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方案【最新】

合集下载

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方案

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方案

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方案关键词:水布垭堆石坝施工内容提要: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坝高233m,是我国首座200m级的面板堆石坝。

文章通过以往面板堆石坝的筑坝经验,结合水布垭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介绍了水布垭面板堆石坝具体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境内,上距恩施市117km,下距隔河岩水利枢纽92km,是清江梯级开发的龙头枢纽。

水库总库容45.8亿m3,系多年调节水库,水库正常蓄水位400m,相应库容43.12亿m3,装机容量1600MW,是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其他的水利枢纽。

主要建筑物有:砼面板堆石坝、左岸河岸式溢洪道、右岸地下式电站和放空洞等。

水布垭砼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409m,坝轴线长660m,最大坝高233m,坝顶宽度12m,防浪墙顶高程410.4m,墙高5.4m。

大坝上游坝坡1:1.4,下游平均坝坡1:1.4。

坝体填筑分为七个填筑区,填筑总量(包括上游铺盖)共1563.74万m3。

大坝分六期填筑,于2006年9月达到EL:405。

混凝土面板面积13.84万m2,面板厚0.3~1.1m,受压区面板宽为16m,受拉区宽为8m。

趾板采用坝前设标准板,下接防渗板的结构形式,标准板宽6~8m,厚为0.6~1.2m,防渗板宽为4~12m,趾板与基岩间设有锚筋联结。

周边缝止水结构在高程350m以下采用底、中、顶三道止水,高程350m以上设底、顶两道止水;面板垂直缝设底、顶两道止水。

面板分三期浇筑,2005年1月至3月第一期面板浇至EL:276,2006年1月至3月第二期面板浇至EL:342,2007年1月至3月第三期面板浇至EL:405。

2008年1月至4月完成防浪墙和大坝公路路面浇筑。

水布垭枢纽布置图见图1-1图1-1 水布垭水利枢纽平面布置图2 工程地质 2.1大坝工程地质大坝位于清江“S ”型河段腰部,直线长约800m ,流向NE30°。

两侧岸坡高峻陡峭,高差约230m ,呈不规则“V ”字形,409m 高程坝轴线处谷宽562m ,左岸平均坡角52°,右岸为35°。

面板堆石坝上游铺盖及盖重施工方案

面板堆石坝上游铺盖及盖重施工方案

大坝上游铺盖及盖重填筑施工方案一、概述**省**县**水库工程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址位于**河与**河汇口上游l.0km处河段上,距新屯约4km,距**县城约12km。

坝顶高程796.500m,河床趾板建基面高程722.000m,最大坝高74.5m,坝顶长354.00m。

大坝上游钢筋砼面板坝坡选用1:1.5,相应坡角33. 690°;下游采用变坡,变坡点高程770.0m,上半段坝坡选用1:1.5,下半段坝坡选用1:1.4,并在坝面设8.5m宽“之”字形上坝公路,故下游坝坡平均坡度为1:1.66,相应坡角为31. 056°。

大坝面板上游面745.5m高程以下设计为粉煤灰和粘土铺盖及石渣盖重。

图1 坝前铺盖及盖重标准断面结构图铺盖及盖重自上游至下游依次为上游盖重1B区、粘土铺盖1A区、粉煤灰铺盖1A1区。

(见图1)⑴上游盖重1B区上游盖重1B区位于粘土铺盖上游,顶部高程为745.5m,顶部水平宽度为4m,上游面坡比为1:2.5。

⑵粘土铺盖1A区粘土铺盖位于上游盖重1B区下游,顶高程为745.50m,顶部水平宽度3.5m,上游坡比1∶1.6。

⑶粉煤灰铺盖区粉煤灰铺盖位于粘土铺盖1A区下游,顶高程为745m,水平厚度0.5m,上游坡比1:1.5。

铺盖及盖重填筑分区料填筑量见表1-1。

表1-1 坝体填筑主要工程量表二、编制依据(1)**水库工程招投标文件;(2)《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结构设计图》;(3)《砼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8-2009;(4)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其它相关施工规程规范。

三、填筑料源根据规划和土石方调配平衡,上游盖重料选用上游围堰及新屯弃渣场回采的石渣料,上游围堰距大坝不足200m,新屯弃渣场距坝址约3.5km,优先选用上游围堰石渣料。

上游粘土铺盖料,初步设计中选取甘河沟土料场作为料源地,但在大坝主体填筑准备阶段,经对甘河沟料场的试采,发现此处石料、土料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因此将石料场变更为现里谷沟石料厂,而此处无合适土料料源。

砼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砼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砼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树木、杂草等,确保施工场地整洁。

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坝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施工需要,提前采购并储备足够的石料、水泥、砂等建筑材料。

施工机械准备:配备必要的施工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压路机等。

施工组织: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人员分工、施工进度等。

二、坝体分区与材料根据坝体的设计要求,将坝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明确各区域的材料要求。

一般来说,堆石坝可分为垫层区、过渡区、主堆石区等。

不同区域所需的石料粒径、强度等要求不同,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材。

三、铺料方法与层厚铺料方法可采用前进法或后退法,具体选择应根据施工条件和设备情况而定。

每层铺料的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碾压设备的压实能力来确定,一般控制在30~50cm之间。

铺料时应保持均匀性,避免出现厚薄不均的现象。

四、碾压方法与遍数碾压是堆石坝填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提高石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碾压方法可采用静压、振动碾压或冲击碾压等。

碾压遍数应根据石料的性质、层厚和碾压设备的性能来确定,一般不少于4遍。

在碾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碾压速度和遍数,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五、岸坡处理与碾压在坝体与岸坡的交界处,应进行特殊的处理,如设置反滤层、排水沟等,以防止岸坡的冲刷和侵蚀。

同时,在岸坡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填筑速度和层厚,确保岸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碾压时应特别注意对岸坡的碾压质量,避免出现漏压或超压现象。

六、过渡层料填筑过渡层是连接垫层和主堆石区的关键部位,其填筑质量直接影响坝体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过渡层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和透水性,以满足坝体的变形要求。

在填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过渡层料的粒径、含水率和铺设厚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和变形特性。

七、质量控制与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施工方法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施工方法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施工方法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建筑,其施工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坝体准备:在坝址上清理杂物,平整基础,进行勘测,确定坝型和坝高,测量堆石坝的线形和中心线。

2. 坝体进度控制:堆石坝的施工要按照预定的进度进行,尤其是在重要部位,如排水孔、泄洪孔、坝顶,要特别注意。

3. 面板施工:在堆石坝坝顶和坝面铺设沥青混凝土面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和沥青混凝土混合面层的方式进行施工,注意面板的平整度、孔洞的预留和防水层的设置。

4. 车辆行驶:在施工期间,要保证堆石坝面板的完整性和平整度,禁止大型车辆行驶,只允许小型车辆进行工作。

5. 安全防护:在施工期间,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带、挂绳和网,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总之,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

- 1 -。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

堆石坝(280.0m高程以下部分)填筑施工方案1、概述江坪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为476.00m,坝顶宽10.0m,坝顶长度414.00m,最大坝高219.00m。

大坝上游坡比为1∶1.4,下游综合坡比为1∶1.4,局部坡比1∶1.36,设置4级马道,马道宽2m。

坝体自上游向下游分为粘土铺盖层(ⅠA区)、盖重层(ⅠB区)、混凝土防渗面板、垫层料区(ⅡA区)、过渡区(ⅢA区)、上游堆石区(ⅢB区)、下游堆石区(ⅢC区)和下游面大块石护坡。

ⅠA区顶高程380.00m,厚6.0m,ⅠB顶宽9m,上游坡1:2.0;ⅡA区垫层料水平宽度4.0m,采用龙王庙灰岩人工轧制;ⅢA区过渡料水平宽度6.0m,采用洞挖料和冰碛砾岩料;ⅢB区采用冰碛砾岩料,ⅢC采用开挖利用料和冰碛砾岩料。

垫层料采用厚层灰岩人工轧制,最大粒径80mm,设计干密度2.25g/cm3,相应孔隙率为15.4%。

过渡料采用洞挖利用料和冰渍砾岩料场料,设计干密度2.2g/cm3,相应孔隙率为18.8%。

上游堆石料主要采用Zant冰渍砾岩,设计干密度2.20g/cm3,相应孔隙率为18.8%。

下游堆石料采用大坝和泄洪建筑物开挖料中的可利用料,不足部分由冰渍砾岩料场开挖补充,设计干密度采用2.20g/cm3,相应孔隙率为18.8%。

根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结构图》(编号:溇江-大坝-02-021~049),上下游堆石料与招标图纸相比,在分区上作了较大调整,且设计干密度均上调至2.20g/cm3,相应孔隙率相应为18.8%。

堆石坝填筑主要工程量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看出,设计图工程量与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减少了107.1万m3,减小幅度达14.3%。

工程量的减小主要体现在堆石料上(上下游堆石),工程量清单中上下游堆石总量为636.7万m3,设计图中工程量为541.2万m3,减少了95.5万m3,减小幅度达15.0%。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坝体填筑应在2010年4月份开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坝基开挖工程量增大、上游围堰出现流量较大的溶洞水且抽排能力不能满足其要求、图纸供应滞后(2010年4月26日提供)等,大坝填筑开工工期相对总进度计划而言,已滞后1.5个月。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1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1

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1
在水利工程中,堆石坝是一种常见的坝体类型,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堆石坝填筑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填筑工艺、施工程序等内容。

一、施工准备
1. 地质勘察
在进行堆石坝填筑前,需要对填筑区域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情况、水文特征等。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填筑的位置、坝体形状和高度等参数。

2. 材料准备
准备填筑所需的石料、砂土等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满足坝体填筑的需要。

3. 设备准备
准备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等,用于开挖坝基、运输材料等工作。

二、填筑工艺
1. 开挖坝基
根据设计要求,在填筑区域开挖坝基,确保坝基平整、坚实。

2. 坝体填筑
将准备好的石料、砂土等依次填入坝基,按照设计要求逐层填筑,确保坝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坝面整理
填筑完成后,对坝体进行整理,使其外形平整、美观。

三、施工程序
1. 现场布置
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设置施工标志、安全警示标识等。

2. 开挖坝基
按照设计要求,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坝基开挖,保证坝基的平整和稳定。

3. 坝体填筑
根据设计要求,逐层填筑坝体,注意控制填筑质量,确保坝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4. 坝面整理
填筑完成后对坝体进行整理,使其外形平整、整洁。

四、施工安全
在堆石坝填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
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以上是堆石坝填筑施工方案的简要介绍,希望对相关人员在实际施工中有所帮助。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目录1、概述 (1)2、施工布置 (2)2.1 施工道路布置....................................................................................................................... - 2 -2.2 施工水、电布置................................................................................................................... - 3 -2.2.1 施工供水............................................................................................................................ - 3 -2.2.2 施工供电............................................................................................................................ - 3 -3、碾压试验成果 (3)4、填筑规划 (4)4.1 大坝填筑规划原则............................................................................................................... - 4 -4.2 大坝填筑单元的划分........................................................................................................... - 5 -5、施工流程 (5)5.1 基础清理与验收................................................................................................................... - 5 -5.2 测量放线............................................................................................................................... - 5 -5.3 坝料运输、铺筑................................................................................................................... - 6 -5.3.1 坝料运输与卸料................................................................................................................ - 6 -5.3.2 铺料.................................................................................................................................... - 7 -5.4 填筑料洒水........................................................................................................................... - 8 -5.5 碾压作业............................................................................................................................... - 8 -5.5.1 水平碾压............................................................................................................................ - 8 -5.5.2 边角部位碾压.................................................................................................................... - 9 -5.6 特殊部位处理....................................................................................................................... - 9 -5.6.1坝体分区交界面................................................................................................................. - 9 -5.6.2 坝内层间接缝部位.......................................................................................................... - 10 -5.6.3 坝体与岸坡接坡部位...................................................................................................... - 10 -5.6.4 上坝路与坝体结合部位.................................................................................................. - 10 -5.7 大坝各分区料的填筑施工................................................................................................. - 11 -5.7.1 大坝垫层料区(2A)的填筑 .............................................................................................. - 11 -5.7.2 大坝过渡料区(3A)的填筑 .............................................................................................. - 11 -5.7.3 大坝主堆石区(3B)的填筑............................................................................................... - 11 -5.7.4 大坝下游堆石区(3C)的填筑........................................................................................... - 12 -5.7.5 坝前铺盖、盖重料填筑.................................................................................................. - 12 -6雨季施工措施 (12)7、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 (13)7.1施工进度计划.................................................................................................................... - 13 -7.2 施工强度分析................................................................................................................... - 13 -7.3 赶工措施............................................................................................................................. - 13 -8、主要施工设备及劳动力配置 (14)9、主要工序质量控制 (15)9.1 料源质量控制..................................................................................................................... - 15 -9.2 铺料质量控制..................................................................................................................... - 15 -9.3 洒水质量控制..................................................................................................................... - 16 -9.4 水平碾压质量控制............................................................................................................. - 16 -9.5 填筑质量检测..................................................................................................................... - 16 -9.6 测量控制............................................................................................................................. - 17 -9.7 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 17 -10、施工安全措施 (18)11、附件: (1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方案1、概述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为2167.2米,坝顶宽6.0米,坝顶长度224.971米,最大坝高77.20米.大坝上游坡比为1∶1.4,下游综合坡比为1∶1.433,局部坡比1∶1.3,并在高程2150米、2130米、2110米三处设置3米的马道.坝体自上游向下游分为盖重层(ⅠB区)、铺盖层(ⅠA区)、混凝土防渗面板、挤压边墙、垫层料区(ⅡA区)、过渡区(ⅢA区)、主堆石区(ⅢB区)、下游堆石区(ⅢC区)和下游干砌块石护坡.ⅠA区顶高程2120.00米,厚1.5米,ⅠB顶宽4.0米,上游坡1:2.0;ⅡA区垫层料水平宽度3.0米,采用库区、溢洪道及主料场灰岩料经砂石系统破碎、筛选出满足设计级配要求的石料;ⅢA区过渡料水平宽度 3.0米,采用库区灰岩渣及主料场灰岩料;ⅢB区采用主料场灰岩料,ⅢC采用主料场灰岩料.详见附件1:堆石坝最大横剖面图(横左0+000)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工程堆石坝坝体填筑料各类参数如下:1)特殊垫层料采用厚层灰岩经砂石系统破碎筛选所制成,最大粒径40米米,设计干密度2.206g/厘米3,相应孔隙率为18%;2)垫层料采用厚层灰岩经砂石系统破碎筛选所制成,最大粒径80~100米米,设计干密度2.206g/厘米3,相应孔隙率为18%;3)过渡料采用主料场开挖灰岩料,设计干密度2.179g/厘米3,相应孔隙率为19%;4)主堆石料采用主料场开挖灰岩料,设计干密度2.152g/厘米3,相应孔隙率为20%;5)下游堆石料采用主料场开挖灰岩料,设计干密度采用2.152g/厘米3,相应孔隙率为20%.堆石坝填筑主要工程量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看出,设计图工程量与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减少了9.7万米3,减小幅度达10.33%.工程量的减小主要体现在堆石料上(主堆石料与下游堆石料),工程量清单中主堆石料与下游堆石料总量为72.9万米3,设计图中工程量为65.9万米3,减少了6.96万米3,减小幅度达9.55%.表1 堆石坝填筑主要工程量表大坝开挖已于2014年元月完成(剩余坝体下游进基坑道路部分未开挖),且于2014年3月完成基坑(EL2100米以下)验收.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坝体填筑应在2014年2月份开始,受各种因素(如征地移民进度缓慢、施工部位移交不及时、基坑淤泥开挖工程量增大)的影响,导致大坝开挖进度较总进度已滞后,后因库区村民屡次阻工等导致2014年度汛方式一度改变,最后导致堆石坝填筑仍未启动,该工期相对总进度计划而言,已滞后9个月.现ZB9~ZB11已施工完成,且汛期过后基坑清理已完成,已基本具备大坝回填施工条件.2、施工布置2.1 施工道路布置根据施工总布置图,坝区内与坝体填筑施工相关的主干道有:进基坑施工道路、右岸永久上坝公路(右岸EL2120米分层公路、EL2140米分层公路、EL2168米分层公路),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可在碾压范围内增加施工便道.下基坑道路利用前期基坑开挖期间已形成的“Z”字型道路,延伸至基坑底部EL2090米高程,填筑上升过程中,用堆石料进行覆盖.利用右岸永久上坝公路连接一级泵站公路至引水隧洞进口处,并与坝体上游连接形成上游铺盖及盖重区预留填筑施工道路.2.2 施工水、电布置2.2.1 施工供水1)在大坝右岸坝肩2170米高程设一个100米3水池,以供大坝填筑大面积洒水,局部地区采用洒水车进行洒水2)距库区2千米的梨园处均设置一加水点,完成堆石料运输中预洒水.3)为能确保大坝填筑料的洒水效果,缩短坝面洒水的时间,结合坝体填筑料大部分来源于官寨主料场的特点,于主料场山脚设置加水点,对所有装车并运往坝趾的堆石料提前进行预洒水湿润.2.2.2 施工供电大坝施工照明采用左右岸、坝轴线上下游方向安装2盏400W的探照灯集中照明.布设位置、高程随坝体填筑分期范围和上升高度而相应调整,满足现场需要.利用引水洞出口附近315KW变压器接线至砂石系统处以供砂石系统加工垫层料用电.小型碾压机具的供电利用右岸灌浆平硐附近160KW变压器接线至施工现场,并就近设置电路开关箱.3、碾压试验成果大坝填筑现场碾压试验自2014年3月29日启动,2014年6月结束,由贵州黔水科研试验检测工程有限公司参照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设计施工蓝图相关技术指标进行碾压试验,并已形成试验报告《大坝填筑现场碾压试验报告》,现将试验结果明示如下:表3.1 现场碾压试验成果表4、填筑规划4.1 大坝填筑规划原则(1)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在规定工期内完成大坝填筑形象面貌,力争提前达到.(2)坝体填筑与料场开挖相结合,尽可能使开挖料直接上坝填筑,以减少二次倒运工作量.(3)大坝填筑与大坝导流、渡汛,统一安排,使填筑施工连续进行.(4)大坝填筑同面板、趾板砼施工有机结合,使大坝填筑与面板、趾板砼浇筑平行作业、互不干扰施工.(5)在保证按期达到各期填筑计划目标的前提下,力求使各期填筑强度比较均衡,减少高峰强度与平均强度的差距,避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4.2 大坝填筑单元的划分(1)工作面填筑单元的划分每个单元面积的大小,依施工设备的品种、型号和数量而定.单元太小,会给车辆卸料、洒水及碾压造成困难;单元太大,单元数则减少,会给单元的循环造成困难,根据类似工程经验,EL2100米以下每层各区料均以1个单元进行控制,EL2100米以上各区料每个单元面积控制在2000~4000米2为宜.(2)填筑单元的循环单元循环的原则是:第一个单元在铺料平料,第二个单元在洒水碾压,第三个单元在质量检查通过验收,照此循环往复.这三个环节须衔接有序,若有一个环节衔接不上,就会影响上坝强度.5、施工流程堆石坝填筑施工流程如图5所示.5.1 基础清理与验收目前大坝基坑(EL2100米高程以下部分)已完成验收,待汛后基坑清理完成,达到大坝基础回填标准后即可进行基础回填施工.基坑下游基础清理在保证场内道路基本畅通的情况下,采取分区分片的原则依次进行清理.基坑回填施工完成前,完成大坝填筑区下游部分临时施工道路的挖除,采取反铲配合人工、冲淤设备进行掏挖或冲洗,对于有地表水进入清理区域的部位,在其来水的上游搭设子堰截排,防止外来水污染该区域.达到验收条件后,申请该基础联合验收.5.2 测量放线在坝体填筑过程中,需进行控制的坝体结构线主要有:挤压边墙与垫层料、垫层料与过渡料、过渡料与主堆石料、主堆石料与下游堆石料以及下游堆石料与干砌块石护坡.为便于坝体结构线施工放样,在坝体填筑前,先根据控制点坐标、大坝轴线桩号填筑面高程等参数建立数学模型,编制计算程序输入便携式计算器中或全站仪中.图5 堆石坝填筑施工流程图在实际放样中,其放样程序为:(1)先根据需填筑的部位采用全站仪测量其对应的大地坐标,根据大地坐标计算该部位的桩号,然后根据桩号及填筑高程计算出结构边线的大地坐标.(2)根据计算出的结构边线的大地坐标采用全站仪实际放点.5.3 坝料运输、铺筑5.3.1 坝料运输与卸料(1)上坝料运输1)主堆石料、下游堆石料及过渡料:使用主料场爆破开采料,采用20t自卸车自主料场坝否料开采工作面由反铲装车再运输至库区坝料填筑工作面;2)过渡料:主要采用主料场爆破开采料,采用20t自卸车自主料场坝料开采工作面由反铲装车再运输至库区坝料填筑工作面,部分料可采用灌浆平硐及溢洪道开挖渣料,并使用20t自卸车自开挖工作面由反铲装车运输至填筑工作面;3)垫层料和特殊垫层料:主要采用砂石系统所加工料,采用20t自卸车自砂石系统加工现场由装载机将已按相关规范要求混合到位的垫层料或特殊垫层料装车再运输至库区坝料填筑工作面;4)上坝料的运输车辆均设置标志牌,以区分不同的来料,如运输主堆石区料(3B)的挂上主堆石区料(3B)的标志牌等.(2)坝料卸料1)主堆石料采用进占法、下游堆石料采用后退法的卸料方式,起层时先按2~3米梅花型间距采用后退法卸料,推土机平层,当填筑面积足够后,车辆在填筑层上采用进占法卸料,这样有利于工作面的推平整理,提高碾压质量,同时,细颗粒与大颗粒石料间的嵌填作用,有利于提高干密度,确保填筑质量,大坝回填碾压详见图6.7.图6.7 大坝填筑施工示意图2)垫层料(2A)、过渡料(3A)料采用后退法为主卸料,即在已压实的层面上采用进占法以及后退卸料形成密集料堆,再用推土机平料,这种卸料方式可减少填筑料的分离,对防渗、减少渗进退错距碾压法坝轴线方向填筑铺料图流量有利.5.3.2 铺料(1)根据大坝填筑料碾压试验成果,大坝各区料铺料层厚详见表3.1.(2)为准确控制填筑层厚,在已填筑的坝面上不同部位设置层厚控制标杆,推土机操作手根据标杆上标识的厚度进行平料,并在平料的过程中,质检员随时检查其铺筑厚度,及时进行纠偏,铺筑厚度误差不超过±5厘米.(3)对于主堆石区推土机平料过程中,出现个别超径石时,由反铲将超径石清理到下游堆石区填筑面上,用作主堆石区填料.(4)对下游堆石区中出现超径石时,采用液压冲击锤将超径石破碎.5.4 填筑料洒水在冬季负温下填筑坝料不进行掺水施工,其它阶段填筑料在碾压前均须进行洒水作业.本工程填筑料洒水主要采用料场喷水、坝外加水和坝面补水相结合的方案.(1)料场喷水:即在开采料场设喷水管,在坝料装运前将石料洒湿.料场喷水以不扬尘和道路不打滑为准,由人工控制.(2)坝外加水:于距坝趾2千米的梨园处靠河设计加水站.坝料上坝前,通过加水站加水,然后再运输到填筑工作面上,加水量以汽车在爬坡时,车尾不流水为准,加水站由专人负责,自动控制.(3)坝面补水:采用大吨位配高压喷射水枪的洒水车,在供水点处接水,运至工作面喷洒补水.(4)加水量控制:按照已经批准的碾压试验确定的加水量,在料场、加水站加一部分水量,在坝面上补充剩余的水量.初步确定,在料场喷洒3~5%;在加水站加水5~7%;在填筑作业面补充加水8~12%.最终方法现场试验确定,对垫层料(含特殊垫层料)先作含水量试验,当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在料场脱水;当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时,拟在坝面铺料区进行洒水,使垫层料碾压时符合最佳含水量.5.5 碾压作业5.5.1 水平碾压坝料的水平碾压,根据不同坝料,分别采用不同碾型进行碾压.特殊垫层料、垫层料、过渡料及堆石料均采用20t振动平碾进行碾压;垫层料与趾板相接的不便于自行平碾碾压的部位,采用75千克冲击平板夯进行薄层压实.碾压方式沿平行坝轴线方向按进退错距法进行来回碾压,振动碾行进速度控制在2千米/h左右,错距宽按下式进行确定:b=2B/n (1)式中,B振动碾前轮宽度,n为规定的碾压遍数,b为错距宽度.碾压时,其起步的碾压条带按规定的碾压遍数来回碾压,一个来回为2遍,之后错距(错距宽为b),在第二条带上碾压2遍(即一个来回),再错距(错距宽为b),如此循环……过渡料及垫层料由于宽度较小,不便于采用错距法进行碾压,其碾压方式采取搭接碾压,即在一条带碾压至规定遍数后,错距形成二碾压条带,第二碾压条带与第一条带搭接20厘米左右,碾压至规定遍数.在河床底部不规则部位以及与岸坡接坡段,与碾压方向采取顺坡面走向,确保坝料碾压密实.对于垫层料,在碾压时振动碾应碾压至距挤压边墙约30厘米处,由测量队对边界线进行放样,并进行标记,靠近挤压边墙处的垫层料用75千克冲击平板夯进行夯实,以确保垫层料压实效果.5.5.2 边角部位碾压特殊垫层料采用20t静碾碾压,靠近趾板周边缝1米范围,为保护趾板砼,采用冲击平板夯实.5.6 特殊部位处理5.6.1坝体分区交界面(1)垫层区与过渡区交界面的处理:垫层区、过渡区铺料时按测量放样线先铺填过渡区料,用反铲与人工配合将过渡区滚落到垫层区边的大于15厘米以上的块石清除,然后再铺填垫层区料.采用20t自行式振动碾,同时碾压垫层与过渡料,垫层、过渡区料必须与主堆石区一定范围平起上升.各料区高差最大为40厘米.(2)过渡区与主堆石区交界面的处理:先铺一层主堆石料,再铺一层过渡料,碾压一层过渡料然后再铺一层过渡料,在铺过渡前,先将主堆石料上游侧坡面上大于30厘米的块石清除到下游侧,使过渡区与主堆石区有一个平顺的过渡.每上升一层主堆石料,上升二层过渡料.第二层过渡料与该层主堆石料同时碾压.(3)主堆石区料与下游堆石区料交界面处理:由于主堆石区料可侵占下游堆石区料,因此铺料时,先铺主堆石料,然后再铺下游堆石区料.主堆石料铺料厚度为90厘米,下游堆石料铺层厚度为100厘米,因此先铺筑一层主堆石料,再铺下游堆石料一层,接合面采用缓坡顺接,然后用振动碾同时进行碾压,主堆石料上升5层后即与下游堆石料上升的4层平层.5.6.2 坝内层间接缝部位由于坝体填筑采取了分区填筑的方式进行施工坝体先填筑区与后填筑区之间存在坡面衔接问题.为确保填筑质量,便于与同层相邻两段交接带的良好衔接,在超前填筑过程中,在能采取预留台阶收坡的方式进行施工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台阶收坡法,台阶的预留宽度不小于1.0米.在进行相邻区域填筑的时候,先人工剔除接坡大块径石渣,以免出现架空现象,铺筑层厚同预留台阶高,并在对后填坝料碾压时,重点对接缝进行骑缝碾压.对于立面上分区所形成的接坡,其预留的临时边坡一般在1:1.5~1:2.0,此时,一般采用推土机对预留的临时边坡逐渐削坡,并与新填筑层一同碾压.如图6所示.图6 坝内接坡处理示意图5.6.3 坝体与岸坡接坡部位靠近岸边地带按设计要求采用最大粒经不大于300米米的过渡料或小区料铺填,以防出现架空现象.过渡料宽度为2米,铺层厚度为堆石料的一半,采用20T自行式振动碾顺坡进行碾压,局部采用手扶振动碾进行碾压.在铺筑两层过渡料后开始铺筑堆石料,并使过渡料与堆石料一并碾压.5.6.4 上坝路与坝体结合部位上坝路与坝体结合部,坝区内采用坝体相同料区的石料进行分层填筑.填筑质量按相同区料的填筑要求控制.当坝体填筑上升掩盖该路段时,路两侧的松渣采用反铲分层挖除至相应填筑层,一起平料碾压.坝区外下游侧路段与坝体接触部位,待该路段完成运输任务后,再采用反铲挖除,并清理松渣,按坝后干砌块石要求砌筑块石.上游跨趾板栈桥拆除后,其趾板下游侧坝基按填筑基础要求进行处理.5.7 大坝各分区料的填筑施工5.7.1 大坝垫层料区(2A)的填筑垫层料位于坝体最上游侧,是面板的基础.垫层料水平宽3米,铺层厚度40厘米.垫层料由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在铺料时,先把3A料上游坡面上大于20厘米的料清除到下游面.垫层料采用3米3装载机装10t自卸汽车运到工作面卸料,采用推土机平料.为保证水平碾压质量,确保水平宽度碾压到位,铺料时每层往上游水平方向超填20~30厘米,上游坡面在挤压边墙上设临时挡渣板,拦挡超填部分的垫层料,垫层料必须严格按最佳含水量控制洒水,特别是新生产的垫层料要严格控制加水,否则容易产生“橡皮土”现象.每层垫层料与同层过渡料一起碾压.碾压参数根据试验结果实施(试验结果见表3.1).5.7.2 大坝过渡料区(3A)的填筑3A过渡料位于主堆石料与垫层料之间,对垫层料起反滤作用.过渡料主要从石料场采用控制爆破开采.加水量按10%~15%控制,实际加水量通过碾压试验确定.过渡料水平宽度3米,填筑层厚45厘米,采用18t自行振动碾碾压.碾压参数经试验确定的并报监理人批准的实施,3A区铺料前,采用反铲配合人工将3B区滚落到3A区及边缘的大于30厘米的块石清除,3A 区料碾压与同层的2A料同时进行.5.7.3 大坝主堆石区(3B)的填筑3B料是大坝的主体,起着骨架作用,主堆石料来源于石料场开采的新鲜灰岩,主要用3米3挖掘机挖装,20t自卸汽车运到工作面,采用220HP以上的推土机进行平料,18t振动碾碾压,平料时,在工作面两侧及前进方向,每20米放置由一个80厘米长的标志杆,以控制铺料厚度,标志杆有专人负责挪动,当推土机平料前进时,及时向前挪动,并指挥推土机平料,前进法卸料及平料时,大粒径石料一般都在底部,不容易造成超厚,使平料后的表面比较平整,振动碾碾压时,不致因个别超径块石突起而影响碾压质量.一旦发现超径块石则用反铲从铺料层中挖除,运到其它3B料区并采用冲击锤破碎,再和下次填料混合填入坝体中.主堆石料加水按15%~20%控制.主堆石料加水以坝内加水为主、坝外加水为辅.主堆石料区上游侧按设计或者监理人允许的宽度,与过渡料、垫层料平起上升,高差不超过45厘米.按照一层过渡料(45厘米),一层垫层料(45厘米),再一层主堆石(90厘米),然后又一层过渡层(45厘米),一层垫层料(45厘米)的次序,逐层上升.5.7.4 大坝下游堆石区(3C)的填筑3C料为开挖利用料,填筑层厚100厘米,主要采用18t自行振动碾碾压,其它施工方法与主堆石区相同.5.7.5 坝前铺盖、盖重料填筑(1)铺盖料源的选取上游铺盖区(1A):为重壤土料,采用从坝体上游刘家院子土料场开采直接填筑,上游盖重区(1B):利用大坝开挖的弃碴料,从坝体上游弃渣场回采选用.(2)上游铺盖及盖重填筑施工上游铺盖及盖重安排在面板施工后期进行填筑.②填筑前,先将趾板面板表面清理清洗干净,排除趾板表面积水.②铺料时,先铺填上游铺盖料后铺填上游盖重料,铺层厚度50厘米,铺一层1A料后,再铺填一层1B料,每层料铺填后,由推土机来回走动进行碾压.③施工过程中,及时排除趾板及面板上游面的施工用水,以免污染填筑作业面.6 雨季施工措施由于坝体主要为堆石料填筑,因此填筑施工在一般情况下(即在不出现暴雨、特大暴雨等的特殊情况下)不受雨季影响,可照常施工,但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山坡填筑以外山体冲沟应作截水沟,防止坡面泾流流入坝面填筑区.(2)坝体填筑面应自EL2110米以下是向上游倾斜,自EL2100米以上是向下游倾斜,使坝面可能形成的泾流流向下游面.(3)施工道路应设截、排水沟,防止道路出现泾流对道路产生严重冲刷.(4)进入坝面的车辆易将道路泥浆带入坝面填筑区域内,使坝面出现“弹簧土”现象,因此在车辆进入坝填筑前,应设水枪将车辆轮胎泥浆冲洗干净.对已出现“弹簧土”应对其挖除处理.(5)如出现暴雨、特大暴雨等特殊情况下,从安全角度考虑,暂时性停止施工.7、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7.1施工进度计划(1)~完成特殊垫层料填筑.(2)垫层料填筑施工启动.(3)6日过渡料填筑施工启动.(4)主堆石料填筑施工启动.(5)下游堆石料填筑施工启动.(6)2015年3月31日前完成坝体填筑至EL2130米.(7)2015年6月30日前完成坝体填筑至EL2150米.(8)2015年9月30日前完成坝体填筑至坝顶高程.(9)1日~坝体沉降观测.(10)2015年4月1日~2015年4月20日完成上游铺盖及盖重填筑.7.2 施工强度分析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坝体填筑期间,月平均填筑强度为7.2万米3,月最高填筑强度为8万米3,出现于2015年元月和2015年4月,日填筑最高强度可达3400 米3.7.3 赶工措施原计划定于2014年2月初开始大坝填筑,并于2015年3月底填筑至坝顶高程,此间填筑工期共计14个月.因各种原因导致工期严重滞后,根据现阶段施工进度要求,我部将于启动大坝回填,为确保工期,我部需采取赶工措施于坝体沉降观测启动前即2015年9月30日前完成坝体填筑施工.赶工期间,填筑工期大幅度缩短,填筑强度大幅度增加.为确保工期,我部将采取赶工措施如下:1)根据业主及公司要求,项目部已基本完成原项目部不合格外协队清退工作,并从我集团公司集采平台上采购合格劳务分包商,进行部分剩余工程项目劳务分包施工;增强项目部管理人员队伍,提高执行能力,并于施工过程中加强各劳务分包商的管理,与项目部各部室及项目部所属各施工作业队签订工期责任制,落实各层次进度控制人员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职责;重视现场协调会,加强各作业队伍与项目部之间的沟通,有效地安排年、月、周、日计划.2)增加1台装载机协助填筑现场进行堆石料摊铺及部分材料运输;增加10台自卸车以确保高强度填筑施工期间的堆石料运输,必要时可采取两班作业,坝体填筑高峰期可短时间采取三班作业;增加1台洒水车辅助填筑洒水,确保洒水效率;增加1KW探照灯两台,布设于左右岸,提供坝体填筑期间夜间施工大范围照明.3)根据我公司要求,我部需提前一个月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并进入葛洲坝集团集中采购平台进行物资及设备采购.为确保赶工期间各种物资设备能跟上施工进度,我部将增加施工技术管理及物资采购人员,随时了解材料供应动态,对缺口物资要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协调,如对赶工进度产生影响时,要提出调整局部进度计划和有效的补救措施,使赶工目标得以实现.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要求,需业主、设计认可的材料、设备,在采购前提供样品及时确认,缩短不必要的非作业时间.对不适合的设备及时更换,确保其不影响施工,满足赶工强度的要求. 8、主要施工设备及劳动力配置根据各时段坝体填筑强度及各区运输线路,经综合分析,所需设备如表8-1、表8-2所示.表8-1 主要施工设备表。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施工方法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施工方法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施工方法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一种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和石块相结合的高强度防洪堤坝,其施工方法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效果。

第一步,预处理。

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场地进行彻底的清理,将场地上的杂物、沉积物和其它致使不良影响的物质全部清理干净,防止影响混凝土面板和石块堆砌后的牢固性。

同时,还要根据施工需求,做好场地的平整、固结和做好周边各项环境保护工作。

第二步,基础施工。

对于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基础施工要求,无论是砂石填充还是混凝土浇筑,都需要保证夯实均匀、切实可靠,确保整个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有稳定的基础。

第三步,沥青混凝土面板安装。

按照指定样板的相应尺寸,安排沥青混凝土面板的安装顺序,以便于加快工作速度,并且避免面板变形。

在面板混凝土安装时,要特别留意面板的位置,以确保板缝被均匀地分布。

第四步,石块安装。

石块的选择应该符合施工设计规范的具体要求,考虑到石块的大小、形状和质量等因素,我们应该合理地安排石块的搭配和堆叠,同时也要保证石块的紧密连接。

第五步,面板与石块的联接并施工。

将沥青混凝土面板和石块的接口处刷上专用的界面剂,然后布置在石块上。

同时,将混凝土灌注到石块缝隙中,混凝土应当坚固稳定,达到既扎实又美观的标准。

以上就是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施工方法的基本步骤,每一条步骤的质量和完成都需要直接关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才能够更有效的调整和改进整个施工过程。

在实际施工中,还应该注意压实、粘结、强度等要素的控制,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方案
1、概述
用堆石或砂砾石分层碾压填筑成坝体,用钢筋混凝土面板作为防渗体的坝,称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

该坝型主要由堆石体和防渗体组成,其中堆石体从上游向下游依次主要由垫层区、过渡区、主堆区和次堆石区组成;防渗体由钢筋混凝土面板、趾板、趾板地基的防渗帷幕、周边缝和面板间的接缝止水组成。

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具有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材料筑坝,大量节省三材和投资;坝体结构简单,工序间干扰少,便于机械化施工作业;施工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小,有效年工作日数增加,加快工期;运行安全,维修方便等特点,因此我国目前多项水电工程采用或拟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型。

该坝各材料分区之间要满足水力过渡要求,从上游到下游渗透系数依次增大,下游坝料对上游相邻坝料有反滤过渡要求,因此,采用合理的填筑施工方法就显的尤其重要。

2、坝体填筑施工工艺
2.1坝体填筑施工
坝体填筑原则上应在坝基、两岸岸坡处理验收以及相应部位的趾
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

但有时因考虑到来年渡讯要求,填筑工期较紧,所以在基坑截流后,一般前期除趾板区和坝后有量水堰施工区等有施工干扰外,其它区域覆盖层依照设计要求清理后即可考虑先组织施工。

采用流水作业法组织坝体填筑施工,将整个坝面划分成几个施工单元,在各单元内依次完成填筑的测量控制、坝料运输、卸料、洒水、摊铺平整、振动碾压等各道工序,使各单元上所有工序能够连续作业。

各单元之间应采用石灰线等作为标志,以避免超压或漏压。

2.2测量控制
基面处理验收合格后,按设计要求测量确定各填筑区的交界线,洒石灰线进行标识,垫层上游边线可用竹桩吊线控制,两岸岩坡上标写高程和桩号;其中垫层上游边线、垫层与过渡层交界线、过渡层与主堆石区交界线每层上升均应进行测量放样,主次交界线、下游边线可放宽到二至三层测量放样一次,施工放样以预加沉降量的坝体断面为准,考虑沉陷影响后的外形尺寸和高程,根据设计要求的坝顶高程为最终沉降高程,坝体填筑时需预留坝高的0.5%~1.0%为沉降超高。

填筑过程中每上升一层必须对分区边线进行一次测量,并绘制断面图,施工期间定线、放样、验收等测量原始记录全部及时整理成册,提交归档,竣工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绘制竣工平面图和断面图。

2.3坝料摊铺
坝体填筑从填筑区的最低点开始铺料,铺料方向平行于坝轴线,砂砾料、小区料、垫层料、过渡料及两岸接坡料采用后退法卸料,主堆石、次堆石和低压缩区料全部采用进占法填筑,自卸汽车卸料后,采用推土机摊料平整,摊铺过程中对超径石和界面分离料采用小型反铲挖土机配合处理,垫层料、过渡料由人工配合整平,每层铺料后采用水准仪检查铺料厚度,确保厚度满足要求。

2.4洒水
一般采用坝面加水和坝外加水等方式,具体应根据不同施工条件布置。

洒水主要是为了能充分湿润石料,以便在振动碾强烈激振力的作用下,使块石相互接触部分棱角被击碎从而减少孔隙率,细料充填空隙,以增加碾压的密实度。

洒水量以碾压试验结果确定,对于有风化岩的掺配料,应适当增加洒水量,以便使掺配的风化岩料提前湿润软化。

2.5压实
垫层料和过渡料多采用自行式振动碾进退错距法碾压,主、次堆石料和砂砾石料多采用牵引式振动碾碾压,振动碾一般沿平行坝轴线方向行进,靠近岸坡、施工道路边坡处除增加顺向碾压外,多采用液
压振动夯加强碾压;主、次堆石料碾压采用进退错距法,错距由振动碾碾子宽度和碾压遍数控制,当振动碾碾子宽度为2m、碾压遍数为8遍时错距一般为25cm。

坝坡接触带等大的碾压设备无法到位的区域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动碾或液压振动夯加强碾压。

3、坝体分区填筑、碾压施工方法
3.1坝体分区填筑顺序
坝面填筑作业顺序多采用“先粗后细”法。

即主堆石区→过渡层区→垫层区。

铺料时必须及时清理界面上粗粒径料,此法有利于保证质量,且不增加细料用量。

上下游的主次堆石区料采用进占法铺料,用牵引式振动碾碾压,接缝处采用骑缝碾压。

3.2 分区填筑作业施工方法
3.2.1主、次堆石区填筑
堆石区的填筑料由自卸车运输卸料,进占法填筑,卸料的堆与堆之间间保留60cm间隙,采用推土机的平仓以使粗径石料滚落底层而细石料留在面层以利于碾压,超径石应尽量在料场解小。

碾压时采用错距法顺坝轴线方向进行,低速行驶(1.5~2km/h),碾压按坝料的分
区、分段进行,各碾压段之间的搭接不少于 1.0m,铺料层厚及碾压遍数严格采用碾压试验确定参数施工。

铺筑碾压层次分明,做到平起平升,以防碾压时漏碾欠碾。

在岸坡边缘靠山坡处,大块石易集中,故岸坡周边选用石料粒径较小且级配良好的过渡料填筑,同时周边部位先于同层堆石料铺筑。

碾压时滚筒尽量靠近岸坡,沿上下游方向行驶,仍碾压不到之处用手扶式小型振动碾或液压振动夯加强碾压。

3.2.2过渡层料填筑
过渡料填筑前,必须把主堆石料上游坡面所有大于30cm的已分离的块石清除干净。

该区料最大粒径为30cm,超径料在料场及时解小,填筑时自卸汽车将料直接卸入工作面,后退法卸料,倒料顺序可从两边向中间进行,以利流水作业。

过渡料用推土机推平,人工辅助平整,铺层厚度等按规定的施工参数执行,接缝处超径块石需清除,主堆石料不得侵占过渡区料的位置,若出现这一现象,应采用反铲挖除或人工清除。

平整后洒水、碾压,碾压采用自行式或拖式振动碾碾压,碾压时的行走方向顺坝轴线来回行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