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的魅力》ppt讲解学习
第一章 化学的魅力--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一、物质的运动和变化1、分辨自然科学研究对象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都是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与研究物质运动的。
推测研究对象根据下列图示的各种运动,指出哪些属于物理或生物研究的对象,并推测哪些是化学学科研究的对象。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有物理变化。
实验一:镁带燃烧取一小段镁带(颜色_______;状态_________),用砂纸擦亮(颜色_________),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现象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实验二:向石灰水吹气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颜色_________;状态_______),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吹入的是____________气体)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把酸滴在大理石上取一个试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块(颜色________;状态_________),逐滴加入盐酸溶液(颜色_________;状态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1212++−−−−−→++ 反应条件反应物反应物生成物生成物 实验一:+−−−→点燃镁氧气氧化镁2Mg O MgO +−−−→点燃实验二:+→+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2232()Ca OH CO CaCO H O +→↓+实验三:+→++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3222CaCO HCl CaCl H O CO +→++↑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化学变化的条件:常温、点燃、加热、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沉淀、生成气体。
第一章 化学的魅力

第一讲化学的魅力(一)知识点精讲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特征:有新的物质生成,常伴随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沉淀、生成气体等现象。
2.氧气能助燃……。
3)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性质所决定物质的用途。
3.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描述性质的有:“可、易、能、会、是”,如:镁带可以燃烧,蔗糖能溶解于水。
⏹描述变化的有:“怎么样了、变成…了、…了”等,如:镁带燃烧,蔗糖溶解了。
⏹变化体现了性质,性质决定了用途。
4.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化学是研制新物质的科学,是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等研究的重要基础。
5.识别常见化学仪器。
【见附资料一】6.物质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
1)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分单质与化合物。
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7.8.(二)例题选讲例题1 指出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玻璃熔化(2)冰变水(3)矿石粉碎(4)汽油挥发(5)石蜡熔化(6)轮胎在烈日下爆炸(7)火药爆炸(8)铁生锈(9)灯泡通电后发光(10)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产生(11)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12)食物变质(13)物质的三态变化(14)物体的热胀冷缩,水的对流等、传导(15)石油的分馏(16)小车的运动速度、方向发生变化(17)冲淘法提取黄金例题2 下列描述中,哪些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1)水在00C时结冰了(2)水的熔点是00C(3)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4)钢铁生锈了(5)食盐能溶于水(6)食盐溶于水了(三)基础训练( B ) 1. 下列对物质各种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酒精可以燃烧B .镁带较软,可以折断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加热后会变成黑色粉末( B ) 2. 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 . 氢气具有可燃性C .金属块沉在水底D . 节日焰火五颜六色( D ) 3. 化学研究的问题涉及到各行各业,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是A .大洋深处发现“可燃冰”,研究其组成、性质及用途B .研究金刚石的内部结构C .利用空气中的氨气来制造氮肥D .研究航天飞机在太空中的运动轨迹( C ) 4. 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用酒精擦去油污B . 自行车轮胎“放炮”C .酒精燃烧D . 水变成蒸气( D ) 5. 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镁带燃烧B . 炸药爆炸C .食品变质腐败D . 用液态玻璃吹制玻璃仪器( C ) 6.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把金属铜制成导线B . 用冰保鲜食品C .用酒精作为汽车的燃料D . 把铝制成炊具( B ) 7.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实验时按照药品用量取用药品B .没有镊子时,用手直接拿取砝码C .不用嘴直接品尝化学药品的味道D .取液体药品时,一般只要取1~2ml( A ) 8. 下列关于使用量筒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不能用量筒量取热的液体B .能在量筒里溶解氢氧化钠固体C .能在量筒里稀释浓硫酸D .能用量筒代替试管做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 A ) 9. 铝锅中长期盛放食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铝是有毒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害;长期存放食醋的铝锅也会受到食醋的腐蚀而明显受损,易折断B .铝是非金属材料,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化学变化C .铝跟食醋反应生成了剧毒物质,会导致食醋不能食用D .铝会溶解在食醋中,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帮助消化( B ) 10. 某学生在做区别石灰水和蒸馏水的实验时,用量筒量取澄清石灰水,将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
最新初三化学课件-第一章-化学的魅力

第一章化学的魅力第一节化学使世界更加美好知识要点1. 化学的研究对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 化学变化及其主要特征化学变化的结果是有心的物质产生。
如:铁的生锈、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
化学韵语记忆: 化学变化具有特征新的物质一定生成放热发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化变同时物变发生3 物质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稳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腐蚀性、毒性、脱水性等。
它涉及到物质分子的化学组成的改变。
物理性质:物质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在实验前后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形态、凝固、生化、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延展性、溶解度、密度等。
4. 常见化学符号氢:H;氧:O;碳:C;钙:Ca;氯:Cl;镁:Mg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氧化镁:MgO;氢氧化钙:Ca(OH)2;氯化钙CaCl2;碳酸钙:CaCO3第二节走进化学实验室知识要点1. 常见化学仪器钥匙,烧杯,容量瓶,量筒,漏斗,天平,滴瓶,试管夹,酒精灯,铁架台。
2. 化学实验规则与要求2.1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2.2 化学试剂分类存放一般无机试剂按照阳离子顺序或阴离子顺序存放。
危险品(可燃、易燃、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剧毒)根据药品说明,存在于特定的环境,如是否需要避光、对存放温度要求等。
剧毒物品保存需要采用双锁制度。
2.3化学实验(1)颜色变化酚酞指示剂,在酸性、中性的水溶液中不变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红色。
(2)沉淀实验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滴入氢氧化钠后,出现蓝色沉淀,滴加稀硫酸后,沉淀溶液生成蓝色溶液。
(3)产气实验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加热后试管中残留黑褐色物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口能够复燃。
(4)温度变化块状生石灰加入水中,触摸试管能够明显感觉到放出的热量。
2.2 事故处理办法(1)稀碱沾到皮肤,用硼酸洗涤;(2)浓酸、浓碱沾到皮肤,先用软布吸去液体,再用水洗或小苏打或硼酸溶液冲洗;(3)发生火灾,正确选用灭火方法。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化学的魅力》知识点

第1单元《化学的魅力》知识点第一节化学使世界更美好1、两种变化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两种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举例:常见的物理性质活性炭的吸附性;酒精、盐酸等物质的挥发性;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硬度;颜色;状态;气味;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常见的化学性质酸性;碱性;稳定性;活泼性;可燃性;助燃性;一氧化碳的毒性;还原性;氧化性等第二节走进化学实验室1、化学实验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垫石棉网—受热均匀)的仪器是——烧杯、烧瓶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燃烧匙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等(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也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一般用于固体药品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2)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称量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中称量。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添加酒精使用漏斗和玻璃棒。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完整版)01化学的魅力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什么是化学?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一个轻信谣言的世界
【不要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装水】有位朋友的母亲最近 才被诊断出乳腺癌。医生告诉她:实在不应该喝留放在 汽车里的瓶装水,热能和塑胶瓶子两者遇在一起就会产 生化学物质,而那些将会导致人们罹患乳腺癌。真的, 瓶装水里本来就有氧化氢酸,对人十分有害,大量研究 表明人体浸泡在其中超过五分钟死亡率达到90%以上。 该物质受热后,分子内能剧增,如果直接入口会严重破 坏消化道黏膜,乳腺癌什么的只能算并发症!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 有新物质生成 而新的物质与原来的物质在本质上不同
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常考的化学变化
常考的物理变化
(1)燃烧
(1)三态变化
(2)腐败 (3)酿造
(2)工业制O2或N2 (3)溶解、析出
(4)生锈
(4)挥发
(5)生命过程
(5)活性炭吸附
1.2 走进化学实验室
1、取用 1.5液体
保存在细口瓶中 大量液体取用:倾倒。 少量液体取用:胶头滴管。 定量液体取用:量筒。
1.2 走进化学实验室 倾倒
标签向着手心
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容器倾斜
瓶塞倒放
1.2 走进化学实验室
倾倒
1、瓶口未紧挨着试管口 后果:溶液溢出 2、标签未向手心 后果:标签可能被污损 3、瓶塞正放 后果:污染试剂
处理原则:剩余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内(可回收) 实验产生废液倒入废液缸中(不回收)
1.2 走进化学实验室
1、取用
1.2块状固体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1.化学的魅力 1.1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课件_0

熔化
汽化
水沸腾
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 外壁有很多水滴
凝华
雪融化盛水
升华
一夜之后树枝上全是霜
湿衣服晒干
干冰升华
晨露
铁矿石
熔化
铁水
凝固 铁锅
樟脑丸升华
爆炸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
气
火
球
药
爆
爆
炸
炸
鞭
炮
轮
爆
胎
炸
爆
炸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概念 本质区别
联系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变化名称
物理变化
变化前物质 变化后物质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玻璃破碎
玻璃
玻璃
没有新物 质生成
瓷器摔碎
陶瓷
陶瓷
没有新物 质生成
纸张燃烧 铁钉生锈
纸
灰、气体等
有新物质
生成
铁
铁锈
有新物质 生成
化学变化
帮我分类
削皮的苹果变色 矿石粉碎
木
材
加
工
成 桌
面包霉变
椅
镁 带 燃 烧
物理变化
同种物质的不同形态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②③④⑤⑨。⑪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⑥⑦⑧⑩⑫ 。
①蜡炬成灰 ②忽如一夜春分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④木已成舟
⑤滴水成冰 ⑥铁杵成针 ⑦百炼成钢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②④⑤⑥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③⑦ 。
物质的性质
பைடு நூலகம்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者常常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化学的魅力-化学使世界更美好

第一章化学的魅力1.1 化学使世界更美好提纲要求:什么是化学,古代,近代,现代,未来的化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体验部分化学实验。
化学: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古代:火药、造纸、冶炼青铜(商)、冶炼刚体(春秋战国)、瓷器、酿酒、制药➢近代:炼钢、炼铝、建筑、联合制碱法(侯德榜)、人工合成蛋白质➢现代:塑料、合成纤维(光纤)、半导体(电脑)、药物➢未来:绿色化学、多学科应用1、物理变化——没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形状、状态的变化,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折纸)2、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呼吸作用、食物的变质、燃烧)3、两种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联系: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区别(判断依据):有无新物质生成•判断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吹制玻璃器皿、蜡烛燃烧、铁在2000摄氏度时化成铁水、铁生锈、电灯通电变亮、煤气燃烧、火药爆炸、轮胎爆炸、植物的光合作用、橡胶老化物理变化:1、3、5、8化学变化:2、4、6、7、9、10•爆炸可为物理/化学变化名师点击: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的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两类不同的变化,但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改变。
(1)物质状态的改变:水的沸腾、水的凝结、衣柜里放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不翼而飞、病人输氧时钢瓶中液氧气化,这些均属于物质的改变。
物质的变化,钢水铸造成钢锭、钢锭锻压成钢轨、钢锭用车床切削成机器零件、砂石的粉碎、小麦磨成面粉等这些均属于外形上的变化。
此外电磁现象、电热现象、振动发声以及物质的位移都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主要表现为物质的燃烧、火药的爆炸、钢铁锈蚀、酒的酿造、牛奶变质、矿石冶炼成金属等等。
在化学变化过程里,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里,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要将生产、生活和自然界里发生的所有变化截然地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十分困难的。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化学的魅力》知识点

第1单元《化学的魅力》知识点第一节化学使世界更美好1、两种变化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两种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举例:第二节走进化学实验室1、化学实验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垫石棉网—受热均匀)的仪器是——烧杯、烧瓶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燃烧匙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等(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也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一般用于固体药品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2)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称量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中称量。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添加酒精使用漏斗和玻璃棒。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外焰的温度最高)。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反应条件
反应物1+反应物2+…
生成物1+生成物2+…
实验一
点燃 镁 + 氧气
氧化镁
Mg + O2
MgO
实验二 氢氧化钙 + 二氧化碳
碳酸钙 + 水
Ca(OH)2 + CO2
• 1立方米“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64 立方米的天然气。目前国际科技界公认的全球 “可燃冰”总能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 总和的2~3倍。
碳家族的兄弟俩
氮元素的作用
• 氮元素是农作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和 生物碱等的主要成分,能促进作物的茎 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缺氮的棉花
施氮肥的植物
豆科植物的固氮
练习:指出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水的对流等、传导 (3)有声音产生 (4)物质的溶解 (5)石油的分馏 (6)小车的运动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7)冲淘法提取黄金 (8)沉淀、过滤、蒸馏 (9)稀释浓硫酸
练习:指出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 大气成分的78%是氮气,所以氮最重要的储存库就 是大气圈,但是大多数生物又不能直接利用氮气,大 气中的氮只有被固定为无机氮化合物(主要是硝酸盐 和氨)以后,才能被生物所利用。
• 固氮的方法有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两种,其中以生物 固氮法最为重要。据估计,靠物理化学法可固氮 7.6×106吨/年,而生物固氮量为54×106 吨/年。
手
板书 三、物质的性质
2,化学性质 :P5/第六行
物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的性质.
如: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可燃性 钢铁易生锈、氧气能助燃……
板书:3,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1)描述性质的有:“可、易(2)描述变化的有:“怎么样了、变成…了、 …了”等。
变质等
化学变化过程中 往往包含物理变化,但物理变 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板书 三、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P5/第四行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 溶解性……
如书本P5:纯净的水……
颜色、状态、光泽 气味 味道、毒性
眼
鼻
口
密度 硬度 溶解度 熔点 沸点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挥发性
• 结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氢氧化钙)作用. 生成碳酸钙和水
实验三:把酸滴在大理石上
• 取一个试管,放入少量大理石碎块(颜色 _灰__白__色__;状态块__状__固__体__),逐滴加入盐酸 溶液(颜色__液__体___;状态无__色__透__明__)
• 观察到的现象: __大__理__石__表__面__有__气__泡__产__生____________
(1)还原氧化铜,提炼单质铜 (2)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 (3)金属被酸腐蚀 (4)大理石被酸腐蚀 (5)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叫做化学变化
状态、大小、形状 放热、发光、变色、
的变化
放出气体、生成沉
淀等
如蒸发、熔化、沸 包括所有的化学反
腾等
应,如燃烧、锈蚀、
《化学的魅力》ppt
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等等都各自描述与研究不同的物质运 动。
下列运动各属于哪一门 学科研究的范畴呢
?
实验一:镁带燃烧
• 取一小段镁带(颜色 黑色 状态 固体 ), 用砂纸擦亮(颜色 银白色 ),用坩埚钳
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现象
• 观察到的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放热 ;
如:镁带燃烧,蔗糖溶解了。
练习1:分析下列叙述,哪些是铁的物理性质, 哪些是铁的化学性质
铁具有银白色光泽、铁能导电,
铁跟潮湿空气接触,会变铁锈,铁 在点燃条件下跟氧气反应,能生成 四氧化三铁。
下列描述中,哪些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1、熔点和沸点 2、熔化的钢水铸成钢锭 3、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4、钢铁生锈了 5、酒精燃烧 6、酒精能够燃烧
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 一定包含物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练习:指出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玻璃熔化
(2)冰变水
(3) 矿石粉碎
(4)汽油挥发
(5)石蜡熔化
(6)轮胎在烈日下爆炸
(7)火药爆炸
(8)铁生锈
(9)灯泡通电后发光
(10)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产生
(11)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是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的现象,但有这些现 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3、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熔化 但熔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化学 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
• 结论: 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
.
实验二:向石灰水中吹气
•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颜无色色__透__明_____;状液态体____),通过玻璃管 向石灰水吹气(吹入的是二氧化碳 气体)
• 观察到的现象: _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变__浑__浊_______________
四、化学的研究对象
• 大洋深处的“可燃冰” • 金刚石内部结构 • 用空气中的氮气生产氮肥 • 开发石油、煤为原料制造合成纤维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可燃冰
•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 (CH4·8H2O)。它的形成过程与海底石油、天 然气相仿,而且密切相关。埋于海底地层深处 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气性细菌把有 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其中许多 天然气又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压 力下又形成“可燃冰”。
CaCO3 + H2O
实验三 碳酸钙 + 盐酸 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
CaCO3 + HCl
CaCl2 + H2O + CO2
板书 二、如何观察化学实验 1、变化前: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变化中:需要的条件(有些反应不需要)
反应时伴随的现象:(P5) 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沉淀或气体