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旋毛虫实验室检验记录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1. 引言1.1 猪旋毛虫病的概述猪旋毛虫病,又称为弯曲线虫病,是一种由寄生在猪的肠道内的旋毛虫引起的疾病。
这种病在猪圈中比较常见,特别是在饲养条件不佳、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更容易发生。
病原体主要通过食物、水源和环境中的旋毛虫卵感染猪只。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消瘦、厌食、腹泻、粪便中有黄色或血丝等。
毛细血管扩张和腹泻会导致患猪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
为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猪旋毛虫病,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粪便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猪粪便中是否有旋毛虫卵和幼虫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旋毛虫病的传播,首先要加强猪圈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保持圈舍干燥通风。
要注重饲料和水源的卫生,避免受污染。
接种预防疫苗也是预防猪旋毛虫病的重要手段。
猪旋毛虫病的发生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及时诊断和预防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猪圈卫生管理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控制猪旋毛虫病的发生,保障猪只健康生长。
2. 正文2.1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猪旋毛虫病是由猪旋毛虫寄生在猪的小肠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被感染猪肉或接触被感染猪的粪便传播。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消化道症状:感染猪旋毛虫后,猪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腹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这些症状会导致猪体重下降,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2. 营养不良:由于猪旋毛虫寄生在小肠内,会影响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猪出现营养不良症状,包括贫血、营养不良性腹泻等。
3. 免疫系统受损:猪旋毛虫病会导致猪的免疫系统受损,增加其对其他疾病的感染风险。
猪体弱后,生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4. 行为异常:感染猪旋毛虫的猪可能会表现出行为异常,如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消化道症状、营养不良、免疫系统受损和行为异常等方面,严重影响了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及时发现并治疗猪旋毛虫病至关重要。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猪旋毛虫病是由猪旋毛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多发生于猪群中,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呼吸急促、发病时可有咳嗽、喘息、流涕、流浆等呼吸道症状。
本文将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临床症状:
1、精神不振:感染初期,猪群精神状态较差,显得比较懒散,不愿意活动,缺乏精神。
2、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患病猪表现出食欲不振,拒绝进食,从而导致其体重迅速下降。
严重者可导致瘦体质。
3、呼吸急促:猪在感染后呼吸急促,因为感染后引起阻塞和刺激呼吸道黏膜。
4、呼吸道症状:发病时猪可表现出咳嗽、喘息、流涕、流浆等呼吸道症状。
实验室检查:
1、粪便、呼吸道标本检查:采集患病猪的粪便、呼吸道标本,进行显微镜检查,检测猪旋毛虫卵和成虫。
2、血清学诊断:采集患病猪的血清,进行血清学诊断,检测猪旋毛虫抗体。
防治措施:
1、消毒:定期对猪圈地面、墙壁、水源进行彻底消毒,消灭室内和外环境中的寄生虫和病毒。
2、改善环境:建立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管理制度,避免猪群过度密集、通风不良等。
3、使用药物:可使用愈创木酚、氯霉素等药物,对患病猪进行治疗。
4、疫苗预防:猪旋毛虫病开发疫苗,加强猪群的免疫力,提高猪的抵抗力,是杜绝猪旋毛虫病的重要措施。
总之,猪旋毛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临床表现多样,正确诊断病情能够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旋毛虫病。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猪旋毛虫病是一种由旋毛虫引起的猪类寄生虫病,主要感染猪的消化道。
该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如下:
临床症状:
1. 消瘦:猪感染旋毛虫后,会出现明显的消瘦现象,虽然摄食量正常,但无法充分吸收养分。
2. 消化不良:患病猪出现腹泻、稀便、粪便颜色异常,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退。
3. 发热:感染旋毛虫后,猪体内产生的炎症反应会导致体温升高。
4. 贫血:饲养猪长期受到重度感染,会导致贫血现象,表现为眼球及黏膜苍白。
实验室检查:
1. 粪便检查:通过直接检查猪的粪便样本,可以观察到旋毛虫的卵囊、囊侧人幼虫等。
2. 血液检查:检查猪的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现象。
防治措施:
1. 清洁环境:保持猪圈干净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及污物,消灭病原体的繁殖环境。
2. 对猪圈进行药物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对猪舍进行消毒,杀灭潜在的病原体。
3. 药物治疗:对患病猪进行抗旋毛虫药物的治疗,如多滴松、伊维菌素等。
4. 合理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抵抗力,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饲喂,保证猪的营养供给。
5. 定期检查:定期对猪进行粪便检查,早期发现感染旋毛虫的猪,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上为猪旋毛虫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的介绍。
在我们的努力下,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32.11.9-寄生虫检查(旋毛虫)记录

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DCDC/FLⅠ-32.11.9
成都市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微生物镜检(旋毛虫)检查原始记录
受理编号:新疾卫检字(2016)第号
1.方法:压片法
2.步骤:检查猪肉内的旋毛虫,一般先用肉眼观察,当发现在膈肌纤维(膈肌脚是旋毛虫幼虫寄生最多的地方)间有细小的白点时,再取样做压片镜检。
方法是从肉样上剪下麦粒大的肉片24块,摊平在载玻片上,排成两行,用另一载玻片压上,两端用橡皮筋缚紧,置低倍镜下检查,观察肌纤维间有无旋毛虫幼虫的包囊。
肌纤维间已形成包囊的旋毛虫,多呈梭形、椭圆形,包囊中虫体弯曲呈螺旋状。
肌纤维间钙化的旋毛虫,则囊内有多少不一、浓度不均匀的黑色末状或块状钙化物。
钙化的包囊,滴加盐酸将钙盐溶解后,可以见到虫体痕迹。
用压片法检查新鲜肉时,可清晰看见囊包或幼虫;若放置过久,肌肉发生自溶,则幼虫轮廓变得模糊不清,用美蓝溶液(0.5mL
饱和美蓝酒精液与10mL蒸馏水混合)或吉氏染色染色,则可见清囊包与幼虫。
3.结果记录:
主检:审核:
本报告共页第页。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1. 引言1.1 猪旋毛虫病概述猪旋毛虫病,又称猪围口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由旋毛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引起。
病原体为猪围口虫,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即受感染的猪排泄的寄生虫卵随粪便排出,再通过食入被感染的粪便或含有寄生虫卵的食物而传播给健康猪。
猪旋毛虫病在猪群中易造成传染,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毛色暗淡、腹泻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主要通过粪便检查或肠道内容物检查来确认诊断,检测旋毛虫卵或成虫,以及寄生虫相关抗体等指标。
为了有效防治猪旋毛虫病,需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洁饮水、定期消毒猪舍环境、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合理使用驱虫药物等措施。
对猪旋毛虫病有充分的认识,可以帮助养殖户及兽医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证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1.2 病原体及传播途径猪旋毛虫病的病原体是猪旋毛虫,属于原生动物门旋毛虫纲的一种寄生虫。
猪旋毛虫成虫生活在猪的小肠内,产生卵囊排入猪粪中,通过粪口传播给猪。
在环境中,卵囊中的幼虫经历不同阶段的发育,直至孵化为具有感染性的囊虫。
猪主要通过摄入含有囊虫的饲料或水源感染猪旋毛虫病。
猪旋毛虫也可通过直接摄食感染者粪便或受感染野生动物的粪便传播。
在养殖场环境中,粪便的不及时清理、饲料和水污染、饲养密度过大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猪旋毛虫病的传播。
加强养殖管理、定期清理环境、避免粪便污染等措施是预防猪旋毛虫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例,对病情的控制也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对猪旋毛虫病病原体及传播途径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传播,保障猪群的健康。
2. 正文2.1 临床症状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猪体质虚弱、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贫血、腹泻等症状。
猪在感染猪旋毛虫后会出现消瘦和萎缩的情况,体重明显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容易疲劳,食欲明显减退,严重时甚至拒食。
猪旋毛虫病还会导致猪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引起的其他疾病,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率增加。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猪旋毛虫病是一种由寄生在猪肠道内的旋毛虫引起的疾病,病原体主要寄生在小肠、回肠和结肠中。
该疾病主要通过饮水或食物传播,患病猪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厌食、消瘦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一、临床症状1. 腹泻:患病猪出现腹泻是该疾病最突出的一个症状,其粪便呈稀水样,有时呈黄色或灰色,甚至带有血和脓。
腹泻可导致猪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失衡,使得机体免疫力下降。
2. 厌食:患病猪在发病初期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并逐渐失去食欲,这也是因为腹泻会影响营养吸收,导致猪体内营养物质的不足。
3. 消瘦:猪旋毛虫病还会造成患病猪的营养不良、代谢障碍,导致体重下降、消瘦等症状。
4. 贫血:由于疾病引起肠道出血和营养不良,导致患病猪贫血的可能性较大。
贫血时猪体内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都会下降,使猪体感到乏力、精神不振。
二、实验室检查1. 粪便检查:可使用麦氏胶片法或浮游法检查猪粪便样本中的旋毛虫梭形幼虫、旋毛虫成虫等。
2. 血液检查:检查患病猪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总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等指标。
3. 组织检查:可对病死猪、宰杀猪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三、防治措施1. 对猪舍和养殖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2. 加强饲喂管理,合理饲喂,做好喂水卫生。
3. 实施药物预防和治疗,可使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多西环素、吡喹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4. 关注猪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猪群结构,隔离病死猪。
5. 对于淘汰猪的处理,应加强无害化处理。
如焚烧、消毒、埋葬等。
该文章从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预防和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广大畜牧养殖者提供了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的重要参考指导。
旋毛虫实验报告

瘦肉精和旋毛虫检验检测报告检验员:审核人:报告日期:年月日篇二:旋毛虫病肉品检验技术旋毛虫病肉品检验技术旋毛虫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它是由毛形科的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所引起的。
该病流行于哺乳类动物间,鸟类可实验感染。
人若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可感染生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痛、水肿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列为首要项目。
旋毛虫病的肉品检验是生猪屠宰检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该项检验可以检出感染旋毛虫的猪只。
对于杜绝病猪肉流入肉品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肌肉旋毛虫压片镜检法、消化法的操作方法。
2.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
3.掌握旋毛虫病肉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器材(一)旋毛虫压片镜检法 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载玻片,剪刀,镊子,天平,显微镜。
3.试剂:50%甘油水溶液,10%稀盐酸。
(二)旋毛虫集样消化法 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组织捣碎机,采样盘,磁力加热搅拌器,圆盘转动式计数镜检台,集虫器,载玻片,表面皿,烧杯,剪刀,镊子,天平,温度计,显微镜。
3.试剂:0.04%胃蛋白酶溶液,盐酸。
(三)旋毛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滤纸片,玻璃瓶,剪刀,酶标测定仪,反应板,加样器。
3.试剂:(1)阳性血清,阴性血清;(2)旋毛虫抗原;(3)酶标抗体(又称酶结合物、酶标记免疫球蛋白);(4)包被液:na2co3 1.59g、nan3 0.2g、nahco3 2.93g,用蒸馏水加至1000ml,调整ph为9.6。
放4℃冰箱中保存备用。
(5)洗涤液:nacl 8.9g、tween-20 0.5g、kh2po4 0.2g、nan3 0.2g、na2hpo4·12h2o 2.9g、kcl 0.2g,用蒸馏水加至1000ml,调整ph为7.4。
瘦肉精和旋毛虫检验检测报告

瘦肉精和旋毛虫检验检测报告
文件编号:顺序号:
单位名称
产品名称
屠宰批量
生产日期
检验日期
瘦肉精检测
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磺胺类等的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规定的标准执行
按照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磺胺类等酶联免疫检测法对抽检生猪尿/肝样进行检测
未检出
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磺胺类等的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35号规定的标准执行
按照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磺胺类等酶胶体金检测法操作标准对抽检生猪尿样/肝样进行检测结果呈阴性旋毛虫检测来自检测基数检测头数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压片镜检法、消化法检测猪隔肌角肉样或猪全血;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单位:
检验员:审核人:
报告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