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
水利施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

水利施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引言水利施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建设形式,它采用混凝土和石块相结合的方式建设。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设计过程,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1. 结构设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主要的结构设计要素包括坝顶宽度、坝体高度、坝基宽度等。
1.1 坝顶宽度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坝顶宽度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设计,一般应考虑坝体安全稳定性和运维施工的需要。
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兼顾坝顶的自然蚀落和风力损坏等因素。
1.2 坝体高度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坝体高度是根据工程需求和工程地形确定的。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坝体的稳定性和坝顶的承载能力等因素,以确保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1.3 坝基宽度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坝基宽度是保证坝体稳定的关键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和确定,以确保坝基的稳定性和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性。
2. 材料选择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材料选择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
主要的材料包括混凝土、石块、钢筋等。
2.1 混凝土混凝土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主要构筑材料。
在选择混凝土时,应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抗渗透性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坝体的稳定性。
2.2 石块石块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主要填充材料。
在选择石块时,应考虑石块的抗压强度、粒径分布等因素,以确保石块的质量和坝体的稳定性。
2.3 钢筋钢筋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主要加固材料。
在选择钢筋时,应考虑钢筋的强度、粘结性等因素,以确保钢筋的质量和坝体的稳定性。
3. 施工工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工艺影响着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和质量。
主要的施工工艺包括基础处理、面板施工、堆石施工等。
3.1 基础处理基础处理是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的第一步,它包括坝基的清理、坝基的处理等工作。
在基础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确保坝基的平整度和牢固性。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

第七章混凝土面板堆石坝7.1.1 工程概况拦河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布置于推荐的下坝址,即xx村下游2.5km滴水河拐弯处。
水库的正常蓄水位287.0m,坝顶高程289.00m,坝顶宽6.0m,坝顶长181.93m。
坝顶设防浪墙一道,墙高1.2m。
最大坝高71.0m。
堆石坝的上下游坝坡均为1:1.4,为碾压式堆石坝,坝的上游面设钢筋混凝土面板止水防渗,面板底面设趾板,趾板下设帷幕灌浆防渗;坝的下游面采用干砌块石护坡。
坝址沿坝轴线以石英砂岩为主,岩石呈坚硬至中等坚硬,最低抗压强度为25MPa,能满足各种类型坝基的抗压强度要求。
岩层走向与坝轴线呈45°交角,岩层倾角10°~15°,右岸倾向山体,对工程地质有利。
左岸倾向河床略偏下游,对边坡稳定不利,但岩石倾角较缓,影响不大。
坝基岩体质量类型为:河中BⅢ类岩体,两岸BⅣ类岩体。
作为中~高土石坝基础,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坝区两岸岩石物理风化深,岩石破碎较强,沟谷发育,且切割较深,冲沟出口处常有砂卵石堆积,对库区淤积具有一定的影响。
多年平均气温为17℃,极端最高气温32.6℃,极端最低气温为-5.6℃,多年平均降雨量1824.0mm,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平均风速1.8m/s,在定时观测以外的实测瞬时最大风速大于40m/s,风向东。
坝址上游积雨面积285km2,多年平均流量12.3m3/s,年平均径流量3.8789亿m3。
校核洪水下泄流量2690 m3/s,设计洪水下泄流量1590m3/s。
导流期10月至次年3月,5年一遇洪水,导流期流量120 m3/s。
坝体渡汛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1250 m3/s。
7.1.2 主要工程量本标大坝工程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砂卵石层开挖,石方开挖,C20钢筋混凝土趾板施工,特殊垫层区、地基反滤层施工,主堆石区、下游堆石区填筑,过渡区、垫层区填筑,C25钢筋混凝土面板,C20钢筋混凝土防浪墙,钢筋制安,下游坝面干砌石护坡,细部构造,其他与土建相关工程。
XXX面板堆石坝水库施工组织设计(初步)

目录1 施工组织设计简介2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3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4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5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6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7 资源配置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简介工程概况工程概况XXX水库位于SS县甘溪乡境内,水库正常蓄水位为722.5m,死水位为701m,水库设计洪水位724.13m(P=3.33%),校核洪水位为724.69m(P=0.33%);水库总库容为81万m³,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为67.2万m³,死库容为2.2万m³,兴利库容65万m³。
水库工程规模为小(2)型,工程等别为Ⅴ等。
本项目大坝枢纽工程(含大坝枢纽建安工程、临时工程、大坝监测及水情、水保工程、环境工程、供水区管道及配套物工程)。
对外交通本工程对外交通运输采用公路运输,水库坝址距306省道8km、距SS县城区40km、距凯里市区226km,306省道到水库坝址区已通乡村公路。
工程施工场地条件水库坝址处上下游河谷宽敞,两岸山体偏缓,河谷形态为两岸不对称“U”型结构。
坝址两岸地形偏缓,左、右岸700m高程以下地形平缓,现多为呈阶梯状分布的耕地。
700m高程以上为斜坡地形,基岩多裸露。
两岸岩层走向与河流流向近一致,为走向河谷。
两岸均为顺向坡。
水库坝址下游50m以外河谷宽阔,两岸地形平缓,水库大坝施工期间的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合系统、施工辅助企业、施工营地等可在坝址下游两岸的平缓台地中集中布置,距坝址100~600m。
本工程施工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我们充分认识到XXX水库大坝工程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反复认真的阅读、理解招标文件,我们认为本合同项目有以下特点和施工重点和难点:(1)工程场内交通主干线进场后需迅速形成,但在施工前期,施工临时道路形成难度较大,且在开工后需在4个半月内使导流兼取水洞具备过流条件,导流洞能否按期施工完成,直接关系到截流施工能否按期进行,否则将会影响到节点工期按期实现,对总工期造成延误,因此,尽早形成临时施工道路在4个半月内导流洞能否按期具备过流条件是本工程的难点;(2)本合同工程开挖项目较多,包括大坝开挖、导流洞及放水洞开挖、溢洪道开挖、场内公路路基开挖及料场开挖等,且开挖时段较为集中,除料场开挖外,都处于工程施工前期,导致前期土石开挖设备投入多,如何科学合理的配置、协调使用土石方设备,并在短期内组织进场,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是本工程开挖专业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自密实面板堆石坝砼施工组织设计

打鼓台水库大坝自密实混凝土专项措施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2016.03.20打鼓台水库大坝自密实砼施工组织设计1. 概述1.1 工程概况本项目工程主要含水库坝址区枢纽工程(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放空兼生态放水建筑物、泵站工程(取水塔及泵房)、库区已成隧洞封堵、上坝公路、输电线路、房屋建筑工程、相应的临时工程和金属结构、大坝安全监测及水情测报系统(土建部份)及相应的水保、环保工程的施工。
其中拦河坝横跨于后溪河,坝体为 C15 堆石混凝土结构,防渗面板为 C15 自密实混凝土,大坝坝顶轴线长 198.00m,最大坝高 42.0m,坝顶高程▽799.00m,坝底高程▽757.00m。
右岸坝顶 0+000.00m 桩号衔接新建 1#公路,左岸坝顶 0+198.00m 桩号衔接新建 2#公路,大坝 0+092.54m设置 10m 宽溢洪道一处,溢洪道下游设置消力池,溢洪道旁设置放空排沙孔一道。
1.2 主要工程量堆石混凝土施工主要工程量详见下表:表1.2-1主要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1 ①区堆石混凝土m3 237002 ②区堆石混凝土m3392003 ③区堆石混凝土m3160984 垫层m328502. 施工布置2.1 施工道路布置2.1.1基坑内布置9条砼浇筑施工干道。
S1道路,起点上游拌合楼EL.775m,沿4#路降坡至基坑EL.759m,道路最大纵坡11%,宽度7m,总长度m。
S2道路,起点上游拌合楼EL.775m,沿4#路降坡至右岸EL.765m,道路最大纵坡5%,宽度6m,总长度m。
S3道路起点上游拌合楼EL.775m,沿4#路降坡至左岸EL.765m,道路最大纵坡5%,宽度6m,总长度m。
S4--S7道路为坝肩主要开挖道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修筑分支道路进各仓面。
S8道路,起点拌合楼EL.775m,沿4#路、1#路、上坝公路至右岸EL798,道路最大纵坡5%,宽8度6m,总长度m。
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2

目录一、施工组织设计 (1)1、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1)1.1项目现状分析 (1)1.2施工总平面布置 (10)2、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8)2.1施工测量控制与观测设施 (18)2.2土石方明挖工程 (22)2.3 导流洞开挖及衬砌工程 (29)2.4施工导流工程 (43)2. 5混凝土施工 (47)2.6大坝填筑施工 (64)2.7灌浆工程 (76)2.8管理房施工 (85)2.9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 (92)2.10 PE供水管道铺设施工 (118)2.11 交通工程 (122)3、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26)3.1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 (126)3.2质量控制目标 (126)3.3质量保证体系 (126)3.4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127)3.5质量管理措施 (130)3.6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35)3.7主要的质量控制措施 (137)4、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144)4.1安全管理目标 (144)4.2实施安全管理目标 (144)4.3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144)4.4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149)4.5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150)4.6石方开挖及爆破安全过程控制 (153)4.7混凝土浇筑安全技术措施 (153)4.8施工机械安全防护措施 (154)4.9施工用电安全 (155)4.10防火安全 (156)4.11防汛度汛 (156)5、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162)5.1环境管理体系 (162)5.2保证文明施工的措施 (169)5.3冬雨季施工技术与安全保障措施 (179)6、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184)6.1 概述 (184)6.2编制依据 (184)6.3编制原则 (184)6.4业主要求控制目标 (185)6.5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185)6.6施工关键线路 (187)6.7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总体措施 (187)7、资源配备计划 (190)7.1组织机构 (190)7.2 组织机构中各职能部门及主要人员的职责说明 (191)7.3 施工设备选型和配套 (192)7.4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 (193)7.5 施工机器、仪器的使用、维护及保养 (193)7.6 劳动力安排 (195)一、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组织设计简介1.1项目现状分析1.1.1 工程概况1.1.1.1工程基本情况土牙坡水库是被列入水利部、财政部联合编制的《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的拟建水库之一,同时也是属于《贵州省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实施方案》拟建水库和《黄平县“十二五”水利规划报告》拟建水库项目之一。
福建某面板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1.1 概述街面水电站位于福建省尤溪县境内的均溪河段上,坝址距尤溪县城53km。
该水电站装机2台共30万kw,正常蓄水位290m高程,库容17.08亿m3。
工程枢纽由砼面板堆石坝、岸边溢洪道、引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及地面开关站等组成。
砼面板堆石坝坝顶长500.5m,最大坝高126m,坝顶宽10m,坝顶高程为▽294.5m。
坝顶上游侧设砼防浪墙,墙顶高程为295.7m。
大坝上游面坡比为1:1.4,下游面平均坡为1:1.4,并沿不同高程设置4条斜马道。
岸边溢洪道布置在左岸,由引水渠、闸室段、渐变段、陡槽段和反弧段组成。
引水渠中心长90.51m,进口呈嗽叭形;闸室段长35m,溢洪道采用驼峰堰,堰顶高程274m,堰顶由2孔宽13m、高16m的弧形钢闸门挡水,配2台2×80t固定式启闭机;渐变段为矩形断面宽29m,长60.5m;反弧段长29.21m,宽 29m,反弧半径30m,挑射角20°。
溢洪道从进口到鼻坎总长264.8m,最大下泄量4118m3/s。
右岸引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地面式开关站等属其它标段。
1.2 水文气象尤溪流域位于福建省中部,上游有均溪和文江溪两条支流。
街面水电站在均溪河段坝下300m处与文江溪汇合。
均溪属山区性河流,洪枯流量变幅较大,每年的10~3月河水较枯。
洪水涨落迅速,多发生在5~6月份。
多年平均流量为45.2m3/s。
本流域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坝址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17.7mm,最大年降雨量2322.1mm。
年降雨量多集中在4~9月,占全年雨量的70%。
区域内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为18.9℃,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6.9℃。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
多年平均水温19.9℃,多年陆地蒸发量728.7mm,全年各月东风居多,多年平均风速0.6m/s,最大风速20m/s。
1.3 地形地质均溪坝址峡谷段长约600m,两岸高程均大于450m,河谷呈“V”型,坡度约35°。
水布垭面板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9 坝体填筑

坝体填筑9.1 施工准备9.1.1 施工方案编制坝体填筑施工前,工程技术部应根据回填要求、坝址地形、施工设备等条件,制定具体的填筑规划和施工方案。
其内容包括:把体格阶段遇到刘度汛要求相适应的填筑部位和高程、坝区内施工道路布置、施工方法选择、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和人员组合,临时设施布置、施工质量、安全的措施等。
施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9.1.2 劳动组织由主管工程师负责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经理部有关部门按分工现场值班,进行监控、检查、验收等工作,把体填筑需要的人员、设备、材料由经理部统一调配。
9.1.3 碾压试验坝体填筑前应进行现场碾压试验,并请监理人、设计人员参加。
碾压试验成果报告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碾压试验见附件B。
9.1.4 现场应具备的条件(1)坝基面的软弱夹层等缺陷按设计要求进行了处理;(2)坝基季安珀的不稳定提议按设计要求进行了削破获或填混凝土进行了保护;(3)大坝填筑范围内的溶沟、勘探洞及地质钻孔按要求进行了回填处理;(4)河床覆盖层保留部分按要求进行了平整和夯实;(5)大坝基础地质描述已完成,测量队进行实地放养,标出层面高程线,并在两岸山坡上用红白油漆标出坝体堆石分区控制界线;(6)大坝填筑基础面的平面和断面测量已完成;(7)发包人、设计、监理等单位进行综合基础验收;(8)必要时可在部分坝基经验收合格后先行填筑。
9.2 施工程序和工艺方法9.2.1 施工程序(一个填筑单位)一个填筑单元的施工程序见图9-1图9-1 大坝填筑施工程序图9.2.2 填筑单元的划分水布垭大坝从上游至下游的最大底宽约为640m,自左岸至右岸最大长度660m。
在填筑作业时,应按坝体分区、坝面大小、设备型号数量等条件,将填筑面分成3~4个面积约为6000~10000㎡的工作面,工作面之间设标识牌或划线做标志,填筑工作面内依次完成填筑的各道工序,进行流水作业,避免相互干扰,工作面之间应保持平起,注意衔接,避免超压或漏压。
面板堆石坝施工组织设计

###水电站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门源县燕麦图呼乡和祁连县皇城乡的交界处,地处大通河上游末段,公路里程经青石嘴(50km)-达坂山-大通县-西宁市约186km。
电站开发方式为混合式,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水库正常蓄水位3201.50m,最大坝高121.5m,总库容7。
33亿m3,最大发电水头113.5m,总装机容量87MW,保证出力16。
61MW,多年平均发电量3。
106亿KW·h.本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右岸溢洪道、左岸放空泄洪洞、左岸引水发电洞、发电厂房、升压站组成。
工程规模为二等大(2)型,大坝为1级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洞及厂房均为2级筑物。
###水电站施工采用围堰一次断流,导流洞过水的导流方式;汛期由坝体挡水、左岸导流洞过水;水库初期蓄水后至工程竣工前,选用坝体挡水、永久泄水建筑物过水的导流方式。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轴线方位为SE145°,坝顶长度为408.3m,坝顶宽度为10。
0m,最大坝高121。
5m,大坝上游坝坡1:1。
55,下游面设置三条宽3m的水平马道,一级马道以上坡比为1:1.6,一级马道以下坡比为1:1.55。
坝顶设有高度为3。
3m的防浪墙与面板相接,坝顶高程3204。
60m,防浪墙顶高程3205.80m。
面板顶端厚度0.3m,底部最大厚度0.65m,为不等厚面板,面板间设垂直缝;面板与趾板间设周边缝;坝顶防浪墙与面板间设伸缩缝.坝体自上游至下游分别为碎石土盖重(1B)、上游铺盖(1A)、面板(F)、垫层区(2A)、周边缝处特殊垫层区(2B)、主堆砂砾料区(3B1)、主堆砂砾料区(3B2)、排水区(3F)以及下游坝面砌块石护坡(3D)。
坝体填筑总量507万m3。
###水电站大坝、泄水、发电引水建筑物按5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峰流量分别为1810m3/s和2340m3/s;导流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为877m3/s.施工期坝体拦洪渡汛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相应最大洪峰流量1300m3/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门源县燕麦图呼乡和祁连县皇城乡的交界处,地处大通河上游末段,公路里程经青石嘴(50km)-达坂山-大通县-西宁市约186km。
电站开发方式为混合式,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水库正常蓄水位3201.50m,最大坝高121.5m,总库容7.33亿m3,最大发电水头113.5m,总装机容量87MW,保证出力16.61MW,多年平均发电量3.106亿KW·h。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右岸溢洪道、左岸放空泄洪洞、左岸引水发电洞、发电厂房、升压站组成。
工程规模为二等大(2)型,大坝为1级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洞及厂房均为2级筑物。
###水电站施工采用围堰一次断流,导流洞过水的导流方式;汛期由坝体挡水、左岸导流洞过水;水库初期蓄水后至工程竣工前,选用坝体挡水、永久泄水建筑物过水的导流方式。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轴线方位为SE145°,坝顶长度为408.3m,坝顶宽度为10.0m,最大坝高121.5m,大坝上游坝坡1:1.55,下游面设置三条宽3m的水平马道,一级马道以上坡比为1:1.6,一级马道以下坡比为1:1.55。
坝顶设有高度为3.3m的防浪墙与面板相接,坝顶高程3204.60m,防浪墙顶高程3205.80m。
面板顶端厚度0.3m,底部最大厚度0.65m,为不等厚面板,面板间设垂直缝;面板与趾板间设周边缝;坝顶防浪墙与面板间设伸缩缝。
坝体自上游至下游分别为碎石土盖重(1B)、上游铺盖(1A)、面板(F)、垫层区(2A)、周边缝处特殊垫层区(2B)、主堆砂砾料区(3B1)、主堆砂砾料区(3B2)、排水区(3F)以及下游坝面砌块石护坡(3D)。
坝体填筑总量507万m3。
###水电站大坝、泄水、发电引水建筑物按5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峰流量分别为1810m3/s和2340m3/s;导流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为877m3/s。
施工期坝体拦洪渡汛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相应最大洪峰流量1300m3/s。
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期间及竣工前,永久泄洪建筑物尚未具备设计泄洪能力,坝体拦洪标准为200年一遇洪水标准,最大洪峰流量1650m3/s。
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施工规模及施工环境要求,本工程按下述原则进行布置:㈠所有生活、生产、施工辅助企业等临建设施以及施工道路布置均按实际地形及业主提供的条件在合同征地线范围内进行规划布置。
㈡临建设施的规模和容量根据施工总进度和施工强度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施工设施的布置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简单、实用,降低工程造价,布置力求紧凑、合理、管理集中、调度灵活、运行方便和节约用地,并尽量避免与其它标段的施工干扰和影响。
㈢各施工场地及营地均按有关要求配置足够可靠的环保设施及消防设施,避免施工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并考虑为他人提供方便。
按国家有关规定和业主的要求,所有生产、生活等设施的布置达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2.1施工道路布置2.1.1对外交通本工程对外交通便利,自西宁经大通、青石嘴至盘坡,由盘坡沿盘大公路至场区公路再至工地,交通道路总长186.16km,其中###水电站场区道路为砂砾石路面,其余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线路状况良好,满足该工程对外运输要求。
2.1.2场内交通㈠业主提供的施工道路⑴进场公路:公路起点与盘(盘坡)~大(大通)公路相连接,终点位于电站管理区,路面宽度10.0m,砂砾石路面。
⑵左岸永久上坝道路:道路起点位于进场公路桩号5+106.248m处,终点至发电洞、泄洪洞闸室平台(3204.60m高程),路面宽度8.5m,砂砾石路面。
⑶右岸大坝填筑主干道:道路起点位于钢架桥右端点处,终点至大坝右坝肩,路面宽度8.5m,砂砾石路面。
⑷钢架桥:位于厂区下游跨大通河桥梁,钢桁架贝雷桥。
㈡场内自建道路本工程拟定修建8条临时施工道路主干道及预留坝内路,路面结构均为砂砾石路面。
具体布置见《施工道路平面布置图》(图号:SJ-SG-ZX-JS-NZX- 03-02-1)。
大坝填筑道路特性表EL3087~EL3107高程填筑道路,利用EL3095高程右岸低线1#临时道路及EL3107高程1#-1临时道路填筑,控制EL3107m高程以下填筑,控制高差20m,填筑方量1030804 m3。
EL3087~EL3095高程填筑道路利用1#临时道路运输坝料,进坝高程为3095m,填筑该区时,道路填筑面随坝面升高至3095高程与下游围堰平齐,利用围堰下基坑,将原有下基坑道路进行坝料置换,EL3095m高程以下填筑方量407433 m3。
EL3095~EL3107填筑道路继续利用右岸低线公路运输,在原有路面基础填筑路基与坝体填筑同时升高,为不影响填筑,道路填筑分左、右两半幅不同时段施工,直到与EL3107高程1#-1临时道路同高程,道路填筑方量约6480 m3。
EL3107高程以下控制填筑方量约646591 m3,详见道路布置图(SJ-SG-ZX-JS-NZX-03-02-1)。
⑵EL3107~EL3112高程填筑道路该高程范围坝料填筑利用EL3107高程1#-1临时道路运输坝料,填筑该区时在右岸连接,利用2#临时道路补填1#坝内预留道路。
EL3107~EL3112高程填筑道路控制5m高差范围的填筑工作,填筑方量27178m3,其中1#坝内预留道路补填1120m3。
⑶EL3112~EL3127高程填筑道路该高程范围填筑利用EL3112高程2#临时道路运输坝料,填筑该区时在下游坡面预留2#坝内预留道路,在填筑过程中2#坝内道路自3112m高程全断面填筑至3127m高程后与EL3127m高程3#-1临时上坝路相连接,利用3#-1临时道路补填2#坝内预留道路,并进行大坝填筑施工。
EL3112~EL3127高程填筑道路控制15m高差范围的填筑工作,填筑方量750253m3,其中2#坝内预留道路补填6396m3。
⑷EL3127~EL3142高程填筑道路该高程范围填筑利用EL3127高程3#-1临时道路运输坝料,填筑该区时在下游坡面预留3#坝内预留道路,在填筑过程中3#坝内道路自3127m高程全断面填筑至3142m高程后与EL3142m高程3#临时上坝路相连接,利用3#临时道路补填3#坝内预留道路,并进行大坝填筑施工。
EL3127~EL3142高程填筑道路控制15m高差范围的填筑工作,填筑方量707553m3,其中3#坝内预留道路补填9150m3。
⑸EL3142~EL3157高程填筑道路该高程范围填筑利用EL3142高程3#临时道路运输坝料,由于现场地形约束3#临时上坝道路,需同时于大坝填筑升高路面,填筑时在下游坡面预留4#坝内预留道路,在填筑过程中4#坝内道路自3142m高程全断面填筑至3142m后与EL3157m高程3#-2临时上坝路相连接,利用3#-2临时道路补填4#坝内预留道路,并进行大坝填筑施工。
EL3142~EL3157高程填筑道路控制15m高差范围的填筑工作,填筑方量623939m3,其中4#坝内预留道路补填8845m3。
⑹EL3157~EL3172高程填筑道路该高程范围填筑利用EL3157高程3#-2临时道路运输坝料,填筑该区时在下游坡面预留5#坝内预留道路,在填筑过程中5#坝内道路自3157m高程全断面填筑至3172m高程后与EL3172m高程4#-1临时上坝路相连接,利用4#-1临时道路补填5#坝内预留道路并进行大坝填筑施工。
3,⑺EL3172~EL3191高程填筑道路该高程范围填筑利用EL3172高程4#-1临时道路运输坝料,填筑该区时在下游坡面预留6#坝内预留道路,在填筑过程中6#坝内道路自3172m高程全断面填筑至3191m后与EL3191m高程4#临时上坝路相连接,利用4#临时道路补填6#坝内预留道路,并进行大坝填筑施工。
EL3172~EL3191高程填筑道路控制19m高差范围的填筑工作,填筑方量696367m3,其中5#坝内预留道路补填12645m3。
⑻EL3191~EL3202.5高程填筑道路该高程范围填筑利用EL3191高程4#临时道路运输坝料,填筑该区时在下游坡面预留7#坝内预留道路,在填筑过程中7#坝内道路向左岸延伸,形成3191m~坝顶高程3204m的填筑道路,与左岸上坝公路相连,形成左岸8#坝内道路,利用8#坝内道路补填7#坝内预留道路及大坝填筑施工。
EL3191~EL3202.5高程填筑道路控制11.5m高差范围的填筑工作,填筑方量263504m3,其中7#坝内预留道路补填1875m3。
⑼Ⅰ区填筑临时道路Ⅰ区填筑临时道路主要承担防渗墙底部EL3089~EL3087高程基坑出渣、防渗墙施工设备撤离及水平趾板混凝土施工,及Ⅰ区EL3105.0高程以下填筑工作,填筑方量132871m3。
Ⅰ区填筑临时道路布置在Ⅱ区填筑坡面上,路宽9m,该路随Ⅰ区填筑施工逐渐上升,与3124高程填筑面平齐后结束。
⑽跨溢洪道道路跨溢洪道道路主要承担上游壤土铺盖及盖重保护区填筑施工,填筑方量18.58万m3。
㈢自建道路施工对已形成的临时施工道路,在路基上用砂砾石或石渣进行填筑碾压;对于不良地段的开挖边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防护;路面形式采用碎石路面,厚度为30cm;在主要路口、路段设立明显的指示、警示标识标牌。
对需进行开挖的路段,施工前由测量放出开挖边线,对开挖范围内的原始地形、地貌进行复测,核实开挖原始断面,确定开挖及清理范围,人工配合液压反铲清理开挖区内的植被、杂物,并在开挖开口边线外按设计要求做好截水沟、清理植被、杂物、表土等,按监理工程师指定渣场堆放。
土石方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方式,土方采用分层高度2~5m,采用手风钻、100B钻机钻孔、边坡预裂爆破;施工用风采用移动式空压机供风。
开挖弃渣采用推土机集渣,反铲或装载机挖装,40t自卸车运输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渣场,根据设计及监理要求进行堆放。
2.2施工供风本工程施工用风主要为开挖、混凝土浇筑和灌浆用风,高峰期用风量约为150m3/min,根据施工特点及施工程序安排,设置了6台空压机供本工程各工作面用风,为保证施工用风的压力和风量,根据各施工面的具体情况,采用固定式空压机集中供风和移动式空压机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2.3施工供水施工用水由水车和布置于左、右岸的水箱供给。
具体布置《施工供风、供水、供电平面布置图》(图号:SJ-SG-ZX-JS-NZX-03-03)。
2.4施工供电2.4.1供电布置从业主提供的电源点分别采用高压电缆架设,本工程新安装3处变压器。
1#变压器:在左岸坝肩3204.50m高程附近安装一台630KV A箱式变压器,供左岸坝肩、部分基坑部位施工设备用电;电源从业主提供的左岸坝肩附近供电点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