-3伏)/0.15安=80欧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80~100欧。

②当电压表量程为0—15V : I ''最大=U 1最大/ R 1=15伏/20欧=0.75安 若电流表量程为0—3A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0~100欧。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 提分专题(解析版)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   提分专题(解析版)

专题十二 电学综合计算题题型一:电学基础计算1.(2021·广东中考真题)如图甲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P 由a 移动到b 时,R 0的电功率和电流的P-I 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答案】(1)9V ;(2)72欧 【详解】解:(1)当滑片P 在b 端时,只有R 0工作,电流最大为b 0.5A I =电源电压为b 4.5W =9V 0.5A P U I == (2)R 0的阻值为0b 9V 18Ω0.5AU R I === 当滑片P 在a 端时,电阻最大,电流最小,此时a 0.1A I =总电阻为a 9V 90Ω0.1AU R I ===总 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为0=90Ω18 Ω72ΩR R R -=-=总滑答:(1)电源电压为9V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72Ω。

2.(2021·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为模拟调光灯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 ,灯泡标有“2.5V0.5A”字样(灯阻值不变),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A ”字样, (1)求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2)求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3)该电路设计是否有缺陷?如有,请给出解决办法。

【答案】(1)1.25W ;(2)7Ω;(3)见解析 【详解】解:(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P L =U L I L =2.5V×0.5A=1.25W(2)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电路的电流是0.5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L 6V V=0.5AU U U R I I -==滑滑-2.5=7Ω (3)因为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为零,所以不足是: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时,可能会使灯泡烧坏;改进的措施:串联一个保护电阻。

答:(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是1.25W ;(2)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7Ω; (3)见解析。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学计算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学计算题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学计算题1.如图所示电路,设电源电压不变,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1。

当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2。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I3。

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4,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为3∶1,此时R L消耗的电功率为0.5W;已知I1∶I2=3∶1,求:(1)电阻R1∶R2;(2)电流I3∶I4;(3)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P m。

2.如图甲是饮水机简化的电路图。

它有“加热”和“保温”两挡,其中R1为发热电阻,R2为定值电阻。

如表是该饮水机的相关技术参数。

图乙是实验室电能表的示意图。

已知饮水机在保温挡和加热挡工作时,发热电阻R1的电功率之比为1∶121。

[已知c水=4.2×103J/(kg•∶),ρ水=1.0×103kg/m3,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求:(1)储水罐注满水时,水温升高5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电阻R2的阻值是多少?(3)在测试时将其他用电器都关闭,只将饮水机置于加热挡工作,发现电能表的转盘在3min 内转了50转,则此时实验室电路的实际电压是多少?额定电压220V加热挡额定功率605W额定频率50Hz储水罐容积0.8L3.南宁轨道交通的开通运营,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某学校组织同学们收集到地铁机车在某段运行区间内的相关数据如表: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间内,地铁机车以60km/h的速度运行30km,需要多长时间?(2)该区间内,地铁机车运行30km消耗多少电能?4.某型号电烤箱的加热和保温两个挡位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已知该电烤箱的保温挡位的电功率为440W,加热挡位的电功率为1100W,R1、R2为电阻不变的电热丝。

(1)当图中开关S 、S1时(选填“闭合”或“断开”),电路处于保温状态;(2)R1的阻值;(3)当开关S、S1均闭合时电烤箱工作20min产生的热量;(4)若电阻丝R2烧断,请通过计算说明能否用2根“220V 330W”的电热丝并联代替R2,让电烤箱恢复正常工作。

中考物理专题讲解《第五讲-电学计算》

中考物理专题讲解《第五讲-电学计算》

电学计算(教师版)教师日期学生课程编号课型专题课题电学计算(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串并联电路基本规律2.会求各个物理量的最值问题3.能准确判断电表的量程教学重难点(考试要求C;出题频率高)1.求滑动变阻器取值范围2.电表量程不定导致的多解性3.电表偏转类各物理量的计算教学安排版块时长1 考点汇聚15分钟2 典型例题30分钟3 考点链接30分钟4 课堂总结15分钟5 课后作业30分钟……考点汇聚中考试题中压轴的电学计算题,种类繁多,题型较广,加上电路动态变化的影响,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也是中考中的一大重点、难点。

此类题型主要有:电阻的取值范围,电阻替换,电表的偏转,电表的连接以及其他一些特殊题型。

本次课主要讲解:电阻的取值范围,电表的偏转两类题型。

要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电学题首先必须掌握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并熟练运用欧姆定律来解题。

其次还要建立分类讨论的思想,明确电路中可以产生限制的物理量,最后使用相应的解题技巧进行解题。

(1)分类讨论。

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各有两个量程可选,在有些没有明确限制电表量程的题目中,就会涉及不同的量程组合,从而形成分类讨论。

(2)限制电路的物理量。

电路中可以由滑动变阻器或者电键产生电路的动态变化,而变化过程中又会引起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这些变化由于某些电路元件自身因素所限(如电表量程,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构成了对电路的限制。

这些限制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电阻类(电压表量程、电源电压)。

如果电路处于某一状态时,任一物理量超过了任一元件的限制,电路就出来故障,该情况就是不合理的,应该舍去。

(3)解题技巧。

不同类型的电学计算题有不同的解题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快的分析电路的动态变化及相应的影响,提供解题思路。

知识点储备:涉及到的物理量有电阻(R)、电流(I)、电压(U)、电功率(P)、电功(W)等。

一、所涉及的公式:I=U/R、P=UI、W=UIt,以及各公式的变形式。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功率之“知三求七、两种功率、比例问题”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功率之“知三求七、两种功率、比例问题”

2024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功率之“知三求七、两种功率、比例问题”一、知三求七1.串联电路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 =10V ,电阻R 1=20Ω,电阻R 1两端的电压U 1=4V。

求:(1)电路中的电流;(2)电阻R 2两端的电压U 2;(3)电阻R 2的阻值;(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5)电阻R 1的电功率;(6)电阻R 2的电功率;(7)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解析:由题图知:R 1和R 2串联(1)电路中的电流:12114V 0.220U I I I R =====ΩΩ(2)电阻R 2两端的电压:U 2=U -U 1=10V -4V=6V(3)电阻R 2的阻值:2226V 300.2AU R I ===Ω(4)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 总=R 1+R 2=20Ω+30Ω=50Ω(或10V 500.2A U R I ===Ω总)(5)电阻R 1的电功率:P 1=U 1I =4V ×0.2A=0.8W(6)电阻R 2的电功率:P 2=U 2I =6V ×0.2A=1.2W(7)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 总=UI =10V ×0.2A=2.0W (或P 总=P 1+P 2=0.8W+1.2W=2.0W )2.并联电路例2.如图所示,电阻R 1、R 2并联在电路中,干路电流I =1A ,电阻R 1=20Ω,电阻R 2的电流I 2=0.4A ,电阻R 1消耗的功率P 1=3.6W 。

求:(1)电阻R 1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 1;(4)电阻R 2;(5)并联后的等效电阻R 并;(6)电阻R 2消耗的功率P 2;(7)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解析:由题图知:R 1和R 2并联(1)电阻R 1中的电流:I 1=I -I 2=1A -0.4A=0.6A(2)电源电压:1211 3.6W 6V 0.6AP U U U I =====(3)电阻R 1的阻值:1116V 100.6AU R I ===Ω(4)电阻R 2的阻值:2226V 150.4AU R I ===Ω)(5)并联后的等效电阻:12121015=61015R R R R R Ω⨯Ω==Ω+Ω+Ω并(或6V 61A U R I ===Ω并)(6)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P 2=U 2I 2=6V ×0.4A=2.4W(7)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 总=UI =6V ×1A=6W (或P 总=P 1+P 2=2.4W+3.6W=6.0W )二、两种功率例3.把标有“8V 4W ”和“12V 8W ”的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某一电源上时,恰能使其中的一个正常发光,另一个发光较暗,则发光较暗的灯泡,它的实际功率是多大?解析:由题知:L 1和L 2串联,只能保证额定电流小的灯泡正常发光,否则,它有可能烧坏由P =UI 知:1114W 0.5A 8V P I U ===,2228W 2A 12V 3P I U ===>0.5A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 =I 1=0.5A ,L 2发光较暗由2U P R =知:()221118V 164W U R P ===Ω,()2222212V 188W U R P ===Ω所以,发光较暗的灯泡的实际功率:P 2实=I 2R 2=(0.5A )2×18Ω=4.5W例4.“6V 4W ”的灯L 1和“12V 9W ”的灯L 2串联在电压为10V的电路中,求:各自的实际功率。

2023年物理中考真题分类---电学计算题(含解析)

2023年物理中考真题分类---电学计算题(含解析)

2023年中考题分类---电学计算1、(2023湖南常德)在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30Ω,闭合开关S,两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表盘正中位置如图乙所示。

(1)求电源电压U;(2)求电阻R2的功率;(3)现用电阻R替换原来的两个电阻中的一个,发现替换前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且电路的总功率变化了1.2W。

求电阻R的阻值(结果保留1位小数)。

答案:(1)9V;(2)10.8W;(3)6.8Ω或8.4Ω解析:解:由图甲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1)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A2的示数应大于A1的示数,因此A2选用大量程,A1选用小量程,由图乙可知,A1的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A2的分度值为0.1A,示数为1.5A,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源电压U=U2=U1=I1R1=0.3A×30Ω=9V(2)由并联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I2=I﹣I1=1.5A﹣0.3A=1.2A则电阻R2的功率P2=U2I2=9V×1.2A=10.8W(3)由于替换前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此时无论更换哪个电阻,干路电流一定会发生变化,则A1的示数不能发生变化,因此被替换的电阻为R2,通过R1的电流不变;原来电路的总功率P=UI=9V×1.5A=13.5W则更换后电路的总功率P'=P+ΔP=13.5W+1.2W=14.7W或P″=P﹣ΔP=13.5W﹣1.2W=12.3W当P'=14.7W时,由P=UI可知,干路电流'14.7W 49'A 9V 30P I U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此时通过R 的电流R 1494'A 0.3A A 303I I I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 的阻值R 9V 6.8Ω4A 3U R I ==≈当P″=12.3W 时,干路电流''12.3W 41''A 9V 30P I U ===此时通过R 的电流R 14116'''A 0.3A A 3015I I I =-=-=电阻R 的阻值R 9V '8.4Ω16'A 15U R I ==≈因此电阻R 的阻值为6.8Ω或8.4Ω。

物理中考电学计算题复习网络教学课件

物理中考电学计算题复习网络教学课件
(1)电池内部的定值电阻r的大小?
(2)电池的电压是多少?
(3)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多少?
解答电学题的基本步骤是: 对象是谁; ③电路发生变化后,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电表测量对象 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变化。应抓好三个环节: ①题图对照,侧重识图。 ②梳理条件,抓住关键,找出突破口。 ③明确解题思路、综合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1.电池本身有一定的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没有电阻的理想电池和一个 定值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使用某种电池连接成如图乙所示 的电路,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全过程中, 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对应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如果当滑动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等于电池的电阻r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 2.25W.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电学计算题专题电学计算题强化1.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电阻R 1的 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1A ”字样。

求: (1)将滑片P 移至最左端后,闭合电键S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多少?(2) 当滑片P 从最左端向右移动时,R 2连入电路的电阻是它最大阻值的一半,所以通过R 2的电流也是滑片P 位过程中,小明同学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在增大。

为此,他认为“当滑片位于中点于最左端时电流值的一半”。

①请判断:小明的结论是 的。

(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并计算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

2、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阻R 1的阻值 为2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2A ”字样。

闭合电键S 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中点位置时,电压表V 1的示数为4伏。

求: (1)电流表的示数; (2)电压表V 的示数;(3)在电表量程可以改变的情况下,是否存在某种可能,改变滑片P 的位置,使两电压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的角度恰好相同?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如果可能,请计算出电路中的总电阻。

3.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22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10 1A ”字样。

闭合电键S ,电流表的示数为0.5安。

求:图10图12R 2P AR 1 S V V 1(1)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2)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的阻值。

(3)现设想用定值电阻R 0来替换电阻R 1,要求: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两电表的指针分别能达到满刻度处,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①现有阻值为16欧的定值电阻,若用它替换电阻R 1,请判断:________满足题目要求(选填“能”或“不能”)。

若能满足题目要求,通过计算求出替换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范围;若不能满足题目要求,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②满足题目要求的定值电阻R 0的可能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如图1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50Ω2A”字样。

闭合电键S ,移动滑片P 到某位置时,电压表V 1的示数为2伏,电压表V 的示数为12伏,电流表A 的示数为0.2(1)电阻R 1的阻值。

(2)通电10秒,电流通过电阻R 2所做的功。

(3)在电表量程可以改变的情况下,是否存在某种可能,改变滑片P 的位置,使两电压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的角度恰好相同?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如果可能,请计算出滑动变 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

5. 在图10(a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20欧。

闭合电键S ,电流表A 1和A 2的示数分别为0.6安、1安。

求:⑴电源电压U 。

图11 012 3 A0.20.40.6(b )(a )SR 1R 2 PAV图11(a )图11(b )⑵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R 2。

⑶若移动滑片P 到某位置时,发现一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0(b )所示,求: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 。

6.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10Ω 2A ”字样。

闭合电键S ,电流表A 的示数为1.2安,电压表V 的示数为6伏。

求:(1)10秒内,电流通过滑动变阻器R 2所做的功W 2。

(2)电阻R 1的阻值。

(3)现有三个滑动变阻器,分别为 “5Ω 3A ”、“20Ω 2A ”和“50Ω 2A ”,请从中选择一个来替换变阻器R 2,要求:闭合电键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两电表的示数分别能达到某个量程的最大值,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①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为_____________。

②满足上述要求时,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7.在如图11(a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当滑片P 移到滑动变阻器R 2的某一端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2(b )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的阻值。

(2)10秒内电流通过R 2所做的功。

(3)当滑片P 移到滑动变阻器R 2的另一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同时在(b )图指针所示的基础上偏转了相同的角度,求电源电压值。

S R 1S R 2 A P V8.如图12所示电路,R 2阻值为30欧,当电键S 闭合时,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2安,A 2选0~0.6安量程。

求:(1)电源电压。

(2)通电20秒电流通过R 2所做的功。

(3)现有甲、乙两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标有“10Ω 1A ” 和“20Ω 2A ”字样,请通过计算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接人电路,能保证电路正常工作。

9.在图1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滑动变阻器R 1上标有“30Ω,5 A ”字样。

闭合电键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中点位置时,电流表A 2的示数为1安,电流表A 1的示数如图13所示。

求:(1)电源电压。

(2)电阻R 2的阻值。

(3)现在用一个电阻R 来替换R 2,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使电路中有两个电表的示数分别达到某个量程的最大值,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求替换电阻R 的阻值,当电表示数为最大时,滑动变阻器R 1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多少?10.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7.5V 且不变,R 1的电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 ”字样,闭合电键S 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

求:(1)滑动变阻器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2)电阻R 1消耗的电功率P 1。

V A 1A 2 SR 1 R 2图图12图13图11(3)如果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都使用小量程,为了不损坏电压表、电流表,保证电路正常工作,变阻器R 2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参考答案1.⑴将滑片P 移至最左端后,闭合电键S ,R 1、R 2串联,且R 2=20欧。

∴R 总=R 1+R 2=20欧+10欧=30欧。

(1分) ∴I 总=总总R U =欧伏306=0.2安。

∴I 2=I 1=I 总=0.2安。

∴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

(2分)⑵ ① 错误。

(1分)② 当滑片从最左端移到中点时,R 2连入电路的电阻是它最大阻值的一半,为10欧;但电路的总电阻并没减半,R 总′=R 1+R 2′=10欧+10欧=20欧;所以总电流变为:I 总′= 总总RU =欧伏206=0.3安,又因为是串联电路,所以通过R 2的电流为I 2′= I 总′=0.3安,它是滑片P 位于最左端时 电流值的1.5倍。

(1分)因为U 2′= I 2′×R 2′=0.3安×10欧=3伏。

所以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伏。

(2分)2.⑴ I=U 1/R 1=4伏/20欧=0.2安 (电流表A 的示数) 2分 ⑵U 2= I R 2=0.2安×10欧=2伏;U 2=U 1+ U 2=4伏+2伏=6伏(电压表V 的示数)3分⑶使二个电压表的指针偏离零刻度线的角度相同,由于电压表V 的示数6伏是电源电压,是保持不变的,所以电压表V 1的示数可能为1.2伏或6伏。

当U 1=1.2伏时,I=U 1/R 1=1.2伏/20欧=0.06安,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2= U 2 / I = 4.8伏/0.06安=80欧,不符题意,舍去。

2分当U 1=6伏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欧,则电路中的总电阻为20欧。

2分3.(1)U1=IR1 1分=0.5安×22欧=11伏1分(2)R2=U2/I2=(U-U1)/I 1分=(12伏-11伏)/0.5安=2欧1分(3)①能; 1分电流表量程为0~0.6安:由I最大=0.6安,R最小=12伏/0.6安=20欧,R滑小=20欧-16欧=4欧; 1分I'=U1'/R0=9伏/16欧≈0.563安,R滑大=U滑大/I'=3伏/0.563安≈5.33欧, 1分所以,滑动变阻器使用范围:4~5.33欧。

②R0的取值范围为15~20欧。

1分由U滑大=3伏,U1'=U-U滑大=12伏-3伏=9伏,4.(1)R1=U1/I1 1分=2伏/0.2安=10欧 1分(2)U2=U-U1=12伏-2伏=10伏 1分W2=U2 I2t 1分=10伏×0.2安×10秒=20焦 1分(3)有可能 1分①V1选用大量程,示数为12伏则 R2等于零 1分②V1选用小量程,示数为2.4伏则R2′ 1分U2′=U-U1′=12伏-2.4伏=9.6伏I1′=U1′/R1=2.4伏/ 10欧=0.24安R2′=U2′/ I2′=9.6伏/0.24安= 40欧 1分说明:(1)公式1分,代入、结果1分;(2)公式、代入、结果各1分。

5. ⑴U=I1R1= 0.6安×20欧=12伏 3分⑵R2=U/I2=12伏/0.4安=30欧 3分⑶R=U/I=12伏/1.2安=10欧 2分6. (1)W2=U2I2t=U2 It 1分=6伏×1.2安×10秒=72焦 1分(2)U1=U-U2=18伏-6伏=12伏 1分R1=U1/I1=U1/I 1分=12伏/1.2安=10欧 1分(3)①“50Ω 2A” 1分②当电流表示数I最大=0.6安时,R最小=U/I最大=18伏/0.6安=30欧R滑最小=R最小-R1=30欧-10欧=20欧 1分当电压表示数U滑最大=15伏时,U1最小=U-U滑最大=18伏-15伏=3伏 1分I最小=U1最小/ R1=3伏/10欧=0.3安R滑最大=U滑最大/I最小=15伏/0.3安=50欧 1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20欧~50欧7.(1)R2=U2/ I2= 2伏/ 0.2安 = 10欧 3分说明:公式、代入、结果各1分。

(2)W2= U2 I2t2=2伏⨯ 0.2安⨯10秒 = 4焦 2分说明:公式、代入1分,结果1分。

(3)R1I = R1 I2+ U2 1分R1⨯ 0.6安= R1⨯0.2安+2伏R1=5欧 1分(或R1=ΔU2/ ΔI2= 2伏/( 0.6安-0.2安)=5欧)U =R1I =5欧⨯ 0.6安 =3伏 1分8.(1)U=U2=I2R2 1分=0.2安×30欧=6伏 1分(2)W2=U2I2t 1分=6伏×0.2安×20秒=24焦 1分 (3) I 1大=I 大-I 2=0.6安-0.2安=0.4安 1分 R 1小=U 1/I 1大 1分=6伏/0.4安=15欧 1分(因为要保证A 2表不损坏,滑动变阻器的最小阻值要15欧,)所以选用“20欧 2安”这一变阻器。

1分9.(1)I 1 = I -I 2= 1安-0.4安=0.6安 1分U = I 1R 1 = 0.6安⨯15欧= 9伏 2分 (2)R 2 = U/I 2 =9伏/ 0.4安=22.5欧 2分 (3)当电流表A 1 的最大值为0.6安时,R 2 = U/I 2 =9伏/ 0.6安=15欧 2分 当电流表A 2 的最大值为3安时, R 1 = U/I 1 =9伏/2.4安=3.75欧 1分10.(1)伏伏伏总55.2-5.7U 21==-=U U 1分 安欧伏5.0105111===R U I 1分 欧安伏55.05.2222===I U R 2分 (2)瓦安伏 2.50.55111=⨯==I U p 2分 (3)当I =0.6安时伏欧安6100.6111=⨯==R I U 伏伏伏总5.16-5.7U12==-=U U欧安伏5.26.05.1222===I U R 1分当U 2=3伏时 伏伏伏总5.43-5.7U 21==-=U U 安欧伏54.0105.4I 111===R U 欧安伏67.654.03222===I U R 变阻器阻值范围为:2.5欧——6.67欧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