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初识结构导学案(学)
《结构的概念导学案》

《结构的概念》导学案《结构的观点》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理解结构的观点,掌握结构的分类和特点,以及结构在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
一、导入引导1.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什么是结构?结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体现?2. 请同砚们观察周围的建筑和物体,能否找出其中的结构特点?二、观点诠释1. 结构是指由若干构件通过一定的毗连方式组合而成的整体,用于支持和珍爱其他部分的组织或形式。
2. 结构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索塔结构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途景。
三、结构分类及特点1. 框架结构:由纵横交错的柱、梁、墙板等构件组成,具有承重能力强、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建筑、桥梁等工程。
2. 壳体结构:以曲面或曲线为主体,具有自重轻、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适用于穹顶、穹顶等建筑。
3. 悬索结构:通过悬索支持结构的一种形式,具有跨度大、视觉开阔的特点,适用于桥梁、塔楼等工程。
4. 索塔结构:以拉索和塔柱为主要构件,具有抗拉能力强、造型奇特的特点,适用于高塔、桥梁等工程。
四、结构在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1. 建筑:各种类型的结构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为建筑提供了稳定的支持。
2. 交通工程:桥梁、隧道等交通工程中常常采用各种结构形式,以确保交通的通畅和安全。
3. 航空航天:飞机、卫星等航空航天器械的结构设计十分重要,需要思量重量、强度等因素。
4. 体育设施:体育场馆、游泳池等体育设施的结构设计也是关键,影响着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和舒适度。
五、教室练习1. 请同砚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一个具体的结构,并诠释其分类和特点。
2. 请同砚们盘绕结构在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结构的知识,并撰写一篇结构的应用论文。
2. 搜集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结构在生活和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途景。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结构的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工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未来的进修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初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初识结构》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理解结构在建筑、工程和其他领域的重要性;3. 学会分析各种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 结构的定义和分类;2. 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3. 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学习环节:1. 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建筑、桥梁和其他结构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结构的兴趣,让他们猜测这些结构是如何支撑起来的,从而引出结构的概念。
2. 学习结构的基本概念(15分钟)介绍结构的定义和分类,区分静力结构和非静力结构,让学生了解各种结构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例如梁、柱、框架等。
3. 探究结构的应用(2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工程项目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结构是如何设计和建造的,探讨结构在建筑、桥梁和其他领域中的重要性。
4. 讨论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结构在承受外力时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学习结构的荷载计算和承载能力分析,强调结构设计中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
5. 结课总结(10分钟)复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总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鼓励学生思考结构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四、课后作业:1. 查找一些著名建筑的结构设计方案,分析其中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和原理;2. 设计一个简单的结构模型,展示给同学们,并向他们解释你的设计思路;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结构设计中的新技术和新理念,撰写一篇关于结构设计发展趋势的短文。
五、延伸拓展:1. 邀请专业工程师或建筑师到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结构设计的实际应用;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建筑工地或工程项目,现场感受结构设计的魅力和挑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初步了解结构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对结构设计的兴趣和热情,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祝学习愉快!第二课时导学目的:通过学习《初识结构》这篇文章,帮助学生了解结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构建文章结构,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初识结构导学案》

《初识结构》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结构的基本观点和作用;2. 掌握结构的分类和特点;3. 理解结构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内容:一、结构的定义和作用结构是指由构件和构件之间的毗连所组成的整体,其作用是支持和传递荷载,使建筑物能够稳定地存在并承受外部力的作用。
二、结构的分类和特点1. 按材料分类: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2. 按构造形式分类: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拱结构等;3. 结构的特点:刚度、稳定性、承载能力等。
三、结构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结构在工程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直接干系到建筑物的应用寿命和经济性。
四、运用结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进修结构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建筑物在设计、施工和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闻名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建造过程,引发学生对结构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介绍结构的定义、作用、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一些实际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并提出改进建议。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结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反馈:安置相关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导学案评判:本导学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结构的基本观点和作用,掌握结构的分类和特点,以及理解结构在工程领域的重要性,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结构知识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实践环节和反馈环节的设置,能够有效检验学生对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增进学生的进修和提高。
《认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认识结构》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认识结构的定义和基本观点;2. 掌握认识结构的分类和特点;3. 理解认识结构与思维方式的干系;4. 能够运用认识结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导学内容:一、认识结构的定义和基本观点认识结构是指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方式,是由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有机结构。
认识结构包括认识的主体、客体和中介环节,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认识结构的分类和特点1. 感性认识结构:主要通过感觉和直觉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是人们最初形成的认识结构。
2. 知觉认识结构: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和观点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3. 观点认识结构:通过对知觉认识的概括和归纳,形成更为抽象和普遍的认识结构。
4. 联系认识结构:通过对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干系进行认识,形成更为系统和完备的认识结构。
三、认识结构与思维方式的干系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是密不可分的,认识结构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又反过来影响认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通过不息地思考和实践,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提高认识水平宁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认识结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1. 分析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认识结构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关键因素,为解决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
2. 解决问题:根据认识结构的特点和分类,选择合适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有效解决问题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导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认识结构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认识结构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干系,增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认识结构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认识。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能够深入理解认识结构的观点和分类,掌握认识结构与思维方式的干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也应该能够认识到认识结构的重要性,不息地拓展和完善自己的认识结构,提高认识水平宁思维能力。
优品课件之《初识结构》导学案

优品课件之《初识结构》导学案《初识结构》导学案说教学目标:了解结构的含义,知道组成结构的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结构的涵义和一般分类,能对生活中的结构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分类.养成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激发探索大自然及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形态各异的结构的兴趣.说知识与技能:1.从广义上了解结构的含义,能够从自然界、技术领域和社会领域列举出具体的结构.2.三种结构类型的各自特点.说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图片,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2.学生通过教材的阅读和日常生活经验对图片中的结构进行自主讨论,归纳总结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良好习惯.2.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和兴趣,能认识到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结构存在的重要性,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自然界的和谐美和统一美.教学重点:掌握结构的类型,结构的功能教学难点:通过了解结构的功能认识结构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学用具:ppt课件、教材、多媒体、细线、纸张、乒乓球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实例:板凳大家见过图中(a)、(b)、(c)的板凳.它由凳面和凳腿两部分组成.设问:凳面和凳腿是怎样搭配和组合的呢?设问:3张板凳有什么不同?板凳(a)装有4条腿,而且腿与腿之间呈“八”字形态.板凳(b)加了两条短横梁,它们将左端两腿和右端两腿分别牢牢地连接在一起.板凳(c)又加上了1条长横梁,将左端两腿和右端两腿也连接在一起.思考:如果板凳(a)断了1条腿,或者将板凳的4条腿都做成直上直下的形状,那么人坐在上面还能像原来那样稳当吗?物体的主体框架与构造形式,一般称为架构.比较3种板凳:(a)的架构最简单、(b)居中、(c)的架构最复杂,最结实2.实例:卷扬机许多重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都需要用到吊车、卷扬机等,那么吊车、卷扬机是怎样构造的呢?吊车、卷扬机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与连接,采用了吊绳,这是这类设备的的一个共同点.3.实例:蛇皮管台灯和跳水板受力产生弯曲变形,两者存在相似之处.学生动手:请同学们用纸张做几个结构模型.可用纸张折叠出实心结构,框架结构等.同学们,当我们把纸张换成木材、钢筋、水泥,那么我们可以制作出什么来呢?(二)新课教学1.结构的概念放映板凳、吊车、压力锅、桥等结构图分析: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所用的都是通过不同方法制作成不同形状的物体.构件:物体中各个组成部分比如:凳面、凳腿、绳索(看ppt中图示)板书:结构是指用不同的方法把构件连接在一起.放映书本、桌球、门框、贝壳、篮球、蔬菜大棚等结构图思考:这些物体从其结构上如何分类?我们从图中可以得到:结构分为实心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
《结构的概念导学案》

《结构的概念》导学案《结构的观点》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结构的基本观点和分类;2. 掌握结构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3. 能够分析和解决与结构相关的问题。
二、导学内容:1. 结构的定义和特点;2. 结构的分类;3. 结构在建筑、工程、生物等领域中的应用;4. 结构分析方法。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不同结构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结构的观点,并让他们讨论结构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步:进修结构的基本观点1. 结构的定义:结构是由若干构件通过毗连件毗连而成的整体,具有一定的刚度和稳定性。
2. 结构的特点:承受外部荷载、传递荷载、稳定结构、应用寿命长等。
第三步:探讨结构的分类1. 按功能分类:建筑结构、机械结构、生物结构等;2. 按材料分类: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复合材料结构等;3. 按形式分类: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拱结构、索结构等。
第四步:探究结构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1. 建筑领域:探讨各种建筑结构的特点和应用;2. 工程领域:介绍机械结构、桥梁结构、塔吊结构等;3. 生物领域:钻研植物和动物身体结构的优化设计。
第五步:进修结构分析方法1. 静力学分析:通过受力分析来确定结构的受力情况;2. 有限元分析:利用计算机模拟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结构的基本观点和分类,探究了结构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并进修了结构分析方法。
结构是人类创造的重要效果,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希望同砚们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实践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结构的知识。
《认识结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认识结构》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认识结构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认识结构的构成因素。
3. 能够分析不同认识结构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4. 能够运用认识结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1. 认识结构的观点及特点。
2. 认识结构的构成因素。
3. 不同认识结构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4. 认识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引入认识结构的观点,引发学生思考。
2. 进修:讲解认识结构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认识结构的重要性。
3. 活动:分组讨论认识结构的构成因素,并总结汇报。
4. 实践:通过实例分析不同认识结构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
5. 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认识结构理论解决问题,并展示解决方案。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四、导学材料1. 《认识结构》相关观点和理论介绍。
2. 生活案例分析材料。
3. 认识结构构成因素分析表格。
4. 不同认识结构案例分析资料。
5. 实际问题解决案例设计。
五、导学评判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进修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 进修效果: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认识结构的掌握水平。
3. 孙悟空指导:根据学生的进修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进修效果。
六、导学反思1. 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节课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鼓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反思,提出建议和意见,增进学生的自主进修。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认识结构的观点和重要性,掌握认识结构的构成因素,并能够运用认识结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个体认知水平宁行为表现。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认识结构理论,提升进修效果和能力。
《常见结构的认识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常见结构的认识》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结构,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提高学生在写作和阅读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简单介绍什么是句子结构,并能举例说明。
二、学习重点:1. 简单句的构成及特点;2. 并列句的构成及运用;3. 复合句的构成和种类;4. 丰富语言表达的技巧。
三、学习内容:1. 简单句:简单句由主语和谓语构成,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The sun shines bright.”(太阳照耀明亮。
)2. 并列句: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通过逗号或连接词连接而成,可以使句子更加连贯,如“I like to read books, and she likes to watch movies.”(我喜欢看书,她喜欢看电影。
)3. 复合句: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主句和从句之间用关系词或连接词连接,如“He is studying hardbecause he wants to get good grades.”(他努力学习因为他想取得好成绩。
)四、练习与巩固:1. 用所给单词组成一个简单句。
单词:cat, sleeps, table.答案:The cat sleeps on the table.2. 用两个简单句合并成一个并列句。
句子1:She is writing a letter.句子2:He is reading a book.答案:She is writing a letter, and he is reading a book.3. 用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组成一个复合句。
主句:She is cooking dinner.从句:because she is hungry.答案:She is cooking dinner because she is hungry.五、拓展练习:1. 在阅读英文文章或故事时,尝试找出其中的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加深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初识结构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结构的含义,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
2、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结构实例进行归类。
3、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用科学思维认识结构,拓宽思维和想象空间。
【课前预习】
1、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结构分为:实体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最基本的类型。
3、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哪两类?(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新课教学】
一、初识结构:
二、结构的含义:
分析[案例1]:古老的板凳
1、板凳由哪些部分组成?形状有哪些特点?
2、提问: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连接?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式?
总结:结构是。
组成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我们称为,它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部件。
[讨论交流]:台灯上的蛇皮管为什么可以任意弯曲,并停留在某一个位置上?
这说明结构是由物体的功能所决定,而物体的结构又决定了物体的性能和形态。
例如:(1)同样是水,有液态、气态、固态;
(2)同样是碳,但有最硬的固体金刚石和最软的固体石墨存在;
(3)同样的六个字“这个人表现好”“这个人好表现”,但因排列不同,就
形成了一褒一贬。
三、结构的类型:
从力学构架与形态考虑,结构可作如下分类:
(1)、实体结构
受力特点:。
特征:。
实例:大坝、实心墙、砖石……
(2)、框架结构
受力特点:。
特征:。
实例:窗户、画框、铁塔架、建筑用的脚手架等等。
1.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那个不属于壳体结构()
A摩托车头盔B圆形陶瓷饰品C贝壳D金字塔
2.我们所用的板凳属于()结构
A实心结构B框架结构C空心结构D壳体结构
3.下列选项中,属于框架结构的是()
A房屋的墙体B教室的门窗C化工厂的储油罐D煮饭用的高压锅4.下列结构是受自然事物启发而产生的()
A钢笔B潜艇C课桌D黑板
紧贴崖壁,半悬空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1年高考)
①北魏时期佛教已传入我国
②该建筑架构简单,稳定性差
③木柱和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钉连接
④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和木柱起主要支撑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结构分为:实体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最基本的类型。
答案:1-5、 D B B B B 6、有序搭配,排列;7、框架结构,壳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