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碾压工艺试验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方案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方案

4.3碾压砼施工4.3.1施工程序仓位准备→拌制→运输→入仓→摊铺→碾压→检测→分缝→冲毛→养护→下一循环4.3.2施工办法4.3.2.1仓位准备(1)测量放线根据图纸尺寸规定,使用全站仪在现场测放出砼浇筑范畴线和细部构造控制点,用红色自喷漆标记。

(2)仓面解决基岩面:表面清洗干净,无积水、无污染、无爆破松动、无风化岩石,地质缺点(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已解决。

基岩面清理重要使用高压水枪。

砼层面:表面冲洗干净,无乳皮、无积水、出露砂粒、小石,无松动集料。

砼层面重要使用高压水枪冲毛清理。

4.3.2.2砼熟料拌制砼熟料拌制使用 HZS150 型砼拌和楼拌制砼熟料。

4.3.2.3砼运输砼碾压熟料运输重要使用 8 台10t~15t 自卸汽车,汽车从拌和机出口分两次接料,先接二分之一,向前稍移后,再接剩余二分之一熟料。

每车装 5~6m3 左右砼熟料,由拌和楼经下游临时道路和下基坑道路运输,行驶过程中,尽量减少急转弯和急刹车。

4.3.2.4入仓卸料自卸汽车从施工道路直接进入仓面。

自卸汽车运输砼熟料前一定要清洗干净,在主坝入仓前设立专用洗车平台,使用高压水枪冲洗车轮。

自卸汽车进入仓面后,先卸二分之一熟料,先前稍微移动后,卸下剩余熟料。

4.3.2.5摊铺卸料采用退铺法,摊铺采用斜层铺筑法,从左右岸沿坝轴线摊铺。

按砼熟料生产能力、砼初凝时间和仓面的工程量,分条带摊铺。

条带宽度为 5~8 m,并平行坝轴线。

大面积采用 D315 型平仓机平仓,局部人工平仓,平仓厚度为 35cm 左右。

4.3.2.6碾压采用 BW-200D 型振动碾碾压,行走速度控制在 1-1.5km/h 之内;二级配:碾压 10遍,其中先静碾 2 遍,然后振碾 8 遍,每一升程的最后一碾压层再静碾 2 遍,三级配:碾压 8 遍,其中先静碾 2 遍,然后振碾 6 遍,每一升程的最后一碾压层再静碾 2 遍,坝体 3~5m 范畴内碾压方向应垂直于水流方向,若为狭窄部位也可顺水流方向;碾压作业采用搭接法,条带间搭接 20cm,端头部位搭接 100cm。

大坝碾压试验方案.

大坝碾压试验方案.

水库工程(大坝工程)大坝碾压试验专项方案水库工程一标项目部目录1.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坝体填筑碾压试验的依据、目的和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试验的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试验的目的 (1)2.3试验的容 (1)2.4 复核试验参考碾压数 (1)3. 试验场地及场次安排 (2)3.1试验场地和石料来源 (2)3.2试验场次安排 (2)4.碾压试验的机械组合及碾压机械的技术指标 (4)5.碾压试验人员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试验步骤及方法 (5)1.工程概况水库工程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大坝坝顶宽6.0m,坝顶长度220m;河床趾板建基面高程667.01m,最大坝高60.41m,最大坝底宽295m;坝顶设4.43m 高U型钢筋混凝土防浪墙,墙底高程763.19m高于正常蓄水位760.00m;上游坝坡1∶1.3;下游坝坡1∶1.3,设2级马道,马道宽2m,高程分别为743.19m、723.19m;下游坝脚设排水棱体,采用超径石回填,平台高程703.19m,平台宽度2m,边坡1∶1.5。

大坝上游坝脚设粉土铺盖和石碴盖重,粉土铺盖顶高程为716.97m,顶宽5m,边坡为1∶2;石碴盖重顶高程717.97m,顶宽8m,边坡1∶2.5。

坝体填料从上游至下游依次分为上游粉土铺盖、混凝土面板、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次堆石区、堆石棱体区及下游护坡等8个区。

根据合同工程量清单,大坝填筑主要工程量为:坝体垫层料、过渡料、特殊垫层料约36818m3,坝体堆石料填筑约386060m3。

砼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砼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砼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树木、杂草等,确保施工场地整洁。

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坝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需要,提前采购并储备足够的石料、水泥、砂等建筑材料。

施工机械准备: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压路机等。

施工组织: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人员分工、施工进度等。

二、坝体分区与材料根据坝体的设计要求,将坝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明确各区域的材料要求。

一般来说,堆石坝可分为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等。

不同区域所需的石料粒径、强度等要求不同,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材。

三、铺料方法与层厚铺料方法可采用前进法或后退法,具体选择应根据施工条件和设备情况而定。

每层铺料的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碾压设备的压实能力来确定,一般控制在30~50cm之间。

铺料时应保持均匀性,避免出现厚薄不均的现象。

四、碾压方法与遍数碾压是堆石坝填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提高石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碾压方法可采用静压、振动碾压或冲击碾压等。

碾压遍数应根据石料的性质、层厚和碾压设备的性能来确定,一般不少于4遍。

在碾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碾压速度和遍数,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五、岸坡处理与碾压在坝体与岸坡的交界处,应进行特殊的处理,如设置反滤层、排水沟等,以防止岸坡的冲刷和侵蚀。

同时,在岸坡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填筑速度和层厚,确保岸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碾压时应特别注意对岸坡的碾压质量,避免出现漏压或超压现象。

六、过渡层料填筑过渡层是连接垫层和主堆石区的关键部位,其填筑质量直接影响坝体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过渡层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和透水性,以满足坝体的变形要求。

在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过渡层料的粒径、含水率和铺设厚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和变形特性。

七、质量控制与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

面板堆石坝填筑碾压试验方案(word版)

面板堆石坝填筑碾压试验方案(word版)

XX省XX市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土建Ⅱ标面板堆石坝填筑碾压试验方案合同编号:HMF200502010编制:审核:批准: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XX公司黑麋峰电站施工项目部二○○五年八月三日目录1、概述2、试验目的3、试验依据4、碾压试验人员配备及责任分工5、压实设备6、试验填料7、试验场地布置8、试验9、试验项目及工作量10、人员及设备11、试验成果报告12、试验进度计划13、结语1、概述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位于XX省XX县桥驿镇境内,上水库位于黑麋峰森林公园内,下水库位于杨桥东侧湖溪冲冲沟内,工程枢纽主要由上水库、输水发电系统和下水库三大建筑物组成,主要建筑物包括主坝1、主坝2、副坝1、副坝2及上水库进出水口,其中主坝1、主坝2、副坝2均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副坝1为埋石混凝土重力坝,下水库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和左岸泄洪洞。

面板堆石坝坝体自上游至下游依次分为垫层区(ⅡA区)、过渡区(ⅢA)、主堆石区(ⅢB)、次堆石区(ⅢC),周边缝下设特殊垫层区(ⅡB)。

根据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土建Ⅱ标招标文件(上、下水库工程)(HMF/C15)第二卷8.3条的要求,“坝体填筑施工前,承包人应根据施工图纸所示的坝体堆石范围和监理人的指示,选取有代表性的料物,提出现场生产性试验计划递交给监理人。

并在监理人的参与下进行现场生产性试验,以确定满足有关设计技术指标、各种施工参数的施工方法和有关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根据上述要求,特拟现场碾压试验方案。

主坝填筑料碾压实验包括垫层区(ⅡA区)、过渡区(ⅢA)、主堆石区(ⅢB)、次堆石区(ⅢC),其它石料不做试验。

考虑到上下库大坝填筑所用石料性质相同,故将上、下库坝体填筑碾压试验合并一起做。

2、试验目的核实坝料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确定达到设计填筑标准的压实方法,研究填筑工艺,通过试验达到以下目的:⑴加水量对碾压效果的影响;⑵确定碾压遍数与铺层厚度的关系;⑶确定碾压遍数与干密度、孔隙率的关系;⑷确定碾压遍数与沉降量的关系;⑸在碾压机械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压实前后颗粒级配的变化情况;⑹确定合理的碾压参数(包括碾压机具的选择)及施工工艺。

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方案

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方案

从江县龙塘水库大坝枢纽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方案试验单位:贵州弘波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湖南源源生态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贵州新中水工程有限公司业主单位:黔东南州水利投资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七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 0 -二试验目的............................................................................................................................................ - 1 -三试验标准、设计要求、试验内容和方法、程序............................................................................ - 1 -(一)试验标准.................................................................................................................................. - 1 -(二)设计技术要求.......................................................................................................................... - 2 -(三)试验内容.................................................................................................................................. - 2 -(四)试验检测方法.......................................................................................................................... - 3 -(五)试验程序.................................................................................................................................... - 4 -四碾压试验所需机具............................................................................................................................ - 5 -五试验时间............................................................................................................................................ - 5 -六碾压试验成果整理............................................................................................................................ - 6 -七碾压试验小组机械设置及人员配置................................................................................................ - 6 -一工程概况龙塘水库工程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宰便镇宰送村境内,坝址位置位于宰便镇西南侧约左右,宰便镇距离从江县,地处黔桂交界九万大山北端的月亮山区腹地。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碾压工艺试验施工方案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碾压工艺试验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上水库西南副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长度311.2m,坝顶高程738.90m,最大坝高37.4m。

坝体主要由主堆石区、次堆石区、堆石过渡区、过渡区、垫层区组成,设计总填筑量为249665 m3。

根据进度计划,西南副坝从2012年4月1日开始填筑。

按照合同要求,在西南副坝开始填筑前,须进行碾压工艺试验。

西南副坝填筑工艺试验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遵循《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主体土建工程C1标上水库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文件》的有关条款和国家现行水利水电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本方案适用于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西南副坝坝体填筑试验的施工。

2、碾压工艺试验目的(1)核实坝料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

(2)确定达到设计填筑标准的压实方法(包括进行坝体不同区域铺料方式、铺料厚度、碾压遍数、铺料加水量、压实层的孔隙率和干密度试验)及控制措施。

(3)分别按《技术条款》要求,对西南副坝主堆石、次堆石、过渡料、堆石过渡料、垫层料分别进行试验及取得的工艺控制参数。

(4)汇总数据,整理成果,报经监理工程批准后,作为指导全标段填方施工控制的依据;(5)落实填筑施工作业和程序,使施工技术管理规范化。

3、试验要求为工艺试验尽可能模拟西南副坝填筑施工工况,采用的原材料与西南副坝填筑施工相同的材料(堆石料、过渡层料、垫层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仓面施工(平仓、碾压)设备与计划用于西南副坝填筑施工设备相同。

4、碾压试验主要内容垫层料压实层厚按40cm控制,选定加水量分别为5%,8%,10%,15%,进行碾压遍数n=2碾压试验,测试其压实沉降值,及碾压遍数n=4、6、8、10碾压试验,测试其渗透系数、干容重、孔隙率、压实沉降值、颗粒级配、计算压缩模量,以确定最佳加水量及碾压遍数。

过渡料压实层厚按40cm控制,选定加水量分别为8%,10%,15%,20%;堆石料压实层厚按80cm控制,选定加水量分别为10%,15%,20%,分别进行碾进行碾压遍数n=2碾压试验,测试其压实沉降值,及碾压遍数n=4、6、8、10碾压试验,测试其干容重、孔隙率、压实沉降值、颗粒级配、计算压缩模量,以确定最佳加水量及碾压遍数。

水电站砼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报告(修改稿)

水电站砼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报告(修改稿)

######水电站砼面板堆石坝碾压试验方案1.概况######水电站位于山西省##县境内的清漳河干流上。

水电站安装4台1250kw发电机组,总装机5000kw,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及旅游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

工程枢纽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导流泄洪洞、发电引水洞和水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61.6m,坝顶高程860m,最大坝顶长度267m,坝顶宽10m,总库容9890万m3。

大坝上游边坡1:1.5,下游边坡1:1.4。

坝体填筑量为:垫层料(ⅡA)3.91万m3,大坝底部和坝体过渡料(ⅢA)12.77万m3,主堆石(ⅢB)103万m3,共计约120万m3。

2.碾压试验的目的在坝体填筑前,为了给大坝填筑提供可操作的具体施工方法,按坝体填筑料种类、铺料宽度,确定铺层厚度、加水量(或不加水)、碾压遍数等参数,为大坝填筑提供可靠依据。

在初步拟定碾压设备(20t振动碾)的前提下,通过碾压试验,达到如下目的:(1)核实坝料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2)确定坝体各种填筑材料的铺筑方式、铺料厚度;(3)确定达到设计要求、设计填筑标准的碾压遍数、铺料过程中的加水量等施工参数;(5)研究填筑工艺;(6)研究冬季施工措施,即在不加水的情况下上述相对应的参数。

3.试验场地选择及试验时间试验场地选择在大坝下游,原河床右侧河滩上,场地开阔,交通方便,距料场距离近。

场地平整面积长50m、宽50m、约2500m2,试验场按长、宽各40m计,经推土机平整后用20T自行振动碾碾压10遍,行车速度2~3Km/h。

撒白灰放线如附图1所示。

试验时间拟安排在2009年11月25日~2009年12月10日内进行。

4.设计坝体主要填筑料的料源和设计指标如表1所示坝体各主要填筑区的料源设计指标表15.设计坝体填筑标准控制参数见下表2设计坝料填筑标准控制参数表26.试验材料准备(1)试验计划用量ⅡA料384 m3(备料500 m3)(2)试验计划用量ⅢA料640 m3(备料800 m3)(3)试验计划用量ⅢB料4096m3(备料5000m3)(4)以上用料在碾压试验前,完成各种填筑料的筛分试验。

混凝土堆石坝面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混凝土堆石坝面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混凝土堆石坝面板混凝土施工方案施工方案:xx水电站大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分为两期,其中一期混凝计约 m3.一期面板施工范围内的为5#~31#面板,其中1#~10#和23#~31#面板宽度均为6m,11#~22#面板宽度则均为12m。

为满足大坝蓄水节点目标,将面板以EL3260m高程划分两期施工,EL3260m以下为一期面板,EL3260m以上为二期面板。

大坝面板施工所需材料等均存放在坝顶。

施工布置:大坝一期面板施工的主营地规划在原铁二十三局砂石料场位置,共规划6排施工住房,共60间,计2592m2.施工所需的钢筋台车、下料斗、拉模等在施工营地进行加工。

大坝面板浇筑施工道路分为三条。

2.3 风、水、电布置为了满足施工需要,我们在大坝坝前EL3262m填筑面适当位置布设了一台21m3移动空压机进行供风。

同时,我们使用原大坝施工供电线路进行施工供电。

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我们采取了从右岸系统水池交通洞进口EL3305.0m位置接口处经EL3265m路-大坝坝前右岸趾板(EL3262m)-左岸趾板(EL3262m)设置供水线路,坝面上每隔20m设置供水节阀的措施。

2.4 施工排水为了排除雨水、施工废水、地下水、坝体渗水等,我们在坝前趾板区上游附近设立了临时集水井,并布置了4台XA100/26A型离心水泵(二用二备,扬程70m,流量792m3/h,功率100KW)。

2.5 施工照明为了满足施工需要,我们在原大坝施工照明系统基础上,在左右岸各增加了一台探照灯。

2.6 施工通信我们在施工区内主要使用手机结合手持式对讲机进行通信。

3 施工准备3.1 配合比试验我们已经上报并获批了面板施工所需的混凝土配合比。

3.2 安全爬梯制作面板施工期间,我们采用麻绳软梯作为上下交通工具。

3.3 受料斗加工为了顺利将混凝土进入溜槽,我们特制作了受料斗,宽度为3.0m。

受料斗由受料平台加设配重块结合挤压边墙坡面加设固定,并采用1.8m×1.8 m×1.5 m混凝土预制块拉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概况上水库西南副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长度311.2m,坝顶高程738.90m,最大坝高37.4m。

坝体主要由主堆石区、次堆石区、堆石过渡区、过渡区、垫层区组成,设计总填筑量为249665 m3。

根据进度计划,西南副坝从2012年4月1日开始填筑。

按照合同要求,在西南副坝开始填筑前,须进行碾压工艺试验。

西南副坝填筑工艺试验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遵循《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主体土建工程C1标上水库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文件》的有关条款和国家现行水利水电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本方案适用于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西南副坝坝体填筑试验的施工。

2、碾压工艺试验目的(1)核实坝料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

(2)确定达到设计填筑标准的压实方法(包括进行坝体不同区域铺料方式、铺料厚度、碾压遍数、铺料加水量、压实层的孔隙率和干密度试验)及控制措施。

(3)分别按《技术条款》要求,对西南副坝主堆石、次堆石、过渡料、堆石过渡料、垫层料分别进行试验及取得的工艺控制参数。

(4)汇总数据,整理成果,报经监理工程批准后,作为指导全标段填方施工控制的依据;(5)落实填筑施工作业和程序,使施工技术管理规范化。

3、试验要求为工艺试验尽可能模拟西南副坝填筑施工工况,采用的原材料与西南副坝填筑施工相同的材料(堆石料、过渡层料、垫层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仓面施工(平仓、碾压)设备与计划用于西南副坝填筑施工设备相同。

4、碾压试验主要内容垫层料压实层厚按40cm控制,选定加水量分别为5%,8%,10%,15%,进行碾压遍数n=2碾压试验,测试其压实沉降值,及碾压遍数n=4、6、8、10碾压试验,测试其渗透系数、干容重、孔隙率、压实沉降值、颗粒级配、计算压缩模量,以确定最佳加水量及碾压遍数。

过渡料压实层厚按40cm控制,选定加水量分别为8%,10%,15%,20%;堆石料压实层厚按80cm控制,选定加水量分别为10%,15%,20%,分别进行碾进行碾压遍数n=2碾压试验,测试其压实沉降值,及碾压遍数n=4、6、8、10碾压试验,测试其干容重、孔隙率、压实沉降值、颗粒级配、计算压缩模量,以确定最佳加水量及碾压遍数。

待各项参数选定后,用选定参数进行复核试验。

大坝坝体上游斜坡碾压试验待坝体填筑至一定高度后,直接在坝体上进行,本次不做坝体上游斜坡碾压试验。

5、工艺试验施工组织5.1、试验场地布置和规划5.1.1、试验场地碾压试验场地布置在西南副坝坝后临时中转料场,试验场地用风化开挖料进行平整,18T振动碾碾压8遍。

碾压试验场地长60m,宽42m,分A、B、C、D、E五个区,从上游面至下游面依次为:垫层A区4m×60m、过渡B区4m×60m、主堆石C区16m×60m、堆石过渡D区8m ×60m、次堆石E区10m×60m。

碾压试验平面及剖面布置见图1。

图1 碾压试验布置示意图5.1.2、进场道路由进场道路经1#施工道路入场。

5.1.3、风、水、电施工用水采用从附近小溪沟抽水,施工用电采用现场布置柴油发电机方式发电。

5.2、设备配置主要施工设备及检验仪器设备见表1。

表1:主要施工设备及检验仪器设备5.3、人员安排西南副坝填料碾压工艺试验人员安排见下表。

表2:西南副坝填料碾压工艺试验人员安排5.4、试验时间初定试验时间2012年3月1日~2012年3月10日。

5.5、工艺试验施工保证措施为确保副坝填料碾压工艺试验顺利进行,针对施工场地、机具、人员采取有效可行的施工措施。

试验前,已将场地平整压实。

因场地为填方区,为保证碾压混凝土试验能碾压密实,土基不出现弹簧土,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场地平整以后,用风化开挖料进行平整,18T振动碾碾压8遍,将地基对试验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按试验设备配置要求,组织施工机具提前进场,在投入运行前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并将仓面施工机具运至施工现场。

对所有参加碾压试验的施工人员进行一次技术培训,并将试验计划下发到施工班组,并安排相关人员现场值班。

6、筑坝材料6.1、堆石料主堆石料从石料场进行开采,及利用本标和C2标开挖的合格料。

次堆石料和堆石过渡料,除使用本标和C2标开挖的利用料外,不足部分拟从石料场进行开采。

6.2、垫层料、过渡料垫层料由由业主提供。

过渡料使用中转的洞挖料,不足部分从石料场进行开采。

6.3、料源设计要求设计要求的各种填料主要指标见表3:表3:筑坝材料指标表垫层料、过渡料、主堆石料、次堆石料及堆石过渡料设计级配曲线见图2:图2:主要筑坝材料设计级配曲线图7、碾压工艺试验试验场地压密实后测量放线,划分各种填料区域,即开始碾压试验。

每一场次的试验施工过程为:测量放线—埋设基础面观测钢板、静碾后观测——铺料——洒水——埋设表面观测钢板、静碾后观测——振动碾压——试验检测。

填筑顺序:为模拟西南副坝填筑施工工艺顺序,首先进行主堆石区第1层的碾压试验,其后依次进行过渡区第1层及第2层、垫层区第1层及第2层、堆石过渡区第1层、次堆石区第1层的碾压试验,为一循环。

其后再进行主堆石区第2层的碾压试验等,依次循环,保持填筑体全断面平齐上升。

7.1、填筑材料及运输7.1.1、碾压试验用填筑料垫层料由由业主提供。

主堆石料从石料场进行开采,及利用本标和C2标开挖的合格料。

次堆石料和堆石过渡料,除使用本标和C2标开挖的利用料外,不足部分拟从石料场进行开采。

过渡料使用中转的洞挖料,不足部分从石料场进行开采。

采用掺配法加工出符合设计级配要求的垫层料、堆石料和过渡料。

所有填筑用料在使用前均经筛分检测合格,上料过程中以目测加强质量控制,保证试验用的填筑料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代表性。

7.1.2、运输设备坝料上坝全部采用自卸汽车运输。

运输垫层料、过渡料和堆石料使用的车辆相对固定,并经常保持车厢、轮胎的清洁,防止残留在车厢和轮胎上的泥土带入清洁的料源及填筑区。

7.1.3、运输措施(1)料源装料、运输和仓面卸料、铺料等工序持续和连贯进行,以免周转过多而导致含水量的过大变化。

(2)垫层料运输及卸料过程中,采取控制措施防止颗粒分离。

运输过程中垫层料保持湿润并控制卸料高度。

(3)对不合格的垫层料、过渡料或堆石料,一律不得上仓面。

7.2、填筑铺料方式堆石料、过渡层料采用进占法卸料,即自卸汽车行走平台及卸料平台是该填筑层已经初步推平但尚未碾压的填筑面,卸料及平料时大石块自然滚落至本层底部,小石块及细料大部分填充于大石块见,部分留在本层表面,这样有利于工作面的推平整理,提高碾压质量,同时,细颗粒与大颗粒石料间的嵌填作用,有利于提高干密度,确保填筑质量。

垫层料采用后退法卸料,即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形成密集料堆,再用推土机平料。

这种卸料方式可减少填筑料的分离,对防渗、减少渗流量有利。

7.3、填筑料加水对过渡料、主堆石、次堆石、堆石过渡料,在普刘璈平整完成后即在其表面均匀洒清水,洒水量用水表计量。

对垫层料,因其含细粒多,渗透性弱,一般情况下不宜在坝面洒水。

要求垫层料生产存料时按拟定含水量均匀加水,闷料2~3天后供试验施工使用,保证其在上坝前具有合适的含水量,这样可避免粗细骨料分离,对确保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很有好处。

7.4、卸料、推平在卸料前,先由测量人员对填筑单元的边线进行放样,并洒上石灰线。

仓面上设有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倒料,指挥倒料人员根据车前挂牌上标明的料物类别将上坝车辆指挥到相应的填筑单元进行卸料。

堆石料和垫层料皆用推土机进行推平,辅以ZL-50装载机平料。

7.5、碾压碾压采用进退全振错距法,前进和后退均为1遍,错距碾压法是指在已铺料平整、洒水后的分块填筑仓号内,自行式振动碾从该条带一侧按确定的速度、振动工况、重叠往返次数等施工参数振动行驶结束后,在另一条带再进行振动行驶,完成整个填筑仓号压实的施工过程,条带间横向碾迹接头重叠0.2~0.3m,条带内纵向碾迹重叠2m以上,达到无漏压、无死角,不得超碾和欠碾,确保碾压均匀。

碾压速度:振动碾行走速度控制在2.0 km/h左右。

7.6、碾压层厚控制为保证填料层厚,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可根据各填料铺填厚度、自卸车斗容计算出每车填料可铺填的面积,然后在仓面上画出方格,控制卸料间距,例如垫层料压实层厚40cm,考虑松铺系数后松铺层厚45cm,20T自卸车斗容10m3左右,则方格尺寸为4×5.56m。

二方面可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控制层厚,填料粗平之后,在仓面上放点,标出超填高度或欠填高度,然后进行精平,或在填筑范围外打桩,标示高程,拉线控制层厚。

7.7、沉降观测每层填料松铺前,在基础面埋设钢板,并用振动碾静碾一遍以固定,填料松铺后,在对应位置填料表面埋设钢板,并用振动碾静碾一遍以固定,用全站仪对每层填料基础面、表面埋设的钢板进行观测,测出振动碾压2遍、4遍、6遍、8遍、10遍后的压缩沉降量,进而计算压缩沉降率。

7.8、密度试验、筛分试验用试坑灌水法在填料振动碾压4遍、6遍、8遍、10遍后检测干密度和颗粒级配。

7.9、现场渗透试验用原位渗透法在垫层料复核层碾压完毕后检测垫层料渗透系数。

7.10、试验场次及参数组合试验场次及参数组合见表4:表4:碾压场次、试验参数组合一览表8、试验检测方法垫层料、过渡料、堆石料现场密度检测,采用挖坑灌水法。

试坑直径不小于最大粒径的2~3倍,最大不超过2.5m,试坑深度为碾压层厚。

垫层料加水量检测,采用烘干法。

过渡料、堆石料加水量检测,采用烘干和风干联合法。

西南副坝填料碾压工艺试验碾压试验检查次数见表5:表5 西南副坝填料碾压工艺试验碾压试验检查次数8.1、密度试验密度试验参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和《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进行,采用挖坑灌水法。

根据不同填筑料最大粒径,套环直径分别为堆石料2500mm、过渡料1000mm、垫层料500mm。

灌水法密度试验:在选定的层面上放置钢制套环,套环安防稳固,整个操作过程中不能移动。

将隔水塑料薄膜放入环内,灌入清水,当水从套环一边开始溢出时停止灌水并记下灌入的水量V1和溢水位置。

取出塑料膜,开始挖取试坑,分别称量湿试料质量m。

试坑挖好后将塑料膜铺于试坑内,灌入清水,分次灌水总质量V2,则试坑湿密度ρ=m/(V2-V1)。

含水量测定:根据填筑料不同,将湿试样现场筛分至20mm,按D ≤20mm、D>20mm测定各自含水量,按级配加权平均,计算出试坑全试样的含水量代表值。

8.2、筛分试验颗粒分析从料源地或从试坑中取出的试样,200mm以上的颗粒用钢尺量记其代表粒径,小于200mm的用大筛现场筛分至20mm,小于20mm 的细颗粒经四分法取样进行室内筛分,最终计算全试样级配组成。

8.3、现场渗透试验垫层料现场渗透试样参照《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的原位渗透试验方法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