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压砂西瓜甜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合集下载

宁夏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

宁夏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

宁夏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宁夏地处黄土高原西部,气候干燥,土壤贫瘠,适宜的农作物种植资源有限。

为了提高农业产值,宁夏普遍采用了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土壤条件,提高产量,提高果实品质,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宁夏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

一、选址和土壤处理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地块,一般选择平坦、排水性好的地块进行栽培。

对于宁夏干旱的气候,选择好排水性的土壤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湿度。

然后进行土壤松土处理,破碎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

接着进行石灰化处理,增加土壤碱性,提高土壤肥力。

最后在土壤中加入适量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二、压砂地处理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的核心在于土壤的覆盖和保温。

在种植西瓜前,要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沙子,厚度约为5-10厘米。

这种厚度的沙层可以防止土壤结壳,增强土壤透气性,有利于西瓜的生长。

沙子还可以起到保温和保湿的作用,提高土壤温度,避免土壤水分蒸发。

这对于宁夏干燥的气候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损耗。

三、嫁接技术嫁接技术是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选择高产、抗病的砧木瓜品种,如博罗甜瓜、宽皮草瓜等,然后选择高产、优质的西瓜品种进行嫁接。

嫁接时要选用健康的、生长良好的西瓜幼苗和砧木瓜幼苗,将其通过嫁接切口相互接合,再用胶带捆扎固定。

嫁接后的西瓜苗要在温室中进行养护,等待嫁接愈合。

嫁接后的西瓜苗生长势旺盛,根系发达,抗寒、耐旱能力强,果实品质好,产量高。

四、栽培管理在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过程中,要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及时除草防病害。

在冬季,要及时覆盖地膜,防止土壤出现结壳、结块,保持土壤的疏松性。

在春季播种前,要进行田间土壤消毒,杀灭病菌,预防病害的发生。

在整个生长期内,要根据气候和植株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施肥浇水和通风透光等措施,保证植株生长健壮,果实品质好。

五、采收和销售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的成熟期大约为90-100天,果实成熟后可以及时采收。

谈宁夏压砂西瓜及栽培技术

谈宁夏压砂西瓜及栽培技术

内容摘要:【论文关键词】绿色环保砂砾强光照【论文摘要】宁夏香山地区中晚熟西瓜新品种引进技术,利用宁夏的特殊的地理环境,高温、砂地、强烈关照等因素,这个产品是一种富含人体所需硒元素,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

【论文关键词】绿色环保砂砾强光照【论文摘要】宁夏香山地区中晚熟西瓜新品种引进技术,利用宁夏的特殊的地理环境,高温、砂地、强烈关照等因素,这个产品是一种富含人体所需硒元素,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

宁夏压砂西甜瓜又称“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大西瓜”。

生长在宁夏中部干旱地带,海拔1200米至1800米的中卫市香山地区,该地区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年均降雨量仅200多毫米,生长季节日照时数1080小时,日照百分率在60%以上,无霜期153天,有效积温2529.3℃,5—8月份昼夜温差一般在15.5℃-12.6℃之间。

山区群众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砂石资源,发明创造的铺压砂石混合物蓄水保墒种植瓜类作物的抗旱耕作栽培模式,这种办法最大的好处是,既可以有效保墒减轻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还可以充分利用光照强和温差大的有利因素,种出皮脆、瓤沙、含糖高的优质西瓜。

由于香山压砂西瓜在生长过程中,不浇水、不施肥,也不喷农药,它富含人体所需的硒元素,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2007年9月6日还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批准,成为宁夏第五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目前香山压砂西瓜进入2008年奥运会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宁夏压砂西瓜栽培的特点:第一可以提高地温。

白天砂砾层吸收到太阳的辐射热能,传入下层土壤中去的过程比较缓慢,在夜间土壤热量通过砂砾散放的过程也很慢,由于长期的热量积累,砂田白天对辐射热的反射较土田强烈,使地表形成一层较薄的灼热空气层,其温度可高达45℃左右,因此砂田的地表温度高于土田;第二保墒效果明显。

由于疏松的砂砾层切断丁土壤毛细管,减少了土壤水分的上升和蒸发,同时还可以接受全部降落的雨水,使之渗入土中而不会发生任何径流现象,所以压砂地墒情非常充足;第三可以抑制盐碱。

宁夏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

宁夏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

宁夏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宁夏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而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是宁夏特色的农业种植技术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宁夏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

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源于宁夏的园艺特色种植。

这种技术是将砂地上的砂土与水进行混合后,压实成饼状,然后在表面添加适量的化肥,再进行覆膜处理。

这样的做法既可以改善砂地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能力,也可以提高土壤保肥能力,为西瓜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1. 土地选择:首先应选择质地疏松的砂地作为种植区域,因为砂地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适合西瓜生长。

选择高海拔、光照充足、水源方便、无病虫害和环境污染的地区。

2. 土壤处理:将砂地上的砂土与水进行混合,压实成饼状,然后在表面撒上适量的有机肥料。

饼状土壤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减少水分流失。

3. 覆膜处理:在土壤表面覆盖黑色塑料膜,起到保温、保湿和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覆膜还可以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和发育。

4. 嫁接技术:选用适宜的砧木和接穗进行嫁接。

嫁接时,将砧木的茎切口和接穗的茎切口对接,用胶带或橡皮筋固定,然后放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培育。

大约7-10天后,嫁接的西瓜苗就可以移植到压砂地上了。

5. 种植管理:在西瓜苗移植到压砂地上后,要加强管理。

包括及时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杂草清除等。

要定期摘心、假穗和摘花,促进果实的发育。

通过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可以解决宁夏地区土壤砂化问题,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田环境。

这种技术在宁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宁夏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是一种适应宁夏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农业种植技术。

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选择和土壤处理,结合嫁接技术和适时的种植管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栽培效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宁夏中卫市压砂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宁夏中卫市压砂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58
安徽农学通报 , An h u i A g r i . S c i . B u l 1 . 2 0 1 4, 2 0 ( 2 3 )
宁夏 中卫市压砂瓜产 业发展存在 的问题及思考
刘长泰 孙 国清
( 1 中卫市文昌镇农技服务站 , 宁夏中卫 7 5 5 0 0 0 ; 2 中卫市迎水桥镇农技服务站 , 宁夏中卫 7 5 5 0 0 0 )
2 7 . 7 万人 , 压砂瓜年产量达到 1 0 0 万t 以上 , 年实现总产值 达1 0 亿元 左右 , 人均种瓜收入达到 3 0 0 0 元以上。但压
砂地 连续 种 植 , 也 出现 了许 多 问题 , 如何 确保 压 砂瓜 产业
1 . 2 砂地“ 老化” 。 综合功能下降
( 1 ) 雨水入渗和保墒能
压砂瓜产业是 中卫 市委 、 市政府立足南部山区“ 旱” 资源和 自 然条件 , 充分发挥荒漠光热资源优势 , 因势利导
强 力 发 展 起 来 的解 决 山 区群 众 生存 生 活 问 题 的 支 柱 产
金城 5 号品种发病株率 0 . 2 %, 黑美人 、 金美人等礼品西瓜
发病株率 2 5 . O %~ 3 5 . 9 %; 第8 年 的砂 地 , 就 是 抗病 性 很 强
l O a 左右时, 土壤含水量 比压砂初期下降 1 6 . 6 7 %, 砂 田种
植4 0 a 时, 土壤含水量 比压砂初期下降4 9 . 7 3 %, 说明随着
压 砂 种 植 年 限 的增 加 , 砂 田土壤 水 分 呈逐 步 退 化 状 态 。
1 压砂 瓜产 业发 展存 在 的问题
1 . 1 死苗 问题 逐年 加重 一是 连茬 种植 后重 迎茬 是压 砂

宁夏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

宁夏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

宁夏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宁夏是我国西瓜种植的重要产地之一,而宁夏的沙地地区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传统的西瓜栽培技术在这里往往难以发挥最大的效益。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一项名为“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的研究项目,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这项新技术,并探讨其在宁夏西瓜种植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一、宁夏压砂地的特点宁夏的土地大部分属于沙质地,这种土地贫瘠,排水性好,但水、肥保存能力较差,极易干旱。

传统的西瓜栽培技术在这种环境下通常效果不佳,导致产量低、果实质量差等问题。

二、嫁接技术在西瓜种植中的应用嫁接是一种常见的园艺技术,适用于解决土壤病害、改良根系、提高抗逆性能等问题。

在西瓜栽培中,常用的砧木有南瓜、南瓜瓜秧等,常用的接穗有甜瓜、黄瓜等。

嫁接技术通过将砧木和接穗进行结合,使得西瓜拥有砧木和接穗的优势,从而提高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

三、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宁夏地区开展了一项名为“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的研究项目。

通过选取耐砂地力、抗旱、耐病的砧木和优质、高产的接穗,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了适合宁夏压砂地种植的嫁接西瓜品种。

这些品种不仅能够适应宁夏干旱多风的气候特点,还能够有效抵抗沙土的侵蚀,从而取得了比传统栽培技术更好的产量和品质。

1. 抗逆性强:通过嫁接技术,西瓜植株拥有了更加健康的根系系统,使得其对抗逆环境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在宁夏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下,这一优势更加明显。

2. 提高了果实品质:通过优质的接穗,嫁接西瓜的果实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果形更加规整,口感更加甜脆。

3. 增加了产量:砧木和接穗的相互配合,使得嫁接西瓜的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宁夏压砂地嫁接西瓜栽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解决了沙地地区西瓜栽培的难题,还为其他类似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相信这项新技术将在西瓜种植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宁夏西甜瓜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宁夏西甜瓜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黄河 古河道 的沿岸 三级阶地 , 土 壤保水保 肥能力 差 , 以
种植西瓜为主 。香 山北麓 产 量 较 低 , 丰 雨 年西 甜 瓜 每 6 6 7 m2 产量 1 2 0 0 k g ; 鸣沙 白马 区域 , 历年 降水较多 , 每 6 6 7 西瓜产量 1 8 0 0 k g ; 海 原县高崖 、 西安 区域 , 地 形 较凌乱 , 地势高低差异很大 , 产量水平也各 异 , 西瓜 主要
宁夏建成西北地 区重 要 的绿色 、 节水、 高效 设施 农业 生 产基地 , 使设施瓜菜产业成 为 自治 区党 委和政府确 定 的 用 以构建农 民稳固增 收的长效机制[ 5 - 8 ] 。
1 . 1 . 2 宁 夏西 甜 瓜种 植 面积 目前 宁 夏西 甜 瓜 种植 总 面
香 山区域从兴仁镇 到香山 乡 , 是 一个较 好 的压 砂 区域 , 西甜瓜产 量较 高 , 2 0 1 2年是 丰 雨年 , 每 6 6 7 m 2 产 量 达 2 5 0 0 k g ; 香 山北麓 区域 和 中宁县 鸣沙 、 白马区域 属 于
市、 贺兰县 、 银川 郊 区 , 灵 武市 和 盐池 县 以种 植 无籽 西 瓜 为主 , 其它 地 区 以 中大 型 晚熟 果 为 主 , 每 6 6 7 m 2 产 量 5 1 0 0 k g ; 露地覆膜甜瓜集 中在吴 忠市 同心县 和盐池
基金项目: 国家西甜 瓜 产 业技 术体 系中卫 压砂 瓜 综合 试 验 站 资助
பைடு நூலகம்
瓜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 建议利 用西甜 瓜产 业技 术体 系的优 势力 量, 加 速基地农 业科技 成果转化 , 提升和强化农业示范 区引进 、 集成示范应 用、 推广新 品种 、 新技 术, 发挥 辐射 带动作 用, 为宁夏 西 甜瓜产业健康持 续发展提供 强有力的技术保 障。

宁夏压砂地生产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宁夏压砂地生产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压砂 田是在年 降水 量不足 200 mm的地区 ,利用 河湖沉积
灰 钙土沙性大 ,水稳性 团聚体少 ,持水 保肥 性能差。宁夏灰
或 沟壑冲积产生 的卵石 、砾和粗 细砂混合体 ,在 土壤表面铺 设 钙土又可分 为普通灰钙 土 、淡 灰钙土 、潮 灰钙土 和盐化灰钙土
10~15 em左右 的覆盖层 ,以蓄水保 墒 、保 持水 土 ,为 干旱 地区 4个亚类 。普通灰钙土分布于中部偏南 ,有机质含量较高 ,钙积
在上述气候条件下 ,当地植被为半荒 漠 、荒漠植 被 ,植被覆 盖 率 低 ,草 少 林 稀 ,水 土 流 失严 重 。 生 态 环 境 十 分 脆 弱 。 1.2 土 壤
1.2.2 黄 土 丘 陵 黄 绵 土 区 主 要 分 布 在 海 原 黄 土 丘 陵 区 的河 谷坡地 、川地 、台地等处 。黄绵土剖面发育不 明显 ,黄土母质 出 露 。土屑黄棕色 ,呈强 石灰 反应 ,但 无明显钙积 层 ,有 的具少量 石 灰 淀积 物 。表 土养 分含 量 :有机 质 0.45% ~1.70%,全 氮 0.02% ~0.07%,全磷 0.052% ~0.065%,全 钾 1.5% 一1.9%,水 解 氮 36—70 mg/kg,速效磷 5.4~8.2 mWkg,速效钾 105~302 mg/kg,阳 离 子交 换 量 4.8~l0.0 mr,/100g土 。 1.3 农 业 资 源 和 农 业 生 产 特 点
压砂瓜 的分布 区在农业生产上也有许多不利 因素 。首先是 年 降水量少 ,年变率大 ,多雨 年与少雨年 的比值 (变化商 )为 2.03~6.10,年 降水 量 30%保 证率为 221 mm,40%保证率为 190
1_2_1 温 带荒 漠草原灰钙 土区 压砂瓜 主产 区的香 山 、烟筒 山 、天景山 、南 山台子 、卫 宁北 山 、卫 宁平原 、兴仁 、喊 叫水 等地 均属温带荒漠 草原灰钙 土区 ,灰钙土 的成土母 质主要 是洪积 物 ,灰钙 土剖面发育较 完整 ,腐殖 质层约 30 cm,深棕 色 ,心土 层 灰 白色 ,有 斑 块 状 或 成 层 状 石 灰 淀 积 ,石 灰 含 量 10% 25%,最高达 30%以上 ,全剖 面一般 无易 溶盐淀 积 。质 地为 沙 壤 ,部 分 为 轻 壤 。

中宁县压砂瓜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中宁县压砂瓜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等番 茄加 工龙头 企 业 ,扩 大企 业 加 工能 力,发 展 以 碱 滩 镇 、 明永 乡、沙 井 镇等 乡镇 及有关 农 林 场 为主
的加 工番茄生 产 基地 ; 托甘 绿 脱水 蔬菜 集 团等企 依

农林场等乡 镇为主的脱水蔬菜生产基地; 乇嘉禾” 依j‘ 、
“ 陇兴” 等蔬菜 企业 、蔬菜 市场及 蔬菜运 销组织 ,发 展 以党 寨、长 安、梁 家墩 、小满 等 乡镇 为主 的保 鲜 贮运 蔬菜 生产基地 。 圃
到西农 8 号、金桥 系列 品种 的更新 换 代 ,面 积 不断
关键词 : 压砂瓜产业 ; 制约 ; 可持续发展 ; 对策
中宁县 位 于 宁 夏中部 ,全 县 辖 1 个 农 业乡镇 , 1
10个 行政 村 ,总 人 口 3 万人 ,其 中农业 人 口 2 . 4 2 53 万人 ,土 地 总 面 积 3 2 53 k , 其 中 山地 面 积 8 . m
全盐 1 4g k 、有 机 质 7 5gk 、全 氮 05g k 、 . /g 1 . /g 4 . /g
容 忽视 的制 约 因素 ,影 响 着产业 的可持 续 发 展。做
大 做 强 这一 产业 ,对 加 快 当地 农 业 产业 结 构 调 整 , 推 动 农业 产业化 进 程 ,增 加 农 民收 入具 有十 分重要
压 砂瓜种 植种类 、模式 、结 构单一,连 年重茬种植 , 必然 导致 多种病 虫害逐年加 重。通 过 近几 年的 实践 发现 ,危害压砂西 甜瓜 的害虫主 要有瓜 蚜、金龟 甲、 金针 虫、蒙 古灰 象 甲、小灰 象 甲等 ,病 害 主要 有 枯 萎 病 、炭疽 病 、蔓枯病 、疫 病、病 毒 病等。 由于压 砂 地西 甜瓜 病虫害种 类 多,发 生 蔓延 速度 快 ,不 可 预 见性 高,预 测 预 报难 度 大 ,所 以一旦 发 生 ,所 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压砂西瓜甜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对策作者:吕鸿钧俞风娟赵玮等来源:《中国瓜菜》2009年第03期压砂栽培是西北干旱区群众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独创的一种蓄水保墒的旱作种植模式。

宁夏压砂地集中分布在中部干旱带的环香山地区。

适合西、甜瓜种植。

近年来,压砂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抗旱减灾、增加收入的新兴产业,其发展速度之快、增长势头之猛是其他农业产业所不能比拟的。

经过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压砂瓜产业实现了由自发零散种植到政府引导连片种植,由无序开发种植到有计划的科学种植,效益显著提高,成为我国种植区域最为集中、连片规模最大的无公害压砂西瓜甜瓜生产基地。

作为一种特殊的栽培模式和无公害西、甜瓜的商品生产。

宁夏的压砂瓜在中国的西、甜瓜产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位置。

为此,了解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生产建议,进一步发挥优势,消除不利因素,促进产业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尤为必要。

1产业发展优势宁夏中部干旱带环香山地区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和大的昼夜温差,独特的压砂栽培方式,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西、甜瓜成熟的季节优势,为当地生产优质无公害乃至绿色西、甜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之成为目前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规模最大、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第1个压砂瓜生产基地,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1.1资源优势1.1.1 气候条件适宜,光热条件好环香山地区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年均日照时数2800~3000 h(小时),≥10℃的有效积温2500~3200℃,无霜期140~170 d。

昼夜温差在12~16 ℃,对瓜类糖分积累、果实着色、风味增加、品质提高十分有利。

当地虽降水稀少,平均降水量不足200mm,但借助压砂覆盖栽培显著的增温、保水、压碱、昼夜温差大、地面逆辐射强的功效,能有效协调和改善西、甜瓜的生长环境,在绝大程度上满足了西、甜瓜对水、热、气、肥、光的要求。

适于瓜类生产。

1.1.2土地、砂石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容易上规模环香山地区地域广阔,有超过6.7万hm2非耕地适于发展压砂栽培。

利用当地丰富的砂石资源压砂种瓜,既为降水稀缺的干旱荒漠地区发展种植业生产提供了途径,又能消化吸纳山区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而且生产技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效益可观,是一种既能抗旱节水,又能增产增收的独特生产方式,被山区农民群众普遍接受。

1.1.3 生态环境优越产地空气干燥,风天多,空气流动快,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轻;远离城市、工矿区,绝少现代污染,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少,生产污染轻,有毒物质积累、残留量极少,具备无公害乃至绿色、有机西瓜甜瓜生产的环境优势。

1.2区位优势宁夏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东缘,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近,处于东西部商业的交汇地带,区内交通便利。

压砂瓜种植集中区域南靠109国道。

北靠201省道。

包兰铁路、中宝铁路、福银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产品外运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1.3技术优势多年来,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当地农民经过长期摸索总结出了节水抗旱的生产经验。

同时,科研、教学和推广部门在压砂瓜研究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相继开展了品种筛选、种植技术、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节水补灌、节水设备的研发等工作,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显著提高了产业科技含量,并形成了一支区、市、县相结合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队伍,具有产业发展的技术优势。

1.4市场优势1.4.1 产品品质好、无污染,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旱作条件下生产的压砂瓜个大皮厚,便于运输,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含糖量高,无污染,深受消费者喜爱。

1.4.2产品成熟上市时间恰好填补了国内主流市场的供应空白环香山地区压砂瓜基本集中在8月份成熟上市,这段时间全国其他主产区如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已基本没有大批量西、甜瓜上市,而此时华东、华南、西南地区气候炎热,正处于酷暑高温季节,对西、甜瓜需求量非常大,环香山地区生产的产品正好填补了国内晚熟西、甜瓜市场的空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产业发展现状压砂栽培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隔热保温、提高地温,压碱、防止土壤盐渍化、保持水土、减少土壤风蚀,抑制杂草滋生、减轻病虫危害,保持土壤肥力等作用。

据资料记载,压砂栽培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本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压砂种植,80年代末期之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主要生产小麦、马铃薯、胡麻等作物,667m2收入不足百元。

90年代初期,随着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山区农村的落实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山区农民陆续开始了以大板西瓜籽为主的籽瓜生产,据资料统计,香山种植的压砂籽瓜1992年为60 hm2,1994年发展到533 hm2,667m2产量15~30 kg,收益80~150元。

因连年种植。

籽瓜品种种性严重退化,产量和品质大大降低,效益逐年滑坡。

面对这种情况,农技部门积极引进以夏季消暑解渴为主的食用西瓜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是籽瓜种植近2倍的显著经济效益,开启了环香山地区压砂种植食用西瓜的历史。

1995~2001年,压砂西、甜瓜处于起步阶段。

2001~2003年处于缓慢发展阶段。

以主产区中卫市香山镇为例,起步阶段面积由820hm2增加到1467hm2:缓慢发展阶段面积从1467 hm2发展到了3947 hm2;自2004年开始,压砂瓜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2008年面积已突破6.7万hm2。

目前。

压砂瓜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2.1种植规模和区域不断扩大,规模化生产的格局初步形成2008年全区压砂瓜种植面积6.83万hm2,其中中卫沙坡头区3.69万hm2。

中宁县2.25万hm2,海原县0.9万hm2。

种植区域从传统的香山、兴仁、高崖等乡镇,扩展到现在的香山、常乐、永康、鸣沙、白马、喊叫水、兴仁、高崖、兴隆、关桥等乡镇。

据统计。

2008年压砂瓜平均667m2产量1119kg,总产量114.7万t,销售收入6亿元,667m2均收入585元,种瓜农户户均收入18072元,瓜农人均收入3614元。

为当地农民增收的贡献逐年加大。

2.2 多种种植模式相结合,品种结构和布局趋于合理随着干旱的逐年加剧,技术部门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和布局,种植模式趋于多样化。

在品种结构上,以西瓜为主,甜瓜和籽瓜合理搭配,压砂西瓜以金城5号为主,搭配金城系列和黑美人、新金兰、无籽西瓜等优新品种;甜瓜品种以玉金香为主,香妃、银帝、香蜜1号等新品种面积逐年增加。

在品种布局上,水砂田和设施栽培以甜瓜为主,旱砂田以西瓜为主:在种植模式上,以砂田覆盖+地膜(或盖碗)覆盖栽培为主,砂田覆盖+设施栽培为辅;在栽培方式上,卵石砂地以穴覆膜或盖碗覆盖为主。

片石砂地以条覆膜为主;设施栽培全部分布在水砂田。

2.3成熟技术全面普及,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提高目前,已制订了《无公害食品压砂西瓜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压砂西瓜》两项地方标准,催芽坐水点种、砂田地膜覆盖、错位轮作倒茬、放风、查苗补苗保全苗等成熟技术得到全面普及,合理整枝压蔓、适期授粉留瓜、合理施肥等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提高。

2.4病虫害防治技术取得初步进展针对压砂瓜长年连作的实际。

为推进压砂瓜产业的稳定、安全、持续发展,各级技术部门开展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多种防治方法综合应用的压砂瓜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研究,基本摸清了病虫害发生种类,筛选出了吡虫啉、啶虫咪、鱼藤酮、藜芦碱等防治药剂,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技术规程指导农户进行防治,收到了良好效果。

2.5品牌得到重视,销售区域不断扩展2003年,中卫压砂西、甜瓜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

2004年,香山压砂西、甜瓜基地被自治区确定为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在第2届中国北京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受到国内外客商的高度关注和青睐。

2006年,取得有机食品认证。

2007年“香山硒砂瓜”商标被国家工商管理局核准使用。

2008年压砂瓜成为奥运会特供产品,赢得了世界各地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本区压砂瓜已经销往成都、重庆、武汉、长沙、郑州、西宁、福州、广州、深圳、北京等大中城市,并已成功进入香港等高端市场,与当地的客商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供货关系,形成了较为稳固的销售市场。

3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压砂瓜产业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近几年,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引导扶持下,压砂瓜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有了跨越式发展,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3.1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过大,干旱缺水是影响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环香山地区是极度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200mm,年均蒸发量3000~4000 mm,且降水时间分布极不均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明显加剧,十年九旱。

强度逐年加重,2004~2006年。

环香山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仅有80mm左右,无法满足瓜类生长需求;从地下浅层水来看,山泉径流水主要出现在山沟里,能利用的面积极小;地下深层水水质大部分都很差,矿化度高。

不适宜浇灌农田;中卫市启动了引黄补灌工程,但由于种植区域面积大,分布广阔、分散,水量不足。

补水成本高。

干旱缺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3.2种植品种单一,缺少抗旱品种一是目前的主栽品种在当地种植多年,种性退化,表现出商品瓜率大幅下降、病虫害增多、畸形瓜增多、耐旱性不强等问题。

二是主栽品种过于单一,缺少抗旱品种和适应目标市场需求的主导品种。

三是压砂瓜种子需求量逐年加大,却主要依赖从甘肃等省区外购。

区内没有压砂瓜制繁种基地,种子价格高,品种单一,种性退化严重。

风险加大。

3.3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缺乏系统的技术支撑一是压砂瓜生产主要依赖天然降水和传统经验,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极低。

“靠天吃饭”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不灌水、不施肥、不倒茬,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管理粗放。

二是压砂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未形成增产增收的技术优势。

农户标准化生产水平发展不平衡,收人不稳定。

三是经多年种植后,砂地肥力下降,养分得不到补充,培肥、更新困难。

四是压砂地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老砂地砂土混合,机械化程度低,现代化农业装备发展缓慢。

五是随着连作年限加长。

新增病虫种类增多,发生面积扩大,蔓延、流行速度加快,危害逐年加重,但缺乏病虫害监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直接威胁着产业的稳定、安全、持续发展。

3.4缺少关键技术和后续产业的研究和储备压砂栽培作为一种传统的栽培技术应用历史悠久,但目前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对压砂地的各种技术措施及效应进行系统研究。

如对砂石的种类,砂粒的大小、砂层的厚度、适宜的作物、砂层下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规律、矿质营养的转化吸收规律、水分保存及利用规律等都缺乏系统定量、定性的指标研究。

缺少后续产业的开发和跟进。

3.5生态恶化问题逐年加重一是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铺压砂田原料减少,任意在河道、山脚取砂,引起山体崩塌、滑坡,造成人为的水土流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